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制度建设范文

2022-06-09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党组织制度建设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党组织制度建设范文

党组织建设制度

一、党委会议制度

(一)党委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次数或推迟召开。

(二)党委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议。

2、部署中心工作及阶段性重点工作。

3、探讨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4、收集经济发展、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需提交党委会议讨论研究的其他事宜。

二、党员大会制度

(一)党员大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次数。

(二)党员大会的主要议题: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工)委的决议、要求,制定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2、组织观看电教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4、需要提交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研究的其他事宜。

三、各党支部会议制度

(一)各党支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可

以增加召开支委会的次数。

(二)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1、检查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党委部署的工作及落实党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

2、安排和总结本月的工作,围绕重要工作的完成做出决议。

3、讨论研究本支部党员的教育和组织发展工作。

4、分析党员、预备党员、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发挥作用的情况,制定帮促计划。

(三)参加支部委员会会议的委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二,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四、党小组会制度

(一)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应召开一次,如支部有特殊情况和任务,可增加次数或推迟召开。

(二)党小组会的内容要根据党委和支部的安排、布置和工作需要来确定,主要事项是:

1、学习党内文件,传达支部及党委、党支部大会的决议和要求,讨论研究贯彻执行的计划和措施。

2、根据党的任务和上级的布置,讨论党小组的工作以及党员应该承担和完成的工作任务。

3、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2

(二)党支部委员既要按时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生活会,也要定期参加党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

(三)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加强班子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其他重要问题。

(四)民主生活会的主要程序是找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召开事宜;组织学习,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奠定思想基础;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落实整改措施,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

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评议党员是党支部对党员在一个时期的思想、工作、学习、组织观念、遵守党纪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

(二)民主评议党员在党委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一般一年开展一次。

(三)民主评议的内容要对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检查党员工作,把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完成党的工作任务、维护党的大局等内容作为评议的重点。

(四)民主评议一般经过学习教育、自评、互评、群众评、

- 4

和人民的利益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党支部实行违纪追究应严格按照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执行。

十一、请示报告制度

请示报告制度主要包括党员向党组织、党小组向党支部以及党支部向党委请示汇报的制度。党委对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要独立负责地解决,遇到重大问题或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问题必须请示上级党组织。党委还必须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

十二、集体领导制度

党支部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议事规则、表决制度和分工负责制,真正做到在集体领导下,事事有人管,人人负专责。党委书记和委员要定期向党委委员会报告工作,党委委员会要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十三、党内统计制度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主要包括党员统计和党组织统计。党支部必须认真做好党员统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工作规定》要求,派专人负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党员统计工作。

- 6 -

第二篇:学校党组织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根据十七大精神和党章的要求,结合学校基层党的建设的实际和学校工作特点,从强化学校党员的制度意识、规范制度建设行为以及创新制度建设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明确学校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

一、学校基层党组织要从认知、实践两个层面强化党员的制度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并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教职工群体结构和整体要求的变化、党员思想观念与实践行为的变化,学校党员制度意识的培养和强化,要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

在认知层面,学校基层党组织要帮助党员深刻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首先,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科学、公开和透明的制度,能有效监督权力的行使。第二,党的制度建设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基。学校党员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人群,强化自身的制度意识,不仅能在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生活作风等方面遵守和维护党的制度,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而且能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第三,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能否得以实现。制度建设使得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促使党员从繁

琐无序的工作细节中解脱出来,按规则办事,从而促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在实践层面,学校基层党组织有必要促成党员自觉参与并推动制度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对党员的教育、引导来促成和维系主动遵守的状态,同时突出制度以人为本的一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切实可行的制度使党员感受到其优越性,进而激发党员参与制度建设的热情。从总体上看,党员参与制度建设的实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监督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基本组织制度的实施,如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章所规定的“四个服从”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是参与制订、修改和完善学校基层党组织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如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例、议事规则、干部民主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总之,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到制度建设的实践中来,并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制度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坚持与改革、完善与创新的关系。

二、学校基层党组织要从完善、落实、评价三个方面规范制度建设行为

理想中的制度建设框架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稳定的制度体系、合理的制度实施细则、科学的制度评价机制。“稳定”意味着制度体系在理论上获得认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合理”意味着制度实施细则切实可行和操作高效;“科学”意味着制度评价机制符合评价对象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并有效平衡着复杂利益群体的需求。为系统、科学、有效地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依此远景目标和理想设计,通过分析和审视现状、统筹全局、确定思路、设计行动策略,从而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行为。

