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2022-09-08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 班级:13级国贸7班 学号:111333070148 姓名:刘正汉 )

一、服务业市场化的滞后

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对服务业的垄断经营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准入限制多。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其他一些行业对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二是服务业投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投资为主。目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60%左右,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三是绝大多数行业国有企业仍占据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服务领域远未形成。四是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服务领域尚未建立。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及国家垄断经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

二、服务业产业化的滞后

服务业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许多服务领域至今仍被当作非生产性的活动,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服务领域,却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对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往往强调其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信等行业,强调其安全性的要求;对医疗卫生、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强调其社会福利的功能;观念上的落后,直接导致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能源供给政策以及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但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的程度也低于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开放程度较高,而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大部分重要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也比较晚,因此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基础;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也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到40%。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我国服务业总量规模小,也是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化水平低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服务产品不可能如工农业产品那样,在一个地区生产,到另一个地区消费。服务业的另一个特点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时,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服务业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基本原因。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67%是236个地级以上城市创造的。超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是52%、特大城市是46%、大城市42%、中等城市38%、小城市34%。不仅如此,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也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高附加值的、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是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服务等比较发达,博物馆、剧院、体育馆能比较集中的原因;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这些产业缺乏需求基础,很难发展起来,如果要发展,也只能作为社会事业来办,靠政府资助生存。

三、统计方面的原因

在各国以GDP为核心的核算体系中,3大产业分别所包括的部门是不尽一致的。如上所述,无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部门分类中,还是在大部分国家的应用性统计分类中,建筑业都被列入服务业,而在我国,则将其列入制造业。又如,公共事业部门(主要是电力、供水和煤气),在有些国家被服务业统计,在另一些国家则被制造业统计,我国亦属于后一种情形。因此,服务业滞后也可能是统计口径所致。

四、服务业人才缺乏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电脑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服务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以上海的会展业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5000名会展从业人员中,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而成功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需要专业人才80至90名。上海几乎每天有一个会展,专业人才或领军人才的缺口不言而喻。

第二篇:发展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十大建议

作者:胥军来源:E-WORKS时间:2008-12-15 10:39:20

现代制造服务业,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第三产业、也区别于一般的生活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并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是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下载报告《管理企业信息》

HR/ERP等企业软件注册免费试用

1.建立、健全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理论体系,不但要解放思想,还要武装头脑。现代制造服务业,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第三产业、也区别于一般的生活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并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是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处于后发优势态势下的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要善于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发挥落后的势能,才能实现后来居上。因此,目前非常迫切地是需要研究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理论、框架、模型,提出方法,总结案例,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解放思想、武装头脑,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2.制定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这是发展一个产业的制度性推动力。

产业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规范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作用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调整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就是要综合运用国家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调整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金的投资方向,规范各类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因此,中国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必须要尽快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法规制度,从制度上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准备好条件。

3.加强对制造企业在资源、能耗、环保、土地方面的硬约束,促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战略的选择。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因此,中国工业的增长方式要从物质资源为主的增长方式向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工业结构要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基础上逐渐向节约型、生态型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近年来,中国注意到并且提出了要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这不是文字的变化,这是质的转变。

4.加快发展关键性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源头上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信息化等关键性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例如,我国电子、计算机、通信工业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很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只有加快发展信息科技的关键性技术,才能尽快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才能从全球化的动力源头牢牢地掌握主动权,占据价值曲线的高端。

目前,中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再次显示出中国自主发展关键性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国必须要加快发展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还有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芯片等关键性技术的自主研发,真正实现这些核心技术的国产化、产品化、产业化。这是推动现代制造服务业得以长远发展、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

