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会展介绍总结

2022-10-30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柏林会展介绍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德国柏林会展介绍总结

柏林墙:民主德国阻止自己国民出逃的高墙

1945年5月9日

要把柏林墙的故事说清楚,我们得把时间的指针拨回1945年5月9日的那个夜晚。在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军事学院的食堂里,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分别向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代表递交了投降书。

根据4个战胜国随后签署的协定,德国被分成4个占领区,东部由苏军进驻,西部分为三块,分别由美、英、法三国军队接管。德意志帝国的首都柏林,也同样被分为4块。这一协定使美、英、法控制下的柏林地区成为苏占区中的一块“飞地”,距离西方三国所辖占领区最近的边界也有180多公里的路程。当盟军和苏军因为非纳粹化和如何惩治德国等问题上的分歧关系开始恶化时,西柏林独特的地理位置就使问题复杂起来。

1947年夏天,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被提出。这是那一年3月杜鲁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时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杜鲁门说,贫穷是独裁制度的温床,人们一旦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独裁制度就会蔓延。从1948年到1952年,西方三国占领区一共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了15亿美元的援助。这直接促成了1948年6月20日西占区的货币改革。每个公民可以1∶1的兑换率换取60西马克,其余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则按100∶6.5的比率兑换。直到今天,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原西德人还津津乐道于“60马克白手起家”的故事。

西马克发行3天后,苏占区也实行了货币改革,发行了东马克。因为苏占区商品供应不足,东马克的价值远远低于西马克,在1948年10月,两者的兑换率达到了4∶1。 东、西马克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因为“整个柏林使用东马克”的要求遭到西方拒绝,并且认为西柏林位于苏占区中心,整个柏林是被苏联红军解放的,苏联在发行东马克的次日对西柏林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封锁。其间西柏林与西占区之间所有水陆交通均被切断,水、电、煤和食品的供应中断,西柏林几乎成为一座死城。

这之后,出现了被西方人士广为称颂的动人壮举:柏林空运。从1948年6月25日到1949年9月30日间,西方3国共出动266644架次飞机,在一个仅有3公里宽的“空中走廊”中穿梭往返。粮食、药品、服装、煤炭甚至整个大型发电厂的全套设备均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柏林。美驻德军事长官克莱后来回忆道,“当1949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和英国同僚使空运量达到了每天平均8000吨,这是(柏林)封锁前经由铁路和水路能够运到柏林的数字。” “摇翅膀叔叔”的故事是柏林空运中最富人情味的细节。除了生活必需品,美军飞行员霍尔沃森还给西柏林的孩子带去了泡泡糖。为了在短暂的停留期间让孩子们尽快赶到机场,他约定了暗号,在无数的飞机中,摇晃着翅膀的那一架就是带来糖果的飞机。

西方各国不惜代价的空运使苏联将西方力量逼出柏林的计划落了空,而柏林封锁也使冷战双方的对立达到了高峰,至此,两德分裂已成定局,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相继成立,不过是随后的余音绕梁罢了。 1958年11月27日,赫鲁晓夫向西方三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在6个月的期限内将西柏林变成“解除武装的自由城市”,苏联将同民主德国单独签订和平条约。苏联和西方各国先后在日内瓦、巴黎和维也纳举行的柏林问题谈判均告失败。

而此时,阿登纳和艾哈德一手创造的“经济奇迹”使西德对东德人的吸引力急剧增加。尽管1957年通过的东德法律规定,未经允许逃离东德者将被处以3年的监禁,但截止到1961年,陆续有近300万东德人逃亡西方,占东德总人口的18%,其中大多数是医生、教授、工程师和政府官员。为了制止外逃趋势,当时的德国统一社会党主席瓦尔特·乌布里希(Walter Ulbricht)请求赫鲁晓夫允许其采取激进手段。1961年8月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首脑会议上,乌布里希获得许可,可以关闭东西柏林之间的边境。两天后,他在广播中发表讲话,宣布这条“便利的逃亡路线”将被完全切断。这个讲话引发了8月12日的逃亡高潮。仅在那一天,据官方统计,就有4000东德人越过边境逃往西柏林。 1961年8月13日

1961年8月13日,一个阴郁的星期天。东柏林人一觉醒来,听到的第一条新闻是:“华沙条约国请求东德政府对柏林内部和周边地区建立有效的控制。”一个小时内,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81个路口均被封锁,剩下的也随即关闭。东德与西柏林间所有的交通路线全部切断,地铁和有轨电车也不再通行。

这一行动早在前一天下午4点便在有条不紊的计划当中。乌布里希签署了关闭边境的命令,交由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办理。长达40公里的铁丝网和上千张宣传单被储存在军营的仓库中,从午夜开始,东柏林进入军管状态,25000名荷枪实弹的军人和警察在边境线上组成间隔6英尺的人墙。在军警的监视下,铁丝网和加固装置在几个小时内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路口。第二天,勃兰登堡门也被堵死。

到了8月23日,没有居住许可的西柏林人已经不可能再踏入东柏林一步。8月24日,君特·李特文(Guenter Litwin)成为倒在柏林墙下的第一个东德牺牲者。从1961年到1989年11月9日,一共有171人因为试图翻越柏林墙而丧生。

尽管东德领导人表示柏林墙的建立是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侵入,但实际上,它最大的功用却是阻止东德人的外逃。1963年6月21日,东德国防部长签署了一条命令,对居住在距离边境线30到100米范围内的东德居民进行严密控制。任何人企图进入这一区域都需要特殊许可,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作为对这一举动的回应,当年6月26日访问柏林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振臂高呼,“我是柏林人”。 此外,自动扫射武器装置也被安装在边境上,直到1984年,当时的西德政府以两笔巨额贷款为交换条件,才使这些装置被清除掉。

