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做人

2022-08-23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做人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教育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首要大事。中学教育,承担着中学生从不会做人到初步学会做人的基础阶段的教育工程,所以说,中学教育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奠基工作。而教育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于一体的,这三者互相独立、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构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整体。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语;中小学;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250-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的基础地位,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整个儿童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影响是否有效,是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育有四大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而这“四大目标”的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可以说“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首要大事。中学教育,承担着中学生从不会做人到初步学会做人的基础阶段的教育工程,所以说,中学教育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奠基工作。而教育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于一体的,这三者互相独立、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构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整体。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小学时期,是个人知识、经验和认知都处于初步阶段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最容易被影响和引导,所以说中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就是说,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这方面最为显著的例子是电脑病毒“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在电脑技术方面,他有着很深的造诣,但欠缺足够的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以致他的技术知识没有用于正途,而是运用于有害他人的电脑病毒程序的编写中,导致了2006至2007年的大面积的电脑瘫痪,严重地侵犯了他人的利益。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者。但有的教师却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其他缺点都可以原谅。于是德育变得可有可无。说到抓素质教育,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其实,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叶圣陶指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合格的公民。”如何做人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假如我们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情操,要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就只能成为一种空中楼阁

中小学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爱国意识,学校要把“五爱”教育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长期抓下去;二是公民意识,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然而,透过今天青少年做人的状况,我们却不容乐观。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像附着于太阳身上的黑子,正在侵蚀和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些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

“学会做人”,除了批判继承古人的做人准则之外,今天,还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热爱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等等。结合上面所说的做人道理和要求,在抓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紧紧地抓住一个“德”字,认真做好德育方面的工作,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成人。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模范作用

国家教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第二条指出:“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培养子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的和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人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和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家长教育孩子严格慈爱,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和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骄纵、不管不教,或者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在这方面造成悲剧的例子举不胜举。

如2010年发生在浙江的一起挥刀弑母案,孩子张建军拿起刀捅向生养自己的的母亲,造成其人身伤亡,其原因就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严,过多干涉孩子,孩子成了母亲望子成龙的工具,而造成了孩子产生了叛逆心,最后铤而走险,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就要教育孩子终于祖国,忠于人民,精忠报国,这些思想不仅要保留,还要发扬光大。教育孩子孝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教育孩子要诚信做人。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准则。

三、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社会舆论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社会媒体舆论行为,是营造良好的事实素质教育氛围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机构的影响,社会教育机构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教育机构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电视机、计算机、录像机进入家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已经变成现实。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影片、录像带、光盘随时直接的教唆,中小学生观看了不良的影视等。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好逸恶劳、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搜身、骚扰、殴打、抢劫等不良行为在一些地方蔓延。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网络红灯区”广泛地传播和宣扬网络色情。青少年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引诱。网上的色情信息既刺激又新鲜,许多青少年对这些电子毒品抱着好奇、试试看的心理,一看就上瘾,难以自拔,而正是这些色情信息的影响,致使一些青少年将其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因不能自控而发生了犯罪行为。例如汤某某强奸案。16岁的汤某某以为女网友李某介绍工作为由,将李某骗至小树林内将其强奸。汤某正是因为出于青春期,加上受网络色情的诱惑而犯罪的。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私欲太重,“钱”字当先;有的胸无大志,只求眼前安稳,不思进取。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在教育中,开展“理想、信念、前途”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同学们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离不开祖国的繁荣昌盛。没有国哪有家?以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学好本领报效国家。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钱学森为报效祖国放弃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人从小就胸怀大志,他们做到了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同进退、共荣辱。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离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青少年更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个人的成长和利益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不忘学好本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中国人”这一称呼。

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法》第五章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从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将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去,使我们的学生都成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但是,近年来,在许多高校里,出现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而且较为普遍。一些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使用假材料骗取国家助学金、剽窃抄袭论文、考试抄袭作弊、伪造个人简历等。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却如此缺失诚信,者让人不禁深感国家未来希望之渺茫,前途之没落。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求。诚信包括诚实与守信两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学校德育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老实做人。