1.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及相关建议点

在完善制度方面,少了些对制度的科学性及制度之间相关性的系统思考。完善制度包括了单项制度完善和制度体系完善。单项制度完善包括制订新制度、改进原有制度、删减不合理制度。在实践中,我们热衷于创新党组织制度的表现形式,而漠视其持久性和实效性;我们习惯于维持或新或旧的制度,而忽视对其进行检点和清理;我们沉溺于纵横交织的制度体系中,而忘记审视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因之,我们常常会感叹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建设中,特别是在建立长效机制时困难重重。事实上,科学性原则是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和首要条件,系统性原则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如果不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就会给制度完善带来不应有的阻力,就会在实践中偏离方向,只有建立科学的制度价值系统,才能彰显其之于实践的力量与意义。所以,制度建设要首先关注制度自身及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才能有效地促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在落实制度方面,少了些对基层党组织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关系的深刻洞察。在各项制度相对完善的前提下,有效落实制度就有了成功的可能。但在现阶段,制度落实仍然遭遇了党员的质疑。党员对制度落实的质疑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有时不落实制度,或者落实的不好,没有起到管权、管人和管事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忽视制度落实过程,程序意识淡薄,没有相应的制度实施细则,显得武断而浮躁。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有一些解释,浓缩一言即学校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太重视,各项制度落实有一些阻力。的确,中小学校工作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学校其他工作需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这表明基层党组织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服务职能呈现为一种常态。我们将制度落实中的问题归咎于此,表明我们在

观念里曲解了这种常态,在实践中推卸了共产党员的义务。随之而来的是,基层党组织的有些制度在落实中大打折扣,基层党的工作在学校甚至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其实,只要我们深刻洞察基层党组织制度与教育教学制度的相关性,在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找准党组织制度与校长组织管理制度、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结合点,做好制度落实工作,就能避免消极的理解和被动的做法,最终实现党组织宗旨与学校健康发展的有机整合。

在评价制度方面,少了些对基层党组织制度落实的评价细则。从以上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基层党组织对制度落实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在实践中是极为薄弱的环节,集中表现为缺乏科学的评价细则。如果能够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评价机制,切实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制度的预期能力,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那么,一方面深层挖掘了党建工作的内涵,另一方面直接提高了对制度落实各个环节监督的质量。

2.学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三个行动策略

从制度建设全局看,中小学校要通过认真研究,完善各项制度,融通制度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固化制度体系。对每一项具体制度而言,首先,以每一项制度在系统中的准确定位为前提,在分析与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实现内部调试,推动此项制度的自我完善。第二,结合中小学校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来有效落实制度,注重落实过程中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有机结合。第三,通过制度评价细则来有效监督制度的实施。简言之,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的思路是“自我完善——有效落实——科学评价”,结合制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将此思路展开并与之照应,提出以下三个加强制度建设的行动策略。

策略一:在中小学校分阶段建立党员工作室。“党员工作室”的目的在于:以此活动空间为依托,创建有科研主题、有规范秩序、有实际效果的党建活动模式。通过专题研究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党员研讨反思制度实施过程,通过群众参与审视评价细则,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行为,并督促党员主动参与制度建设,同时工作室还有凝聚人心、促进党员个体自主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意义。各校在启用党员工作室过程中,其运行模式可能呈现不同的样态。按照我们预期的目标和设计,党员工作室运作的基本模式应确定为:课题引领的周期性活动模式,约3-5年期。其间,每半年可进行1次专题培训、1次成果展示、1次总结交流,以努力保证每项专题研究的持续性、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策略二:在中小学校尝试实施双培养制度。“双培养”是整合基层党组织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切入点,包括培养具有相当业务能力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培养学校党员的业务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培养都要分为几个具体阶段进行,概略地讲,对于前者,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努力参与到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工作中去,包括适度参与教学计划的落实、党务干部深入课堂听课等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然后从中选优发展成为党员。对于后者,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努力提高本校党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其成为教学骨干或者学校管理中的骨干,然后重点培养典型人物,发挥优秀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带动群体作用。通过建立双培养制度,各中小学基层党组织既关注了教师的政治思想,又兼顾了党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实现基层党组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美好愿景。

策略三: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携手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评价细则。首先,完善“制度目标”的评价细则。包括某项制度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在此过程中要求党员达到什么境域,即党员努力的方向,同时要对可能产生的工作效果有预测。第二,完善“制度内容和体系”的评价细则。结合党的制度建设的要求和中小学教书育人的行业特点,在全面完善各项制度评价细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二项制度的评价细则:一是学校民主集中制度,包括党性分析评议制度、密切联系实际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二是党员教育和管理制度,包括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制度、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制度、自学制度等。第三,完善“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细则。首先明确制度实施主体、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制订出对制度实施主体的态度能力、实施各个环节的质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细目。

结合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三个策略及相关建议点,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制度意识,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行为,建议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引入项目管理负责制,以强化责任意识和效果意识,为工作开展注入动力和活力。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或能力匹配的个人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的管理方法,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运转、项目后续三个阶段,具有渐近明细的特征。项目管理负责制能有效集合党员工作室运作、双培养制度实施及评价细则的研究于一身,突破实践中的难点,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第三篇:三型党组织建设制度

王卜庄镇东孟小学

2018.8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制度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制度

为切实保障东孟小学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实施,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订东孟小学“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如下: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我校党支部建设“三型”党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王文东(书记) 副组长:孙建国(支部委员) 成员:袁士海、孟令强、李艳芳、刘莉

三型党组织建设,要在学校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由书记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整体推进合力。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学在前、做在前。

2.制定计划,稳步实施。

开展建设“三型”党组织活动,做到建设任务目标化、目标任务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支部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支部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三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着力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贯穿于各个部门日常工作中,各个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可以相应制订更加齐全的专题党建方案。

