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工作五年规划

2023-04-02

第一篇:学校党建工作五年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08—2010年我校德育工作以三个面向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重庆市“和谐育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坚持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德育科研为突破口,以培养符合“四有”新人标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工作目标:

(一)德育队伍建设目标

1、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于育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德育干部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政治素养好。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教育思想端正。

⑵理念先进。认真学习德育工作的法规、文件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了解当前学校德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⑶专业能力强。精通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和科研能力。

⑷具有开拓精神。工作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争创一流,使学校德育工作进入县先进行列。

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德育骨干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师德高尚。模范遵守师德规范,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热爱学生。

⑵理念先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⑶专业素养高。政治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实施育人;团队干部善于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热爱班级工作,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⑷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政治教师、团队干部育人作用突出,班主任所带班级健康向上。

⑸年龄梯次合理。加强青年后备班主任的培养,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队伍。

3、打造一支育人意识强,勤于育人,乐于育人的德育基础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科任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⑵行政人员将育人第一的思想自觉的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二)学生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具体目标为:

1、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

2、具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

3、拥有良好基础道德素养和较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4、乐群善交,与他(她)人和谐相处,互尊互敬,共同进步,并初步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收集、归纳、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参与、合作、实践的能力不断增强。

6、热爱体育运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在活动中感受成功,享受快乐。

7、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能够正确的感受美、欣赏美。

8、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积极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9、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勤于实践。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能力,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构建以师生为主体,具有时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校园环境建设,校内陈设与布置,绿化美化工作等,进一步突出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观念与行为。

2、完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歌等,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校园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3、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并形成系列。

4、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文化,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使校园充满和谐。 ( 四)德育网络建设目标

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及家长教子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共建、军校共建、法制共建、文化共建、综合实践五大工程稳步推进,校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学校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服务。

(五)德育科研目标

在总结十五期间德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德育科研知识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科研水平,指导教师做好“十一五”德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立项工作,并通过研究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要有5—10篇论文在市县获

(六)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建“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德育模式,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行探索、体验、感悟和建构,锻造学生的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培养学生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道德素质与能力,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实现由教化向内化的转变,促学生自由、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七)德育机制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坚持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一套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并具有较强导向性、科学性的六中德育制度体系,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全面反思、调研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认真研究改进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目前,针对德育领导小组现状,提出如下四项具体要求:

1、加强学习。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带头学习德育工作的法规、文件、德育理论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使领导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能够全面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成功的管理经验与方法,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

2、加强研究。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且每学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德育科研论文。

3、加强管理。德育领导小组成员要树立效能意识,全面、认真、细致地抓好计划的落实及常规工作的布置、检查、评估、反馈等工作环节,强化过程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4、加强作风建设。德育领导小组的每位成员要做到严格自律、率先垂范、雷厉风行,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经常性的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用自身的言行启迪学生,带动教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德育队伍建设措施

1、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德育法规、文件、理论、典型经验的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

2、配合学校推进师德建设。继续深化教师"十个文明习惯"的创建活动;做好师德的督导检查工作;举办"千名家长、千名学生"评师活动,规范教师的言行,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⑴有计划的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帮助班主任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掌握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促班主任专业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由"管"向"育"的转变。

⑵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举办主题活动设计、主题班会、养成教育、班级环境管理、班风建设等班级常规工作达标创优活动,从而达到交流提高,优化工作之目的。

⑶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一是德育处、年级组在深入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要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其改进。 二是继续坚持班级工作的抽查、随访制度,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不断推出班主任工作的典型。

⑷由德育领导小组牵头,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通过研究不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⑸加强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并在校内建立副班主任制度,采取以老带新,举办专题培训等方法,使青年教师能够顺利适应班主任工作,让六中班主任队伍始终充满活力。

4、加强政治教师、团队干部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的育人优势,指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其健康成长。

5、有计划的开展行政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行政人员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将育人第一的思想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

6、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育德的指导意见》及《学科课堂标准》中有关德育的要求的落实,增强科任教师学科德育渗

