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运行记录

2023-05-10

第一篇:医院污水处理运行记录

污水处理运行————经典经验总结

1、曝气过度很不利于污泥培养的。微生物的量和源水中的碳氢含量有关,碳氢不足和难提高微生物数量,特意提高微生物数量将会使污泥老化,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质。根据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微生物数量是否太低,该值不大与0.25,说明微生物数量不会太低。

2、出水水温不低于10度,微生物活性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污泥龄的准确计算公式:(曝气池的有效容积*污泥浓度)/(排泥量*回流污泥浓度*24),污泥龄是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是控制污泥是否老化的重要参数,此参数控制不好很难保证生物系统的正常运转。一般超过30天,污泥就有可能老化了。污泥龄偏低,由此生物活性增强,不利于在二沉池的

泥水分离。

3、SV30,大于50%,可能是丝状菌膨胀问题,小于25%,上清液浑浊,夹有细小颗粒,有大量非活性类鞭毛虫(如侧跳虫、滴虫),则可能是污泥龄偏低的原因。

4、若生物系统是低负荷运行(F/M小于0.15),溶解氧控制在1.5ppm就足够了,这样可节

电。

5、控制低的溶解氧出水,可使微生物在沉降阶段,十分有利于微生物重新进入生物池首端

后发生更好的吸附氧化作用。

6、水解酸化段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由此利于后段有机物的降解。也就是说水解段的污染物质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

7、SS明显变大,原因很多,若段时间的变化,可能与负荷过大有关,长期的,周期性的变化,则可能与丝状菌膨胀和污泥老化有关。进水浓度增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于沉降。出水浑浊而带有跑泥的现象。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SS高。另外,气温过底、曝气过度、PH变化过大、有毒物质进如生物

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

8、处理生活污水N、P一般应该不会缺才对,处理低浓度污水,容易导致污泥老化,出水夹有多量细小的活性污泥颗粒,此部分会导致出水的COD上升,不太严重的活性污泥随水流出,

起COD上升幅度在10-20ppm之间。

9、SV在生物挂膜法处理中并不是重要的控制参数指标。

10、氧化沟各槽的污泥浓度不一样,而且也没有可比性。

11、印染废水应该是比较难处理的废水,其污染物分解需要很长的生物氧化和接触时间。显色分子对活性污泥来说是有难度的,一般的微生物对显色物质的去除大多数是随泥而排除的。脱色应该在生化处理段前。剩下的不容易去除的部分在通过生物吸附去除。

12、接触氧化法比传统活性污泥要好一点,因为接触氧化法,生物停留时间长,易于难降解的有机物,同时生物膜局部厌氧也有利于去除降解的有机物。

13、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生化系统进水量的比值,通过控制回流比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提高处理效率的作用。

14、含硝基苯、苯胺类物质的处理工艺:调节池--气浮--加酸罐--铁碳池--加碱罐--沉淀--水解酸化池--二沉池-出水。硝基苯、苯胺是属于难降解的污染物质,对此类废水的去除,各个过程都要控制得当。不然出水会很会有压力。

15、PAC+阳离子PAM是比较好的絮凝剂组合。二沉池是通常不加絮凝剂的。脱水机房通常是

使用阳性的PAM即可。

第二篇:试验记录——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编号:

0615 □□□

单位工程名称 浙江自然博物馆三楼展区展示深化(施工图)设计与布展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 试 验 日 期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项 目 经 理 朱和平 施 工 图 号 电施-01~07 试运行日期

盘柜编号 测试电 流值(A) 时间 3BM1 3BM2 3BM3 A B C A B C A B C 9:00——17:00

试运行结论:

经过几个小时的试验,各配电控制正确,空开、线路、温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验 收 结 论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编号:

0615 □□□

单位工程名称 浙江自然博物馆三楼展区展示深化(施工图)设计与布展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 试 验 日 期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项 目 经 理 朱和平 施 工 图 号 电施-01~07 试运行日期

盘柜编号 测试电 流值(A) 时间 3BM4 3BM5 3BM6 A B C A B C A B C 9:00——17:00

试运行结论:

经过几个小时的试验,各配电控制正确,空开、线路、温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验 收 结 论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编号:

0615 □□□

单位工程名称 浙江自然博物馆三楼展区展示深化(施工图)设计与布展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 试 验 日 期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项 目 经 理 朱和平 施 工 图 号 电施-01~07 试运行日期

盘柜编号 测试电 流值(A) 时间 3BM7 3BE1 3BE2 A B C A B C A B C 9:00——17:00

试运行结论:

经过几个小时的试验,各配电控制正确,空开、线路、温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验 收 结 论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编号:

0615 □□□

单位工程名称 浙江自然博物馆三楼展区展示深化(施工图)设计与布展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 试 验 日 期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项 目 经 理 朱和平 施 工 图 号 电施-01~07 试运行日期

盘柜编号 测试电 流值(A) 时间 3BE3

A B C A B C A B C 9:00——17:00

试运行结论:

经过几个小时的试验,各配电控制正确,空开、线路、温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验 收 结 论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第三篇:质量体系运行记录资料

实验室认可质量体系运行产生的记录4.1组织

单位建制文件、单位法人证书等法律地位证明材料; (授权书没有放在文件夹中) 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等关键岗位的任命书;

授权签字人授权书和授权签字人情况表;

实验室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临时外出的代理记录;(注意关键岗位不在时与签字是否矛盾)

日常检测质量监督记录;监督情况记录表 PLC-LAB-BD-03 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确保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以会议记录体现、文件发行,内审前的准备,内审的不符合项,能力验证安排及结果分析等,各岗位对质量体系的运行的建议,一个月一次) 保密违规处理表 PLC-LAB-011

4.2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目录、作业指导书目录、各种管理表格目录;

第 1 页 共 9 页 质量体系文件的宣贯记录(含考试记录); (讲义可打印出来) (关于体系文件、认可准则的培训和考核可放在此)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报告(要有分析报告,未达成要有纠正措施)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确保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

4.3文件控制

体系文件的发放与回收登记表

体系文件发放与回收登记表

PLC-LAB-BD-041 内部文件目录(对应的《文件管理总览表》,应体现最新版本)

文件修改页要放在每一文件的前面、修改申请文件更改申请表

PLC-LAB-BD-044 外部文件目录(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录) 作废文件(保留一份作废文件) 资料销毁申请表

文件定期审查记录(质量负责人负责,在两次文件修改前要有审查记录)(要写出相应的修改情况) 外部文件查新记录

文件资料补发申请表

PLC-LAB-BD-045 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

第 2 页 共 9 页 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委托书

《样品委托检测协议书》PLC-LAB-BD-051 合同评审记录

《协议评审记录表》

PLC-LAB-BD-052 合同修改记录

新项目申请表和新项目评审表

4.5检测的分包

分包项目申请书

外出测试审批表

PLC-LAB-BD-061 分包方能力评审表

合格分包商汇总

分包方的证明材料(含分包方法人证书、计量认证证书或实验室国家认可证书、认可能力范围等)。

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资质材料;

签报

PLC-LAB-BD-071 采购申请表

PLC-LAB-BD-072

第 3 页 共 9 页 验收单

PLC-LAB-BD-076设备申购单 采购合同

PLC-LAB-BD-074 合同评审表

PLC-LAB-BD-075 4.7服务客户

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分析报告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登记表

PLC-LAB-BD-081 4.8投诉

投诉及处理记录。

4.9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

不符合工作评审报告

4.10改进

改进的相关证据

持续改进计划 PLC-LAB-BD-131 4.11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处理单

第 4 页 共 9 页 4.12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制定、执行、监控计划表 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表

4.13记录的控制

检测原始记录

记录保管一览表(应有编制、审批) 归档资料汇总目录 所有资料要做封面和目录 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 资料销毁申请表

档案的放置方式不符合要求如保密、档案柜、目录、检索等

4.14内部审核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资料含计划、通知、首/末次会议

签到表、会议记录、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的有效性验证应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确认其已采取的纠正措施有效)

4.15管理评审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资料(含计划、通知、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第 5 页 共 9 页 体系运行报告、管理评审改进跟踪记录、管理评审报告);

无各部门的书面汇材料 改进的证据要附在后

5.2人员

检测人员持证上岗(检测员证、仪器操作证)情况一览表;

业务人员技术档案;(培训履历)(人员档案需分人整理,内容要充分)

