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烫伤药的研究概述

2022-09-11

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皮肤损伤的病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高温、致热源伤及人体表皮所致,即热水、蒸汽、火焰、电弧、生活中烧菜做饭等所致[1,2]。西医治疗烧烫伤,主要采用清创、补充液体或蛋白质、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于深度烧烫伤引起的皮肤缺损,采用自体植皮术[3]。近年来,国内一些科技工作者应用中草药治疗烧烫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们在开展中医中药治疗烧烫伤的研究中,设计并研制出许多中药新制剂如烧烫伤膜剂、烧烫伤膏及糊(油)剂、烧伤浸出制剂、烧伤散剂等,这些制剂疗效显著,制作容易,药源丰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3]。笔者就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医烫伤药的原料组成和功效的研究归纳,现综述如下。

1 散剂

烫伤散:原料为寒水石、生石膏、赤石脂、炉甘石、黄连、冰片。功效:(1)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涂药后创面疼痛可减轻;(2)有明显的控制创面感染作用;(3)药剂配制简单;(4)创面愈合快,瘢痕小[4]。

秦川红药:原料为水飞蓟籽、白蔹、薄荷等。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止痛、燥湿收敛、消肿排脓、生肌止血,创面愈合快,瘢痕小,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5]。

2 乳剂

沙棘愈伤灵:为沙棘籽油与抗菌、消炎、止痛等数种药物组成的复方乳剂。药效:对热水(80℃)烫伤有明显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作用[6]。

3 膏剂

三黄烫伤膏:原料为生黄柏、生大黄、片姜黄、生地榆、冬青叶、蜂蜡、麻油。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润燥生肌。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烧烫伤[7]。

烫伤药膏:原料为麻油、酸枣皮、猪油、黄蜡、冰片、石灰酸、麝香。功效:此药膏具有抗菌,消炎及促进组织肉芽再生的作用,并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收敛等功效[8]。

二黄寒榆膏:原料为生黄连、生大黄、寒水石、生地榆、白及。药物特性与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黄连、大黄、寒水石、地榆、白及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局部外敷有止痛之效,对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并能抑制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诸药外用,药达病所,促使烧烫伤疤面迅速愈合[9]。

米红膏:原料为黄柏、生半夏。药物特性与功效:米红膏中的各种成分具有清热消炎、消涩生肌和消肿止痛的作用。米红膏可均匀粘附在烧烫伤皮肤表面,有效的保护、封闭创面,通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抑制瘢痕组织生成和加速烧烫伤创面的愈合,使结痂面积较小[10]。

烫伤药膏:原料为地榆、忍冬藤、虎杖、黄连、大黄、冰片、植物油、蜂蜡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敛疮生肌之功效[11]。

珍犀膏:原料为珍珠粉、水牛角、墨鱼骨粉、羚羊角、苦茶油。药物特性与功效:西医常规治疗后形成的瘢痕(未植皮)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经珍犀膏局部外敷,去瘢痕率可达78%以上[12]。

土木耳膏:原料为土木耳、麻油。药物特性与功效:土木耳学名为地钱,是苔藓类地钱科植物地钱的全草,性淡凉,有解毒祛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功效[13]。

京万红:原料为地榆、栀子、大黄、冰片等。药物特性与功效:该药能改善创口感染部位的血液循环,抑菌、杀菌,达到去腐、消炎、生肌、长皮,促进创口愈合之良好功效[14]。

蒙药如意生肌长皮膏:原料为冰片、血竭、凡士林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可使患者疼痛减轻,加速组织代谢,炎症消退,从而生肌生皮迅速[15]。

烧伤灵软膏1:原料为紫草、白芷、黄柏、黄芩、地榆、大青叶、虎杖、金银花、枯矾、冰片。药物特性与功效:可促进上皮组织的生长,使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可促进细胞增生分化使创面愈合,能改善创面细菌生长环境,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增强创面抗感染作用[16]。

烧伤灵软膏2:原料为黄连、黄柏、黄芩、虎杖、姜黄、元胡、冰片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具有止痛抗炎效果好,创面无感染,愈合快,愈后不留疤痕的作用[17]。

愈宁舒烧烫伤膏:原料为黄连、黄芩、黄柏、米壳、红花、虎杖、珍珠粉等中药。药物特性与功效:可减少创面感染、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形成等,使用方便、无创面刺激、止痛快、抗感染作用明显[18]。

中药消痈膏:原料为鱼腥草、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大黄、白芷、厚朴、南星、苍术以及凡士林和液体石蜡适量。药物特性与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功。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而且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毒副作用[19]。