7、建立“优秀班主任”、“育人模范”、“师德之星”的评选表彰机制,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生培养措施

1、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⑴充分利用学校德育墙(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专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读传统美德故事;摘抄传统美德格言;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⑵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人物、事件纪念日及每年9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开展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及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⑶充分发挥课堂主题渠道的育人作用,开展"诵名诗、读名著、赏名曲、学名人"活动,让学生感悟精典,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

⑷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唱爱国主义歌曲;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手抄报征集、专题讨论等活动,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入脑入心。

2、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⑴围绕"八荣八耻"召开主题班会,举办专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荣拒耻。

⑵结合学校及班级实际,开展校园"八荣八耻"的征集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并逐步树立带有共性的主流价值观。 ⑶举办荣辱观教育征文、专题板报评比等活动,创设浓郁的荣辱观教育氛围。 ⑷围绕荣辱观教育,开展校园"道德之星"评选活动。

3、深入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⑴依据《中学生礼仪知识读本》及学校德育墙礼仪教育专板,继续开展礼仪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以及国际礼仪知识。

⑵积极营造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开展"不文明行为摆、查、找";"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以及"我是文明六中人"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律,自觉远离违规、违纪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树立六中学生良好的形象。

⑶深化"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养成教育活动,通过外出参观、观看体育比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礼仪、践行礼仪,展示六中学生的风采。

⑷举办"文明使者"、"文明礼仪示范班"的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生争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4、贯彻落实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⑴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合中学生规范》,明确学校对学生要求的基础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步调一致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

⑵依据《合中学生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突出抓好四个"规范"——规范语言;规范课间行为;规范校外行为;规范学习行为。

⑶组织学生开展"守则、规范、校规、校纪"学习、达标竞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⑷举办"我与规范"征文、讨论、主题班会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

⑸充分利用《学会做人》班会教材,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多种教育形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⑹充分发挥"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的评价、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逐步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⑴在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同时,完成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

⑵继续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上好心理课,大力普及心理知识。

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与同学、教师、家长主动沟通和谐相处,并能正确处理好男女生交往问题,分清友情与爱情。

⑷运用心理学及脑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⑸用好心理信箱,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化解学生冲动行为,指导学生学会不良情绪的调控,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6、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⑴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做到每月不少于两次,节假日、重大活动前要强化,并有详细的措施、要求和教育记录。

⑵加强后进生的转化,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⑶利用《学生自护自救知识》读本、安全教育课、校园广播、橱窗、板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法制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⑷针对突发事件,举办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逃生方法,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1、挖掘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加强班风、班集体建设,通过教育引导,活动创建,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逐步确立"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刻苦求知"的班级文化。

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宣传工作。办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以及学生刊物,广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双规教育,传播先进思想和主流文化。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办好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深受学生喜欢的节日,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

5、继续贯彻落实学校《班级环境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建设示范班的创建活动,使班级环境、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整洁。

6、推进合中网站建设工作,不断充实网站内容,充分发挥合中网站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五)德育网络建设措施

1、办好家长学校。

⑴通过家长会、家教知识讲座,下发学习材料、经验交流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⑵开展教师家长协会试点工作,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增进家长、教师间的交流,促育人合力的形成。

⑶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强化家长的学习意识,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创建浓郁的家庭育人氛围。

⑷开展家教征文、教子好家长评选活动,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

2、创建学校社会教育协作体系,广泛开展共建活动,积极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使社区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学校育人提供服务。

3、依托校外教育资源,有计划的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并在活动的参与、体验中提升素养。

(六)德育科研措施

1、加强德育科研的组织与领导,建立德育科研专家指导组,统筹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德育科研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指导教师完成“十一五”德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立项及研究工作。

4、建立科研成果展示及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大力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七)德育机制建设措施

1、将教师育人工作情况,列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评、晋级的重要指标,促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

2、完善班主任聘用、培养、考核奖励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

3、逐步建立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班级工作情况监控评估制度,对学生发展和班主任工作做出科学评价。

