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2022-08-22

第一篇: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圆明园》中的“真实再现”——《圆

明园》观后感

09级传播5班 张 蕾 20092803037 摘要:纪录片《圆明园》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片中利用讲故事的表现手法为观众“真实再现”了从康熙帝到咸丰帝时代一个世界奇迹——圆明园的开始建造,扩建完工直至毁灭的全部过程。纪录片中既有用演员演古代的人物,也有通过先进的电脑动画合成技术再现当年的场景,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但另一方面,纪录片自身一个大的缺陷也随机暴露了出来。纪录片拍出来到底给谁看?纪录片能跟故事片一样具有广大的市场吗?这些问题都让人们不禁为纪录片的未来感到担忧。

关键字:圆明园 纪录片 真实再现 三维动画 对比蒙太奇 纪录片生存现状

(一)影片中利用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真实再现历史

纪录片《圆明园》采用时间拍摄顺序向观众讲述了圆明园的开始建造,扩建完工直至毁灭的全部过程,也为观众展示了清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影片中的人物涉及到了康熙、雍正两位历史上的伟人,利用人物饰演外加三维动画技术来“真实重现”了历史,影片中还穿插一个在中国生活半个世纪亲眼目睹并参与了圆明园的扩建过程的外国人郎也宁,此举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

有别于一般的距离片较为枯燥的纪实叙述,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有点类似在演一段历史。首先,影片中导演主要在拍摄手法,拍摄角度,景别的拍摄和摄法上进行了艺术处理,真实地将圆明园的壮观表现了出来。其次,影片多处使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印象比较深刻场景有两个。第一个是康熙帝在畅园春看到自己孙子弘历,伴随着弘历舞剑时飘落下来的红色花瓣以及康熙教他写字的时候背景为红色的牡丹,这些都暗示着清王朝的强盛,为圆明园日后的大规模扩建做了铺垫;第二个就是在影片结尾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时炮弹喷出的烟雾、还有统治者沉浸于吸食鸦片时吐出的烟,这些与之前的红色花瓣的飘落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着清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影片对于不同的场景拍摄角度是不同。对于圆明园的全景,通常是俯拍以显示出“方”形,突出其建筑的宏伟;而对于山峰的拍摄角度就是仰拍,以展示其雄伟壮观;而后来外国侵略者攻入城中的时候多采用平摄,一来可以凸显其来势汹汹的姿态,二来可以激发起观众的愤怒情绪。导演上在拍摄方法多采用推拉摇,例如法国传教士王致诚第一次进圆明园里时对他的拍摄法就是摇镜头,使周围景物转动起来,正符合了王致诚那因惊叹园子独特的艺术构造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的赞叹的脸,从而衬托了奇迹般的圆明园的美丽辉煌。

当然,现实中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在《圆明园》的拍摄中却无法实现情景再现.首先如果要再现场景的话,不但花费高、时间花费长,而且效果难以保证真实;其次是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演员不能在现场表演.更不能随意碰触文物.这样一来如何“真实再现”当年的圆明园呢?影片创造性地用三维动画来展示.让废墟摇身一变变回了两千多年前华丽的皇家园林。在真实性外延上。有了电脑动画的纪录片.不仅可以更好地表现生活现实中的真实.而且可以轻易地展示人眼和摄影机无法捕捉到的真实.拓展了纪录片的直观叙述能力。在真实性内涵上。电脑动画可以直观形象地将真实推向真理.将表层真实推向深层真实。隐藏在生活表象背后的真理是抽象的。表现这些真理是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一个尴尬问题,而电脑动画在这里却可以大展身手。其次,电脑动画丰富了纪录片创作手段。

