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2022-06-25

第一篇: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

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 为保障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持续高效运转,现将经费保障问题明确如下。

一、工作经费 (一)县、乡金融扶贫服务机构 县、乡两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由县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办公经费,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 1.财政资金。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由省财政按照有关政策,每年拨付5000 元。非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由县级财政拨付,人口 1000 人以上的非贫困村,每年不少于 3000 元;人口不足 1000 人的非贫困村,工作经费每年 2000 元。

2.奖励资金。上级政府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的奖励资金,以奖代补,解决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不足问题。

3.金融部门经费支持。银行、保险公司对村级金融服务部工作经费给予支持。一是从承担放贷任务的相关商业银行放贷营销费用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二是从合作保险公司的各类涉农保险保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村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三是银行、保险部门根据工作业绩给予的相关奖励资金,可作为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工作经费使用。

二、人员待遇 (一)县、乡金融扶贫服务机构人员 县、乡两级金融扶贫服务机构所抽调行政、事业各单位人员待遇,由原单位按照相应职级待遇,结合脱贫攻坚金融扶贫考核反馈结果发放;抽调金融机构人员待遇,由各银行、保险公司分别按照各自相关规定进行发放。

(二)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人员 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专职人员报酬,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奖励+补助”的方式。基本工资由县级财政负担,每人每月不低于 1000 元,按月发放;绩效奖励由银行和保

险公司按照工作业绩,分别给予相应数额奖励,每季度发放一次;所在的行政村在一个贷款内未出现不良贷款的,由县级财政、银行、保险公司按比例(奖金分担比例由各县(市、区)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商定),给予村级服务部一次性资金奖励,村级服务部可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分配方案,作为服务部专职工作人员补助。

第二篇: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扶贫开发中,我区各地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并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积极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在提高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

从我区实际看,目前制约产业扶贫的问题主要有: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后续资金不到位,影响产业培育和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不够,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始终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不显现;产业项目与市场不衔接,市场竞争力弱;产业扶贫创新机制不完善,等等。要把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作为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产业扶贫中促创新,在创新中谋产业扶贫大发展。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

精心编制我区产业扶贫规划,确立具有我区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是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下大力气壮大我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万元增收工程”,集中力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示范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引导,对贫困地区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带动旅游相关的餐饮、旅馆、电信、交通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旅游扶贫的发展空间,增加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发展一个好的入户产业项目,是帮助农户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的有效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选好产业项目,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粮食、蔗糖、水果、桑蚕、蔬菜、茶叶、中药材、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在发展非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缫丝、制药、剑麻、木片加工等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传统美食、农副土特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扶贫产业模式,把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的产业开发项目发展起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的实现路径 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着力在提高生产者与市场的关联度上做文章,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在战略上制定产业化扶贫的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把科技扶贫和劳动力培训作为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持续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改革,破解探索股份化扶贫模式的难题。开展金融扶贫工程,实行从种养加到销售、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融资支持。推进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机制;建立扶贫资金统筹和监管、扶贫项目建设和效益评价、到户精准扶贫等扶贫管理机制;建立县乡主体责任、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社会扶贫参与等扶贫协调机制。

从“四个着眼于”切入,为产业扶贫创造良好条件

着眼于提高扶贫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基础设施、农村市场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4.94% 资金 研报]质量安全等方面,创造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着眼于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从统筹规划、政策扶持、产业投入、市场信息服务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创造产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整合资源抓好扶贫开发,从整合各类政策、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改革资金分配使用方式、下放项目资金调配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问题,提高产业扶贫成效;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农民参与产业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条件,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

