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谈话记录

2023-02-26

第一篇:社区矫正对象谈话记录

社区矫正人员谈话记录

时 间:2016年7月28日 地 点:鱼泉司法所 谈话人:田浩 记 录 人:周虎 被谈话人(社区矫正人员):熊恒发

我们是湄潭县司法局鱼泉司法所工作人员,今天找你是了解你近期的一些基本情况,请如实回答我们的提问,听清楚了吗?

答: 听清楚了 问:你谈谈近段时间的活动情况。

问:你是否在学习法律知识和遵守了社区矫正制度。 问:你当前思想状况如何。

答: 比较稳定 问:有没有什么困难或问题需要我们协助解决的。 问:有没有参与违法活动或非法组织等。

答: 没有 问:有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等现象,是如何解决的。 答: 没有 问:有没有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员。

答: 没有 问:在今后社区矫正期间有什么打算。

答: 遵守规定,认真守法 问:你以上所说是否是事实,有无补充。

答: 没有

答: 我在湄潭上班,做监控维护

答: 在学习,也遵守了社区矫正规定

答: 我现在工作比较稳定,暂时没有需要帮助的地位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人员(签字或按指印):

第二篇:万菁社区矫正人员谈话记录

时 间: 年 月 日 地 点: 谈话人: 记录人: 被谈话人(社区矫正人员):

我们是观音镇万菁社区工作人员,今天找你是了解你近期的一些基本情况,请如实回答我们的提问,听清楚了吗?

答: 问:你谈谈前段时间的活动情况。

答:

问:你是否在学习法律知识和遵守了社区矫正制度?

答:

问:你当前思想状况如何?

答:

问:有没有什么困难或问题需要我们协助解决的?

答:

问:有没有参与违法活动或非法组织等?

答:

问:有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等现象,是如何解决的?

答:

问:有没有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员?

答:

问:在今后社区矫正期间有什么打算?

答:

问:你以上所说是否是事实,有无补充?

答:

社区矫正人员(签字或按指印):

年 月 日

第三篇:社区矫正对象须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公安厅印发的《安徽省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安徽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必须知晓以下规定:

一、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一种行刑方式,是将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这五种罪犯中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不予关押,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公安机关是执行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是工作机关。

三、社区矫正对象享有的权利: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限制的权利。

四、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履行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迁居或离开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和

公安机关批准;服从监督管理。(被决定保外就医的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同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确因治疗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治疗疾病外的社会活动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

五、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每周向司法所电话汇报一次思想,每月向司法所书面汇报一次思想。

六、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应当参加公益活动,公益劳动可以由司法所组织集中进行,也可由矫正对象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每月不少于12小时。

七、(《治安处罚法》第60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八、(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九(刑法第八十六条第三款)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社区矫正对象须知

(一)报到制度

1、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内或离开监所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报到登记,并如实汇报家庭情况,填写《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报到时携带身份证明、判决书(或裁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及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

2、社区矫正对象应当每周一次电话(用固定电话)或当面向所在司法所报到,汇报本周以来的活动情况、所在位置及思想状况;

3、每个月到司法所当面报到一次,接受谈话,汇报近期个人遵纪守法及思想状况,并提交书面思想汇报。

(二)监护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本人、监护人和司法所及所在社区(村)治保主任四方签订监护协议。监护人由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监护能力的家属、直系亲属、近亲属或所在单位负责人、村(居)委会负责人担任。监护人(单位)有义务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监督、管理、教育,定期向司法所反映情况。具体表现在:

1、协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教育工作;

2、督促社区矫正对象按时到镇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司法所报到,汇报思想,参加学习及公益劳动;

3、及时向司法所反映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4、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及时向镇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司法所报告;

5、社区矫正对象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时,履行抚养或赡养义务。

(三)学习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服从司法所的安排,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四)迁居审批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一般不允许迁居,如遇搬家等特殊原因需要迁居的,必须提前一个月向司法所书面申请,并由监护人提供书面保证,经批准后方可迁居。迁居后,由新迁入的所在地司法所接管。

(五)外出请销假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原则上不得离开淮南市区域,如有情况需要离开本市区域的,必须提前到司法所请假,经司法所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意,并开具“外出准假通知书”后方可外出。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按批准规定的时间内返回,返回后须立即到司法所办理销假手续。

(六)会客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除会见亲属外,会见外来客人必须向司法所报告,经同意后方可会见。在接受媒体、外国人士采访、会见等,必须提前向司法所报告,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

(七)公益劳动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严格按照司法所、村(社区)指定的时间、地点主动参加公益劳动,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必须参加2个日劳动的规定。

第四篇:社区矫正对象须知

一、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落实党对罪犯 的教育改造政策,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社区矫正工作由哪个部门和哪些人员承担?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乡镇(街道)司法所承担。它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如办理登记手续、安排谈话、 掌握现实表现等;

2、负责对矫正对象的教育工作;

3、负责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

4、负责协调有关单位解决或缓解矫正对象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对矫正对象的矫正任务主要由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完成。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公安

派出所民警组成。社区矫正志愿者主要由工作(居住)在社区内、热心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专家学者、干部、教师、高校优秀学生、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原工作单位人员组成。

四、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依法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执行。

2、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范教育及心理咨询引导等多种教育形式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引导其认罪服法,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矫正对象解决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4、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社区公益劳动,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五、社区矫正对象可以享受哪些权利?

1、人格不受侮辱。

2、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

六、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时应履行哪些手续?

1、接到判决、裁定、决定或释放证明收后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的乡镇(街道)司法所办理报到登记手续。

2、接受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谈话教育。

3、明确本《须知》中所列的各项内容。

七、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相关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哪些行为规则?

(一)被判处管制的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或者迁居,应当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6、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定。

(二)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或者迁居,应当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5、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的罪犯还必须遵守七(四)

之规定;

6、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定。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3、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应当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4、进行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报告社区矫正机构,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5、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定。

(四)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活动;

4、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5、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6、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7、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8、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

9、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定。

八、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还应遵守哪些具体规定?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2、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公益活动;

3、每周(周一上午)以电话、每月(28日,遇星期

六、星期日顺延)以书面形式向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4、迁居或离开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公安机关批准;

5、服从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监督管理规定。

九、社区矫正对象应当明确的其它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必须明确以下三项法律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被宣告缓刑、被决定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对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和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在缓刑或假释考验期

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或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保外就医的矫正对象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的,依法及时收监。

社区矫正对象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区矫正对象(签名):

年月日

(本《须知》一式二份,矫正对象签收一份、存档一份)

第五篇:社区矫正对象档案

姓名档案编号矫正单位 建档日期

档案目录

城北法律援助登记薄

二0一一年

法律援助登记表

刑满释放对象档案

姓名档案编号帮教单位建档日期

解除劳动教养对象档案

姓名档案编号帮教单位建档日期

上一篇: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须知下一篇:十七届五中全会读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