(二)影片观赏性以及纪录片的生存现状

据悉,当年这部《圆明园》是打出要走纪录片商业化路线的口号在各大影院上映的。这部纪录片不管是在票房方面还是观众的反应上面,都有很好的口碑,区别于一般纪录片票房低迷的现实,着实难得。但问题是,这已经可以说明国内目前开始具有纪录片市场了吗?从各个方面,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实,仔细看一些新闻可以知道,可以在票房上面取得一定成绩的纪录片哟不就是一些国产主旋律的记录片或者是一些高特技的“大场面”纪录片。观众可以从这种电影里获得视觉享受,记得有老师曾在上课的时候播放过《鸟的迁徙》,像这种高拍摄难度的鸟类纪录片估计也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所以说,去看这些纪录片的观众大概多是抱着“把纪录片当大片看”心态走进影院,因为他们在视听上得到的满足从某种角度上并无太大差异。其实,《圆明园》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符合了以上的两个特点:一来《圆明园》弘扬了国产电影的主旋律,而来在特效应用上,显然已经毫无争议地站在了国内纪录片创作的前沿,除了三维动画意外,而且其重新拍摄、演员扮演配合旁白、独白穿插讲述历史的方式,也很容易让观众接受。

但跳出这部影片拍摄手法以及表现手法而言,光看这部片的剧情没有什么大的观赏价值。因为在电影院的观众注重的是剧情而是不拍摄手法。整部影片营造的格调和观点有点像高中的历史书(高中历史课老师就已经播放过),基本上只能看成一堂中学历史多媒体课程。片中多次看到帝国主义入侵圆明园,反复多次慢镜头表现焚烧、砸毁各种国宝的场面,但因为影片太过缺少对这些宝物价值详细介绍的铺垫,最终让这曾是人间最美的园林被毁的过程,看着是如此缺乏力量。 当然,《圆明园》在内容上面的一些瑕疵影响不了它成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它的确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但毕竟这样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可以说是一朵奇葩,而当我重新审视整个纪录片的市场,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纪录片究竟拍给谁看?《圆明园》过后,又有没有其他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纪录片产出?

可以说,目前,我国纪录片整体上明显存在很多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如在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方面,表现出反映边缘群众、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的占大多数,而反映日益发展变化中的城市人们生活重大态度变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影片十分稀少,不能满足当前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形象”的市场需求。另外,我们的纪录片选题多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方面的,对人与自然的方面选题很少。就拿我国观众喜爱的《动物世界》来说,还是从国外引入的价值不菲的纪录片,而我们国家秀美的大好河山却无人提及,的确让人惋惜。我国纪录片的另一个不足之处表现为故事性差。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说:“中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其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差。难以迅速吸引观众,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

我国的有许多纪录片都是故事性不强,无法吸引观众眼球。与此同时,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商业成分也充斥着纪录片的市场。许多导演都是有卖点就往什么地方靠,甚至形成一些模式化创作,作为对世界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模式化使纪录片丧失了原动力,从而也使得纪实主义的美学,因为一种消耗性的使用而逐渐枯竭。

俗话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纪录片要想有市场,必须发展、改革。笔者认为可以有三方面,第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纪录片可以从凡人小事中窥见社会变迁,从百姓生活变动中反映城市变革,那样也就会有人来关注;第二,题材尽量多样化,除了表现出平凡人的生活,导演也可以把目光放远一点,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科学宗教,皆可运用纪实手法去创作。这就是《圆明园》为何能够成功的原因,因其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耐人寻味;第三,更新观念,更多地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这样一来既令影片通俗易懂,也会更受人们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的纪录片要想有更加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手法有明确的认识,其实可以多些学习国外一些优秀纪录片作品,巩固我们的理论基础,让纪录片最终能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真实再现_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王文东 尚进

[2] 以纪录片《圆明园》与《大明宫》试论"动画纪录片". 彭国华 陈红娟 [3]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王文权

第二篇:浅谈纪录片《幼儿园》的创作特色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于2001年5月开始在武汉一所全托幼儿园历时两年拍摄完成的作品。作品荣获了“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等。作品之所以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导演不管是从纪录片的选题上、拍摄技巧上、还是结构安排上贯穿着个人的思考和判断,使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有所创新。 第