5.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盘活现代制造服务业市场。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桥梁,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是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主力,也是制造服务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效衔接的技术支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中介机构,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研究服务、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监理服务等,各类机构在中国两化融合、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历史性工程中虽然承担的角色不同,但其目标都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设、维护、完善中国的中介服务市场,并积极推进这个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但中国目前的科技中介体系的发展仍然很缓慢,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中介机构依附性强,发展空间小。有些地方中介机构是由政府部门下属机构演变而来,人员待遇与原单位不脱钩,依靠政府部门委托项目生存,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国家要重视这些“寄生”的中介机构,制订政策,转变机制,把它们推向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中介机构的优胜劣汰,推动中介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6.抓示范、树典型,抓大不放小,形成一批制造服务业的品牌企业。

近年来,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进程中,陆续出现了一汽启明、宝钢宝信、武钢自动化、东风东浦等一批典型企业,他们诞生于大型企业集团,但并不依赖于这些大企业,在服务于母体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共性服务,从而实现了独立发展。这些企业的经验固然要总结、推广,但我们抓示范、树典型也不能只盯着大企业,抓大企业固然容易见效益,但可能会因此伤害了小企业的积极性。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其实,对服务企业而言,要义不在于企业规模大小,而在于服务是不是有市场,服务是不是有特色、服务是不是有质量。很多服务企业正是凭借服务的特色、服务的质量逐步占领市场,得以攻城掠地,实现快速成长。

7.注重建设针对行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

基于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协作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核心是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互联网络,使企业直接面向客户,由客户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和定制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协同制造、在线服务。建设制造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要为服务的主体、客体双方之间提供一个在线协作的渠道和机制,从而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

因此,要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技术辐射、市场推广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龙头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行业和专业性共性技术平台和区域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的建设,包括企业协同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现代物流协作平台等等。这些平台的开发建设,一定要找准市场、盯准企业需求,真正融入企业的业务链。而不能再像前几年的ASP一样,一哄而上,无疾而终。

8.加快发展IT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参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化分工。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国际化的今天,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归核化战略”,回归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把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的优秀专业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能力。因此,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据有关机构估测,2006年全球制造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其中,印度就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70%,占有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90%以上的份额。目前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已有95%制定了离岸外包战略。未来3至5年将是中国外包服务行业的黄金期,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准备,推进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推动服务品牌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务能力。

9.要想方设法引导资金投入,为制造服务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制造服务企业的资金困局。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金融动荡,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很多服务型企业由于都是中小企业,本身经济实力并不雄厚,面临着资金断链的困境。而国内,创业板迟迟未推出,银行贷款向来也都是嫌贫爱富,中小企业融资是困难重重。因此,国家要合理运用税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来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手段。

国家应该安排专门的财政预算资金,支持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关键技术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推动服务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由国家资金导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更多地关注、支持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服务企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能够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不同程度地减轻目前各地中小制造企业倒闭带来的失业潮的冲击,从而也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10.针对企业实际,贴近市场需求,与时俱进改革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各类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出现了“技工荒”。但另外一方面,目前就业市场上,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还不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吃香“。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人员的素质和层次并不有完全满足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方面与市场需求、企业实际还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很多高校毕业的学生为了就

业,不得不重新接受技能培训才能上岗。所以,有“上不了一本,就读双N”,一本也好,双N也好,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是否能够满足企业需要。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因此,职业学校需要结合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进行专业改造,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决不能“闭门造人”,以为一个专业可以管20年、一本教材可以用10年不过时。俱往矣!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呐,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研究、积极规划,适时引导,优化高等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专业人才。

第三篇:中国房车服务调研报告

房车,简称 RV, 被形象地称为“车轮上的家”,以其“景在变而家未变”的美妙情境广受人们喜爱。房车兼具“房”与“车” 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房车集“衣、食、住、行”于一身,是实现您 “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 的产品。房车根据车辆自身有无动力,分为拖挂式旅居房车和自行式旅居房车两类。拖挂式旅居房车,自身没有动力,需要汽车、拖车之类的机动车辆来进行牵引,但自身的尺寸和重量又符合在公路行驶的要求,这种房车通常将其运送至固定的露营地,接待前来营地的旅游者,为其服务;亦可在野外施工或特殊环境为其提供休息场所。自行式旅居房车,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拥有发动机底盘车辆的基础上,将所有生活所需基本设施巧妙的融为一体。自行式旅居房车多数用于居家旅行,长途、短途营运,剧组应用等。

