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

摘要:当前全球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浪潮,产业变革与转型进入深入发展时期,各类产业的组织形态与国际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各国为抢先占据产业竞争新优势,把握住未来主动权和话语权,纷纷开始重点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美国推行“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等政策,以期实现国家的再工业化;德国提出构建“工业4.0”平台并且实行“国家工业战略2030”发展战略,以实现工业智能化转型;英国通过开展“高价值制造”战略和英国工业2050战略,以更新产业服务体系、提高产品高附加值为主要目标,鼓励各行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层级工业系统相融合;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战略的建设理念,将建设重点转移至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信息通信等数字化技术领域;日本则实行“互联工业”战略,强调人、设备、工业系统、信息技术等互联互通,以构建互联工业体系。基于此,我国自2015年以来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的政策,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已在不同层面推行了1379个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为18个。本文以工业互联网相关理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此外,本文将工业互联网战略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全样本,倾向得分匹配(PSM)筛选后的样本作为子样本,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TDID)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分析,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并未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甚至对该地区的产业高级化作用效果表现出负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难以满足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的基本条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度较低,技术外溢无法流入该地区,产业的高级化转型难以实现。为更进一步探究工业互联网战略的政策溢出效应,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对属地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战略对属地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级化。而实施该战略对临近省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属地省份借助工业互联网战略实施的制度红利与政策洼地吸引了其他邻近省份的资源禀赋进而产生了虹吸效应。故本文基于实证分析所得结论,针对工业互联网政策制定以及工业互联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图[5]表[14]参[63]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战略;产业转型升级;PSM-TDID模型;空间双重差分;政策效应

学科专业:工程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工业互联网战略相关研究

2.1.1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界定

2.1.2 工业互联网战略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2.1.3 工业互联网战略的研究现状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2.2.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2.3 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影响机制研究

3.1 工业互联网战略相关理论

3.1.1 比较优势理论

3.1.2 技术赶超理论

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理论

3.2.1 产业政策理论

3.2.2 雁行发展理论

3.2.3 配第—克拉克定律

3.3 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

3.3.1 生产方式变革

3.3.2 社会化资源协作

3.3.3 产业服务化创新

3.4 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溢出效应

3.4.1 要素流动效应

3.4.2 政策洼地效应

第四章 工业互联网战略政策效应的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建

4.1.1 倾向得分匹配法

4.1.2 PSM-TDID模型构建

4.1.3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2 PSM匹配效果分析

5.2.1 Logit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2.2 核匹配结果与共同支撑域检验

5.2.3 平衡性检验

5.3 PSM-TDID改进模型结果分析

5.3.1 工业互联网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5.3.2 工业互联网战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空间双重差分效应分析

5.4.1 工业互联网战略政策空间效应分析

5.4.2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全国层面

6.2.2 区域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上一篇:女性消费论文提纲下一篇: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