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改造合理性建议

2022-08-21

第一篇:农田改造合理性建议

农田改造申请书两份

xx村农田改造申请(县国土资源局)

xx县国土资源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xx村位于xx镇最南端两公里处,全村有xx户,xx口人,现有耕地xx亩,其中三类田230余亩。

三类田土壤贫瘠,田内有多处石头,地小坡大,严重影响机械化耕作,大大地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和群众耕作的积极性,导致部分耕地已荒弃。看着这大片的土地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我们感到很可惜,但村委无一点积蓄,没有一点收入,实在无力对这些土地进行改造。

为改变现状,我们恳请贵单位领导现场勘查,给予我们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帮助,变三类田为优质田。

特此申请

xx村党支部村委会

xx年xx月xx日

xx村农田改造申请(镇国土资源所)

xx镇国土资源所: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xx村位于xx镇最南端两公里处,全村有263户,826口人,现有耕地1520亩,其中三类田230余亩。

三类田土壤贫瘠,田内有多处石头,地小坡大,严重影响机械化耕作,大大地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和群众耕作的积极性,导致部分耕地已荒弃。看着这大片的土地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我们感到很可惜,但村委无一点积蓄,没有一点收入,实在无力对这些土地进行改造。

为改变现状,我们恳请贵单位领导现场勘查,给予我们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帮助,变三类田为优质田。

特此申请

xx村党支部村委会

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深圳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实施办法

为完成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标准农田建设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与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提升、现代高科技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加快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服务现代都市农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按2010年全面启动、2012年全面完成的目标组织实施。2010年完成7693亩试点改造任务和3000亩的新增耕地补充;2011年度完成10014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23830亩的改造和验收。2012年前全面完成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任务。其中:

宝安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8890亩,2011年完成1718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完成7172亩的改造和验收;

龙岗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9497亩,2010年完成2221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3356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3920亩改造和验收;

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16989亩,2010年完成2660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2973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1356亩改造和验收;

坪山新区:基本农田改造任务6161亩,2010年完成2812亩改造和验收;2011年度完成1967亩改造和验收;2012年度完成1382亩改造和验收。

三、建设和改造内容

根据我国18亿亩耕地保护刚性政策要求,省政府下达我市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我市划定了4.15万亩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以增加净耕地面积为重点,确保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改造成耕地的比例不低于65%。

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农田基础设施是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防护林网、供电设施等。生产设施是指在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包括温室、遮阳网、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生产看护用房等。附属设施是指在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区域内,直接辅助农产品生产的设施,包括质量检测、疫情防控和办公生活等管理和生活用房、农资仓库、硬化晾晒场等。

四、政策与措施

加强统筹、落实责任,严格监管、保质保量,切实做到“五统一”和“四到区”。即对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实行政策统

一、规划统

一、标准统

一、监管统

一、验收统一和任务到区、责任到区、资金到区、项目实施到区。

政策统一: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中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市政府全额投资,各区按《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实施。改造后的耕地按我市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优先配置给农业高科技企业或研发项目。基本农田使用单位要建设与农业生产或科研密切相关的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应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等有关规定及我市基本农田改造相关规划,按照“农田使用者提出申请、辖区街道办申报、辖区农业和国土部门审核、区政府审批”的程序进行。

规划统一:市农业局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基本农田改造范围,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统一组织《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的编制和评审,优化布局生产用地和设施用地。

各区根据市统一编制的《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施工设计和预算。

标准统一:根据《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高标准完成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改造后的基本农田要达到田块方格化、灌溉硬底化、道路网络化、耕作机械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

监管统一: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全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招投标、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验收统一: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分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和基本农田改造项目验收两部分。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验收,由市规划国土委组织实施。基本农田改造项目验收由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项目验收依据《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省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验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分为区级初验、市级验收和省级抽查验收。

任务到区:市政府根据我市基本农田改造相关规划和改造时间进度要求,与宝安、龙岗区政府、光明和坪山新区管委会签订《基本农田改造工作责任书》,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区。