一、从影片的选题和主题上讲

作为一个记录片的创作者,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拍什么”?这个“拍什么”就是纪录片的选题。选题对于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相当于建设房子的根基,只有根基打牢,才能在上面建设摩天大厦。张庆利编导最终确定以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作为选题对象,也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生活中的素材到作品的题材,这是一个艰难抉择和痛苦筛选的创作过程,而《幼儿园》的主题就是在不断的创作中逐渐形成的。观看影片是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就是这样一行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这句话恰恰点明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借幼儿园中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来折射大人们的世界。 第

二、从影片结构上讲

由于纪录片经常时以正在发展变化的或尚未发生的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因此在结构设计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构思不能一次完成。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材料,会不断充实和修正原来的构思,甚至会完全推翻最初的构想,产生出全新的结构来。因此结构问题贯穿整个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幼儿园》也是在不断的拍摄与材料的充实中慢慢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结构形式。结构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影片的结构特征。影片采用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首先,从纵向结构来看,影片由一个孩子刚进幼儿园引出,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从刚上幼儿园不停的哭、闹以及第一顿饭发生的事情到孩子们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后影片以幼儿园孩子们的毕业照结束。从横向结构来看,导演使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小班、中班、大班各个班级的学习和生活,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而在影片之中,也始终贯穿着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访谈内容,使影片结合的更为连贯,也能使影片的结构更为完整。 第

三、从叙事情节设计上讲

影片的叙事情节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杂乱无章,但是仔细观看就可以看出影片是由几条不同的线索串联在一起的,核心就是记录真实的孩子们的世界。

1)影片中小班的第一节课是老师教孩子们“请你们跟我这样做”的动作,而镜头一转,转到了中班、大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中班以及大班也在做同样的动作.但是中班、大班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小班孩子们的动作不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多小的孩子,在让他不停的接受同一事物时,毫无创新时,到最后都会很容易的完成这项任务,我想同时影片也可以说明教育的循规蹈矩性. 2)影片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子兴高采烈的对女孩子说:“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了”,还有小朋友在数星期几。看到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回家的期盼。而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每次周五都是最后一个来接他的,当他一个人在等待爸爸妈妈是,我们可以从小男孩来来回回焦急的动作和四处张望的眼神可以看出孩子的失望与不安。

3)贯穿影片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和孩子的谈话内容,这同样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谈话内容包括给一个比较聪明的小朋友出算数题、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对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让参加特长班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才艺以及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问到9.11事件和有关足球的问题。而小朋友对于问题的回答更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并且在幽默中引发人们的思考。比如“我干爹是交警,他就收别人的车”、“有钱要分给领导”、“亚洲足球太差了”等,我们很难想象这些略显成熟的回答是从一群

四、五岁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嘴里说出来的,也许是在家里听大人说话耳濡目染记住了这些,与此同时也颠覆了观众对于孩子世界的理解。

四、从拍摄角度和技巧来说

拍摄角度的变化,不仅能改变主体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分量,而且能够使主体形象和陪体、背景的关系、构图的线条结构、光影结构变化,从而为获得最佳构图效果扩大了选择余地。对于同一被拍对象来说,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的拍摄角度,将会产生差异颇大的多种形象特征和意境变化。影片中对于孩子的拍摄始终是平摄角度。摄像机与孩子始终处于平视位置上,这样显得更加的平易、亲近,使孩子们真实的形象更加突出。而画面中所呈现的观点也就是观众的观点,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拍摄景别的不同以及镜头的运动也可以对影片起到渲染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多次出现对小孩子的特写镜头,比如“孩子哭着时的眼睛”“孩子熟睡时的手,脚”,更加突出了孩子的可爱与天真。而影片中也出现了几个静止镜头。比如,一个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是怎么也穿不好、一个小朋友在摞凳子时怎么样摆弄都摞不好,这恰恰展现了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导演似乎更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深深的无助感,也能说明成长过程的艰辛,只有把这件事做好才能不断的成长起来。

五、从影片的编辑手法上讲(剪辑、声音、音乐)

