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王成章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 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己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但安全生产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足尚存,我们不能高枕无忧,要不断加以改进。

1 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 安全思想意识模糊,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存在不足之处:①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停留在开会讲话或者安全培训与实际工作脱钩,对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宣讲不全面不具体。②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 1 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反三违活动开展没有形成制度化,没有很好地长期坚持下去。

1.2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登高作业器具及承重的安全绳等安全器具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报废管理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是根据外观来确定是否报废,对其性能是否能满足要求没有进行检测。

1.3 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维修人员,在没有填写工作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细则、作业指导书等来规范,规范人的行为,规范设备操作流程和程序,一是要坚持开展习惯性反违章活动。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 2 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二是要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以避免人员重大伤亡和电网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电力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各厂与公司、厂内各车间与厂部、车间各员工与车间,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局面,将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还应 3 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2.4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2.5 要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一是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二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危险点预控理

4 论来指导日常工作,坚持每月、每周、每日的危险点预测分析制度,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加强人员的上岗到位监督管理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总之,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一个核心基础。只有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安全生产规程、谈安全生产中的经验教训、考安全生产规章等手段,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在不同的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王成章,电力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水力发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维护及故障处理等。

第二篇:浅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的使用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只从形式上提出了“安全第一”的要求,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解决“安全第一”的思想方法和实现“安全第一”的运作手段。安全管理也是一门现代科学,蕴涵着现代管理的理念。

l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

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切身利益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全体员工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管理。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得到全员的认同,包括决策者、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在领导,强调最高领导层的重视和参与,要求管理者对企业安全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安全措施的筹划、开发、实施和改进的决策负最终责任。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是举足轻重的,要真正起到管理作用,不能仅仅是安排任务,告诉工人如何处理发生的问题,而应该和所有员工一起投入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安全水平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全员参与”。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工人,在工作岗位上长期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是真正的专家,往往能提出一些极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2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必须兼顾到企业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乃至国家的利益,并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安全生产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安全系统以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和协调。安全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它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以生命健康安全为目的),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以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3 安全管理注意风险管理

在管理学中,把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来管理最大范围的风险,从而避免和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从繁荣走向衰落甚至破产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安全管理要求考虑来自对顾客、员工、组织、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对顾客和

员工而言,必须考虑人的健康和安全因素;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有缺陷的产品或重大危害事故可能导致的企业形象或信誉损失、丧失市场、意见、索赔、产品、责任、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等风险;对社会和环境而言,必须考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破坏,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风险。

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安全感;通过对潜在性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可以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增强员工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管理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经营立于不败之地。

4 安全管理要突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要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企业安全文化要求在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它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具有保障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战略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包括安全宣传、文艺、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软件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具等硬技术的建设,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体会

企业法人:李罗刚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作为企业法人,应该摆正思想,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正好为我们树立良好而健康的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l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

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切身利益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全体员工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管理。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得到全员的认同,包括决策者、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在领导,强调最高领导层的重视和参与,要求管理者对企业安全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安全措施的筹划、开发、实施和改进的决策负最终责任。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是举足轻重的,要真正起到管理作用,不能仅仅是安排任务,告诉工人如何处理发生的问题,而应该和所有员工一起投入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安全水平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全员参与”。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工人,在工作岗位上长期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他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是真正的专家,往往能提出一些极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2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必须兼顾到企业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乃至国家的利益,并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安全生产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安全系统以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和协调。安全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它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以生命健康安全为目的),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以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3 安全管理注意风险管理

在管理学中,把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来管理最大范围的风险,从而避免和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从繁荣走向衰落甚至破产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安全管理要求考虑来自对顾客、员工、组织、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对顾客和员工而言,必须考虑人的健康和安全因素;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有缺陷的产品或重大危害事故可能导致的企业形象或信誉损失、丧失市场、意见、索赔、产品、责任、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等风险;对社会和环境而言,必须考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破坏,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风险。

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安全感;通过对潜在性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可以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增强员工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管理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经营立于不败之地。

4 安全管理要突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要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企业安全文化要求在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它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具有保障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战略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包括安全宣传、文艺、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软件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具等硬技术的建设,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篇:浅谈造船企业生产管理

班级 D08船舶 姓名 郑子裕 学号 082201139

一、 论文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目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位于浙江舟山地区的造船企业,近年来,该地区造船企业成长之迅速、效益之好,在国内其他地区造船企业中称奇。本文从该地区所处的宏观战略环境分析入手,分析造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造船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国内外造船行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说明我国造船企业发展的道路依旧是漫长而艰辛,必须通过创新手段和安全生产来实现理想的目标。本文通过实地考查、资料搜集、总结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造船生产管理进行剖析,分析出该地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具有人本管理的特征,同时人本管理与企业效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采用对比法,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造船企业在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人本管理可以明显提升企业效益。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造船行业目前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具有阶段性,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注重软实力建设。同时舟山地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给造船企业一个启示:安全生产对于提高造船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论述国内外形势现状、发展动态

