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问题及施工

2022-10-20

第一篇:城市给排水问题及施工

浅谈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缺水的国家,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的缺陷,导致现阶段水资源消耗过大,对城市给排水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几个现状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以后城市的给排水规划和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给排水城市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系统、用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回用系统和雨水系统,但现阶段由于缺乏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导致现有水资源消耗过大,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乃至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认真思考与解决现存的问题,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几个急迫性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2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滞后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2 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 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2.3 排水体制规划混乱、排水体制的不合理 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人员责任不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2.4 传统的给排水专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技术参数多、不定因素多,且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使城市给排水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刚从传统的给排水专

业毕业的学生,因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进行宏观的分析论证,不适应城市规划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论证要求,远不能满足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需要。

3 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的对策

3.1 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城市水系统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统及其各项要素的综合布置。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非常重要,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水回用等方案。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城市水利用规划,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按照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编制城市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水资源平衡;供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平衡;供水节水规划和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的规模和布局等。对当前我国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普遍出现的规划不协调、建设不配套、管理不统一等问题,规划中要特别注意管网配套和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其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3.2 加强水量规模预算 水量预测是给水规划的基础,水量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对水资源的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具体包括: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改革开发以来,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供水量也不断增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水量的增长规律也将与过去不同,水量预测就不能仅按历史的发展计算,还要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用水量分别进行预测分析。

3.3 城市给排水系统应当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给水和排水是统一的,人类社会对水的使用应服从这一过程。在用水之后,必须对水进行再生处理,使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否则累积的大量污染物将超过水环境的容量,从而导致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现象,最后破坏水的良性循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控制城市给排水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途径有:①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②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③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加强节水、治污和再生水回用力度,重视再生水、中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是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4 完善各项法规 根据我国当今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的现状,应通过行政立法,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和相关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4 结束语

市政排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规划与设计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不仅是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城市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邵益生.我国城市水可持续管理的战略对策,中国水工业科技与产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江俊

城市排水体制和管道系统是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对它们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工程实践中暴露出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科学解答和技术支持。如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的严重污染、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有10年以上的差距,构成我国城市有效实施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约因素。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的系统。按照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城市污水与雨水径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合流制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国内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于此类。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污干管,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在截污主干管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通过截流设施,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可以收集部分雨水(尤其是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径流)至污水处理厂。当雨量大到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污干管的设计流量时,超出部分将溢流进入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短期污染。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进厂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雨量较小且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完全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污染最小,但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要求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排水系统,前者收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或加以利用。后者通过各种排水设施收集城市内的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较洁净),就近排入水体。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后,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不完全分流制只建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和明渠泄入水体。或者在原有渠道排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时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该排水体制投资少,主要用于有合适的地形、有比较健全的明渠水系的地方,以便顺利排泄雨水。不过因为没有完整的雨水管道,在雨季容易造成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所以最终还需改造为完全分流制。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体制,而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近年来,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管道的特殊设施,称雨水截流井。小雨时,雨水经初期雨水截流干管与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雨水跳跃截流干管经雨水管排入水体。截流式分流制的关键是初期雨水截流井,它要保证初期雨水能进入截流管,而中期以后的雨水能直接排入水体,同时截流井中的污水不能溢出泄入水体。截流式分流制可以较好地保护水体不受污染。由于仅接纳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断面小于截流式合流制,进入截流管内的流量和水质相对稳定,亦减少了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

分流制的优点是它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城市污水系统,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系统,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暴雨径流。

在一个城市中,有时采用的是复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复合制排水系统一般是在由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的。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可能相差较大,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也是合理的。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资源、环境与生态方面也走过弯路,他们研究积累了一些好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在近20年里,美、德、日等国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善、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雨水径流及合流管系溢流(CSO)污染控制都投入大量资金和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