1)从剪辑上看,影片拍摄历时2年拍摄出5000分钟的素材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50多分钟的影片,可想而知剪辑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就剪辑手法而言,导演的思想很重要。在纪录片的后期创作过程中,导演的控制可以使同样的素材经过不同方式的编辑处理,表达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或感情。张以庆导演在剪辑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剪辑手法,线性剪辑、交叉剪辑等。这部影片主要是按照小朋友们第一天进幼儿园到毕业的顺序剪辑的,又穿插了小班、中班、大班小朋友的学习与生活,另外也穿插了小朋友的谈话内容。多种剪辑手法的运用,使片子更加连贯的结合起来,也更能表达导演的想法以及影片的主题。

2)从影片的声音处理上讲

影片中从开始到结束几乎一直运用的同期声,无解说,只有访谈时是采用谈话的方式。纪录片中的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或缺的因素。不管是孩子们哭闹的声音,吃饭时的声音,半夜老师叫起来上厕所的声音,都是运用的同期声。同期声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最真实的一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画面感。 3)从音乐的选择以及运用上讲

纪录片创作中,音乐的配用应该以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艺术构思的基础,应该根据该作品中特定的情境和画面的长度来分段陈述,间接出现。《幼儿园》这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音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茉莉花》。这首音乐的出现分别是在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孩子们等待家长来接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以及小朋友们毕业的时候。轻柔的音乐在这几部分出现是用来表现孩子们像茉莉花一样的慢慢的绽放,虽然中间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但是他们最终会克服,就像刚上幼儿园时不停的哭,到后来的毕业,可见孩子们已经克服了成长中的挫折,像茉莉花一样在风雨中、阳光下成长。

影片结束时,出现了这样一段话“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句话让我们想到即使这一批孩子已经毕业了,但是又有源源不断的孩子来到这个地方,重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停在这里。 影片《幼儿园》的选题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实际,也和其他纪录片相比有更大的趣味性,不枯燥。然而这部片子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记录幼儿园中的一个个最普通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节方面引人深思,从而更好的印证了片子开头的那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从孩子天真的话语和表现映射出我们成人的世界,从而对主题进行了更好的诠释。

第三篇:播音主持论文浅谈栏目化状态下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

浅谈栏目化状态下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以《讲述》为例

绪论

随着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在实现自身创作意图的前提下,制作出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受众品位的纪录片成为当今各纪录片创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较之早期纪录片所走的贵族化路线,如今的纪录片创作更加倾向于贵族化与平民化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从主题选取到表达手法上都平民化十足的创作,讲述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开播,同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开播,一种以栏目播出为依托的新的纪录片创作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时间全国掀起纪录片栏目化高潮,而这种为大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作和播出模式也一直被许多电视台沿用至今,更多更成熟的纪录片栏目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在激烈的收视率竞争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突显自己的栏目特色。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一档口述体纪录片日播栏目《讲述》2006年播出的几期节目为例,谈论栏目化状态下的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

一、电视人物纪录片及纪录片栏目化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其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随着电视时代各种纪实节目的发展,纪录片的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根据不同的标准,纪录片的类型也存在着各种划分。本文所说的电视人物纪录片主要是指通过跟拍的纪实手法或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再现的表现形式对真实时空中行动的人的完整的生活流程进行记录,表现人的生活常态,借助其中的动态性及不确定性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纪录片创作模式。所说的纪录片栏目化则是指纪录片在制作和播出环节上符合栏目的运作模式,即内容风格一定,制作周期一定,播出时长一定,播出时间一定。

二、电视栏目的特性对电视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一)对纪录片创作选题的影响

传统的纪录片创作以深刻见长,这就要求它的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挖掘性,由于电视栏目具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播出时长等方面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受限于栏目化的电视纪录片在选题的确定方面有所不同。对于电视人物纪录片来说,由于人物纪录片主要是对一个特定人物的事迹或生活状态给予真实地记录,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对人物进行记录,突出人物形象,吸引受众成为创作中的难点。在这种限制之下,创作者往往把故事性和可看性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所以在选题方面也会对满足这类条件的人物给予较多的关注,而不是重点考虑它是否具有深度挖掘的可能性。

