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金融政策

2022-07-07

第一篇:精准扶贫金融政策

精准扶贫政策

1.目标任务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做到“不漏一校、不漏一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生无一辍学;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包联镇村贫困户教育脱贫有实效,有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贫困家庭子女都能获得职业学历教育,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2.精细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工作。实行13年免费教育。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落实贫困家庭学前阶段、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补助政策(补助标准为:学前阶段每生每学期375元;小学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625元;高中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为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学期1000元);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额度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3.贫困资助帮扶。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实行13年免费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完成资助工作任务,开展助学贷款和社会捐资助学活动,做到“应助尽助”,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教师结对帮扶。全县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学习活动,学校带课教师每人帮扶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学生名单,实现教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无辍学。继续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无校籍”管理改革,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招录新教师200名,充实乡村教师队伍,对农村教师实施生活补助政策,对贫困教师实施“励耕计划”和“雨润计划”,解决贫困教师的生活困难问题。

第二篇:精准扶贫的金融之路

精准扶贫的金融之路

【农村金融时报】编者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去年,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领域、重点工作、保障政策措施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五方面的内容。与以往“大水漫灌”的财政扶贫相比,可持续的金融扶贫走出了中国扶贫的新路子。近期,《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作为人民银行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之一,深入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第一线,行走在河南、湖南、青海的贫困地区,见证着各地风生水起的金融扶贫战役。

湖南:产业扶贫的金融大门“产业化金融扶贫,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企业带动贫困户。如今脱贫致富已不再是当年农户高风险的‘单打独斗’了。”说这话的是人民银行湖南长沙中支行长马天禄。顶层设计先发力。人民银行长沙中支下发了《湖南省金融“两支一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金融“两支一扶”(支农、支小和扶贫开发)的“1+N”工作机制,提供了“央行引导、政府支持、银行聚力、产业带动、精准投入、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开启了湖南产业化扶贫的金融大门。以湘西为例,将农户集中起来发展产业是湘西扶贫的特点,而产业建设主要靠金融支持。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副行长侯加林解释:“通过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既有助于分散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风险,也能有效拓宽精准扶贫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其支持效果好,风险也好把控。”当《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来到湘西实地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了金融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力量。“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便是对湘西精准扶贫思路最准确的表达。户参股的“十八洞村”模式走进十八洞村,好天气让整个村落显得朝气蓬勃。“习总书记就是在我们村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我们要做的有模有样。”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对记者说。罗明告诉记者,目前花垣县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而其中最缺的是资金。县政府连同人民银行探索了3个解决方法,即大户带动、推广小额贷款、探索新做法。“如今,‘跳出十八洞办产业’成了我们的核心动作。”罗明说。在位于十八洞村外的一片田地上,1000亩猕猴桃茁壮成长,这正是十八洞村的产业。在县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种植湘西特产猕猴桃。该公司注册资本为600万元,法人代表石志刚出资306万元,占股51%;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占股49%,其中非贫困人口每人自出资金100元,贫困人口每人自出资金50元,不足部分由财政扶贫资金解决。预计种植项目还需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随着人民银行湘西中支开展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金融情况、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扶贫贴息贷款等系列专题调研后,了解当地情况,在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下,华融湘江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贷款,并由政府全额贴息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发放到位后,猕猴桃基地焕然一新。项目实施后十八洞村每户村民年均可增收2.6万元,产业区的农户土地流转每人年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劳务收入每人年均可增收1万元。“以后打算将种植基地投保,再建成观光园来采摘,这样收入就更有保障了。”该基地负责人石志刚说。产业辐射的“老司城”模式风光秀丽的湘西,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久前刚申遗成功的老司城遗址就是湘西旅游业的一处宝藏。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针对湘西产业发展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一线一片”文化旅游扶贫贷款系列产品,正是按照“央行引导、银行支持、政府配套”总体思路,灵活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及金融市场管理等政策工具组合的“1”,整合县金融政策、产业扶持、扶贫政策、财政激励等多方政策资源的“N”,通过“1+N”杠杆撬动“两支一扶”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美丽湘西旅游业发展。“老司城成功申遗后,通过老司城旅游的带动,1至9月份,全县实现旅游收入14.27亿元。”湘西永顺县副县长李选锋谈起老司城的旅游业,显得信心十足,“老司城旅游业发展的背后,是人民银行金融政策的引导,是农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对城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业建设的支持,是大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据记者了解,老司城景区将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始营业,其旅游产业为原住民提供了相关延伸产业的大量就业岗位,目前该村每个劳动力月均收入可达近3000余元。多种合作的“溪州米业”模式“我们如今已经是政府精准扶贫的示范合作社了。”永顺县松柏镇溪州米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宇说。“专业合作社+农户阶段式合作+银行信贷支持”是该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邓宇介绍:“在合作初期,我们与农户达成土地托管协议,农户不承担合作社经营成本,以托管的土地直接参与分红。当分红资金累计达到3万元以后,土地转变为长期租赁,农户以获得土地租金收入为主。模式很成熟,但我们苦于周转资金短缺。”邓宇说。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农户、农村、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需求,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得知该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后,永顺农商行随即展开对接,发放为期半年的贷款200万元填补资金周转缺口。湖南省联社湘西州办事处负责人吴振华告诉记者,因该合作社承担社会责任,带动贫困户脱贫,其贷款享受全额贴息。当下,当地村民已经享受到金融扶贫带来的红利。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达358户,年创造产值553万元。农民通过参与分红及劳务收入等形式,一个3口之家的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以上。64岁贫困户黄祥龙就是受益者之一。当记者来到他家时,精神抖擞的他正陪着孙女在玩耍,脸上笑意正浓。“我老伴瘫痪13年,家里经济一直困难。以前收入4000多元一年,现在人民银行和农商行帮我加入合作社后,收入达到7000多元一年。精准扶贫很到位!”黄祥龙说。“扶贫一定能带来双赢,老百姓赚钱了合作社才能发展壮大。”邓宇说出了他的理念。