船舶造修船生产现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业环境。无论是在地面平台,还是在船舶船坞码头,舟山造船企业在中国造船企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主要以生产散货船为主,由于生产工种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现场总是呈现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工作状态。同时,由于船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高空作业、密闭舱室、有限空间作业多,所以,要真正控制好船舶生产的安全,必须抓好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重造船人员的生命安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械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近年来,在国内外的造船过程中,安全也是生产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火灾、爆炸事故不断,使安全成了发展生产的最大障碍。这一情况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及时总结了船舶工业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后,大家深切感到安全管理落后于生产发展是造成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的根源,认识到在船舶工业飞速发展的关头,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特大事故发生,把船舶工业办成安全生产工业应是船舶工业经营生产中的头等大事。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了“把船舶工业办成安全生产工业”和“三无、两降、一提高”的安全生产方针,多次组团向日本等先进造船国家学习,积极推广壳、舾、涂一体化队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过不懈的努力,1992年全系统工伤死亡事故降到了总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低点,并涌现了以大连造船厂为代表的连续七年未发生工伤死亡事故的一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形成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局面。

这十几年来,船舶市场由低谷逐年走强,近几年更是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与此同时,对各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年来,在上级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各船舶企业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国防科工委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的监控,规范外来劳务和工程承包队伍的使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严肃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相关领导的问责处罚等等,初步建立了一套安全生产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2006年国防科工委又对低质量船舶生产开展专项整治,对202家低质量船舶生产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一批重大隐患得到初步整改,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加强。

目前,船舶工业安全生产的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严峻的一面,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和矛盾,有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还需多方面的共同的努力。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十分突出。

三、主要实施内容、关键技术及典型实际算例

(一) 安全生产的投入

安全生产的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产设施简陋,安全设施欠缺,人员素质低下,并最终导致事故频发。所以,只有人力投入,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才能建设强有力的监管队伍;只有物力投入,才能整改设备存在的隐患,才能配置生产需要的安全设施;只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让安全科技变为现实。从表面上看,经济效益与安全无关,而实质上,正是因为有了安全作保障,才能使生产劳动行为顺利达到目的,并最终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安全投入不仅是成本,更是效益,必须实施到位。

1.物的投入

企业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大力研发应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发放员工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企业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物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本的安全生产投入;“三同时”投入;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及更新;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安全评价投入;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的其他基金。

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有责任保证安全的投入,保证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并切实发挥投入自己的作用。要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计划,要设立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专门的帐户或者科目,专款专用。

2.人力投入

安全生产人力投入包括:安全机构的建立、专业人员的配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伤保险、宣传、评比奖励等。

抓好员工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因此也是安全投入的重要项目。灵活多样、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声势浩大的安全宣传活动,对于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对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对于巩固和激发员工遵章守纪、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应每年拿出一部分安全奖励金,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评比活动。

3.人力的投入与物的投入的互补性

在生产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油罐的自动检测液位计损坏了,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但一时无法修补。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流量,定时检测,也能避免冒罐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操作员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用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相较于那些具有熟练操作技能,但使用手动设备的人来说,同样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这就是人的投入和资金投入的互补性。

基于人与物的投入互补性,当企业物的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时,可以通过加强人的管理,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弥补物的不足。同样,当人的投入无法实现时,可以通过提高物的投入来弥补人力的不足。

(二) 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生产现场是企业人员最集中的场所,是人们思想活跃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波及全局,影响企业整体效益,企业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这一环节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物质消耗以及设备运行状态上,而原因主要是出在“人”的因素上。因此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是现场生产要素最基本的组合。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由人来掌控、操作和完成的。优化现场管理仅靠少数专业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现场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工人参与管理。生产工人在岗位工作过程中,按照统一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以及实行岗位工人之间的相互监督。要做到工人自主管理,就应开展职工民主管理活动,培养工人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和参与安全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人的素质,只有现场生产工人的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才能提高工作主动性,也才能够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化。

(三) 加强安全文化和班组建设

1.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船舶工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不断更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效益,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难题。企业要在发展中求生存,需要有一个良好、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推进安全生产,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的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生产中,使“安全第一”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就会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文化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具有积极导向功能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准则。通常所说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企业文化一样,具有精神性、群众性、环境制约性、动力支配性、连续性、广泛性等各种属性。所以,企业文化一般都具有行业或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受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经济状况的影响。

