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综合规划设施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转型机制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

摘要:资源型工业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曾经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的发展重心开始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很多工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发展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和挑战。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有67个衰退型城市,煤炭衰退型城市占多数。国务院在2013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各部门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许多资源型城市还是存在定位不明、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工业城市因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工业遗产而具有独特的城市价值,目前对于资源型城市的价值评价体系和转型机制的研究也存在片面、单一的问题: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单体工业建筑和生产厂区而忽略了城市层面;评价标准仅局限于物质本身价值而忽略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思考;缺乏动态可持续思考等。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多规合一”和“双评价”给资源型城市价值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城市转型机制的确立提供了启发,建立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城市评价体系和转型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和时代要求,构建了多层次、多系统、可持续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价值评价体系:①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工业单体、工业街区(片区)、工业城市,分别针对三个不同层次构建价值评估体系;②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在城市层面评价因子概括为三个子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筛选评价因子;③评价周期从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监测,并与城市规划周期相结合考虑。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定量地计算城市各因子的发展贡献度、各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彼此之间的发展协调度以及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得出城市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城市发展的潜力和约束因素。以城市价值评价体系评估的结果为导向提出城市转型发展策略:①生态层面:加强山水生态修复,推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治理塌陷地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②经济层面:倡导区域协同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扶持接续产业,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③社会层面: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对教育和技术人才引进的政策建设;加快棚户区、旧城区的改造;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鼓励公众参与。文章以典型煤炭型城市焦作为实证案例,对其工业发展脉络和城市产业空间发展进行梳理,应用该价值评价体系对其城市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对焦作市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分类和分级。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和自身优势,焦作市走发展山水工业遗产城市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更新与转型的策略:①分别从城市层面、片区层面、建筑层面对工业遗产提出再利用策略,使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更新中,彰显工业城市的特色;②区域协同发展,明确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③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网络并落实到空间上;④加快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海绵城市,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⑤改善民生,推进基础设施的更新、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价值评价体系;转型机制;工业遗产再利用;焦作

学科专业: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国际视野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

1.1.2 中国资源型工业城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3 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研判:混乱与缺失的一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构建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城市价值评价体系和转型机制

1.4.3 应用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评价体系与转型机制基础研究

2.1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现状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现状

2.1.3 资源型城市的价值内涵

2.2 资源型城市价值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2.2.1 相关理论基础

2.2.2 现有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2.2.3 局限与不足

2.3 资源型城市转型机制研究

2.3.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2.3.2 转型机制的框架和模式

2.3.3 局限与不足

第三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意义

3.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与价值

3.1.2 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意义

3.2 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概念

3.2.1 评价对象的转变——从单体到城市

3.2.2 评价因子的拓展——从单层次到多层次

3.2.3 评价周期的延展——从静态评价到动态监测

3.3 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焦作市为例

3.3.1 研究区概况

3.3.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3.3.3 评价因子筛选与权重赋予

3.3.4 耦合协调系统模型

3.3.5 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机制

4.1 科学评估结果导向下不同类型转型机制

4.1.1 我国转型机制观念的启蒙发展

4.1.2 评估结果导向下的不同转型机制

4.2 生态保护导向下的转型机制

4.2.1 环境治理策略

4.2.2 生态修复策略

4.2.3 城市景观发展策略

4.3 经济发展导向下的转型机制

4.3.1 区域协调与城市定位策略

4.3.2 产业发展策略

4.3.3 土地集约开发利用策略

4.4 社会活力导向下的转型机制

4.4.1 社区发展策略

4.4.2 工业文化遗产再利用策略

第五章 实证研究——焦作市城市价值评价与转型模式

5.1 焦作市城市发展概况

5.1.1 现状与挑战

5.1.2 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5.1.3 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迁

5.2 焦作市工业遗产分级、分类与分布

5.3 工业遗产(街区)的再利用措施

5.3.1 城市层面

5.3.2 片区层面

5.3.3 建筑层面

5.4 城市转型与更新策略

5.4.1 区域协调与城市定位

5.4.2 产业多元化发展

5.4.3 生态城市建设

5.4.4 社会生活改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知识产权裁判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政府经济职能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