责任到区:市政府对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完成情况实行问责制。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作,组织专门力量,按《基本农田改造工作责任书》规定的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任务。

资金到区:市政府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资金规模作为基本农田建设与改造资金。并根据各区年度改造计划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将项目资金预拨到各区,由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设立资金专户,按项目进度和有关规定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市规划国土委按我市转地标准审核确定各区征转地经费,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5%经费拨付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包干完成征转地和清场工作。各区要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项目资金。如有不足,由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自行筹措解决。

项目实施到区: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按属地原则由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各区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并按《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开展建设和改造工作。

五、领导体制与分工

设立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吕锐锋常务副市长担任第一召集人,袁宝成副市长担任第二召集人,成员单位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人居环境委、监察局、农业局、水务局、城管局、审计局、法制办,宝安、龙岗区政府和光明、坪山新区管委会。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全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承担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的相关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将基本农田改造工作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予以体现,做好补充耕地与当地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工作;依职责协助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进行监管。

市财政委:根据审定的《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和概算安排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资金;审核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政府投资资金年度支出计划和资金拨付申请;根据各区年度改造计划任务和核定的资金使用计划,将项目资金预拨到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开展绩效检查;参与《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审核。

市规划国土委:负责组织编制我市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专项规划,确定并发布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根据有关规定审核各区征转地、附着物补偿和清场资金;负责将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内的用地移交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协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解决征转地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审核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提出的征转地资金预算;负责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专项验收并重点把好补充耕地数量关;参与《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审核。

市人居环境委: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参与《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审核。

市农业局:承担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制订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相关政策、规则,分配改造任务,做好检查、指导和监督协调等工作;重点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并跟踪指导新增耕地后续经营管理。

市审计局: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资金的使用审计及竣工审计。

市水务局:负责指导基本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与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建设的衔接,负责协调和解决基本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参与《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审核。

市城管局: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涉及生态公益林林地的调整、报批,指导、监督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林木砍伐手续和基本农田配套设施占用林地手续;重点把好林业生态保护关;参与开发补充耕地项目的审查和验收;参与《基本农田改造详细规划》审核。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按我市基本农田改造相关规划及《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等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和改造工作;组织辖区内的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施工设计和预算的编制及审核;负责制定资金年度使用计划;负责土地征转及清场工作。

六、后续管理

(一)档案管理。

各区农业、规划国土部门派出机构要做好我市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包括: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范围线、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范围线、各类制度文件和保护责任书、详细规划和概算、施工设计及工程预算、竣工验收相关图件资料、面积统计及决算报告等。档案资料应齐全、准确,及时整理归档,永久保存并报市农业、规划国土部门备案。资料归档的要求参照《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省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验收暂行办法》等规定执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按要求设立标志牌,并与街道办签定保护责任书。

(二)台帐管理。

农业部门要规范基本农田台帐管理,统一制定基本农田承包合同,牵头制定基本农田有偿使用标准,实行基本农田收支两条线。

(三)改造后基本农田管理。

农业主管部门对3万亩基本农田进行统一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并具体负责统一管理。要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基本农田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篇:外飘窗怎么改造合理

家中有个大的外飘窗,若您想改造成实用空间加以利用,该如何改造才合理,又该如何装饰设计呢? 1:梳妆;在窗台上靠边三分之一的空间里,魔术般变出一张精巧的梳妆台,收罗全部的美丽武器。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就产生了。外飘窗搭配设计一套漂亮的柜子,或者一张精巧的梳妆台,收罗全部能让人容光焕发的美丽武器。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慵懒之后,收拾利索、再战现实。有了这些,抱着布绒娃娃慵懒的窝上一个下午。