随着时间的过去,经过4次加固的柏林墙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逾越。最开始的时候,构成柏林墙的原料包括12公里混凝土板,137公里铁丝网,116个 望塔。到了1964年10月,建筑材料已经加倍。在1979年到1980年间,柏林墙最终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形式,一个现代的“长城”。第4代柏林墙由45000块新式墙体构成,高3.6米,宽1.2米,每块重2750公斤,总造价为1615.5万东德马克。而在当时的东德,一块面包的价格是1.04马克。

决定启用被称为“界墙75”的第4代柏林墙的东德领导人并没有想到,它会成为80年代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个亮点,“世界上最长的画布”。虽然朝向东德一面的墙体因为禁令而保持着白色或灰色的初始状态,朝向西柏林的一面却成了以特里·诺尔(Thierry Noir)和凯斯·哈灵(Keith Haring)为代表的艺术家创作的天地。任何人都可以在柏林墙上绘画,在1989年之后,它们中的许多成了商人手中待价而沽的珍贵纪念品。

从1961年到1989年,尽管一墙分隔东西,但除了最初十年关系极为紧张的阶段,东柏林和西柏林人仍可以在有限制的条件下相通。1963年12月,东德议会批准西柏林人持通行证在圣诞或新年期间拜访东德亲友。1966年后,家庭成员的出生、婚礼、疾病或死亡也成为许可探访的理由。在东德,从1964年11月起,退休人员可以去西德探访亲友。在1961年到1988年间,一共有383181东德人通过此种途径出国。1968年6月,西德旅游者可以持护照获取签证,进入东德,一时间Dreilinden和Helmstedt检查站的门口排起了长队。此后,东德西德之间的关防日益放松,直至1989年柏林墙的倒掉。人们常常对被一堵柏林墙隔绝在西方大门之外的东德人的生存境况有一种远胜于现实的悲凉想象,以各种方式偷越柏林墙的人们被描写为自由的斗士和英雄。然而相对的,一堵封锁的高墙给西柏林人带来的阴影,却一直被忽视。实际上,在两德统一后,这些遗留问题成了东西德矛盾和德国排外情绪高涨的主要根源之一。 从1961年到1983年,由于对身陷重围的境地绝望,34万西柏林居民迁往西德其他城市,西柏林只能依靠国家援助度日。为了缓解人口短缺的问题,西柏林引进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包括13.1万土耳其人,3.5万南斯拉夫人,2.2万波兰人。这些人大量聚居在被原西柏林人废弃的紧邻柏林墙的社区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外来文化。在这些地区,正是新纳粹势力排外活动最猖獗的地区。 1989年11月9日

1989年是一个发生了太多事情的年份。从这一年的5月开始,种种迹象已经显示,柏林墙的基础正在动摇之中。 一切是从戈尔巴乔夫5月首次正式访问西德开始的。他给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带去了后者意料之外的信息:莫斯科将不再使用武力阻止其“卫星国”的民主改革。 这一年的9月11日,匈牙利开放了与奥地利的边境。东德人犹如被困了多年的洪水,借这一道小口,大批涌向联邦德国。在布拉格和华沙的联邦德国使馆中,也挤满了申请避难的东德居民。6个月内,超过22万东德人移入西德。 在东德内部,变革的力量一触即发。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的居民纷纷举行游行示威,戈尔巴乔夫也在此时表明了他对昂纳克的不满。10月10日,在民主德国成立40周年纪念日的3天后,内外交困的昂纳克以“健康原因”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接替上台。迫于压力,克伦茨授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的一项,意外地导致了柏林墙的最终倒掉。 1989年11月9日发生的事情充满偶然。这天下午,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沙波夫签发了一项“迁徙自由的新旅行法”,在一片混乱中,人们将这项法律理解为边境开放法。傍晚6点53分,在记者招待会上,当被问及这项法律何时生效时,沙波夫回答道:“嗯,就我所知,现在,马上。” 上千名欣喜万分的东柏林人像潮水一样涌向了柏林墙。在伯恩霍莫大街(Bornholmer Strasse),人们激烈的要求开放边界,并动手拆除柏林墙。到了晚上10点半,横亘在东西柏林间长达29年的这道现代“长城”被凿出了一个大洞,人们心中的柏林墙就此倒掉。莱比锡大学的一位校长向北外教授刘芳本回忆那一刻的情景:没人被杀害,没人受伤,没有砸碎一块玻璃,人潮如涛涌,但看到的只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秩序,拆除铁丝网和钢筋混凝土的情景,如同为护送一位天使过路而从事的一桩圣事。西柏林政府向涌入的东德兄弟奉上了丰厚的见面礼,除了泪水、拥抱、亲吻和鲜花水果,还有每人100马克的欢迎费。

然而,并不是所有东德人都赞同这种闪电式的告别。作家海姆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纵使国人全都离去,我决意独自留下”。 11月9日的意外举动打断了科尔在波兰的访问。他立即返回柏林,并在11月28日就公布了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纲领”。当时,无论是东、西德还是周边国家都怀疑,这一纲领过于激进,并不适合已经分隔了40年之久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但事态的发展比科尔想象的更为急迫。要求立即统一的游行示威在莱比锡等地爆发。随着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选举中德国联盟、自由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获胜,原统一社会党变为在野党,大联合政府的组成已经使民主德国名存实亡。5月18日,新当选的民主德国总理德梅齐艾与科尔签订协议,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条约,从7月1日起将东马克以1∶1的比率兑换成西马克,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私有化,建立保险和福利制度。到了1990年8月31日“实现国家统一的条约”签订,德国统一已成事实。10月3日,正式成为两德统一的纪念日。 从1990年6月13日起,300名东德边境卫兵和600名西德工兵借助13台推土机、55台挖掘机、66台起重机和175辆重型卡车的力量,从Bernauer大街开始彻底铲除已被民众大面积捣毁的柏林墙。到这一年的11月30日,除了6段留作纪念的柏林墙,其余的全被铲平。混凝土被粉碎再生,铺设道路,250块柏林墙碎片以10000马克到150000马克的价格被拍卖。 如今,在柏林,柏林墙的遗迹变成了一道贯穿旧城20公里长的鹅卵石小径。尽管外国游客将它当作新的旅游景观,但对于柏林人来说,这是一道他们宁愿视若无睹的疼痛疤痕。德国作家彼得·施奈德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清除大脑中的柏林墙将花上比清除实体上的柏林墙长得多的时间。”不知这道大脑中的墙,是不是也包括了15年后,1/5的德国人宁愿依旧存在的柏林墙。

