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论文范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天津港爆炸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针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运用5E控制对策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事故的5E控制对策,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5E控制系统。只有有效地建立起事故5E控制系统,才能扭转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的安全水平。

第一篇:天津港爆炸论文范文

从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看安全生产工作与基层党建的联系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附近火焰四溅。

截止2015年8月17日上午9时,天津港爆炸已致114人死亡,确认身份54人,公安消防人员16人,天津港消防人员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员10人;未确认身份60人。失联人数70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8人,天津港消防人员56人,其他人员6人 ,住院698人。

天津港爆炸案再次警告我们,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尤其对于燃气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稍微一点疏忽大意,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天然气储配公司作为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输配门站,主要担负了全市天然气的供气输配和应急保障工作。下设肥东三十埠门站、LNG应急调峰装置、经开区储配站、肥西(北张)门站。天然气储配公司不仅身肩供气输配重任,也是燃气集团党委重要的基层党支部之一,现有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9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6人,占总数的43%,从年龄层次上来看,40岁以上党员18人,20—40岁之间共有21人,占总数的54%,年轻党员队伍占较大比例。由此可见,储配公司党支部是一支学历较高、年轻党员多,发展后劲足,充满活力的党支部,这支队伍坚守在储配公司一线,设备维修、防腐刷漆、巡检······到处是他们忙绿的身影,在天津港爆炸事件后的第一时间,天然气储配公司党员干部就立刻行动起来,带领全体党员对储配公司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大检查,确定了以“零泄漏、零火灾、零爆炸、零死亡、零事故”为目标,切实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彻底的专项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管线及罐区安全管理水平。他们为安全生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也为公司党委的基层和谐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将安全生产和基层党支部工作相结合,以安全生产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进步,以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安全生产持续有序发展。

一、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健康长久的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更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燃气行业是高危行业,作为燃气的输配门户储配公司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是效益,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做好工作中的表率,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在实处。

二、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保障

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凝聚力量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才能为企业的跨越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基层党支部建设,首先要党支部委员加强思想建设,要从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习惯性行为方式中解放出来,确立进取思想、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观念;确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的作风;确立能够并敢于驾驭风险,真正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国有企业而言,创新是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同样必须与时俱进,将创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将其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础之一。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事关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和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要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能游离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之外。

首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处在安全生产第一线,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企业党组织是否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支部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再次要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组织必须做建设企业文化的助推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四)、反腐倡廉。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是加强企业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储配公司党支部定时开展廉洁自律学习,保证党支部委员的先进带头性,并制定廉洁自律责任书让党员和群众签署,2015年共签署责任书40份,通过加强党支部自我廉洁修养和党员廉洁自律意识的提升,促进防腐倡廉工作作为常态工作贯穿在安全生产工作之中。

三、安全生产和基层党建共谱企业发展新篇章

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企业跨越发展,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心工作,必须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高标准,提升层次,以科学发展促发展,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关爱员工促发展,以维护稳定促发展,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要把基层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的行政管理和效益相得益彰。那么,如何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和企业基层党建相得益彰的发展呢?

(一)、强化基层党建的服务功能、共筑安全生产网。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探索新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一是把抓班子、带队伍、保安全、提效益、建和谐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使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二是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政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三是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确保安全生产上、确保稳定和谐上。

(二)、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功能、健全落实各项制度。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通过健全制度和机制,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进而把安全生产变为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党组织的实际行动,从而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制定奖罚措施,细化标准,规范安全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

(三)、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功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要不断创新。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有效载体,围绕安全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各项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到警钟长鸣,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配合安全生产,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是企业各级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在组织形式上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管理员、安全教育员、安全服务员,从而织成了一支强大的安全网。

综上所述,只要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党组织的活动同企业的安全生产融为一体,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问题,作为党组织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发动党员及群众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党群戮力同心,就能铸牢企业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刘欢

第二篇:基于5E的天津爆炸事故预防与控制研究

摘 要:针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运用5E控制对策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事故的5E控制对策,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5E控制系统。只有有效地建立起事故5E控制系统,才能扭转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5E;控制系统

