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案第一次

2023-04-12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课教案第一次》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小学体育课教案第一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体育实践课实习教案

跆拳道基本动作-前踢

以右势(右脚在后面)对练姿势开始:

(一)动作要领,可分4步练习:

1. 提膝:右腿前踢,注意提膝路线为直线,提膝同时支撑脚以前脚掌为轴旋转45°— 90°,支撑腿伸直,脚背绷平,脚尖回勾,双手放在腹部,此时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2. 踢腿:踢腿的时候身体不要动,小腿迅速向上方踢出,膝关节位置不变,小腿踢出后右腿完全伸直,视线,脚型等不变。

3. 收腿:小腿踢出定势(在腿弹直的瞬间保持动作0.5秒种—1秒钟)后,膝关节位置不变,小腿迅速收回,此时与动作 1 提膝同样。

4. 落腿:动作 3 结束后与提膝一样走直线落腿成右势对练姿势。

注意:控腿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或者初学者可把动作 3,4连前来一起做,不需强迫自身踢出定势。

(二)出错误区:

1、直腿上撩,大小腿没有折叠,膝关节不夹紧。

2、上体后仰过大,失去平衡。

3、踢击目标时向前用力,与推踢动作混淆。

跆拳道基本动作-侧踢

(一)以右势对练姿势开始:

可分5步练习:

(1)提膝(同上)

(2)转身:在右腿提膝前提下,迅速转身转跨,自身胯部转向侧面,身体完全侧向前方,支撑脚以前脚掌为轴,与转跨同时旋转180°,大小腿旋转时夹紧,脚型由前踢变成勾脚脚刀脚型,此时目视要踢的方向,右手放在胯部,左手放在胸口。

(3)踹(chuai)腿:自身站稳,胯部用力,大腿最快的速度踹出,小腿在踹的过程中逐渐伸直,脚型不变,侧踢踹直之后1视线2肩部3胯部4脚踝在一条线上,不可含跨,身体完全侧向前方(所以叫侧踢)身体尽量向上,如果为了侧踢高度,也可向下倒,支撑腿用力伸直站稳。

(4)收腿:大腿向自己身体收拢,与动作 2 转身同样。

(5)落腿:按动作 1,2提膝转身路线“原路返回”,落成右势对练姿势。

(二)出错误区

(1)转跨收腿不到位,所以踢腿没有力量。

(2)转身脚型变换不协调(绷脚—勾脚脚刀)

(3)含跨踢腿,变成了勾脚的横踢,没有靠胯部与大腿的发力,完全是弹收小腿。

(4)踢的时候向后仰,重心需要长时间去练习。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体育课教案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体育课教案(1)

学习目标:了解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学习内容:体育常识、室内活动

第一部分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理解课堂常规的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组织教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启发学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2、学生互相讨论,议一议挂图内容。

3、出示课题:课堂常规

一、传授新知

1、教师讲解什么是课堂常规?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课前常规、上课常规、下课常规)

2、教师讲解体育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

① 必须穿运动鞋上体育课。

② 在条件许可时,应穿运动衣裤上体育课。

③ 上课前应取下衣服上的纪念章、校徽,口袋中不能放小刀、铅笔、剪刀、钥匙等尖锐、坚硬的物品。

④ 在体育课前二三分钟到达规定的地点,准备上课。

⑤ 体育课中要主动配合教师,遵守课堂纪律,有秩序地做练习,不哄闹,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⑥ 爱护体育器材,按教师的要求搬运和发放器材。下课时要清点器材,及时归还体育室,避免损坏或遗失。

⑦ 下课前要整队,认真听取教师或同学对课的小结。

3、分组讨论、交流各自遵守课堂常规的情况。

4、教师根据本课内容,出示几道是非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二、巩固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

A 说一说,为什么要建立体育课课堂常规?

B 议一议,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C 你在平时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学生开展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第二部分 室内活动:分左右

教学重点:理清左右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组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做辨别左右方向的游戏。

2、学生自我判断教师提出的方向,认清左右方向及身体的左右部位。

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5、初步掌握动作后,打乱顺序,随意提问,提高学生的快速反映能力及快速辨别左右方位的能力。

6、集中思想,开动脑筋,快速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方位,并做出相应的完整动作。

第三篇:体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导语:转瞬间,开学的号角已经吹响,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准备好了吗?请收拾好心情,调配好肌肉和骨骼,迎着新学期的朝阳跟随老师一起寻找健康吧!

