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申请书800字

2023-06-07

第一篇:精准扶贫申请书800字

精准发力观后感_精准发力观后感800字2020

精准发力观后感_ _ 精准发力观后感 0 800 字 字 5 5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精准发力》观后感 1

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相比物质上的贫困,一些地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短板”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一些地方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一些人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出门嫌远、打工怕累、搬迁怕生、发展怕赔。

“精神短板”的存在,既有群众的原因,也有干部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的因素,也有工作方法的因素。一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工作还是老办法老路子,只知道给钱给物给牛羊,忽视了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感情沟通;有的大包大揽、大水漫灌,没有对接群众需要,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根本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起奋斗之志,补齐“精神短板”,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能力、树立信心;需要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积极帮助群众谋思路、找门路、挖穷根,让贫困群众看到出路、看到希望;需要强化党员干部示范效应,发挥勤劳致富能手的榜样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见贤思齐、迸发热情;需要加强价值观引导,移风易俗、成风化人,弘扬劳动光荣、奋斗光荣的时代新风,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鼓足干劲。

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全力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不断创造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

《精准发力》观后感 2

质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言必信,行必果。到 2019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迎难而上,确保如期完成。

推进脱贫攻坚,必须牢牢把握工作务实,进程扎实,结果真实的要求,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扶贫拖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坚决防止形式主义,时间表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对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等行为要

严肃问责。要深刻认识扶贫脱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防止返贫放到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位置,继续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硬骨头也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很大程度缘于农业生产落后,质量效益不高导致农民增收无门,致富无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即是兴农强农惠农的治本之策,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质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供给侧。只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才能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惠农的农业旺起来,让致富的门路多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发力》观后感 3

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不再有,“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愤怒;不再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艰辛;不再闻,“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窘迫。干部书记工作队,助推贫困户载致富大礼包,舍贫困大包袱,奋力奔向山头的太阳;精准扶贫的小车,正奔赴历史的大舞

台。这正是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多方助力谋精准,多人奉献展担当。

全面小康,一个不少,是国家的担当;一村一户一策,是基层干部的担当;告别繁华,反哺农村,是当代青年的担当。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实现精准,是因为无数次的“跑断腿”、“磨破嘴”,是因为无数人的担当。秦玥飞耶鲁毕业,带着“黑土麦田”在各地乡村栽种科技兴农之花;黄文秀拒绝优厚待遇,带着对故乡的热爱,在百色点燃希望之光……无数人肩负生命的重量,穿过学以致用的关口,走在知行合一的扶贫路上,为贫困户撑起生命之伞。

多管齐下显神通,多政齐施为根源。

多管齐下不是表面的种类繁多,而是指向同一个目标拨除穷根;不是许多政策的简单相加,是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生态,健康,是可持续致富的百年大计;教育是扶“智”、强“志”,实现“智富”“志富”的有利保障;产业,就业是释放农村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扶贫不是发钱,不是慈善,而是指引方向、点燃动力。宁夏枸杞,闻名遐迩,却一度成为葛朗台箱中落灰的金子——没能带种植户脱离贫困。精准扶贫实施后,从副产品加工到海内外线上线下销售,交通、网络,教育逐步完善,宁夏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多管齐下,拔除穷根!

扶贫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当自立。

“民生在勤,不索何获?”虽有多方助力,脱贫的小车还要贫困户自己来蹬;纵有多管齐下,致富的礼包还要贫困户自己经营。贫困不是福利的申请理由,坐等不是扶贫的欢迎对家,高呼万岁也不是对

扶贫工作的最强回应。只有汗水,才能真正打开致富大礼包!

多方助力,践行“德莫高于爱民”的金科玉律;多管齐下,实现“善理疾者察其本”的庄重誓言;砥砺奋斗,表明“勤则不匮”的坚定信念——脱贫攻坚,使命必达;全面小康,擂响强音!