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一期校长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号:2016023

引言

“8·12”天津港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人民幣,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此次事故为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这次事故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反响剧烈,给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危险化学品的仓储是事故多发环节,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1]。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的安全工作比较松散,而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以预防危险化学品仓储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控制也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系统。

1 5E控制系统

通常情况下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不善引发的,因此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事故发生以及扩大的机理,从事故5E控制对策(风险评价Evaluation、工程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应急救援Emergency)出发,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生产安全事故5E控制系统,并且利用系统的优势,弥补系统中欠缺的部分,全方面地提高安全水平。在事故5E控制系统中风险评价是前提,安全教育和工程技术是保障,安全管理是重点,应急救援是补救[2]。由此事故5E控制对策为基础,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生产事故5E控制系统见图1。

图1 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5E控制系统

1.风险评价通过定期或计划性地对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查找出潜在的危险和各种有害因素,确立危险等级,并且根据危险等级提出并落实对策措施。

2.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3.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且让从业人员掌握危险化学品仓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4.安全管理用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约束人的行为和自由,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的目的[3]。

5.应急救援对危险化学品仓储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使发生事故后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所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进行分类见图2。

图2 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分类

通过对导致天津港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基本是事故5E控制对策所涵盖的几方面:

(1)风险评价

没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存储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没有向公安消防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

(2)安全管理

瑞海公司的安全管理及其混乱,违规存放硝酸铵、严重超负荷超量经营、违规开展拆箱搬运装卸作业,并且存在野蛮作业行为,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安全教育

瑞海公司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部分作业人员没有取得作业许可证,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相关资格证,并未掌握必需的危险化学品防护知识。

(4)安全技术

无证违法经营并且严重违反天津城市规划,未批先建,边建边经营危险货物堆场,机械设备没有起码的防火装置。

(5)应急救援

没有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没有进行演练,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通知周边企业,导致人员伤亡情况加重。

3 5E控制对策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应用

(1)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种客观而科学评价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安全状态的方法,是企业有目的加强安全工作的依据,并且事故的发生基本都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风险。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价报告,真实地反映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确定安全隐患的状态,并且制定出包含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合理化的建议的安全方案,最终达到提高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安全水平的目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安全评价相关要求的规定,但是针对危险化学品仓储的风险评价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把风险评价这一方法常态化,这也能减少企业多次进行完整安全评价的成本,同时便于安监机构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监管。

(2)工程技术

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库房要符合相应化学品的安全消防要求、防毒喷淋系统、消防高压龙喉、消防水池、消防沙池、干粉灭火筒、闭路电视监控、避雷针等,堆放的化学品的数量以及堆放的间距要合适。库房配备相应的各种泄露报警监视系统,目前危险化学品仓储主要依据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而在仓储环境下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反应、燃烧爆炸情况更为复杂,应该尽快推进危险化学品仓储火灾爆炸的研究分析,加强有效阻止化学品火灾蔓延的设备及方法的研究。

(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建立危化品仓储企业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针对当下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安全机构和责任制度,发展互相督促的机制。

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仓储企业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专职安全员等要落实到个人,用责任制度的形式将各岗位人员的责任范围用文字的方式明确下来,以各司其职,杜绝人员配置和人员责任范围的规定的责任空缺地带。各类人员不但责任明确,又以岗位责任和应急预案等制度将各类人员的责任网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责任体系,在履行中得到有效的互相督促。

2.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领导还是部门管理人员或者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有关从业上岗资格证书。

3.确保现场作业的规范。

危险化学物品仓储的现场作业主要有装卸、搬运等,不同的化学品有不同的工序,有不同的操作规范。作业场所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库房的门、窗必须牢固严密;装卸等作业仓管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现场监督;装卸工人现场作业时必须穿戴相应的劳保用品;离开现场时必须锁上库房双门。这些措施能够很好地避免了非专业人员进入库房内造成地安全隐患。

4.實行三级现场巡查制度。

仓储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现场巡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谓三级现场巡查,就是领导到现场巡查,安全监管人员(如安全总监、保卫科长等)到现场巡查,仓管员在作业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要及时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质量要求和规定完成期限的整改,并且还要做好巡查、监督记录。