根据目前我国需求市场来看,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家庭购买占相当比例而言,国内家庭大面积购买旅居车目前并不现实,大部分家庭更趋向于选择租赁旅居车出游。

专业人士分析,房车的基本用途无非有三,一是作为旅游休闲的工具,二是集中使用于影视业、商务接待与工程项目建设等专业领域,三则是作为一种自由随兴的方式居住生活并且行走。而我国的房车市场,目前偏重于第二种,至于旅游和居住则受制于周边配套设施的落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境内房车保有量约4500辆,2010年国内房车销售900辆,相对于2009年增幅达50%。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目前在市场上的自行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已经有几十种,国内房车在产品质量、设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大陆房车的保有量是3600辆,而2008年此数字为3000辆;2009年房车的销售量为600辆。虽然与欧羡、日韩千辆和万辆相比数字依然很少,但是相对于2008年,确是突飞猛进的进步,增长幅度高度20%。2010年又有多重利好因素,中国房车市场潜力巨大,房车旅游业必将朝着有利趋势发展。”

截至目前,综观整个中国大陆,房车生产厂家数量还很有限,制造商大致有中天特车、长城汽车、驼马旅居车、顺旅汽车、中誉汽车、五洲行特车、新飞专用车、金龙礼宾车、中欧汽车、北方旅居车等生产企业。

目前市场上前十大房车排行如下:

1、奔驰房车 (德国汽车品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

2、雪佛兰(雪佛兰通用汽车集团下最大的品牌,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品牌)

3、宾利Bentley (是一家发迹于英国的豪华房车和GT车的制造商)

4、兰博基尼 (lamborghini意大利弗鲁西欧?兰博基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劳斯莱斯 (宝马公司旗下的品牌,是目前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

6、丰田TOYOTA (成立于1933年日本,中国驰名商标,十佳房车汽车品牌)

7、雷诺Renault (世界上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和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8、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9、林肯Lincoln (林肯是福特汽车公司拥有的第二个品牌,豪华车家族中佼佼者)

10、奥迪Audi(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奥迪是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

在未来十年中,也有各种因素影响着房车消费变化的趋势:

通过十几年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状况实现了惊人的攀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相应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更注重于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以房车旅行为代表的时尚放松娱乐方式已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和接受。进一步使房车广泛的深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这是一块大蛋糕,是社会的发展趋势。

1、政策因素。当政府提倡的政策有利于房车消费发展时这必定会提高房车的市场占有率,反之如果政府抑制房车的发展,这必定对于房车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

例如:2009年国务院在所发放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把房车、邮轮、游艇等作为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产业目录”,此政策对推动新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做了国家制度上的保证。

2、经济因素。稳定繁荣的经济环境是放着发展的保证,当中国国力的大幅度发展后,国民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大大促进了房车的消费。然而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

3、文化观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更注重于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以房车旅行为代表的时尚放松娱乐方式已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和接受,从而使房车更加深入大众的生活。

4、房车信贷体系建设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可以缓解自身繁荣资金压力,促进合理消费。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总体上发展较慢。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现在实行的信贷购车方式仍然不很满意,不太愿意选择信贷的方式购车。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消费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壮大,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老百姓在吃、穿、用已经得到满足后,目前正处于由“住”的需求向“行”的过渡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正处于发展汽车消费的良好时机。

东风汽车公司应该扩大在房车上的市场份额。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与时代进步,更注重于对休闲娱乐,这个正是房车发展的契机,尤其是房车租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篇: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修订版)

附:《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详细内容可访问百研资讯(www.baiyan.info)网站

