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管理论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工业工程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论文首先概述了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及形式,其次分析了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方法,包括提升质量管控工作推进速度、相关管理责任人注重质量管控意识、注重工业工程的成本管控。最后针对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的创新进行了研讨,旨在提升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水平。

第一篇:工业工程管理论文

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的《工业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目前《工业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思路和实践方案,为提高本科院校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建议。

关键词: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导向;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大军[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快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与学术型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略系统性的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不衔接,教学过程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导致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毕业时无法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是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3]。

工业工程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致力于降低生产或服务系统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的一门学科[4]。工业工程来源于生产实践,只有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更好体现其价值[5]。其中《工业安全》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目标为学生掌握一系列工业系统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并据此调整安全技术,改善安全管理,解决生产、使用、贮存等环节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该课程讲授内容多、涉及领域广,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是授课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安全》课程教学为例,探讨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二、《工业安全》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时安排与分配不合理

本课程涵盖工业系统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等众多内容,知识范围广,信息量大,涉及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先修课程,理论性较强,还包含一些比较抽象且字面意思相近的概念,如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造成混淆。32学时的课程只能满足基本的理论教学要求,学生难以透彻理解课程内容知识。理论课时有限导致实验课时安排紧张,甚至实验课时取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学生缺乏实践体验,难以提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课程教学内容以讲述工业安全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常用方法为主,涉及大量抽象概念与知识点。仅工业安全分析章节中的事故树分析一节,就包含事故树结构、符号含义、分析程序、编制、数学表达与化简、最小割集与径集的定义与求法、结构函数等多个概念与算法。由于概念多、方法复杂、计算量大,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演示时往往采用去除工程背景后的简化数例,计算完毕后难以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讲授内容与工程实际脱离。

(三)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梳理与介绍,缺乏教师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启发性案例。比如工业安全预测章节,教师在授课时只对几类安全预测方法的特点做简略介绍,而把教学重心放在算法原理上,导致学生难以正确理解各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只会算不会用,缺乏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考核方式以考卷和平时考勤为主,缺乏对学生使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现场问题能力的考察。由于缺乏实验和实践课时,学生仅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达到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有限。若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则会占用当前理论学习课时,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掌握理论知识,也无法顺利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三、以应用为导向的《工业安全》课程教学

(一)实验与实践教学

为保证理论教学学时,考虑在32个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设16个实验与实践课时,将本课程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认识、技能操作、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四个层次,依托学校公共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教师科研项目、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四个平台,实行开放式实验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保障工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和掌握识别、分析、评价工业生产中危险性的相关技能,并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的可行方案,使学生在实验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案例教学

教师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组织成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案例分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教学时可在每章开篇列举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典型事故案例,使学生明确该章内容的应用背景。例如在安全分析章节授课时,可先以铁路系统为对象,基于一系列统计数据介绍国内外铁路事故现状,然后以美国南卡罗兰纳州列车事故、2011年溫州动车事故为案例,让学生课堂分组讨论,列出各自危险源清单及相应事故类型,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说明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严重程度,比较相似性和差异性,讨论各自适用的安全分析方法及原因,甚至开发新的安全分析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三)研讨式教学

通过课堂上师生间的讨论,使学生获取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综合素质。如工业安全评价章节,教师可结合近年发生的重大工业生产事故设计研讨式教学模块,布置合理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同时增设课堂讨论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确定该事件发生概率分值和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并结合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设备财产损失情况、人员伤害程度和职业病情况相关数据,计算事故后果危害性分值,从而确定事故危险等级,做出安全评价;增设课后思考等教学环节,分析研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展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应用水平。

(四)考核形式与标准改革

考核方式不局限于考卷成绩和平时考勤,设置社会实践和课程设计的成绩比例,结合实验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模式环节,为学生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技能水平进行打分。同时授予学生自主打分的权利,让学生在组内相互打分,使其成为期末分数的重要参考,提高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考卷中增加分析能力测试题的比例,减少数值计算测试题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工业安全》课程涵盖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等较多领域,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培养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安全》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应用为导向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考核形式与标准改革等多方面改革措施,为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的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均,何伟光.应用型本科大学40年:历史、特征与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43-49.

[2]顾云海,刘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293):63-66.

[3]张玲,武立民,张喜梅,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3):189-190.

[4]耿秀丽,叶春明.面向科教融合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59-161.

[5]张贵兰,卢杰.本科应用型方向转型指导下的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6,(9):141-177.