某大学生因家庭困难,在学校的帮助下向银行申请了助学贷款,当其毕业后,却对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的事只字不提,当学校教师打电话到其家中学问是,该大学生却一口否认在校学习期间曾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这让教过他的老师十分伤心,同时也让学校财政特别受伤。

这次事件不仅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缺失诚信现象十分普遍,更多的是提醒高校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要以身作则,并且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将学生在作为教育的主体,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其次,深化诚信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了解与诚信有关的和基本内容;再次,形成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与监督,学校学生会以广大在校学生为宣传监督单位,让学生们相互监督,已达到使诚信深化至学生日程生活的一举一动当中;最后,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学校应出台公布一套完整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以便用强硬的手段来教育一些屡教不改者,完善严格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不仅是对违规者的处罚,同时也是对广大在校学生的震慑和警告。

如果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上加开《诚信教育》课,那么其教育教学成果必将更加显著。

当然,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一切的一切终究取决于学生本人。所以大学生应怎么做才是重中之重。

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层学生,我们都有一个追基本的要求,就像宪法一样,是最根本的,适用于所有人。

那么,大学生到底应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说到诚信,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寓言故事《狼来了》中的小男孩,他就因为失信于人,才导致他的羊全被狼吃了。这个寓言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要讲诚信。不然最后只能是自欺欺人。现在广告上不是也说吗?“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最可怕。”这句话为我们敲响了现代社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警钟。

做到诚信,无非是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老实说话、老实办事、老实做,诚心诚意,忠诚不二。

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事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的维护和推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的言行都应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老实做人,包括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对人对已的态度上,坚持严以律已,宽已待人。老实是立身、立信、立行的基础。

诚信做事,是老实做人在行为上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事物的不同结果诚信做事,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地,远离浮躁,其目的是为了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诚信做事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行为上才能防止出现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

最后把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在校大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完成作业、不欺骗老师,不蒙混过关、在考试中安分守己,自己不作弊的同时也不帮助不参与他人的舞弊、对于学术性论文自己认真完成,不剽窃抄袭他人的论文,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用非法手段骗取国家助学金,及时并且积极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等。总之一句话,做到问心无愧。

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

别再迟疑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生活中点点滴滴中积累,用你的行动去演释诚信的真谛!

第三篇:有关大学生应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第一篇大学生应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说到诚信,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寓言故事《狼来了》中的小男孩,他就因为失信于人,才导致他的羊全被狼吃了。这个寓言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要讲诚信。不然最后只能是自欺欺人。现在广告上不是也说吗?“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最可怕。”这句话为我们敲响了现代社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警钟。

诚信这一范畴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行诚信。我们可以把诚信定义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现代经济契约关系和民主政治密切相关并继承了传统诚信美德的真诚无欺、信守然诺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诚信的本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诚信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之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然诺,它们都是现代人必须而且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指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商业诚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这就是说,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亦需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

再次,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诚信本质上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是道义论与功利论、目的论与手段论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诚信,既可以是价值论和功利论的,又可以是道义论和义务论的。价值论和功利论的诚信观把诚信作为一种价值和实现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们如果不讲诚信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很难取得长久而真正的利益。道义论和义务论的诚信观则把诚信视为一种应尽的义务和内在的要求,认为人们讲求诚信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讲求诚信哪怕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仍然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主张在诚信问题上把道义论和功利论结合起来,既把诚信的讲求视为一种谋利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又把诚信的讲求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内在的义务,使诚信的讲求既崇高又实用,既伟大又平凡,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价值特质。

总之,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诚信是道义的化身,同时也是功利的保证或源泉。

什么时候诚实、信守诺言的优秀品德竟 然成了奢侈品?在反复追问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寻求解决的良方,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人们大多将希望寄托于健全的法律,尤其将经济的良性运作寄托于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这种单相思的想法必然经不起严酷现实的检验。众所周知,商场如战场,复杂多变,而法律由于其固有的僵化性、简约性、有限性,不可能覆盖诚信所适用的所有范围,即使在覆盖范围内,由于以上原因也容易产生歧义,不得不作进一步的解释。因此,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的法律来维系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诚信需要市民社会自律体系的不断发展,正如证券交易所的管理所依赖的是一套相当完善的自律规则一样。没有这种自律体系的支撑,市场经济法律的有效运作就会很成问题。正如当前的中国,基本有了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但仍然假冒伪劣猖獗,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强大的自律体系的支撑。

