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自考毕业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学自考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自考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03年全国自考办公信息网向各省市自考办开通,使各省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国考办信息;考务考籍系统在全国各省市推行;网上评卷试点在一些省市开展;各地自考外部网站初具规模,数据更新加快,较好地为考生提供了信息咨询服务。

第一篇:经济学自考毕业论文

风雨无阻“自考”路

1958年,欧商从衡阳市供销社调进衡阳轧钢厂,做了一名加热工。因为一次工伤,1982年便提前退休了。此时,他只有45岁,除了看电视、逛公园,更多的时间是在牌桌上度过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欧商感到越来越惶惑,这种感觉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思索。

1988年底,欧商从报上得知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面向全国招生,考生通过自学考试就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令他怦然心动——“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一直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啊。

这年夏天,欧商报考了湘潭大学法律专业的大专自学考试。尽管当时每月只有58元的工资,他却毫不犹豫地交纳了90多元的书籍费用。拿回教材后,欧商发现许多字都不认识。他就一边看书一边翻字典,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增添了欧商的自信,也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一次参加自考,报考的4门功课竟全部通过。欧商深受鼓舞,他从复习、考试、等待分数的过程中体会到,有了寄托的生命才更具光彩,有了奔头的生活才有滋有味,他开始爱上了自考。

经过4年艰苦的自学,欧商通过了14门功课的考试,于1992年夏天拿到了大专文凭。此时的欧商已经55岁了,家人以为他会就此退出考场,他却出人意料地决定:继续考本!

欧商报考了湘潭大学法律专业的本科自考。在考本的5年间,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常常挑灯夜读。天道酬勤,1998年夏天,欧商取得了法律专业 的本科文凭,成为那届毕业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生。

从一个连小学文化都不具备的退休工人,到拥有本科文凭的花甲老人,欧商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目标也更加远大了。在一家法律服务所兼职时,他看到那些因不懂法律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群众,不由萌生了从事律师工作,为社会和群众伸张正义的想法。1998年,欧商报考了律师专业的自考本科。由于基础打得牢,这一次他只用了3年多时间就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 2001年,64岁的欧商在老伴陪同下,来到湘潭大学进行论文答辩,当他登上讲台时,全场掌声雷动,大家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执著求知的老人致敬。

在长达13年的自考中,欧商捧回了3个文凭。喜悦中仍有一丝遗憾,因为英语的原因,他一次次与学士学位失之交臂。欧商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不能因为这一门功课留下更多的遗憾,我一定要攻克外语!”

从此,家里的晚辈都成了欧商的老师,满头华发的他像一个虚心的小学生,不懂就问,孜孜以求。欧商学习英语,除为获得学士学位外,另一个目标是考研。在备考的同时,他觉得单学一门课程有些枯燥,2003年夏天,他又报考了行政管理专业的自考本科。

在自考的路上,欧商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功,然而成功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因为工伤,他的脑部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记忆力减退,腰椎严重变形,日常活动大大受限,常常趴在地板上看书。前些年,为减轻儿女们的负担,让老伴安心上班,接送孙辈上下学、打理家务他全包了,只能利用晚上或凌晨的时间看书。 10多年的自考已花费了3万多元,这对于只有400多元退休金的欧商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省钱读书,他生病了也不肯去住院”。欧商的老伴无限怜惜地说:“有一次生病了,担架抬到家门口,他死活不去。”

花费这么大精力,牺牲这么多时间,动用一大笔费用,还要听不时传来的闲言碎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欧商在自考路上不断地跋涉呢?

“一个人追求上进不该有年龄的区别,自考使我生活充实,没有蹉跎晚年的大好时光,拥有了许多知识,有能力为建设小康社会尽自己一份力量。”事实正是如此,10多年的自考,使欧商“愈老愈红”,他义务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进行法律援助,受到大家的钦佩。2003 年12月,欧商以66岁的高龄被党组织接纳,加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生命中的又一个奇迹!

作者:林新华

第二篇:走出自考信息化建设误区,推进自考信息化建设步伐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自考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03年全国自考办公信息网向各省市自考办开通,使各省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国考办信息;考务考籍系统在全国各省市推行;网上评卷试点在一些省市开展;各地自考外部网站初具规模,数据更新加快,较好地为考生提供了信息咨询服务。自考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提升了自学考试的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保持了自考可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果不加以澄清和说明,不仅会导致自考信息化建设事倍功半,甚至会将自考信息化建设引入歧途。我们必须从自考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中走出来,进一步推进自考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自考事业健康、科学地发展。

一、自考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一)重速度,轻规划。

自考信息化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建成,一个实现。”即: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信息网;建成各类自学考试信息资源库;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支持体系;实现自学考试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持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地区为赶信息化建设的“快班车”,在自考信息化建设工程上草率决策,盲目上马,缺乏必要的科学规划,造成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这种“重速度,轻规划”做法,必然会导致自考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事倍功半。因此,自考管理部门应共同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认真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信息化工作目标计划。要“全国一盘棋”,力戒“军阀割据”。

