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区十二五规划

2022-09-03

第一篇:乡镇社区十二五规划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二五规划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快我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求,现结合镇社区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划:

、发展现状

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县政府及镇人民政府驻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怒江峡谷第一镇”。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西麓的怒江两岸,东与老窝乡相邻,西与缅甸接壤,北与鲁掌大兴地乡相接,南与上江乡相连。境内山高谷深,沟壑丛横,最高海拔3100m,最低海拔800m,据大理、保山通往怒江州所有属各县及缅甸边境要道,距省城昆明581公里。有8个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其中农村办事处6个,城镇街道居民委员会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镇人民政府约5公里。片区人口数为30977人,其中老人口为5000人、小沙坝人口数为400人。

中心在职职工35人,退休10人,在职职工中卫技人员31人,占中心职工总数的88.57%,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2%,中级职称11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5.48%。初师(士)级为19人,其中以工代技2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61.29%。后勤人员4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11.42%,全院职工全部聘合上岗。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实现率先发展、率先发展追赶跨越,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卫生服务保障。

三、规划目标(共规划投资约为:940万元)

(一)建设规划:根据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云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指导意见》通知云卫〔〕212号文件精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为:全中心占地面积约为1亩,其中中心综合大楼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按现在市场价每平方米1800元,总投资初步测算为600万元。建设时间为10个月。于2012年投入使用,并能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全过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二)人才培养: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宣传力度,鼓励再职人员进行再教育学习,使得平时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思想过硬的年轻同志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学习,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医务人员的学历都在大专文凭以上。计划2011---2012年到昆明进修学习人员3人,分别是:b超、放射和检验,进修学习时间为1年。2012年---2015年计划分别到州人民医院和云南省附一院进修学习人员5人,分别是: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外科,进修学习时间为1年,经费大约为20万元。

(三)2011-2015年,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管理系统、社保刷卡机和康复中心的建设。总投资初步测算为220万。

(四)2011年向上级争取急救车1辆交通车1辆(用于到各村委会下乡),经费大约为30万元。

(五)、农村卫生工作: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不但肩负着各民族人民的健康,对保护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搞好农村卫生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⑴村卫生室的建设:按国家、省、州和县关于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完成村卫生室建设,需要建设的村卫生室有:小沙坝村卫生室、老村卫生室、白水河村卫生室、瓦姑村卫生室、苗干山村卫生室、双美地村卫生室共6个村卫生室,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总投资初步测算为60万元。

⑵农村卫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做好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搞好乡村医生的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0%,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80%。

⑶农村卫生的保健工作:积极做好农村孕产妇的住院分娩、育龄妇女和儿童的保健工作。住院分娩率达到70%,孕产妇、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95%,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0/10万以内。

⑷做好乡村医生和计生管理员的培训工作要每年一期,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国家扩大免疫、地方病、全球基金项目、计生管理员相关知识、妇女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知识的培训五期,需要经费10万元。

四、发展目标

(一)、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要求,2011年基本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房屋、设备、人员配备等基础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

二)、到2012年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水平,让我中心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在十二五期间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力争达到80%,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的电脑录入工作,真正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管理。

(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保卡刷卡系统配置安装工作,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方便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共计需要医保刷卡机5台。

(四)、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中心。康复中心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手术后恢复的功能锻炼的重要场所。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康复需要。

(五)、在十二五期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定出有效的实施方案,整顿乡村医生队伍,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每季度不少于1次,严格执行院务会提出的“布置、监督、检查、指导、收集”十字方针彻底改变工作被动和没有头绪的局面。

(六)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按照“抓关键,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学习,不断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差等突出问题。

(七)严格执行药品购销工作,逐步完善跟标工作,做好药品经营委托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不送礼不办事,不给红包不热情,不给好处不负责”的恶习,狠刹“收受红包”、“接受吃请”、“药品器械回扣”、“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