褐家鼠麻油浸膏:原料为初生的褐家鼠和精制小磨麻油等。药物特性与功效:疗效果显著,能够预防烫伤创面感染和加速创口愈合,缓解病人的痛苦,没有毒副作用[20]。

麻油双石膏:原料为滑石粉、石膏粉各等份,用麻油调成糊状。药物特性与功效: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止痛生肌作用,方中麻油甘凉,解毒生肌,润肤;石膏辛甘寒,清热收敛生肌;滑石甘寒,消肿[21]。

湿润烧伤膏:原料为黄连、黄柏、黄芩、地龙和罂粟壳等.药物特性与功效:止痛效果好,抗感染能力强,清除余热快,以及为创面提供生理湿润环境减少瘢痕形成等功效[22]。

紫草当归膏:原料为紫草、当归、血竭、儿茶、大黄、黄柏、老鹤草、芝麻油、蜂蜡、冰片。药物特性与功效:紫草凉血活血,解毒生肌,抗菌抗炎解热;当归、血竭活血止痛,化瘀生肌,缓解疼痛;黄柏、大黄、老鹤草解毒泻火,以除火毒,具有抗菌消炎消肿;蜂蜡、儿茶除湿生肌与冰片止痛敛疮;芝麻油解毒生肌,润肤止痛[23]。

4 霜剂

银锌霜:原料为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硬脂酸、氢氧化钾、甘油、尼泊金乙酯溶液、氮酮、香水、纯化水等。药物特性与功效:氮酮能促进该药物经皮肤吸收,使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锌的抗菌作用增强。氮酮对很多药物均有透皮促进作用,能软化角质凝固组织蛋白,增强通透性,从而提高局部或全身血药浓度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锌联合应用产生协同作用,可促进创面组织新陈代谢,加快创面结痂、愈合[24]。

芪黄愈肤霜:原料为由黄连、大黄、当归、白毛夏枯草等中药组成。药物特性与功效:黄芪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当归补血润燥滑肠,白毛夏枯草平肝、清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述药物除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外,黄芪还能促进物质代谢,当归还能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具有抗炎止痒[25]。

烧伤宁霜:原料为磺胺嘧啶银、白凡士林、硬脂酸、三乙醇胺、吐温280、丙三醇、羟苯乙酯、纯化水等。药物特性与功效:本品具磺胺嘧啶与银盐的双重作用,具广谱抗菌及收敛性。尤对预防和治疗Ⅱ度、Ⅲ度的烧烫伤继发性创面感染均有良好抗菌及收敛作用[26]。

5 水剂

烫伤药水:原料为虎杖、地榆、黄连、忍冬藤、冰片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敛疮生肌之功效[27]。

创面灵:原料为紫珠、大黄、白及、黄柏、姜黄、白蔹、孩儿茶等。药物特性与功效:(1)保护创面,收湿敛疮,促进结痂。控制创面体液外渗,促进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2)抗菌抗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创面迅速干燥,有效地防止体液从创面渗出,消除患部肿胀,有效地防止创面感染[28]。

虎杖烫伤液:原料为虎杖、黄芩、黄连、黄柏、冰片。药物特性与功效:对中、小面积Ⅱ°烧伤有明显的止痛消炎、收敛、防腐,促进上皮生长,减少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特点[29]。

6 油剂

烫伤药:原料为大黄、白芷、紫草、金银藤、球片、白蜡、香油。药物特性与功效:大黄有凉血解毒收敛作用,并对葡萄球菌和溶血链球苗有抑制作用;紫草中所含的紫草素体外试验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芷能抑制多种杆菌、真菌,并能排脓止痛;金银藤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止痛;冰片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香油能生肌润皮,防止创面干裂出血[30]。

苗药烫伤油:原料为茹古的(虎杖)、都阿能、柿尖冬呼(天门冬)、窝比省(虎耳草)、冰片、朱砂、花生油。药物特性与功效:止血作用,亦有良好镇痛作用,有对创面绿脓杆菌感染,有抑制扩散作用,煎汁对金黄葡萄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1]。

复方紫草油:原料为紫草、忍冬藤、白芷、黄芩、黄连、冰片、香油。药物特性与功效:紫草具有凉血燥湿,清热解毒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忍冬藤用于痛肿疮毒;黄连、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祛热等功效;白芷具有消肿止疼、抗菌消炎等作用;冰片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止痒作用;香油具有生肌润肤功效,以上药物配伍,对治疗烧烫伤具有协同作用,药效明显提高[31]。

