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022-12-31

第一篇: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健康心态的意义及内涵

沙漠里只有半瓶水,有人见了高兴地说:哇!还有半瓶水;有人却说:唉!怎么只有半瓶水?老师们工作了一天,有的说:今天我累坏了;有的却说:忙了一天,真有收获!这便是两种不同心态的表白。

健康心态(.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你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你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你左右不了天气,就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那就展现笑容吧!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1.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心理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高这份检测报告显示,中教师;城市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乡村教师;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小学男教师 2.2003年教师节前夕,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该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表明,有40%以上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的人已出现了明显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焦虑、不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强迫、抑郁等症状。有睡眠障碍的5.39%。

以上这组数据说明,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行业。教师的强迫性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出正常人群30个百分点。

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农夫赶驴,行至某中学校门前,任主人怎么鞭打,驴死活不走了,驴说:我累了,不想干了。农夫束手无策。这时,从学校里出来一位老师,看到这番情形,在驴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驴便大叫一声,老老实实赶路去了。农夫不解,问老师说了什么。老师说:“我在驴的耳边说:‘驴呀,你再不起来赶路的话,我就把你拽进学校当老师去!” 听了这则笑话之后我们是笑了,心却是酸了。是啊,我们当老师的职业压力真是太大了。

(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 (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5 )过于理想化的职业定位,导致教师心理失衡。 (6)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

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及时调节,导致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热爱生活、悦纳现实,善于交往、悦纳他人,自知自尊、悦纳自己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人为了生活而工作容易疲劳,人为了兴趣而工作容易快乐。 第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第

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3)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四、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方法

一是全社会要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尽力减轻教师的公众压力。二是学校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要作为教师的坚强后盾,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三是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解放、自我完善,及时调节不适心态,减轻身心压力,要有心理保健意识和技巧。(出现问题要学会自我调适,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 教师心理保健的四大基本要素:宽容、善良、乐观、淡泊。

宽容是教师保健的维生素

宽容就是别人给我们沙子,我们能把它变成珍珠,要向蚌学习。一粒大沙子进入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不能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蚌开始用它一部分精力与营养成分去把沙子包起来。这样,蚌就感觉沙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了,最后,变成了珍珠,这就是蚌的宽容的结果。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里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给心理健康提供了维生素。

善良是教师保健的基本营养素

善良是教师人生中永恒的宴席,是教师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基本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常有愉悦之感;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常有轻松之感,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乐观是教师保健的不老丹

它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能,有利于解决矛盾和困难。胡适先生曾经提供三个妙方:“总得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 淡泊是心理保健的免役剂

古代有一心理保健的名句:“无求便是安心法。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

(二)教师出现问题要采用合理的宣泄方法减轻压力,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1.积极的自我意象: 作为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在自我发展方面,有这样一个观点:“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案例一: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大鱼与小鱼之间用玻璃板阻隔,大鱼每次想吃小鱼的时候都要被玻璃板撞一下,撞到20到30下的时候大鱼不再企图吃小鱼了。后来把玻璃板取了,小鱼放到大鱼一起时,他也不吃了

案例二:跨栏定律: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电击它,使之跳跃一个栏杆。然后把它放在另一个笼子里,把栏杆放高许多,再电击它,老鼠跳了几次,跳不过去,于是无论怎么击它,它也不跳了。然后再把它放在第三个笼子里,把栏杆放在比第一个笼子的栏杆还低的位置,再电击它,它也不跳了。 2.增强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该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

但是,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心理学家班度拉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产生,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所以这些言论,都表明自信要有真才实学做基础。 3.正面的自我暗示:

无条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语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观念、信念、情感和行动的现象叫暗示。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案例一:医生给一些高血压的病人每人发一粒非常漂亮的半黄半绿的胶囊,告诉他这是从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你吃了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血压一定能降下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来复查时,很多患者的血压真的恢复正常了。(这是积极的暗示作用。)