第三篇: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麓中段的遂川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山多、人多、耕地少的老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23个乡镇和2个国营林场,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该县通过“八七”扶贫攻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新一轮的扶贫开发,该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不断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总目标,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十年,该县多方筹措扶贫资金累计达4.8亿多元,给该县贫困乡镇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增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县100%的行政村实现通电、通邮;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电视;农村水利设施、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5.179亿元。财政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十年,全县累计投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2.3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98个,基本解决了全县10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五难”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十年来,兴建和改造乡村公路345公里,兴建桥梁101座,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兴修水利设施196处,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6宗,解决了3670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和改造电网88.3公里,解决了286个自然村、2623户、1万多人的“用电难”问题;兴建和改建学校24所,解决了2300多名学生“入学难”问题;修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9处,做到了村村有医疗卫生所(室),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兴建沼气池1436座,涌现出3个沼气村,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2、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该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木竹、果茶、畜禽、药材、桑蚕五大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开发、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十年,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立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建基地,促进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基地建设的财政扶贫资金达7400多万元,建成4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30多处。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多种经营基地450多万亩。其中:果茶基地158万亩、中药村基地4.4万亩、木竹基地239万亩、桑蚕基地2万亩、畜禽饲养及加工基地46.6万亩。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创税收4300多万元。产业辐射劳动农户11.4万户(其中贫困户1.6万户),覆盖农户面达83%,农民年人均从中获益280元,年减少贫困人口0.4万人。

3、龙头企业逐步崛起。该县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结合起来,以改革为动力,以资产为纽带,加速转换经营机制,采取股改激活、联合带活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年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年创税收51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产品流通有效搞活。该县依托区域资源的优势和产业特色,市场流通进一步搞活,目前全县共有362个流通中介组织、6.4万营销人员,在上海、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建立了460多个销售网点;在西南部乡镇,建成了金桔和茶叶收购市场;在县城和五大产业集中产区建成了39个遂川土特产交易市场,使遂川成为全省较大的果茶、木竹、桑蚕、畜禽、药材产销集散地。这些市场既有突出的区域特色,又有很强的辐射功能,不仅促进了生产,搞活了流通,而且为农民解决了买难卖难的问题,并从中直接受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5、科学技术不断推广。该县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支撑

点常抓不懈。一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近十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种养加工技术培训班448期,参加培训的达8.3万人次,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二是努力健全科技网络。在农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全县专(兼)职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到3800多人,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为把科技信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该县开设了“118”农业科技服务热线,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队,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架起了桥梁。

6、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一是确定重点扶贫对象。由扶贫办牵头,每三年一次对贫困户进行重新核定,建档立卡,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全县共确定了108个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对象,并分村制订了村级群众参与式扶贫规划。二是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为解决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问题,该县自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工作中,不断强化措施,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实施、群众参与、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并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坚持深山区移民与地质灾害区移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建设小康示范村相结合;坚持移民扶贫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移民安置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个私经济相结合。八年来,全县共投入建房补助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元,共搬迁移民7357户、33490人,其中就近避灾搬迁2586户、11297人。对198个行政村的511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共建立移民集中安置点147个,集中安置移民4781户、21563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移民的生存环境,解决了求医、就学、行路难的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帮扶引导,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同时,该县把移民搬迁与圩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安置好了移民又做大了圩镇。另外,为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该县自2004年开始推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改革试点工作。工作中,坚持“贫困户受益、向重点村倾斜、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同时结合县情,注重实效,做到了“四个确保”即:抓调研,确保对象准确;抓宣传,培育诚信观念;抓引导,确保贷款用途;抓服务,确保农民增收。七年来,全县共向15896户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9860万元,贴付利息335.6万元,贷款贴息户年人均增加收入46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发展了农村金融市场。

7、资金管理不断加强。该县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了五项制度。一是项目申报制度。通过建立财政扶贫项目库,突出扶贫重点,使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效益性。二是项目管理制度。财政扶贫项目全部实行合同制管理,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在合同中进行明确规范。财政补助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单位。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逐个进行验收,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为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制订了《遂川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细则》,从2003年1月起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实行报帐制管理,即在县财政设立报帐专户,各项目实施单位按项目计划、工程进度填写请款单,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帐凭据,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送财政部门审批后从县专户直接拨付到乡镇专户,大大缩短了资金流转时间,防止和杜绝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推行大宗扶贫物品(如沼气池灶具等工程材料)集中采购制度,这样既保证了资金安全,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审计制度。除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资金进行检查监督外,还接受审计部门对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监督,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五是公开制度。把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向乡镇交底,向项目单位公开,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篇: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监管重点,确保扶贫成效