二、发达国家排水体制的经验美国从70年代开始重视对城市雨水径流和CSO污染控制的研究。早在1965年通过国会批准的专项资金寻求城市雨水的控制方案。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10多年的努力,研究开发出各种技术和措施,如城市雨水污染的评价与监测,科学管理城市雨水资源和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技术与非技术体系,CSO及雨水处理技术等。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展了对城市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他们提出“雨水抑制型下水道”,并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制定相应的政策,已有大量的工程实施。在全国63.5%下水道中,合流制约占20%,但在一些大中城市,合流制则占有更大的比例。如东京的合流制超过90%,对已有的合流制下水道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对雨季的溢流污水进行处理。这与德国及一些欧美国家的策略类似。

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如果还只停留在如何尽快地将城市雨水直接排放和简单地依赖“雨污分流”等传统观念上,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改善受纳水体的水质,建立理想的排水体制,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应改变观念,允许部分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合流制截流体系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污水处理率上,这才是保护水体的根本方法。在对老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可行方案,在各地新建开发区规划排水系统时也有必要充分分析当地条件、资金的合理运作,同时还要从管理水平、动态发展角度进行研究,不要盲目模仿、生搬条款。在已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合流制排水管网中,适当的地点建造新型的调节、处理设施(滞留池、沉淀渗滤池、塘和湿地等)是进一步减轻城市水体污染的关键性补充措施。它能拦截暴雨初期冲刷起的污染物并将其送往污水厂处理,减少混合污水溢流的次数、水量和改善溢流的水质,以及均衡进入污水厂混合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它也能对污染物含量较多的雨水作初步处理。

(一)排水管网的建设 不少城市和地区,往往只把污水处理厂作为重点工程对待,而放松与之相配套的污水管网的建设。常常是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建成投产,而污水管网却只建了部分污水干管,造成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一方面污水仍直接排入河体污染环境的情况。因此,排水管网的建设应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实施。

(二)截流倍数的选择

无论是合流制还是分流制排水系统,其排水干管或干渠,都应采用截留式排水系统,在其末端加设溢流井,其顶端设置溢流堰,排水干管采用适宜的截留倍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受纳水体的洁净与否,过小会导致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过大则会造成浪费。故合理选取截流倍数是关键,其取值应综合考虑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城镇的文明程度(或级别)、人口密度、降雨量、投资等各种因素。

(三)雨水径流污染物含量及控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对污水收集系统容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由于不断扩大的城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污水,而且由于不透水排水面积的增加导致了城市暴雨径流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在大的居民区内,更多的是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周边,水文环境和城市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因此,无论合流制或分流制排水系统,都应对截留雨水径流进行处理。

(四)排水管网的管理

对于建成后的排水管网,管理的成效至关重要。如果一个排水系统已经进行了雨、污分流,而管理措施跟不上,沿街居民私自乱接出户管,或图方便省钱,将生活污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管道,就会造成花大量资金建成的雨污分流系统失去作用,污水由雨水管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河流污染。因此,城市排水系统能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排水管网的管理,从源头上做好雨、污分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排水体制选择应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少走弯路,应充分体现前瞻性、战略高度和因地制宜,应与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与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相结合,与削弱城市径流和水涝相结合,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应建设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型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统。

三、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四、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结语(作者单位:襄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第三篇: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技术也逐渐提高,我国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今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措施

1 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

1.1预埋和预留设置

建筑给排水系统贯穿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作业点集中于厨卫、消防等设施,如果管道设备的预埋、预留位置不准确或者出现漏埋、漏留情况,就会影响后续安装。施工中容易出现管道交叉和空间降低等问题,会影响检修和操作空间甚至设备的使用,因此,在给排水施工中必须认真研究,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1.2 管道敷设与连接

一般给水管道多用PPR管,排水管道多用UPVC管。对于PPR管,热熔连接和螺纹连接都比较安全,对于UPVC管,在进行排水胶粘贴需要摇匀,同时管道和承插口衔接部位要保持干净,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连接效果。