2.班组建设

随着生产的发展,造船的吨位越来越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有这一切都要由人来掌控。而现代化生产活动中强调的团队协作精神,就是班组建设的根本。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是体现企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弘扬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班组建设做起,班组建设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四)

抓好现场生产的安全管理

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力的载体,是职工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场所。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商品要通过生产现场制造出来;职工的精神面貌、道德、作风在生产现场培养和体现出来的;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要在生产现场优化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所有这些都要通过现场的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消耗与效益的高低,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现场各项生产活动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并最终实现生产目标的基本保证。

中远船务集团以超过20亿元规模的总投资,开始兴建“中国第

一、世界一流”的大型修船基地,进一步优化中远船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修船资源布局。企业以安全生产、高效管理理念来管理公司。目前集团拥有10万吨级、15万吨级、30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码头10座。2007年中远船务修理各类船舶120艘,产值26亿元,2008年计划修理各类船舶150艘、造船10艘,实现产值50亿元,将于2010年建成集船舶修理、改装、船舶建造及海洋工程修造于一体的大型修造船基地。

四、结论和展望

船舶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随着船舶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步的。在国内船舶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舟山的船舶工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产业环境,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规模和发展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2007年舟山市船舶工业总产值完成192.87亿元,同比增长80.29%,占全省50%,占全国的9%。许多上规模的船厂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建成投产。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数据发布的“2007年中国造船企业三大造船指标前五十强”新近出炉,舟山市的扬帆集团、欧华船厂、五洲船厂、舟山中远船务、金海湾船业、东鹏船厂等6家造船企业榜上有名。舟山已经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相信舟山造船企业会继续坚持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船舶工业在保持高速度发展势头必须要有安全稳定的局面作保证。

五、参考文献

【1】郑求真 造船经济与企业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聂道金 如何做好船舶企业安全生产之我见

【3】陆国泰,张德,韩淑娟 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袁晓玲 小企业经营管理谋略与技巧 科学出版社,2005 【5】孔祥谦.热应力有限单元法分析 第1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6】陈传明 管理学原理 南京大学出版社

【7】刘祖源 船舶贸易与经营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杨锦章 船舶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活动分析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第四篇:浅谈煤矿企业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生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的生产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生产安全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充分认识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体干群的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我们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入手、注重生产日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 事故的发生。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不健康、不道德、不和谐的,也都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否则什么都是空谈;“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就是人的生命第一,也就是“安全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在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机构机制建设、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投入等方面全面协调形成长效机制,也就是“预防为主”;“统筹兼顾”就是在众多安全工作中,要有重点有所偏重,但要全面分析不能顾此失彼,也就是“综合治理”。

煤矿,尤其是井工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和运输提升事故,时时威胁着矿工的生命。煤矿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阴暗、潮湿、巷道狭窄),而且职业病严重。产出的每一块煤里都浸透着矿工的辛酸和汗水。所以我们必须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人命关天”,“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时刻提醒着我们。应该怎样把安全工作搞好、搞实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大力度,对无证开采的小煤矿(或非法开采的小煤矿)进行了整顿,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保障了煤炭产业的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安全法

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为生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煤矿各级领导要严格按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指挥生产,以法治矿、从严治矿;每个职工严格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业或操作;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是搞好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煤矿“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门跨学科,跨门类,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煤矿企业生产建设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哪一个方面稍有疏忽或失误一,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就可能死人伤人。如果安全管理不好,造成事故,不仅影响生产和效益,还影响到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不良的政治影响。所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工作岗位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因此,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企业必须严格地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就需要每个单位、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的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形成网络。使每个职工都有参与安全管理的权力,并做到业务保安、自主保安、互助保安和“三不伤害”。从而为煤矿安全

生产打好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四、认真组织。严格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很严格很严肃的工作。煤矿企业进行经常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突击性和日常性的安全巡回检查,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所明确规定的,也是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克服“三松”倾向和“三平”的不良作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煤矿企业的各级干部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是软件、是比较重要的智力投资,同时也是煤矿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三个并重”(即管理、装备和培训),充分说明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老话对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是再恰当不过了。实践证明,这也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

六、搞好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搞好事故预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预先熟悉并掌握矿井自然灾害因素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管理角度研究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加以实施。有组织地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抢救处理、调查处理和结案处理等,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达到弄清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拟定防范措施,整改存在问题。

七、安全应多一些“自律”

说起安全的重要性,道理谁都懂。但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好安全工作,却很难。确保安全生产,除了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外, 更需要职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律己慎独的良好心态。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安全员在现场检查监督,也决不能图省事存侥幸。要多做些准备,要坚持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是没有人监督时,个别人往往会放松安全弦,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敢贸然干。其实那些安全措施不是“秀”给检查人员看的花架子,即使一次侥幸违章行为逃避了处罚,也鼓励了冒险作业者的胆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加强自律是做好安全的关键。做善于自律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己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清醒,少些盲从糊涂。做善于自律的人,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安全检查,只要安全措施得当,按章作业,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检查不检查都是一个样。总之,生产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实实在在地坚持制度,狠抓落实;只有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只有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强调自主管理;注重日常基础工作,我们的安全工作才会更安全。