体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材内容 : 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体育是一门主要在室外上的锻炼身体的活动课,通过参加丰富的练习活动,可以达到提高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能够和同伴积极合作,友好相处。

3、了解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练习秩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小朋友们从上小学起,要学习好几门功课,其中就有体育课,那么,什么是体育课呢?(学生讨论,依次发言)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或者大家到操场看看,就会知道——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或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

那么,为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呢?

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加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成健康的身体。

二、那么,怎样上好体育课呢?

1、

(1)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与保健课时,要向老师请假。

(2)听到上课铃响后,就到指定场地集合,排队时做到静、齐、快。

2、

上课应穿什么服装和鞋子?

小结:应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小结:不佩带小刀等坚硬危险物品,不戴帽子,不戴口罩,不戴围巾,不戴手套,不穿塑料鞋……

3、

(1) 小明练习前滚翻;

(2) 怎么突然摔倒了?

(3) 原来被自己口袋里的小刀刺伤了。

小结:体育锻炼时千万不能带……(学生回答)

三、在教室内练习排队(按座位组数)

四、小结:以上老师给小朋友讲的就是上好体育与保健课的课堂常规,希望大家今后都要做到。

体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内容

1、游戏

2、广播体操(复习)

教学目标

1、完成学生从假期生活的放松状态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的转变

2、进行适量运动,调节身体机能

3、使学生融入到体育课中,充分体验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广播体操。难点是广播操的连贯性、动作到位。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同学们新年好!过完年回来,发现大家都变化很大的啊,XX又长高了,XX变的越来越漂亮了。新学期开始了,大家还记得我们这学期体育课的任务是什么吗?…对了,老师布置的体育课寒假作业大家完成的怎么样?我们可是有约定的哦,这节课老师可是要检查的。好了,我们先绕田径场跑2圈,先把体育课的感觉找回来吧!)

2、绕田径场跑2圈(教师带跑一圈)

二、基本部分

1、游戏——“龟兔赛跑”

游戏规则:将队伍分成2组(“兔子”组、“乌龟”组),每组再分成2队(如图站列)进行比赛。比赛时要求“兔子”双脚同时起跳,跳跃行进;“乌龟” 则在海绵垫上爬行前进。比赛开始,“龟兔”双方在自己的场地内按照比赛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对面击拍队友的手后队友接下去继续比赛,自己则排到队伍的最后面,比赛依次进行。哪组最先完成(组内所有人各完成一次)哪组获胜。比赛实行3局2胜制。

注:比赛中出现违规的队员要回到起点重新进行比赛

A、进行练习2~3次(“龟兔”角色都进行尝试)

B、 教学比赛

C、 交换角色进行比赛

D、总结

教师活动:赛前进行爬跳的指导;比赛时做好裁判工作,给比赛双方加油鼓劲;赛后做好总结,奖励优胜、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2、广播体操(复习1~4节)

A、集合 (接下去我们要进行寒假作业的检查了,我想大家都应该能完成吧!)

B、 复习广播操1~4节 a、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b、领操员领做,学生跟做 c、分组练习

C、 分散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本次课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大家表现的非常好,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家都很好的完成了。希望大家在这学期再接再厉,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操,争取在这学期的广播操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3、下课

第四篇:小学体育开学第一课

一课---体育课堂安全知识

开学第一课---体育课堂安全知识

2011.2.15星期二

上学期,自己制作了一份体育课堂安全的调查表格,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调查,只是针对这份表格,自己曾这方面的知识讲给了五年级(非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听,那次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都听的非常认真!