课题说明

一、本研究课题资讯均源于《健康报》、《健康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中外妇儿健康》、《医学美容健康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当代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保健》、《大众卫生报》、《健康》、《保健文汇》、《卫生政策》、《Provider》、《Family Medicinal Online》、《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American Medical N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等国内外公开报刊出版物。部分资讯源自政府资助专项课题研究,课题已证实无保密限制。

二、本课题数据主要源自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健康网、

American Health Care Association等机构,无准确出处数据文中将予说明。部分数据不吻合处百研资讯根据自身理解给予相应调整解释。为保证数据原始真实性,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部分存在偏差数据未作调整。

三、在分析构架上,本课题对于体检服务与其它健康美容服务纳入同一需求供给框架内综合分析,为便于结构完整与理解清晰,部分分析论述观点在课题中有重复出现。

四、本课题整体分析框架基于SCP模式,企业未来发展竞争格局基本采用SWOT分析法与迈克尔.波特五大因素分析法,营销分析以4P组合营销分析模型展开,相关产业结构对应的产业关联分析采用动静态结合供给需求分析。

五、本课题报告由行业研究员王宁负责整体分析,行业研究员张波、赵春红、单莲分别执笔。课题组成员张波、赵春红、单莲、王宁一致通过本课题报告结论,无保留意见。

目 录

第一章健康服务产业基本概述1

第一节 行业定义与分类1

一、行业定义1

二、行业分类1

三、行业基本模式2

第二节 健康服务业特性分析3

一、市场规模与潜力3

二、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4

三、行业盈利性分析5

四、行业壁垒分析7

五、地域性特征7

第三节 世界健康服务产业简介8

一、世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概述8

二、美国健康服务业8

三、日本健康服务产业10

四、英国健康服务产业11

第四节 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简述12

一、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简述12

二、中西方健康产业差异比较13

第二章 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现状15

第一节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15

一、宏观背景分析15

二、需求现状分析15

三、供给现状分析17

四、政策环境分析19

五、当前发展特点与趋势21

第二节 健康服务关联产业分析24

一、医疗(医院)市场分析24

二、健康保险市场分析25

三、健康用品市场分析27

四、健身娱乐市场分析30

五、健康服务业配套产业分析31

第三节 健康服务业发展动态分析32

一、投资动态分析32

二、营销动态分析33

三、健康服务行业SWOT分析34

(一)健康服务产业SWOT分析要点34

(二)健康服务产业SWOT战略分析35

第三章健康服务产业细分市场分析37

第一节 区域细分市场分析37

一、北京市场分析37

二、一线城市市场分析38

三、二线城乡市场分析39

第二节 目标客户细分市场分析40

一、儿童市场分析40

(一)我国儿童健康服务市场分析40

(二)我国儿童健康市场特点41

(三)我国儿童健康服务市场机会分析42

二、老年市场分析43

(一)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43

(二)老年消费者的主要消费特征分析43

(三)老年健康服务的主要产品方向44

(四)发老年健康服务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45

三、女性市场分析46

(一)育龄女性健康服务市场分析46

(二)女性美容美体服务市场分析47

(三)女性消费特点分析48

(四)女性健康服务营销策略分析50

四、生殖健康服务市场分析52

(一)生殖健康服务市场的界定与分类52

(二)我国生殖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53

(三)生殖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54(四)生殖检查市场分析55

(五)生殖保健市场分析56

五、亚健康服务市场分析57

(一)亚健康服务市场界定与现状57

(二)我国亚健康服务市场分析58

六、高收入人群众市场分析59

(一)我国高收入人群结构分析59

(二)高收入人群健康状况分析60

(三)高收入人群健康服务市场分析61

七、职业白领(外企员工)市场分析61

(一)职业白领市场分析61

(二)职业白领健康服务市场建议62

八、社区市场分析63

(一)我国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现状63

(二)社区健康服务的定位分析64

(三)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路径64

第四章 重点企业与经营模式分析67

一、北京慈济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67

二、三九集团69

三、北京同仁医院体检科71

四、北京九华体检中心72

五、北京五洲女子医院85

六、北京华兆益生体检机构90

七、北京美兆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92

八、北京爱康在线科技有限公司97

九、科瑞集团102

十、北京佰众体检中心108

十一、北京爱康医院112

十二、北京环球医疗救援有限公司114

十三、和睦家医院116

十四、重点企业影响分析118

