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2022-06-30

第一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选拔干部不可“唯分定人”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选拔干部不可“唯分定人”

北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到2011年,全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干部有32.8万人,较5年前增长56.2%。2011年各省区市通过竞争性选拔的厅处级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30.7%,中央的部委办达到46%。实行竞争性选拔的初衷是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也确实有一大批优秀干部在这种机制下脱颖而出,但不可忽视的是,竞争性选拔并非十全十美,如果在选拔干部时“唯分定人”,搞成“选秀”、“作秀”,就可能把社会注意力过多地吸引到干部选任上,既伤了那些有实绩、有能力的干部的心,也容易助长干部队伍的浮躁情绪。

1.重知识轻能力,选拔出来的人易“高分低能”

小陈是中央某国家机关的一名正科级干部,在调研处工作已经快9年了,平时工作踏实、认真,颇受领导好评。最近有件事让他挺郁闷:他所在处的副处长岗位出现空缺,原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结果他在机关统一组织的竞争上岗考试中,因为笔试英语成绩差了几分,“败”给了比他晚两年来的其他处室的小伙子。尽管领导找他谈话时也承认,论能力他比胜出者更适合这个岗位,但也无可奈何地表示考试成绩无人能改,他只能等着下次考试再努力了。

竞争性选拔干部,使“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方式,使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脱颖而出,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进而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然而,这种“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方式”,在实践中被一些地方和单位片面地理解为通过考试“以分取人”。而这样的考试又容易侧重于知识而不是能力,而且将笔试成绩作为第一道关卡,这就让那些善考不善干的人占了先,选拔出来的人不少“高分低能”,客观上造就了一批“考试专业户”。

2012 年9月,青海省委组织部对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拟任人选任前公示,庞任平拟任青海省金融办副主任。随后,有网友在检索后发现,这个庞任平堪称“最牛公考专业户”,8年内9次报名参加公选,其中8次入围面试等后期阶段,仅网上公开可搜到的公考成绩有:2012年5月,报考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职位,第一名进入面试;2011年5月,报考广东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职位,第二名列入考察对象;2009年8月,报考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职位,第二名进入面试,考察;2008年报考海南省公开选聘省属企业领导人员,进入面试„„

“考试专业户”现象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考试,凡考必中,可是却不愿安心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太久?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光凭考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合适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某个岗位并不科学。就拿前面提到的小陈来说,他在同一个处室工作多年,工作经验比外来的人要丰富,且领导也坦承他是合适人选,但仅仅因为英语成绩差了几分就弃之不用,而在实践中这个处室的工作也许根本用不到多少英语,这样的考核标准怎能让人心服口服呢? 因此,在实行竞争性选拔时,科学地确定考核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张守华建议,应遵循“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既然是考试,就应当因岗设题。首先,应根据选拔职位和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量身定制”考试测评内容,突出考试试题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其次,可以推行任职面试。任职面试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面试,把假设竞争者已经上岗作为前提条件,由此出发去完善结构化面试的内容和方式,重点测试人选与拟任职位的适应程度。此外,丰富和完善考试测评方法也必不可少,在实践中不少单位探索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履历评价、驻点调研、情景模拟、“文件筐”测试、心理测试等多种测评技术,以测评手段的多样化适应人才的多样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用。

2.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范围规模,不能搞“凡提必竞”

“湖南衡阳南岳区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6名副科级干部”、“贵州石阡县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打开网络页面,类似这样的面向全国的公开选拔信息扑面而来。人们在看到这些消息的同时不免发出疑问:难道当地就真的这么缺人才,连个科级干部都选不出来,需要面向全国公开选拔?这些从全国各地网罗来的人才,真的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吗?为了几名科级干部,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这么做值得吗?! 对此,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认为,这些年竞争性选拔的岗位大多属于委任制范畴,委任制干部应该主要适用实绩晋升原则,可以增加一定的竞争性,但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因此,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和规模要合理,不宜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比例,更不能搞“凡提必竞”。只有在本地区本部门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缺乏紧缺专业人才时,才适宜于公开选拔,并且应当尽量就近取材。