作者:夏丽莎 刘勤明

第二篇: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研讨

【摘

要】论文首先概述了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及形式,其次分析了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方法,包括提升质量管控工作推进速度、相关管理责任人注重质量管控意识、注重工业工程的成本管控。最后针对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的创新进行了研讨,旨在提升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业工程;企业管理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增长,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为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极大程度地应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即工业工程管理方法。

2 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现状及形式

2.1 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现状

在现代设备的发展趋势下,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业工程管理已经从传统的电力传输和资源分配进行了有效转型,更多地是为社会发展承担起的一种基本能源供应职责[1]。作为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能源供应单位,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业工程管理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的水力发电、核能发电提供了充足的电能源支撑。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业工程管理基本功能与内容主如图1。

2.2 电力企业工业工程发展形势

目前时期,我国正处于面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型时期,无论是哪一領域,都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2]。作为电力能源生产企业,想要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相关需求,必然需要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来满足社会大众,借以获得更多的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此时,工业工程管理形式的发展也由传统的重生产转化为当今重服务的发展形势,具体来讲,其在21世纪期间内的发展形势见图2。

3 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方法

3.1 提升质量管控工作推进速度

在电力企业中,推进工业工程管理工作期间,质量的管控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内容。在这一前提下,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管理态度。所有与电力企业的工业工程质量有关的问题,都不能够作为小问题来对待,要知道,大部分的小问题都是后续大问题出现的导火索,轻则阻碍电力生产效率,重则威胁电力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3]。所以只有管理者加大对于质量的重视,才能提升质量管控工作推进速度。基于此,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需要灵活运用管理方法,绝不能固化规范延误最佳补救时机,造成电力生产质量降低。

3.2 相关管理责任人注重质量管控意识

站在宏观角度而言,导致电力生产企业出现管理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人为因素致使的,在这一前提下,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提升自身的电力生产管理意识,切实认识到企业管理期间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4]。

3.3 注重工业工程的成本管控

在电力生产市场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想要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部分不重要的成本消耗是重要方法。在此期间,进行施工材料的成本管控时,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节省,在施工前期的材料质量管控同样是重点。只有保障每一样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都符合施工标准,才能为后期施工质量优化奠定基础[5]。

4 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的创新研讨

4.1 注重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

电力企业在进行工业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时,应该严格按照自身的发展实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规划,绝不能一成不变地单纯套用“成功案例”所执行的体制[6]。具体而言,在进行创新时,需要将现代企业管理办法技术与电力工业工程管理相结合,尤其是面对预知风险时,必须提前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方案,这不仅是对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一种保障,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职责履行。

4.2 调整电力企业工业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电力生产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实际电力生产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白热化,社会电力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电力生产企业想要在这一复杂环境下赢得立足之地,急需调整传统的工业工程管理方向,并且重新构建一套更加全面化的管理模式,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全面改革传统工业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电力发展方向相融合。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想要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就必须针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创新,如此才能真正根据行业的发展新方向进行及时调整,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面向转型升级发展,满足不同电力使用用户的电力资源需求,实现与时代发展的接轨。此时,工业工程企业管理方法的运用,高度满足上述电力企业经营和转型条件,作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唯有积极将该种方法执行起来,才能在保障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为国家电力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毕成林.工业工程视角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6(31):125-126.

【2】毕成林.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现代工业工程生产模式中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34(29):154-155.

【3】马敬妍.电力企业工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7(6):00061-00061.

【4】方鸿颖.电力企业工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24(18):134-135.

【5】张峰,孙令红,胡殿美,等.电力企业工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浅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8(2):00055-00055.

【6】王雅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26(51):130-131.

作者:赵晶

第三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周期长、涵盖专业面也较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工序也随之复杂,要达到施工完成的进度和质量效果,对于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应进行重点关注。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重点探讨了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的建筑管理目标,同时分析了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影响的因素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更好的支持建筑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035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关键构成要素,肩负着我国在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上的艰巨任务,能够给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昌盛发挥关键价值。建筑施工的整个环节会对质量造成影响,要想更严格的监管工程质量,务必坚持管理原则,防止各种事故出现,将工程质量当成管理的重点。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

1.1质量目标

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尤其随着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施工技术不断优化,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現场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施工单位落实各项施工管理要求,协调各方主体利益管理,保障工程顺利建设施工的必要手段。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各方主体间的良好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确保各方面基本需求的良好满足,从而减少工程成本、加速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1.2工期目标和成本目标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需要保证所承包的项目可以在合同规定期间实现项目目标,从而保证不会超过施工期限,满足合理的施工进度目标。按照合同实施所承诺的内容也能作为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目标。另外就是成本目标,该目标与施工期间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采购有关,与市场价格相比较保障高质量和低价格。应该科学分派施工人员并进行工作规划,防止人员过多浪费资源并造成不必要的建筑费用支出。