人员档案卡

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及年度总结; (到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与培训计划对应,临时培训要有申请,每次培训要考核);

培训效果确认有没人签字培训内容要有体系文件和标准的业务人员考核记录。

对检测人员务必进行针对标准和设备的闭卷理论考试和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参加的实际操作考试。 理论考试的要求如下: 针对检测方法:

(1) 检测项目所依据的标准代号及名称、 (2) 检测方法原理的理解、

(3) 对操作步骤是否熟悉(含样品的前处理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 对方法的适用范围是否了解、

(5) 方法对设备、试剂(培养基)的要求是否熟悉、 (6) 对数据的处理是否熟悉、

第 6 页 共 9 页 (7) 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干拢因素等性能是否了解;

针对检测设备:

(1)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 (2)设备对环境的要求 (3)设备的操作过程

(4)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维护项目及方法 (5)设备的校准证书和校准结果 (6)设备的期间核查项目、方法及结果 (7)设备使用说明书

5.3设施和环境条件

对实验区域要有类似“限制进入”的标识;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的批准记录;(不能写到实验室做测试) 环境温湿度监测记录表

PLC-LAB-BD-181 夜间巡查表

5.4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本单位使用的标准方法一览表; 标准方法查新记录;

例外情况下允许偏离的申请、批准记录。 偏离许可申请审批表 PLC-LAB-BD-211

第 7 页 共 9 页 非标准方法的申请单

允许偏离的验证记录(取样量、试剂、设备)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记录 标准方法确认记录 新项目申请和评审

5.5设备

仪器设备总表;

主要仪器设备档案材料;

(设备档案要做目录,把各种资料集中放置)

仪器设备使用授权表 设备使用情况表 设备维修记录表 设备报废(停用)表 设备·档案卡 设备借用表 设备期间核查

5.6测量溯源性

年度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表要有上次检定的具体时间 仪器设备校准结果记录表仪器设备校准延期记录表

第 8 页 共 9 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延期申请表

5.8检测物品的处置

样品交接登记表; 样品标志卡

放在实验室的样品要有标识;

5.9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

质控工作计划和有效性评审; (到期的计划要实施,实施过程的记录要完整)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材料;(要有计划,要有评价报告,如不合格要有纠正措施)

5.10结果报告

检测报告(定期备份) 检测报告发放登记表 检测报告修改表

第 9 页 共 9 页

第四篇:污水处理工程调试与试运行

调试和试运行是废水处理工程正式运行前必需的过程,调试可以进一步检验土建工程、设备和安装工程的质量,同时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为正式运行做好准备。调试一般由废水处理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单位负责,设计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设备供货单位参与并配合运行调试。

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一般包括准备工作、单机调试、单体调试、工艺调试及试运行等程序和内容 。

一、调试准备

调试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调试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调试的准备包括组织计划、人员配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事故防范等内容。

(一)组织计划

明确工作内容,制订调试方案,安排进度计划,准备调试记录 。

(二)人员配备

组织协调参与调试工作的各相关单位派驻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成立由各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调试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指导、督促调试工作;根据调试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安排配备相应数量和工种的调试操作人员;参与调试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必要的培训,对废水处理流程、各单元工艺的功能与原理、关键的设计和运行参数、自动控制的方式、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物资准备

水、电、气保证通畅和充足供应;药剂、耗材、污泥菌种等调试用品的购置;调试中需要用到的临时水泵、临时空压机、检测仪表、必要的工器具的落实;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的准备。

(四)现场准备

工程验收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应完成整改;施工现场应进行清理,厂区保持干净整洁;设备、管道、阀门进行清扫;配电柜、控制柜、电气设备除尘;如需要临时设施、临时管线,应在调试开始前搭建完成。

(五)事故防范

制订调试期间的事故应急预案;具有明确的防触电、防跌落、防溺水、防中毒、防火的措施,准备必要的现场防护、救护用品;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二、单机调试

工艺设计单独工作运行的设备、装置均称单机 。工程验收结束后,对单机分别进行独立调试,目的是检验工艺系统中的机械设备、电器、仪表等在制造、检验、安装等环节是否符合要求 。

(一)单机调试程序单机调试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设备、部件及附属设施应完成全部安装工作,管路、电气、控制线缆连接到位,所有螺栓和紧固件都已紧固,并经检验确认。 (2) 设备本身已具备运转条件,包括设备本身应保持清洁,加入足够的润滑油,管路充水等。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http:///