1.3 管道试压

通常采用管道密封压力试验来检验管道安装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水压。试压必须在所有管道安装完毕后,对已经安装的管道和阀门逐个仔细检查,同时拆除与压力试验无关的相关配件,在所有管道开口处进行密封,在试压过程中还要考虑发生意外时的紧急补救措施。

2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道的噪音问题

近年来,建筑住宅双卫设计越来越多,因此对给排水系统的噪音控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于进户管管用偏小和市政管网供水压力过高等原因,用户在管网末端经常能听到给水管道里的振动和噪音,靠近卧室的排水管道也会影响人们休息,在管道中可设置减振、减压装置等来缓解管道噪声问题。

2.2 排水管道渗漏问题

通常,排水管道需要穿越楼板、屋面、基础、地下室外墙等,如果未设置套管等保护措施或套管不满足防水要求,容易存在渗漏隐患。根据规范要求,排水管道在穿越上述部位时均应加设、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当排水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还应设置阻火圈。

2.3 地漏安装

室内地漏的安装若高出地面,积水不能从地漏里有效排出,造成积水现象;地漏过低则容易在地面上形成地坑,使污物汇集而影响地面清洁。在地漏的选择上,钟罩式存水弯地漏容易导致悬浮物下沉产生堵塞,可采用格栅型地漏从而减少堵塞现象。

2.4 坐便器选择

日前市场上的坐便器型号很多,各种型号所需的排水口位置也不尽相同,在施工中应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对洁具间距也应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便适应不同坐便器型号对排水口位置的要求。

2.5 管道误接问题

如果施工单位人员在施工中不小心将室内雨水管道接入生活污水管道,可能会导致生活污水管道在雨季超出其排水能力,造成污水外溢。《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排出。

2.6 管道排水不畅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为迁就预留口的位置和接管尺寸,将排水管做成无坡度、坡度小、甚至倒坡,从而导致卫生洁具下水口与支管连接不好,管道排水不畅通,严重时造成堵塞现象。

2.7 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在施工中经常存在施工工艺粗糙、不按规范和流程作业、随意改动等情况,从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2.8 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建筑给排水施工安全不重视,管理人员很少或者基本不到一线进行安全施工指导,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培训,存在诸多违章作业的情形,在用水、用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设计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前文所述的诸多问题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前考虑,如管道横向和纵向位置的布设、减压阀的设置、孔洞预留、预埋件敷设等问题,在设计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设计的深度和可行性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3.2 严格图纸审核和开展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应重视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并且将其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一方面有助于施工人员更加熟悉和了解设计意图,另一方面也能发现设计中存在的差错,及时查漏补缺。施工人员也应不断加强专业素养,做到读懂图纸、熟悉情况,掌握要点,善于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分析,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3.3 严把给排水设备和材料采购关

给排水设备及材料的品种、规格丰富,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施工效果。为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建议进行统一的采购管理。材料进场须对其品种、规格等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同时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设备、材料坚决不予验收。

3.4 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作业施工

管道、设备等安装要符合给排水施工的标准,如在排污、雨水管道立管上应设置排水检查口,其中心距地面为lm;管道试验压力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排水管、雨水管应作灌水试验;管道支吊架安装要根据《管道支吊架安装标准图册》和设计要求及施工;管道附件及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施工满足质量管理要求;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头安装应在管道系统完成试压和冲洗后进行,防止堵塞等。

3.5 开展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分项工程质量是项目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分项质量控制要求对每一项工程的细节分支详细了解和严格管控。如果一个步骤出现了纰漏,要尽快的解决以便能顺利推进下一个分项工程,确保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工程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3.6 强化施工监理职能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职责重大。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密切注意各承包方在各阶段工作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监理工程师每天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现场巡查,发现承包方有违反合同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使用的设备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监理人员应及时制止并纠正,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施工是建筑施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排水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作业,选择可靠的设备及管材,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给排水系统安全,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陈锦明.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科学.2008

[2]王晓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3

第四篇:排水系统及污水排入城市管道条件

标签: 排水系统及污水排入城市管道条件 2008-06-06 14:17

一、排水系统分类

排水系统分类可按排除的污水性质分为:

1. 粪便污水排水系统:排除大、小便器以及与此相似的卫生设备排出的污水。 2. 生活废水排水系统:排除洗涤设备、淋浴设备、冲洗设备及厨房等废水。 3.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排除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的合流排水系统。 4. 雨水排水系统:排除屋面的雨雪水系统。

5.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排除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系统。

其中,生产污水指:水质在生产过程中被化学杂技污染的水,如含氰污水、酸、碱污水等;水质被机械杂质(悬浮物及胶体物)污染的水,如水力除灰污水,滤料洗涤污水等。 生产废水指:可循环或重复使用的较洁净的工业废水,如一般冷却废水。

二、排水系统划分与选择 1. 排水系统划分

排水系统可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1)分流制: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分别排至建筑物外。 (2)合流制:指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在建筑物内合流后排至建筑物外。 2. 排水系统选择

(1)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要根据污水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制度和有得于综合利用及处理要求等确定。如:

1) 当城市有污水处理厂时,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宜采用合流制排出。

2) 当城市无污水处理厂时,粪便污水一般与生少废水采用分流制排出,粪便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

3) 当建筑物采用中水系统时,根据中水的用水对象及所选用的原排水水质分质排出。 4) 当冷却废水量较大而需循环或重复使用时,宜将其设置成单独的管道系统。

5)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如按污水净化标准或按处理构筑物的污水净化要求允许或需要混合排出时,可合流排出。

6) 密闭的雨水系统内不允许排入生产废水及其它污水。

7) 在居住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一般均单独设置。粪便污水不得和雨水合流排出。 8) 在室外为合流制,而室内生活污水必须经局部处理(化粪池)后才能排入室外合流制下水道时,有条件时,应尽量将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分别设置管道。公共食堂的污水在除油前应与粪便污水分别排除。

9) 在无生活污水排水管道时,洗浴水可排入工业废水管道。 10) 比较洁净的生产废水如冷却水和饮水器的废水可排入雨水管道。

(2)建筑物内的下列排水设备(或系统),需经单独处理后方可排至建筑物外的排水系统: 1) 公共食堂的厨房洗涤废水及含油量较多的生活废水;

2) 汽车库及汽车修理间排出的含有泥砂、矿物质及大量机油类的废水。 3) 不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医院污水。 4) 排水温度超过40度的锅炉、水加热设备排污水。 5) 工业废水中含碱、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排水。

三、污水排入城市管道条件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城市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温不高于40度;

(2)不腐蚀管道,PH为6—10; (3)不阻塞管道;

(4)不致产生易燃、爆炸和有毒气体; (5)不伤害养护工作人员;

(6)不影响污水的利用、处理和排放;

(7)对伤寒、痢疾、炭疽、结核、肝炎等病原体,必须严格消毒灭除。 (8)放射性物质,应严格按照《放射性防护规定》执行。

(9)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污水排放不符合上述各项有关标准时,应当处理。

分享到搜狐微博

第五篇:施工排水及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排水

本标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由大气降水及经常性排水组成:大气降水指降雨及降雪等自然降水;经常性排水由河道常年水流以及施工废水组成,积水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日常施工排水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二、施工导流

经现场勘查,现状河道左岸处有一条现状排水沟可做导流沟使用。在1+630~2+518段利用马道半幅施工半幅导流。2+518~3+408段利用修建纵向草袋围堰半幅施工半幅导流。3+200处新建节制闸计划在河道右岸修建导流沟进行导流,保证干槽施工。

1、0+000~1+630段清淤工程

经现场勘查,起点拟在现状方涵内搭设施工围堰,围堰采用草袋挡围堰。围堰上口宽1m,长度8m,坡比1:1,围堰高1.2m。同时,每隔200m增设一处横向围堰。

现场勘查照片,红色线条为拟搭设施工围堰 终点在现状河道内皮村路大桥上游处搭建施工围堰,围堰采用草袋挡围堰。围堰上口宽1m,长度10m,坡比1:1,围堰高1.2m。(断面见附图)