无疤烫伤油:原料为生地、当归、白芷、黄连、黄柏、苦参、祖师麻、紫草、地榆、血竭、生乳香、生没药、冰片、麻油。药物特性与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排脓、收敛生肌之效,能有效地降低创面局部温度,迅速缓解疼痛,防止继发性损伤,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渗出,抗菌消炎防休克,加速皮肤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并具有防止瘢痕形成的作用[32]。

儿茶烫伤药:原料为儿茶、地榆炭、黄连、柿皮、冰片。药物特性与功效:对烧烫伤感染有控制作用,并可减少渗出,促进表皮生长,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创面施药后,紧贴创面组织的为溶有药物的油脂层,外面为干燥的固态药物层,自然将创面封闭,即使细菌或污染物沾染药层,也不易繁殖寄生,从而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33]。

龙虎烧伤油:原料为地龙、虎杖、丹参、黄连、黄柏、紫草、冰片。物特性与功效: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烫伤面尽快愈合以及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34]。

雪药油纱:原料为雪药(干品)、生清油。药物特性与功效:雪药为荨麻科花点草属植物,性味酸、凉,具有较强的清热凉血解毒作用;生清油亦具有清热滑肌之性。二者相伍应用于小面积烫伤,有确实的清凉舒适之感,可迅速清解火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从而加速了创面的愈合[35]。

黄及油:原料为大黄、白及、乳香、没药、天花粉、紫草、地榆、冰片、香油。药物特性与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化腐生肌,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具有较强、较快的止痛效果及预防和治疗感染、减少渗出、抑制或减轻瘢痕形成[36]。

7 搽剂

虎黄烧伤搽剂:原料为虎杖、大黄、红花、黄柏、细辛等。药物特性与功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37]。

烧伤搽剂:原料为银花、地榆、白芨、黄连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减轻烧伤创面炎症,控制创面感染,继而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对Ⅱ°烧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38]。

8 膜剂

三黄烫伤药膜:原料为大黄、黄芩、黄柏、紫草、五倍子、冰片、二甲基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药物特性与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敛湿,活血生肌之效[39]。

9 喷雾剂

榆黄醇液:原料为榆树皮(韧皮粗粉)、黄柏、黄连,均为粗粉。药物特性与功效:榆黄醇液中的榆树皮成份,喷于创面后能使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溶剂乙醇即可消毒又能迅速挥发,使创面干燥,减少细菌的繁殖。黄连、黄柏则为较好的抗感染药[40]。

康泰烫伤药膜:原料为地榆、黄柏、合欢、白芨、冰片、二甲基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药物特性与功效:本品中黄柏有清热解毒、杀菌作用:地榆可收敛、止血;白芨与合欢具泻火、解毒、生肌、止痛之功效;冰片清热解毒力强。二甲基亚砜既可止痛、杀菌、又能促进有效成份进人皮肤,增加疗效。本品加人成膜材料,药液喷涂患处后,随即形成一层薄膜,既可防止空气中细菌的侵袭,又能延长制剂的疗效[41]。

烧伤薄膜喷雾液:原料为地榆、黄柏、氯霉素、龙脑、丁卡因、薄荷等。药物特性与功效:地榆、黄柏均有较强的收敛和抗菌消炎作用,保持创面干燥。氯霉素主要预防创面的再度感染,对烧伤引起的细菌感染有抑制作用,丁卡因对疼痛有缓解作用,冰片、薄荷有较好清凉、止痛、止痒功效,可减轻患者疼痛及减缓药液的刺激作用。以乙醇作溶媒,具有挥发快,易结痂的特点,避免病菌感染[42]。

1 0 结语

我国中医烫伤药的研究,既保留传统,又有所创新。烫伤药多由中医中药配制而成,做成散剂或敷用,这是传统的一面。把烫伤药做成喷剂、膜剂等,更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一种创新。即使这样,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囿于传统,多数的烫伤药还是由多种药物用物理方法配制。既有疗效,更有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之状,而且往往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研制疗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等新型的烫伤药,是现代医药的创新与追求。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的中医烫伤药制药工艺,运用现代生化与微生物技术,制定合理的用法用量,精制成药,给烫伤患者带来方便和高度的疗效。这也许是中医烫伤药的发展趋势,我国中医烫伤药这朵东方奇葩也必将会大放异彩,造福全人类。

摘要:烫伤药是对烫伤创面具有抗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药品。本文对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医烫伤药的原料和功效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国,烫伤药,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1] 文明昌,文江波.苗药烫伤油治疗140例烧烫伤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6):13.