(八)积极稳妥地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努力扩大医疗覆盖面,大力开展对农村群众送医送药活动,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做到财务管理,报销制度及时、准确。

第二篇:乡镇“十二五”城建发展规划

一、城镇发展目标在规划区期内形成高效效益的城镇运行系统和高质量的城镇生活生活环境。主要是:

1、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畅通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先进的通信设施,良好的供电、供水、供气条件等)。

2、合理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的比例。

3、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高效、

务实。

4、城镇空间布局合理。

5、保持独特的城镇生活环境。

6、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

二、城镇用地规划镇区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134.85㎡/人,规模为148.76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119.76ha;远期建设用地指标取119.94㎡/人,规模为200.00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245.88ha。

三、镇区用地布局

1、城镇发展方向

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2、规划区范围

镇区规划用地东至红枫路,西至合欢路,南至临河路,北至青枫路,面积552公顷。

3、规划结构和形态

3.1、结构

规划结合现状道路情况,考虑操作的方便性,及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基本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最终整个镇区形成以“一心、两区、多组团”的规划格局结构。一心——镇区新的商业教育服务核心;两区——镇区工业生产区、镇区生活服务区。多组团——镇区生活区形成的多个居住组团。

3.2、形态

由于镇区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为此镇区最终形成以原建成区为基础的逐渐形成集中团块状用地格局。

4、各类用地布局

4.1、工业用地

镇区工业为民营产业区。本区对镇域范围内部的传统工作业的整合重组,原则上要求无污染的绿色企业进驻。规划在镇区东北侧集中布置,建设用地面积49.7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6.55%。

4.2、仓储用地

规划集中布置了两处处仓储用地,位于镇区繁荣路和河滨路交叉口东南侧。另一处布置在产业区内,服务于工业。仓储用地总占地面积为6.3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07%。主要用于粮食收储及物流存储。

4.3、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面积为92.92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37.79%。

——镇区居住建设用地集中布置,由繁荣路及历大路的划分为四个组团。

——现状居住地主要进行调整,改造居住条件,调整人口密度,增加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居住用地按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住宅,公建道路及绿化用地,加强居住环境建设,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形成居住中心。

4.4、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依需设置,规划总用地总面积为32.13ha,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06%。

(1)行政办公用地:将原镇政府扩大至龙槐路和繁荣路交叉口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完善,其它行政办公机构用地尽可能在其周围集中设施。

(2)商业金融用地:完善原有的镇区商业金融区,规划腾飞路和盐化大道作为商业发展轴线。

(3)教育机构用地:现状城西中学和城西小学原址扩建,同时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远期在北部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更好地服务于居住区居民。

(4)文体科研用地:规划在新镇政府北侧结合水体绿化景观布置科研、文化、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现状的老医院原址扩建,并且为远期预留发展用地。

(6)集贸市场用地:为强化本镇的商业服务功能以及良好的区域位置条件,规划在东北部居住区处建设综合交易市场。

四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过境公路:青班路,历路,均为二级公路。

——汽车站:在镇区西部设置汽车站。

——加油站:镇区共设置一个加油站。

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现状路网情况,规划采用方格网式的道路系统,路网间距基本上为200—300m。道路等级主要采用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体系。

——主干道:红线宽度24-36米。规划将青枫路、红枫路作为主要干道。

——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8-24米。

——支路:其他道路为支路,红线宽度

14、16米。

——停车场和其它交通服务设施:停车场设置两个,一个在历大路西侧、公园路南侧,另一个考虑在民营产业园区设置停车场,镇区新建项目应按有关规范的留足停车泊位,居住区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用小汽车的停车问题。镇区西侧设置汽车客运站一处。

——城镇广场:在镇政府南侧设置一个广场,平时供居游憩,特殊时可做集会之用。

五、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1、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1.1、

城镇公园

规划在镇区设置城西水上公园以满足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并为镇区居住环境的提升打下基础。