(二)对纪录片创作成本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部长达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在创作上都会有较大的投入,包括庞大的创作班底以及较高的创作经费,所以,制作如此大投入的纪录片使得很多创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栏目化状态下的纪录片创作因受到制作周期,选题等方面的影响,对于任意一期纪录片的创作无论是从创作班底还是从创作经费来说都远比传统纪录片投入的要少,成本相对要低。

(三)对纪录片创作质量的影响

电视栏目因其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它在培养电视人物纪录片稳定的受众群体,扩大品牌影响力上占有极大的优势。然而,播出时间的固定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制作周期的缩短,这无疑有悖于传统纪录片超长制作周期的创作模式,以记录真实、追求深度见长的纪录片在没有了创作时间的保证下就很难再出现先前在各方面都制作十分精良的作品。虽然,在栏目化状态下,纪录片可以采用分集播出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弥补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形式调动观众连续收看的兴趣,但毕竟栏目播出的时长有限,不可能做到为深挖一个典型人物而拿出好几期栏目的时间,这其中也存在着制作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观众收视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三、栏目化状态下电视人物纪录片的优化策略

面对激烈的收视竞争,电视人物纪录片如何在纪录片栏目化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很好的生存,实现它的创作价值,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恰当选择记录对象

对于以突出人物形象为主的电视人物纪录片来说,所选人物是否具有可圈可点之处,是否值得纪录,在纪录了之后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等都成为纪录片创作先期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选择采访对象显得尤为重要。

1、人物应具有典型性

笔者认为,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应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同时符合以下情况中的几种:

①非正常人,主要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身体和心理缺陷

②妇女

③少年儿童

④具有特殊经历的人或有传奇故事的人

⑤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贡献的人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往往心存好奇,如具有特殊经历的人,对于弱势群体,如非正常人、妇女、儿童等存在着同情和怜悯,对于在某一

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则或多或少表现出赞赏。因此,选择符合以上情况之一或同时符合其中几种情况的人物为采访对象的电视人物纪录片,在其核心人物确定之时起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受众。

12月9日,《讲述》栏目播出的纪录片《挑战》中的主人公王嘉鹏是一位留学挪威的中国学生,1993年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不幸造成高位截瘫,从此,近三年的时间内,他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生活自理能力,躺在床上不能动,大小便失禁,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翻一个身都需要别人帮忙。在妈妈的帮助下,王嘉鹏一边与死神抗争,一边学习迈步,在长达5年的漫长坚持后,终于可以拄着拐杖行动了。然而,有着这样非常人经历的王嘉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挪威国家队教练看中,在经过了两周的集训之后,原本没有一点儿滑雪功底的王嘉鹏一举夺得了冬奥会高山速降和15公里速滑的两项金奖,第一次把五星红旗插在百斯特拉滑雪圣地的高山上。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来说,无疑是具有典型性的,残疾人+有传奇故事+对祖国有特殊贡献,自然会成为受众关注的对象。

再如《讲述》10月20日播出的纪录片《琴童》,主人公宋徽中是大连市沙河口区兴文小学六年二班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同班同学,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迟云龙筹集医疗费,在父母的支持下去街头拉小提琴,以募集钱款,他的举动引起了全大连市民的关注,他执着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得到了人们的称赞,同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迟云龙也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小宋徽中则在2005年底被评为“感动大连十大人物”。广告学中有一个原则叫做“3B”原则,3B即

beauty——美女,baby——小孩,beast——野兽。该原则认为人们通常会对美好的,美丽的(beauty);可爱的,纯真的(baby);丑陋的,邪恶的(beast)事物产生较强的注意,因此,少年儿童+有故事,理所当然会成为吸引受众注意的有效手段。

2、人物应具有接近性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它的目标受众应是我国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间突起的那一部分人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是做给谁看的。而在这一部分人群当中,电视最主要的收视群体则是并不拥有较高的工资收入,没有太多娱乐生活的工薪阶层或已退休职工等。他们在情感上更加关注自己身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遭遇,或想从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或纯粹的是想放松自己疲惫的心情,而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人物纪录片是否能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给予它一定的关注,创作者则应当考虑被采访人物的平民化程度,是选择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老百姓,还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人物。