《精准发力》观后感 4

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要激发贫困群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基层干部必须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积极主动,手动起来,必须找准路子,实施精准扶贫,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抓好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刻保持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时代精神,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前提。

经过全国上下坚韧不拔的共同奋斗,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项目标任务也接近完成,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脱贫攻坚不是一下子就能打赢的,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还有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就业难,就业不够稳定,有政策性收入占比高,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外出务工作难,创业难,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持难,扶贫项目出现停工、停产现象,帮扶工作受到影响等,将对减贫进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巩固脱贫成果,防范已脱贫人口返贫、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

边缘人口致贫风险,难度也不容低估对此一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习近平强调,要更加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扩大内需各项政策举措抓实,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落实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持续在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扩大内需、城乡融合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坚持、凝心聚力。扎实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精准发力》观后感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消除农村的贫困。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路在何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目前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和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扶贫攻坚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住“精准”二字。

精准识别是前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导致贫困对象不准确,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标准,按时按质全面精准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帮扶是基础。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进农户家中,进一步了解贫困农户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是自然条件太恶劣,还是发展产业条件不够?是缺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不足?只有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找准了各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好贫困户的贫困类型,才好因户施策,确定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帮扶精准。

精准管理是保证。精准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保证。一是要做好扶贫资源的精准管理,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扶贫责任人的精准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一户有一名脱贫致富责任人,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要做好

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做到精准管理。

精准扶贫是根本。对精准扶贫工作,习总书记有三点要求: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因此要落实精准扶贫,仅仅靠帮扶,靠输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发展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造血”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让贫困不再滋生,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精准发力》观后感 800 字

第二篇:精准扶贫贵州省贫困户申请书

贵州省贫困户申请书

村委会:

我家住 组,家庭人口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人。201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特申请为贫困户。

申请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一式两份,县乡存档)

第三篇:【精准扶贫】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湖北长阳农商银行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9月10日,该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480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2559户,5868万元,占全县扶贫小额贷款总投放额的94%。

从20XX年10月开始,该行在走出去学习他行经验,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的模式:一是“自主创业”模式。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发放、由政府专项风险基金提供担保、全额贴息的10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小额信用贷款。二是“投资分红”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用获得的贷款投资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带动脱贫协议,保证贫困户每年按一定比例获得分红。三是“土地流转(租赁)”模式。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发放、由政府基金担保、金额30万元至200万元以内的扶贫贷款。借款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200元至500元固定流转(租赁)费收入。四是“订单回购”模式。给贫困户发放10万元以内扶贫小额贷款,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由公司对贫困户生产经营进行培训指导、按约定的价格回购产品,保证贫困户获得固定生产收益,并代为偿还贷款。

在构建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模式的同时,该行先后开发出了金准福贷、金链福贷、金社福贷、金企福贷和金旅福贷等五个信贷产品,并逐步构建起了以产业带动为轴心的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社会能人)+金融的“五位一体”扶贫格局。

为了有效运用产品,该行先后与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合作协议》,与县扶贫办、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全县畜牧养殖精准扶贫“121”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县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211”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办法。

自去年以来,该行的鸭子口支行先后为5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500万元,贫困户入股到杨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户认养10头肉牛,每头缴纳保险360元,保险金额每头6000元,由合作社集中喂养,每头牛按年分红500元,每户每年可获得红利5000元。对有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领养2至3头回家饲养,由专业合作社提供培训、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售,每头牛可多获利2500元至3000元,单户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至1.2万元。对无管理能力的贫困户可到合作社务工,每名务工者可获得劳务收入1.5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贫困农户拔掉穷根,该行的龙舟坪支行向两河口村汇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向胡家棚村雷竹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70万元,支持合作社共流转46个贫困户的245亩土地,用于种植茶叶、雷竹,贫困户除获得土地租赁收入外,并就近在合作社务工,年工资可达1.8万元。

针对部分贫困户就近就业难的问题,自去年以来,长阳农商银行先后为一致魔芋、三品源茶业等11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600万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达134个,每户每年可获得工资收入3万元以上。

在一致魔芋公司打工的覃小力一家五口人,因父母长期生病,他们夫妻不能到外地打工,加上一个小孩又正上大学,家里经济一直很困难。但自从去年他们夫妻俩在农商银行的帮助,就近到一致魔芋公司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开始好起来了。覃小力说,他们夫妻俩从今年元月起,每月的工资收入就有6000多元。

第四篇: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从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到各地方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搞扶贫,再到扶贫工作切中要害解决广大困难群众脱贫难题。凡此种种均凸显出精准扶贫工作是让群众享受幸福生活的切实保障,更是实现中国梦小康社会的核心前提,而精准二字又是新时期扶贫工作实现的有力保障。因此,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精准扶贫要精确识别。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以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确定大多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式,部分是由村民选出但绝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按照原有政策画线得出所谓贫困人口,至于贫困原因、如何有针对性解决等不确定问题,难以重点突出,也使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出现定位不准,实施效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组织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在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后,第三次对2015年全村的贫困户进行最后认定,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只有在第一环节进行精确识别才能将此项政策落实好。