第五章 竞争格局分析119

第一节 目标市场竞争格局119

第二节 服务产品竞争格局120

第三节 潜在进入者竞争分析121

第四节 企业战略竞争趋势123

第六章 消费行为分析125

第一节 消费心理分析125

第二节 消费决策分析128

第三节 消费特点描述129

第四节 消费发展趋势130

第七章 营销模式与发展预测133

第一节 营销模式发展预测133

第二节 产品策略分析13

5第三节 价格策略分析136

第四节 渠道策略分析137

第五节 促销策略分析138

第六节 三九集团、慈济健康与爱康在线渠道扩张对比分析139

第八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143

第一节 市场定位143

第二节 合作价值判断144

第三节 第三方健康服务分析145

第四节 客户关系管理与信息支撑体系建设146

附件149

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估标准(试行)149

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试行)1

51图表目录

图表 1产品生命周期描述图4

图表 2健康服务区域特征描述表7

图表 3美国医疗卫生体系架构图9

图表 4美国管理式医疗中健康维护组织的网络架构表9

图表 5日本体检车内部构造示意图11

图表 6历年全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图16

图表 7历年全国调查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图16

图表 82004年中国卫生机构及床位数统计表18

图表 9中、美、德三国健康保险市场比较26

图表 10SWOT分析要点表34

图表 11健康服务产业SWOT战略分析图36

图表 12北京居民健康消费支出对比表37

图表 13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比例图46

图表 14城市妇女常见疾病比例图47

图表 15女性健康服务细分市场特点表50

图表 16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统计表56

图表 17中国高收入阶层分类及构成比例表59

图表 18企业家常见疾病统计表60

图表 19企业家过劳征兆比率表60

图表 20九华体检中心普通全科体检项目及价格明细表74

图表 21九华体检中心女贵宾中档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5

图表 22九华体检中心男贵宾中档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5

图表 23九华体检中心女贵宾甲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6

图表 24九华体检中心男贵宾甲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6

图表 25九华体检中心女贵宾乙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7

图表 26九华体检中心男贵宾乙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7

图表 27九华体检中心女贵宾丙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8

图表 28九华体检中心男贵宾丙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79

图表 29九华体检中心女贵宾丁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80

图表 30九华体检中心男贵宾丁种体检价格及项目明细表81

图表 31九华体检中心体检卡价目表82

图表 32九华国际体检中心普通健康体检卡章程83

图表 33九华国际体检中心贵宾健康体检卡章程83

图表 34九华健康体检礼品卡章程84

图表 35北京五洲女子医院诊疗机构设置明细表85

图表 36北京五洲女子医院会籍管理制度汇总表87

图表 37北京五洲女子医院VIP会员卡费用服务明细表87

图表 38华兆益生体检项目表90

图表 39京城各大体检中心业务比较表92

图表 40美兆会员卡服务条款明细表93

图表 41美兆会员卡价格服务明细表94

图表 42美兆体检价格服务明细表95

图表 43爱康公司业务模块及战略目标分析表97

图表 44爱康公司合作机构汇总表99

图表 45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健康服务会员卡及价格服务明细表104

图表 46科瑞健康管理流程图106

图表 47科瑞健康服务业务模型示意图107

图表 48佰众体检代金卡种类与价格明细表109

图表 49佰众普及型体检套餐价格服务明细表109

图表 50佰众经典型体检套餐价格服务明细表109

图表 51佰众全面型体检套餐价格服务明细表110

图表 52佰众豪华型体检套餐价格服务明细表111

图表 53佰众青少年体检套餐价格服务明细表111

图表 54佰众特色服务明细表112

图表 55北京爱康医院体检价格服务明细表113

图表 56北京环球健保会员服务价格表115

图表 57波士顿矩阵分析表122

图表 58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图125

图表 59购买心理示意图126

图表 60扩展决策模式示意图128

图表 61健康服务产业消费决策分析图129

图表 62某500床位三甲医院近三年医疗指标比较表129

图表 63健康服务业营销组合可变性示意表133

报告

关键词:中国健康服务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健康服务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健康服务研究报告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健康管理产业研究报告中国健康管理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体检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体