宜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1年2月18日)

2010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以“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抓手,以创新机制、加强监管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工作重点,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生产发展。

我们以整村推进为主战场,以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产业扶贫,突出自我发展,突出规划先行。一方面,坚持内部输血与外部造血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校、医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的基本民生状况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在产业发展上,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一县多品,坚持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培育特色增收和防灾减灾产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坚持扶贫先扶智,注重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和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本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项目申报与严格把关相结合。在扶贫项目库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做到项目规划设计科学合理,项目选择准

— 1 —

确切实可行;在扶贫项目选择上,注重民情民意民智,坚持摸实情、看实况、找实路;在项目申报上,坚持“三不”原则(即未通过评估论证的项目不入库;未入库的项目不申报;未经专家评审,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共同审核,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批的项目不申报),做到严格审核,严格把关。

二、突出产业开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始终把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把产业开发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是抓“三级联创”,创建产业扶贫基地。我县积极探索产业开发与贫困农户的有机结合,逐步摸索出三级联创绿色脱贫基地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即县级以县扶贫办、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兽医局、蔬菜局、农经局等部门联合,乡(镇)、村以扶贫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广大贫困农户参加创建产业扶贫基地的扶贫开发模式。先后创建了城西万亩脐橙基地、城南乡新田村生态休闲农庄、长村乡千家岸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等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县、乡、村三级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共同致力于扶贫产业基地的建立。将贫困户、贫困村和公司三者利益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整合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取得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增加集体收入、公司发展壮大的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实现了贫困农民增收有渠道,脱贫致富有保障,返贫率低的良好局面。二是抓产业开发,拓展扶贫工作成效。我县

— 2 —

位于全国最适宜的柑桔、橙类生产带,也是传统的油茶产区。为了壮大脐橙和油茶产业,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扶贫开发配套资金100万元,引导扶贫产业发展。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租赁、大户承包或农户入股等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流转,推动脐橙、油茶分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同时,坚持“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油茶和脐橙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县种植脐橙已达8.6万亩,油茶林12.8万亩,涉及26个乡镇256个村,覆盖全县22.68万人口,其中贫困人口5.72万人,占当地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总人数的85.5%。全县流转至各企业主和大户的脐橙、油茶林地面积已达18.6万亩,建有8大产业基地,共吸纳贫困户5676户,贫困农民人均年增收682元。新华乡东山村、吾作村、巩桥村,由村扶贫协会牵头协调,村民用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经济能人出资的股份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油茶产业,现已流转土地5000多亩,集中连片种植油茶2000亩,吸纳贫困户入股358户。梅田镇上寮村绿色脱贫产业基地以“三级联创”为平台,建成了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下建场,集种、养、加工、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每年接待农业旅游观光休闲12000人次,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1100元。三是抓投入保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扶贫工作既是大事,

— 3 —

也是难事、更是善事,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为了将好事办好,我县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扶贫工作3—5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贫困村现场办公,排忧解难。县直相关部门发挥各自在行业中的技术资金优势,积极配合,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突出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拓展致富门路。

我们按照“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批、致富一村”的工作思路,把抓好劳务技能培训作为有效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升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我们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培训工作责任人,推行目标管理,下发了培训文件。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生源底子,建立生源档案。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到贫困村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培训条件的农村贫困青年全部登记造册,纳入劳动技能培训生源库,根据年龄等情况,分门别类地、有计划地安排培训时间和类别。三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媒体和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和手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激发他们学技术、学知识,树立靠知识改变命运、靠勤劳脱贫致富的理念。四是加强跟踪管理,注重培训实效。我们利用培训学员档案库对培训学