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作为一种他律的手段是必要的,但也必定是有限度的。市场经济法律需要执行,而执行所依赖的是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仰赖于执行者对诚信的自律,如果没有执行者对诚信的自律,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这也就是有法不依的原因。任何法律可以规定履行的义务,但服从法律的义务却不能由法律作出,只能由道德完成,换句话说,只有当事人心中经过内化的法律,对其才真正能够时时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法律的目标就是要培植当事人心中这种内化的法律,最终达到“法则由自己制定”的程度。

所以,笔者大胆断言,诚信主要靠自律,否则“导致的是奴役,而不是带来自由”。

做人,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做事,对的起自己的责任心。

做人与做事,不一定都要求回报。对人要回报,不免太势利;做事要回报,未免太功利。无论势利与功利,都是一个利,将利字考虑太多,自己难免被其束缚和左右,失去自己。

对人,不仅要宽容,更要感恩。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他们曾经帮助你;也感谢那些没有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伤害你;更要感谢那些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成长!

凡事少期望少愿景,才能少失望少抱怨,才能从容面对一切而习惯到波澜不惊。

人生固有它的磨难和困境,磨难划下的犁痕越深,生命的历练就越丰富,惟有学会坦然面对磨难和痛苦,生命才会拥有创造成功、奇迹和完美的力量,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确实,如果 没有诚心待人,诚恳处事,以信用取信于人,同时信任他人的诚信,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将一事无成。那些从烽火中走出的英雄,那些从艰难中走出的强者,那些从平凡中走出的不平凡的人,我们深深地敬佩他们,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就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报有一种深深的诚心。 远的不说,以王铁人为代表的大庆工人如果没有“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就不会建成我国一流的油田,一举摘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石油封锁。“海尔”如果没有对客户的诚信,把不合格的冰箱毁之一捶,就不会把产品推向世界,成为我国著名的企业品牌。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等时代楷模,如果没有为党为国的诚信,就不会勤政爱民,夙夜忧叹,鞠躬尽瘁。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如果不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捧一刻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作为立身之本,就不会立足讲坛,甘守清贫。

但如今,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诚信传统的国度,正面临着诚信的考验。市场上,假冒伪劣猖獗,“黑心棉”还未销声匿迹,“红心蛋”又招摇过市;商品少斤短两肆无忌惮,秤砣上做手脚依旧,电子称、流量计遥控花样已经翻新;企业厂家虚假破产,银行贷款无法回收,虚帐假帐见怪不怪,拖欠赖逃盛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真正讲究诚心的商家有多少,真正奉信诚信的企业有几家?诚信的沦丧,短期内使有的人获得了即得利益,但这种行为最终一定是毁坏了自己的形象,失去了应有的信誉,既害人又害己,给个人、集体、国家、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世代相传的一种优良传统。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提到“信”的地方就有15处之多。他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固不讲诚信与立党立国的关系如何,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为了人人能健康的活下去,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愿人人都以诚信约束自己吧。

我国自古以来推崇守信者,“一诺千金”的佳话传诵了几千年,“言必信,行必果”是历代品德高尚者的立身处世之道。诚信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历史上关于诚信的史书记载也表明了诚信两字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失信,是卑鄙,是无赖,是自灭。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格外重视以诚立业,以信为本,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诚信被当作立身之本是有历史渊源的。诚信是一种内在思想,是一种认知,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表达。

当今,各学校以“树才先树人”为教育方针;高考作文也曾以“诚信”为题;单位更是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文章来考查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表明了诚信是当今人们立足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对社会,要建立市场经济的信任体系,诚信是发展之本,;对个人,要建立个人信任体系,诚信是立身之本。特别对一个中学生而言,诚信观念的培养,将影响他今后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原则。

怎样做人,如何行事,反映着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作风。坚持做人做事相统一,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现代社会,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频繁,更加需要自觉地用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共同发展。老实做人,诚信做事,踏实学习是新型社会对每一个人社会成员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始终遵循的原则和准则。