检行业研究报告中国体检产业研究报告 中

第五篇: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分析+重点城市市场分析

我国的家政服务业起步较晚,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个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家政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建立,结束了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管社会的现象,"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人们的家庭服务需求逐渐转向由社会来承担。于是,家政服务业产生并发展起来,开始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断满足着广大居民的各种家庭生活需要。2000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将家政服务员确定为国家的一种职业,也把家政服务业纳入了规范性发展的轨道。

再者,到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占世界老龄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一对年轻夫妻可能至少要照顾四个老人,有的甚至多达六个、八个老人,这就带来了新的民生难题。目前,家政服务业的养老服务,基本介于社会与家庭之间,诸如陪老、托老、陪护、钟点工等服务项目。今后,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多和服务需求的细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精神慰藉,这其中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目前家政行业初具规模,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家政行业蓬勃发展,家政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具体在业态上表现为家政公司、搬家公司、养老公寓、婴幼儿早教中心、儿童托管中心、产后恢复会所、养生保健公司等。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家政行服务业正逐渐被市民接受,客户群逐渐增多,行业初具规模,服务机制日趋完善。家政企业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查体上岗、培训上岗、合同上岗的工作流程;在管理上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招工-培训-考核-定级-售后服务-业务考核"的完整服务流程。为满足客户的不同消费需求,家政服务的形式也正走向多样化,有全日制服务、白班8小时制服务、钟点工服务、一次性服务等等。

家政服务行业供给分析

一、家政机构规模分析

图表1-2010-2013年我国家政企业数量

二、从业人员情况

1)从业人员规模

图表2-2010-2013年全国家政行业人员人员数量

2)从业人员

结构

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2200多万人,以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为主,另外包括少部分专门从事维修服务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大学生。

家政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一、需求群体分析

1)家庭户规模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2011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02人,比2002年减少了0.37人。分城乡看,城镇平均家庭户规模不足3人,小于乡村平均家庭户规模。

图表3-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

2)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户规模随着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缩小,2011年我国以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的"二代户"是目前最典型的家庭户类型,其占家庭户比重为47%,其次是一代户和三代户,分别为35.4%和16.9%,四代及以上户占家庭户的0.7%。

图表4-2011年我国家庭结构

二、需求规模分析

2013年全国保守计算有近2420万户家庭对家政服务有需求。

图表5-2010-2013年全国家政服务需求

中国家政服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家政服务产品需求结构分析

家政服务按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初级的"简单劳务型"服务,如煮饭、洗衣、维修、保洁、卫生等;第二种是中级的"知识技能型"服务,如护理、营养、育儿、家教等;第三种是高级的"专家管理型"服务,如高级管家的家务管理、社交娱乐的安排、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化咨询等。不同层次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给家政服务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单劳务型家政服务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类型也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餐饮业、家政业等这类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服务业,以及银行业、保险业等满足人们高级需求的服务业。这两类服务业发展的成熟度不同,从事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同,所以在分析时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们把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服务业称为简单劳务型服务业,主要指技术含量不高、从业人员门槛较低的这类服务业,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餐饮业、休闲娱乐场所、家政行业等。本文主要谈谈简单劳务型服务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的简单劳务型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低,资本要求很小,无严格的组织形式要求。通常这类型的企业规模很小,多为个体民营企业,资金人员都不多,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企业很少。而且发展也不稳定,成立得快、解散得快,经营状况有好有坏。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家政服务行业重点城市市场情况如何?