河南:精准扶贫的典型样本“十三五”即将拉开帷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最后5年,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做到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来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呢?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金融扶贫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讲资金投入,又讲风险防控,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与以往“大水漫灌”的财政扶贫相比,市场化可持续的金融扶贫似乎走出了中国扶贫的新路子。在拥有众多贫困县的河南省,《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看到了金融扶贫诸多成功的案例。人民银行河南郑州中支货币信贷管理处科长秦向辉告诉记者,对于河南的金融扶贫,2013年人民银行郑州中支便牵头联合河南省扶贫办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河南省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程的指导意见》,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以及邮储银行、农行等国有银行机构构成了县域金融的主力军,将小额信贷产品做大,同时依托农业产业链既支持企业又支持农户。如今,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县域金融是一片蓝海,机构在这个区域议价能力远高于城市。由此,可持续的金融扶贫大规模开启。“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兰考县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在河南排名倒数,近几年来,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各方人士与当地群众一起,见证着精准扶贫带来的力量。兰考县堌阳镇因盛产泡桐,近年来从事以泡桐为主材的民族乐器生产的小微企业,逐步在此形成了生产基地。随着民族乐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企业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在去年6月,中行兰考支行依托乐器行业协会,创新发放了“兰考乐器通宝”十户联保贷款,授信2800万元。堌阳镇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成源乐器音板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二法告诉记者:“我们有了发展,还解决15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300户贫困户增收。”位于兰考县孟寨乡的坤盛牧业有限公司,在农行兰考支行采用“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承诺”增信机制的80万元资金支持下,引进一批种羊扩大了生产规模。今年该公司就新吸纳贫困人口20人就业,将帮扶人数提高到42人。“要将金融作为撬动兰考经济的重要支撑。”在采访过程中,兰考县副县长杨志海对记者强调。对此,人民银行开封中支行长赵继鸿告诉记者,人民银行经常与政府、企业和农户交流,探索如何通过支持企业来带动周围贫困户脱贫,农户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等。现如今,人民银行兰考支行已经建立了政府担保贴息、金融贷款支持、企业带动贫困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开发模式,并在今年6月推动农行兰考支行与兰考县扶贫办、财政局签订《兰考县政银扶贫富民工程合作协议》,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有效精准扶贫。“有了金融支持,有了政策和产品创新,才有兰考的脱贫致富。要让老百姓知道现在农民有金融的支持。”如今这些感触,杨志海说得掷地有声。“惠民小贷”+龙头带动“人民银行、邮储银行和中原农险上门服务,这下我和老伴儿就放心了。”说这话的人叫周三超,是大别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重点扶贫县周口沈丘县付井镇郭岗村人。他给记者讲起了他的故事:“去年我就尝到了邮储银行惠民小贷的甜头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帮助我养牛净赚10万元。不过今年初,牛染上了肺病,到手的利润全部赔了进去。我不甘心,就想到了上次人民银行来调研时推销的小额扶贫保险。现在好了,贷款和保险全部到位。”说到此,老周喜上眉梢。老周口中的“惠民小贷”是邮储银行周口分行在沈丘县率先试点推出的金融扶贫专项信贷产品——惠民扶贫铁西小额担保贷款。该项贷款是由人民银行郑州中支联合河南省扶贫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意见》,引导邮储银行率先在河南省推出的一项精准扶贫金融产品。据悉,此项贷款中,项目贷款贴息3%,到户贷款贴息5%,贫困户只需承担很少甚至零利息,找村干部、个体商户或公务员担保,就能获得此类贷款。截至9月末,该分行已累计发放此项贷款1.36亿元,为2291家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周口永欣饲料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走进该公司的厂房区,引入眼帘的是几个鲜红的大字: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三农发展,创新回报社会。该公司总经理李俊武说,“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发展订单农户1万余户、养殖户5000余户,为农民及养殖户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当然,取得成绩背后是金融机构给力的支持。2015年,由于人民银行周口中支向沈丘联社发放了支农再贷款1亿元,直接降低了涉农企业融资成本。目前,该公司已获得沈丘联社发放的低利率涉农贷款3500万元,使他们在承担扶贫事业这项社会责任上越发有底气。走出特色产业新路子河南信阳素来有“一红一绿一白”之说。“红”是指信阳是革命老区,“绿”指的是信阳绿茶,而“白”却代表了信阳的贫困县。其辖内淮滨县现有贫困村97个,贫困人口8.3万人。因地处淮河中上游,船舶建造业成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淮滨也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淮滨县江淮船厂造船电焊工人熊康乐告诉记者:“来船厂打工脱贫的工人有很多。拿我来讲,我之前就是贫困户,几年前开始在江淮造船厂工作,现在已脱贫了。有好多跟我一样之前在外地打工的都回来了,外面打工不如家乡的船厂挣钱多。”据不完全统计,造船业间接解决当地劳动就业岗位1.5万多个,创收6亿多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产业壮才能造血强。”淮滨联社办公室员工欧阳建军向记者表达了该联社的理念。该联社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淮滨支行的引领下,针对造船业资金需求大、抵押担保难的实际问题,为该行业量身服务,推出“船舶之星”、船易贷、船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并与保险公司协商适当帮助船东降低保费。