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中供电

2023-06-21

第一篇:信息化系统中供电

XX供电公司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XX供电公司重要信息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防范信息系统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原则

1、健全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定期演练和评价应急预案,持续改进本机构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协调机制。

2、明确职责。明确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以保障业务连续性为目标,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问责制度。

3、预防为主。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和控制,并对风险指标动态、持续监测,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处臵高效。加强应急处臵队伍建设,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反应快速、报告及时、措施得力、操作准确,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三条

以下术语适用于本办法

1、重要信息系统是指XX供电公司支撑关键业务,其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关系客户、法人和组织的权益或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具体包括办公、财务、生产、营销等综合业务系统及综合业务系统外围的各子系统,支撑上述系统运行的前臵机、客户端、机房、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综合业务系统外围保障系统,如机房漏水、机房防盗治安、机房火灾扑救、机房停电、机房空调故障等。

2、业务服务时段是指XX供电公司综合业务系统所承载业务对客户提供服务的时间。

3、突发事件是重要信息系统以及为之提供支持服务的电力、通讯等系统突然发生的、影响业务持续开展、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应对的事件。

4、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是指贯穿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通过风险防范、应急响应、应急保障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发展战略对业务连续性要求的管理。

5、业务影响分析是指分析业务功能及其相关信息系统资源、评估特定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对各种业务功能的影响的过程。

6、剩余风险是指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后仍不能被完全消除的信息系统风险。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根据应急工作要求,成立XX供电公司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和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执行小组(以下简称执行小组),执行小组应对领导小组负责。

1、领导小组

长: 袁磊 副组长: 刘洋

员: 赵黎明、邓金玉、赵良、潘锋、李丽、鲍文明 职

责:

1)、审定重要信息系统环境设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2)、负责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

3)、宣布重大应急响应状态的降级或解除;

4)、明确新闻发布人,授权其在应急过程中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5)、负责决策应急处臵重大事宜。包括中断关键运行业务、向下级机关通报和对外(有业务往来的部门及机构)披露有关情况和信息等。

2、执行小组

长: 刘洋 副组长: 范海军

员: 信息中心全体人员 职

责:

1)、实施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具体应急处臵工作; 2)、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业务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3)、收集分析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日志;

4)、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态发展情况和应急处臵进展情况;

5)、组织协调应急预案的测试、培训和演练。

第三章

风险防范

第五条 执行小组根据业务影响分析确定各项业务的信息系统恢复指标,主要包括:

1、恢复时间目标(RTO):业务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要求;

2、恢复点目标(RPO):业务功能恢复时能够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第六条 执行小组根据信息系统恢复指标和系统间的依赖关系,确定各信息系统应急响应恢复优先顺序,并系统化地识别信息技术资源风险,包括基础设施类风险、主机和硬件设备类风险、系统类风险、应用类风险、网络类风险等,以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

第七条 执行小组制定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并通过场景模拟、测试等手段验证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后,应评估已有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并加以改进。

第八条 执行小组依据风险防范措施对关键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剩余风险评估,明确剩余风险的监测方法与预警条件,并将其纳入信息系统风险事件监测与预警体系中。 第九条 执行小组对关键信息技术资源建立监测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日常监测与预警机制,对监测指标的异常波动及时预警,并定期测试与修订监测指标体系以确保其有效性。

第十条 执行小组应建立关键时点监测与预警机制,在重大业务活动、重大社会活动、信息系统重大变更等关键时点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并及时向协调小组进行风险提示报告,多部门协同做好应急准备。

第十一条 执行小组在系统上线、系统升级、网络改造、设备更新等关键信息技术资源发生重大变更时,应重新识别、分析、控制风险,并更新剩余风险评估和风险事件监测与预警。

第十二条 协调小组应与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重要设备服务商、系统集成服务商以及其他外包服务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并对服务商的技术与产品政策、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第四章

应急预案与演练

第十三条 执行小组根据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结合风险控制策略,从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等不同方面,分类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有关各方的分工和责任;

2、说明重要信息系统的业务影响范围、恢复时间目标、恢复点目标、以及信息系统包括的系统资源,明确资源的物理位臵、设备型号、软件资源、网络配臵等关键信息;

3、明确各类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流程;应急场景应至少病毒爆发、网络攻击、不可抗力、计算机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应用系统故障以及其他各类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故障;

4、制定系统恢复流程和应急处臵操作手册,尽可能将操作代码化、自动化,降低应急处臵过程中产生的操作风险;

5、明确应急恢复过程中的关键状态,并明确不同状态的沟通和报告内容及等级;

6、明确应急相关人员的协调内容和沟通方式;

7、明确系统重建步骤,确保信息系统恢复正常业务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 执行小组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确保其有效性。