案例二:国外还有人以就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作试验。告知在特殊的装置下给他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血的嘀哒声音。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就终结了。其实这是虚拟的嘀哒声音,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也是消极的暗示的作用。)

我们提倡积极的自我暗示。

4.合理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因此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则越比越不足,比下有余则越比越有余。人们更多的是比上不足。苦恼之源常来自于比较,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往往也是比较。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比较: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与下岗工人比。当学校发不出福利津贴时,与其他领不到工资的教师比。当别人职称聘上而自己屡战屡败时,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比。当别人无德无才却青云直上,你枉有千里马之才却只让拉磨时,与古今中外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比。而这一切都不如人家时,还可以这样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们的贤惠(体贴),我的孩子比他们的出息,我的身体比他们的健康,我的家庭比他们的和睦„„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慢慢的你就会有自信,有了幸福感。 5.恰当、合理地宣泄: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遇上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是这种压力过剩的话,人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这就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甚至导致神经病。那么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宣泄法。

倾诉宣泄、哭泣宣泄法、书写宣泄法、呐喊宣泄法、阿Q精神胜利法、吃亏是福、人不蹄驴的理论、

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 6.避免期待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属于一种心理问题,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而表现出的消极心态。以至于终日烦躁不安而难以自拔,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 卡耐基曾经说:“生活在现时中,生活在独立的今日。关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关闭掉,不要以悔恨去陪葬!把未来也象过去一样关闭起来,忧虑未来就是今天精力的浪费、精神的疲惫。我们要养成生活在独立的今天之中的好习惯,把今天过好,只有今天是属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一天!” 7.自言自语:

德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

8.适当的运动、娱乐和幽默:

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或娱乐活动减压,看小品、幽默故事、听音乐、唱歌等转移注意力都可以减轻压力。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

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9.采用分解法:

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

一、

二、

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化整为零。

10.其它:

⑴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 ⑵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这就叫以恶制恶。当然也得因人而已,如果抗压能力太低的人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你精神的崩溃。 ⑶冥想法: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或者“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⑷一读解千愁。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豁达。

⑸嗅嗅香油。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和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⑹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 让我们记住: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第二篇: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安沙镇唐田小学业务学习资料

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三周

值周老师:

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呢?

1、多看名人传记。名人成功之路就是名人的奋斗之路,看了名人的经历激发自己也要去奋斗、去追求,自然就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多听令人振奋的、催人奋进的歌曲。

3、自己书写奋斗的格言,挂在家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4、“物以内聚,人以群分”生活中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让他们来影响自己,鼓励自己。和消极的人相处只能带来不快,换来难过,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帮助。

5、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我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6、对往事中的伤心难过的,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一切向前看,把生活往美好的方面去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释放压力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抛弃不合理的想法,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来承认你,喜欢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

(2)合理发泄内心的苦恼,可以找个无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找朋友诉说等,只要不伤害到别人都可以。

(3)终身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提高了,压力也就小了,心态也就好了。

(4)对生活中的有些事看不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给自己造成无端压力与烦恼。

2013年9月16日

第三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艺术。著名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十一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可供朋友们参考: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订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休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此外,还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以增加自己的情趣与活力,使生活充实,富有情趣。平常的心理,健康的心身,知足的心态,舒畅的心情。

.心理健康标准

从出生到成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天赋。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包括智力、技能、气质和性格特质等)成长滞后于他的发展年龄,那便是异常甚至精神障碍。家庭教养和各种环境条件往往是成长受阻的原因。早熟也可以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因为早熟照例只涉及一个人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这就导致整个心理内在的失衡,导致当事人出现心理冲突、困惑或社会适应困难。

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心理健康的这项标准: (1)动机过程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归属、爱、被重视和自尊,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种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做丰富性需要。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释这种人的行为,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2)投身于生活中G.Allport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的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 心情愉快。情绪不佳,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易诱发许多疾病。因此,要心胸开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合理用脑。常读书看报,勤思考,不但会解除烦恼,还可使脑力活动旺盛,推迟脑细胞的退化。