6.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台帐管理制度。

确保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位置在仓储过程中的装卸、搬运、存放等的变化。严格控制必须保证进入仓储企业化学品的质量是清楚明确的。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化学品的遗漏形成的隐患,也利于事故发生后事故的控制工作。

(4)安全教育培训是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也是预防事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安全生产法》第25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可见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危化品仓储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以下建议:

1.建立安全培训台账

安全培训台账的建立,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全面掌握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台账内容需要包括: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厂时间、岗位类别和当前已培训时间等要素;按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顺序依次排序;培训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在台账上登记培训时间保留照片等资料,保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2.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编制《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工作年末根据上一年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基本情况》提供的从业人员信息确定参训人员,针对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经营工作性质、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其内容包括:培训目的、指导思想、对象、内容、人数、时间、实施方式、培训形式、考核时间、责任人、具体要求等,并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课时、培训内容、参训人员、培训方式、授课人、培训地点、培训教材、考核方式等),经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落实安全培训授课企业安全培训授课,是执行《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核心环节,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企业安全培训应当有详细的培训课表。安排培训课程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培训大纲》要求,以及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针对不同仓储区和不同班组的工作差异、特点及需求,在每期培训开班前,安全管理部门应编制《安全培训课程表》。

②选聘优秀的师资。企业安全培训应当聘用有资质的安全培训专职教师,在本企业抽选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授课教师应当备有制式教案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③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负责企业安全培训的考勤工作。详细记录参训人员的签到情况。开课前,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参训人员及时签到;授课中,实行到课抽查制度,准确真实地记录学员的出勤情况。培训后,将签到表与其它培训资料一并存档。

④落实安全培训记录制。培训后,填写《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表》,其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对象、人数、主讲人、方式、纲要、缺勤人员、效果评估、学员签名、记录人及日期等,必须做到有记录。培训结束后,与其它培训资料一并存档。

4.企业应当制定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培训后,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工作,对参训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将试卷等考核资料与当期培训资料一并存档保管,考核后,填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成绩表》。

5.健全安全培训档案及安全管理资料,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规定。培训后,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它是接受安全培训工作监督检查的重要证明,一旦发生事故,便立即成为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核实安全培训情况的法律证据[4]。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培训档案规范化管理,做到每个人的档案随时可查。同时仓储企业应当建立安全培训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培训情况,或者利用网络平台将安全培训的具体情况上报(可以借鉴湖北省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两化系统),以便安监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安全培訓动态,督促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5)应急救援

作为一个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仓储单位,必须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这套预案包括组织运用仓储单位自有的救援力量和公安消防部门等政府、社会的救援力量[5]。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牵头,根据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包括总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以及各种专项预案以及预案的执行机构组成,并且包括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等具体细节,向当地消防部门报备,定期演练并且总结改进。

结语

天津港爆炸事故给我国化工生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并且危险化学品仓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高危行业,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对于我国工业经济至关重要。危险化学品仓储的安全工作并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必须从5E控制对策的各个方面同时入手,建立起仓储企业事故5E控制系统,利用系统的优势及时消除隐患,保障危险化学品在仓储过程中的安全,以实现扭转化学工业事故多发的局面,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强.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储[J]. 火灾科学,2011,3(24):78-80.

[2]周德红,赵云胜,庞奇志,邓航. 煤矿生产事故5E控制对策[J]. 矿山机械, 2009,37(2):44-47.

[3]景国勋,杨玉中.安全管理学[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2. 147.

[4]梁跃成.浅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J]. 化工管理, 2014,9:42.

[5]刘道春. 危险化学品仓储的消防安全管理[J]. 化学工业,2011,29(2):39-41.