“竞争性选拔要继续推进,逐步实现常态化,但竞争性选拔只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方式,不应完全替代常规的选拔方式。”高新民说,从人才成长规律看,人才是多样性的,这就决定了选拔干部的方式也应是多样化的。有的干部工作很出色但考试是弱项,这样的干部应通过常规办法用起来,以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或长期默默无闻在具体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干部,也要给他们提供机会,以调动多数干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生动局面。

3.改进竞争性选拔方式方法,让干部用实干、实绩竞争

5 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名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韬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按科级职位安排相应工作。此前,网络上对于这名工作

5 中央公开遴选考试网

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年换了9个岗位的年轻干部争议不断。从表面上看,徐韬从副科级到正科级、从正科级到副处级岗位都是通过公选“考”上去的,当地有关部门也声称选拔不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但最终的处理结果说明,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只有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办法,让真正干得好、获得群众认可的干部脱颖而出,才能让广大干部群众心服口服。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提出的基本程序,结合实际探索采取了多种遴选模式。第一种模式,先考试后民主测评,再根据两者综合得分确定考察人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笔试阶段给符合资格条件的竞争者提供同等的竞争机会,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要求人选既要考得好,又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比较全面地考察人选的德才情况和工作表现。采用这种模式,提高考试特别是笔试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因为当竞争人数较多时,如果考试环节没有很好地体现“干什么考什么”,实际工作中干得好的干部可能会由于没考好而无法进入下一环节的竞争。第二种模式,先进行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再进行考试,然后根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试综合得分确定考察人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作为第一环节,首先了解干部的德才、现实工作表现和群众认可度,使品行好、干得好的干部更有机会出得来。第三种模式,报名人选资格审查通过后,直接进行面试,根据面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避免了因需要笔试而牵涉复习应考的大量精力,也不至于使那些干得好的人因笔试过不了关而遭淘汰。

专家表示,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地测试和评价干部,才能让竞争者通过笔试、面试、测评,检验其综合素质与岗位的匹配度。既要看卷面成绩,更要看工作实绩,先按成绩高低、得票多少排序,再按平时德才表现和职位匹配程度排序,综合考虑择优任用。此外,还要利用现代技术,推广运用网上报名、实名推荐、在线查询、视频面试、媒体公示等手段,图文并茂、直观清晰地反映干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普通群众参与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度。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第二篇:2012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试题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标准模拟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l.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 B.不可分性C.变化、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

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来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

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独立性B.真实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

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D.具体方法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A.平衡性财政政策B.赤字性财政政策C.盈余性财政政策D.以上答案都不对

9.()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A.国家统计局B.国家海洋局C.国务院港澳办D.国务院外事办

1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国务院的()。

A.直属机构B.办事机构C.组成机构D.临时机构

11.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A.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B.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C.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

D.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12.城市和农村按居民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A.基层政权组织B.群众性自治组织

C.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D.群众性调解组织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A.就不必考虑形势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14.某省公安机关请求他省公安机关提供某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这是一种()。

A.协调关系 B.协作关系 C.业务关系 D.指导关系

15.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16.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

A.实行政务公开 B.“三令五申” C.加大惩戒力度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18.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9.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20.世界上开始有了原始人类的主要标志是()。

A.猿人出现 B.古类人猿出现 C.人猿出现 D.哺乳动物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

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一平均主义”之道

C.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

2、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专门机关同群众相结合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4.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5.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命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

6.国家的实质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阶级的统治机关

C.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关 D.凌驾于社会各个阶级之上的机关

7.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8.对于“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有这几种看法,你认为何者正确()。

A.这是一个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注意到精神的反作用的提法

B.这是一种固守某种传统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观点

C.这是把两种事物调和起来的自相矛盾的提法

D、这是一种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A.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 B.形式完全相同 C.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 D.根本性质相同

10.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

C.物质文明搞好了,有了物质基础,再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就容易了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11.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A.集体投保 B.个人投保 C.国家资助 D.强制储蓄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A.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 B.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与教育队伍

C.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教育投资 D.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

