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2022-10-11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是使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可以充饷之银。这表明其出发点是为了: ( ) A.稳定社会秩序 B。避免白银外流 C.维护民族健康 D。维护清朝统治 2.右图的文物和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 鸦片战争中,英军侵入三元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烧杀抢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第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扬了: ( ) 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B. 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C.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D. 左宗棠率湖南战士收复和开发新疆的业绩 4.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 )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5.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6.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缔造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7.下列人物是按同一类标准相符的一项 ( ) 陈独秀、胡适、鲁迅

请从下列四项中选出与这一归类标准相符的一项 ( ) A李大钊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8.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⑴张作霖 ⑵袁世凯 ⑶孙传芳 ⑷吴佩孚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⑴⑵⑷ D ⑴⑶⑷

9.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是 (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10.下列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应 是 ( )

⑴占领遵义 ⑵冲破四道封锁线 ⑶四渡赤水 (4)渡过金沙江 (5)强渡大渡河 (6)与陕北红军会师

A ⑴⑵⑶⑷⑸⑹ B ⑵⑴⑶⑷⑸⑹ C ⑵⑴⑷⑸⑶⑹ D ⑴⑵⑷⑶⑸⑹ 11.遵义会议后,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 ( ) A.四渡赤水 B 渡过金沙江后 C 强渡大渡河后 D翻过大雪山后 1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西安事变 ②九一八事变 ③伪满州国建立 ④一

二、九运动 A ③④①②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1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 A 西安事变 B “八一宣言”发表 C 一

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4.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时间是在 ( ) A 1931年9月18日 B 1932年1月28日 C 1937年7月7日 D 1937年8月13日 15.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 ) A 卢沟桥激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16.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 )

① 南京 ② 上海 ③ 武汉 ④ 重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8.在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家中,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 )

A 陈启源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张謇 19袁世凯曾经做过“皇帝”,但他在当时无法办到的是 ( ) A 照相留念 B 坐轮船到上海玩 C 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D浏览〈申报〉关注国内外大事 20.下列人物中,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一名言的是 ( ) A 郭沫若 B 鲁迅 C 齐白石 D 徐悲鸿 21.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 A 京张铁路 B 京汉铁路 C 凇沪铁路 D 滇越铁路 22.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正确的是 ( ) A 隋朝和明朝 B 唐朝和清朝 C 隋朝和清朝 D 秦朝和清朝 二. 列举题; (16分)

1列举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 (4分)

2.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三个条约的名称 (6分)

3.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建立过的政权的名称 (6分)

三、说一说(16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2分)

(2)与他同时遇难的还有杨锐等五人,后来历史上把他们称为什么?(

(3)上述材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精神?你认为他的死值得吗?(

2. 阅读下列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回答:(1)这是哪个革命组织的纲领?(2分)

(2)孙中山将它阐发为哪三大主义?它的使用是什么?(5分)

2分) 5分)

四、读一读(16分)

1.右图是著名思想家-------------和他的著作------------------- 作者编这部书的目的是“-----”

意思是说---------------------------

2.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近代也曾发生过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以上照片真实记录了--------------军队灭绝人性的暴行-------------年12月13日。该国军队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达------------万人以上。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日。 五.想一想。(10分)

今年为了庆祝党的生日,小红和同学们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请你协助完成。 1. 首先布置图片展,在有关中共一大的人物介绍方面。帖出了四张图片。

请你分别说出他们的姓名;(4分)

2. 小红建议做一个大蛋糕来庆祝党的生日,当蛋糕师傅完成后。问需要插上什么数字的蜡烛时。小红却犯愁了。你能告诉小红该插什么数字的蜡烛吗?(2分)

3. 小红主张利用假日去追寻先辈的足迹。你认为我们应该去何处参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呢? (2分)

4. 最后。大家决定用歌声表达对党的热爱。你能为大家选出两首歌曲吗?(2分)

这份试卷是依据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为落实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编写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系统训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绝大多数是基本题,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少量题目带有一定的灵活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能力,还设计了应用型、开放型、能力型等多种类型的题目,力求以新颖的生活背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试 卷 评 分 标 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1.A 2.B 3.D 4.C 5.C 6.D 7.A 8.D 9.B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16.C 17.B 18.D 19.C 20.D 21.A 22.C

二、列举题:(第1题4分。第2.、3各6分题)

1、 前期:自强(2分)后期:求富(2分)

2、 《南京条约》(2分)《马关条约》(2分)《辛丑条约》(2分)

3、 太平天国(2分)中华民国(2分)南京国民政府(2分)

三、说一说(14分)

1.(1)谭嗣同(2分)(2)戊戌六君子(2分)(3)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的决心和精神。他的死很值得。(只要观点明确,即可给分)(3分) 2.(1)中国同盟会(2分)(2)民族、民权、民生(3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分)

四、读一读(每空2分,共16分)

1.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来抵御外国的侵略”

2. 日本、1937年、30万、67周年

五、想一想(10分)

1. 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4分) 2. 83周年 3. 上海

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2分)(等比例要求即可)