作者:饶林波 周德红 李想

第三篇:大连“7.16”爆炸善后

“关于赔偿问题,海洋局已经制定相应办法,报市政府待批。” 5月6日,大连市金州新区金石滩街道河咀村村长邵德善对《财经》记者透露,“7·16”大连原油爆炸泄漏事故过去近一年时间之后,海事赔付方案终于接近出台。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油库发生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导致了大面积的海洋污染,影响到了当地的海产养殖。围绕如何赔付,各方一度颇有争议。

对于即将形成的赔付方案,邵德善说,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但是他们村因为损失过大不能接受。

据接近此案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对于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早已出台,“报告中的结论可能不是最终的结论”,检方有可能对这一结论略有补充。

事故发生后,提供硫化氢脱除剂加注服务的天津辉盛达公司董事长张海军、上海祥诚石化部经理戴小兵等九人被抓。

但是,作为事故直接单位的中石油究竟承担怎样的责任,至今仍不明朗。中国石油内部人士透露,中石油内部有一个调查报告,但是并未在内部会议上透露相关内容。

3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下称中国石油)发布了其2010年的业绩,营业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但是,这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之外,备受关注的大连“7·16”事故的损失情况,以及后续事故处理,却只字未提。

3月20日,谈及“7·16”事故,中国石油财务总监周春明对《财经》记者表示:“大连漏油事件,国家层面还没有结论,还在继续做调查,所以我们也不好提前披露,包括责任的认定、赔偿,我们也在等调查结果出来,所以2010年报中就没有提及,等到调查结果出来我们会披露的。”

“我们和你一样关注安全与环保,所以这个漏油事件将成为我们的一笔值得借鉴的财富。” 周春明对《财经》记者说。

对于中石油来说,2010年在安全事件方面所积累的教训与财富足够丰富。今年1月12日,在中国石油集团工作会议上,主管安全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在讲话中承认,中国石油“较大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杜绝”。

随着“7·16”事故调查收官,事故过程层层显现,事故原因也渐渐清晰,中石油下属公司在油品卸载、管理维护方面均有瑕疵。5月,对于“7·16”事故的调查以及善后处理,中石油方面拒绝了《财经》记者的采访。

“7·16”事故之后,中国石油高层带队前往与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方面商谈善后,双方协定,大连市政府出面协调善后,中石油决定加大在辽宁、大连的炼化业务投资。在外界看来,这事实上使得中石油及其高层从这一特大事故责任中脱身。

对于这一解决方案,中石油高层异常满意,在与当地政府的宴会上,中石油的一位高层喜形于色,对身边的下属感叹说:天不灭我!

事故再还原

大连“7·16”事故影响重大,引起了决策层以及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为时一年的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这一事故的原因和过程渐渐清晰。

在《化工安全与环境》杂志2010年34期,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韩世奇撰文,详述了“7·16”事故的始末,并分析了这一事故发生的直接、间接原因。9月21日,韩世奇因为曾经参与了“7·16”事故的调查处理,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个人二等功”。

此外,有关部门也对包括张海军、戴小兵等九人,以及中石油下属公司相关人士进行了问询,“7·16”事故现场情景也得以逐渐还原。

2010年7月8日,中石油下属的控股公司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燃油),将其添加硫化氢脱除剂的作业委托给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祥诚)。

第二天,中石油下属的中国联合石油公司(下称中联油)原油部致电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业务部,7月15日该公司15万吨祖阿塔原油将会到港,由于硫化氢含量较高,将进行硫化氢脱除处理,具体事宜由上海祥诚公司协调。

7月12日,上海祥诚公司现场选定2号输油管线放空阀为加剂口。7月13日,天津辉盛达公司的90吨“HD-硫化氢脱除剂”(下称脱硫剂)和上海祥诚的加剂泵运抵港口。

7月15日晚上8点,“宇宙宝石”号油轮开始向岸上卸送属于中燃油的原油。脱硫剂加注也开始,但是由于“泵的压力过高”,至7月16日上午11点,中间曾经两次停止加注脱硫剂。

7月16日,“宇宙宝石”号油船进行原油洗舱作业,停止向岸上油库卸油,并关闭了船岸间的阀门。管道内压力减少,上海祥诚一气加入了大量脱硫剂。加剂完成之后,上海祥诚工作人员开始清洗加剂设备和管道,冲洗液进入到输油管线当中。