北京市家政服务市场分析

一、北京市家政服务供应情况

1)北京市家政服务机构数量

图表6-2010-2013年北京家政企业数量

2)北京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

图表7-2010-2013年北京家政行业人员人员数量

二、北京市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1)北京市人口及家庭户规模

2013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3%。常住人口出生率8.93‰,死亡率4.52‰,自然增长率4.41‰。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万人。

家庭户规模方面,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北京市家庭户户数增加,家庭户平均户规模进一步缩小。2010年本市家庭户达到668.1万户,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409.7万户增加了258.4万户,增长63.1%,年均增长5.0%。201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图表8-2010-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

2)北京市居民收入情况

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2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7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7%。

图表9-2009-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10-2009-2013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北京市家政服务需求规模

2013年北京市保守计算有近95万户家庭对家政服务有需求。

图表11-2010-2013年北京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三、北京市家政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北京有4000多家家政服务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家政企业数量很多但企业规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知名品牌有华夏中青、爱侬、德创高端涉外家政、北京富平家政等。

四、北京市家政培训市场现状

由于家政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多元化市场需求日趋明显。北京市家政服务协会已将家政工种细分为9大类83个项目,其中包括家居保洁类、家庭烹饪类、家庭护理类、家庭装饰维修保养类、宠物护养与植物养护类和家庭教育类等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精神,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276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六项措施的通知》(京政发[2009]6号)要求,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制定了《北京市"家政服务工程"实施细则》。

北京家政服务培训工作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使本市家政服务员的整体岗位技能和服务水平有显著提高。2009年启动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年内计划培训1万-1.2万人;之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培训规模,稳步推进本市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

五、北京市家政服务市场前景

图表12-2014-2018年北京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上海市家政服务市场分析

一、上海市家政服务供应情况

1)上海市家政服务机构数量

图表13-2010-2013年上海家政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2)上海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

图表14-2010-2013年上海家政行业人员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二、上海市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1)上海市人口及家庭户规模

至2013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1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5.1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9.62万人,出生率为8.18‰;死亡12.57万人,死亡率为5.2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4‰。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为7.39‰;死亡11.65万人,死亡率为8.1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

家庭户规模方面,2010年上海家庭户户数为825.33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92.8%(集体户占7.2%),比2000年增加了295.42万户,增长55.7%,年均增长4.5%,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为3.4%,年均户数增幅高于人口增幅1.1个百分点。

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居创造了条件,两代户及以上的比例从1982的超过80%,减少到2010年的50%左右。家庭户规模从1982年的3.6人下降至2.5人,平均每户拥有2.04间房间,接近人均一间房间。

图表15-2010-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16-2010年、2000年上海家庭户户数及人口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17-1949-2010年上海历年家庭户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上海市居民收入情况

201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8元,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8155元,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425元,增长11%。

图表18-2010-2013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图表19-2010-2013年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3)上海市家政服务需求规模

2013年上海市保守计算有近113.7万户家庭对家政服务有需求。

图表20-2010-2013年上海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三、上海市家政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上海家政服务行业虽然从业企业数量位居我国第一位,但大部分上海本地企业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在上海家政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是我国大型家政企业在上海的分支及加盟机构。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最近评出的全国30家家庭服务业知名品牌中,上海没有一家家政服务企业上榜,这与上海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极不匹配。上海家政服务机构鱼龙混杂、低小散的特征,导致居民对其整体信任感较低。

