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学习感想

2022-08-10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学习感想

热力学总结及学习感想

力 学 总 结 及 学 习 感 想

姓名:刘超

学号:11081020107

专业班级:自动化113班

学习感想

“自1887年,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和范特霍夫(van’t Hoff)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物理化学杂志》便标志着物理化学学科的诞生,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它亦形成了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刘国杰 《物理化学导读》 科学出版社)”。虽然这学期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仅限于第一章的气体、第二章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章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已经有了充足的时间能让我对这门学科进行系统性的认识,掌握对其的学习方法。刚接触物理化学这个名词时对于这门即将学习的学科产生了些许疑问。高中的课程也有过物理、化学,但他们两者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吗?当时我还真的没有找出答案,感觉这完全是两个不着边的学科。随着学习的深入才发现原来他们两个是紧密相连的,“物理化学是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理论问题的学科。(刘国杰 《物理化学导读》 科学出版社)”。而数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也穿插其中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那一大堆的偏微分公式。这真是一件让人见着就头痛的事,因为前期没有好好学习高数所以要理解这些公式对我来说便显得特别的吃力。为了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只有自己利用课后时间复习高数,但光复习高数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对于高中学习过的气体状态方程:pV=nRT,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关系:T=(t/℃+273.15)K,两分子间总的作用势能:EE吸引E排斥=-AB +早已忘记其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的物理量和含义了。由于其616rr是一个交叉的,覆盖面广的学科,在复习以前知识的同时也要自己去了解课外的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这些也让我逐渐接受了一个观念,夸大了教师在学习上的作用。“关于教与学,向来就有猎枪与干粮,鱼与渔之争,干粮与鱼总有吃尽的时候,而唯有成为渔翁和猎人才有取之不尽的食物,那种把一切都在课堂上讲懂的是不负责任的大学教师,一个孩子总要断奶,教师的作用是释疑,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丢掉幻想,一切靠自己专研、思考和领悟。这犹如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根本不可能存在适合任何人的学习方法。(百度文库《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而我们缺乏的正是那种自学、自我思考、领悟的精神,不懂得将所学的知识彼此串联起来。

如今通过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学与思考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明白了以前那套死记公式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公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式的推导和使用条件及意义。以下就是我对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些总结。

总结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能量有各种各样形式,并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变过程中能量的总数量不变,将能量守恒原理应用在以热与功进行能量交换的热力学过程,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肖衍繁 《物理化学(环境类)》 天津大学出版社)”。

UQW

若系统变化为无限小量时,上式写成

dUδQδW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

关于系统状态函数的一个重要结论:“系统的状态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状态,当系统的状态确定后,系统的状态函数就有确定的值;当系统由某一状态变化到另一状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始、终两状态,而与系统变化的具体路径无关。(肖衍繁 《物理化学(环境类)》 天津大学出版社)”。

1.焓的定义式

HUpV

焓是状态函数,具有广度性质,并具有能量的量纲,但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

def焓变

(1) HU(pV)

式中(pV)为pV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pV)p(V2V1)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1(2)

UnCv,mdT2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或纯的液体、固体物质压力变化不大的变温过程。

2.热容

定义:在不发生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前提下,系统与环境所交换的热与由此引起的温度变化之比称为系统的热容。

Clim(T0defQQ)TdT

由某一温度变化范围内测得的热交换值计算出的热容值,只能是一个平均值,称为平均热容。即 (1)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

CPCv(2)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

C—QT

QPdTdT(H(UTT)P )V

QPCp,mCp,mCPCvnn((HmTT)p)v

Um上式分别适用于无相变变化、无化学变化、非体积功为零的恒压和恒容过程。

3标准摩尔燃烧焓

定义:在温度为T,参与反应各物质均处在标准下,1mol相的化合物B在纯氧气中氧化反应至指定的稳定产物时,将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化合物B()在温度T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用符号cHm表示。

4.标准摩尔反应焓

rHmVBfHm(B,)VBCHm(B,)

式中fHm(B,)及cHm(B,)分别为相态为的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上式适用于=1 mol,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 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关于定义的两种代表性的说法:

克劳修斯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并使之全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1.卡洛循环

定义:热机热机的效率定义为

(恒温膨胀),向低温热源T2放热Q2,同时对外做功(-W)。T1吸收Q1defW Q1即对外做功(-W)占从高温热源吸热Q1的比例。

2熵函数

定义:表示体系中微观粒子混乱度的一个热力学函数。

dSQrT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SBAABQT

4.亥姆霍兹函数

AUTS

A称为亥姆赫兹函数,它和H一样由状态函数组合得来,显然也是系统的状态函数,也和U、H一样是广度性质。

def5.吉布斯函数

GHTS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其吉布斯函数的减少。若过程不可逆,则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小于其吉布斯函数的减少;反过来则是环境对系统所做的非体积大于其吉布斯函数的增加。

def6.四个基本公式

dHTdSVdp dASdTpdV

dUTdSpdV dGSdTVdp

其中

UHUA)V()p p()S()T SSVVHGAG v()S()T S()V()P

PPTT T(主要参考文献: 《物理化学导读》 刘国杰 黑恩成编著 科学出版社

《多媒体CAI物理化学》(第四版) 傅玉普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环境类)》 肖衍繁编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 刘彬 卢荣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1. 外效应: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 2. 内效应: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

3. 刚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发生形变(能当做刚体的条件:研究物体的性质有关)

4. 力的三要素:大小,作用、作用线 5. 变形体

6. 静力学研究物体只限于刚体,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7. 二力杆也叫二力构件:只受到二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二力杆:只受二个力作用下能保持平衡的构件,也叫二力杆 8. 加减平衡力系、力的传递性只能适合于刚体 9. 胶带 10. 链