2.茶室;现在的人喜欢喝茶,如果有大型转角的外飘窗,就可以设计成茶室。先按窗台的尺寸购买一个薄薄的布艺坐垫,然后再购买一些相同色系的方枕作为靠背,最后在中间摆上一张日式小茶几,一个小小的茶室就完成了,可以和朋友一起喝茶、下棋等等。

3.观景台;拥有一个晴观落日、夜观星空的大飘窗设计是不少女性的梦想,可以把外飘窗挂上粉色或者紫色的碎花棉布窗帘,摆上一盏香熏灯,旁边放一个小小的沙发,或者铺上软软的地毯,放上几个可爱的抱枕,好好想象一下过去和未来。

4.读书廊;在外飘窗台面量体定做设计出高20—40厘米的书桌台面,这样既省掉了桌子脚,又节约了用料,再把它格成几个抽屉,能装下不少零碎东西。可以配合整体的书房设计,在贴着飘窗的拐角处打造一系列书房设计,比如电脑桌、书架、书柜……完工后,一个漂亮整洁又宽敞的书房就属于你了。为了让电脑、台灯这些必须用电的家伙不需要横穿室内去接电,装修时一定要预先在这个位置将线路埋好。

5. 床头柜;外飘窗不能移动,可家具却可以随意摆放;把床紧挨着飘窗而放,飘窗就变成了实用的床头柜,真是合理利用了空间;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唤醒你时,睁开的第一眼,便仿佛看见了美丽心情。

第四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修订版)

第一章 总

第一条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资金管理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皖政〔2013〕66号)、《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办法》(财农〔2013〕1978号)、《岳西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是指列入省级计划、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由省、县二级财政设立的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承担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

第三条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整合、民办公助、先建后补、改革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 奖补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财政奖补范围为纳入全县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1

规划的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末级渠系等七类重点小型水利工程。小水库除险加固仍按原建设程序和补助标准管理。

由部门项目资金实施的小型水利工程不在奖补范围内,按原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条 奖补标准。

(一)工程建设补助标准

1、塘坝清淤扩挖。塘容5~10万立方的,平均每口补助9万元;1~5万立方的,平均每口补助3~5万元;0.5~1万立方的,平均每口补助1~2万元;0.5万立方以下的,暂不补助。

2、河沟清淤整治。重点河沟(来水面积10~50平方公里),平均每条补助10万元;一般河沟(来水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每条补助5万元。

3、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对装机300千瓦以下的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平均每千瓦补助0.2万元。

4、中小灌区(1~5万亩)。按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计算,平均每亩补助100元。

2

5、小型水闸加固、新建。规模以下水闸加固、新建暂不补助,纳入项目资金实施。

6、末级农田灌溉渠系。暂不补助,纳入项目资金实施。

7、小型水库加固。按原建设程序管理,即:省级小

(二)型水库加固平均每座补助120万元。

8、对特殊应急情况,实行“一事一议”方式予以补助。

(二)工程管护补助标准

乡镇设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专帐,县财政按类型或分类打捆进行补助。根据《岳西县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岳政办〔2014〕23号)规定,小

(一)型水库每座补助15万元/年,小

(二)型水库每座补助0.7万元/年;其他“八小”水利工程按照分级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由县农建指挥部根据工程类型、数量确定分级补助标准。

第三章 奖补项目管理

第六条 申报。各乡(镇)按照县下达的建设任务,根据工程类型、规模和特点,确定以县、乡两级政府为主负责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任务。其余项目建设任务按照支持自主建设

3

的原则,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并公开公示,由项目受益主体向乡镇政府申报,可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具体项目,其中以村集体为单位申报的项目,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决策后确定。

第七条 立项。各受益主体向乡镇申报的建设项目,经乡镇水利站核实汇总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水利、财政部门审定立项。

第八条 实施。县人民政府将省财政厅、省水利厅下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主管部门、乡镇,并报省、市财政和水利部门备案。

第九条 公示。建立项目建设公示监督制度,各乡镇、村和项目实施主体应设立项目公示栏,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内容应包括项名称、项目实施主体、所在村组、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项目投资情况等相关内容。

