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作用限制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2-09-11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在60年代得到了很大发展。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小事故, 特别是减少重特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 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愿意投入巨资进行安全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期, 安全系统工程被引入我国, 许多研究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部分企业开始对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及实际应用。为将安全评价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996年10月, 原劳动部颁发了第3号令《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9年5月, 原国家经贸委发出了《关于对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 (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 ;2002年6月,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2002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 对于安全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44号) 等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 安全评价逐步深入展开。目前, 安全评价从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扩展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等类型, 覆盖了工程、系统的全部生命周期。十几年来, 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在某些方面削弱了安全评价查找事故隐患的力度和深度, 限制了其技术支撑作用的发挥。

一、安全评价技术支撑作用限制因素分析

通过安全评价, 可以查找在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企业提高安全设施整体水平提供技术保证。要使得安全设施状况得到根本改观主要在于问题查找的准确性、措施提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际落实的情况。

1. 评价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限制查找问题的准确性、措施提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想在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 找出建设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要求评价人员必须掌握先进的评价方法, 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目前专业评价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评价人员掌握很多安全评价方法, 理论知识较扎实, 但现场经验不足, 甚至有些评价人员从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死搬硬套标准规范要求, 提出的建议缺少针对性。有些甚至在按照标准规范查找问题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 不认识止逆阀, 不认识减压阀, 不了解常用设备的基本结构等, 工作中不知道怎么检查, 更无法检查其安装是否正确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查找隐患有遗漏。

另外, 在考取职业资格时没有专业的划分, 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个人专业范围的差异问题。化工专业的人员在评价生产装置电气和仪表设施等相关内容时, 就很难提出针对性强、有深度的问题, 反之亦然。评价组人员配备不合理造成评价工作质量不高。

评价人员职业操守的不同, 也影响到评价工作质量, 一个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 不负责任的评价人员, 很难从企业角度出发, 尽心尽力帮助企业消除隐患。

2. 评价机构盈利性目的限制整改措施的提出

评价机构作为中介机构, 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 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并考虑承接项目的盈利性。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评价机构有时不得不为了公司利益而屈从于企业的要求。评价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有些甚至是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的问题, 由于企业缺少资金或不愿整改, 评价机构为尽快完成评价项目, 取得评价费用, 不得不做出妥协, 放弃对企业提出的整改要求, 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这一现象长期持续, 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1.评价机构提出的问题得不到重视, 企业随便整改一些小问题应付评价;2.把一些问题留给后面的专家审查, 专家提出了就进行整改, 未发现就不了了之;3.把安全评价这一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 交给专家审查的短短一两天时间, 长期以往, 评价机构的工作力度和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4.一些在评价中认真负责的机构, 由于对企业整改要求严格, 逐渐导致企业反感情绪的滋生, 在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 企业自身态度决定整改措施落实不好

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得利润, 而安全生产的投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直接收益, 主要是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等来达到间接盈利的目标, 存在隐性效益的现象。加之一些评价质量差、水平低, 对企业改进安全生产条件作用不大, 企业认为安全评价加重了企业负担, 不愿意在安全方面进行较大的资金投入, 造成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周期性的安全评价工作在某些企业流于形式。

4. 安全评价监督管理不完善, 影响评价机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1) 目前, 虽有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但一些具体的行业作业要求管理力度不够。加之评价机构逐利性的存在, 导致评价市场盲目竞争、恶性竞争。为减小成本, 评价机构只有减少评价人员现场工作时间, 减少现场工作评价人员数量等方法进行应对, 直接导致评价水平的下降。而坚持专业合作模式运作的评价机构, 由于受恶意压价的影响, 在市场占有方面处于劣势, 影响了其良好技术作用的发挥。

(2) 评价报告审查机制、标准也不明确, 各地执行标准不同, 同样的省份, 各地市标准不同, 同样地市, 专家不同, 评审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造成评价报告的质量差异较大。质量好的评价报告不一定得到认可, 差的未得到相应的处罚, 直接导致评价中敷衍了事, 查找隐患不认真, 甚至出现重大遗漏。

(3) 评价后后续监督力度不够, 为应付取证等要求, 一些现场核查时已暂时整改的问题, 在审查过后, 重新恢复原貌, 继续违规操作和使用。

以上诸因素, 导致了安全评价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大大削弱, 限制了技术支撑作用的发挥,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和防范。

二、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诸因素, 逐条提出解决办法。

1. 提高评价师从业门槛,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申请评价师职业资格时, 要求提交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经历和已从事安全评价的业绩, 提高从业门槛。切实做好评价人员业绩考核和继续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评价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2. 按专业配备评价人员, 保证评价质量

从事评价时, 考虑评价人员专业构成, 按专业需要配备评价人员组成项目组, 保证现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和高水平。

3. 尝试和推广政府采购机制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采用的政府采购帮企业查找安全隐患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广, 可以减小企业负担, 提高企业查找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由于是政府买单, 企业和评价机构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 减小了评价机构的逐利性, 可保证评价人员能毫无顾忌的查找隐患, 为企业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发挥切实的作用。

4. 多方面拓展评价机构安全技术支撑作用渠道

除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价之外, 可以利用评价机构的技术水平, 开展其他形式的技术支撑服务, 如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更深入全面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并将实施效果纳入评比和考核, 形成激励机制。

5. 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评审标准

制定较为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 并进行调查监督, 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模式, 真正做到高水平的服务有好的市场, 最终做到优胜劣汰。

制定较为统一的评价报告评审标准, 尝试实行打分制, 使评审结果更加明确, 并将评审结果纳入机构考核。促使评价报告多出精品, 真正体现评价报告在技术方面的高水准和专业化。

6. 加大评价过程管理和后续检查处罚力度

(1) 尝试建立安全评价信息化作业平台, 从评价各环节进行把关, 杜绝违法违规现象。

(2) 每次评审后, 由评审专家对评价机构工作打分, 对经常出现查不出重大隐患的评价机构进行处罚或考虑取消资质。

(3) 加大评价业务的日常监督、抽查, 对出现的评价过程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坚决严惩。

7. 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

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 但由于缺少一定的激励机制, 导致评价人员感到付出没有价值, 缺少成就感和自豪感, 从而缺少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的动力。建立评价机构、评价成果的评先机制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结论

通过对现有安全评价中存在的制约其技术支撑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 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督、激励机制, 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安全评价必将继续发挥其突出的查找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提高安全设施本质安全性的积极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

摘要:对目前安全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 肯定了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查找了现有状态下, 安全评价在发挥技术支撑方面的限制因素, 提出了应对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安全评价,技术支撑,限制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 毕素英.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2010 (02) .

[2] 黄德亨.化工企业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化学世界.2008 (08) .

[3] 廖彰清.浅谈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 (01) .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科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高三语文总复习的行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