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期待再拓新天地

2022-12-22

2014年下半年以来原油价格的持续低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反应逐渐传导至塑料产业, 尤其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 塑料价格不断出现小幅下跌。受此影响, 再生塑料市场的下游需求进一步萎缩, 价格也出现下滑, 企业利润下降, 使得再生塑料行业提高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呈现哪些特点?在“十三五”到来之际, 再生塑料行业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生塑料原料广泛

中国再生塑料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陈庆华表示, 2013 年全球塑料产量为2.99 亿吨, 其中中国产量居第一位, 占比24.8%。塑料制品使用当年废弃率通常在20% 以上, 5 年废弃率在50% 以上。因此, 塑料产量的增加使废旧塑料原料增多。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委会数据, 2014 年, 我国塑料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销售收入在2000 万元及以上) 增加到13699 家, 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保持稳步增长。数据表明, 塑料加工业在满足国民经济配套需求上仍取得合理的常态增长。

我国再生塑料的原料除了来自国内,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委会会长宁红涛介绍,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废塑料进口国。自2000 年以后, 我国废塑料进口总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废塑料进口量从2000 年200.7 万吨增长到2014 年825.4 万吨, 2015 年相比2000 年进口量总体增长率已经高达311%。

2014 年, 我国废塑料进口量825.43 万吨, 占进口废弃物量的18.53% ;进口额达370.64 亿元, 占进口废弃物总金额的21.93%。

再生塑料产业的发展与国内消费量增长分不开。宁红涛表示, 据保守测算, 2014 年我国塑料消费量为6785 万吨, 较2013 年增长9.6% ;五大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6208.9 万吨, 占合成树脂消费总量的81%, 比上年提高了1.6 个百分点。

企业众多地域分化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从20 世纪80年代起步,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初具规模, 2000 年后开始快速发展。

宁红涛表示, 目前我国从事废塑料加工的生产企业达1 万多家, 中型以上工业企业正逐渐成为再生塑料行业的主体。

中型以上工业企业以进口废旧塑料企业居多, 其再生利用量占总再生量的40% 以上, 而且大多分布在沿海塑料加工业发达地区。这部分企业因有相对稳定的废塑料货源和销售渠道, 资源集中, 利润较高, 效益良好, 市场竞争力强。少数规模企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以国内回收塑料再生为主, 从事国内废塑料回收再利用事业。

宁红涛指出, 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加工中小企业数量较多, 但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户, 普遍规模较小, 在大城市周边及城乡结合部扎堆经营。通常, 他们采用的技术简单实用, 加工交易利润空间小, 环保意识薄弱, 但物流成本很低。家庭作坊式的个体户通过市场要素集结与整合作用, 逐步形成自发性的交易集中、流通顺畅的集散市场, 加工交易集约化, 专业分工细化, 其物流配送走向完全市场化, 具有强大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基本实现了产业细化和产业链延伸。

据了解, 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区域性分布格局显现, 同时所用废旧塑料原料也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

天津、河北、山东一带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 主要回收利用高等级LDPE膜和HDPE料;浙江、上海、江苏地区企业, 主要回收利用干净的PET、HDPE、PP和部分工程塑料, 对这些塑料品种的需求量也大;福建对于低等级的LDPE膜需求量非常大;广东回收利用大量的各类工程塑料和部分PE、PP、PET料。

无序发展问题突出

不过,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宁红涛表示, 我国再生塑料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再生塑料产业整体规模大, 小企业数量多, 企业规模小;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弱, 工艺技术落后, 装备水平低, 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二次污染, 危害环境;分类分选技术落后, 资源浪费, 产品附加值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国内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在原料进口和生产过程中问题突出。

陈庆华表示, 目前我国上万家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企业, 其中大多数没有正规进口批文, 甚至很多是没有环评的家庭作坊式工厂和小型工厂。以物理方式为主的再生方法以及分散的市场格局, 决定了再生塑料行业整体环保水平偏低,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 再生塑料行业仅在成熟的园区对污染问题有防治措施。