第二篇:德国会展教育研究

(一)德国会展教育现状

金辉(2003)《国际旅游院校会展教育的现状和我国的差距》指出会展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是开设会展专业与课程的旅游院校快速增多、会展课程已成完整体系、会展教材全与更新速度快、国际会展教育与行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及会展科研与会展教育的良性互动。王春雷(2005)《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会展教育的启示》提出了德国的会展教育模式是办学力量集中化、专业教育定制化、课程设置模块化和实习活动主题化。

(二)德国会展教育课程设置

中国会展(2004)《德国会展教育体系的考察与思考》和邬国梅(2007)《国际会展高等教育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首先阐述现实的情况是,德国除了科隆大学和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之外,其他的高校并没有相关的课程和专业,相对于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侧重实践性,科隆大学会展经济研究所的会展课程更侧重于研究性和理论色彩。并且说明,德国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定向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展览公司,经过培训的学生毕业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公司,为公司服务。然后,又通过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的课程设置,揭示德国把会展教育放在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之下,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会展管理系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即在工商管理模块的基础下,开设展览管理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大型活动管理模块和展台施工模块。最后,指明德国会展教育体系的三个特点是少而精、与业界紧密联系、属于工商管理的学科体系。吴承璘、崔诚、吴国斌(2004)《美国、德国会展教育比较》分析了德国的一个以合作办学形式设立的会展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拉芬斯堡大学,招收由企业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回本公司工作,得出德国会展教育是在商务管理或旅游管理的基础上设置的大型活动或会展管理专业、会展教育和培训是一门比较年轻的事业、有意和中国合作办学的情况。

对于德国这一世界会展王国的学习,我国主要注重从宏观层面对德国会展业进行研究,侧重研究其特点等表面性问题,然而,德国还有很多具体操作细节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笔者认为,向德国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与德国展览公司的合作,加快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外语水平。德国会展公司早已洞察到会展的国际性这一趋势,也加大了在中国投资办展的力度,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注重与德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全面提高会展业的发展。

第三篇: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德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会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会展和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市场密不可分。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展馆和展会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德国会展业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 会展业 国际化

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回顾

德国展览会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集市贸易。在单个集市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集市贸易由诸侯授予特权并受其保护,多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随着德国中部地区银、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崛起,中世纪后期,德国中部的商品交易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莱比锡商品交易会。15世纪末、16世纪初,莱比锡商品交易会成为欧洲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法兰克福是德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其贸易展的最早记录是1150年。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授予法兰克福秋季展特权,1330年路德维希四世授予法兰克福夏季展特权,使得这两个展览会成为当时消费品展的主要展会。时至今日,德国法兰克福春、秋两季消费品展仍被认为是世界规模最大、贸易效果最好的消费品博览会。同时,由于受到皇室特权的支持,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贸易展促进了法兰克福金融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例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为了满足参会商人的要求而产生的,该交易所为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资本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1585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贸易、会展和金融带来的财富是紧密交织的这一特点,在法兰克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入19世纪,随着铁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商人们已经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而是带着样品进行展示、交易和订货。曾经的商品交易会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样品展览会。由于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莱比锡、法兰克福、科隆等地的展览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代表工业参展商的利益,1907年德国工业永久贸易委员会(The Permanent Trade Fair Commission for German Industry)成立,1934年更名为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 AUMA),并沿用至今,其功能已经拓展到代表包括参展商、参观者和属于AUMA的服务企业在内的整个行业的利益。

20世纪,德国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展会。1926年创办的柏林国际绿色周农业博览会,1947年创办的汉诺威博览会,1948年创办的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博览会,1949年创办的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和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1971年创办的科隆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会,1966年创办的柏林旅游国际博览会,1986年创办的汉诺威通信技术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博览会,每一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这些博览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博览会发展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博览会,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博览会不仅仅是贸易上的,也是政治、社会的交流平台。展览会通过自身形式的变更、规模的扩大,促使展览会在德国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商品展示及交易地,而且成为德国经济腾飞和人们审视德国的窗口。展览会的形式已经从昔日的综合性展览会变成专业性展览会。展览会除了吸引商品买卖双方,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对其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和参观者。展览会不仅展示新技术和新应用,经济及技术全球化的趋势在展览会上也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也促进了柏林、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汉堡、汉诺威、科隆、莱比锡、慕尼黑、纽伦堡和斯图加特等德国最重要的展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会展业现状及特点 1.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德国博览会以其高数量、高质量以及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而成为世界知名会展品牌展,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全球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有2/3在德国举办;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2011年全球最大的5大展览中心,德国占了3家,即汉诺威展览中心、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和科隆展览中心;德国现有100多家会展公司,其中具备实力承办国际性会展的公司有40多家。2011年,德国总展览面积接近34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厅面积有270多万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有10个,其中,仅汉诺威展览中心一家,其展馆面积就达46.6万平方米。 2.德国会展业的特点

(1)完善的会展配套基础设施。德国的各国际会展中心设施齐备,集会议、住宿和展览于一体,可以承揽各类大型活动的国际商贸展览活动。场馆设施设计科学,国际会展中心包括若干室内展馆和会议中心,以及可用作展览场地或停车场的室外场地。室内展览馆大小不一,内部可以灵活分隔,适宜举办不同规模的展会。在举行展会的同时,也会举办相关的会议,使得展会与会议能够相互促进发展。在会展中心,通过电梯参会人员可以轻松到达会展中心的任何地方。

