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3-02-19

素描静物, 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看是简单的物象下面, 却隐藏着很深的学问。纵观素描静物的发展, 全部的定义, 无非是教学的基础, 要注意黑白灰的关系、大的整体关系等等。而真正能赋予静物生命、灵魂的东西却没有, 只有对自然的描摹。鉴于此, 必须对素描静物课程进行改革。

一、素描静物现有的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陈旧

自从有了美术, 就有了素描静物这门课程。小至美术考前班, 大到美术学院的教学, 素描静物都在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人们普遍认为, 素描静物, 是基础的基础, 毋庸置疑。在素描训练中, 也是按照固有的传统的方法, 进行教学。以自然的方法, 对物象进行描摹, 目的只有一个, 基础训练。

2、作品表现手法单一

在进行素描静物训练的课堂上, 大多数时候, 都是追求画面黑白灰的关系, 像与不像的问题。画得绵软无力。表现方法只是用铅笔上调子, 铅笔一般都是由浅色向重色过渡, 靠着深浅不一的铅笔, 对静物进行写生。结果费了好大的劲, 才画得更重一些。而完全没有表现物象的生命力。

3、刻板的教学与没有生气的作品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 可能给学生讲解一些素描静物的理论知识, 也可能给学生做些示范表演。负责把静物摆放好, 灯光打好, 写生找好自己的位置, 就开始进行写生。由于只注意调子的变化, 没有领悟到静物的艺术魅力, 学生的作品, 往往很缺乏艺术感染力。

二、素描静物的改革方向

1、重新定义素描静物

素描静物虽然是美术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 素描静物的本身, 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在大师的静物作品中, 我们领略到了衣褶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了平凡物品带给我们的震撼;领略到了大师理性的、感性的作品中, 折射出的艺术的光辉。可能只是寥寥数笔, 就足以表现出作品的魅力。素描静物不仅仅是绘画的基础, 不仅仅是普通的训练, 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创造。由此可见, 创造, 不只存在在素描人物中, 不只存在在其他绘画领域里, 更存在在素描静物中, 创造时刻存在。

2、笔墨色的运用方法

静物可以是单个物体, 但更多的应该是多个物体的组合。因为在多个物体的复杂的摆放中, 更多的是相互比较。没有比较, 就没有衬托, 就没有发现, 就没有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体积, 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透视关系, 环绕在一起, 彼此影响, 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运用笔墨色, 刻画出合理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多用不同的线条, 不同的工具, 表现出物象的艺术魅力。重要的是, 要掌握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时候, 就需要老师不辞辛劳的、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技法, 传授给学生, 学生会受益匪浅。

3、情感的释放

绘画的过程, 是情感表达的过程。就如同一首感人的诗歌, 使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又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 令我们魂牵梦绕;抑或是一首动听的的歌曲, 或美声、或民族、或流行, 或通俗……令我们情绪跌宕, 感慨万千!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所以, 在画素描静物的时候, 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激情, 在作品中,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是机械的模仿自然。常听到:字如其人, 画如其人的感叹;这是中国式的讴歌;也听说过“愤怒出诗人”的狂想, 这是欧洲式的咏叹!这样的作品, 才能令我们感动!所以绘画同音乐、诗歌、散文等等艺术形式一样, 同样需要激情, 需要想象, 需要无限的创造!素描静物也不例外。

自然的模仿, 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只有进行创造, 并且不间断的创造, 才能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素描静物课程的教学改革, 不是空想, 是必然的趋势。

摘要:素描静物教学, 被广泛的运用在美术高等院校的教学中。虽很早存在, 但一直不受重视。没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缺乏创造性。本文从几个方面, 进行比较, 论述了素描静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强调素描静物作品中, 情感表达的作用, 赋予素描静物以新的内涵。

关键词:素描静物,表现方法,创造性,情感的表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素描求索》, 作者:全显光,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5年

[2] 《素描教学》, 作者:袁元,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5月

[3] 《素描基础教学》, 作者:张恒国,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5月

上一篇: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下一篇:基于不同专业需求的VB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