(二)重硬件,轻软件。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投入硬件设施时提倡超前,喜欢赶潮流,往往大刀阔斧,不遗余力,而在软件上不愿给予适当的投入。这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造成资金投放不合理。好比造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却没有几辆车上路,这是有“路”无“车”,软件投入少,还表现在资源库建设上欠力度,相当于有“车”无“货”。

(三)重建设,轻培训。

自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升自考综合实力的建设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高广大自考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过程。虽然“硬件够硬了,软件不软了”,但是在自考报名、考试、评卷、考籍管理、毕业审核、学习指导、专业论证、命题管理、媒体开发等所有管理环节中,为什么不能使信息技术得到全方位的应用?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欠缺,缺乏必要的培训造成的。信息化过程本身不是单方面的购置设备、添置软件系统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更新、应用系统的增加都要求人的信息化素质的增强和更新。可以说,信息化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人机磨合”的过程,现有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贫乏,操作水平低,甚至存在着 “电脑盲” ,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在自考中的广泛应用,自考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也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重使用,轻管理。

一是缺少对硬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的管理,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二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三是管理权限不明确;四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不完善。这些都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本身“打乱仗”,信息化无章可循,甚至出现各自为政、资源分割、整体化不强、信息化应用系统无法高效有序运行等现象,严重影响自考信息化的发展。另外,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包含着许许多多资金、技术密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考的各个方面,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重投入,轻实效。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重投入、轻实效”的现象。我们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要能够从信息化中得到“利”。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利”指的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获取更大的利润回报;对于自考而言,这种“利”是指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地为自考生办实事。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要确认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能够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能和业务建设,使本单位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信息化不能脱离业务,脱离了业务的信息化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信息化不能不讲求实际效果,不能搞花架子,不能盲目开发。应立足应用,按需建设,坚持“需求先导、按需建设”的原则。应立足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力争保持相对的先进性。但同时要注意节约,不能单纯追求设备和技术的先进,造成资源浪费。

二、怎样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

21世纪的自考要面对更多竞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自考信息化只是提升自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自考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证明是自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全面理解自考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要明确自考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同时,也要摒弃把“信息化”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信息化这一贴“灵药”就能全面治愈自考的痼疾的错误思想。其次是各级自考部门要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自考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自考工作的各个方面,为避免重复建设,少走弯路,管理部门要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确定自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实施步骤和措施,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和原则。要根据需求和实际,考虑资金、人员素质等因素,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三)制定技术规范,统一信息标准。

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统一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统一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确定统一的实施与管理机制,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工作。

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订自考信息管理准则,建立和完善数据备份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确保自考信息的畅通和安全。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各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玉军

第三篇:自考生就业歧视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自考学历人员在就业中遭受越来越多的歧视。这一歧视的形成可以分成首轮歧视和次轮歧视两个过程。首轮歧视源于人们在教育扩招背景下形成对自考学历人员的社会刻板印象,次轮歧视受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在于加大对自考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对自考教育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自考 就业 歧视

自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简称,是我国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同时也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自考没有招生规模和学制限制,采用分科考试、学分累计的方法,不合格的课程允许多次重考。对于通过规定课程考试的人员,由自考主管机构颁发自考专科或者本科文凭,同时这些人员还可以向自考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参加学士学位论文答辩。

1980年,北京市率先实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十多年来,自学考试在全国各地纷纷实行,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期间,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脱产学习的人通过自考的方式获得教学文凭;同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自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提倡,自考学历人员能够有幸进入怀仁堂参加毕业典礼。①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自考学历人员的态度正在慢慢转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开始出现对自考学历人员的就业歧视问题。

自考学历人员就业歧视分析

就业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们对一种社会问题的认知,同时还是一个法律界定问题。不过,对于什么是法律上的就业歧视存在着不同意见。比如,王文珍(2004)指出,就业歧视从法律的角度讲有着严格的界定。他认为,劳动歧视至少应该有四个特点:一是差别对待,即对劳动者的不当排斥;二是指对劳动者广义就业权的侵犯,这既包括在员工招聘过程中,还包括在就业服务和员工管理中。第三,劳动歧视是以与维护公共秩序和职业内在需求无关的因素为条件对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剥夺。第四,歧视的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周伟(2006)则认为,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关于劳动权利平等的规定,所有依据劳动者技能和能力之外的因素进行的劳动限制都是就业歧视。本文中所提到的对自考学历人员的歧视主要指如下情形:用人单位因为应聘者或者员工的学历为自考方式取得,从而在其他条件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员工的招聘或者管理进行区别对待的行为。由于有关管理过程的调查数据难以获得,笔者将主要分析招聘过程中的就业歧视。

在招聘环节表现出的自考学历歧视主要是通过对应聘资格进行限制来实现的。这一限制过程既体现在明文规章制度中,更体现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集体共识中,通过发挥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看门人”作用,自考学历人员被拒之于众多单位的大门之外。这种拒绝机制通过人力资源理论关于人才鉴别机制的共识,产生一连串反应,从而形成一种笔者称之为“双轮歧视”的机制,并最终将大部分自考学历人员的就业前景限制在低级职位、低技能职位和低收入行业职位。