宁红涛则指出, 再生塑料行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分质设备落后, 回收率小于30% ;第二, 资源化技术水平较低, 高质化率小于20% ;第三, 回收利用技术未有效集成, 行业标准欠缺;第四,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二次污染严重。

行业格局正在变化

鉴于再生塑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3 年2 月1 日到11 月30日, 全国海关开展了一场为期10 个月的“绿篱”专项行动, 目的是把不符合要求的废旧塑料阻挡在国门之外, 同时规范国内行业清洁生产。

宁红涛说:“受‘绿篱’行动影响, 2013 年废塑料进口量出现了唯一一次负增长, 但却没有影响到再生塑料企业进口塑料的热情。虽然部分资深企业缩减进口量或转型从事其他业务, 新申请废塑料进口许可的企业仍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到2014 年, 我国已有超过3000 家登记注册的废塑料进口和加工利用企业。”

陈庆华表示, 全国海关开展“绿篱”行动对目前及今后国内再生塑料行业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 要求从事废塑料加工的企业有更环保的处理设备, 这将加大从事废塑料加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同时大型企业也将更加容易得到政策支持, 而小企业会逐步丧失生存空间。第二, 部分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将退出市场, 致使再生塑料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三, 废塑料再生产业园将发挥作用, 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将代替传统的再生塑料市场。

笔者了解到, 原油价格也对再生塑料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从2014 年下半年开始, 原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使石油基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价格降低, 带动再生塑料市场走低, 严重影响了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的利润。

2012 ~2014 年, 由于原油价格暴跌后新料价格大幅下降, 回料与新料价差减小, 我国再生HDPE企业利润持续走低, 由2012 年的300 ~500 元/ 吨降至2014 年的200 元/ 吨左右, 其中2014年12 月, 企业亏损500 元/ 吨左右。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 目前再生塑料行业利润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 整体需求较疲软, 加之环保整顿导致下上游毛料货源减少, 厂家采购成本上升, 进一步压低企业利润空间。在这种格局下, 园区化生产下还需缴纳各种污染处置费用, 进一步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这也是目前再生塑料行业园区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有序才是方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面对已经凸显的种种问题, 再生塑料行业只有进一行规范约束行业行为, 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宁红涛表示, “十三五”时期, 塑料循环再利用将成为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和重要组成部分。

他指出, “十三五”时期, 整个行业产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 而且转型升级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大, 尤其是要持续开发和应用再生塑料新技术、新产品。只有适应国家政策和环境治理政策, 再生塑料行业才能在产业技术提升方面实现突破, 产业集群逐步得到规范和发展。

宁红涛还表示, 当前态势为中国再生塑料行业提出新要求: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 加快行业整合, 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进规模化发展;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化、梯级化、高效化利用, 提高利用水平;共享基础设施, 降低投资强度;促进污染集中处理, 便于污染控制与监管;促进废塑料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塑料产业竞争力。总之, 中国将更需要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再生塑料产业出现。

陈庆华认为, 在新常态下, 再生塑料行业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 把保护环境作为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废塑料回收、进口、拆解、物流运输、加工利用以及再制造的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杜绝一切以牺牲环境和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

第二, 把高值利用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存之本。加强再生塑料绿色回收、器件安全拆解、高质改性、高值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 主动开展技术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再生塑料产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价值, 扩大利润空间, 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三, 深度开发国内城市矿产资源。融合“互联网+”, 开展再生资源特别是再生塑料大数据挖掘, 实现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行业联动, 通过整合新的互联网金融思维, 创新行业发展模式。深度开发国内“城市矿产”和固废资源, 完善回收体系建设, 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和废旧汽车等器件拆解、生活垃圾和造纸渣等大宗固废全资源化的技术路线, 通过圈区管理实现绿色循环, 利用改性塑料技术获得高值利用。

第四, 鼓励分质增值再生塑料进口。开拓思路, 积极把再生塑料行业的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中,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产业已取得的关键技术及装备优势,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组建公司, 带着技术走出国门, 争取建立国际再生塑料产业园, 开拓行业发展新天地, 努力把更多清洁、优质的再生塑料补充到国家战略资源需求中。

上一篇:大功率变频器综述下一篇:加强电网线损管理暨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