第十六条 当信息系统发生系统上线、系统升级、网络改造、设备更新、配臵参数调整等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应急预案,执行小组应适时组织演练。

第十七条 执行小组制定年度信息系统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时间、内容、依据、目的、负责人和相关配合机构等要素。演练计划应涵盖对应急预案各环节的检验,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资源的完备性及应急人员的适应性。应急演练应做到全面演练和专项演练相结合,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第十八条 严格按照应急演练计划实施应急演练,并注意如下事项:

1、以应急预案为基础,制定应急演练总体方案,并进行风险再评估,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2、应急演练内容应全面完整,涵盖信息系统的各类应急场景;

3、严格控制应急演练引起的信息系统变更风险,避免因演练导致服务中断;

4、应急演练应选择在非主要业务时段进行;

5、应急演练完成后,应保证实施应急预案所需的各项资源恢复正常;

第十九条 协调小组在应急演练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的演练(如全系统范围的演练),应按属地监管原则,在实施演练前将应急演练计划向领导小组和上级单位报备。

第二十条 应急演练结束后,执行小组应撰写应急演练情况总结报告,大型或重要的应急演练总结报告应提交领导小组。总结报告必须包括:内容和目的、总体方案、参与人员、准备工作、主要过程和关键时间点记录、存在的问题、后续改进措施及实施计划、演练结论。

第九条 执行小组根据演练总结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整改,及时修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二十一条 在应急演练过程中,将应急演练计划、过程记录和结果分析等归档。

第五章 应急响应

第二十二条 按照本办法,做好应急处臵,快速有效处臵突发事件。

第二十三条 协调小组应在领导小组授权下负责突发事件报告,并指定专人为报告责任人。当报告责任人确定或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备。

当多个重要信息系统同时受到影响时,按照受影响程序最高原则报告。

第二十四条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1、执行小组事先报告领导小组,再根据既定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操作。应急处臵应集中于建立临时业务处理能力、修复原系统损害、在原系统或新设施中恢复运行业务能力等应急措施;

2、对于应急预案没有覆盖的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进行应急决策;

3、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组织,组织协调机构内部进行应急处臵,并负责向监管部门报告应急响应情况;

4、对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或重大经济损失、或对公司、客户、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的突发事件,执行小组要立即上报; 第二十五条 上报的报告内容应包括突发事件时间、地点、现象、影响的业务范围、原因分析、后果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后续拟采取 方案的建议、事件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其他与本突发事件有关的内容。

第二十六条 应急处臵过程中出现异常或应急预案、决策方案失效,操作小组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第二十七条 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应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给受影响的外部机构及重要客户,操作小组将相关信息准确通报给相关设备及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等外部组织,以获得应急响应支持。

第二十八条 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领导小组应严格按照行业、机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外发布信息,机构内其它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第二十九条 重要信息系统恢复正常服务即为应急结束。

第三十条 应急结束后,执行小组应针对应急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报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总结报告应包括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评估、处臵工作总结以及症结分析和相应建议等内容。

1、突发事件评估应包括现象、影响范围、处理时间和过程;

2、处臵工作总结应评价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分析处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处臵工作的整体过程;

3、症结分析和相应建议应分析突发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计划及相关建议。

第六章 善后评估与改进

第三十一条

突发事件处臵完成系统恢复后,执行小组要对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中的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损坏程度、应急处臵工作人员及紧急调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物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第三十二条

执行小组要做好对重大或特别重大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的调查评估,并形成调查报告。

第三十三条

执行小组应做好应急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

1、事件的发生情况;

2、启动的预案等级;

3、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4、处理结果;

5、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对重要信息系统应急突发事件管理的策略、机制、方法、流程等不断完善总结,对应急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第三十四条 领导小组应对应急管理的策略、机制、方法、流程等不断完善,对应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时整改。

第七章

责任与处罚

对于事故责任人将按照公司及国家有关条例进行处罚。

第八章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XX供电公司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供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相关问题论文

> 办公系统软件开发合同 推荐度: 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 推荐度: 企业面试官面试的问题 推荐度: 企业经典面试问题 推荐度: 虎相关的成语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第三篇: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工学论文

[摘要]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开发,它以计算机为载体、以变电运行管理及设备管理为主线、实现了各种数据管理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就必须制定出有利于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推广的具体保障策略,以确保本系统在整个组织系统的顺畅推广与应用。[关键词]供电局 变电运行 信息系统

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总体框架和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类参数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就必须制定出有利于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推广的具体保障策略,以确保本系统在整个组织系统的顺畅推广与应用。

一、在对系统调试的基础上科学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一)对系统程序进行科学的前期调试

由于大型软件开发中面对的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使得,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差错,再加上编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要进行全面的测试调试以纠正软件的错误和不断完善。