(3) 满足设备启动正确的外部条件,如状态容积式水泵应接通安全回路管,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应先在不带压的条件下点动。

(4) 调试人员接受培训,阅读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熟悉设备的机械、电气性能,做好单体调试的各项技术准备。

(5) 安装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到场,复杂设备调试时应通知生产厂家或供货商到场。 (6) 做好调试记录的准备工作 。

(7) 凡有转动要求的设备,先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通电点动。

(8) 点动启动后,应检查电机设备转向,在确认转向正确后方可二次启动。

(9) 点动无误后,做3~5min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做1~2h的连续运转,此时要检查设备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宜高于 50~60℃, 除非说明书有特殊规定。温升异常时,应检查工作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超过规定范围的应停止运行,找出原因,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单机连续运行不少于2h 。不同设备单机试车时间详见表1。 (10) 单机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调试单,签字备查。

(二)常用设备单机调试注意事项 (1) 格栅

检查格栅槽底部有无异物,清理栅网,检查皮带输送机、除污机运转情况,是否 有异常。 (2) 水泵

水泵开机前检查运转(手盘动)和润滑情况,检查相关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根据设备要求决定管路中是否充水;离心类水泵可在带压(关闭出水阀)条件下启动,活塞类定容积泵则应在开路(打开出水阀 的条件下启动,严禁空泵运转和超载,正常运转温度应不大于65℃。 (3) 罗茨风机

风机属于高速运转机械,开机前必须检查润滑油是否达到标准(游标尺上有刻度),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风机启动方式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关键。如果采用空载启动,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①手盘风机无卡滞现象;②将放空阀打开;首次启动时,曝气管阀门也应打开;③风机用专门设计的启动箱(自耦或软启动) 启动;④风机在达到额定转速后,缓慢关闭放空阀。同时按曝气量要求将曝气词节阀调至要求位置,直至放空阀全部关闭为止,⑤风机正常运行后,轴承部位温度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一般应≤50-60℃; 不按要求方式启动,可能造成风机过载,烧坏风机;⑥关停风机应按反向程序进行,即先缓慢打开放空阀,再关停风 机,不按要求,突然关机可能造成池水倒灌至风机内,造成风机损坏。 (4) 消毒设备

采用CI0发生器消毒时 ,应注意安全 .特别是采用酸类原料时,应防止人体烧伤。一般先打开加药水射器进料和加药,再开机(阀)进料;关闭时,则应先关进料泵 阀),待10~15min , 加药水射器将反应罐内残留药物反应完成后,再关投药阀门。水射器不能在有背压条件下工作。

采用臭氧发生器消毒时,特别注意高压发生器的使用规则,并防止臭氧直接排放于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采用紫外线消毒应防止紫外线灼伤 。 (5) 其他设备

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 、单体调试

单体调试是按每个处理工艺单元的不同要求进行的,如格栅单元、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二沉单元、污泥浓缩单元、污泥脱水单元、污泥回流单元等。单体调试是在单机调试基础上进行的,每个单体内不同的设备和装置协同运行。单体调试是检查单体内各设备的联动运行情况 ,应能保证单体正常工作。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http:///

(一)单体调试的条件

单体调试应符合下列条件后方可进行:构筑物应全部施工结束,构筑物的内部及外围经认真、彻底清理;单机调试已完成 ,设备正常无故障;自动化系统、仪器仪表系统的程序调试、模拟调试完成,具备运行条件;接通供电及进、出水系统,有足够的来水保证连续运,排水顺畅,操作人员己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准备好进行记录。

单体调试可以用清水也可以用废水,应视工艺要求而定。使用废水时,单体调试只解决设备的协调联动问题,而不要求处理单元达到设计去除率。单体调试过程不必进行水质化验。

(二)部分单体调试操作注意事项 (1) 格栅单元

检查格栅间的闸门、格栅等通电运转是否正常;检查格栅槽底部有无异物卡 住链轮;根据进水的流量控制粗格栅开停的台数,逐个检查格栅的各项功能;检查皮带输送机的运行情况;可在进水中人为投加合适的杂物检查除污机对垃圾的清除效果 。 (2) 提升泵单元 当泵房水位达到启泵水位后,按启泵操作规程启动水泵;轮换启动水泵, 检查各水泵的启动、停止功能和运行状况;检查各泵出口止回阀是否有效,是否运行自如,检查所设定的水位、水位检测设施和水位信号是否正常。 (3) 沉砂池单元