11. 平衡力系、力系的加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力汇交原理:前提是刚体

12. 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中保持平衡,则有把变形体变成刚体也平衡、即变形体平衡,则刚体也平衡,反之就不成立了 13. 自由体:能在空间作自由位移的物体

14. 约束力:○1柔性:有绳索,链条,胶带 ○2光滑面约束 15. 固定铰链约束=固定铰支座 16. 轴承: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第三篇: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又过大半,同时,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也快一年了。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分析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分析力的构成。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包括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理论力学主要讲述的是经典力学部分的内容,讲述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

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自己也便能顺利地去推倒自己想要的结论了。

另外这门课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我们不仅在可以学到课本上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这与以往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工程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

第四篇:工程力学论文(学习心得)

工程力学论文

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不知不觉已经快一学期了,首先我想浅谈我学到了什么:工程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或构件)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学习到的主要内容: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刚体模型)的受力和平衡规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 物体的受力分析(基础重点与难点)2) 力系的简化3) 刚体的平衡条件。

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材料力学的任务——要求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安全(正常工作),必须满足:1) 强度条件: 2) 刚度条件:3)稳定性条件:学习工程力学的目的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工程构件的力学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以便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构件

学习心得:这学期我们开了工程力学的课,我开始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管它多难,都得学,最起码上课先认真听好老师讲的课。抱着想学、要学的心理,我试着听好每一节课。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畏难,害怕做难题!这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我工程力学学不好的原因。上课听不懂,到了下课,空余时间,因为觉得难,所以也就不想碰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就自身而言,要想学好这门课,最主要的就是要克服我的畏难心理,否则我永远得不到提高。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克服我的毛病,总得有个变化的过程,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缩短这个过程的!不得不说听顾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顾老师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学会工程力学,不仅仅是丰富的课程知识,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顾老师往往以一些幽默却不失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工程力学对将来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我记得这样一句话:你现在做错一题才扣几分的问题,将来就是坐几年牢的事情了。初听我们大家一笑而过,可是细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学到了很多,这大概就是润物无声吧。虽然工程力学是一门很复杂很深奥的科学,但在顾老师以交流、谈心为方式的授课模式下,让我接受的是很坦然,很轻松。完全没有对复杂模型、对冗长数据的恐惧。反而能够更好的扩展自己狭窄、有限的知识面;能够更好的去认知社会,去剖析自己,以自我改善与提高。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更高层次的目的。

授课建议:在学习工程力学的时候,我发现只要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老师的讲解,课后能够及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就能够跟上课程的要求。但有时候所学的知识比较抽象,难以想象与理解,这就需要自己在课后能够多花些时间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工程力学是专业基础课,只有将工程力学的知识掌握牢固,才能更好的学习之后的知识。理科的课程往往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的理解,希望老师上课时能多给我们出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题目给我们练习,更加注重教会我们怎么分析题型。

第五篇:工程力学课程认识与学习感受

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力学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粉末冶金》和《高分子材料》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它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门课程是让我们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力的作用与物质的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这正是力学学科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奠定了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工程力学是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少重要的作用。工程力学研究的是有关机械或工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受外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形,分析变形对构件的影响,并设计一些简单的构件,使它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对课本主要知识结构不是很了解的话,就会觉得学习的知识很多,而且公式也非常多,有些公式还很难记,当时感觉就是有点难。对于理科的课程,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主要的,形成一条线,让它贯穿整个知识结构,然后拖住一些细节知识。学习工程力学的基础是基本假设,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合理的假设,然后在用简单高等数学分析,推理出一些简单实用的公式。而我一直喜欢的就是对一些简单的公式自己根据已知条件,再用学过的知识推理出公式,这样得出的公式就一般很容易记住,并且对其推理过程也有所掌握,不会乱套。但是力学不象数学那样有要求严格的数学公式,它要求的是满足工程要求,适当的简化公式,简化计算。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很容易出错。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明白了静力学是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力学的内容好比一条有机结合的知识链,知识点多,前后内容联系强,一环套一环,因此在学习中一旦疏漏了某个环节,就势必要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觉的工程力学这门功课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比如说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就看那一种比较简便。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要学好结构力学,最关键的还是要多问多听多看多做。多问是指遇到不懂的要问,碰到不会的要问。在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接触新知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向同学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还可以提高大家对结构力学的兴趣,有助于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多听是指上课时要听老师讲课,讨论时要听同学提问。很多人只知道上课要认真,但是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时却毫不理会,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他们不会,他们听了之后就可以学到新知识或许可以掌握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他们会,那么他们听了之后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解题方法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学习应善于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样才能对繁多的细节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游刃有余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课前,我会自己事先做好预备工作,把下节课要学的内容自己预习一遍,在上课听讲时结合老师的思路,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与作题。在课后,及时复习本章要点,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巩固和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学习中如按照缘木求果,即先抓主干,再抓枝叶的方法,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多看是指课后要复习上课内容,除了看书本和笔记外,还可以多看一些参考书,里面有不同类型的题目,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甚至于不同的解题方法。多做是指课后要做老师布置的习题,课余时间还要做书上的例题和课后练习。平时的作业只有两三道题,就算会做,也反映不出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很有可能老师布置的碰巧是你会做的那两题。教科书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我认为只要把课后的题都做会,那么就算无暇翻阅各种参考书,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当然如果不会做那就要多问多看了,去问同学问老师,看笔记看参考书。

以上便是我学习工程力学的心得,不仅是工程力学,其他科目也应该要有这种多问多听多看和多做的精神。只要够认真够努力,一定能够学好。

上一篇:高层钢结构制造项目下一篇:工程技术员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