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想象作文训练

2022-07-22

第一篇:小学想象作文训练

想象作文训练

教学目标:

1、在全情投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作文的畏难情绪。

2、在分步的讨论交流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3、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特别是选材、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图画 (内容是一只母鸡在椰树上下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丰富吗?我们来看这个小测试。 看到下面的图形,你能想到哪些事物? (内容是半圆弧线在直线上)

二、新授

(一)看图猜图

师:看,这是什么?对,这是一幅奇特的画,想知道画的是什么吗?

有这么一只母鸡在椰子树上,而且生的蛋掉下来没碎。现在请同学们猜猜,有哪些可能使这只母鸡会这样?

(二)讨论猜想

师:母鸡怎么会在椰树上?

师:母鸡怎么会一下子生这么多蛋?

师:鸡蛋掉到下面为什么不碎?

师:真是一只特别的鸡,要知道这只鸡以前可不是在树上的,以前它在哪?师:那她怎么会不在鸡笼的呢?这只特别的鸡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呢?

三、写想象作文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1、出示

大象小松鼠老虎小兔子狐狸

作文要求:

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以上动物写一篇小故事。

2、学生开始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放轻柔背景音乐)

3、读新作,修改

四、巩固

同学们的想象是那么丰富,那么奇特,把老师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作中敢想象,多想像,那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文的。

第二篇:想象作文的训练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写想象作文

活动一:一点即通

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过程:1.老师阐释想象、联想与空想的意义;

2.让学生充分理解各自的涵义。

时间:5分钟

活动二:火眼精金

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想象的涵义

过程:1.老师给出几个语话(含有联想、想象、空想等);

2.让学生辨别其中的句子属于哪一个。

时间:5分钟

活动三:出口成章

目标:让学生初次尝试写想象作文

过程:1.老师给出几组天马行空的词语;

2.学生自由选择一组,通过想象写出一段关于想象的语段;

3.老师随机挑选学生,成果汇报;

4.由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

时间:10分钟

活动四:七嘴八舌

目标;更加熟练的掌握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

过程:1.把全班分为六个小组;

2.老师给出几个想象作文的题目(例如:二十年后的_、假如我是_、和_对话、我想_等),采用抽签的方式,由每组选一个题目;

3.每人说一段话,小组内合作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时间:15分钟

活动五;一决雌雄

目标:加强学生对想象作文的进一步训练

过程:1.每组汇报自己的成果;

2.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的作文,共同交流学习。

时间:10分钟

课后作业:老师布置一篇关于想象的作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改写成剧本,进行舞台表演

组员:史婷、宋莉莉、祁梅萍、苏瑾、陈淑娟、程艳霞、程芳艳、赵红梅、周琳、汪毓梓

第三篇:想象作文训练七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象作文的内容有一定的独立性,学生可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我们应遵循“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的习作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

1 看图想象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看图作文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直观的缩影,不同的画面蕴含着不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适合的图画进行想象作文。但画面所反映的生活是单一的、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要想把图画的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借助想象演绎画面的情节,变单一为丰富,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才能再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彩性。如第四册复习五的口语交际题有一幅图,画的是公园里,在售货亭旁的一棵树下,一个小男孩找不到妈妈了。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先弄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再进一步想象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怎样,表情如何,他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的动作如何,他会说些什么?接着可以《找妈妈》为题把这件事说具体。

2 听音想象作文

声音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就是同一种声音,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事物感受的差异,他们所产生的想象和联想也不同,习作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具有真情实感。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声音、一组声音或者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行想象作文。如播放雷声、雨声、汽车喇叭声、敲门声,学生可能会写出《雨中》、《送伞》、《妈妈回来了》等作文;播放《快乐的节日》这首乐曲,学生可能会写节日里一家人出去游玩或者是“六一”儿童节时,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一起欢度节日。

3 设词想象作文

教师设计出一组词语,学生凭借这些词语扩散思维,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并用这些词语编成故事。如用“花园、草地、废纸、可乐瓶、小朋友”写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文章,教育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

4 编童话想象作文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把动植物拟人化,编写出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教师可按“以观察为前提,以阅读为基础,以思维为主线,以语言为凭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编写童话。训练形式有三:①看图编童话。如第四册复习六的口语交际题有一幅图,画的是小熊一家住在茂密森林的山洞里,熊爸爸扛着锯要砍门前的大树,啄木鸟、松鼠和小兔都很着急,小熊拉着爸爸不让他砍树。看这幅图可以《小熊真可爱》等为题编一个小熊阻止爸爸砍树的童话故事。②续编童话故事。如学了《骄傲的孔雀》后,可想象孔雀听了喜鹊的话,她会怎么想,怎么做?然后编一个童话故事。③给材料编童话故事。比如,园子里的南瓜开花了,它邀请蜜蜂来作客。蜜蜂发现南瓜花有的花中有花柱,有的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南瓜为什么又要请蜜蜂来作客呢?让学生想办法弄懂这些问题,然后以《蜜蜂与南瓜》为题编童话故事。