3.加强检查,督促指导。

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优秀党员干部评选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定期开展作风建设评议和党建工作满意度测评。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支部在建设“三型”党组织活动中,与创建文明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运用各类媒体(显示屏、学校网站、微信群、校园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深入宣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成效经验,增强党组织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浓厚氛围。

5.培植典型,示范引领。

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要挖掘亮点,多渠道征询意见,在此基础上开阔思路、精心组织、不断凝炼,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将在普遍推进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出我校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通过典型推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调动建设活动的积极性。要以建设“三型”党组织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明确学习、服务、创新的重点、手段、方法,积极探索,为实现办学目标凝心聚力,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

为加强我队党员学习,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研究决定,制定以下学习管理制度:

一、主要原则

1、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载体、形式多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载体和机制,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制度

1、党员集中学习由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

2、集中学习时原则上不能请假,如确需请假,应由本人写出书面请假条,经组织批准后存档,作为考勤依据。

3、未请假而不参加学习的,要在下次集中学习会上向全体成员说明情况;无正当理由,党组织要对其提出批评。

4、每次集中学习,要围绕专题,结合实际,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讨论。

5、学习中要做好笔记,笔记本要妥善保管。

6、个人自学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每月精读一本书。

第五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

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和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三会一课”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听取总支(支部)委员的工作汇报,小结上月党建工作情况,研究本月党建工作。

2、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决议、指示、理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党务公开制度

1、党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党的机密不宜公开或党员有较大异议暂缓公开外,一律向群众公开。党的组织设置和人员分工、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为固定公开内容;党员缴纳党费参与活动情况、党员民主评议结果等为定期公开内容;新党员发展公示、后备干部推荐情况、党员尽各项义务及缴纳税费情况等为随时公开内容。

2、党务公开结果的运用。要设立党务公开检举意见箱,及时了解群众反映和接受群众的检举。对于群众反映问题报请纪律检查部门认真核实,并作出处理。同时把党务公开是否规范、及时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确保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三、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必须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的章程和党的纪律,在群众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2、老弱病残党员,如参加组织生活困难,由总支(支部)派人向其传达党的文件和重要活动,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3、对外出党员,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总支(支部)报告,说明外出理由、时间地址和联系方式。返回后,要及时报告外出情况。外出6个月以上的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往所在地的党支部;外出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党员,开具党员介绍信,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对外出时间较长,地点不固定的党员,由总支(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定期联系,及时了解外出党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4、对外来党员,转来组织关系的必须接纳;对持党员证明信的,认真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并作详细记录。

5、党总支(支部)要进行量化考核,将目标管理实践作为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的依据。

四、党组织任期目标制度

1、党总支(支部)要根据院党委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任期工作目标,报上级党委审查后,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

2、总支(支部)书记要代表党组织就任期工作目标向党员和群众(代表)作出承诺,并上报党委,作为定格评议的重要依据。

3、任期工作目标要分解落实到年度,逐年制订工作计划,逐年对照检查,逐年进行总结,并向总支(支部)大会和党委报告。

4、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党组织要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考核奖惩措施,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5、任期届满时,结合换届选举,党组织要对任期工作目标责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向党员群众(代表)报告,接受查询和评议。

五、“争先创优”制度

1、总支(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制定好“创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计划,明确争创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评比条件,纳入全年党建工作目标管理。

2、联系本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对“争创”活动进行动员、布置,教育和督促党员自觉参加“争创”活动。

3、结合总支(支部)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党员、“七一”纪念活动等,对开展“争创”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检查评比表彰。

4、每年对“争创”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以书面形式报上级党组织。

六、党员和群众结对联系制度

1、党组织根据每个党员的活动能力,专业特长和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组织决定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结对联系对象,凡有联系能力党员一般联系1-2名教职工。

2、要建立结对联系活动台帐。结对党员要与被联系对象签定责任书,明确结对联系内容、方式、要求、效果。

3、总支(支部)每学期召开一次结对联系工作专题汇报,并作好记录,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并结合“争先创优”活动,对先进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

七、党员电化教育管理制度

1、按照上级有关电教工作规划和安排,认真组织好播放和收看工作,做到播前有汇报、有准备,播后有讨论、有记录。

2、落实专人做好电教设备管理,使用与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党员电教制度及档案工作。

3、党员电教设备要用于专题教育,不得挪作它用,不播放与党员教育无关的节目。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

八、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民主评议党员每年进行一次,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进行。按照党员标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强化党性党纪和党风教育。

2、民主评议党员采取“双评一定”的方法,即党员评议、群众评议、组织定格。具体方法由总支(支部)根据上级党的组织指导性意见研究决定。

3、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由总支(支部)书记主持,必要时由上级党组织派员参加。评议结束后,主持人应将评议情况转达本人,并报上一级党组织。

4、对评议为基本合格、不合格党员要进行组织处置,除被开除党籍及被除名党员外,党组织要对其实施诫勉谈话,并落实帮改措施。

上一篇:防安全溺水教育范文下一篇:儿科护理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