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在城市交通枢纽和商贸区都设立了到达会展中心的交通指示,展馆拥有专用火车站和高标准通行道路,同时设有多条高速公路出入口,乘地铁、公共汽车,通过自驾车、搭乘火车都可以直达展览场地。

提供周全配套服务。住宿方面,会展中心自身有足够客房的高级酒店,附近还有多家国际性商务酒店作为支撑;餐饮方面,会展中心内开设有各式风味餐厅和酒吧;会展中心内设电子自助咨询设备和人工咨询台,负责会议期间的咨询服务;会展中心设有相应货运管理机构,负责会展展品的物流业务。另外,会展中心还设有专业部门处理客商提出的要求,如展位设计、施工、保安等,为客户提供展览服务,还可以为不同客商尤其是VIP客商提供包括特色餐饮、娱乐休闲等个性化服务。此外,在会展中心内,邮局、银行、商店、租车公司等一应俱全。

(2)会展专业化。德国会展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专业化以及相伴随的多样性。推动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是专业会展,德国每年举办大约150个专业会展,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产品领域和服务行业。德国的会展按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产品种类,举办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的展会,满足不同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即使同样的行业,也有具体的分类,如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和柏林消费电子展,虽为相同专业,但前者以采购商等专业客户为主要对象,后者则以终端消费者为主要对象。

会展机构也逐步演变得更加专业化。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展会全部或部分由专业展览公司运作与经营,会展人员更专业化,出现了大量的以会展组织与服务为职业的专业机构及会展人员。

(3)会展国际化。德国会展业的国际化体现在,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国际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举办国际性行业会展的外国机构到德国展示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扩大本地会展的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德国汉诺威、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城市的著名会展公司纷纷把目标瞄向海外,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国外会展行业的竞争,有的直接在国外主办会展,有的派驻人员协办会展,还有的通过资本运作寻求扩张,进入国外会展市场。2011年德国在海外举办各类展会达263场,展出面积280万平方米,参展商达9.3万家,吸引观众630万人次。其中,德国在中国举办展会71场,展览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参展商4.1万家,吸引观众280万人次。AUMU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有9.9万国外展商参加了160个德国在国内及国外举办的展会,较上年增长4. 2%,外国展商占参展商总数的54.7%。①德国会展公司在国外建立了420多个办事处,为当地企业参展提供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项目。仅杜塞尔多夫一家会展公司,就设立了66个办事机构,业务扩展到108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均设立了长期办事机构。

(三)德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德国会展业呈现出集中化趋势。一是展会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尽管德国大中小城市基本都有展馆,但是,由于中小城市的展馆面积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规模不能满足大型展会的需要,国际会展和大型会展逐渐向大城市集中。二是展会的举办逐渐向大的会展公司集中。在德国,前5家大公司的营业额占整个行业全部营销收入的3/4左右。由于展会涉及众多环节,展会规模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中小会展公司很难将各个环节有效协调起来。大型会展尤其是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越来越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或专家,聘用或拥有这些人员是中小会展公司很难负担的,所以,中小会展公司更多的是举办一些地方展会,或者承接大会展公司的一些业务,但其仍不失为大会展公司的有效补充。

展会向节能环保为主要特色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德国近年来的会展越来越突出节能和环保特色。食品、家用电器、汽车和建材等展会内容以绿色健康、节能和环保为主,既满足客户和观众的需求,又引领行业时代潮流,迎合了世界发展趋势。

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会展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近年来,由于欧洲展会市场相对饱和,德国会展机构紧紧抓住国际化的机会,大力开拓海外展会市场,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展会市场。

二、德国鼓励和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

德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会展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所以,地方政府对会展业发展采取了市场主导和政府培育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展会的组织和管理,而是对会展业的发展制定特别政策和扶持措施。

为了帮助国内会展业发展,德国各地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场馆,但政府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作,而是以政府股份或政府委托企业的股份形式参与场馆建设,以减轻投资商的资金压力。政府会用很长时间去资助会展企业做宣传推广工作,帮助主办机构聘请参展商和采购商,免费为采购商提供住宿,出资协助参展商参展。在德国,政府协助和配合展览公司推广本地会展活动,每个展览计划都是由展览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以及行业协会协商后制定出来的。为促进本国企业发展,德国政府每年都对出国展览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通过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组织德国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会。

(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

德国会展业行业协会计划对会展业的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 AUMA)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是一个服务和协调机构,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德国展览业在国际国内的共同利益,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所有在德国举办的及德国在国外组织的展览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外国企业来德参展及举办展览会。在协调和确定每年的官方出国参展计划,特别是争取增加出展预算、改进扶持的范畴及实施方式、提高扶持计划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AUMA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AUMA的作用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制定规章制度并根据会展数量、质量、技术手段、目的、要求进行调整、改进,确保德国博览会的透明化,平衡参展商、参观者和展会组织者的利益;对展会进行调查和评估;出版和发布展览指南,提供与展览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德国会展公司在制定会展方案和招商过程中,均与相关的行业协会密切合作,为会展公司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及开展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营销工作提供帮助。在AUMA的统一协调下,德国各博览会目标明确,很少出现展会重复现象。