[2] 郝贵,郝一铧.中药治疗烧烫伤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74.

[3] 黄祥胜.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J].技术与市场,1998,5(总109):10.

[4] 刘玺.烫伤散治疗烫烧伤100例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3,27(1):77.

[5] 强选萍,曹兰秀.秦川红药治疗烧烫伤8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1):25~26.

[6] 车锡平,席仲兴,王红英,等.沙棘愈伤灵对动物皮肤创伤、烧伤、烫伤的治疗作用[J].沙棘,1996,9(2):44~46.

[7] 陆存书.三黄烫伤膏的临床应用体会[J].南京中医大学学报,1997,13(6):369.

[8] 张英华,李文兰,董会贤.烫伤药膏的研制及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1997:9.

[9] 庄宿政,王朋选.自制二黄寒榆膏治疗烧烫伤7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4.

[10] 刘晓燕,王武凌,李萍,等.米红膏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04,44(26):3~4.

[11] 蔡国良.烫伤药膏外用治疗烧伤360例[J].陕西中医,2004,25(3):217~218.

[12] 孙宏丽,赵志华.珍犀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5):75~76.

[13] 李德鑫.土木耳膏治疗烫伤疗效好[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38.

[14] 丁宏俊,卢伟“.京万红”治疗创口感染30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0,32:74.

[15] 白国荣,郭春林.蒙药如意生肌长皮膏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2):19.

[16] 芦金清,黄远淳,余仲超,等.烧伤灵软膏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7,8(2):142~143.

[17] 刘军,黄新荣.烧伤灵软膏治疗烧烫伤6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1998(2):13~14.

[18] 王开贞,徐红.国药烧伤膏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成药,2007,29(1):附9~11.

[19] 卢新华,罗森亮,卢满华,等.中药消痈膏疗效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9(1):12~13.

[20] 王茂先.民间治疗烫伤偏方——初生褐家鼠麻油浸膏[A].广东省动物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广东惠州,2007.

[21] 赵伍,蒋凤姣.麻油双石膏治疗烧烫伤60例[J].现代中医药,2008,28(1):22.

[22] 冯海军.湿润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7):629~630.

[23] 丁贺山.紫草当归膏治疗烧烫伤169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2):160~161.

[24] 曾伟强,宋湛平,梁小岩.银锌霜的制备和临床应用[J].齐鲁药事,2005,24(7):416~417.

[25] 陈晓红,张信岳.芪黄愈肤霜治疗烧烫伤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56~57.

[26] 富光明.烧伤宁霜的制备及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04,19(2):80~81.

[27] 马拴全,蔡国良,李惠娟.烫伤药水治疗烧伤30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2):19~20.

[28] 叶建勋,叶伟洪,陈硕敏,等.创面灵治疗Ⅱ°烧烫伤30例[J].新中医,2001,33(12):32~33.

[29] 肖厚安,金小莉,范涛,等.虎杖烫伤液外用治疗烧伤2200例[J].陕西中医,2001,22(11):667~668.

[30] 刘文敏,刘春栋.烫伤药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l998,10(4):54~55.

[31] 程功林.复方紫草油涂剂的研制及应用[J].时珍国药研究,1997,8(2):177.

[32] 张维天.无疤烫伤油治疗烧烫伤38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8):448.

[33] 刘玉蓉,吴晓伟.儿茶烫伤药治疗浅Ⅱ°以下烧伤50例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23):70.

[34] 朱永高,段光周.龙虎烧伤油外治烧烫伤164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27~29.

[35] 刘克龙.雪药油纱外敷治疗小面积烫伤8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1):24~25.

[36] 孙林芝,刘敏.黄及油治疗中小面积烧烫伤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0):44.

[37] 赵超莉,宛仕勇,曹崇英.虎黄烧伤搽剂用于Ⅱ度烧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6):48~49.

[38] 邓家斌,代强,封浩德.烧伤搽剂治疗Ⅱ°烧伤57例[J].传统医药,2005,14(12):75.

[39] 张社会,钱雪梅.三黄烫伤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04,24(7):70~71.

[40] 王文森.榆黄醇液治疗烧伤230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8(3):41.

[41] 张春宝,曹双全,高增书,等.康泰烫伤药膜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9,14(2):39.

[42] 郭军平,冯印杰,严华秀.烧伤薄膜喷雾液的研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4):366.

上一篇:浅谈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下一篇:新就业形式下如何开展高职英语教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