在有径流的情况,检查吸砂机、砂水分离器、闸门以及相应配套阀门、 电器设备等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沉砂池设备的启动顺序和停车顺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搅拌机、空压机、提升器( 或排砂泵)和砂水分离器的各项功能 ;检查各设备如电磁阀 、空压机 、砂 水分离楛能否按程序自动投人工作,沉砂池在自动状态下的运行是否正常 。

(4) 曝气池单元

检查曝气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产生通水后管道因浮力产生松动现象。 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管)0.5m左右,开动风机进行曝气,检查各曝气头(管)是否安装水平,是否均衡冒气 。如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应排水进行重新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正式通水前,先进行管道气密性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开启风釐的(1/4)~(1/3) 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有节点的连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发现问题应修复至符合要求 。

继续充水,直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正常工作,气量足、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佳状态。

检查曝气池单元的鼓风机、污泥回流泵、混合液回流泵等设备以及相应配套阀门、电器设备的联动情况 ;检查核对曝气池进出水口的位置,进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 5) 沉淀池单元

检查刮泥机的运行是否平稳,是否存在偏心、卡阻等问题,对出水堰进行复核调平,严格保证出水均匀;检查排泥系统是否畅通。 (6) 污泥处理单元 对污泥脱水机房内的全套设备进行调试,主要包括污泥脱水机、皮带输送机 、配药系统、加药泵以及配套阀门电器设备等。 (7) 进出水管线单元

检查管道是否堵塞,水流是否顺畅;检查管道有无断裂、开口、渗水情况;各配水井上的手、电动提板闸门的开启及关闭试验。 (8) 仪表和自控单元 ①仪表单体调试主要包括:检查一次检测仪表的读数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参数相符;信号变送系统是否正常,信号传送是否可靠,有无干扰因素;检查二次仪表显示是否正确,与一次检测值的重合程度 . ②自控系统的单体调试主要包括:检查信号的输人输出及显示情况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是否有效、灵敏,执行动作是否和输入条件相符;预期的各种控制功能是否能顺利实现,系统的报警、复位功能是否可靠;监控系统的显示功能、用户管理功能、分析报表功能、报警提示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 辅助设施单元 除工艺、动力和仪表自控系统外,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消防系统、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锅炉房、机修间、生活设施等。应按设计要求逐一进行单体调试。

单体调试时应进行调试过程的完整记录 ,应对调试中发现的缺陷和问 题进行维修、整改,直至符合相关要求,为工艺调试和试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工艺调试及试运行

工艺调试及试运行包括联动调试、工艺调试、系统试运行三方面内容。

(一)联动调试

在单体调试合格的基础上,按设计工艺的顺序和设计参数,将整个废水处理工程所有单体设备和构筑物连续性地依次从进水到出水进行联动运行,主要是为了检查水位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雍水等问题,检验各相关单体,如曝气池和二沉池、浓缩池和脱水机之间的配合运行是否协调、顺畅。

在联动调试的同时对构筑物的抗压、抗渗情况进一步进行检验,合格后进人工艺调试,如有问题应采取措施现场修复至合乎要求为止。

(二)工艺调试

工艺调试是以达到设计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实现达标排放为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运行参数的确定、水质化验等内容。总的来讲,工艺调试遵循处理负荷由低到高,逐渐达到设计负荷的程序。 1. 工艺调试的条件

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完成,各种设备设施满足运行需要。有问题的设备经过检修和更换已合格;进水管道及泵站具备轮水的条件,原水水量能支撑调试过程 ,出水管道具备向外排水的能力;供电能力满足联动试车的负荷条件,电气和自控系统通过单体和联动试车,能达到工艺运行的要求;运营单位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已基本配齐到岗,并已经过充分的技术培训,对设备的性能及工艺方法已基本掌握;各类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生产和安全责任制已初步建立;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要设备和系统的供货商等相关各方有技术人员派驻现场。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http:/// 2. 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污泥培养驯化是针对利用微生物氧化去除污染物的工艺单元,主要有厌氧和好氧两类。依据工艺种类的不同,培养驯化方式有较大区别。 (1) 厌氧工艺