5 编科幻故事想象作文

科学幻想是一种与人的愿望紧密相连,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进行的创造性想象。它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地想象,设计未来的世界和事物。教师可通过新颖的命题或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如《会飞的苍蝇拍》,学生设计的苍蝇拍能够自动跟踪苍蝇、蚊子并把它们消灭。还可以写《我和外星人做朋友》、《我家住在月球上》《海底旅游》等。写科幻的作文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

6 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

对未来的生活,学生充满了幻想,他们憧憬未来,有各自的理想;对未来的社会,学生也能按自己的意愿去设想。让学生写写将来,他们更能畅所欲言,将心中的愿望倾泻出来。如写《二十年后的我》、《我心中的城市》、《假如……》等。

7 拓展课文的想象作文

拓展课文的想象作文是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进行补写、续写、改写等。如学了《穷人》后,想象渔夫和桑娜以后是怎样抚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以此为内容续写课文;学了《马背上的小红军》后,可想象假如小红军没有死,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在干些什么?然后以《今日小红军》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体现了学生习作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任其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勤于思,善于想,乐于写,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想象作文训练》教案

写作目标:

1.

想象要合情合理,富有创新 2.

发挥想象,把文章写的生动而丰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舒缓的音乐

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课文,或课外阅读的想象文章,重点掌握文中的奇思妙想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这些文章都充满了作者的奇妙的想象。其实,不仅是课文中学过的这些文章,我们以前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西游记》也充满了大胆的想象。请同学们回忆这些作品,选择一篇文章,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过的,说说它们奇在哪里,妙在哪里? 2.

导写:

1)学生自由发言,品析想象的精妙之处。 2)学习知识短文《想象》。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结合所读作品及平时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什么是想象?想象是怎样产生的? ——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想象的产生:夸张、综合、拟人化等等方法。 3.

引导

教师播放准备好的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倾听,并把听到的音乐想象成一幅画面。 听完后,学生交流听时想象的画面。 4.

练习

情境设计: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在单位加班,我一个人在家。做完作业以后,桌上的小闹钟引起了我的兴趣。“它为什么每天早晨到时候就响呢?盖子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决定打开来看个究竟。于是我找来了工具,打开后盖,把零件一个一个拆下来,哦,原来闹钟的结构是这样的,这下我知道了。我准备把闹钟重新组装起来,没想到,拆开容易,再装起来,就不容易了。我忙得满头大汗,也没装好,就在我万分焦急,不知所措之时,“丁冬”,门铃响了,“坏了,妈妈回来了”

练习要求:请同学们接着这个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用20分钟的时间快速作文:如果你是妈妈,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要注意具体生动,描绘出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写好两个人的语言和动作。 5.

展示评点学生作文。

1)学生写好以后,首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推荐在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评点,扣住合理、创新的要求,并提出修改意见。 6.

归纳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作文中,丰富的想象使的文章生动形象。想象要想合理,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要合理且富有创新精神。想象能开拓思维的空间,使文章更具体、更丰富。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看、多思、多想,就一定能张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于丰富而美妙的想象天地。

7.

布置作业: 可以在三个练习题中任选一题,也可以自己选择材料,展开想象训练。

第五篇:作文训练中的想象与真实

想象力在作文训练中的重要性

成都17中王雪梅

【内容摘要】根据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认识误区,笔者提倡“眼睛耳朵心灵”作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失真想象眼睛耳朵心灵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遭遇尴尬的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学生实际看来,现在的学生作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思想:应付作文。他们按成人社会的模式来应付,言不由衷,说的不是他们真实的思想,也不是他们的心理、他们的身份、他们的情感所应表达、所能表达的内容,从语言到情感到形式都跟他们的生命状态相差甚远,这是我们作文的现实状况。脱离现实生活的闭门造车式的作文课“苦”了学生,急煞了教师;硬逼着学生仿范本、编作文如同八股取士一样有害于创作,更不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与成长。

我们对本校300多名高三学生进行的关于“生活与作文”的调查统计表明,学生“不喜欢作文(应付,为完成任务)”的占29.7%,真正“喜欢”的也只有13.0%,他们中的不少人觉得作文是一种负担,甚至更糟糕的是“害怕、讨厌”作文的也占到了11.3%,35.3%的学生认为“写作的动因”就是“为考试做准备”,35.3%的学生感到“应付考试,照搬套路,过于功利化”是“当前作文最大的弊端”。