1.2、城镇小游园

规划中以保护和利用自然河塘为原则,结合居民的行为特征,规划结合河道设置绿地景观小游园作为镇区景观点供居民休憩、谈心、游玩等。

1.3、线性绿地

本次规划以整合镇区内部水系建设绿地

为主、重点绿化道路为辅防护隔离带作为补充,形成线性网络。

——滨河绿地:在镇区北部、中部和东部通过整理形成的水系,在其两侧设宽不一的滨河绿带,以环境绿化为主,建军设对应突妯其休闲、娱乐功能。

——重点绿化道路:路和和左路规划为重点绿化道路,保证应有的道路绿化的同时,两侧还各增设4-15米的绿带,以丰富城镇景观。

——防护绿带:规划在汗水处理厂北侧和镇变电站西侧设置不小于30米的防护绿地,以尽量减少其对居民的干扰,现时为防护设施的扩建留有余地。

1.4、小块绿地

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城镇内部的小块绿地,公建前的装饰性绿地等,在建设时,要按规范配置。

1.5、经济果林

在镇区周围结合地形、水塘种植果林,既有利于小环境气候的改善,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2.1、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身条件,塑造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城镇风貌。同时强化生态景观特色的营造。

2.2、规划重点

a、主要水体景观轴线:对现状水体进行科学整治,在最大限度减少土方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个水体景观公园即“水上公园”。沿线建造造型优美的建筑物,以形成活泼有序、统

一、和谐的水体景观画面‘

b、次要水体景观轴线:在现状水系的基础上加以整治疏通,设置两岸绿地小品形成次要水体景观轴。

c、道路景观轴线;以河滨路、柳林路为主要道路景观轴,在美化街道的同时对各个景观点以及各条水体刘观进行串联。

d、公园建设;公园是绿地景观系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景观中心,其建设效果直接影响整体绿化风貌,规划提出应挖掘景观资源、突出城西特色。

e、环境细部处理:规划要求在注重大环境塑造的同时,应注意各类小品、铺装、标志牌等细部设计,以真正达到环境点缀目的。

3、整体设计导则

3.1规划原则

1)以镇总体规划为指导,在城镇功能分区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城(来源:好范文 http:///)镇的特色条件,加以充实、突出、提高,以创造新的城镇风貌。

充分利用城镇的经典门户区、控制点,重点规划,精心组织,使城镇景观富有生机。

根据城镇规划结构和自然环境,创造丰富有序的城镇生态景观。

3.2规划重点

重点研究在城镇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镇形态结构、城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确定城镇特色形象塑造的标志、标识性景观区域及其景观节点,构筑城镇景观整体框架。

3.3规划措施

1)城镇形象整体景观框架构筑

城镇形态空间结构:“结合现状、中心发作、绿带环镇”的整体城镇空间形态。

2)城镇景区的划分

规划将镇区划分为以下景区:

——自然环境保护景观区:主要是中部水系周边区域。要求保护水体的自然形态,加强绿化,严禁污染;适当修筑人工景点作为镇区核心景观;

——近郊田园景观区:主要是城镇近郊观赏性农田、果林、苗圃、鱼塘等,突出田园风光特征,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中心政务文化区:主要是新镇政府及附近的城镇中心区,强化建筑的风格、个性,反映现代化城镇的风貌;

——城镇门户景观区:主要是城镇对外出入口地区,其建筑、小品、环境等主要突出强调城镇门户的景观特征;

——城镇环境:强调城镇水体的保护与利用,重视绿化的质量和覆盖效果,提高景点与景区的观赏价值和品位。

——建筑物

a、建筑高度:新老镇区均为4-6层,城镇中心和地段中心可适当布置高层建筑;

b、建筑风格:以现代感为主,以有特色和个性为宗旨,建筑色彩宜淡雅、明快,并形成和体现地方特色。

六、城镇建设规划

1、规划原则

1.1、建设实施总体规划的关键步骤,注意与总体布局的协调统一。

1.2、依托现有镇区,逐步发展,充分利用原有各项设施,避免分散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