就业的制度分析可以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中学生毕业就业分配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中,由于招生、就业和居民的户口管理等社会制度紧密相连,中高等教育以及毕业学生就业一直属于国家计划范围之内的事情。直到现在,教育部每年还要下达招生计划。大约在1992年以后,在全日制应届学生的就业分配上出现了“双向选择”机制,这对学生来说增加了就业的自主权,但在单位方面,尤其是政府和事业单位,在录用人员方面的要求却没有太大变化。对于靠财政拨款的单位来说,仍然沿袭一系列原来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框架下,只有那些全日制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才有可能从学校毕业后通过制度渠道进入这些单位。毫无疑问,自考学历人员被排除在这样的制度通路之外。实际上,这种对自考学历的排除和某些情况对毕业生的籍贯和户籍制度进行限制的性质是完全一样。这种在国家的制度层面做出的就业规定,带来的后果就是形成制度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此外,制度歧视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直接对岗位的任职条件作出限制。在许多单位的招聘广告中,直接要求应聘者为“全日制高校毕业”,这实际上是将自考学历者拒之门外。如果说,国家制度层面对自考学生的限制主要是来自当前的人事和就业制度,那么用人单位层面对自考学历人员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考学历人员身份获得途径的刻板印象。人们对于自考生的突出印象是“没考上大学才去读自考”;在近年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对80后、90后来讲,升入全日制大学的比例较之70年代出生人群大为增加。此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对自考学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做出“从整体上来说还是要差一些”的判断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人们不能在进行个体比较时,以此来断定某个全日制高考毕业生一定优于另一个自考生,这样的一种推论至少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二是目前不少全日制高校都经历了扩招的浪潮,与此同时,不少全日制大专由原来的中专简单改制而成,一些本科院校由专科升级而成,存在着师资、教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培养出來的学生未必一定比自考学生更优秀。而自考教育体制中,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自考委员会是一个考核机构而不是教育实施机构,国家对自考委员会并无毕业率和就业率的考核和限制,学生和老师以及学校之间相对保持距离,一定程度上反而使得自考的考试标准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即便是从知识掌握的水平上衡量,自考学生也不一定和某些全日制学生有明显差异。当自考生作为个体应聘时,如果根据刻板印象去评价他的能力和素质,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歧视。但是,目前对自考学生的排斥却恰恰是忽略了这两个问题。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也和当前自考人员的就业歧视有着紧密的关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遍认为,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以后,职业经历是影响个人能力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学历因素不再是重要的因素。因而,人力资源理论倡导人才管理中分析职业经历中的经验,尤其是行业经验(强调一个人在同一个或相近行业的经验而不是笼统的工作经验)、职位生涯中各阶段岗位的工作技能相关度以及职业生涯的晋升表现等相关要素,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胜任目标职位的初步判断。由于这一理论强调职业经历而非教育背景,因此看上去有利于自考学历人员摆脱学历因素影响而获得职业发展空间;但实际上,这样一种理论使自考人员进一步陷入了就业困境。这是因为,这里悄然掩盖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大学生初次就业时差异甚大。全日制的大学生有机会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全球500强企业等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声誉较高的单位,而自考学历人员则只能选择那些民营企业或者小规模的企业单位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进行再次职业选择时,先前的经历成了他们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指示符号,从而影响下一份工作的获得。因此,注重职业经历的现代人力资源招聘理论在理论上有助于自考学历人员摆脱学历的不利影响,但在现实中,却潜在地放大了由初次就业带来的效应,并恶化了再次就业的境遇。对于身处其境的自考学历人员来说,往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现实,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选择就业;要么采取非正常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来试图改变不利于自身的竞争局面。

根据上文分析结果,可将对自考学历人员歧视的一般模式总结如图1:

图1:自考学历人员的就业歧视机制分析

图1表明,我们实际上可以将自考学历人员就业歧视的问题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析,首轮歧视发生在他们获得文凭并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这一阶段对他们的歧视主要来自于制度规定和社会刻板印象;而次轮歧视发生在自考学历人员再次就业时,此时,歧视发生的主要基础为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以及自考学历人员的先前职业经历。

结语

高等教育自考制度目前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许多研究者探讨性别歧视、应届学生就业歧视,但极少有人提到自考学历人员歧视。这一现象更加深刻地表明了自考学历人员这一群体目前不被社会所关注的现状,自考生在主流话语中消失的事实使自考学历人员的就业境遇更加容易被人忽视。要改变对自考学历人员的歧视现状,应从多方入手。从现实可操作性的角度讲,最急迫的还是在于自考管理机构加大对自考教育的宣传力度以纠正社会已有的刻板影响。实际上,真正能够坚持到底并通过国家自考课程的毕业生,其素质是有保证的。在中国人均收入不高和教育欠发达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自考无疑是一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促进自考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利促进自考制度长期稳定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社会功能。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注释】

①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11/06/content_3738499_3.htm,2013年7月27日。

责编/王坤娜

作者:郗蒙 赵联飞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下一篇:财务动态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