二是行为:作文空洞。我们的调查统计表明,30.3%的学生认为“作文写不好的原因”就是“生活单调无新意”,27.3%的认为“当前作文最大的弊端”在于“远离生活,缺乏感悟,过于高调化”,他们笔下之所以写不出丰富多彩的东西,实际上是他们相对贫乏、单调生活状况的反映,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没有打开,他们的思维天地没有打开,没有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世界,或者说没有引导他们投身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认为“有所感悟,不吐不快”“写作动因”的学生就占38.7%,而3 4.0%的觉得“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情感体验”是“最能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这说明学生有强烈的写作愿望和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渴望。

有人把这些归结为没有生活体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生活中天天都有新鲜事的发生,只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把握不住年,如果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写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他们作文就会写得更充实,更有活力。周围生活中长有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演绎,社会热点、影视歌星、节庆活动等都可以引发他们心动神摇。这些情感体验、心理活动都可以入文。大自然、社会、家庭、师生、邻里间的真善美、假丑恶也都回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澜,审美丑、辨真假、抒真情,以情入文,皆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与其年复一年地说套话,发一些内容空洞、言不由衷的豪言壮语,不如让学生袒露心扉,追踪热门,指点江山,循情成文。其实,写生活并非一定要写国家大事,往往恰好是一些生活小场景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现在高中生的作文,大都走套路,有闭门造车之感,总觉得思路没打开,缺乏想象力;教师的作文训练也是按部就班,甚至可有可无,我想,如果教师能在作文训练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人遐思的情景,让学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就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有了想象的翅膀,学生就能对所见所闻的形象进行再创造,就能用真心、说真话、抒真情。

1、用眼睛去想象

用多媒体投放一些或真实或抽象的画面,或者直接投影实物,引导学生在作文前仔细观察,让他们在观察中认知、理解,抓住画面内容中的重点和特点,从正向、逆向、发散多角度去思考,多侧面、多层面去想象,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有利于打开思维,有利于创造想象。例如:我的作文可都是两节连堂,通常用一节课来训练思维,在用40分钟写作。一次作文课,我把学生带到图书室,让他们自己去看,结果同学们把书也看了,更写出了诸如

《弄花香满衣》、《青藤与书屋》、《青藤绕香》等情趣横生的佳作。

图书室的四周长满了幽幽爬山虎。像是调皮的小孩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显得那般温馨与和谐。这里,没有书声琅琅却有如小溪潺潺流水般的低头细语;这里,没有追逐打闹却有似针落地般的碎步声;这里,远离题海战术只有一片书的海洋任你遨游无所束缚。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里,书香溢满大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终于又能插上“翅膀”来到这片静地。数日来疲惫的“应战”或许只有在这里才可以得到些许释放。放下一切置身于好词妙句里,有人手捧“笑话”,捂着嘴嗤嗤偷笑,有人品味“精品小说”感叹周遭境遇,有人关心时政拿着报纸皱着眉头小心的“控诉”老美的霸道行径,也有“文学青年”陷入了佳文捧着稍显残旧的旧书不释手、、、、、、

阳光仿佛在蔷薇上泼洒着红红的火焰,而阴影中的花朵微微泛蓝,宛若薄柔光滑的锦缎。

这时,我低头深吮,只觉书蔓绕,余香留。

越过石阶,走进图书室,忽而变得沉默不语,周遭的同学也合拍的归于沉寂,就连那鸟儿也停止了欢吟。我拿了一本书,坐在了角落里,浅笑着翻开了扉页,随着指尖的跃动,一页页,一句句,像是蔓藤一般顺着我的血液直至心底。我进而闭上了双眼,顺着那蔓藤走入了一个花的梦境,我无垠的想象着作者的情感,那文字的内涵,仿佛此刻我亦与他同在。

低头浅酌,花香四溢。这一刻,我爱上了这蔓的萦绕,我恋上了这书香的拥抱。

观察的饿角度不同、选材的角度就新颖独特,学生们的感受和文字也异彩纷呈。

2、用耳朵去想象

声音是激发人造性想象的重要途径。在作文前,如果播放一些情趣较浓、感染力较强的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引导学生在声响中展开联想的翅膀,形成想象中的形象甚至画面,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美,并且有表现这种美的欲望,那么,作文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才会抒真情、写真话。例如在今年60国庆之后,我就在一堂作文课中用声音来引导学生:嘹亮的国歌、轰鸣的礼炮、铿锵的致辞、呼啸的机组```````同学们深受启示,写出了这样的佳作:

鹰击长空

(首段)

黄皮肤,黑头发,六十载,铅华尽。神州地,江山娇,关山越,苍穹清。看昨日,备艰辛,展未来,民族兴。

(中间重点)