13.在我国,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有()。

A.审判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的监督

C.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 D.公安机关的监督

14.化学进化大致包括四个阶段,即()。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E.从单细胞生物演变为多细胞生物

15.太阳系是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除大阳外还包括()。

A.行星及其卫星 B.小行星 C.慧星 D.流星体 E.行星物质

16.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由四个关于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组成,除第一库仑定律和第二涉及磁性的定律之外,另二个定律是()。

A.安培定律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势功当量定律 E.阿基米德定律

17.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包括()。

A.核 B.慢 C.壳 D.水圈 E.磁层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领导 E.密切联系群众

19.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E.批评与自我批评

20.太阳系中九个行星除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外还包括()。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E.冥王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题1分,共20分)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3.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4.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使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主转向以行政手续为主。

5.松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小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

6.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停滞之后,民怨积累,经不起内外的压力,丧失了社会主义政权。

7.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可欲而不可求的发展过程。

8.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9.我国的公有制目前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10.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国务院领导。

11.犯罪构成是指构成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综合。

12.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3.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1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15.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

16.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应当给子开除的行政处分。

17.在某市,市建委在财务制度上可以参照市财政局的规定执行,不必服从。

18.晋职意味着职责的减轻和待遇的提高。

19.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律不得在原籍任职。

20.副本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在效用方面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

3.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式是什么?

4.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论述三讲教育中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六、作文题(40分)

请以“康与法”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结构合理,论证清晰,行文流畅。

第三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施方案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施方案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文件精神,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区委决定,面向全区公开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方案如下:

选拔的职位和人数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和科级干部队伍现状,确定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职位和11名乡、街道综治副乡长职位,面向全区公开选拔。

二、基本条件和报考资格 基本条件: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报考资格:

1、范围:

报考副科级领导干部职位人员必须是全区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中参加工作满3年以上的国家干部;

报考乡、街道综治副乡长职位人员必须是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高新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610办公室中参加工作满三年以上且从事政法综治工作2年以上的国家干部;

2、年龄在40周岁以下;

3、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4、近2年公务员考核等次必须为称职以上;

5、身体健康;

6、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纪检部门和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

正在党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任使用限制期的;

受过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刑事处罚的。

三、选拔程序

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

织考察、研究决定、任前公示、任职的程序进行。 报名。报名采取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人员应填写统一印制的《报名登记表》并粘贴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另交同底版照片2张。 资格审查。各单位对本单位报名人员按照报名条件进行资格初审并签署意见,然后统一将初审合格人员的《报名登记表》、照片和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报送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区公选办会同有关单位进行资格复审后,对审查合格者,发放准考证。

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笔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行政管理学与领导科学、党史党建、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历史知识、时事政治、公文处理等。综治副乡长笔试内容增加专业科目,内容包括:开展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与拟选拔人数3: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并将其名单和考试成绩向全区公布。

面试。主要测试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宏观决策、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与拟选拔人数2:1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 组织考察。由公选办组织对被考察人员进行考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研究决定。对经组织考察的人选,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提交区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拟提拔人选。总成绩按100分计算,其中笔试占40%,面试占40%,组织考察占20%。 任前公示。将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拟提拔人选名单在全区范围内公示,接受群众

监督,公示期为7天。 任职。公示期满后,如无发现拟任人选有影响任用的问题,办理试任职手续。

四、待遇和管理

公开选拔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一年,其间享受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办理任职手续;不胜任现职的,免去试任职务。

五、时间安排 发布公告

报名及资格初审阶段 资格复审阶段 笔试阶段 面试阶段 组织考察阶段 党委讨论决定阶段 办理任职手续阶段

六、组织领导

公开选拔工作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区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

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纪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区财政局局长......、区文化教育体育局局长......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从有关单位抽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本次公开选拔工作所需经费,由区财政专项解决。

第四篇: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和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第五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热点: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六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热点: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六

培养选拔好干部系列报道之六 ——组织把关 让好干部脱颖而出

如何让好干部脱颖而出?这样一个宏大命题,答案涉及方方面面,“组织把关”作为其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其地位不言自明。