1.3、成片集中开发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1.4、在进行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进行原有镇区控制、改造和建设。

2、建设规模

镇区人口将发展为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48.76公顷,人均用地为134.85㎡/人。

3、用地发展方向

依托现有镇区,沿繁荣路、历大向北、向东发展。

4、近期建设主要项目

4、1道路建设:拓宽历大路、打通马朱孟大街海棠路、合欢路、富康路、临河路以及城西公园区域一些道路、停车场等一期工程。

4、2完成镇政府周围环境的整治。

4.3、完成河滨绿苑的一期工程。

4.4、新建、改建居民居住生活区。建设部分高档次的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示范小区。

4.5、新建镇区的汽车站。

4.6、启动商贸步行街和综合贸易市场的建设。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调研乡镇汇报材料

黄南乡 谢纯意

1、2005年、2008年统计资料

2005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50万元,农业产值1860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1元;2008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123.5万元,农业产值913.7万,财政收入458.6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4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9元。

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主要问题及规划思路

我们依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1.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一是在潘塘、林坑两个试点村实现增收50%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笋竹两用林丰产调控技术”,并上报省级扶贫项目7项。二是做好霄岭、王山1200亩东魁杨梅基地改造,为打响黄南高山绿色水果品牌起了积极作用,使高山杨梅成为了黄南乡水果业的一个“拳头”品牌。其中霄岭山水果专业合作社计划今年建成冷藏库,目前已完成前期审批及招投标工作。三是利用我乡林草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引导农民走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养殖道路,共扶持养殖大户68户,其中科技示范户9户。四是全面扶持土蜂养殖基地,从技术和经济上帮助我乡土蜂养殖户扩大规模,到目前为止,我乡共有蜜蜂养殖户105户,土蜂2000余桶,已形成了相当的养殖规模,已成立黄南乡蜂产业专业合作社。

2、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完善停车场、步游道等配套设施,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客游量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为农户增收近30万元。林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2008年还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市级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村”。此外,暨家寨、岩门下森林公园各项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今年6月份林坑、暨家寨两村作为全县十大古村中保存较好的村落,获得了中国景观村落评委会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3、林业发展平稳。一直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鼓励竹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培养和保护,今年上半年更新造林700余亩,完成生态公益林申报3.5万亩,并于年初成立黄南乡生态公益林消防中队,连续4年被评为县级森林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稳固完善。黄南乡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第一产业,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和稳固性;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在几乎停滞不前;第三产业旅游资源丰富,但管理落后,开发的程度不够,效益增长缓慢。

二是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历史、社会等诸多的原因,农村劳动者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生产方式,市场经济意识差。同时,由于多年享受优惠扶贫政策,“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没有根本克服,缺乏开拓进取的锐气。此外,我乡属劳动力输出型社会,在家人数不足三分之一,且大部分为老幼,严重缺乏劳动力。

三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首先,乡整体经济实力薄弱,财源 2 增长乏力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发展后劲不足;其次,村集体经济严重“空壳”,无力保证公益事业的投入,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没有经济保证。

下一步规划思路

一、大力推进农业高效化。利用已有的四大基地,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鼓励资本投资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培训,创造品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大力推进旅游主业化。加快发展三大配套:设施配套、技术配套、管理配套。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村民文明意识,充分调动全村参建的积极性,加强农家乐经营户的服务能力培训,努力突破创新,在菜色、旅游项目等方面寻求新的亮点。同时深化反哺工作,积极带动扶持困难农户。

三、大力推进就业多样化。引导农民走“在家发展效益农业、本地从事二三产业、外出打工创业”等多样化的就业路子。大力加强“专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的就业岗位技能培训。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地授教以及座谈会等各种途径,提高在家农户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

