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2022-11-20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工程力学公式总结

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受力图 P2 刚体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二力平衡条件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1)力的可传性原理(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P7 约束:柔索约束;光滑面约束;光滑圆柱(圆柱、固定铰链、向心轴承、辊轴支座);链杆约束(二力杆)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P16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P19 合力投影定理

P2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Fix=0;∑Fiy=0。2个独立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矩 平面力偶系

P24 力矩M0(F)=±Fh(逆时针为正) P25 合力矩定理 P26力偶;力偶矩M=±Fd(逆时针为正) P27力偶的性质:力偶只能用力偶平衡 P28 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P33 力的平移定理

P34 平面力向力系一点简化

P36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Fix=0;∑Fiy=0,∑M0(Fi)=0。3个独立方程 P38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条件:2个独立方程 P39 静定,超静定

P43 摩擦,静摩擦力,动摩擦力 第五章 空间力系 重心

P53 空间力系平衡条件:6个方程;空间汇交力系:3个方程;空间平行力系:3个方程

第六章 点的运动

dsP64 质点

P65 点的速度v,

dtv2dv加速度:切向加速度a,速度大小变化;法向加速度an,速度方向变

dt2化,加速度aa2an

第七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P73 平动 P74转动,角速度转速,r/s) P76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vR,加速度aR,anR2 第九章 刚体动力学基础 P87 质心运动定理:maFe

P88转动定理JzMz,转动惯量:圆环JzmR2;圆盘JzmR2/2;细杆Jzml2/12。

dd,角加速度,角速度2n(n是dtdtP91平行轴定理Jz`Jzmd2 第十章 动能定理

Jz2mv2P97平动刚体动能T;转动刚体动能T

22P100弹性力的功Ac2(122) 2P101动能定理T2T1所有内力、外力的总功,对刚体来说内力作功为0。 第十一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P107 强度、刚度、稳定性;对变形固体所做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P108 截面法、应力

P109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第十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P110轴力

P111正应力FN,[]o/n []许用应力(强度条件)

AFll,胡克定律E或lN,E是材料拉压

EAlP114轴向拉压变形:线应变弹性模量,EA是材料抗拉压刚度,横向线应变`,μ是泊松比 P116低碳钢力学性质,强度指标,伸长率

P122应力集中 第十三章 剪切

P128 剪切实用计算:切应力均匀分布FS[]许用切应力,[]o A挤压实用计算:挤压应力均匀分布bsFbs[bs]许用挤压应力,对圆柱形挤Abs压面Absdl,d是圆直径,l是圆柱高度。 第十四章 扭转

p(Nm),p是功率,n是转速(r/min) nP135扭矩T,从左端看,顺时针外力偶矩产生正扭矩T=M0 P134传动轴扭转外力偶矩M09550P137扭转切应力maxTT,极惯性矩Ip,抗扭截面系数Wp:圆形Ip/RWpIpD432,WpD316, 空心圆轴Ipα=d/D D432,Wp(1)4D316 (14)扭转强度条件maxP139扭转角TmaxWp[]许用切应力

Tl(弧度),GIp:截面的抗扭刚度 GIp第十五章 弯曲内力

P144 支座形式和支座反力、梁的典型形式 P146 剪力Fs、弯矩M P150剪力Fs、弯矩M与均衡力q的关系 第十六章 弯曲应力 P154中性层、中性轴 P155最大正应力maxMymaxM,IZ是惯性矩,WZ是抗弯截面系数:矩形IZWZbh3bh2d4d3;圆形IZ;空心圆截面 IZ,WZ,WZ1266432IZd464(1),WZ4d332(14)

P158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max[]许用弯曲正应力

P16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十七章 弯曲变形

P169 挠度v、转角θ P172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P176表17-1 (8)(9)

第十八章组合变形

P184弯曲+扭转:横向力使轴弯曲,弯矩是M;转动力使轴扭转,扭矩是T。 第三强度理论r31WZ1WZM2T2[];

第四强度理论r4M20.75T2[]