精准扶贫要精确帮扶。在以往的扶贫政策中大多集中在以输血式扶贫为主要手段,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虽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解决暂时的贫困问题,却不是长久之计。更有甚者个别下村帮扶干部无视群众贫困的症结所在,只是大而化之的进行帮扶,群众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却丢给群众100只鸡去饲养,导致群众不但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反而花费更多资金,在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淮安市通过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方式,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员民营企业家参与精准扶贫活动,针对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企业家通过技术帮扶、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措施为贫困户“输血”。

精准扶贫要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而对贫困户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贫困农户。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确保“扶真贫” 帮扶“真扶贫”。实行阳光、透明的操作管理模式。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等公开。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要做到“精准扶贫”,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需要“精准监管”和“精准惩罚”相结合。对于扶贫干部的乱作为现象,需要监管到位,及时纠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干部,要果断摘掉其乌纱帽,决不能让被扶贫的群众受到伤害。

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精确识别贫困人群,精确帮扶解决实际需求,精确管理保证公开透明,才能消除贫困人口,消除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集三维之力 建美丽乡村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但是,农村地区环境仍然存在污染,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低效化,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该多管齐下,集三维之力,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机制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建设长效化的机制,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农村环境的问题,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村民素质,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教育宣传引导农民践行核心价值观。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突出典型引领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注重乡村特色产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土地流转政策,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果品企业深度合作,发展果品深加工,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游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加强科技创新,利用高科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43、(主观题)请结合岗位实际,谈谈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的认识。

关系

解析

【参考答案】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与其他十三条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其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我们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确切厘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

第一,在扎实学上下功夫,认识上见真章,有共识。

要在学懂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其中,人民至上,问题导向,更是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准把握。民生之事,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必须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才瞻,本周则邦宁”。

第二,在融会通上下功夫,广泛宣传上入心声,汇合力。

在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有了共识,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去学习有关惠农、强农、富弄政策并宣传到位,把党中央与中央政府的关切传达入心,帮助百姓学好政策、用好政策,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和实践的主体作用,将政策落地生花。了解大家的心声、意见,积极谋划和完善政策,出成效有合力,民声所倾,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以百姓心为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共筑美好蓝图。

第三,在方向明上确定目标,广泛调查上明重点,敢对标。

始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紧扣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下大力气去搞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青年人的锐意担当,积极搜集民意民声,敢于对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找准群众的烦心事、迫切需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汇报配合调动公共资源,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民生在勤,勤则不溃”,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在工作上,勤思考,有闯劲,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走前列。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因此,在工作中,向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同事学习,向群众取经,勤思考,敢创新,明确自己的工作计划,突出解决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积极配合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彰显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以及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工作者的本色。用好“三权分置”、“三变”等关键领域改革与政策,摆脱“无经验思维”、“没办法就这样吧”的不良惯性,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尤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极推进平安杨凌建设工作。民生工作,走在前列。

相信,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和群众努力,一定会为美丽杨凌、幸福杨凌、平安杨凌,贡献力量,“他日喜悦应山红”。

第五篇:精准扶贫扶贫车间

ICS 03.100.99

DB37 省

山东

DB 37/ XXXXX—2017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XXXX - 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XXXXX—2017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菏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

DB37/ XXXXX—2017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菏泽等市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探索创新了扶贫车间这一就业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提升了乡村文明和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山东省在总结和提炼菏泽等地扶贫车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和组织管理等内容,更好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激发劳动脱贫、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II

DB37/ XXXXX—2017

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扶贫车间的基本原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的扶贫车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扶贫车间 aiding factory 建设在乡、村,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 3.2

土地增减挂钩 construction landuse balance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地块协调利用,实现城乡用地更合理。

DB37/ XXXXX—2017 4 基本原则

4.1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实现对扶贫车间的资源统筹、科学布局、协调服务、有序推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脱贫。 4.2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把企业生产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布局,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 4.3 聚焦扶贫,长效运行

聚焦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扶贫车间长效运营发展机制,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行。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扶贫车间要实现转型发展,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发展车间”、“致富车间”。 4.4 统筹兼顾,互促共赢