— 4 —

员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及时为培训学员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确保他们稳定就业。同时围绕产业开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为产业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四、突出监督管理,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扶贫成效。

第一,在扶贫项目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以重点项目为突破,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不偏向。在项目计划的落实上,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坚决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早实施,及时派出督查小组,下到各贫困村督促指导项目实施,确保执行省、市批复计划不走样、项目实施不偏向。二是坚持项目监督不走样。首先,在项目选定上严格坚持六个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示范性开发原则、产业化建设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原则、多元化投入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并在规划前向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其次,在项目组织实施上,明确了项目实施责任人,成立了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质量、进度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县扶贫办做到随机抽查、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最后,在项目验收上,实行县、乡、村、群众代表联合验收制。县扶贫办与县财政局深入项目点,组织乡村干部共同验收,每验收一个项目均要拍摄项目责任人与项目实施效果照片,建立健全附有项目责任人和项目实施效果照片的项目档案,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杜绝扶贫

— 5 —

项目资金的“跑、冒、漏”现象。三是坚持项目资金不脱管。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检查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共同制定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责任人和管理责任制,重点加强了扶贫资金运行中的四大环节(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运行管护)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的“三专制”、“公示制”和“县级报账制”,促进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做到了严把“四关”:一是创新项目初审模式,严把项目申报关;二是创新项目监管模式,严把项目验收关;三是创新资金整合模式,严把资金用途关; 四是创新资金报帐模式,严把资金监督关。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以及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新的一年里,加压奋进,创先争优,努力把我县扶贫工作推进上一个新台阶。

— 6 —

第五篇: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提升我省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对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201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

◆全年减贫50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抓好七项试点工作,组织编制我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研究制定《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草案)》;

◆平稳开展扶贫开发重点县调整工作,实现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10年来,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行各业成果斐然。扶贫开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基本需求;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高。扶贫开发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注贫困农民

实现共同富裕

我省作为西部农业省份之一,“三农”问题仍较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目前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在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凸显出扶贫开发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并制定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绘制了宏伟蓝图,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并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充分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发展速度越快,越要关注发展的不平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最薄弱的环节,

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最弱势的群体,需要下更大的力气给予扶持。国务院扶贫开发纲要的序言中明确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此,我省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能否顺利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衡量扶贫工作执政能力、体现扶贫开发成效的“试金石”。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符合国情、省情。省委书记石宗源曾说:“我们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成效和进程,取决于能否早日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强调要“坚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注重从制度上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省长林树森在扶贫开发暨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不断强化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要求:“省扶贫办一定要有求变、求快、求发展的思维,站在更高起点上来思考全省三农工作的发展。要认真剖析造成贵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低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副省长禄智明强调:“扶贫开发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农村贫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针对问题和困难,当前和下一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坚决贯彻执行‘两个重中之重’思想,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巩固、完善、提高,从思路、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让贫困地区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认清当前形势

创新工作思路

当前,既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我省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不多。

在经历了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主要阶段后。当前我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进入到了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进入了“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清醒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扩大内需,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了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扶贫开发多年的工作实践,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积累和探索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各界对扶贫开发给予广泛的关心和支持,推动了“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但是,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的那样:“针对贵州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完全有效的经验不多,迫切需要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迫切需

要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投入体制、主要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评价方法与体系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力求抢占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政策制高点。

明确指导思想

提高开发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部署,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大目标,抢抓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性“兜底”安排和实行扶贫新标准的机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化扶贫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作为工作手段,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整乡推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构建“大扶贫”格局,切实改变我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贫穷落后面貌;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目的,围绕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转移、转产、创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大扶贫”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以效益优先竞争入围的扶贫项目安排和合同管理机制、以扶贫效果为导向的“以奖代补”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筹的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机制、以激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和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突出五项重点