第十九章 压杆的稳定性 P193 压杆的柔度li,惯性半径iI,杆长为l,μ是长度因数P191 A1细长杆p,欧拉公式cr2E2; 2中长杆Sp,直线公式crab; 3粗短杆S,强度公式crS 第二十章 动载荷

P20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第二十一章 交变应力 P208 疲劳破坏,循环特征rmin:r=-1,对称循环交变应力;r=0,脉动循环;maxr=1,静应力。

P210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第二篇:热力学的两大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某一种形式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而能量守恒定律是无条件的,是一切自然现象都遵循的基本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例1:约在1670年,英国塞斯特城的主教约翰·维尔金是设计了一种磁力“永动机”,如图所示,在斜面顶上放一块强有力的磁铁,斜面

上端有一小孔,斜面下有一连接小孔直至底端的弯

曲轨道。维尔金斯认为:如果在斜面底放一个小铁

球,那么由于磁铁的吸引,小铁球就会向上运动,

当小铁球运动到小孔P处时,它就要掉下,再沿着斜面下的弯曲轨道返回斜面底端Q,由于有速度而

可以对外做功,然后又被磁铁吸引回到斜面上端,到小孔P处又掉下。

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里,维尔金斯的永动机居然改头换面地出现过多次,其中一次是在1878年,即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被确定20年后,而且竟在德国取得了专利权! 请你分析一下,维尔金斯的“永动机”能实现吗?

解答:维尔金斯的“永动机”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小球上升过程中,磁场力对小球做正功,使小球增加了机械能;但在小球下落时,同样也受到磁场力,而且磁场力做负功,这个负功与上升过程的正功相互抵消,可见,维尔金斯“永动机”不可能源源不断向外提供能源,所以,维尔金斯的“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与热现象相关的物理过程中,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具体表达形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与外界传递给物体的热量之和,其数学表达式为UQW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必须掌握好它的符号法则:

(1)功W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

(2)热量Q0,表示物体吸热;Q0,表示物体放热。

(3)内能U0,表示内能增加;内能U0,表示内能减少。

例2: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 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

1.2×105 J,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W810 J,U1.210 J,Q410 J

B.W810 J,U1.210 J,Q210 J

C.W810 J,U1.210 J,Q210 J

D.W810 J,U1.210 J,

Q410 J 4544554554

54解析:因为外界对气体做功,W取正值,即W810 J;内能减少,U取负值,即U1.210 J;根据UQW可知, 54

QUW(1.21058104) J2105 J,即选项B正确。

例3:如图所示,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最初A中水面比B中的高,打开K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

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解析:因为水的体积不变,故大气压力做的总功为零,但最后达到平衡后,水的重心降低,重力势能减少,而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水的内能将增加。选项D正确。

本题的表述,在表面上突出了大气压力做功,殊不知大气压力做的总功为零,而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即重力对水做功却隐匿起来,要求学生经过独立分析去发现这一因素。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见表述

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按内能与机械能变化过程的方向性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即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都说明了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两种表述是一致的,可以证明若违反了其中一种表述,必然违反另一种表述。

如何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难点,如有的同学将热力学第二定律片面理解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事实上,这样的过程是可能发生的,如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已经比房间的温度低,但还可以从冷冻室中吸收热量释放到房间中去,不过此过程是不能自发地进行的,代价是要消耗电能,即“引起了其他变化”,希望同学们不要忘了这后半句。而相反的过程是可以自发的进行的——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例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能转化为机械能

C.机械能不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D.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答案:BD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跟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的特殊表达形式,它说明了功、热量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过程能否实现的条件和过程进行的方向,它说明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都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A B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B.一切不违反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物理过程都是可以实现的

C.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判断物理过程能否自发进行

D.一切物理过程都不可能自发的进行

答案:AC

附:热力学的另两大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若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和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热力学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一结论称做“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绘出了温度的定义和温度的测量方法。定律中所说的热力学系统是指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物体或物体系。它为建立温度概念提供了实验基础。这个定律反映出:处在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的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这些互为热平衡系统的状态所决定的一个数值相等的状态函数,这个状态函数被定义为温度。而温度相等是热平衡之必要的条件。因此,这一基本物理量实质是反映了系统的某种性质。