老实做人,就是为人处事要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的维护和推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的言行都应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老实做人,包括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上,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对人对已的态度上,坚持严以律已,宽已待人。老实是立身、立信、立行的基础。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做人的问题更加突出。但不管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 ,老实做人这条原则 不能变。否则事业就难以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

诚信做事,是老实做人在行为上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事物的不同结果诚信做事,就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地,远离浮躁,其目的是为了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实办好。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诚信做事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行为上才能防止出现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

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

诚信源于自重和自信。“重”是指尊重、敬重、重视,“信”是指信心、信赖、守信。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自重自信,才能让别人重自己信自己。如果不自重不自信,当别人对我们诚信的时候,我们会对别人产生怀疑,会认为对方另有企图,因而也不能以诚相待,最终将导致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信是一种能力,由自身开始,推己及人。所以,自信是信人的前提和基础。对自己有了信,有准确的把握,才有分析他人和信人的资格。

有的人总是没有勇气向别人说出拒绝的话,因为他们总以为对别人说‘不’是一种伤害,而且也是间接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但如果答应了又没做到时,别人不仅会生气,也会认为这个人很自大。结果不但兑现不了当初的好意,反而还伤了感情。所以,诚信要从培养自信开始。

因为自重,所以会以真心实意、实践成约的行为去维护自己的诚信。因为重人,所以就会用一诺千金的践约行为给对方以重人的证明。

因为自信,所以无需虚言妄语粉饰自己,也无需以满足一切人要求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因为信人,所以相信别人值得自己信赖,相信别人不会在自己说‘不’时就简单地否认自己。

如果大家在自重重人、自信信人上做到了知行统一,那么结果便是:自重重人人重,自信信人人信。

其实,做到诚信并不很难,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见到师长,多一声“您好”少一分冷漠。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别人吹去一阵温润的风。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尤显难能可贵。在考场上,追求真实、杜绝虚假。在生活中,许诺了他人,就一定做到。

明礼诚信的人,是胸襟宽博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尊重生命,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表现为抛弃心中的每一丝猜疑和欺骗,真诚的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和自己的一切。

不管我们过去做错了什么,或将来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勇于面对事实,逃避不是办法,欺骗他人更可耻,换来的可能将是整个失败的人生,只有诚实地面对问题,取得他人的谅解,堂堂正正地做人,活出一个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人生。 诚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养成凡事讲诚信的好品质。虽然这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你在学习,每天都会有收获;只要你在努力,每天都会取得进展;只要你在追求,每天都会给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活力。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用诚信来构架我们和他人沟通的桥梁!

许多人热爱金钱,爱慕荣誉,钟爱美貌 ……却极少人会对成心情有独钟.因为目光短浅的人总会肤浅地认为"诚信"与"金钱"永远是敌对的. 试想一下,"美貌"是稍纵即逝的,等你年老了,"美貌"定会舍你而去."金钱""荣誉"只是表面的东西,总有花完,用完的一天.惟独"诚信",永远伴随着你,对你不离不弃.它为你带来别人对你的尊敬,为你带来更实至名归的荣誉,为你带来终生的幸福.如果你放弃了"诚信",哪怕它有再多的金钱与荣誉,再高的学识,再美的外貌,也形同虚设.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诚信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诚信是做事的基础,出发点,其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毫无诚信,你虞我诈的社上,这样的生活会是幸福美满吗?如果国与国之间坚守诚信原则,现在还会出现硝烟滚滚,充满血腥的战争场面吗?如果商家以诚信为宗旨,还会出现倒闭的危机吗?…… 诚信是重要的。古今以来,皇帝选拔人才,以忠心、诚信为宗旨;公司招聘人才,也是以诚信为原则。总而言之,诚信是可贵的.它犹如太阳一般不可取代,且作用之大无人能及!