把扶贫车间建设与贫困村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省内扶贫协作、“千企帮千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贫困人口、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发挥最大效益。 5 5 规划建设 5.1 建设用地 5.1.1 基本原则

5.1.1.1 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定。

5.1.1.2 村内空闲地和空闲宅基地能够满足扶贫车间用地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 5.1.2 用地来源

建设用地来源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村集体土地:乡(镇)、村、村民小组等类同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 ——建设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增减挂钩土地: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的乡村建设用地; ——村内荒地:废弃坑塘及闲散地、滩涂地等; ——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收回的个人闲置的宅基地。 5.2 选址 5.2.1 基本原则

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设用地实际、车间经营需要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便捷,选择扶贫车间建设地址。 5.2.2 选址要求

DB37/ XXXXX—2017 5.2.2.1 新建扶贫车间应依据就地就近就业、环保、生态、绿色原则,宜选择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村委附近或者村民集中的地方,方便贫困人口生产生活。

注:目前菏泽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500 m,临沂市已建的扶贫车间距村头不超过1000 m。

5.2.2.2 改建扶贫车间宜整合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废旧校舍、厂房等房产资源。 5.2.2.3 应避开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 ——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行洪河道及输气管道附近;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所; ——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5.2.2.4 其他车间生产、经营需求因素。 5.3 建筑要求 5.3.1 建筑结构

新建扶贫车间宜钢结构、厂房式,在民族地区应尊重民族风俗,符合当地建筑习惯。 5.3.2 建筑面积

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宜200 m2~1000 m2。 5.3.3 质量要求

5.3.3.1 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50068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GB 50300的规定。 5.3.3.2 设计排风系统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5.3.3.3 扶贫车间宜安装光伏,并应符合JGJ 203的规定。

5.3.3.4 车间内应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当自然光线不足时,应补充人工照明。宜选择接近自然光的人工照明光源,并符合GB 50034规定。

5.3.3.5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GB 50011-2010中7级及以上规定。 5.3.3.6 建筑及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GB 50016及GB 50222的规定。 5.3.3.7 屋面系统防水应符合GB 50345-2012防水等级Ⅱ级规定。

5.3.3.8 墙身材料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并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 5.3.3.9 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GB 50352-2005 6.10中的有关规定。 5.3.4 附属设施 5.3.4.1 5.3.4.2 5.3.4.3 5.3.4.4 5.3.4.5 配备生活生产必须的供电设施,并符合GB/T 13869中的相关规定。 宜配备厕所、车棚等附属设施。

宜配备采暖、制冷设备,并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GB 50763的规定。 应配备消防设施,并符合GB 50140的规定。

6 运营管理 6.1 运营基础

DB37/ XXXXX—2017 6.1.1 运营主体基本要求 6.1.1.1 6.1.1.2 6.1.1.3 6.1.1.4 措施。 6.1.1.5 应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设立,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 应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公平竞争。

应有较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且生产运营正常。

应建立完善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定期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采取改善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1.2 资金来源

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资金应多渠道筹措,包括但不限于: ——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企业、个人等捐助的社会扶贫资金;

——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结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 ——扶贫协作帮扶方援助资金;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及相关补助补偿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资金等。 ——村民自筹资金;

——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投资资金。 6.1.3 项目来源

扶贫车间的经营项目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地方特色,符合国家政策、生态环保、门槛低、前景好、发展可持续、增收效果好等要求。项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及劳动力情况,吸引有意参与扶贫的企业入驻;

——引导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当地龙头企业,将技能要求低、工序简单的生产项目在农村布局设点;

——支持本地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个人,依托亲缘、地缘基础参与建设运营;

——通过政策扶持、返乡创业大会等手段,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带信息、技术、项目承租; ——借助“互联网+”与加工型企业合作; ——聚集壮大当地特色传统产业入驻;

——以政策扶持吸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

——借助扶贫协作引导帮助方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入驻; ——发挥借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资源优势,引进项目入驻。 6.1.4 优惠政策

6.1.4.1 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6.1.4.2 可按规定享受“富民生产贷”扶持政策。 6.1.4.3 可按照有关规定向人社、农业等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等。

6.1.4.4 可按规定向各级财政申请费用减免或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

6.1.4.5 可向工商、市场监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申请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或费用减免优惠政策。 6.1.5 用工来源

DB37/ XXXXX—2017 6.1.5.1 应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带动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扶贫车间就业。