三、德国会展业的积极作用

通过会展这一平台,德国为本国乃至全球工业各行业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采购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交流场所。高度发达的会展业为德国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达23万,每年营业额30亿欧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20亿欧元,间接经济效益约235亿欧元。同时,会展业也对德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柏林举办的“国际娱乐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博览会”,以其代表行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每届都吸引来自数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专业客户和观众参加,还有来自数1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媒体对博览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博览会和柏林的知名度。 在汉诺威举办的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卡车展,在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汽车展、国际书展、消费品展、家纺展,在科隆举办的国际五金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自行车展、摄影器材展、体育及园艺展,在杜塞尔多夫举办的国际时装展、国际印刷工业展、国际鞋展,在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建筑机械展、国际手工业博览会、国际体育用品展,在柏林举办的国际观光旅游展、农业及园艺展、广播电视展及国际航空航天展,在莱比锡举办的图书博览会等,不仅成为国际参展商的追求,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了解德国城市的最好媒介,这些城市也因其会展而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德国的会展业还带动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每次大型展会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涌入。2012年,德国展会吸引参观者达1000万人。

四、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展馆的国际对比

根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全球会展业统计》(2012)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国展馆总面积已达475万平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5%,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美国展馆总面积达671万平方米,占全球21%;德国则排名第三,其展馆总面积约338万平方米,展览场地面积占全球的10%。从2006年至2011年,中国展馆面积增加了48%,美国和德国则分别增长了5%和2%。

截止2011年,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中,德国有4家,即汉诺威展览中心、法兰克福展览中心、科隆展览中心和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且均在前10名;意大利有2家,是米兰展览中心和博洛尼亚展览中心;法国有2家,是巴黎北维勒班特会展中心和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美国有1家,是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西班牙有3家,是瓦伦西亚展览中心、巴塞罗那展览中心和马德里展览中心;俄罗斯有1家,是莫斯科克洛库斯国际展览中心;中国有2家,分别是33.8万平方米的广州琶洲馆和20万平方米的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位居世界第4位和第15位(见表2)。

(二)中国会展业迅速发展

1.展览面积和展会数量稳步增长《2012年中国会展业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供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会展场馆共计316个,全国共举办展会7189场,展出总面积8990万平方米,其中,经贸类展会总面积约为6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会总面积比重超过70%。规模展会持续扩大,全国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已经超过90个。品牌展会发展迅速,中国内地共有58个国际化专业展览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数量位居世界第4。中国展会数量和展出面积与前几年相比,都有显著提升(见图1)。

2.三大会展经济圈已经形成

目前,中国会展业地域分布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会展中心为核心,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会展经济圈,三大区域集聚了全国主要的会展业资源。2012年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会1613场,占全国比重约为22.4%;展览面积合计2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27.8%。

3.出国展会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统计,2012年中国出国展览数量为1536个,比2006增长67%,同期展出面积也由31万平方米增长到69.3万平方米,增长超过120%。展会的贸易性、专业性、国际化程度都有提高。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展馆数量显著增加,但利用率偏低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投资兴建展览馆和会议中心,其数量显著增加。但是,与国外有竞争力的展馆相比,中国展馆的使用面积普遍偏小,而且,展馆的使用率非常低,大多数展馆平均使用率只有15%左右,达到30%的很少。在德国,展馆的综合利用率能达到50%以上。

2.展馆设施及展会配套服务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大型展馆周围的交通、通讯、酒店、餐饮和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展馆之间的协调整合,展馆内住宿、餐饮、运输、广告、咨询、翻译等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还不能有效满足国际性展会的要求。展馆设施功能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也导致了展馆利用率不高。

3.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国内举办展会的数量和展出面积一直在增加,但是,展会多而散、小而弱,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依然存在,水平普遍不高,重复办展问题依1日突出。中国会展业的创新经营思路和运作模式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行业协会协调作用的发挥、展览会数据管理、信息技术运用、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中国专业会展企业开拓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尽管出国展览数量和规模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是,中国企业赴国外参加专业或综合展会,参展目的多为展示和销售产品、建立客户联系、考察市场环境等。从参加展会类别看,更多的是以轻工服装、农产品、化工机械以及综合类展会为主要对象。

4.会展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尽管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环境制约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展会发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行业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不尽完善;会展业的法规体系、诚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有待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化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等方面。

五、发展会展业的经验借鉴

(一)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国际性展会

德国每年举办大大小小各类展会上百个,其中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展会和大型国际性展会对德国会展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结合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状况,应鼓励行业或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步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并通过发展有影响力的会展提高和拓展城市知名度及美誉度,带动和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

(二)规范和有序发展会展业

德国政府通过制定特别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了德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展会规模大小不一,加之重复办展、展期重叠等问题,造成中国会展业发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需要从整体上对会展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完善产业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出扶持措施。既要鼓励会展业做大做强,满足对各类展会的需求,实现既能举办涉及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展会,也能举办单一行业的专业展会;又要规范企业办展和招商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使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促进会展服务专业化

德国会展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和行业,会展内容及会展服务的专业化有效地提升了会展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专业人士进行规范操作与管理的必要性越发突出。会展运作过程迅速高效,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所以,主办招展、营销策划、影视媒体、会议组织、展览设计、广告宣传、展台搭建、展具租赁、交通物流、法律保险、宾馆酒店、翻译服务、综合服务等诸多环节协调运行,应由专业机构或企业来运作,通过专业化服务提高会展活动的效率。

(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作为政府和会展业桥梁的AUMU,对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AUMU的经验,中国需加快发展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行业组织是自律性机构,对各行业的技术进步、道德规范、国际诉讼等能发挥重要作用。各类社会机构在评价、仲裁、维护市场秩序、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具有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①通过发挥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在制定行业规范、协调、信息交流、管理、人才培训、资质评估方面的作用,提高展会的组织水平和质量。

(五)通过会展与会议结合提升会展实效

会展是为参展商、用户和参观者提供产品和技术展示及相互交流的平台,参展商和企业利用展会推广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围绕会展进行的同期会议,无论是学术会议还是研讨会,都有助于对相关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或者提出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每年举办众多的会展和会议,围绕共同的内容举办的会展和会议使会展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也使理论和政策建议进一步引导会展行业向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创新与提升。