诚信,简单而又寓意丰富的两个字。翻了一下字典,原来诚实、守信用就是诚信。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诚实步入了老年期。即使做了大量的补救措施,挽救诚信危机仍然举步唯艰。

面对着如此的困境,难道我们还能够怯吗?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唯一的出路。“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常生活中建立诚信。也许有些事情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旦积累成陋习,其危害之处可杀千军万马。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诚信。

好比企业要生存发展一样,个人的诚信就好比产品的质量,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就是最好的。

别再迟疑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生活中点点滴滴中积累,用你的行动去演释诚信的真谛!

第二篇

大学生诚信的研究

一、论文摘要:

古人有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实守信,自古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认同并且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他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甚至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诚信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这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格局的变化,在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失信”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免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大学生的诚信度也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面对如此局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免有些痛心。但究竟是什么促使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我们以后应当怎样去做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再度恶化呢?

二、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环境,社会,教育,素质

三、什么是诚信

诚信与否自古以来就是评价一个人是非功过的重要指标,讲求诚信是中华民族长期提倡和颂扬的美德,并为人们所信奉,从而成为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诚信”一词包括“诚实”和“守信”两层含义,所谓的“讲诚实”,这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也就要求一个人必须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为人诚实、诚恳。而“讲信用”也就要求人们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实事求是。诚与信是相通的,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主要讲的是个人内心所特有的品德;信体现在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主要讲的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统一的丰富内涵。具体包括:在政治生活中,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生活中,要公平交易、恪守和同,反对假冒欺诈;在日常生活中,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反对欺上瞒下;在人与人交往中,要坦诚相见、以诚相待;言必信,行比果,反对坑蒙拐骗。

四、诚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法则。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己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二)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三)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起以诚信为本,操手为重的信用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实现全面发展。

(五)诚信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关键。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重诚信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踏入社会,走入市场。而在将来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只有把科学文化知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上的守信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远大理想而拼搏、献身,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得以安身立命。

五、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1、学习方面诚信的缺失。学习方面诚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逃课等方面。一些大学生品是对学习不重视,不用功,把学习和作业置之脑后,而考试时却团团转,考试作弊对于许多大学生可谓司空见惯。某高校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显示,39.1%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为了能蒙混过关,有的大学生铤而走险,请“枪手”代考。这样的现象在每年的四六级考试中屡见不鲜,而且是屡禁不止,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防范考试作弊,甚至有高校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来达到零作弊,此举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更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莫大悲哀。此举虽欠妥,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作弊之风的严重程度。

2、经济方面诚信的缺失。这几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而在获得贷款后,有的学生又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痛心疾首的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为止拖欠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但收获的结果却让我们心寒。”大学生在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还表现在信用卡恶意透支、移动通信缴费和宽带网络缴费拖赖等方面,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3、生活方面诚信的缺失。生活方面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没有较强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前不久在南开大学一场被寄予美好期望的图书漂流活动,出现了发人思考的转折:140余本贴有“图书漂移”标签的图书不翼而飞。没有“漂回”的图书哪去了呢?在采访其中参与“首漂”的31位大学生时,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在看完图书后,不会将其放回到公共场所;80%的受访者表示“活动持续不下去”。理由竟然是;“与其放在公共场所没人看,或者让拾废品的人拾走,还不如自己留着。”还有一些学生则主张在公共场所“防人之心不可无”,坚决排斥“免费午餐”。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要是能用“文明指数”衡量人,大学生得分应该是最高的。但当“图书漂流”成为一杆文明标尺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是:在多所大学的图书漂流活动中,取书者的诚信指数你并不高。

4、交往方面诚信的缺失。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往往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同学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自我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好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5、就业方面诚信的缺失。某些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和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简历时,有61%的同学会选择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就写什么,能进去最重要,其他的以后再说。

6、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随着网络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的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都离不开网络。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遵守网络道,讲求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但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电子邮件、发布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页、制造病毒等行为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实际上正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缩影。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环境的影响。2008年后,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而诚信恐慌的阴影也在笼罩着全世界。大学是一个半开放的社会,而校园和社会之间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因而,在社会诚信遭到重创之际,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也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受国内和国际社会诚信缺失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思想错位,诚信意识出现了扭曲的一面,即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种捷径。这种负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精神上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2、学校教育的不足。首先,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想象,德育工作者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中小学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学阶段,虽然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提升,但不少大学仍然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其次,学校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上强调政治上忠诚,而忽视了基本诚信品德的培养,只是数理论上的灌输,而忽视道德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上的培养。再次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老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大学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等都已成为家常便饭。此外,高校连年扩招,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场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挑战。