身在现场的戴小兵记得,在清洗工作开始几分钟之后,他便听到后边的管道开始喀拉喀拉的响声,紧接着便是震天的爆炸。

在“7·16”事故之前,天津辉盛达和上海祥诚曾经两度服务于中石油下属公司的硫化氢脱除处理业务。2010年3月,在中联油下属的鲅鱼圈仙人岛油库项目,辉盛达公司使用了4.75吨“HD-硫化氢脱除剂”。一个月之后,在大连的新港油库,辉盛达公司再次使用了32吨脱硫剂。

2010年7月16日,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总计88吨脱硫剂被注入油罐之中。“HD-硫化氢脱除剂”的剂量逐渐加大,危险也在渐渐酝酿之中。

在自己的文章中,韩世奇详细分析了爆炸产生的原因。韩世奇认为,“7·16”事故的罪魁祸首正在于配方中的双氧水。由于双氧水稳定性差,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双氧水会分解产生蒸汽和氧气,这一反应会产生新的热量,温度升高又加速双氧水的分解反应。

双氧水的初始反应温度为34.5摄氏度。7月16日当天,外部气温为28摄氏度,但是在60毫米厚的保温层输油管内,油品本身的温度为40摄氏度。双氧水开始分解反应,不断产生热量、水蒸气和氧气。当卸油停止,热量开始在狭窄密闭的输油管内聚集,最终引发了第一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产生的热量使得不远处40米管道内积存的双氧水瞬间分解,双氧水分解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又将此处的管道炸成碎片。两次爆炸引起输油管道开裂,油气外泄,外部高温之下,油气不断爆炸,最终演变为“7·16”特大事故。

在问询过程中,张海军坚称,自己的公司在天津安监局有备案,并称脱硫剂在公司的生产范围当中。

但当相关人员问及脱硫剂是否经过了相关部门检验检测时,张海军回答说,“都是刘洋办的。”刘洋,系为天津辉盛达公司的总经理——张海军的助理。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均由刘洋负责。7月16日当天,刘洋负责现场协助戴小兵完成脱硫剂加注。

但是,“7·16”事故发生时,戴小兵等在场工作人员迅速驱车逃离,而刘洋却自此消失了。

危险的配方

2000年,戴小兵在上海东方天祥公司做检验员时,便开始为中石油下属的中联油公司做原油检验。2003年,戴小兵离开东方天祥,2006年,戴小兵与两位合伙人一起成立上海祥诚,其间,与中联油的合作一直没有中断。

戴小兵称,是中石油原油贸易部的相关人士找到自己,问是否可以做脱硫业务。戴小兵自信地说可以。“我们祥诚与SGS在石油商品检验的业务性质是一致的,SGS可以做原油脱硫化氢业务,我想我们也是可以做的。”

瑞士SGS公司此前一直为中石油下属的中燃油处理脱硫剂加注。

当时,戴小兵对该中石油原油贸易部人士称,上海祥诚可以做脱硫业务,但是没有脱硫化氢试剂。中石油原油贸易部人士向其介绍了天津辉盛达公司。而从张海军等人的问询记录来看,彼时,该人士口中的脱硫剂生产商——天津辉盛达,应是刚刚获得硫化氢脱除剂的配方。

《财经国家周刊》援引辉盛达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称,该公司生产的原油脱硫剂系中石油的科技攻关项目,由天津辉盛达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承担。

在事故发生之后,辉盛达公司所生产的硫化氢脱除剂——“HD-硫化氢脱除剂”的配方也随之曝光,85%的双氧水、4.9%的乙醇、10%的异丙醇、0.1%的苯二酚,与其网页宣传的“生物酶”脱硫技术毫不相关。

《财经》记者查阅的几份关于硫化氢脱除技术的研究论文中均有提及,生物酶脱硫技术具有污染少、耗能低的诸多优点,这一方法有可能会成为未来脱硫技术发展方向。但可惜的是,这一技术仍不成熟,脱硫原理仍有待于研究。