(六)促进信息技术与会展业有效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能够更快、更便捷地到达更广的范围。展会主办方及参展商应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展会信息的更广泛传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展品展示方式的更新,从而提高中国会展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促进会展业与国际接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会展业起到搭建促进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使企业借助展会这一平台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一方面,作为拥有广泛发展空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高中国会展业的从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同时,也重视地区性会展的发展。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办会展,拓展海外会展市场,开发国内会展市场。

作者简介:徐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 来源:《全球化

第四篇:会展基本介绍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会展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

[]

关注的一个新型产业。

展览、大型会议、节庆活动、大型活动、企业形象展示专家论述

孙刚 :“会展业是……综合性的、关联度非常高的服务贸易行业,……并表现出一种经济现象的多种形态”——2001年第2期《展览与市场》

杨虎涛:“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会议和展览,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2001年第3期《社会经济研究》

陈向军、田志龙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2001年第5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庞莹、魏志恒的论文称:“会展经济是……跨产业、跨地区的综合经济形态”——2002年第6期《经济师》

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

会展产业是指有会展相关服务企业、机构、部门形成的产业体系。会展经济是指由会展及相关产业构成的经济范畴。

会展产业是国内近几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国内开始正式提出会展产业大约在1998年—1999年之间。由于国外专家认为会展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1:9的拉动作用,会展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产业受到很多地区和城市的重视。

会展的功能

会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联系和交易功能

联系和交易功能会展孕育巨大商机,具有联系和交易功能。会展的联系沟通作用非常明显:联系量大、联系面广、联系效果好,因此会展可以向会展组织者、参展商、观众提供彼此联系和交流的机会。通常在短短几天有限的会展期间,参展商往往可以接触整个行业或市场的大部分客户,可能比登门拜访等其他常规方式一年甚至几年所接触的客户还多。展会参加者在专业展会上可以接触到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本领域专

家、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供应者、代理商、用户等与己相关的各种角色的人,其中不乏决策人物、关键人物,形成的人际联系质量高。会展的环境氛围典雅,有利于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贸易成交一般有若干环节:生产厂家向客户宣传产品,客户产生兴趣并进行询问了解,客户产生购买意向,厂家与客户洽谈,讨价还价成交。通常这个过程有时可能比较长,但在展览会上,这一过程可以比较迅速完成。在会展中,丰富的信息、知识交流传播使得生产、贸易、生活趋于更轻松、直接、快捷、准确,消除了供求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产生高效低耗的经济功能,创造了经济均衡的巨大可能性。在展销会上,参展商为卖而参展,参观者为买而参观,均有备而来。参展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广泛地接触买主,观众购买商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广泛地了解产品,参展商可以于潜在客户表示出兴趣时就抓住机会开展推销、洽谈工作,直至成交甚至当场回款,买卖双方可以完成介绍产品、了解产品、交流信息、建立联系、签约成交等买卖流通过程,展会起到沟通和交易作用。

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大大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交易。在中世纪时代,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欧洲城市举行。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世界各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形成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市场,国际展览业形成萌芽。

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后来的比利时、德国、法国、美国的产业革命,推动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讯和运输工具的使用,在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等城市,贸易集市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国际展览会或博览会。1851年在伦敦首次举行了世界博览会,标志着旧贸易集市向标准的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过渡。1895年莱比锡第一届国际样品博览会,满足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交易的需要。

国际展览业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展览会与博览会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勃勃生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批因战争停办的展览会和博览会重焕生机,例如世界著名的“米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巴黎博览会”,后被誉为连接各国贸易的三大桥梁,值得一提的是“莱比锡博览会”在冷战期间为沟通东西方贸易联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前民主德国每年与西方国家达成的贸易额中,有三分之一是在莱比锡博览会上达成的。此外,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特邀西方国家商人到“莱比锡博览会”洽谈业务,签定合同,因此“莱比锡博览会”被誉为“通往东欧国际贸易市场的门槛”。

通过商品或科技成果的会展,使供需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和需求,再加上可以通过实物观看,迅速促成供需双方达成商务合同,因此会展市场孕育了无限的商机。在新加坡举行的“2004年亚洲航空展”,单是公布的部分交易额就达到了35.2亿美元。

整合营销功能

整合营销功能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一个有效的营销平台,为企业展示产品、收集信息、洽谈贸易、交流技术、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会展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发达国家,会展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营销手段。

同时,会展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的经济,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聚集在一起,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直接交流,信息被充分披露,是一个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价值规律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产品的销售价格趋近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在营销可控因素中,价格、渠道等营销变数可以被竞争者仿效或超越,而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难以替代,因它们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有关。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进行双向沟通,建立一对一的长久的关系营销,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会展具有整合营销功能,可以利用多维营销的组合手段,如会展的报刊、电视、广播、因特网、户外广告、实地展示、洽谈沟通等各种营销方式,这种整合营销功能有利于企业与顾客的交流,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与品牌的认同度,促进企业销售工作。

在会展上,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汇聚一堂,进行交流、贸易,某种程度上甚至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推介自己的品牌、形象。企业与顾客可以直接沟通,得到及时反馈。企业可以收集有关竞争者、新老顾客的信息,企业能了解本行业最新产品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构成决策依据。会展具备了其他营销工具的相关属性:作为广告工具,会展媒介将信息针对性地传送给特定用户观众;作为促销工具,会展刺激公众的消费和购买欲望;作为直销的一种形式,可以直接将展品销给观众;作为公共关系,会展具有提升形象的功能。会展营销成本低。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通过推销员推销、广告、公关等手段的一般营销渠道找到一个客户,平均成本219英镑;通过会展寻找一个客户,平均成本35英镑,仅为前者的1/6。

2004年7月沈阳“第二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共有19位副部级以上领导、400位海外客商莅会,东三省约有近千家企业在主会场和分会场与华商和华侨华人进行了项目对接和洽谈。本届“华交会”使海外侨胞对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合作潜力有了进一步了解,45个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在辽宁国际会馆现场签约,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吸引32.41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东三省成功营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资源和区域形象。