正确对待疾病。定期检查身体,如发现患有某种疾病,应及时治疗,切勿紧张,疑虑,更不要恐惧,悲观,失望。

家庭和睦。少固执已见,多尊重对方,不要唠叨没完,家庭气氛和谐,关系融洽,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从而促使心理健康。

开拓兴趣。要培养兴趣,要有爱好,特别是离退休在家的人,不无所事事,可以绘画,书法音乐,下棋等。

合理饮食。多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食盐

充足睡眠。一旦疲劳过度,生理机能就恢复较慢,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与人交往。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宽容友善,助人为乐,

1、豁达法:应有宽阔的心胸,豁达大度,遇事从不斤斤计较。平时做到性格开朗、合群、坦诚、少私心,知足常乐、笑口常开,这样就很少会有愁闷烦恼。

2、松驰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驰训练,甚至可做气功放松训练,以意导气,逐渐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3、节怒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来克制怒气暴发,可在心中默默背诵名言“忍得一肚之气,能解百愁之忧”、“将相和、万事休”、“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万一节制不住怒气,则应迅速脱离现场,在亲人面前宣泄一番,倾诉不平后尽快地将心静下来。

4、平心法: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5、自脱法: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生活的乐趣。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美景。

6、心闲法:通过闲心、闲意、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

第四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90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丛中教授所讲,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疑虑、反复检查、怕脏,这属于以下哪种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

A.强迫 B.失眠 C.焦虑 D.抑郁

2. 心理治疗师或者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提供心理的支持与帮助,这指的是()

A.心理治疗与咨询 B.心理干预 C.心理建设 D.心理解读

3. 根据丛中教授所讲,我国约有()患有精神障碍。

A.600万人 B.1600万人 C.2600万人 D.3600万人

4. 根据丛中教授所讲,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循平等基础上的()

A.对等原则 B.过错原则 C.自由原则 D.民主原则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丛中教授所讲,以下哪些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

A.人格 B.认知 C.竞争 D.心理危机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躯体的和()完好状态。

A.心理的 B.社会适应的 C.工作的 D.生活的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丛中教授指出,幼年时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否持续稳定,会影响到孩子内心的自信心、安全感。

正确 错误

2. 丛中教授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是对其社会角色扮演的比较合适,对其工作胜任比较好的人。

正确 错误

3. 丛中教授指出,人心理内部的安全感主要跟周围的人有关系。

正确 错误

4. 丛中教授指出,焦虑是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

正确 错误

90

第五篇:如何保持职场心理健康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最近各个名牌大学的室友残杀,显示了现在人的心理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个人是否能正确的生活。所以,我们来分析下职场竞争中心理的要素,怎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使我们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感到现在工作就是竞争,竞争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也可以使人满怀希望、勇往直前。竞争就是如此地令人又爱又恨,你对它有点欲罢不能。

但竞争中也使人在长期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紊乱、身心疲劳、心理失衡等问题,尤其是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间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会出现消沉、精神变态、烦恼,甚至自杀等严重问题。

那么,在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应当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对成功者来说,当然是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兴高采烈,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有了回报。对于失败者来说,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不要从此就灰心丧气,愁容满面,抬不起头来,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总结教训,勇往直前。

其次,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

在制定目标时,既不要好高鹜远,又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与个人的条件,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理想我”的最终实现。

再者,在竞争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在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竞争成败是正常。其次,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再者,在竞争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一个人的需求、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会造就“东方不亮西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这样不仅能增加成功机会,减少挫折,而且为进一步发展和取胜奠定了基础。

当然,竞争未必事事如意,除了自己主观努力外,还取决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人最要紧的是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拼搏精神。 兰州人才网整理

上一篇:教师说课评分标准免费下一篇: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