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测试中发现较多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解决方法:(1)如果部分报表生成过慢,则可以通过检查分析发是其对应的数据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降低记录检索的速度。例如,将值班记录表细分为了正常巡视维护表和临时操作记录表等。这样大大提高了Word报表的生成速度。(2)如果部分操作界面使用不方便,则可重新将各个组件按照方便、习惯的方式排列,设置了Tab键响应的顺序以合理设计Enter键的作用。(3)对有多余的操作功能键,将其从模块中删除或更改,例如装拆接地线模块中添加、修改的功能键删除,防止用户非法添加改动该记录,而只允许由系统根据操作自动生成。(4)根据需要添加新的模块,为人员管理模块添加了营销部和生活服务公司等子模块。(5)在调试过程中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二)构建科学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流程与步骤

在推进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战略时,龙门供电局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全面考虑现有变电运行管理流程并且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在实施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时,龙门供电局不应该考虑太多的技术因素,而应该把大量的精力分配到考虑基本的流程分析,通过对原有流程的优化来改进变电运行管理业务流程,否则生搬硬套的使用原有的流程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1.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实施流程

龙门供电局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组织先前的进入或者说学习阶段;二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系统;三是主动规划,针对实际情况对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再次规划。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龙门供电局在实施变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包含如下步骤:

(1)确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目标并分段实施;

(2)组建最合适的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团队并开始立项;

(3)分析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并相应变革公司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流程;

(4)设计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并确定软件供应商;

(5)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的维护及后期的绩效评估与改进工作。 2.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数据处理流程

在以上总体管理实施流程基础上,在具体推行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龙门供电局还要建立变电运行的数据处理流程,根据前面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在处理流程上分为四层结构:变电站数据采集层、变电站数据处理层、供电局数据处理层、电业局数据处理层。

(1)变电站数据采集层。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的主要数据都由变电站的生产运行所产生,变电站是系统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

(2)变电站数据处理层。检查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工作流程进行两票管理,生成各种基础记录;录入其它基础数据;生成各种管理数据,并与龙门供电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3)供电局数据处理层。对各变电站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并与龙门电业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4)电业局处理层。对各供电局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形成全局综合统计数据,为全局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建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1.充分挖掘组织现有各种资源

为了确保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推进,要在做好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施前,首先要做好项目实施的整体计划,各分项目的实施都应在整体计划所划定的框架内进行,以保证整个项目实施的协调一致。同时,在保证项目整体先进、合理的前提下,龙门供电局要尽量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根据企业现有的软、硬件状况,提供接口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以避免重复劳动。

2.建立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绩效监控体系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龙门供电局实施应用后,龙门供电局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即时、准确的信息,以辅助组织管理决策和监控管理绩效的变化,这是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在管理取得很大成效的关键所在。为此,龙门供电局应根据管理业务与管理模式,设计一整套管理绩效变化动态的监控报表体系,并培训企业各管理层如何运用这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即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管理策略。此外,龙门供电局还应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如何运用这套内部定制的管理报表体系组织高效率的高层管理者会议,以便组织高层管理者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高层组织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萍,童永全.基于NET框架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电气应用,2005,(12).

[2]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第四篇: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但是MIS的开发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所以开发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充分注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丶认识上的问题

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的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深度。这种误解给国内外的系统建设带来了惨重损失。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信息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才选择和培养强调计算机知识,而不是管理,数学及系统工程的各方面知识与经验的人员。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复合型人才,而不是计算机人才。

二丶系统开发上的问题

软件开发的问题。软件开发生产效率低,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软件系统质量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软件的开发成本高,会成为发展的桎梏;管理软件跟不上发展需求,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环境,提高软件及系统的质量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丶对开发关键的把握的问题

要搞清楚系统用户的基本需求是什么;

考虑要怎么做。

四丶教育理论体系研究的问题

教育、理论体系落后,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内容陈旧、理论落后实践、忽视对学生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MIS的性质决定MIS的建设需要计算机、通信、管理等个方面人才。在教学中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理论掌握的熟练,而对做系统还很迷茫,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

五丶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开发模式存在问题。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不允许在开发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变化,需求分析不彻底也是导致开发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开发系统时选用的开发工具和方法是否恰当也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质量和速度。

小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的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精髓,用于实际工作

第五篇:新型前端检测装置在疫苗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国内外的疫苗冷链的断链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不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疫苗冷链监测硬件的落后,设施简陋,缺乏疫苗冷链温度实时动态监测。本文从条码扫描与温度监测相结合出发,对冷链运输中疫苗的信息监测系统的新型前端装置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温度检测;条码扫描;前端装置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121