调节供需功能

调节供需功能展览会可以视为信息市场,信息得以交换,企业参展产品的信息实为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

信息市场是经济运行循环过程的轴心,会展信息市场反映信息交换中供求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它连接市场信息供应方、市场信息用户、市场信息资源应用等重要生产力要素,促进各类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效地刺激需求,调节供给。

1.刺激需求会展提供新产品示范的平台,通过参展的产品或科技成果的展示,广大消费者可以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消费品和相关信息,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和重组,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因此会展可以培养新的消费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北京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是国内外高新产品的“比武台”,中外高科技最新成果惊现不穷,异彩纷呈,叫人目不暇接,诱导市民进行现代消费。2004年5月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国内高科技企业排头兵,不甘落在境外高科技企业之后,海尔、首钢、联想、四通等国内著名企业纷纷在展会上强势推出最新“看家杀手锏”。“863”项目成果“电动客车”每充电半小时就可以行驶150~200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90公里;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全断面隧道挖掘机,堪称现代“土行孙”。新款个性化手机、数码相机令观众爱不释手,数码门锁、机器人吸尘器、智能化冰箱也十分抢眼、深得观众青睐。这些新产品一经展会亮相,经媒体报道,为全国众多顾客消费群所了解,必定刺激中国社会产生新的产品需求。

2.调节供给会展活动能为产品供给者提供展示产品性能的机会,比较不同产品的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测算市场供给方面的竞争态势,为企业的市场供给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有效供给增长。

会展活动能增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俗的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了解,消除沟通障碍,扩大共识,为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民族、跨环节的流通创造条件,有利于供给实现和供给创造。

[]

会展策划师师资

会展领域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实力各部相同的培训机构及良莠不齐的职业讲师能力是会展业发展的一块软肋。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这个协会注册的会展公司有150多家,但有5至10年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会展经理却不足50人。可见,号称百万大军的会展人员队伍,真正懂会展、会操作、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不足1%。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从业人员200万人,需要高级会展管理人员50万人左右,而且每年要以15%的速度递增。

会展业发展除引进国外人才外,培养自己的的会展策划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行业的发展对会展策划业职业讲师的需求和标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现阶段既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又了解企业需求,同时还整合了国内顶级理论和实战方面的高端师资,且具备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讲师资格证书的机构在国内凤毛麟角。

由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先天不足,无法准确把握行业脉搏,尤其是具体到领域内某行业的具体岗位的职业讲师培训更是无从展开。近年来虽然部分高校设立了会展专

业,但由于老师偏重理论的特点,致使部分本科学生在毕业之后仍旧缺乏实际策划能力。

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联手制定职业师资培训标准,最终选定“金色讲台”(国内一开展职业师资培训的高端品牌)为其会展领域职业师资培训的唯一机构,并唯一授权其组织考试并颁发《会展策划师·师资职业培训证书》。

《会展策划师·师资职业培训证书》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分初、中、高三个级别。

[]

我国会展业政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2年,出台国家经贸委批准《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商业行业标准,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2003年CEPA会议上,中国与港、澳签定“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会展服务”。

2004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一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并于一个月后正式生效。

2005年,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出及相关意见征求。

2006年,《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条文释义出台。……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处在探索及积累经验的时期,这些曾让业内大喜过望、轰动一时的会展“新政”,经过几年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取得稳步实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2005年,是 商务部“取消来华展主办单位资格的审批”;中国贸促会牵头并联合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四部门共同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国展览的审批管理工作通知的第三年。两部“条款”的出台和大批外资企业的进驻引来业内人士惊呼“狼来了”,这使得我们企业在面对政策时,要提出:是保卫,还是国内外企业联手?

这是一个中国会展业如何适应WTO规则,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寻求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会展业目前还是一个“幼稚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展业改革相对滞后,会展业中的政企关系尚未理顺,政策供给严重滞后,办展办会主体鱼龙混杂,行业自律组织发展滞后等等。而这些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彻底解决。但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对国外会展业开放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而协调民族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政策制订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从产业意义上讲,会展业是近年来才得到较快发展的新兴行业。过去很多大型会展都是政府行为。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会展活动过多过滥,特别是一些大型会展均由政府出面策划并举办,既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强烈需求,也反映出会展产业化、市场化进程还不够,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从目前来看,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展览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则导致了多头批展,重复办展。国家及地方许多部门都有权审批和举办展览,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使得展览管理混乱。吃“政策饭”,靠政府部门批任务,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这种体制必须改变。展览公司必须依法登记并且必须走上市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靠市场竞争发展壮大。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国有经济应逐步退出该行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竞争格局。加强政府 宏观调控,完善会展经济的“游戏规则”。重点是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主办主体的资质条件。对展会的质量和展览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登记制,使会展业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从会展产业的不同层面和产业链条来进行分析,当前国内会展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提高中国会展知识产权整体水平的关键。从2005年开始,与会展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谓一波三折。相信谁也不会忘记2005年11月初,在英国格拉斯哥农作物科学与技术展览会上,19家中国公司因为被指控涉嫌专利侵权展台被拆的尴尬场面。而同年10月30日,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徐兵对外宣布,第98届广交会上共有454家企业被指认涉嫌专利侵权。会展业专家指出,很多中国企业仍然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了解。

对于展会上知识产权保护,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全国未成立统一的会展业协会组织。但是,一些地方性的会展业行业协会组织已经陆续建立起来,并且有的协会已经开始重视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然而,关于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无论是管理的依据、管理的范围,还是管理的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少需要澄清和值得研讨的问题。在面对国际间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政策上,全国只有一个“蓝天行动”是不够的,我们企业还应该将“知识产权保护”提上法律和企业自律日程上来。

第五篇:德国啤酒介绍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而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特别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期间竟可消耗高达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制作过程