第二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五年规划

2013—2018年

语言文字工作五年规划

辉县市冀屯镇中心校

语言文字工作五年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语言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交流的一个障碍。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 “普通话初步普及” “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委员会的规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长期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用字规范。

为实现这个要求,现制定今后的工作计划如下: 2013—2014学年: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半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3、在老师中提倡说普通话,要求普通话进课堂。在语文老师中找普通话能力强的担任推普老师,力求在一年内,让学校大部分老师都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014--2015学年: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由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级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班级学习委员),在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学校和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3、在校内设置宣传标语牌及宣传橱窗,在学校教室、走廊、校园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提高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水平。

4、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在教师考核、期中教学检查、评选先进、评定职称时,都要将普通话内容列入,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在职教职工全部参加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乙等或以上。

5、本学期的教育中心开始转向学生,在学生中开展推普活动。

6、在推普活动周,开展教师普通话活动,教师在学校任何场所,必须讲普通话,并在该周设立推普日,全体教师在会议室进行经验交流。组织开展 “规范化汉字周”,学校所有制度、公示牌,一律使用规范化汉字,教师批改作业的用字要规范。

2015—2016学年: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建立校规范用字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负责对校园文化及需展出的文字作品的报审,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对学生的作业、答卷、通知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杜绝出现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对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在教学、工作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结果向全校通报。

3、对教师、学生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培训、教育,学校设立广播站,课余时间由普通话优秀的同学或老师对全体同学进行广播,借此推广普通话。

4、在学生中,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培训推普委员,各班每周设立推普日,该日学生必须监督、检查讲普通话情况。

5、推普活动周举行 “说普通话,做文明人。”在校园内掀起学普通话用普通话的热潮。

6、举行钢笔字书法比赛,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力争成为沧州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

2016—2017学年: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在校内设置宣传标语牌及宣传橱窗,在教学楼、图书室、校园等公共场所设 “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3、学校对教师进行普通话考试,不合格的进行培训。要求全体老师要提高普通话水平,把普通话工作落到实处。

4、推普周进行师生普通话大赛,开展 “讲一讲、比一比”活动,对优胜者进行奖励。 2017—2018学年:

1、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广播站每年必须播出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节目15次以上,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文件,及时报道学校有关工作动态、先进事例。

3、在校内师生之间开展声势浩大、扎实有效的 “说普通话,做文明人”、 “人人写规范字,人人用规范字”的活动,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使学生认识到写规范字和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4、让学生走上社会,调查社会上的不规范汉字,并力求督促其改正,要求学生在任何位置使用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体师生行动起来,才能切实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好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为我国新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

冀屯镇中心校

第三篇:五年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规划

德育工作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今后五年我们将以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要求,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目标:

(一)总目标: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学社会主义”五爱精神的思想感情;良好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有“五自”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遵守公民道德的文明习惯;有遵纪守法的意识;有科学创新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

(二)具体目标:

一流学校要有一流的德育工作支持。德育的性质和内容既决定和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也规定和限制了学校的层次和定位。

1、质量目标——五年内,努力达到:行为规范达标率100%,兴趣爱好诱发率100%,体育锻炼达标率95%以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创造的才能,健壮的体魄,真正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

2、管理目标——健全完善各项德育评估考核制度,在完善班主任评估考核制度的同时,加快完善科任教师德育评估考核制度,使“人人成为德育工作者”变成具体的制度,加以保障。加强德育基地的建设,完善德育社会考察点,不断完善德育框架,努力做到德育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

3、队伍目标——造就一支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的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熟悉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职工德育工作者队伍。教师要以自己爱学生的感情,以自己对知识的追求、渴望、影响,感染学生。要从爱的基础出发,对青少年实施爱与尊重的教育。这种爱心,表现为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语言上的亲切,态度上的和蔼和教育上的耐心。要培养

一支具有“五自”精神的开拓创新的少先队干部队伍;继续创建一支关心学校,热心教育,参政议事的家长委员会队伍,充分体现xx完小德育工作的特点。

4、设施目标:

A、通过今明两年新一轮校舍扩建、校门移位、环境改造和教室的布置装修,使之儿童化、人本化、知识化、个性化。

B、调整及改进学校宣传栏和宣传橱窗。

C、改建新建学校厕所、围墙、校门和校园绿化带。

D、重新布置少先队队室。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儿童个性健康发展,性格得到良好培养的育人环境。

三、达标措施:

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的最大根本。德育室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要有所提高,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把激发爱国热情和落实爱国的行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基础道德教育

基础道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今后五年,应突出强调四个方面的教育,即“关心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和“热爱劳动”。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自理自立,增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素质感。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

一是明理。加强正面教育,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的教育。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理服人。

二是激情。要以情感人,以情栽理,情理交融,激发学生爱慕、崇敬高尚人品的激情。

三是参与。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在亲自参与的实施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并付诸行动。

要继续深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德育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①小学生思想品德差异性发展测评制度;

②文明中队、优秀集体考评制度;

③行为规范合格班、示范班评比制度;

④优秀队员、优秀队长、优秀大队干部评比制度;

⑤优秀值勤中队评比制度;

⑥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⑦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考评制度。

使之系统化、合理化、标准化地纳入德育工作轨道。

(三)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的组织教育要围绕着理想教育开展。以“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主题的队歌,以热爱文化教育核心内容的“五爱”教育,都集中体现了理想教育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支柱。

组织少先队活动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2、

3、

4、

5、 目的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顺序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

今后五年,少先队中队主题会要努力达到优良水平,90%以上为合格,50%以上达优良。使少先队主题队会真正成为队员们喜闻乐见的队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创“雏鹰大队”和“规范队室”的荣誉称号,力求少先队工作更创特色。

(四)班主任队伍建设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首职。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建设一支具有思想觉悟高,工作水平高,活动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1、强化班主任的管理意识,提高班主任思想认识,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使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水平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班主任工作要在以下几方面做文章:

(1)爱是根本——没有这,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

(2)知是前提——知,就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综合掌握学生情况,对所有教育对象有一个全貌认识。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是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的前提,是班主任做好育人的基本功。

(3)情是桥梁——情,不是班主任一时冲动形成的“倾盆大雨”,而是心灵深处缓缓流淌出的沁人心脾的清泉。惟有坚持以“情”感人,才能增强育人工作感染性、有效性。

(4)理是通道——班主任以“理”育人,是一个重要原则,须贯彻于育人全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基本道德、基本观点、基础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养成。努力克服目标的模糊性、说理的随意性、育人的盲目性。

(5)行是关键——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以“行”服人,以身作则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威信就在于其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3、要拓宽班主任工作的带教渠道,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有带教的师傅,并要求在班主任岗位上,学做班主任,并要独立设计,召开中队主题会。

4、将有条件的各学科青年教师推上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在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增设思品课、中队主题会等科目的评比。

(五)家庭教育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改变家庭教育重学习成绩,忽视道德素质培养和重生活教养,忽视生存能力训练的倾向。

1、继续抓好家庭教育的常规工作,巩固家长学校委员会制度,不断提高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合力。

2、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准,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要改革单一性、灌输性,重视多样性、互动性及家长的参与性。有序调整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做到教材规范化、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使家长学校能真正提高家长育儿的水平。

3、今后五年,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发挥家长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开展评选“xx完小好家长”活动。

(六)心理健康教育

今后五年,我们还应加强“学科与德育”、“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方面的德育工作研究,要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继续办好心理咨询服务室,建立相关的服务制度和考评制度。

杜热乡牧业第二寄宿学校

2011年3月1日

第四篇:景家店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

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上级和《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根据本校实际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五五”普法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提高学校领导依法治校的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进程,努力实现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教育管理和学校办学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主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培养各种层次的具有相应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教师队伍。

三、主要任务

1. 紧紧围绕国家“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宣传与教师、义务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德、以及与公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为。