3、新农村建设概况

我乡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着力实施“路、水、电”建设,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落实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年来,顺利完成诸永高速黄南段、41省道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全乡16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160万元完成深龙、潘塘等6村饮用水改造工程,实现全乡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投入资金46万元,新建和整修文化娱乐活动场所10处。目前, 3 全乡已实现村村通标准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移动信号,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宽带。同时,扎实推进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投入资金135万元,建造环保公厕13座,建造污水处理池5处,建造乡级垃圾中转站1个,村级垃圾中转站10个。设臵垃圾箱300个,共新建花坛30多个,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目前,我乡已顺利通过市级生态乡验收,黄南、霄岭、深龙、大学等村通过市级村庄整治验收,其中深龙村、霄岭村通过省级村庄整治验收。

2009年,结合各村实际,已拟定黄南村、大学村为省级村庄整治创建村,潘塘、李庄、上坳、理只、王山为市级村庄整治创建村,全乡争创省级生态乡。

与此同时,我乡高度关注民主,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助学工作稳步开展。深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由温州市律师协会捐资35万元建设的 “温州律师希望小学”顺利落成。二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全面优化中心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和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截止目前已实现医疗返还166615元。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了困难群体救助体系,现共有低保人员212人。2009年已全面制定《黄南乡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五年规划》及《黄南乡下山搬迁五年规划》,完成10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挂钩结对工作,上报省级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27项。全面建立村情户情档案,加大扶贫济困、帮弱助残力度,今年已下发各项救助资金296415元。四是殡葬改革及青山白化治理工作,明确 4 2009年为“黄南乡殡葬改革整治攻坚年”,一方面下狠手段抓典型,偷尸土葬经查实一律起棺火化并拆除坟墓,另一方面深化服务,加大补助力度,形成奖罚分明的良好工作态势,截止目前已完成火化10例。

4、优势特色资源开发潜力及开发规划

我乡作为温州的北大门,地理优势显著,同时拥有极其丰富的原始生态资源,因此生态旅游将是我乡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几年我乡紧紧围绕“旅游兴乡”,大力培育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目前,宏观政策积极发生变化,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生态旅游项目高效推进。尤其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诸永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我乡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增长潜力正在进一步放大,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前景将更为广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导向,今后我乡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紧紧围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生活宽裕的环境优美乡镇。

5、在建、拟建和前期重点项目

道路交通方面:(1)投资100余万,在大学村至李家山自然村修建一条森林防火道路,长5.11公里,宽5.0米,目前已完成40%工程量;(2)投资135万,在李庄村至西龙自然村修建一条森林防火道路,长4.2公里,宽5.0米,目前处于政策处理;(3)投资50余万元,建造昔下大桥一座;(4)对潘塘村雷后湾机耕路延长扩建200米。

旅游配套设施方面:(1)林坑村:投资50多万元,修建通 5 向大坑底景区步游道1000米,将大坑底景区与古村连成一片,扩大旅游接待的范围,同时投资20多万元,对村内古建筑和赵群力纪念馆进行修缮,修建凉亭三座、寨门一座,全面完善村内消防设施;(2)深龙暨家寨:投资150多万元,对深龙至暨家寨的机耕路进行等级公路改造并硬化,同时修建暨家寨至息脚坑步游道600米;(3)岩门下村:投资55万元,修建停车场、通景区桥一座、污水处理池一座及健身场所一处,同时对村内自来水网进行全面改造,完成道路硬化200米等。

效益农业方面:计划在二年时间内,总投资37万元,在霄岭村建设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的保鲜冷库一期土建工程及相关停车场地、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杨梅在集中上市时能得到及时的产地冷藏处理,从而提高杨梅品质,避免烂耗损失,延长上市时间,增加果农的收入。目前已完成前期预算、招投标工作,已进入施工阶段。

防汛设施方面:为了保障百姓的财产及人身安全,2009年我乡将在上坳村修建一条长400米,高5米的防洪坝,估计总投资60万,已完成前期勘测,目前处于设计规划阶段;同时针对西山村黄坦溪移民点山体滑坡隐患,将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整治。

