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防治核桃长足象的药效试验

2023-03-01

在农药新剂型开发应用领域中, 目前主要集中在以水或固体为基质的高效新剂型, 如水乳剂、微乳剂、水悬剂、干流动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及高效种衣剂等, 其中农药微胶囊剂尤其是触破式微胶囊剂是当前农药新剂型中技术含量最高、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剂型。触破式微胶囊是微胶囊的一种, 微胶囊是利用油溶性囊壁材料和水溶性囊壁材料能在油水界面发生聚合反应而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膜的原理加工而成, 其共同特点是通过多孔性的囊皮 (如淀粉囊皮) 缓慢释放有效成份杀死作用对象而达到延长残效期的目的。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就是一种触破式 (又称“地雷”型) 微胶囊剂, 是在改进微胶囊加工技术, 选择脆性感压囊皮材料的基础上, 根据天牛成虫耐药力强、羽化出孔期长的特点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微胶囊剂。它不仅具有一般微胶囊剂的残效长, 能防止有效成份散失、挥发, 减少用药量, 防止施用飘移, 减少环境污染, 减轻药害, 掩散气味, 降低对人畜和天敌毒性等优点, 而且脆性囊皮能在天牛成虫踩触 (或取食) 时破囊, 一次性释放有效成份, 作用点是天牛易受药的跗节和足部, 所以对天牛防效好, 而不会伤害肉食性天敌。目前在国内使用微胶囊剂防治与天牛同目的核桃长足象的还很少或没有[1,2], 受此启发我们采用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进行核桃长足象的防治试验。

核桃长足象 (Alcidodes juglans Chao) , 又名核桃果实象, 属鞘翅目象虫科, 是核桃果实大害虫, 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等省。核桃长足象成虫寿命较长, 从5月上旬即可产卵, 产卵期38~102 d, 平均62 d, 其幼虫蛀食果、芽、嫩枝、叶柄, 致使梢枯、芽蔫、叶早落。据报道, 2006年、2007年贵州省威宁县160 hm2的核桃园因长足象出现绝收, 严重影响林农的生产积极性。目前用于防治核桃长足象的主要药剂有辛硫磷、杀螟松、氯氰菊酯等短效药物[3]。为此, 本试验旨在选择持效期较长的药剂, 提高核桃长足象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重庆市城口县高观镇金家坝某农户的核桃林中进行, 试验时核桃已挂果。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 (绿色威雷, 由重庆中邦药业公司提供) 、10%氯氰菊酯乳油 (市售) ;供试对象为核桃长足象当年成虫, 由5、6月大量捡果于室内待其羽化, 同一批试虫羽化间隔不超过3 d。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 分别为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稀释300倍液 (有效成分266.7 mg/kg) , 10%氯氰菊酯乳油稀释375倍液 (有效成分266.7 mg/kg) 和清水对照。用背负式喷雾器常规喷雾。施药后在每株上选择一根健康枝条, 用细铁丝网罩罩住、封口, 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单笼重复) 。分别于喷药后1 d、5 d、10 d、20 d、30 d和40 d, 将室内羽化的核桃长足象成虫投放到网笼内饲养, 每次每笼投放核桃长足象成虫6头。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通过调查每个笼子的虫口减退率来研究防治效果;通过记录各浓度持续杀虫的时间长短, 分析药剂的持效期, 并通过比较死亡成虫数量和持效期, 确定药剂的最佳防治浓度。调查记录每次投虫后24 h, 48 h和72 h后核桃长足象成虫死亡情况, 以下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 (%) = (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 /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 (%) = (PT-CK) / (100-CK) ×100

式中PT为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CK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中的数据, 从相同投虫时间、不同调查时间的防效来看, (1) 药后1 d和5 d投虫后, 10%氯氰菊酯乳油处理在24 h和48 h的防效均高于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处理, 且48 h防效和72 h的防效均达到100%, 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 但72 h后,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处理的防效也能达到100%; (2) 施药后10 d投虫,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处理在24 h和48 h的防效均高于10%氯氰菊酯乳油处理, 但在72 h, 防效相当; (3) 施药后20 d、30 d和40 d投虫,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处理在24 h、48 h和72 h的防效均高于10%氯氰菊酯乳油, 甚至在药后40 d投虫, 72 h后的防效仍保持在82%以上, 表现出比10%氯氰菊酯乳油处理更加优良的持效性。

从不同投虫时间、相同调查时间的防效来看, (1)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处理在24 h和48 h的防效随投虫时间的推迟呈现逐渐上升, 然后下降的趋势;72 h的防效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下降的趋势总体较为缓慢; (2) 10%氯氰菊酯乳油处理在24 h的防效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而48 h和72 h的防效则是逐渐下降, 但下降较为迅速。

3 小结与讨论

微胶囊剂作为一种优良的农药剂型, 目前在农药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试验结果表明, (1)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和10%氯氰菊酯乳油对核桃长足象成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且无药害产生; (2) 虽然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在24 h和48 h的速效性略次于10%氯氰菊酯乳油, 但在72 h的防效与10%氯氰菊酯乳油相当, 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持效性; (3)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避免了农药的浪费, 减少了环境污染, 故在核桃长足象成虫的防治中更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用喷药接虫套笼方法研究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对核桃长足象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 为该药防治核桃长足象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稀释300倍液 (有效成分含量在266.7 mg/kg) 对核桃长足象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优异的持效期。 (2) 与10%氯氰菊酯乳油稀释375倍 (有效成分含量266.7 mg/kg) 相比较,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的速效性虽不及后者, 但其持效期却比后者长。 (3) 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在施药40 d后接虫, 72 h内防效仍可达81.24%, 而10%氯氰菊酯乳油则只有62.48%。 (4) 10%氯氰菊酯乳油是防治核桃长足象的主要药种, 其防效在核桃长足象一般发生年份是值得肯定的, 而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在田间防效试验上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 说明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更大。

关键词:核桃长足象,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速效性,持效期,防效

参考文献

[1] 蒲永兰, 杨世璋, 林琳, 等.核桃长足象的生物学及其防治[J].昆虫知识, 2003, 40 (3) :262-264.

[2] 孙益知, 李鑫, 郭久重, 等.核桃长足象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1995, (6) :19-21.

[3] 蒋青, 梁忆冰, 王乃扬, 等.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植物检疫, 1995, 9 (4) :208-211.

上一篇:校园垃圾处理的调查与建议下一篇:英语写作与汉语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