事故发生后,张海军在接受有关方面问询时道出了“HD-硫化氢脱除剂”配方组成和由来。

“HD-硫化氢脱除剂”真正的发明人是北京化工学院教师黄崇品。2008年,黄崇品曾经为张海军设计过缓蚀剂的配方。张海军称,自己是在2009年上半年让黄崇品设计硫化氢脱除剂。但是,黄崇品在接受问询时称,张海军要硫化氢脱除剂的时间是在2009年底,张海军称“要进行开发和工业化研究”。

2010年2月,黄崇品告诉了张海军“HD-硫化氢脱除剂”的配方,随后张海军以短信的形式将这一配方转发给了辉盛达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刘洋。

黄崇品称,自己在给张海军这个配方的时候,曾经告诉张海军,这个配方并没有做过实验,不知道配方有没有效果,也不是现在工业上用的产品,需要他自己做试验后论证。3月中旬,张海军告诉他,配方的效果不好。

也正是在这一月,辉盛达的脱除剂第一次在中联油的仙人岛油库投入使用。

中燃油市场处人士在接受问询时透露,在与辉盛达签约之前,该公司副总曾经向其推荐过辉盛达,自己曾经审核过辉盛达公司的各类证件,证件齐全。该人士还曾经问询过此前辉盛达服务过的两个项目的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效果不错,都满足了国家标准,戴小兵的老东家上海东方天祥出具了检验合格报告。

在文章中,韩世奇认为,直接向输油管道内加入脱硫剂的做法,本身违反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韩世奇认为,“HD-硫化氢脱除剂”没有经过任何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产品鉴定和产品安全性评价等必经的过程,而直接投入到了工业化应用中。这一做法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关于新产品、新技术“应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的规定。

配方的发明人自己也不清楚这一配方的安全特性。2010年7月17日,也就在爆炸发生的第二天,张海军打电话问黄崇品,什么情况下硫化氢脱除剂会发生爆炸?黄崇品说自己需要查一下。

当天晚上,黄崇品告诉张海军,当温度达到120摄氏度,双氧水浓度达到2%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很可惜,这一事后的发现来得太晚了。在这场爆炸事故中,数十亿元资产瞬间灰飞烟灭,美丽的大连城也差点随之倾覆。

致命的承包

引发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戴小兵、张海军等人已被警方控制,事故认定书显示,戴小兵等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接近案件的分析人士预期,若按此定谳,戴小兵等人将获刑三年到七年。

作为“7·16”事故主角之一的中石油具体负何责任,会受到怎样的监管,目前仍不明朗。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大连市政府负担起善后的责任,此次特大事故对中石油的影响不大,而近期信息显示,这一事故也并未影响到其领导层的升迁。

这一场特大事故的教训似乎也未改善中石油内部原有的管理流程,2010年,在“7·16”事故之后,中石油大连罐区事故原址又接连发生两次爆炸事故。

“大连的事故是早晚的事情。”一位熟悉石油安全业务的资深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认为,脱硫剂加注业务属于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业务,这一业务被如此轻率地承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民营企业,其间风险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3月,共同服务于中石油下属公司仙人岛油库项目之前,天津辉盛达公司与上海祥诚公司并无直接的业务往来。双方的合作,系中石油原油贸易部人士牵线。

在选择天津辉盛达和上海祥诚之前,瑞士的SGS公司负责为中燃油的重质原油脱硫。有关人员询问中燃油市场处人士为什么会选择天津辉盛达和上海祥诚,该人士称,因为SGS公司在宁波港为中燃油处理30万吨原油的脱硫,库存脱硫剂已经用光,要一个月时间方能运到。

但是,在对两家民营承包公司的选择上,中石油下属公司疑问仍存。天津辉盛达公司获得配方不足一个月,为什么中石油原油贸易部人士会想到让这家公司去做硫化氢脱除剂业务?