第二篇: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历史

9.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_八年级历史

___

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___1.《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号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场考 C.在十八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考2.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 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_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 __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完成 ___3.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_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姓名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 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 _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___①黄继光②董存瑞③邱少云④杨靖宇 __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_级5.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班A.实行土地改革B.实行农业合作化 __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中共八大的召开 __6.右图是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请问这套邮票是哪一__年发行的() _校A.1982年学B.1999年C.2004年__D.2012年 __7.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知道,中国进入_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_)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市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县8.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

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可能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B.“文革”时期

C.土改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10.“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

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1.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13.当前,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 A.扩充兵源B.增加兵种C.科技强军D.发展核武器 14.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 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5.阅读以下对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上述两副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 16.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对此有关的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17.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是()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2000年科学技术综合纲要”D.“863计划”

18.2011年6月4日,在备受国人关注的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

李娜最终战胜卫冕冠军、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

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的辉煌时刻。而30年前同样有一支光荣的队伍,书写了中

国体育事业的辉煌一页,在世界三大球比赛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那么,这支队伍是()A.中国女足B.中国女排

C.中国女篮D.中国女子跳水队

19.“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

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60分)

21、(12分)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青藏铁路图二歌曲《爱我中华》

(1)图一中的铁路是在西部地区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除了这条铁路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先后修建了哪几条入藏公路?(5分)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

话爱我中华!”是图二歌曲优美旋律中的一部分。为了实现“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采取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意义?(5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2分)

22、(1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1图2材料二:“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

台湾同胞登上长城分别五十载姐弟相逢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图案分别是哪两个地区的旗帜?(2分)这两面旗帜的升起标志着哪一伟大构想变为现实?(2分)

(2)我国政府力争运用上述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那么实现这一构想的根本前提是什么?(2分)

(3)材料二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4)结合材料

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有何认识?(2分)

23、(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1)材料一中 “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4分)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

24、(16分) 为了纪念伟人邓小平,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活动,再现伟人丰功伟绩。 [ 听歌学习历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他画出的这个“圈”指的是什么?(4分)

(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4分)

[梳理回顾历史]

什么?(4分)

25、(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令辽宁宽甸县农民“梦想实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法律文件的内容?(2分)

(3)材料三漫画中“求职培训”、“养老医保”反映了我国哪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2分)

(4)民生涉及民众的切身利益,与其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该怎样评价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25、(10分)

(1)土地改革。(2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分)(3)社会保障制度。(2分)

(4)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等。(说明: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4分)

选择题依据答案标准评分;非选择题的评分不必

二、非选择题

21、(12分)

(1)西部大开发(2分)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和川藏公路。(3分) (2)民族区域自治。(2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3分)

(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言之有理即可)(2分)

22、(10分) (1)、香港、澳门(2分);“一国两制”(2分)(2)、坚持一个中国(2分) (3)、表达作者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2分) (4)、统一是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愿望;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等。(2分,符合题意即可)

23、(12分)

(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2分)(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

(3)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2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给分) (4)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2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示例:举行APEC会议,加入WTO ,积极参与维和等。(2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24、(16分)

(1)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4分)

(2)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4分)

(3)①中共十二大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4分)

(4)他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工程师”,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4分)

拘泥于参考答案原文,只要基本意思正确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下册段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3.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5.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 D.刘伯承

7.“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

8.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9.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10.9

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12.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3.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14.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1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8.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9.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0.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2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22.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23.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2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5.“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二、非选择题(50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

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9.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12分)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

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C B A B D C D C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A A D B A A C A D 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西藏。(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4)1950~1952年土地改革。(每小题2分) 2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8.(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9.(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3)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第一部分(19分)1.原文填空(5分)

①《渔家傲》词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的一句是

②《长相思》中直搅得词人心烦意乱、连思乡梦都做不成的景物是

③《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一句

④《送别》中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的一句是

⑤《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

2.(8分)

①《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家的经典之一,共有篇,分为、、三类。(2分)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③《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2分)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2分)

3.语言的创新与运用(6分)

①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2分)

③“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字中有趣的斐波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17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分)

①形貌昳丽()②窥镜而自视()

③王之蔽甚()④期年之后()

2.文段选自《》。《》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为篇。(1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3)能谤讥于市朝

(4)虽欲言,无可进者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窥镜而(2)自视,(3)又弗如远甚。

(4)令初下,(5)群臣进谏,(6)门庭若市。

5.本文共4个自然段试给它分层并概括段意。(用“/”划分层次)(4分)

①②③④

层意:①

6.第二段表现了邹忌怎么样的性格?(1分)

7.课文使用了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例。(4分)

记叙文阅读(14分)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4]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

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的外表和的心灵。(2分)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的赞歌。(1分)

6.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阅读(8分)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就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融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袭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4]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3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周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一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续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的结构。(2分)

议论文阅读(12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

3.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

③_______________。(1分)

4.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第三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在22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碗中。沙子一点也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父又倒了一盅(杯子)水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笑着问。

徒弟无言以对。

这个小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呢?请以“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不要离开文中所说的满这个范围。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3.①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一条银河;如果一颗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意思对即可)

③示例:任意相邻的三个数,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第二部分:

文言文:7.如: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内容略,见原文。)

记叙文:

1、老师像妈妈。

2、美丽、纯洁。

3、a处表现杨老师羞恼(难堪、生气)的心理;b处表现杨老师对恩师怀念、感激(崇敬)的情感。

4、①老师的眼泪;②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老师那慈母一样的爱。

5、爱。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从“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等某一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均可。

说明文:

1、酸雨的危害。

2、①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

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举例子。

4、能紧扣上文,并且是总结性语段,即可得分。

议论文:

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举例论证

3、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

4、“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如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6、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或打破砂锅问到底,有坚持不懈地探索精神的人。

7、答出人名及事情得满分,只答人名或事情各得2分。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期末考测试卷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案表内)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问,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

2、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谁尊奉为“人文初祖”?

A.大禹B.黄帝C.炎帝D.尧和舜

4、小明向德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C.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D.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郡县制

5、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B.齐C.楚D.秦

6、战国时期,哪一项重大工程的修筑使成都平原能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

A.都江堰B.万里长城C.灵渠D.龙门石窟

7、郭沫若说过:“一片甲骨文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

8、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是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10、东汉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为此一位水利专家主持治理黄河致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没有改道,这位水利专家是

A.张衡B.王景C.杜诗D.郦道元

11、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能够打败匈奴的原因有

①西汉国力强盛②卫青、霍去病能征善战 ③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两部,力量削弱④南匈奴同汉朝和好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12、“(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都)怪其无证(迹象),后数日,驿(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至,果地震陕西,于是皆服其妙。”这段

材料是对哪一位科学家成就的描绘?

A.张衡B.华佗C.蔡伦D.张仲景

13、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

役是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诗经》B.《春秋》C.《史记》D.《汉书》

15、李白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16、我国历代帝王对孔子奉若神明,尊为“至圣”,其主要原因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孔子编成《春秋》一书

C.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D.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

17、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到:“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

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

因为昭君出塞

A.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B.不畏艰险的精神可嘉

C.敢于挣破封建牢笼D.是为了个人幸福

18、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有

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②以种植水稻为主

③小麦也推广到江南④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9、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风光等情况。可以阅

读下列哪一著作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黄帝内经》

20、历史复习课上,老师给出以下特征: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

创端庄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谢欣同学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A.颜真卿B.欧阳询C.钟繇D.王羲之

2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

22、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

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23、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华佗──麻沸散B.战国时期──人们测定24节气

C.祖冲之──《齐民要术》D.孙武──孙子兵法

24、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

25、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 ②使用天然火 ③种植水稻 ④制造瓷器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

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

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这个朝代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后来把都成迁到哪里?(4分)

(3)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他改革的哪项措施?(2分)

(4)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5)这些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材料二:交通要道

材料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上篇“灿烂文明”之“丝路”

请回答: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是在今天我国的

什么地区?(2分)

(2)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时间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

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6分)

(3)材料二中“要道”指的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

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4分)

(4)今天要使这条“要道”重显往日的辉煌,你能提出哪些建议?(1分)

三、简答题(2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被称为 ‚千古一帝‛。秦朝虽然只存在了15年,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先祖奠定基础】

材料一: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时,他的先王们早就为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比如: ①秦襄公——开辟大秦国②秦穆公——称霸西戎方③秦孝公——重用公孙鞅,经济和军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④秦惠王——离间合纵计⑤秦昭王——连胜东六国⑥秦昭襄王——毁灭东周国„„]而最让我们熟悉的就是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

(1)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一统天下】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一李白

(2)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是在哪一年?统一后建立的秦朝定都于何地? (4分)

【加强中央集权】

(3)材料三:赢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史记》

阅读材料三,填写下面的空格:(3分)

(4)秦始皇规定的颁行天下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统一后的货币是什么? (4分)

【秦的灭亡】

材料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过秦论》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请写出两位领导这次起义的领袖?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6)秦亡的史实给你哪些启示。(2分)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测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DBDA6—10:ACCCB11—15:BADCB

16—20:DACBA21—25:CBCBA

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

26、(1)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

(2)鲜卑族(2分) 洛阳(2分)(3)说汉话(2分)

(4)穿汉服、用汉姓、与汉联姻、学汉制 (4分)(5)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分)

27、(1)西域(1分);新疆地区(1分)

(2)西汉(1分);公元前60年(1分);西域都护或西域都护府(2分);历史证明,今天的新疆地区自从西汉时期开始,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3)丝绸之路(2分);张骞(或者班超)(1分);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1分)

(4)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兴修公路铁路、发展交通业、发挥当地旅游、矿产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1分)

四、简答题(23分)

28、(1)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写对一个2分,三个6分,共6分)

(2)公元前221年(2分)咸阳 (2分)

(3)皇帝(1分)太尉(2分)

(4)小篆(2分)圆形方孔铜钱(或秦半两钱)(2分)

(5)陈胜吴广(2分)秦的暴政(2分)

(6)爱惜民力,得民心者的天下,减轻赋税刑罚.休养生息等(2分)

上一篇:八年级入学数学测试题下一篇:部门年中工作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