6.1.5.2 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应把当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吸纳就业,贫困人口用工占比不低于全部用工数的30 %。 6.1.6 产权与收益分配

扶贫车间应产权、收益分配明确:

——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援建的扶贫车间,要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依法对产权公证后,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受益对象。

——由政府、集体、部门和企业、个人等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应签订资产认定协议,明确产权和分红比例;村集体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6.2 生产管理 6.2.1 环境设施管理

6.2.1.1 应建立车间环境卫生管护制度,车间内操作、仓储及员工休息应合理分区,并定期对区域内的地面、操作台面、设备进行清理。

6.2.1.2 生产中物料与成品要分区放置,摆放有序,破损物料或残次产品应及时清理,消防通道应畅通。

6.2.1.3 生产设备应符合GB 5083的相关规定。应建立设备管护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管护。

6.2.2 安全生产管理

6.2.2.1 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生产操作规程,保障操作环境、设备、流程正常运转。

6.2.2.2 特殊工作岗位应建立特殊工作要求,工作危险区应设置警戒标志,警戒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2.2.3 设备上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零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

6.2.2.4 应健全完善防噪声、防震动、防高温、防低温、防潮、防静电、防尘、防毒、防化学品污染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6.3 产品质量管理

6.3.1 应建立与生产范围相适应的产品管理制度、检验流程及检验标准。

6.3.2 应对采购原材料的产品及信息进行检测审核,建立采购信息记录台账。台账应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基本信息; ——采购合同基本信息; ——材料入库保管相关信息; ——产品质量检查或鉴定信息。

6.3.3 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或送相关机构检验认证,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 6.4 营销管理

6.4.1 应开设线上、线下零售批发等多渠道经营,推广销售车间产品及当地特色产品。 6.4.2 应根据产品采购方的需求,介绍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积极解答采购方的问题。

DB37/ XXXXX—2017 6.4.3 应与采购方签订销售合同,并根据合同规定的要求完成交易。 6.4.4 应做好产品销售的售后服务。

6.4.5 对传统手工业,尤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保护和传承,打造民族品牌。 6.5 人力资源管理 6.5.1 岗位设置

6.5.1.1 应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员。

6.5.1.2 可根据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灵活设置就业岗位和公益岗位。 6.5.2 岗前培训

应开展就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及安全知识。 6.5.3 劳动保障

6.5.3.1 应为就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符合条件的应参加社会保险。 6.5.3.2 应备有急救药箱和常用药品,管理人员需具备简易急救常识。

6.5.3.3 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就业人员,应提供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基础防护用品。 6.5.4 合同管理

6.5.4.1 可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贫困人口照顾家庭,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或承揽合同。

6.5.4.2 应建立用工档案,做好就业人员的用工统计,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6.5.5 财务管理 6.5.5.1 6.5.5.2 6.5.5.3 6.5.5.4 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

应建立账务明细,做好物料进出、账目收支、用工等相关记录。 应及时支付场地租金、水电消耗、税收、人员报酬等费用。 应据实核算分析生产经营效益,并依据合同支付分红报酬。

7 组织领导 7.1 县乡级政府职责

7.1.1 履行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监督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 7.1.2 对辖区内扶贫车间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标准。 7.1.3 多渠道筹措资金,挖掘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7.1.4 精简扶贫车间审批事项,强化社会服务。

7.1.5 制定扶持政策,对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个体经营者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 7.1.6 指导制定扶贫车间规章制度,建立扶贫车间日常管理调度制度。 7.1.7 强化宣传引导,培树扶贫车间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7.1.8 推进扶贫车间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扶贫车间信息全面公开、运行动态监管。

7.1.9 建立扶贫车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车间现有项目规范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扶贫车间规范运行、高效利用、绿色发展。

DB37/ XXXXX—2017 7.2 村“两委”职责

7.2.1 立足村实际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合理选择扶贫车间位置。

7.2.2 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完成扶贫车间规划建设,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 7.2.3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个人引入项目入驻扶贫车间。

7.2.4 做好就业人员信息摸查工作,组织发动村贫困人口进入扶贫车间务工,确保本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服务全覆盖。 7.2.5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就业人员权益。

7.2.6 确保扶贫车间收益主要用于帮扶贫困人口脱贫。 7.2.7 为扶贫车间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美丽的校园400字以上下一篇:建议书保护环境4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