文化建设方面:为了夯实我乡文化设施硬件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程,今年我乡将建设黄南乡文化站,建筑面积1560㎡,用地325㎡,总投资200余万元,已完成环境评估、设计规划,目前正处于造价估算阶段。

第四篇: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XXXX“十二五”发展初步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全镇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总需求持续扩大,这些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央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同时,实施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原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富民强镇。富民就是把实现人民富裕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努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公益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强镇就是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着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流通辐射能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把我镇经济总量较大的优势进一步发展为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逐步实现从经济大镇向经济强镇的大跨越。

二、“十二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工作目标再提高,工作措施再强化,工作力度再加强,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各项工作的新胜利,推动我镇经济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到“十二五”末,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财政收入达4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000元。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重点要抓好七项工作:

(一)项目建设。我们一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来抓,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决心,扎实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严格按照“三分之一”工作法和我们制定的招商引资各项措施,完善“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工作机制,树立“来帮助我们招商引资的是我们的恩人,来投资的是我们的亲人,能打开招商引资局面的干部是能人”的思想意识,使全体机关干部产生招不来商就吃不香饭,睡不稳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千方百计依靠项目推动工作,围绕项目形成合力,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确保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和一个1亿元入驻园区项目。二要鼓励引导退耕还林农户和其它的失地农民向三产转移,大力发展餐饮、商贸流通等非公有制经济,“十二五”期间,全镇要新增个体工商户8000户,到“十二五”末,全镇6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

(二)新农村建设。一要实施“撤村并点”工程。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合并人口少、条件差、经济弱的丘陵山区村,以达到资源整合、共赢发展的局面。二要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通过整合、开发部分村中闲置的土地,已达到合理、有效利用土地的目的。三要实施“土地流转”工程。通过引导经济能人、种植

大户积极开发农业庄园,以达到土地集中利用,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之路。四要实施“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程。通过建设双水双气、垃圾中转、污水处理和小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幼儿园、医疗门诊、超市、室内及露天文体娱乐中心等配套设施,真正把郭家社区建设成为有山有水、全年常青、干净整洁的花园式农民住宅小区,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过上城里人的 到“十二五”末,使XXXX4个行政村80%的农民搬入郭家新型社区。

(三)特色农业建设。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新建石榴的质量和档次,不断叫响“陕源”品牌。发挥新建村千亩种植基地的品牌优势,开发探索石榴观光和农家乐等休闲项目,大力发展观光经济,提高石榴种植的附加效益。

(五)公益事业建设。一是计划把XXXX敬老院搬迁到三门峡工程局疗养院附近,投资500万元建成可容纳500余人的老年公寓,这将大大改善敬老院的设施,使老人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二是协助陕县公墓搬迁,计划选址500亩作为新公墓的搬迁用地,初步选址在载电工业园区的西南方向。

(六)社区建设。为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需要,我们要加大6个居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社区都要建立2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提升社区的硬件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服务。

(七)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二是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三是统筹发展各项社

会事业。四是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六是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新观念,树立大招商、大市场、大开放的观念,树立奋发有为,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观念,真正使全镇干部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服务意识,实施形象工程,加强政府部门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树立公正廉洁、规范运作的政府形象。

(三)加大督查力度。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督查是关键。对重点项目,要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跟踪服务督导,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要做到有部署,有督查,有结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注意典型培养,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形成全镇上下你追我赶,竞相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四)化优发展环境。要继续下大力气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创建“平安原店”。一要正确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持宽松的环境,又要

兼顾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努力营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适宜”的投资环境。

第五篇:乡镇十二五工作规划

文章来源

http://文档大全

w

w

w.chazidian.com

2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XX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二、基本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将我镇建设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较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城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四、发展预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3%。到201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到“十二五”末,全镇人口控制在8.3万人以下,出生率控制在2.1chazidian.com

2

上一篇:乡镇农技站述职报告下一篇:行政前台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