第十条 验收。项目完工后,实行乡镇初验、县级复验,分级负责的检查验收制度,乡镇初验时应邀请受益群众代表参加,县级复验合格后申请市级验收。

4

第十一条 管护。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和“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积极引导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协会、水利专业合作社、“五老管八小”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在确保工程安全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主体可自行管理,也可采取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择经营管理主体,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跨行政村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可由乡镇人民政府分类打捆招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工程调度和安全运行由原管理主体负责。各级投入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可按总投资的1%提取管护经费,用于工程管护。

第四章 奖补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资金计划分配。县水利局和县财政局根据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和县安排的资金下达实施计划,乡镇人民政府做为项目法人具体组织实施,工程类项目实行招投标、材料实行政府采购、项目竣工验收,并实行绩效考评。

第十三条 资金使用。各乡镇要按照工程类型和工程量,细

5

化奖补内容与标准,统筹安排使用奖补资金。奖补资金支付严格实行报账制,并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和供应商,属补贴到户的资金实行“一卡通”社会发放。

第十四条 资金监管。县水利、财政等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套取项目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整改,追回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水利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抄送:各乡镇财政所、水利站

岳西县财政局

2016年11月 14日印发

7

第五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

**县**乡**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建 议 书

**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一年三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1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一)开发的必要性„„„„„„„„„„„„„„„„2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

三、项目区基本条件„„„„„„„„„„„„„„„„4

(一)项目区水文气象„„„„„„„„„„„„„„„4

(二)项目区地质及农田水利现状„„„„„„„„„„„5

四、建设范围、规划及主要治理措施„„„„„„„„„„6

(一)项目范围„„„„„„„„„„„„„„„„„„6

(二)项目建设规模„„„„„„„„„„„„„„„„6

(三)项目建设主要治理措施„„„„„„„„„„„„„7

五、投资估算及来源„„„„„„„„„„„„„„„„8

(一)投资估算„„„„„„„„„„„„„„„„8

(二)资金来源„„„„„„„„„„„„„„„„9

六、效益预测„„„„„„„„„„„„„„„„9

(一)经济效益„„„„„„„„„„„„„„„„9

(二)社会效益„„„„„„„„„„„„„„„„10

(三)生态效益„„„„„„„„„„„„„„„„11

七、结论„„„„„„„„„„„„„„„„12

**乡**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县位于****地区中部,界于N45º00ˊ-48º10ˊ,E87º00ˊ-89º04ˊ。全县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25至150公里,总面积36543.9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大县。

**乡位于县境中北部**县城西3公里处,下设18个行政村,其中12个农业村,6个牧业村。据2008年底统计,全乡总人口13140人,共2716户(包括非农业户),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45%;耕地总面积7.5万亩,牲畜最高饲养量22.6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18185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

**乡相邻省道318线。乌伦古河是乡境主要灌溉水源,境内有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两大河流,水资源丰富。该乡土地肥活,水草丰美,东北西与蒙古国接壤,是一个以哈萨克为主、多民族聚居的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边境乡。由于自治条件和历史原因,**乡长期以来地下水排泄方式及灌排渠系不配套,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目前有中高标准农田建设3.8万亩(含弃耕地),迫切需要改造。

**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现有牧民160户,878人,全村劳动力为293人,哈族(主体民族)占99%。其中贫困人口46 3

胡195人,总耕地面积18000亩,项目区距乡政府驻地以北16公里,项目区东面以阔克阿尕什乡为界,南面以乌伦古河为界,系**乌伦古河灌区。该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阔,地理条件优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该项目区土质肥活,水源充足,农作物连年丰收。目前,由于该片区位于乌河下游,引水渠渗漏严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运行时间较长,设施已老化,致使耕地次生盐碱化日益严重,而且有部分耕地已弃耕。