热力学第三定律:此定律指出,设想通过几个有限的步骤使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是不可能的。这一表述是能斯脱于1912年根据对低温现象的研究得出能斯脱定理的推论。

四、能量耗散与未来能源

自然界的总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无法把流散在周围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应用,这种现象叫能量耗散。能量耗散说明自然界的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并提醒人们要警惕能源危机。

我们现今可供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但由于常规能源的储量有限,加之使用时带来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开发水流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而核裂变能也仅能供人们使用几百年。因此可以预见几百年后的未来能源,将以核聚变能为主,水流能、风能、太阳能为辅。这样可控热核反应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一旦取得突破,海水中丰富的氘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一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其完全聚变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

例6:乌鲁木齐市达板城地区风力发电网每台风力发电机4张叶片总共的有效迎风面积为S,空气密度为ρ、平均风速为v,设风力发电机的效率(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为η.则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平均功率P=____________。

解析:t时间内冲击叶片的空气的体积为Svt,质量为Svt,动能为

Ek111mv2Svtv2Sv3t 222

依题意PtEk,解得P

Sv32

第三篇:广大复习资料之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课后作业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课程作业

第一章基本概念

思考题:1-2,1-5,1-6,1-7,1-8,1-9,1-10

习题:1-1(1)、(3),1-5,1-8,1-9

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

思考题: 2-2,2-3,2-4,2-5,2-13 2-14

习题:2-5,2-13,,2-14,2-17,2-19,2-20

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3-1,3-2,3-6,3-8,3-9,3-10

习题:3-4,3-5,3-8,3-9,3-11,3-13,3-17

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思考题:4-1,4-2,4-3,4-4,4-6,4-7

习题:4-1,4-2,4-3,4-6,4-10,4-15,4-18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思考题:5-1,5-2,5-4,5-5,5-7,5-9,5-11,5-12,5-13

习题:5-2,5-3,5-4,5-5,5-9,5-12,5-16,5-19,5-22,5-24

第六章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思考题:6-2,6-5

习题:6-2,6-3,6-4,6-11,6-12

第七章水蒸气

思考题:7-2,7-3,7-4,7-6,7-8

习题:7-1,7-2,7-7,,7-10,7-14

第八章湿空气

思考题:8-2,8-3,8-4,8-5,8-6,8-7,8-8,8-9,8-10,8-12 习题:8-1,8-2,8-4,8-7,8-8,8-12,8-13,8-16

第九章气体和蒸气的流动

思考题:9-4,9-5,9-7,9-9,9-14

习题:9-3,9-4, 9-13

十一章制冷循环

思考题:11-1,11-2,11-13,11-14

习题:11-4,11-8,

第四篇:工程热力学报告

工程热力学(2015 秋) 课程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纳米晶材料的热力学函数研究

一、 摘要.........................................................................................1

二、 纳米晶材料的几何假设...........................................................1

三、 界面热力学函数分析...............................................................2

四、 内部热力学函数分析...............................................................6

五、 整体热力学函数分析...............................................................6

六、 总结.........................................................................................6

七、 纳米晶材料热力学应用展望....................................................6

一、摘要

纳米晶材料(nanophase material )是具有纳米级超细晶组织的材料。由于超细晶粒(小于100nm)、高的界面体积分数(高达50%)和界面区的原子间距分布较宽,其性能特别是和近邻原子相关联的性能,如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磁学性能,与一般多晶材料或同成分的非晶态材料有很大的差别[1]。本文应用界面膨胀模型[2]并以普适状态[3]为基础对纳米材料的整体的热力学函数计算模型进行了阐述分析,进而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二、 纳米晶材料的几何假设