2、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2.1人的因素

根据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可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行业所导致的人员伤亡现象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甚至与交通事故的死亡率相差无几,在施工环节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现象屡次出现,再加上类似的安全管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部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通常都不会太在意安全管理的关键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观念也相对较弱,某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公司更有甚者只顾节省资金,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对设备物资的维护与检测投入较少,而部分操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不具备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作为整体建筑施工的基础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也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与否。由于建筑施工需要使用的材料种类及标准要求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进行施工环节难免会出现材料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建筑单位在进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漏洞。施工单位没有制定严格地材料管理制度,针对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以及进场使用等多个环节都没有进行详细地规范化操作流程,并且相应的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后期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安全均受到严重影响。

2.3技术因素

无论是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大量的环节所构成,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时,各个环节都应该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要是技术跟不上,就无法确保工程质量满足预期标准,所以需要对各个工程项目制定技术规范,并具备合理性、可行性等特征。只有保障各个环节上的严谨性,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综合质量。

2.4设备因素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工程的机械化程度,其代表着工程企业的详细实力与管理水平。应用优秀的机械设备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并确保其满足施工设计的技术条件与指标,建筑单位还应该按照各种施工方案适当的采用相应的机械类型与性能参数。

2.5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规划地区的影响。环境气候的变化是不可控的因素,进行施工的地区发生天气恶劣的情况既增加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操作难度,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以至于技术操作人员无法顺利有序的进行施工工作。也由于恶劣天气的发生,造成施工现场的大部分机械装置和设备发生各种质量问题无法立马维修,最终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也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风险。

3、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3.1加强技术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人员应该按照现场的详细环境、材料以及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经济的方案,同时合理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务必通过专业化的工程审查,并取得监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实施,部分特殊的施工操作应该创建特别的施工计划,并让技术人员审核批准。同时还要强化对项目质量的控制,严格管控材料质量,在建设期间所应用的材料应该与国家规定标准相符,并与建筑物的主体构造相匹配,要想确保质量,还应该严格按照材料验收制度实施。因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联着人民生命的财产安全,所以务必确保主体结构具有较好的质量。另外务必关注工民建筑中的质量问题,应该仔细了解项目重点建设细节,并申请相关部门重视质量问题以及频繁出现困难的位置,当作检查的主要方向。

3.2加强工程进度管理手段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实施前的工程进度管理人员应该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并需要参与施工的每位员工都能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其举办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规划方案,检查规划图纸中有无存在不足,把规划方案理解透彻。不仅要深入分析规划方案,还应该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让操作人员更加了解当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规范,增强人员的责任观念,减少具体施工中错误发生率和工程项目返工率。在每个操作环节都得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开展,然后记录好施工现场的情况,防止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进行研究规划的图纸应提前对工程做出变更,防止之后的环节发生项目变更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总进度控制造成影响。

3.3合理管控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成本控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十分关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企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该控制好工程施工期间的各项成本,这不仅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客观性条件,还是建筑企业进步的趋势,只要在成本控制环节发生问题,就会使得资金链出现断裂,从而给工程施工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而行使资金优化调配并非简单的加大造价成本的投入,而是需要经过科学的运算与管控,适当的调配项目资金,并且在各个施工阶段相应的规划资金投入,在持续的推动施工进展的前提下,还可以成功的节省施工成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对比而言更加繁琐,能够利用的成本控制手段也有很多,其一,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务必得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全面有效的落实相应的管控方法;其二,应该在固定的时间内分析工程实施期间各个环节的成本,创建详细的制度体系,巩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另外,要想开展好这个环节的工作,还应该在BIM软件等管理平台上,增强操作现场和经济财务等部门的交流,保证施工进展和成本规划当中维持较高的符合度,从而增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水平。

3.4建立施工风险管理中心和网络

由于利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产生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偶然发生的,但是这部分问题中还有一些是由于信息不恰当而导致的,因此务必需要先收集、整理资料信息。在当前阶段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实现信息化的施工操作,将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较大的项目进行实时的检测,并且确保数据资料能够取得及时有效的反馈,进一步让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这部分信息恰当的进行调整、运用操作参数,进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与工程质量。除此之外,能够从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得知,创建风险管理中心有着强烈的现实价值,而要想确保风险管理中心的有效性,管理网络是十分有必要的构成条件,在施工现场分配监测团队,后期还应该在第三方监测的基础上,将实时收集所得的相关数据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上传至风险管理中心。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都较为繁琐,要想确保建筑管理的秩序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在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项目的大规模系统管理中,不但要保证施工目标的达成,还应该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确保建筑材料的使用质量,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以及施工期间的合理性与环境的优势。只有提高了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质量,才可以更好的推动中国建筑业的飞速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36):53.

[2]王剑.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8):51.

[3]陆依群.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10):55-56.

[4]李志松.试析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J].江西建材,2020(07):149+151.

[5]徐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16.

作者:张洪洲

上一篇:专业会计硕士论文下一篇:建筑艺术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