在自己的文章当中,韩世奇分析认为,上海祥诚的经营范围中,只有“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和相关技术服务”,没有工程施工的业务范围,中燃油公司将脱硫剂添加工作委托给没有施工资质的上海祥诚,难免有失察之责。

在接受有关方面问询时,中燃油市场处人士承认,并未对上海祥诚进行审查,他的理由与戴小兵自信的理由非常类似:国际上都是商检公司做添加剂的操作,他们做过两次,我们就认为他们可以进行这个工作了。

中国石油有三大储油罐区,除了大连之外,在广东阳江和潮汕另有两大罐区。接近中石油的人士透露,阳江罐区的脱硫剂加注业务由中国石油自己负责,而潮汕罐区的这一业务也被承包给了外部公司。

在大连事故发生之后,工程承包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成为中国石油内部关注的焦点。2011年1月12日的内部会议上,廖永远承认,承包商监管依然是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短板。

3月18日,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中国石油年报当中表示,要做好对新业务、新领域、新模式下的安全环保监管,重点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

近年以来,在中石油内部,因为承包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廖永远透露,“十一五”期间,承包事故69起,死亡110人。分别占中国石油工业生产亡人事故起数的55.2%和死亡人数的55%。独山子石化“10·28”事故、上海销售“11·24”事故和大连“7·16”事故,均由承包商引发。

在2010年,中石油内部承包商事故仍居高不下,共发生承包商事故18起,死亡30人。特别是去年发生的7起较大以及以上事故中5起是由承包商造成。

多赢的善后?

1月12日的会议上,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廖永远着重提及大连“7·16”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廖永远承认,大连“7·16”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损失惨重、影响极坏,“使集团公司较为平稳的安全环保形势陷入被动局面”。

“7·16”事故发生于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下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在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后,连环的爆炸引起火灾,并引发了大面积原油泄漏。

至为惊现的是,爆炸发生所在地周围油罐林立,多个居民小区毗邻着这一灌区。大连方面人士,以及中石油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感叹,“7·16”特大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实属侥幸。

国际储运公司系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与大连港股份公司的合资公司,中国石油拥有该公司80%股份。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中国石油下属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具体负责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验维修。

知悉情况的人士透露,在事故善后处理过程中,中国石油与辽宁省和大连市方面的谈判极为艰难,辽宁方面曾经一度索赔高达45亿元。“一旦如此,事故损失认定也将会是45亿元,这对于中国石油,特别是管理层非常不利。”

大连市在石油石化方面的野心,给了中国石油一个变相补偿的机会。因为投资巨大,税收优惠,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明显,石油石化项目颇受各地方政府的欢迎。

为免除“7·16”事故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石油高层对辽宁方面承诺,在大连长兴岛新建每年2000万吨产能的炼油厂,同时将锦西炼油厂的产能由每年600万吨扩展至每年1000万吨。而这一承诺正中地方政府所好。

知悉情况的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最终的事故认定尚未出台,对于当地海事赔偿也未启动,中国石油事故损失被控制在了18亿元,也就是整个灌区的重建费用。这让中国石油管理层减轻了压力。

但是,在直接损失减少的背后,中国石油所付出的隐性代价高昂。分析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辽宁的原油炼化能力本已严重富裕。当下,东北地区的炼油能力为每年9400万吨,辽宁一地已经有七家炼油厂,炼化能力超过7000万吨。而每年东北地区的成品油消费仅为2000万吨。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石油大部分原油由南北运,成品油多由北至南运,往返下来,每吨成品油成本提高200元。

大连市政府出面协调善后,特别是面对养殖户的赔偿。2010年9月,大连市政府牵头成立了事故理赔办事机构。12月,大连海洋局拿出了理赔征求意见稿。2011年3月,大连海洋局口头向大连市金州新区金石滩街道河咀村村长邵德善等人通报了新的理赔方案。

根据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的第68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夏军对《财经》记者分析认为,可以选择起诉污染者或者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作业单位(上海祥诚、天津辉盛达、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执行不了,被告可以是第三人,即中石油总公司以及中石油大连分公司。

包括邵德善在内的部分养殖户不满意赔偿方案,曾经希望提起诉讼,但是至今未能在大连法院立案。

“7·16”事故发生后,中石油高层率队前往辽宁,与辽宁省、大连市政府谈判协商解决事故处理事宜。中石油出钱投资,大连市出面解决的整体善后方案确定之后,在双方举行的晚宴上觥筹交错,中石油高层连呼庆幸。

