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证券投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研究

摘要:资产管理是特许经营的金融业务,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现行法和政策来规范该行业。但实践中,资产管理已经沦为“影子银行”的重灾区,具有极高的金融风险。同时,由于该行业中信义义务的长期虚置,导致资产管理人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或忽视、或逃避、或违背信义义务,使投资者投资本息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一方面为众多家庭的生活蒙上了“阴霾”,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出于预防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建成和谐社会的目的,监管机构于2018年4月联合颁行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它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法律规制改革的正式启动。但令人遗憾的是,本轮改革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目的,侧重于通过“表外业务”等方法将资产管理人的风险转嫁于投资者。但这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与“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背离。同时,该种做法欲从根本上抵御金融风险的意义甚微,只能延缓它的发生。原因在于投资者是金融行业的命脉,而对信义义务仍然虚置的资产管理必将因此失去投资者的信任。为了解决投资者合法权益易受侵害但又缺乏有效保护的现实问题,为了缓和金融风险控制和私益保护的冲突,为了资产管理行业的稳健发展,因而需要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作专题研究。概言之,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研究是基于社会现实问题倒逼下的理论研究,它着眼于对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金融法中一些基本概念并非是对金融现象的简单映射,而是承载着确立特定金融领域中各种权限配置的功能”。应当注意到,资产管理发轫于普通的民事活动,逐渐演变为特别的金融业务,其在当下的我国正朝着“代客理财”本质的回归。并且,在对我国资产管理历史脉络、现行法和政策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四个方面的法律和法理缺陷造成了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虚置:一是信义义务的法理不清,导致负有信义义务的资产管理人的范围模糊;二是我国当前法律制度下的信义义务仍停留在英美法系那种松散的“义务束”状态,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造成学者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各执己见,不能形成系统的、可依照执行的、统一的具体规则;三是上述两个问题致使资产管理人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不清,难以有效规范业务行为和有效指导司法实践;四是上述三个问题还可归结于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在立法上缺乏整体设计,使“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难落实处。针对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明确信义义务本身的来源、功能、性质,然后分析其内在的构成要素。在明确了信义义务的内部构造后,信义义务在资产管理中的生成逻辑也随之清晰,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被触发。从本源上看,信义义务产生于实质的信义关系,是对信义关系下当事人所订立合同不完全性的补充,因而信义义务是一种“填补性”规则。换言之,对于某个具体的受信人而言,其是否负有信义义务需要考察“施信人”的自我保护状态和替代性保护方案。从功能上看,信义义务产生的要旨在于对受信人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的规制,从而调整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任建立起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性质上看,信义义务作为一项法定义务,不同于合同的约定义务,不能被当事人协议约定而排除,在规范受信人行为方面具有刚性。然后,分析信义义务的内在构成,即在同其他法律关系相区别的角度探讨信义关系的特征,从信义义务的内部视角确定其构成要素。主观上的信任与客观的信任状态,实际上解释了信义义务产生的逻辑与要求。前者明确了受信人与“施信人”之间应具备的信任基础,是信义义务内在构成的起点,后者则在客观上赋予了受信人处理事务之能力,成为信义义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这有力地解释了由“委托——代理”关系、“信托关系”构成的资产管理中的信义义务产生。也就是说,对于以信托展开的资产管理而言,资产管理人自然负有信义义务,这是由信托本质决定的。但对于以“委托——代理”形式展开的资产管理,则需要判断资产管理人究竟是否被投资者施以主观上的信任,以及是否被赋予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只有既存在主观上的信任,也具有充分自由裁量权时,资产管理人才负有信义义务。另外,信义义务在资产管理中的产生逻辑也可以帮助解决资产管理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例如通过对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中要求禁止通道业务及刚性兑付作出解释,从而真正明确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核心内涵与外延,更好地规范资产管理人行为,构建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规范体系。接着,资产管理人要正确履行信义义务,离不开信义义务内容的完备。也只有完备的信义义务内容,才能发挥法的指引作用。然而,我国无论《信托法》《公司法》还是《资管新规》,对信义义务的内容规定都过于原则性或者粗糙,难堪大任。这也是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被长期虚置的核心原因。要针对中国现状和资产管理人所处的特定交易结构制定细化的、可落实地的信义义务具体内容,首先依赖于信义义务内容界定标准的构建。该标准的构建需要在两个层面上落实:一是信义义务与其他义务的区分,这决定了某具体义务能否纳入到信义义务中来;二是信义义务内容间的逻辑梳理,这决定了某具体义务的归属。然后,根据前述界定标准,可以有效厘定中国法下作为特定受信人的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并将英美法下松散的“义务束”归类,构建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三是鉴于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内容的差异从根本上还应取决于投资者的区别,故将投资者作合理地类型化区分,并由此分析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异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对“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的具体落实;最后,分析资产管理人在履行信义义务时应达到和满足的客观标准,这是出于对“法不强人所难”的法的价值的考虑。即使资产管理人负有信义义务,也需要有具体的义务规则可供执行;违反信义义务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的,亦需要法的救济。应当注意到,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与违反合同的责任,两者在原理上是相通的:都是违反了信义义务期待的资产管理人应达到的第一性义务标准,由此所导致的第二性义务。同时,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对投资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受托财产的责任。前者是要求资产管理人对财产进行管理,所产生的收益必须交给投资者。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后者的意思是资产管理人在资产管理中管理受托财产不当致使财产遭到损害或者损毁,资产管理人对受托财产负有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根据救济途径的区别,投资者的救济权包括两类:既可能是对物的,也可能是对人的。最后,由于我国《信托法》在移植过程中的“异化”和资产管理业务“法律关系认定的多样化”,造成现行《信托法》难以承载统一规制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使命。因此,借鉴域外典型的立法路径,探求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体系化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分属两大法系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规范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相关规则为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体系化构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综合考虑下,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规则应当以体系化的思路来考量,需要多个位阶的法律法规进行共治,形成一个“基础法律+监管法规+自律规则”的系统化规则体系。即以《民法典》为指导,《信托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框架,金融监管法规予以细化,自律规范进行补充。于其立法,可以采取一种阶段式、渐进式的立法策略。另外,在确定了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模式后,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信义义务的框架构建。这更好地为实践中问题的解决画上了句号。