厌氧工艺分为水解酸化类和产甲烷类,其污泥的培养各有特点。水解酸化的污泥培养驯化相对简单,目的是在反应器中形成水解污泥层。对于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当向水解酸化池中持续通入废水以后,废水中的悬浮物将逐渐在池底部积 累并开始生化过程,大致运行1个月后可形成水解污泥层,再经过1个月可得到成熟的水解污泥。当原废水中含有生活污水成分时,水解反应器可以不用进行污泥接种。

产甲烷类厌氧反应器分为絮状污泥反应器和颗粒污泥反应器两类。颗粒污泥反应器的污泥培养驯化分为启动、颗粒污泥形成、污泥床形成三个阶段,而絮状污泥反应器只进行第一个阶段。

对于传统的厌氧反应器,厌氧污泥一般为絮状体,污泥体积大,污泥指数高(一般为30~50mL/g), 这样的污泥在提环反应器负荷时很容易流失,使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有机负荷一般只能达到10~12kgCOD/ (m3 • d)。而在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为代表的颗粒污泥反应器中,由于富含产甲烷细菌的颗粒污泥的存在,污泥密实,污泥指数一般只有10m L/g 左右,沉降性能好,既增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又不易流失,因此反应器的负荷可提高到 20~30kgC0D/ (m³d) 甚至更高。颗粒污泥是使UASB工艺维持高效率,并区别于传统厌氧工艺的主要特征。同时,颗粒污泥的培养驯化是UASB实际应用中较为 复杂和关键的技术。

颗粒污泥培养驯化成功以后,能够长期保持形态上的稳定性,从而保证 UASB反应器持续发挥高效处理能力,对整个处理设施保持运转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颗粒污泥的培养驯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启动阶段的运行目的有四个:一是形成一定数量的厌氧污泥;二是使形成的厌氧污泥适应所要处理的废水中的有机物类型 ;三是使污泥具有尽量好的沉降性能;四是尽量提高污泥的活性。

为了达到上述四个目的,具体的工艺和参数控制措施为:首先进行厌氧污泥接种,维持反应器在低负荷下运行,污泥负荷控制在0.1~0.2kgC0D/ (kgSS •d) ; 反 应器中原有的和分解产生的有机酸没有被有效分解之前,不增加反应器负荷,挥发性脂肪酸的降解率超过80 %以后再逐渐增大负荷;在水力负荷的控制上允许多余的、稳定性和沉降性能差的污泥被冲洗出来,但必须截流住重质污泥,反应器中的环境条件应严格控制在有利于产甲烧细菌生长繁殖的范围内,这就要求对温度、毒物浓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营养物质进行频繁和严格的监控。

启动阶段要求有 1个月时间左右,这一阶段结束后,反应器内已得到相当数量沉降性能良好 、不易被水冲走的厌氧污泥。絮状厌氧污泥反应器经过这一阶段后,培养驯化任务基本完成,可以继续进行污泥的增量、稳定,并逐渐提高负荷到设计值,开始试运行。

第二阶段为颗粒污泥形成阶段。将有机负荷提高到2~5kgCOD/ (m3 • d) , 负荷的增加将导致部分污泥的流失,但这是一个正常和必需的阶段。此时反应器中的水力筛选作用将细小的污泥洗出,重质污泥则留在反应器内,在重质污泥粒子上逐渐富集和生长产甲烷细菌,最终使污泥形成直径1~5mm的颗粒污泥这一阶段维持污泥负荷在0.6kgC0D/ (kgSS• d) 左右,可观察到细小颗粒污泥的形成。

颗粒污泥形成 阶段同样要求1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中由于水力筛选作用去除了细小和轻质污泥,反应器中污泥蜇降低了,但活性却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为颗粒污泥床形成阶段。将反应器的有机负荷逐渐提高到5kgCOD/ (m3 • d) 或以上,逐渐达到设计值。负荷的提高造成污泥总量的增加,因此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逐渐增多,颗粒污泥床逐渐增高,直至达到所需要的处理效率。这一阶段实际上是颗粒污泥的成熟阶段,时间大约也是1个月。