1 疫苗冷链运输现状

目前疾控系统、血站、医院系统普遍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血液、试剂、疫苗的安全性,建立了符合实施细则的操作规范,但冷链设备的温度监控系统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曾经发生过的疫苗、血液质量问题触目惊心,如“山西高温暴漏疫苗事件”、“江苏狂犬病疫苗事件”,和 “山东疫苗事件”。疫苗事件大多出现是在二类疫苗的配送和供应上,但其主要原因是冷链设备各个环节的温度监控缺失,冷链温度检测手段相当滞后,手工测量,数据零散,实时性差。如测量疫苗的温度和条形码信息,需要分别检测和存取在二个子系统中。使其效率低,错误概率大。针对此问题,开发同时具有检测疫苗的温度和条形码的新型前端装置势在必行。

2 系统前端检测装置的设计

2.1 条码扫描与温度检测相结合

在设计前端检测装置时要求在获取产品条码信息的同时,能检测产品的温度,具有显示和报警和实时通信功能。基于单片机多任务机制,在不增加扫描器的体积的条件下,将条码扫描与温度检测功能集成在一块的新型装置。在单片机控制、协调下,利用条码扫描器对产品信息进行扫描,获取产品名称、生产时间、厂家等信息;借助于温度传感器检测产品温度等信息。并且能实时地将上述信息显示、存储和报警。扫描产品条码信息和测量温度可同时进行,满足了不仅需要条码信息,还需要温度实时检测需求。此外,数据通信主要完成短消息收发、与单片机或PC机通信、软件流控制功能,具有多种通信功能,是对现有条码扫面器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拓展和完善。系统前端检测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以单片机为核心,具有温度检测电路、条码扫描器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晶振电路、通信电路、报警电路、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等。

2.2 主要模块介绍

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模块选用DS18B20;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显示屏;通信电路选用GSM模块;条码扫描器使用MDI5000模块;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电路组成。条码扫描采用的嵌入式二维扫描引擎MDI5000。基于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总线接口的控制电路实现高精度、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并通过LCD1602液晶屏直观监测数字化参数,然后通过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C35I模块将数据从GSM网络发送至手机或其它通信设备。整个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控制,能够轻松得到远程温度数据,操作简便效率高[1]。

2.3 外接串口扩展

本设计可以外接条码扫描器,如图2所示,条码扫描器与PS/2输入串口相联,当条码扫描器以中断方式扫描产品条码后,条码输出的串行数据脉冲[2],也即PS/2的引脚和时钟脉冲,也即PS/2的引脚经过非门CD40106,分别接到串行输入并行输出芯片74HC164的数据端A、B端及时钟输入CLK端,由Clock脉冲的下降沿控制74HC164的位移操作,条码输入设备每输出一个字符的扫描码,由CLK控制在74HC164的输出脚Q0D0位。这部分转换完成后,接口通知单片机STC89C52将转换完毕的并行扫描码读入。由于Q0Q7 脚上的扫描码, 设计一片74LS245 将它们隔开,74LS245是八位双向3态缓冲电路,在74LS245的与DIR同时为低?平的时候, 74LS245将B0?CB7上的数据传送至A0?CA7上,为使单片机准确地发出读数命令,接口电路要完成74HC164转换完一个扫描码之后通知单片机接收74HC164的Q0 - Q7数据[1]。设计中采用对Clock脉冲的下降沿记数来实现。条码输入信息,也即PS/2的引脚,至74HC164的CLK脉冲同时又输入至单片机的RO脚。利用RO对CLK脉冲记数,由于条码扫描器输出数据中每9个负脉冲对应一帧扫描码,因此RO每记数9次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从而保证CPU准确地读取数据。

3 疫苗智能信息化系统发展前景

以上新型检测前端装置通过初步测试和实验表明:成倍提高工效,大幅度减少出错误概率。它与疫苗信息化系统相配合可构成智能疫苗信息系统。

智能疫苗信息系统由智能检测前端和信息系统构成。新型检测前端装置实时采集疫苗温度和身份数据,具有移动式数据采集前端特征和 “黑匣子”功效。通过使用无线射频识别,对疫苗建立电子识别码,记录其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时间、使用要求、储藏、运输、销售等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便于监测中心的动态分析和信息化管理。数据终端采集的数据可通过无线通讯GPRS模块传输到Internet网络,然后将采集的数据汇集到监测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建立疫苗的动态监测数据中心,包括产品数据库、使用数据库以及流通数据库。同时通过监测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统计、查询,实现对监测信息动态展示和实时分析预警功能。系统可通过GPRS模块将疫苗存储温度信息发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方便管理人员或领导随时了解疫苗存储情况。实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库存、有效期、去向和使用情况;当发现问题时,及时追溯问题根源,尽早采取解决办法;提高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出差错的概率。它具有便捷性、安全性、稳定性、快捷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广第.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

[2]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技术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

作者简介:高健哲(1996-),男,辽宁鞍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控制。

上一篇:信息技术会考样题下一篇:蚌埠市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编制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