关键词:资产管理;信义义务;信义关系;信义救济;区分理论

学科专业:经济法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问题和主要结论

四、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

五、研究维度和创新尝试

第一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问题提出

第一节 资产管理的历史演进

一、资产管理起始于普通的民事活动

二、我国资产管理向金融业务的演变

三、我国资产管理向“代客理财”的回归

第二节 我国资产管理关系的要素解析

一、资产管理关系的主体

二、资产管理关系的行为

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法律由来及不足

一、我国现行法中信义义务的由来

二、信义义务的产生原理尚不明确

三、信义义务的内容不清晰不完善

四、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承袭旧义

五、资产管理行业的上位法仍缺位

小结

第二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法理剖析

第一节 信义义务来源、功能及性质的明晰

一、信义义务之滥觞:合同的不完全性与实质的信义关系

二、信义义务的功能定位

三、信义义务的性质:约定义务抑或法定义务

第二节 信义义务的内在构成

一、主观信任

二、客观的信任状态

第三节 资产管理业务中信义义务的生成逻辑

一、资产管理的设立阶段:信义关系的引起

二、资产管理的管理阶段:信义义务的产生

第四节 通道业务与刚性兑付中的信义义务辨分

一、通道业务中资产管理人不负有信义义务

二、刚性兑付并非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要求

小结

第三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信义义务内容界定标准的构建

一、厘清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内容的必要性

二、界定的第一层次:信义义务与其他义务的区分

三、界定的第二层次:信义义务内容间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和具体内容

一、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内容范围分析

二、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剖析

第三节 资产管理人针对不同类投资者的信义义务具体内容区分

一、销售阶段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别

二、管理阶段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差别

第四节 资产管理人履行信义义务客观标准的完善

一、资产管理人履行忠实义务的两个客观标准设定

二、资产管理人履行注意义务的客观标准争议与选择

小结

第四章 资产管理人违反信义义务的救济机制

第一节 对人之诉

一、针对资产管理人的解任

二、针对资管第三人的诉讼

第二节 对物之诉

一、对物之诉的构成要件

二、对物之诉的适用对象

三、对物之诉的举证责任

第三节 法律责任追究

一、责任类型

二、责任承担

小结

第五章 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本土化构建

第一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上位法审思

一、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上位法缺位之后果

二、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上位法的明晰

第二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

一、境外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

二、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立法路径选择

第三节 我国资产管理人信义义务的框架建议

一、信义义务的法律定位

二、信义义务具体内容的构建

三、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明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社会学知识论文提纲下一篇:电网生产经营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