截至9月末,该联社办理船舶贷款522笔,余额9.42亿元,为周边5个乡镇近3万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成为产业扶贫的典型样板。 青海:金融扶贫的信用之道11月的青藏高原,气温已达零度以下。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拥有着奇异多变的地势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融合,是我国除西藏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等客观因素,使青海成为全国较为特殊的贫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这并不能阻挡青海人脱贫的决心。“精准扶贫对象难确定、信用评级难展开、风险分担机制难落实以及工作联动机制难到位是青海开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四大难题。”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行长林建华说。带着以上4个难题,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方案》、《贫困户信用评级办法》、《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三级联动机制》、《青海省扶贫开发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指引(试行)》等意见办法。眼下,一场由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领导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正在这低气温、高海拔的条件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贫困户信用档案当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选定精准扶贫对象,并建立起信用档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后菊花村,当《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48岁的村民崇育山家中时,一只只雪白的獭兔正在各自的笼子里进食。獭兔养殖是当地特色,皮毛价值高,村里已经有了成熟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前一直想养兔子,但苦于没有资金,家庭条件困难也不够格去申请贷款。”崇育山说,“精准扶贫以来,我家被评为信用户之后,在共和农合行贷款1万元建了兔棚,6月进了230多只兔子,今年会增收1万多元!”像崇育山这样生产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是青海省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对象之一。据了解,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在全省建立了统一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内容包括贫困户生产、生活等情况,贷款需求额度、用途、期限等信息;制定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办法,重点围绕诚信度、家庭劳动占比、家庭劳动技能、上家庭人均收入等要素进行评级,使贫困户的评级标准和评定方法与一般农户有所区别。现在通过人民银行和农合行的工作开展,后菊花村已评定信用户20户,其中17户已拿到贷款,平均每户1万多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马营村村民杨春祥也是信用证的受益者之一。今年49岁的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外出打工也不能承担重体力活,是典型的贫困户。自从人民银行和互助农商行来家里登门调查,将其评为贫困信用户,办理了福农卡后,老杨被银行授信5万元。他告诉记者,葱花土鸡是马营村的特色,村里有现成的条件,养鸡也不费劲。“以前养鸡规模小缺资金,现在有贷款了,后半年我养了800多只鸡,到年底能都卖出去的话可以收入2万多元。”“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想发家致富,想贷款但是贷不上,银行想发贷款但怕收不回来,政府想担保但不敢担保,这几乎成了我们扶贫的心病。在人民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建立起了信用评级体系。如今,老百姓通过能人带动和金融机构的扶持,确确实实得到了好处。”龙羊峡镇委书记扎西向记者表示。据了解,截至11月,青海省已完成6517户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建档工作,在460多个贫困村中评定贫困信用户13810户,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信用户信用贷款未出现不良。主办银行着力服务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是青海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又一特点,目的是为明确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体。林建华介绍说:“我们在省级层面联系省扶贫局与选定的两家主办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每个县由主办银行的分支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和扶贫部门提出申请,经审定后确定为县级主办银行。目前全省所有贫困县均已确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主办银行在享有政策支持和风险防控资金配给的同时,要确定工作计划和信贷支持目标,按照扶贫风险防控资金5倍以上的规模发放贷款。据邮储银行青海分行行长罗志安介绍,在今年7月被定为主办银行之后,该分行便与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签订合作协议,在青海六盘山片区、藏区两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向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和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等发放贷款50亿元,目前此项目以发放贷款3300万元。海北州海晏县联社理事长韩明山作为主办银行代表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信社目前已对贫困户建档评级,对有能力发展并有金融需求的贫困户发放全额贴息贷款。“人民银行再贷款的低息支持,降低了我们的成本,作为扶贫工作的主办银行,我们尽可能的让利给农户。”此外,据共和农合行行长李庆忠介绍,自获得主办银行资格以来,该行还给达不到评级标准的农户采用联保的增信方式,发放了14万元的贷款。截至11月16日,该行在共和县发放5100万元扶贫贷款,充分发挥着金融精准扶贫主办银行的作用。互助农商银行作为互助县的金融扶贫主办银行,还推出了“福农卡”,贫困户拿到“福农卡”后可在全省任意网点办理贷款业务,简化贷款手续,且1-5万元以内的贷款实行基准利率。董事长陈敏说:“如今按照既定计划,我们正在有序推动金融扶贫工作,预计明年6月能完成全县建档立卡,实现金融精准扶贫全覆盖。”