《讲述》栏目并不像《人物》和《大家》一样专门播出人物纪录片,它主要强调的是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有时侧重于有故事的人,有时侧重于抓人的事儿。而在制作人物纪录片时它同样是更多的选择贴近百姓的典型人物。如11月17日播出的《无法放弃》中,讲述的是一个进城打工的乡下妹子李泽英凭借自己的爱心,放弃自身幸福,12年如一日地照顾雇主遗弃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再如11月3日播出的《如此冤家》,说的是一个叫陈建林的车祸受害者亲人为了减轻肇事司机的生活负担主动将其索赔的四万元钱退还的故事。一个是打工妹,一个是普通工人,他们并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多大的社会影响,然而创作者

之所以把他们定位为节目的主角,是因为他们是有故事的平凡人,观众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获得情感的共鸣,感受到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小人物的善良和可爱。让遭遇到不幸的人觉得原来世间还有真情在,让不相信有真情在的人转变原有的想法,让懂得感受真情的人认真品味其中的真情。笔者认为,电视人物纪录片应作为人们生活的镜子而存在,即通常所说的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而这面镜子最大的作用在于照见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子,展现客观、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让本来就积极乐观,拥有真善美情感的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让消极悲观,对真善美并不追求的人以此“正身”。

(二)重视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

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是以人为本的创作,该类型纪录片的创作区别于以一个事件为主线的叙事型纪录片以及以展现动植物生存状态为主要目的的科教型纪录片,它所表现的群体是有着丰富的情感,思想性较强的人,而人物形象是否饱满完全取决于该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是否客观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对于人物纪录片的创作,重视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和思想演变的脉络成为创作的核心。

如10月10日播出的《英雄无悔》,讲述了一位武汉市新洲区乡村税务干部邱应发的几件让他妻子不解的事:曾是缉毒一等功臣的他十多年来却对妻子只字不提此事;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有关战争的节目就会满脸泪水;背着妻子给患癌症的战友送去1万元钱;背着妻子给一位失足青年1万元钱办厂子,而邱应发之所以做这些事情只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英雄情结,那么,如何体现这样的英雄情结,则需要对其内心活动进行刻画。《英雄无悔》在引出了邱应发曾经是缉毒一等功臣但仍对这段往事闭口不言这一典型事件时这样描述他的内心:一想起当年在一起的战友,那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一下子就牺牲了,大邱就感到非常难过,所以他一直很少提及此事。他觉得:自己能活下来是非常幸运的。他总觉得自己不是英雄,英雄是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友。在邱应发打赢几个失足青年后,他的思想也因内心的英雄情结产生了变化:放这些人离开将会给社会造成新的危害。此时他不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突然意识到:尽管自己已经退伍,但军人保护社会安宁的本色仍不能放弃。于是,便出现了他背着妻子拿1万元钱给他人办厂的事情。通过这些对他内心思想变化的描述,鲜活的展现了他的英雄情结,观众也很容易就可以抓住邱应发这样一个人物的特点,从而抓住整个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英雄无悔。

(三)注意创作中的戏剧冲突

笔者认为,栏目化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借鉴文学创作的方式赋予纪录片较强的故事性。在表现事件的过程中注重转承起合,通过一个个包袱的解除将事件顺畅流利的向观众娓娓道来。可以说,一个栏目是否能够生存完全取决于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在栏目形态多样化,栏目内容多元化的大潮中,受众的选择范围变的越来越广,其主动权也得到了空前的体现。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并使这一注意得以延续则需要谈到一种表现的艺术,即创作中的戏剧冲突。

1、寻找具有冲突性的人物事件

在文学创作领域有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对于电视人物纪录片来说,表现人物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而事例是否具有生动性、鲜活性和典型性,是否能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则需要对人物事件进行挖掘筛选和提炼。

在电视人物纪录片创作方面,创作者往往选择具有一定冲突性的人物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如《琴童》中宋徽中在拉琴为同学募集钱款时,首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第一个冲突是围观的路人并不理解他这一行为,怀疑他是骗子,这给他的计划带来了一定的阻挠,面对这时的困难,小徽中选择的是继续坚持,当第一个冲突有些缓解的时候,第二个冲突出现:保安赶走了拉琴的宋徽中,面对第二个冲突,宋徽中选择去小胡同拉琴,最终解决了问题。从文艺学角度来说,事情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最终平衡的过程。