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今年,我省扶贫开发要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突出产业化扶贫。坚持“统筹安排、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抓大”就是突出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整体脱贫的主渠道,实施区域性连片开发,重点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打造一批产业扶贫亮点。“不放小”就是把扶持发展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准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整村、数村、区域、县域推进的思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做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根据“东油西果南药中蔬面上牛羊”的区域产业布局雏形,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重点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优势产业的连片开发。按照“增点扩面做大规模,重点突破做强大县,一般项目县巩固提高,破解原种扩繁、饲料加工、防疫体系制约瓶颈”的指导思想,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使草地生态畜牧业切实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市场化引导、梯度式培育、滚动式发展、做强做大产业”的要求,连续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突出整乡推进工作。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存量资金”的安排方式,在“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过去单一贫困村投入25—50万元的分散投入方式转变为数村乃至整乡集中连片投入,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全省产

业布局的框架下,把产业化作为整乡推进的核心内容,集中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化发展区域与整村推进区域的有效衔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构建整合项目、资金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统筹各部门的力量,重点突破、协作推进,共同推动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

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以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时限和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省、地、县三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同时,加强与国家助学补助制度的对接,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再补贴的具体办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突出社会扶贫。继续加强与4个对口帮扶城市在经贸协作、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劳务输出、旅游产业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与协作,确保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实现帮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的要求,搞好产业的梯度对接。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按互利共赢的要求,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着力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社会帮扶资金,推动完善《关于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引入激励和责任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完善集团帮扶办法,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领域,提高社会帮扶水平。

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全程管理,突出抓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资金类别、资金投向、程序管理、使用效果、合同管理、量化管理、以奖代补”为核心的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使用监管体系,从而实现主要靠定性评价到细化实化量化考评管理、从静态数据库管理向开发大型网络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转变。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的有效办法。改变传统的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方式,按照“存量不变、增量用好、培育(产业)样板”的原则,认真处理好点、面和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扶贫资金存量主要用于以村为基础的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增量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培育典型、树立样板;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整乡推进结合项目;村级互助扶贫资金主要投向省扶贫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贫困乡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培训资金主要围绕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和满足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化建设需求,以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社会帮扶资金主要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县为单元、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的思路和“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申报程序、资金拨付、项目监管上按有关规定执行,继续实行资金使用部门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年初备案和年底报告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发展产业为主、以奖代补的符合我省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认真研究并确定各产业和产业中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以客观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作绩效,形成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进退和激励机制。

抓好七项试点

探索扶贫新路

抓好试点工作是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把各项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累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主要围绕七个方面来开展。一是高标准推进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围绕到2012年基本摆脱现有贫困状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20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目标,分四批做好试点规划编制工作。在科学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薯类、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等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以市场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精神,在全省探索总结出一条成效突出的特殊类型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新路子,为全国提供可鉴经验。

二是积极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在重点县全部开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强与统计、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的联系,认真研究我省新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特征,按照共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成果、分别满足工作需要的思路,调整统计指标,完善政策数据,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瞄准度”,使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今年上半年在50个扶贫重点县推开,年底前覆盖87个县(市、区、特区)。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监测机制,不断完善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

三是拓展小额信贷扶贫和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创新互助资金试点和小额信贷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商业性信贷+政策性贴息+商业性政策性融合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采取“三补一贴”(补充互助金资本金、补助工作经费、补偿信贷风险、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模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村级互助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有序推广。

四是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民利益连接机制试点。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灵活运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等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为政策底限,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使贫困农户真正成为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大利益主体。五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根据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先期在生态条件优越、自然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探索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坚持以贫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的利益主体,通过加大投入,让农民从乡村旅游产业各链条环节中获益,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六是重视推进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在巩固发展毛南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对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仡佬族聚居区以及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等较少民族聚居区实施扶贫开发。

七是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我省武陵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推进区域综合治理,提高扶贫开发效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确定,省扶贫办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攻坚作为贵州

最大的民生,增强执政能力,破解发展难题,“行动行动再行动,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开创我省扶贫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上一篇:餐饮部岗位说明书下一篇:创新作文素材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