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这为干部选任工作树立了新的目标。

组织把关主要针对什么问题?谁来代表组织?是否应兼顾群众公认?怎样才能把牢守住选任关口?这些问题,发人深思。

组织把关≠只讲程序 不可凭票数多寡识别好干部

“群众推荐得票高的不一定都是好干部,但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一定不是好干部。”做过干部工作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

唯票取人近年来广受诟病。一旦仅凭票数说了算,信奉“只栽花不栽刺”的“老好人”必定层出不穷,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也将在无形中被大幅削弱。早年间,有些地方把“竞争上岗”变成了“竞选上岗”,把“民主推荐”变成了“投票选举”,召集群众投票,并当场汇总按得票数宣布当选人。如今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把唯票取人当作推卸责任、避免争议、平衡矛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其实是间接放弃党对干部选任工作的领导把关权。”采访中,部分组工干部如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人进一步分析:“有的是为了开脱用人责任,任用推荐票最高的干部,一旦出现‘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于己无关;有的是为了规避矛盾,使那些条件具备但还未能得到提拔的干部无话可说。”

“重程序、轻结果”的现象,在各地仍部分存在。比如,明知道此人不是最佳人选,因某种原因却要用他,领导就把责任交给程序,不惜提前打招呼做工作确保如愿。河北省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解占久对此评价,“看似公平公正、程序合法,实际上却是利用程序使少数人的个人意志合法化了。”

或许有人会反驳,只要干部没有“硬伤”,谁的票数高就用谁,有什么错?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就民主推荐环节举例分析。受制于选拔范围、选拔条件和领导意志的影响,推荐票高并不一定说明干部业绩好。“如果推荐范围仅由相关领导划定,推荐标准和条件也由其根据意向制定,再加上推荐过程中领导的无形影响,高票有时是变了味的。” 采访中,有组工干部坦言。

更有甚者,只要是领导提名的干部,在以后的推荐、考察、决定任用等环节往往会“一路绿灯”,造成“程序空转”。有的对拟提拔干部应具备的标准、条件、考核结果等不予公开,甚至决定人选在先,推荐、考核及讨论变成“例行公事”,以形式上的公开掩盖本质上的不民主。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分析对待票数?郑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喜安认为:“一要正确看待票的作用。推荐票只能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二要对票进行分析甄别。要将推荐结果与平

时掌握情况、外部反映情况、干部群众认同情况相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其它影响投票结果的因素。三要科学运用投票结果。坚持从推荐得票较高的人选中确定考察对象,但不唯票取人,同时要研究一旦民主推荐结果失真组织如何决策,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合理、公正公平。”

组织把关≠主要领导把关 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

有一则顺口溜这样说的,“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六七八九把手,只做笔记不开口。”一把手的说一不二,尤其是在干部工作中的“一言堂”,导致少数地方组织把关异化成主要领导把关,让基层群众非常不满。

民主集中制,是党委科学决策的根本机制,其核心是在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决策参与者的前提下进行有效集中。在选人用人等重大决策中,如将集中等同于集权,必然产生是主要领导说了算,还是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说了算的矛盾冲突,继而出现推诿扯皮、议而不决、争功诿过等情况。

中央党校原教授王贵秀就曾指出,任何把民主集中制这一完整个体肢解为“民主”和“集中”两部分,或是在时间上有先有后的运作过程,都是一种误解。原因在于,不管是“先民主、再集中”,还是“先集中、再民主”,都容易导致书记垄断对重大问题的“拍板权”,其他班子成员至多只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就将党委决策变成了首长个人负责制,严重扭曲了党的集体领导机制。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为了打破“一言堂”,充分发挥组织把关作用,各地纷纷展开探索。如河南新密市近年来推行的“两推一述一票决”干部选用机制,就是其中代表。历经两轮推荐提名关、竞聘演讲关、市委全委会票决关,再经组织部门业绩考察,干部方能顺利提拔。