镜头一:1925年 5月30日。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一只雄鹰,秀出了伟人的激情。

镜头二:1949年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周总理说,那就再飞一遍。当时令外国人咋舌,中国一夜之间居然有这么多飞机。

18架飞机,飞出了中华的气势。

镜头三: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蓝天上拉出了五道绚烂的彩带。

五个飞机梯队,排出了中国的豪迈。

(尾段)

峥嵘岁月,一路走来,岷山之巅,白雪皑皑。神州大地,如锦繁花,看我中国,雄姿豪迈。炎黄子孙,拳拳赤心,轩辕神韵,薪火相传。

这些文句中,既有现实的场景,又有想象的画面;既有多角度的思维,又闪烁着想象的火花。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既要有思想感情上的自由,又要有笔墨的自由,不轻易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不要受情感的禁锢,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什么,怎样写,不受限制,没有约束,更不要被一些人为的机械化的作文模式牵着鼻子走。让学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异彩纷呈、个性各异、闪烁着真我风采、具有独创性的“精神产品”。

3、用心灵去想象

其实,要调动学生的,不仅仅是眼、耳、鼻等外在的感官,作文训练的最终目标是用思维来成就文字。所以,思维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表示外在符号的文字加上有思维的情感才是真正的作文。

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方向是强调表达能力而非阅读能力,强调思维能力而非记忆能力,因此,真情实感应成为作文的关键。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真正地用心来想象。例如:在教学生审题这一块上,让他们用“补充法”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以“自然”为中心。

先补充,让学生先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在“自然”上补充哪些成分;在补充的同时学会联想事例。

结果,学生思维被激活之后,作文的框架也就出来了:

补充主语:

(范仲淹)在自然中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海子)在自我中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在自主中生活,甜蜜忧伤,花分六月。

生活在自然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生活在自然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生活在自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补充状语

园中的松在自然中正直生长小池中的莲在自然中清廉地生长

围墙边的梅在自然中坚韧地绽放墙脚下的菊在自然中激情地蓬勃

补充定语

在精神的自然中,他是开拓的先驱者,为我们指引了一条光明大路。(庄子)

在精神的自然中,他是奋进的开拓者,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辉煌的路。(鲁迅)

在精神的自然中,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为了自己灿烂的明天而积蓄力量。(自己)

其实,审题中的补充法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很有作用,补充的过程既是对文字的补缀,也是对思维的补白。这种用心的想象,帮助他们完成思维训练,培养了创造想象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练习。思维能力和品质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核心内容。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灵敏性等等品质。为此, 分专题进行了联想、想象练习, 多角度审题立意练习, 结构模式练习, 议论文分析说理练习, 话题作文快速写作练习, 语言表达练习等。每次练习都着重实践操练, 讲解技巧要求—典型示范引路—当堂写作练习—欣赏讲评一总结修改, 期间穿插师生、生生讨论交流、争辩指正, 碰创思维火花。把思维能力的练习贯穿在整个作文练习的始终。既把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又引导学生以这个规律和方法去分析其他具体文章, 写作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写作实践相结合。

“眼睛耳朵心灵”作文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了一个词语“真实”。

注重感情性,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样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的力量,才能自己感动也让别人感动。相反,没有感情或感情乏味,那么文章就味同嚼蜡,惨不忍“读”。

注重感情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这里说的“敞开心扉,绝对坦白,毫不隐瞒”也就是说真话,诉真情。学生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学生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相反,若人为的诱导学生向某个标准趋同,不仅伤害学生的个性,也会造成说话的恶习。

现在新课标中越来越作文的真实性。有的学生误以为写真实的人或事,其实,作文的真实应是情感的真实,而学生多读、多思、多听、多看,情感自然就会真实。只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进而形成动手能力,才能积累他们的创造力、创作力。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寻中构建自我,完善自我。就教学方法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在某一情境下是最优方法,在另一情境下则未必。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的:“每一种教法,从本质看,都是辩证的。就是说,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都能有效地完成某些任务,而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任务,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利于达到其他目的。”笔者的这种作文教学从来就没有完善的,这是由教育的特点所决定,因此它激发了笔者在教育教学上继续跋涉和探究。

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我认为,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点就是广泛地涉猎,艰辛地付出,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希望我粗浅的见解能对在学海中沉浮的莘莘学子有所帮助。

参考书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语文课程标准应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0期)

④《新课程体系下语文教学的辨证思考》,见《语文教研》(2009年第9期)

⑤《从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看中学作文教学思想转变》,见《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0期)

⑥《“描述”与“论说”辩》见《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

上一篇:下乡驻村民情日记下一篇:小学优秀作文精选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