第三篇:金融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笔者作为农发行零陵支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就零陵区富家桥镇王何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王何村是零陵区列入建档立卡的41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14年全村贫困面为28%,目前下降到19%。该村属南岭山区,耕地面积580亩,人均耕地约

1.4亩,有5个村民小组114户40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0人,常住人口300人约占总人口的73%左右,大部分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王何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以上。2014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70%、养殖业收入占10%、务工收入占20%。

二、调研过程

此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笔者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王何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10户典型贫困户,之后又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王何村及32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32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王何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12人,2015年脱贫10户30人,现有贫困户22户82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办理。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

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医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癌症、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32户贫困户112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25%。

(二)因学致贫。

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18%。

(三)要素缺乏致贫。

一是王何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因打工意外致贫。该村一名年轻人在外打工因意外左手被机器卷入轧断,现左手截肢,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致贫。四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规律致贫。

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四、精准扶贫计划

(一)开展医疗服务。

组织乡镇卫生院等医疗组,开展疾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二)开展科技帮扶。

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淘宝等电子商务。

(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维修改造渠道3公里,修建蓄水池1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亩。

(四)发展富民产业。

扶持以生猪为主的饲养殖业,新增50头以上养殖户10户以上,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40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1个,规模50户以上。

(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

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

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

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

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

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第四篇:精准扶贫政策宣传

柏果镇帮扶包保人员到民主村开展精准扶

贫政策宣传

6月17日,柏果镇民主村精准扶贫包保领导带领相关包保人员进村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解读活动,对精准扶贫惠民政策进行全面宣传,让贫困户充分了解惠民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实惠,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联系柏果镇荣祥煤矿参与民主村结对帮扶。

在宣传中,帮扶干部们将“扶贫政策清单”发放到每一贫困户手中,并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金融、低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帮扶方面的扶贫政策进行重点解读,面对面解答群众关于扶贫政策的疑问,并询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同时围绕“扶贫先扶智”这一中心,动员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将等别人“帮我富”,转变为自身发力“我要富”,从思想上进行扶贫。宣传结束后,柏果镇荣祥煤矿为民主村67户贫困户每户发放米一袋,油一桷,并表态下一步为村上发展产业的生产用水等基础设施作更多贡献。