河道左岸有现状排水沟一条,水沟内沿线覆盖有树枝,砖块垃圾,人工疏通清理后,达到满足现有流量导流要求。并在排水沟起点搭建小型围堰,防止水回流,在起点架设4台3寸污水泵(2台备用),将河道内水抽至排水沟导流。水流沿线流至皮村路大桥上游,沿现状出水口再次流进河道内。

2、1+630~2+518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此段施工河道宽阔,拟在现状湖中线附近修建临时施工马道,利用施工马道将河水分开导流,半幅施工。

河道中心马道采用渣土垫道,上20cm砂砾料,马道上口宽4m,坡比为1:1,总长935 m,马道形成后将马道包围所剩余的水全部抽至另一侧,形成干槽作业面,水从另一侧导流。(断面见附图)

一期:自1+630处开始,从金榆路向河道左岸至河道中心线铺设渣土修建便道,沿河道中心线铺设至莲花池孤岛,自孤岛沿河道中心线继续向下游铺设,至2+220处现状桥北、河道左岸处,顺接金榆路。从2+220处现状桥南、河道左岸处开始顺接金榆路向河道中心沿下游铺设渣土垫道,结构同上,至2+518处现状桥北、河道左岸处,顺接金榆路。

二期:将一期的围堰从左岸顺接到右岸,水从河道左侧中心线的半幅和流向下游。

3. 2+518~3+408段新建河道工程

为形成干槽作业面,同时满足导流流水量需求,拟沿河道中心线铺设草袋围堰,并沿河道半铺设土工膜,土工膜到围堰及河岸边利用编织袋装土压边,最终形成半幅导流。围堰上口宽1m,坡比1:0.5,高度1.5m。围堰形成后,将未铺设土工膜的半幅河水抽至另一侧,形成干槽作业。同时,每隔200m增设一处横向围堰,围堰是编织袋装土。(断面见附图)

4. 节制闸工程

明渠开挖之前,首先将现状土开挖至巡河路基础高程面。在3+200处挡围堰上游的右岸,机械开挖导流明渠,明渠终点再次从3+260处挡围堰的下游进入现状河。明渠底口宽度1m,坡比1:1,底高程与现状河道底一致。内铺防水布。(断面见附图)

三、围堰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主要采用采用草袋围堰。 1草袋围堰施工 1.1围堰堰型的确定

根据现有地理资源,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围堰采取草袋围堰,选用土方开挖及拆除料进行填筑。

1.2围堰断面型式的确定 1.2.1堰顶宽度的确定

建筑物上游围堰堰顶宽度取1m。围堰布置在指定的位置。 1.2.2内外坡比

围堰采用土方开挖料进行填筑。堰体内、外侧坡比按照1:1进行填筑。 1.2.3堰顶高程

围堰堰顶高程比现有水面高出1.0m。 1.2.4围堰施工

围堰搭设时采用进占法施工,利用原有拆除料进行围堰填筑工作。等围堰整体搭设成形后,利用挖掘机把边坡修整到规定形式,在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渗膜,用草袋压好。

围堰施工的上升速度应保证围堰的施工断面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处于稳定和安全状态。

1.3围堰拆除

1.3.1围堰保护区清理

上游围堰拆除前,必须对围堰保护区内的杂物、施工材料进行彻底清理。清理内容包括:所有完成部位残余砼废碴、施工区内周转材料、彻底完成闸门安装调试及防腐作业,并对围堰保护区构筑物特征点量测,组织相关部位的单元评定,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1.3.2围堰拆除

围堰拆除采取机械拆除方法,用反铲挖至设计河底,从一端向另一端倒退拆除,拆除土料拖运至监理指定的碴场堆放并适当平整。

上一篇:长沙理工大学录取名单下一篇:乘势而上还是趁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