可见如果操作控制得当,颗粒污泥培养驯化需要3个月左右,这是厌氧处理调试工作中难度最大、技术和经验要求很高的环节。在培养颗粒污泥的时候 ,一般可同时进行好氧、物化等其他工艺的调试。

为了加快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有效的措施是在启动阶段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量从其他途径得到的成熟厌氧污泥。如果当地有此便利条件,可考虑加以利用。 (2)好氧工艺

好氧工艺分为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类,污泥的培养驯化程序基本相同,只是 活性污泥培养的目标是在反应器中形成活性好、沉降性能优良的悬浮活性污泥,而生物膜培养的目标是在生物载体(填料)上培养附若性生物膜(俗称挂膜)。

以活性污泥法为例,污泥的培养驯化分为培养和驯化两个步骤。培养是指在反应器中形成浓度足够,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活性污泥;驯化是使这些污泥适合于分解目标废水中特定类型的有机污染物。

曝气池中最初的活性污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得到。其一,从其他工业或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购买一定量新鲜成熟的活性污泥,将其投入曝气池中,再用粪便水或生活污水进行曝气培养,使其增殖到所需要的数量。成熟活性污泥的购买量可按反应池有效容积的1/10计。购买现成的活性污泥可以缩短培养周期,一般只需1~15 天左右即可得到足够的污泥。其二,若没有就近购买的便利,则活性污泥可直接用粪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到,这是因为粪便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所含营养物质也较丰富,细菌易于繁殖。

用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具体步骤是,将经过过滤的浓粪便水投人曝气池中,再用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将其稀释至BOD含量300mg/ L左右,稀释后污水的总量大约为反应池有效容积的一半,然后不进水不出水,进行连续曝气 ,俗称“闷曝”。当水温保持在20℃以上时,约经过3~5天就会发现池中出现细小的活性污泥绒絮。用显微镜进行镜检可看到一些菌胶团,但成熟活性污泥中大量存在的钟虫、轮虫等原生、后生动物则不易发现。混合液经 30min沉降后,上清液较浑浊,说明污泥还未成熟。

在活性污泥的绒絮出现以后,就可以在反应池中进一步加入更多的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边进水边曝气,直至满容积,继续曝气3~5天,让污泥进一步增殖。当活性污泥的絮体长大到可以大部分沉降下来时,就应进行换水因为曝气池中此时尽管还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但微生物排泄的分泌物已积累到一定浓度,可能会影响它们正常的生长。

换水的方法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2h , 将上清液排掉,再投加新鲜的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 继续曝气。换水应该每隔1~2天进行一次,每日检查污泥的 30min沉降比,当沉降比增加到10%以后,说明污泥的数量已经足够了,培养过程也就完成了。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http:///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污泥的驯化,驯化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污泥适合于处理目标废水。当处理对象是生活污水或城镇污水时,不需要进行驯化,活性污泥培养到足够数量后就可以将曝气池和二沉池联合运行,进入试运行阶段了。

处理工业废水时,驯化的操作程序与换水类似,不同的是在每次投加的生活污水中逐渐增加目标工业废水的比例,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开始时,工业废水的加入量可以是反应池容积的10 % ~20 % , 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以后,再继续增加混合废水比例,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 %为宜 ,最后到达满负荷。

在驯化过程中,能分解目标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群得到增殖 ,不适应的微生物则被淘汰。为了加快驯化过程,得到菌种更加优良的活性污泥,可以在工厂厂区下水道中捞取一定量的沉积污泥投人曝气池中,以利用其中经过了自然筛选的有用菌种。

在水温、pH值、溶解氧、毒物负荷、营养盐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周期大约为1个月 。 3. 全流程调试

在进行污泥培养驯化的同时,可以平行进行物化、化学等其他工艺的调试和运行参数的确定, 例如确定混凝剂或沉淀剂投药量、过滤反冲强度、气浮回流比等。运行参数的确定,一般应在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水质水量、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污泥培养和驯化成功,各工艺的运行参数基本确定以后,就可以将废水处理整个工艺流程全线贯通,进行全流程调试。水量负荷应从小到大,每次提高负荷后都应稳定一定时间,在系统达到平衡、运行平稳后,再继续增加负荷,逐渐达到设计值。