柏果镇共有贫困村19个,由副科级以上领导进行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村由帮扶领导联系一企业参与合力帮扶,对村上基础设施,贫困户发展产业等进行扶持,确保规定时限内全面脱贫。

第五篇: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相关概念

(一)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象

精准扶贫工作的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三)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到 2020 年,贫困户稳定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精准扶贫的工作原则

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

(五)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是指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六)精准扶贫“六个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即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七)脱贫攻坚“五个一批”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八)十大脱贫工程

1 / 6

产业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生态补偿扶贫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村庄整治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和健康扶贫工程。

(九)精准扶贫“两率一度”

识别精准率、退出准确率、群众满意度。

(十)贫困线标准

国家现行贫困标准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具体分标准:2014年为2800元/年;2015年为2968元/年;2016年为3146元/年;2017年为3335元/年;2018年为3535元/年;2019年为3747元/年;2020年为4000元/年。

精准管理

(十一)贫困户识别依据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为识别标准,以户为单位,家庭总收入减去生产经营费用总支出除以家庭人口,在此标准下的农村家庭,识别为贫困户。贫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测算收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贫困对象须经群众公认。

(十二)贫困户识别的程序

七步程序法:第一步,农户自愿申请;第二步,村委会核查收入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第三步,将申请农户信息与公安、人社、住建、民政、残联、金

2 / 6

融、保险、工商、不动产管理等部门数据,按“七清四严”要求进行比对;第四步,各行政村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确定贫困户初选名单,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核实后第一次公示;第五步,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后形成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第六步,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领导开发小组复审;第七步,复审后批准建档立卡,在行政村公告,之后录入建档立卡系统,组织帮扶。

(十三)精准识别“七清四严” 七个从严:

①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城区购(建)商品房、商铺、地皮等房地产(不包括搬迁移民扶贫户)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的农户;

②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工程机械、船舶等之一的农户; ③家庭成员有私营企业主,或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

④家中长期无人,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农户;

⑤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

⑥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农户;

⑦为了成为贫困户,把户口迁入农村,但实际不在落户地生产生活的空挂户,或明显为争当贫困户而进行拆户、分户的农户。

四个甄别:

①家中有现任村委会成员的农户;

②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统发工资,或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户:

③自费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户;

④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农户。

3 / 6

(十四)贫困户类型

主要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十五)对贫困户如何精确帮扶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二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三是干部结对帮扶。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十六)村级脱贫攻坚“五个一”

按照“设置一个工作室、统一配备一个文件柜、一户一张贫困户帮扶卡、一户一个贫困户资料档案袋、一个贫困户信息公示栏”的要求,建好扶贫工作室。

精准退出

(十七)贫困退出标准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

4 / 6

最低生活保障(包括五保户,下同)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时,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其收入视为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具体指标:

⑴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 ⑵有安全的住房;

⑶无因贫辍学的子女(指义务教育); ⑷基本医疗能就近保障,大病医疗实现报销; ⑸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⑹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贫困村退出标准除以贫困发生率低于2%的刚性指标外,还有下列量化指标:

(1)交通方面: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宽度的通村委会硬化道路;农户入户路基本硬化。

(2)饮水方面:100%农户饮水安全,有水质、水量达标的自来水、家用井水或山泉水。

(3)住房方面:100%农户住房安全;无人居住危旧房全部拆除。 (4)用电方面:100%农户通生活用电;村委会所在地通动力电。 (5)通讯方面:村委会所在地通宽带网络;农户能收看电视节目。 (6)环境建设方面: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保洁员;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点;25户(含25户)以上自然村排水沟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无内涝现象,平时无污水横流现象;65%以上农户享有无害化卫生厕所。

(7)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贫困村有卫生室(所);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或综合文化活动室(或中心)。

5 / 6

(8)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 (十八)贫困户退出程序

——贫困户退出按照年初计划退出、跟进精准扶持、年终摸底调查、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公示公告、批准退出的程序执行。

——贫困村退出按照对象初选、精准扶持、调查核实、公示公告、批准退出的程序执行。

(十九)政策不变坚持正向激励,留出缓冲期,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现有政策措施稳定连续,做到脱贫不脱政策。

全面小康 不落下一人 贫困户 扶贫干部们 全县人民 一起加油!!!

6 / 6

上一篇:精准扶贫情况汇报下一篇:建筑工程造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