纳米晶材料中的原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晶粒内部点阵位置上有序排列的原子,另一部分是位于晶界面上无序或部分有序的原子。假设纳米晶粒子为球形,直径为d,界面厚度为,如图1所示。原子在晶界面区域和晶粒内部的排布密度(原子的空间占据百分数)分别为和。位于晶界面上和晶粒内部的原子个数和可由下式计算:

(1)

(2)

其中:Vb为纳米晶体界面上一个原子所占的体积,

V0为平衡状态的原子体积。

所以,晶体面处的原子分数xb为

(3)

其中,rb和r0分别为纳米晶界面处原子的半径和平衡状态时原子的半径。

图1 球形纳米晶粒及表征几何尺寸示意图[4]

为方便表达,设定纯物质纳米晶体的热力学函数为以纳米晶界面处和晶粒内部两部分热力学函数的求和。

三、 界面热力学函数分析

Fecht和Wagner提出,纳米晶界面的性质可以通过膨胀晶体的性质来近似考虑,建立了"界面膨胀模型"[2]。由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表明[5],晶界的过剩体积(相对完整晶格)是描述晶体能态最合理的一个参量,它也是晶界的一个主要的结构参量,反映了界面原子体积相对于晶内原子体积的增加量,的定义为:。(其中和分别为完整单晶体和晶界的体积)。在晶界处原子配位结构与完整的晶格不同,通常表现为原子配位距离增大,最近邻原子配位数减少,造成晶界上存在一定的过剩体积,为了便于计算,将晶界上原子配位数的减少视为晶界密度降低,将晶界近似为减少了最近邻原子配位数(即减少了密度)的完整晶体,换言之,将晶界的热力学性能近似为具有相同过剩体积的膨胀晶体的性能,这种膨胀晶体的性能可以根据现有理论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晶界的热力学性能近似。[6]由Simth及其合作者发展的普适状态方程[3]定量描述了结合能与晶格常数之间的关系,并以证实,该理论对由纳米晶界面过剩体积所产生的晶内负压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结合"界面膨胀模型"和普适状态方程,以界面上原子的体积V和绝对温度T为变量,纳米晶界面处单位原子的基本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表达式分别为[1]:

(4)

(5)

(6) 式中下标b表示晶界。其中,参量E由下式确定[7]:

(7) 为平衡态结合能,可根据线膨胀系数和体弹性模量的关系式[8]计算:

(8) 此外,

(9)

(10)

其中(9)式中的长度尺度[9]用以表征束缚能曲度的宽度,可由下式得到:

(11)

其中(5)式中的Grflneisen参数是反映晶格振动频率和原子体积之间关系的一个函数,由下式计算[10]:

(12)

根据普式状态方程,晶体中的压力P是原子体积V和温度T的函数[9]:

(13)

(14)

(15)

(16)

以上式子中,CV是恒定体积下的比热,对于单位原子其值约为3kB,kB是Boltzmann常数,TR为参照温度,r0为p=0时平衡态的原子半径,rb是纳米晶界面处原子的半径,B0(TR)和a0(TR)分别为参照温度下,P=0时的体弹性模量和体膨胀系数。

至此,由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纳米晶界面的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详细的表达式如下:

(17)

(18)

(19)

上式中:

(20)

(21)

(22)

(23)

(24)

(25)

(26)

四、 内部热力学函数分析

将纳米晶粒内部晶体的性质等同于粗晶,可以根据块体材料的热力学函数表达式进行计算。由经典热力学理论,完整晶体中原子的自由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表达式分别为:

(27) (28) (29)

式中下标i表示晶体内部,计算中完整晶体的等压热容(Cp)的数据取决于SGTE热力学数据库。

五、 整体热力学函数分析

引入纳米晶界面上的原子分数xb作为权重,整体纳米材料的热力学函数可以表达为: (30)

(31)

(32)

这样就得到了整体纳米材料的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是材料热力学研究中重要的参数,材料的制备,反应方向和材料相变的预测以及对复杂化合物及新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测定等都可以通过这3个参量的计算而得出,因此上述的计算结果对于纳米材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 总结