总之,煤矿安全管理是复杂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持久的攻坚战。针对我矿现状,安全管理点多面广,战线长,管理非常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

力下,齐抓共管,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够使安全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浅谈企业安全管理“三关口”

“安全”顾名思义,只有平安才能保全,而“保全”就是保全个人生命,保全整个家庭,保全和谐社会。安全具有其深刻的实际内涵,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外延,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每个人所知晓。因此,深化其管理,搞好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笔者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有多年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经历和

工作经验,对安全管理有较深的感悟,现将工作心得予以归结,与大家共勉商榷。好范文版权所有

企业行政正职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者,其所承载的管理责任十分重大,纵观全局,很大比重的一把手十分注重企业安全管理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且安全目标是考核企业领导者政绩的重要指标,每名企业领导者很难小而视之,因此一把手投入的精力也就十分充裕,在此笔者不再赘述,笔者重点浅论企业安全管理前沿阵线——“三关口”。所谓“三关口”即生产安全负责人、企业安全员和生产班组长,这些人员是实施安全管理的关键人物,也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安全管理操作者,其管理的成败直接反映出安全的优劣,因此,自觉发挥“三关口”人员安全职能,把住安全关口,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笔者就如何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作用,实现企业安全可持续性,分别予以阐述。

第一道关口——生产安全负责人作为生产安全负责人,笔者的理解就是协助安全第一责任者做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事务,尤其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抓好本企业安全具体性工作。一个企业除了一把手对安全工作重视外,生产安全负责人在安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切安全工作均需要由其进行主导性的管理操作。笔者认为,生产安全负责人关键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管理,二是抓现场,实际上抓管理是为现场服务的,只有管理上规范,现场作业才能有序,而管理的重点就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起到重要的政策支持,这些制度的建立是综合了各方面管理要素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作为生产安全负责人,首先要了解掌握这些制度,便于今后得心应手的去执行安全规章,因此生产安全负责人必须熟悉掌握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去执行,执行力度关系到安全工作的成败,这项工作具体看来,生产安全负责人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生产安全负责人总是战斗在生产一线,对规章制度是否有效落实具有关键洞察力,比如,生产施工安全措施是否一丝不苟执行,危险点分析、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是否真正采取措施,现场作业是否规范有序,是否有违章作业等等,这些方面落实的好坏,应该在于生产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理顺和控制,只要把握住这些关键因素,安全生产负责人就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安全工作无从谈起。所以笔者认为,生产安全负责人应着手从几个方面工作做起:首先解决职工的安全素质问题,对于每年的安全培训考试工作应从头到尾全面参入把关,包括培训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主讲人选定是否恰当,培训当中是否有应付了事的现象,尤其是培训结束后的考试更应引起重视,不能草率,这一切均需生产安全负责人认真严肃且主动介入全过程,丝毫不能马虎。其次施工作业前的摸底工作十分关键。作业场所的复杂程度、重要环节的重点布置、人员、设备分组安排,更需要生产安全负责人的亲自安排、亲自布置、严格把关。三是要重视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生产安全负责人应组织专人针对施工实际科学制定安全措施,不能存在样板措施,如果不同情况的任何工程,均采取用一个措施,只是改头换面,这样的措施肯定不能指导具体工作,可以说是一纸空文,毫无保障作用。因此,生产安全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的制订与落实投入十足的精力,否则施工安全将无法有效保障。四是狠抓现场作业秩序。抓现场抓违章,这也是企业抓安全管理的重点,有的生产安全负责人只注重工作任务、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往往忽视作业安全,对违章作业听之任之,这是安全工作的大忌,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认真克服。现场作业由班组长具体分工安全工作,笔者认为生产安全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抓关键、抓要害、抓薄弱环节。五是生产安全负责人应对企业的安全工器具使用情况和各级人员到位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安全工器具、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等,是保障职工生命最有效的工具,因此,生产安全负责人对安全器具、防护用品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否已到了试验期,哪些需要淘汰,均应做到心中有数,人员工作情绪,状态如何,是否影响工作,各级人员应担负什么样的安全职责,生产安全负责人必须统筹把握,这是生产安全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的一些具体性工作。

第二道关口——企业安全员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者,企业中有的安全员认真负责,严肃安全纪律,狠抓作业现场,可以说尽职尽责,而有的则相反,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尽职不努力,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工作无处抓,没有重点,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员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稿件下一篇: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