**县委政府结合实际,根据项目区的条件理出了针对该项目区实施的节水实施方案,计划于2014年实施该项工程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发的必要性

1、该项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建立新型城镇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构想,也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传统的灌溉方式使本来就高的地下水位更高,而又无处排水,致使土地下潮,再加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耕作粗放,管理不善,致使耕地盐碱化严重,造成农作物低产,草场严重退化,草的质量数量均很低,草场载畜量不断下降,已不能满足畜牧业发 4

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了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阻碍了农牧民增收的步伐。

2、该项目是农牧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乡农牧用地主要分布在乌伦古河河谷和乌河间平原,为供水冲积倾斜平原,其基底下伏不透水第三纪地层,土地盐碱化严重,加之地下水位的上升,造成土地盐渍化,渠系设施年久失修。灌区内绝大多数村民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5.2亩,种植方式落后,粗耕简播,高投低产,造成收入低下,发展落后。灌排渠系配套后,经过1-2年的运行,将彻底改变项目区土地碱渍化状况,提高种植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3、该项目是发展畜牧业、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大大提高牧区防灾、抗灾能力,改变以往传统畜牧业“夏肥、秋壮、冬瘦、春乏(死)”的恶性循环,改变正如牧民所说“大灾大损失,小灾小损失,无灾也损失,年年有损失”致使牧民生活水平仍很低的现状。因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总产,同时建成一个稳固高产高效的饲草料基地,对大大提高防灾保畜能力,做大、做强畜牧业,从传统型逐步向效益型和现代型畜牧业转变,恢复植被,彻底改变牧区落后面貌,使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4、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让农牧民增加收入、安心定居,是巩固边疆、促进社会安定的要求。项目区以哈萨克牧民为主,有 5

了充足的饲草料做保证,有了种植业收入的提高,有了牧民定居的保障,从而改变以往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解放出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必将促进全乡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该村最大的优势是地处布伦托海平原区,土地平整、土层较厚、耕性良好、靠近318省道交通便利。

2、该村距乡政府和县城较近,便于发展

二、三产业,进而搞活流通,拓宽增收渠道。项目实施后将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丰厚效益。

3、目前土地生产率很低,高投入低收入,生产潜力还未挖掘出来,只要适当投入,改良土壤条件,进行节水灌溉,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

4、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广大农牧民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积极性很高,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项目支持后,项目实施将会得到当地农牧民的极大支持。

三、项目区基本条件

(一)项目区水文气象

本项目区属于大陆性温带寒冷区气候,特点为春旱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年气温平均为3.4℃,农作物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11℃以上,最大可达22.3℃。全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2.7℃。年平均降水为112.7mm。作物生长季节4-9月,

各月蒸发量为182.2mm-339.9mm。本项目区日照时数为2889.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5%。全年总光辐射量平均达131千卡/cm。积温是评价一个地区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10℃的积温**为2890.3℃。本项目区属平原地带,无霜期平均为149天,终霜和初霜出现最早和最晚年份可相差一个月,年际变化可达30-40天。本项目区年平均大风天数为33-55天,多发生于4-5月,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34m/s。寒潮各月平均为0.4-1.1次,最多1-3次,多发生于冬季。项目区是种植玉米、打瓜、油葵、苜蓿等作物的良好区域。

(二)项目区地质及农田水利现状

1、地形、地貌及土壤

**乡**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地形特征:项目区地处布伦托海平原,地形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势比较平坦。内局部沙丘固定,地形无大的变化,全区呈四边形,本项目区规划改造的10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质地为沙壤至中壤。据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土层较厚,厚度在0.4-0.9米之间,耕地优良,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大于4% 的占24.5%,2-3%的占23.7%,1-2%的占28.5%,小于1%的占19.3%。含氮0.04-0.196%,碱解36-108ppm,速效磷3-4ppm,速效钾152-541ppm,土壤呈中性,PH值大于等于7。