真正值得庆幸的只有这座美丽的城市。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如果连环爆炸扩大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安全成绩单”

中石油的高层感慨庆幸之余,更应该反思过去五年安全事件的频发,在安全管理当中,除了承包过程中的瑕疵之外,中石油自身的安全管理亦有漏洞。

在接受有关方面询问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运行管理部人士说,选择放空阀进行加注,是自己和上海祥诚员工共同决定的。

当被问及这一选择是否需要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的审批时,该人士回答“需要”。但是,该人士说,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没有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

韩世奇在文章中提及,双氧水分解反应的直接原因之外,此次爆炸的发生还有多方面的间接原因。其中,中燃油下属的四个沥青工厂,所加工的石油全部为进口重质石油,长时间以来,罐区管道长期处于腐蚀性介质中,卸油后没有及时对管道采取处理措施,导致管道边薄,承压力下降,最终在最薄弱处发生爆炸。

韩世奇认为,中石油下属的负责石油进口的中联油公司,对天津辉盛达公司脱硫剂没有进行合法性审核和可行性论证,就直接下达了作业指令。

1月12日的中石油内部会议上,廖永远详述了中国石油的安全成绩单,这家营业业绩的优秀生,在安全方面的成绩很难让人满意。

廖永远透露,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共发生工业死亡事故125起,死亡200人。其中,较大安全事故16起,死亡58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起,死亡23人。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石油的安全成绩有每况愈下的趋势。仅2010年,中国石油发生死亡事故26起,死亡49人,与2009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30%和75%。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炼化检维修和开停工过程中发生工业生产亡人事故23起,死亡57人,其中闪爆事故10起,死亡40人。管道施工过程中发生工业生产亡人事故17起,死亡26人,其中坍塌8起,死亡14人。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石油的炼油化工、勘探开发,工程建设三个领域事故多发,共发生生产亡人事故25起,死亡48人,占全年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的96%和98%。

西南油气田和辽阳石化一年内连续两起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管道局一年内发生4起生产亡人事故,死亡4人,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在一个星期发生2起死亡2人的生产安全事故。

中石油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因为安全事故频发,仅仅在2010年中,中国石油内部多人受到处分,其中,“副局级以上干部20人,正局级干部8人,处级及以下员工100多人。”

该人士透露,2006年以来,中国石油在安全方面的投入高达560亿元。2010年中,中国石油确定治理项目2416项,投入资金110亿元。

为什么如此高额的资本开支没有换来安全成绩的改善?

廖永远在讲话当中透露,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属于事故的主要原因,三违行为总计引发工业生产亡人事故89起,死亡140人。2010年,三违行为仍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兰州石化“1·7”事故、辽阳石化“6·29”事故和大连“7·16”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廖永远分析认为,中国石油“安全环保管理与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不适应”,存在着“业务管理界面不清,责任主体不明,多头管理,而又无人负责等问题”。

提及“7·16”事故的教训,韩世奇在文章的最后提出,这一事故损失巨大,影响巨大,揭示出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应该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总结教训,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这也正是所有关注这一事故调查的人士以及众多媒体最关心的内容,但是不容乐观的是,“7·16”事故的教训似乎并未被充分认识和吸取。“7·16”事故100天之后,事故原址接连发生新的爆炸事故即为明证。

历数过去五年中国石油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同类事故一再发生的情况较为普遍。以爆炸事故为例,其中,兰州石化、辽阳石化、吉林石化、抚顺石化四次爆炸事故死亡17人。

同类事故,甚至是同一地点的同类事故一再发生,中国石油的内部安全管理体系难辞其咎。廖永远承认,这些事故暴露出新兴业务领域风险管理薄弱、交叉业务职责界面不清、托管业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但是,除了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大在事故发生地的投资,蒋洁敏、廖永远等中石油高层并未公开杜绝类似事故发生的解决方略。

作者:王真 张旻

上一篇:单位廉政建设论文下一篇:科技创新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