四、上海市家政培训市场现状

目前,在上海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主要以外省市的中年女性,尤其是农村中年女性为主,占到80%之多,而上海籍的家政服务员只占20%。家政服务员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缺乏专业训练的基本特点。本次调查显示,现有的家政服务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约90%的家政服务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尤其是外地籍的家政服务员因为要承担培训费用而不愿意参加培训,因此不少人对各类家用电器、名目繁多的洗涤用品以及老人需要按时服的药品搞不清,有的则家务不会做、孩子不会带、老人不会护理、买菜不会记账甚至连普通话也不会说。而很多参加过培训的家政服务员尤其是上海籍的家政服务员则因为工资待遇太低,认为家政服务低人一等而不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家政市场出现了"培训的不上岗、上岗的不培训"的现象,市场普通缺乏优秀的、有经验的、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家政服务员,不少高收入白领、涉外家庭急需受过专业训练的家政服务员,复合型、全能型管家更是供不应求。

根据7月20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和《上海市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民办家政培训机构须到相关部门申请准入登记,并设立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后方可开展培训经营活动。同时,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不得从事与学历教育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

五、上海市家政服务市场前景

图表21-2014-2018年上海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深圳市家政服务市场分析

一、深圳市家政服务供应情况

1)深圳市家政服务机构数量

图表22-2010-2013年深圳家政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2)深圳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

图表23-2010-2013年深圳家政行业人员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二、深圳市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1)深圳市人口及家庭户规模

2013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62.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15万人,增长0.8%。其中户籍人口310.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9.2%;非户籍人口752.42万人,占比重70.8%。

2010年深圳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50.3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比北京市的2.45人,上海市的2.49人都要小。

图表24-2010-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深圳市居民收入情况

2013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53元,比上年增长9.6%。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812元,增长7.8%。恩格尔系数为36.1%。

图表25-2009-2013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深圳市家政服务需求规模

2013年深圳市保守计算有近36.2万户家庭对家政服务有需求。

图表26-2010-2013年深圳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三、深圳市家政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深圳有1500多家家政服务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家政企业数量很多但企业规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知名品牌有佳居乐、安子新、安心好、昌盛家政等。

四、深圳市家政培训市场现状

为提升深圳市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由深圳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主办,协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共同组织的家政培训师培训活动,将通过先培训一批行业内家庭服务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在我市建立一支高素质、懂技能的培训师资队伍,再由培训合格的家政培训师负责培训本辖区、本企业家政从业人员,从而全面提升我市家政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五、深圳市家政服务市场前景

图表27-2014-2018年深圳家政服务需求

资料来源:立本信息研究中心

广州市家政服务市场分析

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测算,全市家政从业人员约有35万人,每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广州市有368万户家庭,业内估算其中20%的家庭有雇请住家家政服务员和钟点工的需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广州的家政工缺口高达10万,而家政业每年的"产值"超过10亿元;但另一方面,家政企业高端人才招聘难。有政企业表示,广州某高校连续两年均不同意该公司入校招聘。

目前广州从事家政服务的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员工制"和"中介制"两类,后者占市场相当大份额。"中介制"服务只靠收取中介费、管理费来维持,行业准入门槛低。而高端公司也存在苦衷。社会对家政服务业还是有歧视的,这种歧视导致家政公司出现招聘难和招工难。

近年来,相关院校纷纷设立家政系,但培养出来的人与市场需要的人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增设家政系,但为了解决招生的问题,家政系多以培养高端家庭需要的"管家"为主,而一个应届毕业生,无论从年龄上还是经验及社会阅历上讲,仅通过短短三四年的学习和训练根本无法胜任"管家"职位。

盈利方式:前期:一间宿舍40——60元;会员费:100元加送一次免费清洁

期中:1—2年,家庭单位60—80一小时,超过一小时的为40元/H,宿舍会员费:100元加送一次免费清洁,一间宿舍40——60元。

后期:2—4年,家庭单位60—80一小时,超过一小时的为40元/H,宿舍会员费:100元加送一次免费清洁,一间宿舍40——60元。覆盖全金湾区。

成本:前期:清洁工具:扫把*10*10元=100元,桶*10*10=100元,拖把*10*10元=100,抹布*10*10元=100元,清洁剂*10*10元=100元,刷子*10*10=100元,手套*10*10元=100元,共:700元

期中:

上一篇:中国不承认印度学历下一篇:中国高校外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