本文在应用"界面膨胀模型"和普适状态方程研究纳米晶界面热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发展了纳米晶整体材料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模型[4],给出了纳米晶体单相材料的焓、熵、自由能随界面过剩体积、温度以及晶粒尺寸发生变化的明确表达式,由此可以定量预测纳米晶材料发生相变的特征温度和临界尺寸。

七、 纳米晶材料热力学应用展望

纳米晶材料的特殊性能是由其化学组成、界面结构以及产生微细组织的制备过程等共同决定的,是与纳米结构和组织形成及转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紧密联系的。然而,相对于粗晶的大块多晶体材料,纳米材料的比热值升高、热膨胀系数成倍增大、以及与同成分块体材料具有明显差异的相变特征和相稳定性等特性,因此,应用于块体材料的传统热力学理论不能很好的合理解释纳米晶材料的相变行为[11]。因此发展纳米晶材料的热力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柯成 主编.金属功能材料词典.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第172-173页. [2] Fecht J H.Intrinsic instability and entropy stabilization of Grain boundaries.[J].Phys Rev Lett,1990,65:610-613. [3] Wagner M.Structure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nanocrysralline metals.[J] Phys Rev B,1992,45:635-639. [4] 高金萍,张久兴,宋晓艳,刘雪梅. 纳米晶材料热力学函数及其在相变热力学中的应用[A].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 2004 [5]D.Wolf.Phit.Mog.B59(1989),667. [6] 卢柯.金属纳米晶的界面热力学特性.[J].物理学报1995,44;1454. [7] Rose J H,Smith J R,Guinea F, et al.Universal features of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metals.. Phys Rev B . 1984

[8] Dugdale J S,Macdonald D K C.The thermal expansion ofsolids.. Phys Rev . 1959

[9] Vinet P,Smith J R,Ferrante J, et al.Temperature effects onthe universal equation of state of solids.. Phys Rev B . 1987

[10] Dugdale J S,Macdonald D K C.The thermal expansion ofsolids.. Phys Rev . 1959

[11] 宋晓艳,张久兴,李乃苗,高金萍,杨克勇,刘雪梅. 金属纳米晶和纳米粒子材料热力学特性的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A]. 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第五篇:工程热力学实验大纲

【工程热力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703351

【课程类别】

专业实践

【学

分】

2

【学

时】

48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教学目的】

1.加强并巩固对恒沸精馏过程的理解,熟悉实验精馏塔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教学要求】

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实验3-4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课程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分配

每组人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1

恒沸精馏过程

4

3-5

基础

设计性

必做

2

3

[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加强并巩固对恒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实验精馏塔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夹带剂的选择;

本实验采用正己烷为恒沸剂制备无水乙醇;

2、决定精馏区;

3、夹带剂的加入方式;

夹带剂一般可随原料一起加入精馏塔中,若夹带剂的挥发度比较低,则应在加料板的上部加入,若夹带剂的挥发度比较高,_则应在加料板的下部加入。目的是保证全塔各板上均有足够的夹带剂浓度;

4、恒沸精馏操作方式;

恒沸精馏既可用于连续操作,又可用于间歇操作;

5、夹带剂用量的确定;

夹带剂理论用量的计算可利用三角形相图按物料平衡式求解之。

仪器与用品:

台秤,1台;分液漏斗,1个;500ml烧杯,2个;色谱分析取样瓶,若干;无水乙醇;正己烷。

【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方法:实行“实验报告+操作+操作考试”相结合;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平时成绩=预习报告占20%,实际操作30%,实验报告50%。

实验成绩=操作考试成绩。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参考书目】

[1]

李卫宏,刘达.化工原理实验.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2]

牟宗刚.化工原理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

张金利,郭翠梨,胡瑞杰等.化工原理实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

[4]

叶向群,单岩.化工原理实验及虚拟仿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制定人:XXX

审核人:XXX

上一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下一篇:贯彻上级讲话精神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