3、家庭教育不足。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而诚信教育是皮的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80后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日常起居,忽视或根本不重视对他们道德拼字方面的引导;少说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些家长不能严于律己,当着孩子的面做不诚信的事。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的不利因素。

4、自我诚信意识较差,不能严于律己。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黑暗面与光明面得全面认识和理解,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等诚信道德的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大半生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六、我们该怎样去做

(一)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为前提,人的诚信道德也同样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倡导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优化大学校园诚信教育环境。诚信品德的养成有赖于环境的熏陶,诚信教育离不开教育环境。大学生诚信教育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也受环境的制约。因此,有必要营造校园诚信氛围,比如开展以“诚信与大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签名活动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广泛参与中提高境界,优化素质,形成“人人讲诚信,修养重诚信”的教育环境。

(二)加强诚信教育,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并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的灌输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五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式转变。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本和课堂,要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人生活,深人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养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比如目前有很多大学已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总的说起来就是:一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

七、参考文献:

1.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

2、《虞鲲.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刘卓.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应对策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3期;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修订版,第115页)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自学

导学案数学教学模式中如何教会学生预习

一、导学案课堂教学

1、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激活学生、发展学生 。

2、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二、预习中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一)搞好数学预习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展示课能否获得成功。预习是落实“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关键。上好数学预习课,关键在于编制数学预习提纲。

数学预习提纲遵循着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把学生学习的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技巧都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

1、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时老师给学生编制了以下预习问题:

(1)阅读课本15页信息窗4,读读说说图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近似数与准确数有什么区别?

(3)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请至少举2个例子:

(4)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阅读课本16页)

2、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规律

在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时,设计的预习自评:

1、动手操作:把课前准备好的圆按书上的要求 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并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画一画:★★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1.5cm的圆, 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 半径、直径。

3、小组合作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2)动手量一量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交流一下,看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创设情景法。在预习《三角形的内切圆》一节时,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以下情景:

在某加工厂,工人张师傅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他想在一块三角形铁皮上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可是这样的圆怎样才能把它画出来呢?通过本节课的预习,你能帮助工人张师傅完成这个任务吗?让学生带着悬念进行预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编制错例法。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有好多内容学生往往感觉到会,但是做却做不对。对这种会而不对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份编制错例,某某同学在解答某某问题时,是这样进行解答的……他的解答正确吗?有什么错误?怎么才能避免这种错误?这种做法来源于学生,又返回到学生中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预习问题的设计以及预习练习的配置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减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梯度,让学生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预习提纲的出示方式: (1)刻制在试卷上。 (2)出示在黑板上。

(3)出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预习课是落实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预习提纲则是上好预习课的关键。在预习提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学习,而不是“大撒鹰”。

预习课中教师的作用:

(1)编制预习提纲。预习提纲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编制出适合我们孩子自己的、有特点的预习提纲。

(2)老师要做好预习指导。当孩子们进行预习的时候,老师要参与到各小组中去,对孩子们的预习情况,通过观察、提问、询问,了解孩子们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遇到共性疑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度过预习难关,顺利完成预习任务。

在学生预习《圆综合证明题》时,有一道比例线段的证明题好多同学遇到了困难。有的同学拿着材料对老师说:“这道题准出错了!你看,要证这个等积式,我把它化成比例式。可是这两条边在直角三角形中,这两条边在钝角三角形中。我们怎么样也不会证明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相似啊?”面对学生的这种共性疑难,我只给学生提示了一个字:“换!”怎么换?学生在初二曾经经历过换线段或换比例进行证明的例子,有了老师的提示,学生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发现:这道题不仅换线段能进行证明,换比例同样也能证明! (3)老师要搜集好预习疑难。在预习过程中,哪些问题出错率高?哪些问题遇到的困难比较大?这些内容将是展示课中的展示重点,使我们的展示课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引发的反思