2、通过结构设置表现冲突

对于电视人物纪录片,如果创作者已经确定了所要选取的人物事件,那么如何讲故事就成为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看创作者讲什么,而是看他从哪个角度去讲能让观众容易接受,更能调足观众的胃口。

如《挑战》中,当王嘉鹏告知远在中国的母亲他将去参加滑雪比赛时,母亲坚决反对,面对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的阻挠,观众一定会对其中的原因充满好奇,这时,编导以王嘉鹏回想的方式向观众抖开了其中的包袱。对于这一部分的结构设置,创作者并没有直接说由于小的时候的飞机失事造成高位截瘫,母亲担心王嘉鹏治疗后的效果功亏一篑,所以不同意他参加比赛,而是很巧妙的先说明母亲坚决反对的态度,向观众抛出一个包袱,调起观众的胃口,然后再慢慢解开这个包袱,通过恰当的结构设置表现冲突。

结语

《讲述》这档口述体纪录片日播栏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着重强调通过当事人的回忆,借助情景再现展现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可以说,这种创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在栏目化状态下纪录片制作周期的问题,是纪录片与栏目化有机融合的较好体现。在这种前提下,《讲述》的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也显得更加符合栏目化运作,值得其他以栏目形式播出的电视人物纪录片借鉴和学习。然而,笔者发现,《讲述》的人物纪录片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某些固定的模式,比如结尾有时要找一个地位较高的人,一般为某某地的领导对人物的事迹给予肯定,或者将其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当然,作为全国核心媒体的中央电视台来说,适当的表现出高调也是正确的,不过,太过模式化的结尾也会使观众产生厌倦,最终可能导致观众对栏目收看的不完整。

第四篇: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二)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新闻写作的谋篇布局,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此时此刻,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这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一)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二)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三)要注意核对数字。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我国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 新闻描写是否恰如其分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记者的态度,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如果带着个人的好恶,就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或缩小有关的事实。

六、要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记者写出来的稿件,也还要经过所在传媒内部的审改。

第五篇: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失实这一阴影却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每一个阶段,是一个极难根除的顽症。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在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受市场利益驱使,把明明没有的,但却能吸引读者的“新闻”登上报纸。例如2002年1月,某刊物刊载了一篇名为《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的新闻,报道的是山西某地的一名记者因为写批评报道而遭报复,被人贩子拐卖到一个山沟里呆了61天,最后获救的经历。全国许多媒体都转用了这条新闻,该新闻后来证明是条假新闻,这一事件对媒体的信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任意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夸大细节,添油加醋。最近最引人注意的事件是张柏芝,谢霆锋离婚案件,两人从未说过离婚,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宣称两人已离婚。

3. 要件残缺,隐瞒事实。有时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或为了报答某人的恩惠,记者和新闻单位会故意隐瞒事实给读者制造假象。

4.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记者和新闻单位为了塑造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把别人做的事移植到典型身上。例如有些电视台在拍摄专题经济新闻时,让一些长的漂亮的文艺员代替工人装模作样操作机器,代替农民喜迎丰收。

5.因果不符

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炒新闻。何谓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那些广告公司、公共公司为包装明星、宣传企业形象、推销商品,伙同新闻从业人员炒作假新闻时有发生。例如,2003年元月,一些媒体炒的火热的“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就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就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目的是提高三亚的知名度。炒新闻,失实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的下降。

记者本身职业素质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只是为了获得个人名利,将很可能导致新闻失实。如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有些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更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新闻从业人员不顾职业道德,拿人“红包”搞有偿新闻。所以,制止失实新闻,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还必须从新闻媒介内部下功夫。 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应该如实客观地报道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人民大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整个新闻界来说,要建立防范虚假、失实新闻的长效机制,健全新闻法规,依法惩治新闻领域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上一篇:汽修厂规章管理制度下一篇:侨务办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