不经提名,干部无法纳入组织视野。提名由少数人说了算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是“一言堂”的症结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规范初始提名权,是组工干部的一大期待。许多组工干部表示,干部任用条例虽然有对初始提名的规范,但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这也造成一些地方在执行中钻空子。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相应有所应对。2013年7月,青海西宁市出台新规,明确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此举对于管住“一支笔”,无疑是一个有益探索。

目前,安徽合肥市计划适当加强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推荐干部中的权重,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与干部一贯表现,与班子结构、工作需要结合起来,由党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杜绝“一把手”“一言堂”。

组织把关≠忽视民意 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的组织工作只限于把下面的干部摆平、关系理顺,而实际上事业不顺、人民不满意,这是根本的不平不顺。”2013年8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向全省组工干部强调道。

党管干部,是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群众公认,一直是衡量各 项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两者本应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合二为一的,但是实践中,个别地方却出现把两者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

也正因此,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打着党管干部的“旗号”,否定各种体现群众公认的有效形式;或者仅仅走一下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程序,放松了组织把关的职责。

比如,为了体现群众公认,组织把关加入了考察谈话环节。但是,把谈话人数多少与民主程度高低划等号,就不科学。能否发扬民主应该看参加谈话的人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是知情人、是否素质较高。如果某些方面或层次的人缺席,参加谈话的人参与意识不强、不敢讲真话,谈话的人再多,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再如,针对异地交流提拔和平职调动的干部,组织把关一般采用民主测评方法。由于是向外单位推荐干部,群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些人从本位主义出发,希望本单位多出干部“腾位子”。于是,使得群众对一些并不很优秀、在本单位不受欢迎的干部,违心地划出了优秀票、称职票,借机把他们“推荐”出去。这样的民主测评,能为组织把关提供的借鉴意见自然有限。

很多组工干部表示,在组织把关中兼顾民意,在党管干部统领下体现群众公认,必须多考虑实际效果及细节。其中,如何真实科学有效地体现民意,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课题。

怎样把好选人用人关? 综合研判让组织把关有底气

重推荐、轻平时,重任用、轻管理,重个体、轻班子„„长期以来,这些现象在干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直接导致了民意失真、管用脱节等问题。对班子运行和干部情况了解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到位,势必对党的事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选准用对好干部。

“组织部门要经常坐下来,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分析和研判领导班子。”2008年,陕西省委组织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实施办法》,由此开启了综合研判的大幕。

综合研判通过“五步工作法”,实现层层还原、整体把握领导班子的本来面目:数据分析,通过由职能部门提供和平时掌握的工作数据,评估领导班子绩效;民意分析,从上级领导、内部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的意见,看上下左右对领导班子的评价和干部口碑怎么样;比较分析,纵向、横向比较班子成员的德才素质、履职尽责、能力特长、一贯表现和存在问题;条件分析,通过考察工作基础、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评价领导干部主观努力程度和客观工作成效;案例分析,通过对个案深入剖析,掌握最鲜活、具体的情况,从中归纳概括出班子特点,等等。

坚持把研判结果作为选干部、配班子的主要依据,做到不研判就不提名、不推荐、不研究。陕西省委组织部将领导班子研判制度作为干部选任的必经程序。

郑州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超职数配备等问题上。去年起,该市实行了干部选用“一报三审”办法,即对考察对象进行廉政报告,对拟提拔对象审资格、审程序、审职数,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提前筑起“防火墙”。为配合办法运行,还建立了纪实制度,统一各类表样留存。提交部长办公会议讨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论研究的任免事项,必须做到任职资格条件联审表、推荐考察程序联审表、拟任人选职数联审表三表俱全。

不同于郑州,湖北黄冈市推出的“风险防控”体系,则更注重对可能出现的违规用人行为提前预判、对重点人群重点把关。针对“主要领导干部、其他领导干部、组织部长、其他组织人事干部、考察组人员、其他有关人员”这六类涉险对象,该市共总结梳理了45个选任流程风险点,每一个风险点背后都对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风险防控’就是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警报器’,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选人用人关口才能把住了。”黄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基家表示。

山东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http://sd.offcn.com/html/gongxuan/

上一篇:高考短文改错分类下一篇: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