我最近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一些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包括自己亲身经历的南山区课改,洋思中学、郑州四中、东庐中学和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洋思中学推行“先学后教,当堂完成”教学模式,是一次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的解放。郑州四中“三环节”教学努力把课堂变学堂。东庐中学改革备课模式,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讲学稿,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借鉴了郑州四中和东庐中学改革的精髓,是在洋思中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又一次解放。四校经验虽好,但不一定适用于我们学校;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虽然不错,但未必适合我们的学生,未必适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与我们自身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学习理解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反思我们自己擅长的数学教学,丰富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超越我们的教学模式,避免“南橘北枳”现象发生。

我觉得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还是开阔了我们数学教师的眼界,增长了我们数学教师的见识,丰富了我们数学教师的阅历。杜郎口中学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杜郎口中学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意义的动起来,“动”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学生生命活力的释放。其教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杜郎口中学的数学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它特定的环境和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和老师能正视问题,不等不靠,根据自身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来源,认真思考,探索出一条适应在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的条件下适合学生发展的路。这是一种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的精神;这是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不能把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演化为简单的模式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一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反而失得其反。教学不是做秀,适合我们数学老师自己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是几天就能形成的。

我们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要善于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善于将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中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中要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风格,在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中要反思总结和完善我们已有的数学教学风格。在反思总结和完善的我们数学教学风格中坚守我们数学老师自己多年来已经成功的地方——适合自己的,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学就是最好的数学教学模式。我们要深刻领会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以丰富发展我们自己成功的地方,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教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改变自己有特色的数学教学风格。通过学习理解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反思我们自己擅长的数学教学,探讨适合我们自己的数学教学模式,并且能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超越我们的教学模式。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数学教学风格,持之以恒,创造出适合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

这才是我们数学老师学习杜郎口数学教学模式的真正目的。

四、我们数学老师该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

(一)杜郎口的课堂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方法 杜郎口的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他们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他们才思敏捷、侃侃而谈,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他们特别善于组织展示、点评设疑、总结规律。学习杜口中学的老师门日复一日的培养、学习他们的科学训练的方法、学习他们对学生潜能挖掘方式的不断探索、学习这种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

(二)杜郎口精彩的课堂源于立体式的激励法,学习他们激励学生的方法 我们的课堂很难到他们的这种热火朝天,精彩纷呈的效果,讲来讲去就那么几个学生,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一言堂。那么杜郎口的秘诀在哪呢?答案是:激励、激励、再激励;或者说:评价、评价再评价;让激励和评价无时无处不在,达到全方位、立体式。如:小组内有时对组员的评价,班级有对小组的评价,年级有对班级的评价,任课教师课堂上有随机评价,评价呈现方式有口头的、有笔头的、有板面的,场合有小范围的,也有全校校评的,奖励并不见得是物质的,更重要是精神上的,一次免费的照片,一个小小的刮刮卡,一句表扬的话,一幅上墙的带照片的标语,一张张构思奇妙的诸如“擂台霸主”的胸卡等,激发了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集体观念。所以课堂上你争我抢、你说我讲,精彩便是必然的了。

(三)杜郎口三环节教学的关键是预习,学习他们引导组织学生预习的方法

展示环节很精彩,但来自于扎实的预习环节,其预习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的过程,这就是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编制学案(或教案),必须有梯度、科学、合理,能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另外,还要抓学生的预习笔记的完成,让学生养成写预习笔记的学习习惯,只要预习好了,后面的展示、反馈课就容易上了,所以杜郎口提出“预习不好的课不能展示”,其道理也在于此,故,学习杜郎口要学好他们上预习课的方法。

(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动态的,学习他们要创新的学习他们的理念

我认为要把杜郎口中学的这种改革,当成一种理念去学要学其神,而不能只学其形,他们的课改精髓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的精彩交给学生去演绎,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者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至于如何上好三环节的课,怎样体现“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怎样小组合作、怎样激励学生等等,只是各种体现形式了,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结合校情、拓展、延伸,也许能创造性的设置更活泼、更科学、更高效的形式。我们到杜郎口不是来取“鱼”,而是来求取“钓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亦步亦趋,画虎不成反类犬。

上一篇:如何领取失业保险金下一篇: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