2、水资源及排水出路

本灌区地表水源丰富,属中线干渠灌区用水,中线干渠年径流量1.8亿/m,**年用水量0.24亿/m,水质较好,宜于饮用和灌溉,地下水资源丰富。项目区临近阿克达拉水库,属**灌区,年来水量2.0亿m。该项目区进水水量3 m/秒,计划灌溉面积1万亩,可以满足项目区的供水要求。

四、建设范围、规划及主要治理措施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距**县驻地以北10公里,项目区东面以北屯镇为界,南接318省道,西邻**县城,北邻乌伦古湖,系**中线干渠灌区。

(二)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实施高效节水10000亩,建设期为一年。

(三)项目建设主要治理措施

项目区建设遵循灌排配套,条田、林网、道路规范的标准实施改造,保持原有渠系的走势,局部改造并完善农水配套体系,使项目区耕地形成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金。项目实施后,可改造高标准农田10000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并把改造后的土地重新交给广大牧民,推动农业、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全乡及该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水利措施

管网埋设50.22公里,渠系防渗长16公里,水工建筑物16

333

3 8

座,输变电线路10公里。

2、农业措施

(1)实行深翻、秋翻带肥下地等多项措施,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施肥,多施发酵好的农家肥,适量使用化肥。

(2)完善田间道路修建,修建标准按照田间道路要求,宽8米,高0.5米,长13公里。

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风林,分别在斗、农田级渠系上配植防风林,主林带宽6米,次林带宽3米,共营造防风林700亩。

4、科技推广和培训

(1)根据县内外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2)引进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先示范后推广,如打瓜、玉米的地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青黄贮技术,提高科技饲养水平。

(3)做好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每年充分利用科技之夏、科技之冬等活动每年培训农牧民450人(次)。

五、投资估算及来源

(一)投资估算

1、水利措施

(1)管网全长50.22公里,需资金582.9万元. (2)渠系防渗长16公里,需资金185.3万元。 (3)水工建筑物16座,需资金64.8万元。

(4)输变电线路10公里,需资金160万元。 以上合计投资993万元。

2、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新技术推广,完善田间道路25公里,需资金137.5万元。

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700亩,需资金58.5万元。

4、技术推广及培训

(1)引进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示范推广3500亩,需资金51万元。

(2)进行农牧民科技培训450人(次),需资金12万元。 以上两项合计需资金63万元。

5、项目管理费

(1)项目管理费需资金26万元。 (2)项目管护费需资金12万元。 以上两项合计需资金38万元。

6、投工投劳

项目区受益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在农田渠系防渗、林网配置、管网埋设方面预计投工投劳0.86万个工日。

(二)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为12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60万 10

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44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

六、效益预测

(一)经济效益

项目区建成后,除少量种植优质紫花苜蓿、油料外,全部用于种植打瓜和优质玉米。建成的优质作物基地,将为加快**乡农业大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项目区内具体效益分析如下:

种植小麦35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8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280吨,按市场价2.4元计算,可增加产值67.2万元,新增利润40.3万元。

种植油料20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4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80吨,按市场价4元计算,可增加产值32万元,新增利润19.2万元。

种植苜蓿2000亩,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100公斤,总产量可增加80吨,按市场价元1.3计算,可增加产值26万元,新增利润15.6万元。

综合以上效益分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5.2万元,新增利润75.1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社会效益

**村项目区的合理改造,将使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农牧民人均增收显著,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对于做大 11

农业产业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经营体制,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都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生态效益

**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防护林的建设使灌区林业覆盖率达10%以上,加上牧草和种植业面积,全灌区的绿色覆盖率可达20%,对防风治沙改善气温环境也有很大帮助。有效地控制了灌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减少土地盐碱化危害,项目区内形成绿树成荫,水土平衡的绿洲生态环境。

七、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府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符合**乡“十二五规划”,项目区内牧民积极性高,建成后将产生极大地综合效益。

上一篇:能源类期刊影响因子下一篇:凝心聚力奋进新时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