全流程调试期间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频繁检测,包括主要水质项目的分析化验。检测的水质参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工艺过程控制需要的,例如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曝气池溶解氧、厌氧池VFA等,另一类是考察处理效果所需要的,例如SS、COD、色度等。调试期间所有水质分析化验结果都应如实记录在案。

对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单元和处理设施,应分析查找原因 ,采取补救和完善措施,直至系统运行完全正常,出水水质初步达标。

(三)系统试运行

工程的试运行是在调试成功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时间的连续满负荷运行,使工艺过程趋于成熟和稳定的过程。试运行期间需要对运行状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判断,查找和发现调试中没有暴露的问题和隐患,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案,使系统达到优化。

试运行期间,应完成操作规程的编制、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的确立、管理机构的建立、人员的培训等任务,并进行从施工单位到运营单位的工程交接工作,同时为环保验收做好准备。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一、水量不足

当水量不足时,工艺控制如下:

1. 提升泵房尽量保持水泵平稳进水,但需避免水泵低液位运行。

2. 水量在设计水量的5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单组运行(双组系统)或间歇运行(单组系统),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3. 回流比控制在50-100%。

4. 二沉池投入一半。

二、水量超过设计负荷

当水量超过设计负荷时,工艺控制如下:

1. 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

2. 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

3. 水量突增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4. 加大生化池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

5. 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

6. 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

三、污泥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值班人员应马上向生产主管汇报,通知化验室立刻采集水样,对水样BOD、COD、MLSS、DO、PH、SV进行测定和进行生物镜检,再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分析污泥决定采取下列何种措施。污泥膨胀最突出的表现是污泥沉降性能指标SVI大于150%。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工艺调整如下:

1. 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

2. 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

3. 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

4. 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6-8);

5. 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繁殖,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污泥膨胀。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质也有一定效果。

四、污泥解体

当出现污泥解体现象时,表现现象为: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

工艺应如下调整:

1. 对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应减少进水水量加大曝气量,尽快使生化系统恢复活性。

2. 调整进水量。

3. 调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

4. 调整曝气量,控制溶解氧在2.0mg/L左右。

5. 调整排泥量。

五、污泥脱氮效果差

污泥在二沉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硝化过程进行充分,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比重降低,整块上浮。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

试验表明,如果让硝酸盐含量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30-90mm左右污泥可以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氮气,在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整块地浮至水面。在做污泥沉降比试验,只检查污泥30mm的沉降性能。

因此,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浓度等措施,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

六、沉淀池异常

6.1 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

1. 原因

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期超负荷,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以至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

2. 解决办法

均匀分配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如胶体或乳化油颗粒的絮凝;调整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

6.2 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1. 原因

污泥粘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水堰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塞导致出水不均。

2. 解决办法

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药消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

6.3 污泥上浮

1. 原因

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

2. 解决办法

一是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太长;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二是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使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保持污泥不处理于反硝化状态。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SRT,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6.4 浮渣溢流

1. 原因

浮渣去除装置位置不当或去除频次过低,浮渣停留时间长。

2. 解决办法

维修浮渣刮除装置;调整浮渣刮除频率;严格控制浮渣的产生量。

6.5 污泥管道或设备堵塞

1. 原因

二沉池污泥中易沉淀物含量高,而管道或设备口径太小,又不经常工作造成的。

2. 解决办法

设置清通措施;增加污泥设备操作频率;改进污泥管道或设备。

6.6 刮泥机故障

1. 原因

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

2. 解决办法

缩短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的零件卡住;及时更换损坏的连环、刮泥板等部件;防止沉淀池表面积冰;调慢刮泥机的转速。

七、生化池泡沫问题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当发现生化池中产生大量泡沫时。立刻向生产主管汇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消除泡沫。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第一,用自来水或处理后的出水喷洒生化池水面。第二,投加消泡剂,如柴油,煤油。第三,加大回流污泥量,增加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

八、生物除磷效果差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时聚磷菌才能进行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因此,当出水出现总磷不达标时(>1 mg/L),则视具体情况可通过调整鼓风机的充氧量和调节回流污泥量使得溶解氧在厌氧区控制低于0.2mg/L,好氧区控制在2 mg/L以上。

上一篇:医院卫生监督整改报告下一篇:医院下乡义诊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