2. 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学习宣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学习宣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社会各界依法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能力。

3. 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具备现代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作为我校法制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4.坚持普法与推进依法治教的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校。完善各类学校依法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健全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

5.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五五”普法的具体要求:

1.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要在总结“四五”普法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进学校”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继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学校法制教育要突出宪法教育,把学习宪法知识,掌握宪法原则,养成尊重宪法的意识和观念,作为基础性、根本性任务;要结合宪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要着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核心,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风尚。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需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参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观念,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落实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和师资,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法制教育。

小学阶段应注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2.要把法律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

3.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

要进一步推进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提高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等培训中,要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者考核内容,围绕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意识和水平。充分利用假期师德培训的学习时间,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学习有关法律,把学习法律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好。

五、工作方法

1.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学校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根据学校管理的实际要求和阶段性的工作重点,以及普法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普法工作,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同时,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2.抓好典型,分类指导。学校要注意调查研究,培养典型,不断总结经验,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提出要求,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3.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校要结合教育工作的特点,在中小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安排相应的普法教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以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五五”普法工作。学校要利用好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教科文卫法制司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 》多媒体光盘及有关挂图。要按照国家“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在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学校要与当地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好教育“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工作中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普法工作与依法治教的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在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普治兼顾,注重效果,整体推进。

六、具体安排:

2007年6月至2009年底,为全面实施阶段。具体安排为:

(一):2006年6月 至2008年6月自查阶段。

(二):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中期督查阶段。

(三):2010年为考核验收阶段。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自查、总结、整改、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七、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确保普法教育正常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少先队、共青团、各班主任等为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小组,具体由教导处负责,合理推进学校的普法工作。

附:学校“五五”普法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李彦 副组长:张继平

成员:曹彩琴 毛艳丽 张英 王建辉 刘汉雄 赵英 王芳芸 尹发英 何喜霞

第五篇: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五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

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五年工作规划

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工作,提高法制管理水平,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营造更好的法制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抓好宪法和基本法律制度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师生宪法意识,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

(二)深入学习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办学水平;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学习宣传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习宣传维权、人民调解的法律法规,依法化解校园矛盾纠纷。积极学习掌握教育政策,提高教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全面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文化活动,每学期组织师生举办一次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育与师生文化生活相结合,增强法制观念和法治文化的渗透力。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途径,建设法制文化长廊、法治文化橱窗等法治文化宣传基地,争创校园法治文化示范学校。

三、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活动,发挥学校领导和党员教师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法用法的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具体安排相应的时间、地点,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集体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素质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深入开展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员工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收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教师重点学习。并将上述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到学校法治学习的内容中,集中学习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同样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写一篇法制学习心得,上交学校归档。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观念,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法律义务,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当好主人翁。

3、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生要完成列入教学计划的法律课程学习任务,特别要学好《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和省、市禁毒禁赌条例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4、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两课” 作用,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法律法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班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会、

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方面的优势,依靠他们来调动各自所联系群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5、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广播站、校报、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办好法制专栏或专题节目,从而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努力探索和开辟普法工作新渠道。强化建立社区、派出所、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普法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营造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6、扩大普法渠道,健全教育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引导教师自觉做法律知识的宣传员,向家长、社会宣传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行为和现象,争取家长、社会力量,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力度。并认真学习、宣传执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意识。

7、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及操作程序,保证教职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利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设立学生申诉制度。通过设立申诉制度,对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申诉的范围、受理申诉的机构、申诉的程序做出具体明确规定,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8、为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学校总务处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对校园及周边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及各项预防措施。

9、坚持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值日制度,检查、督促。坚决杜绝一切违法、违纪行为及安全事故在校园发生,并认真做好每天的值班纪录。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学校切实把普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政治教师等人员组成的素质较高的普法宣传队伍。积极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新机制。主动与司法、公安、综合治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加强沟通,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和谐、安全、健康,减少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县委书记专项述职报告下一篇:学校助学金申请书模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