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浮华课堂如此美丽

2023-02-11

这里是孩子真情挥洒的乐园, 装满孩子心灵自然流淌的情愫;这里是教师智慧展现的现场, 点缀着老师精彩盎然的话语;这里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 生命共同成长的桃花源。我们追求着这样一种保持师生可持续发展动力且生动活泼的课堂生态境界。生态课堂就是一种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方法、环境和学习评价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 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的、多样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 是一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习性的课堂形式。

一、强而弗抑, 美在自得

在传统的课堂中, 学生常常被看作是容器, 等待着教师的装载, 等待着慢慢达到教师满意的容量。具体表现就是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讲得辛苦, 学生听得痛苦;教师一个一个问题追问, 学生被问到墙角;教师布置作业、批改、纠错, 学生完成、订正, 局限于知识范围的简单交互。生态课堂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 褪去教师华丽的自我包装, 做到规范要求而尊重学生个体, 不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张扬, 美在自得。

要彰显这一美, 教师必须有正确的学生观, 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让孩子在课堂中享受自由表达的权利, 随时质疑和辩论的权利、出错的权利、自我评价的权利。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长流水。取之不尽的水源在哪里?水源就来自于学生, 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 使课堂变成学生表现的舞台、发展的空间, 体验成功和失败, 你会发现生命的精彩、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成长。如在《比尾巴》这篇课文中, 要认识尾等十个生字, 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认识, 然后全班交流识字效果, 并对难点的字交流记忆方法时, 如“尾”字, 有的学生说:“我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尸加毛就是尾”, 有的学生说:“我用部件分析法记:它是半包围结构, 外面是尸, 里面是毛”, 有的学生指着图说:“我用联想形象的方法记:因为动物的尾巴上有毛, 所以尾字有个毛字”。最后同桌互相抽读识字的情况。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又能培养了他们主动识字的能力。

二、道而弗牵, 美在引导

生态课堂美在褪去教师强势霸权的外套, 巧妙引导而决不牵着学生鼻子走, 实现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 教师是学生的教师, 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 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师必须“死去”, 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同时, 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教师的学生应当死去, 以便作为教师的重生。因此, 教师要转变成“导师”, 教师的活动更多地退居到“后台”, 这更需要智慧。生态课堂模式以版块形式呈现, 从引、研、汇、习、拓, 都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下。一是“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引发师生共同的思考。二是“研”, 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提炼,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为保证小组学习的高效有序, 保证全班交流形成分享、互助的氛围, 教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分组, 对小组学习的程序、方法、交流秩序进行明确规范, 条条落实。还要引导小组的成员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如组名、目标、个性标志等。三是“汇”, 全班展示汇报、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亦是学生, 分享着学生的本真, 也点缀自己的思想。四是“习”, 练习、检测、反馈。五是“拓”, 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三、开而弗达, 美在生态场

生态总是和环境连在一起, 关心生态就是着意改善生态环境。恩格斯说:“人是环境中的人。”课堂是师生活动的生态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影响生物分布、生长等因素叫做生态因素。课堂教学的“生态”因素是指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含了物质因素, 如课堂桌椅的摆放、教室的采光、教学硬件等;精神因素, 如课堂教学的相关制度、教师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它们直接影响生态场的建构。生态课堂美在褪去了教师权威专制, 构建出以生为本的有效生态场, 成就生生为师、争先恐后、合作交流、质疑探究, 在浓郁的、生成的、互动的、幸福的、体验的学习氛围中, 不知不觉地实现从知识、技能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滋暗长, 共同、持续、和谐发展。

这个生态场有体验性。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体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高效的关键。要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 以感受、经历为指向的, 符合时代要求, 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和情感交流等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如在教学《浪花》一文时, 我在黑板上精心地设计了图画, 天空是蓝蓝的, 白云朵朵, 海鸥在天上自由飞翔。海水也是蓝蓝的, 浪花是白色的。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贝壳、小虾。画面中的人物是一个小女孩, 笑得嘴都合不拢, 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孩子们看到了这幅图, 他们完全被吸引了。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 让孩子们做小男孩边走、边弯腰捡起小鱼使劲扔鱼的动作, 感受小男孩对生命的珍视, 让学生在情感上起了共鸣。

这个生态场是合作互助的。班级是一个群体的集合, 群体动力是最常见的生态现象, 合作共生是最基本的生态表征, 因此课堂中的合作交流时最基本的需求, 也就成为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新知中合作—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在探究中合作---拓宽思路, 相得益彰;在评价中合作—认识自我, 共同进步。

这个生态场是愉悦的。在课堂中满足学生好奇、好学、好动、好表现的需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这里充盈着民主的气息, 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 弥漫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师生情感得以共鸣。

这个生态场是和谐生长的。生态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知识的舞台, 也不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仓库, 它是培养学生学习生产力的媒介。师生、生生在这里一次次思维碰撞, 一次次据理力争后, 感悟知识的形成, 得到能力的提升, 获得学习的快乐。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万事万物都要回归其本真, 人如此, 课堂亦如此。生态课堂没有不切实际的花拳绣腿, 没有取悦他人的浓妆艳抹, 没有盆景工艺的精装雕饰, 没有故作气派的冠冕堂皇, 而应天之所赐、顺物之灵性, 就如冰心说的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乃课堂的真谛, 美的极致。

上一篇: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下一篇:如何有效降低PTA产品的b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