本学期,我还是担任二年级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学初第一节体育课,上室内课,以安全调查表为基础,讲解各种安全知识给学生们听!三(2)班,上课铃声一响,我就马上进入教室,随之传来了一阵喜悦的声音,学生们很开心,他们终于把我盼来了,终于可以上本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了!看着他们喜悦的心情,我也很开心,调整了一下状态之后,我说:同学们,今天是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安排大家在教室里上室内课,关于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懂得更多关于体育安全的知识,老师衷心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体育课上安全快乐的进行(我特别的强调了安全两字)!学生们听了我的话,有那么一点不满的声音,但是我明白这堂课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我都要将这节室内理论课上好!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设置了一个要求:每一个题目只能选三位认真的同学回答,请每一位回答的同学认真组织好语言进行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酌情获得加分,1,2,3分!学生们听到我这个要求之后,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个个变得跃跃欲试,变得极为认真,我知道时机来了......(心理战术,哈哈,我到现在还在沾沾自喜呢)

本节课,我主要从这些问题和学生是否有这些现象、这样做的理由、后果三方面入手进行讲解这些问题,中间插入更多的案例,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融入到各点当中,比如“身体不舒服时(感冒,脚痛,头晕,肚子疼等等),你敢跟老师讲吗?”这个问题,我采用反问的形式,请不敢跟老师讲的同学举手!毕竟是小学生,45人的班级中不敢跟老师讲的同学仍有5位,我请了其中三位回答!请他们讲述不敢的原因,之后我讲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我校由我任教的二年级一个同学因不敢跟我说上厕所而尿裤子的案例,另一个是去年年底发生在重庆路第二小学一个8岁小女生因未跟老师说身体不适导致在热身跑步过程中晕倒,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的案例!我看到这些现象,觉得特别的悲痛,我对学生说,老师希望每一同学都能大胆的跟老师说身体不舒服,休息了,没关系,身体健康平安就行,只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把技术再学会去!

当讲到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时,我讲到了身体中的一些结构,肌肉、关节和韧带,学生们对这些非常的感兴趣,这种认真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看到学生们那认真的样子,那种对知识的渴望,那种因想听答案而鸦雀无声的感觉,真的很享受!

当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总是觉得时间是那么的不够用,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起了......

这节室内课,我上的很认真,学生听的更很认真,我们合作的很愉快,我想我的学生们多多少少肯定收获了一些体育课堂上的安全知识,只要能有收获,这就够了!

这节课也让我自己收获了两点!一,自身在生理学这方面知识的欠缺,有一些知识点,学生比较感兴趣,而我却做不到深入的去讲,这方面的知识要弥补!二,我也收获了一个很好的想法,那就是将这些问题根据时间段、问题的重要程度做成PPT,将问题的发生情形和发生后果以图片、动画、新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更感兴趣,对这样做的“后果”记得更深,从而使学生树立安全知识,做到从学生源头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 第一章 课外体育锻炼

课次:

25、

26、

27、

28、29 教学内容:课余体育

教学目标:了解课余体育地位与特点,以及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和计划、评价。

教学手段:讲授

第一章 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述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二)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1.三者的相同之处

(1)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2)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例如,三者对学生的身心都能产生较为全面的复合影响,对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育兴趣、智力、思想品德和个性,都有相似或相同作用。

2.三者的不同之处 (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 (2)要求的不同 (3)内容的不同 (4)组织形式的不同 (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 (6)效果的评价不同 3.三者的相互关系

(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锻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次,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第二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与原则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内容的丰富性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二)自愿性与规定性相结合 (三)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四)空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广延性 (五)独立性与补偿性相结合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外体育锻炼,就必然以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己任。

(一)与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目的

(二)全面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扩展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发展 (四)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课外体育锻炼规律的反映,是确保课外体育锻炼顺利进行、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基本准则。

(一)自觉、自愿,性原则

1.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意义的宣传教育,重视体育教学中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明确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

2.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满足以及锻炼效果的及时评定,是良好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3.应加强指导,重视计划性。 (二)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必须尽可能地经常进行,以确保锻炼效果良性积累的连续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并在长期坚持中形成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安排作息制度,妥善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学业和其他课外活动的关系,克服困难,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

2、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负荷及锻炼的间隔,重视锻炼后的恢复,以不影响课业学习。

3、持之以恒,注意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在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课外体育锻炼时,应根据所在地域环境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锻炼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

2.个体进行锻炼时,应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技术基础、心理状态,做到“保强、补弱”,以避免伤害事故,并提高锻炼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 (一)健身类 (二)娱乐类 (三)保健类 (四)达标类

二、 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校内体育锻炼 1.早操。 2.课间操。 3.班级体育锻炼。

搞好班级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于:

(1)班级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巩固体育课的效果。

(2)班级体育锻炼是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各级学校《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的重要途径。

(3)班级体育锻炼是开展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 (4)班级体育锻炼是落实每个学生每天有1h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 。 (5)班级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丰富课余生活,调节精神,完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炼

一般有“体育节”、“节、假日体育”两种形式。

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一般多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进行全校性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应加强组织管理,尤其是在校外进行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卫生教育。

(二)校外体育锻炼

校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体育锻炼活。

它与校内的课外体育锻炼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构成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1、校外自我锻炼

2、家庭体育

3、社区体育等。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这就从法规上为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

同时《体育法》的颁布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为学生参与广泛的社区体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学生校外社区体育的形式主要有: (1)业余体校(或体育俱乐部) (2)青少年宫组织的体育活动

(3)一些体育场(馆)在规定的时间向学生开放

(4)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利用寒暑假举办的体育夏(冬)令营、体育旅游等活动。

第四节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与评价

一、课外体育锻炼工作计划

课外体育锻炼工作计划是全校体育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对学校整个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发挥,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一)全校体育锻炼计划 (二)班级体育锻炼计划

其内容主要有:班级体育锻炼的目标;锻炼小组的划分;锻炼基本内容和形式;检查评比方法等。

班级体育锻炼计划的具体落实有两种方法: (三)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 (一)全校课外体育锻炼评价 (二)班级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 (三)个人体育锻炼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课外体育锻炼,如何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2.试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3.试述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目标。 4.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5.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有哪几个原则,贯彻这些原则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6. 课外体育锻炼有哪几种计划,各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 第一节 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原则与管理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点 :训练内容的专门性

科学安排生理负荷,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

实施过程中的个别针对性

训练成绩的表现性 *不同点 :课余性、广泛性、基础性

1、课余性

利用课余时间:制订目标、方向、大体设想、阶段计划,平时以文化学习为主,体育训练为辅

寒暑假及临时集训期间,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学习,适当休息

以学期和学年为周期的训练特点是学生进行脑力劳动和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其它专业训练无法比

2、广泛性

凡愿意参加训练的学生

3、基础性

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基础性: ┌─促进形态.机能.素质的正常发展 ├─学习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 └─培养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衡量─标志 发展的敏感期 处在模仿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阶段 正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构成因素*

1、训练因素(主要因素)  表现为:反复操练──提高体质、素质──改善机能和形态  决定 ┌─比赛中的表现 所具有的竞技能力  运动 │ 比赛中的发挥情况  成绩 ├─对手的对抗表现

 因素 └─竞赛评定行为 裁判的道德行为 

业务水平

评定手段的竞赛规则  竞技能力获得途径: 

先天性──称先天性竞技能力──遗传效应 

后天性──称后天性竞技能力┬─生活效应(对心 

│理.智力显著影响)  └─训练效应(主要 

发展途径)

2、教学因素

表现为:学习掌握提高文化知识,专项理论知识和专项技、战术.

提高独立训练和比赛的能力 重视教学因素 、比赛因素

熟练、比赛中准确的表现 3表现为:通过比赛、测验、考核、对抗性、适应性训练

手段──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和比赛经验及正常发挥水平的能力、应变能力 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消极干扰──消除、取决于运动员自身控制能力;积极促进

4、组织管理因素

具体表现:训练体制改革,运动队建设与管理 选拔、培养、输送、流动 场地设备器材、经费

5、卫生保健因素

具体表现:生活、营养、卫生保健、伤病治疗、大负荷的恢复  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转移.

三、学校课余运动队的组建

(一)训练项目的选择 1.考虑布局和基础 2.考虑教师的技术力量 3.考虑场地设施和生源情况

(二)确定选拔运动员的条件*

1、方法:经验选材、科学预测选材

品学兼优,喜爱体育,具有特长,有培养前途的学生

┌─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

2、选材的 ├─基本技术,心理品质

指标 ├─遗传、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

└─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条件 优秀苗子+优秀教练员=优秀奥运会选手 (1)遗传因素

所起作用占2/3,后天训练作用占1/3 (2)年龄因素

生物年龄和运动年龄、日历年龄 早熟型 晚熟型 正常型 (3)身体形态因素

身高、体重、胸围、肩宽、四肢与躯干的长度 (4)身体素质因素

了解被选对象正处于同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一素质发展得是否突出 发展潜力的预测:

速度素质→步频和蹬地时间 快、短→大

肌纤维类型→白肌纤维 快、短→速度、速度耐力、爆发力类项目 红肌纤维 慢、长→耐力类项目

形态结构→肌肉细长且清晰→速度素质

骨盆窄,脚趾细长有力,足弓富有弹性→弹跳力好

血型→O型血→力量、弹性好——跳跃项目 AB型→耐力好,反应快 (5)心理素质因素

运动员的气质──神经类型鉴别 ①.胆汁质(兴奋型) ②.多血质(活泼型) ③.粘液质(安静型) ④.抑郁质(沉默型) (6)思想品德因素

督促文化学习,关心注意生活,平时表现,鼓励进步, 全面发展

4、选拔运动员的途径和程序 自愿报名,班级推荐,个别物色,比赛 初选: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研究讨论 筛选:观察分析资料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训练比重)

二、系统性原则

三、周期性原则(竞技状态)

四、适宜运动负荷原则

五、 区别对待原则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一、训练内容:

(一)身体训练

(二)技术训练

(三)战术训练

(四)心理训练

(五)思想品德训练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

(一)重复训练法

(二)变换训练法

(三)持续训练法

(四)循环训练法

(五)竞赛训练法

第四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与评价

一、多年训练计划

二、全年训练计划

三、阶段训练计划

四、周期训练计划

五、课时训练计划

六、评价的内容、种类、方法 思考题:

1、试述课外运动训练的地位,特点和目标。

2、课外运动训练应遵守哪些原则?试述这些原则的概念,依据和贯彻时的注意事项。

3、试述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要求。

4、课外运动训练的方法有哪些?简述这些方法的概念、意义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5、课外活动训练计划的种类有哪些?联系学校实际制定训练计划。

6、 试述课外运动训练评价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章 课外运动竞赛 第一节 课外体育竞赛的概述

一、课外运动竞赛的概述

(一)意义——普及与提高

(二)特点——竞争性、集体性与教育性、多层次与群众性、趣味性与娱乐性

(三)目标——竞技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娱乐性目标

(四)原则——小型多样、业余自愿、公正合理、健康安全

(五)种类——空间范围不同、竞赛目标不同、竞赛内容多少不同、竞赛性质任务水平不同

(六)竞赛方法——淘汰法、循环法、顺序法、轮换法、游戏法

二、评定运动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一>.评定个人(或集体)的成绩与名次的方法 1.根据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和名次

2.根据规定条件和动作质量评定成绩和名次 3.根据战胜对手或特定因素评定成绩和名次 <二>.评定团体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1.按照参赛者所得分数的总和来评定

2.按照规定参赛人数所得名次的总和来评定成绩 3.按照参加者的平均成绩来评定名次 4.按照达到规定标准人数来评定成绩

第二节 课外运动竞赛的组织

一、课外运动竞赛的组织与领导 组织的机构及职责

1、竞赛组织委员会:秘书组.宣传组.竞赛组.后勤组(规模大)

2、体育教研室.班主任(单项)

3、学生会.共青团.体育教研室(简单的)

4、班主任.体育委员(班内)

二、形式

田径运动会、单项运动比赛、达标测验赛、教学比赛、体育节、冠名体育比赛、体育知识比赛、擂台赛

三、课外运动竞赛的计划和规程 <一>.年度竞赛日程计划

定义——对年度的竞赛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内容——竞赛项目、种类、时间、地点、参赛单位、参赛人数和主办单位等

┌─从实际出发、传统项目、小型多样、不同对象 注意事项 ├─时间和次数

└─进度表 <二>.竞赛规程* 定义——法规性文件,是年度竞赛日程计划的细则,是重要依据 内容——

课外运动竞赛的基本要求

1、 依靠学校领导,发动群众,培养骨干

2、 做好竞赛中的宣传教育工作

3、 比赛方式因地制宜,简便易行,小型多样

4、 厉行节约,勤俭办竞赛

5、 比赛活动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思考题:

1、简述学校开展课外运动竞赛的意义

2、试述课外运动竞赛的特点和原则;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下一篇:学校跳绳比赛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