啤酒的成分是大麦芽,啤酒花,水(90%以上)和酵母。大麦经过发芽,加热以后经过过滤,加上啤酒花再加热,成为浓缩啤酒液。冷却后的浓缩液再被加上水和酵母,装入发酵瓶中。等待五至八天,新鲜啤酒就制成了。最后鲜啤被装入酒瓶,还需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发酵成熟。啤酒花能使啤酒清澈,延长啤酒的保质期,使它具有典型的苦味和香味。啤酒花加得越多,酒味越苦。啤酒上的厚厚泡沫(德国人称之为泡沫皇冠)也是啤酒花起的作用。 编辑本段德国啤酒分类

基本分类

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白啤酒(Weissbier) 是把小麦芽和大麦芽混合后酿制的,所以它们也叫小麦啤酒(Weizenbier) 。它的特点是液体较浓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润滑,是典型的液体面包。著名的品种有巴伐利亚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 ,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莱比锡白啤酒(Leipziger Gose) 等等。巴伐利亚白啤酒中有我们熟知的牌子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时还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浆(Himbeersirup)或香车叶草糖浆(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为红色(Rot)或绿色(Grün)的混合饮料。

清啤酒(Pils) 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是当地人首选的啤酒品种。清啤酒品质清冽,呈透明的浅黄色。它是德国啤酒中苦味最重 的一种。因为采用二次发酵的工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适合大量饮用。 最知名的代表品牌是弗伦斯堡(Flensburg),在当地家喻户晓。此种就采用推盖设计,开瓶是不需要起子,并可以发出香槟似的开瓶声音。

黑啤酒(Altbier) 的家乡在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它的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样苦,口感上稍带甜味,和爱尔兰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 有点相似的地方,只是浓度稍微淡一些。科什啤酒(Kölsch) 是科隆的特产。它现在已经流传到德国各地,不再是科隆人独有的钟爱了。科什啤酒的酒质非常清淡,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细长玻璃杯。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 是专门供出口的德国啤酒,象著名的贝克啤酒(Beck’s) 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较少,总的口味比较清淡,在国际上很受欢迎。鲁尔区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产量最高的城市。

无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 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适宜驾驶车辆的人饮用。

啤酒种类扩展

目前还有酒店供应各种啤酒混合饮料,比如拉德乐(Radler) ,就是啤酒和雪碧的混合物。还有一种深棕色的饮料叫麦芽啤酒(Malzbier) ,味道很甜。它的酒精含量小于0.5%,是一种很解渴的软饮料。

比尔森啤酒(Pelsen),原产于捷克斯落伐克,是目前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啤酒,是世界上啤酒的主导产品。它为一种下面发酵的淡色啤酒 ,特点为色泽浅,泡沫丰富,酒花香味浓,苦味重但不长,口味纯爽。

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是一种淡色的下面发酵啤酒,原产于德国的多特蒙德。该啤酒颜色较浅,苦味较轻,酒精含量较高,口味甘淡。

慕尼黑啤酒(Mumich dar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浓色啤酒,原产于德国的慕尼黑。色泽较深,有浓郁的麦芽焦香味,口味浓醇而不甜,苦味较轻。

博克啤酒(Bock beer)是一种下面发酵的烈性啤酒,棕红色,原产地也为德国。发酵度极低,有醇厚的麦芽香气,口感柔和醇厚,泡沫持久。 编辑本段啤酒节 啤酒节简介

啤酒节源于德国,1810年的十月,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的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此后民众持续这种热烈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举办该项活动。

世界最巨声名的三大啤酒节是英国伦敦啤酒节、美国丹佛啤酒节和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他们在国外家喻户晓,被欧美的啤酒专家们誉为是——每一个啤酒爱好者都该至少要去一次的狂欢。 啤酒节由来

啤酒节源于德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810年,马伐利亚的卢德亲王结婚,举行赛马活动,赛马活动结束后,人们痛饮啤酒以示庆贺,这个庆典沿袭下来后,就成为今天的啤酒节。还有一说是当地农民为庆祝大麦和啤酒花的丰收而大喝啤酒而产生的。

1810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于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 编辑本段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过程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节日氛围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节日影响

这场誉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超过700万名的观光客,足足喝掉600万公升以上的啤酒!没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如此热情好客的一面。连续16天的啤酒节,每年在特里萨广场上架起可容纳数万个座位的大帐棚,提供游客啤酒、德国美食;帐棚外则竖立着摩天轮之类的游乐设施,会场中不时穿插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民俗活动。

去年2003年就约有六百万人万人挤进约31公顷大草地上的14座帐篷里,饮尽约570万公升(一百五十万加仑)的德国啤酒。而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每个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独立的舞台和啤酒销售柜台。 节日内容

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举世闻名的德国啤酒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烤猪腿,除了喝酒之外,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音乐会、马戏团表演,也有许多贩卖站与游乐设施,如旋转马与摩天轮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未尽,留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摊。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会场中,会看到十余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厅合开的大型啤酒屋帐篷(Beer tent),而虽名为帐篷但每个帐篷都宛如小巨蛋,因为工程浩大跟盖房子没两样,为容纳每晚数千至数万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尽了心思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响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施,还有提供游客德意志帝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 爱饮的德国人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他们「狂饮」的程度,光从数据上就另人吃惊,这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根据慕尼黑观光事务当局的统计,此节庆每年都吸引了超过多达六百万名的观光客,平均吃掉20万条香肠、60万只烤鸡并喝掉足足600万公升的啤酒。为期2周的德国啤酒节(Oktoberfest),德国人就喝尽、吃尽总数13528千克的食物,这个量可是够一个人足足吃10年。

重庆喜之味贸易有限公司:023-67120517 15923395005

德国啤酒:大主教,威尔顿堡修道院,莱茵小麦王,狮冠 1L听装,5L桶装及礼盒各种规格都有!

上一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下一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