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论文

2022-04-23

摘要:当代多元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自学成才之路;但学生在求新求异的思维支配下,往往缺乏关于素描风景写生的一些基本知识或对其不重视。大自然本是一种自然景象,无所谓欢乐和悲伤。通过风景写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和空间表现感,可以把自然景物描绘得形象、生动而感人,达到情景交融的美学境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论文 篇1:

浅谈素描静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素描静物是美术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在考试中占据重要比例。从素描静物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提高素描静物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素描静物教学问题对策

素描静物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应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使理论、知识、实践协调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因此,素描静物教学如何协调绘画技能训练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来说,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效协调教与学的关系,准确把握素描静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在尊重美术教育原理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素描静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美术院校的扩招,很多学校和学生将美术作为通向高等学府的捷径,美术教学也被当作高考录取率的重要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美术生大量增加,美术教学逐渐得到重视,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美术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素描静物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制度和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甚至在教学中忽视美术造型规律寻找技巧捷径。很多学生也是迫于高考压力走向美术专业道路,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绘画过程中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有所欠缺。具体来说有以下突出问题:

(1)素描静物教学偏离艺术造型规律。当前素描静物教学是为高考升学率而服务,这就造成了素描教学将技巧的训练作为唯一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围绕高考和分数进行,却忽视了对素描造型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有2/3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静物素描的训练,而对于素描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几乎为零。这种割裂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行为忽视了教育规律和艺术造型规律,违背了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技巧的一般顺序和原则,使学生接触到的素描知识范围过于狭窄,对静物素描的表现形式理解有失偏颇。很多学生学了几年的素描,但对于素描的认识和理解仅限于考试的范本和式样,这种现象与当前素描教学指导行为直接相关。和素描教学目的指导息息相关。素描理论知识和素描观念的形成是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美术教师要承担起美术教育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教授学生学习基本的素描基础知识与观念,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素描技巧和绘画能力。

(2)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单一。在当前的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学主要采取临摹和写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完全根据高考题目和个人意愿来安排教学,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导,教学过程单调、呆板。静物素描中造型问题和集合意识的确立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方面,但迫于高考压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画面表现技术,学生缺乏素描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美术意识。在静物素描练习时,通常采取在桌上摆放常见物品进行绘画训练,静物摆放形式单一,画面缺乏创意。学生在临摹画时,基本是照着原样画,对于光感和色调的表现不会灵活运用,学习过程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3)静物素描教学缺乏通识教育意识。很多学生在学习静物素描前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透视变形的原理,缺乏美术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意识,而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静物素描教学仅仅局限于技巧的训练,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类似于囫囵吞枣。由于素描造型基础知识和观念欠缺,因此学生美术基础薄弱,不明白素描的造型规律和表现形式,无法建立有效的立体意识,美术能力和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素描静物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学生的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素描静物教学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协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偏失。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育,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全面的美术教育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与情感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1.明确静物素描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静物素描造型规律。静物素描教学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素描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掌握静物素描造型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夯实绘画技巧。首先,绘画过程树立绘画视觉结构意识。针对静物素描教学,应指导学生确立几何思想,运用立体意识和空间意识将物象的真实结构转变为视觉结构。其次,绘画过程树立明暗意识。光影的运用是素描过程中的重要原理,教师要认识到光线明暗关系在静物素描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把握画面整体关系。第三,树立全因素观念。在静物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画面的深入程度,把影响画面的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绘画思路。

2.完善静物素描教学目标,注重静物素描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协调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静物素描教学,不仅仅要把目标定位于高考评价标准,还应依据造型规律和美术素养要求,使静物素描理论知识与素描技巧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解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锤炼技能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素描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基础能力和素描技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静物素描教学要完善课程设置,加强理论知识、方法步骤、造型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静物素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静物素描实践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型规律,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3.丰富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实现绘画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同步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静物素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还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丰富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和训练方法,实现学生绘画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同步发展。首先,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素描造型规律,按照科学性、逻辑性的原则,按照素描学习程序循序渐进地开展静物素描造型训练。其次,素描教学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开展分阶段的训练。第三,素描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眼、手、脑作用,通过协调运用综合感官,实现眼睛观察、大脑加工整理的有效统一。最后,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素描训练过程中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4.在静物素描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了解学生情况,服务教学过程。首先,重视教师的积极评价,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激励,肯定学生的绘画作品,委婉指出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正不足。其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正确定位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的横向和纵向评价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第三,开展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开展作品展览,组织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在共同交流中发现不足,提高绘画技巧。

总之,静物素描在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静物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和素描技巧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俊忠.浅论教学中的静物素描[J].品牌,2015,(02) :238.

[2]郝燕梅.对静物素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176.

作者:杨心忠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论文 篇2:

素描风景写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摘要:当代多元化的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自学成才之路;但学生在求新求异的思维支配下,往往缺乏关于素描风景写生的一些基本知识或对其不重视。大自然本是一种自然景象,无所谓欢乐和悲伤。通过风景写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和空间表现感,可以把自然景物描绘得形象、生动而感人,达到情景交融的美学境界。

关键词:素描;风景;写生;体会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造型艺术的基本功包括意识观念、美学原则、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除了色彩,造型的全部因素都属于素描的研究范畴。安格尔曾说:“除了色彩,素描包罗万象。”为什么要画素描写生?怎么画好素描写生?无论对于美术学专业还是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素描的写生不仅是学习素描的基础,更是对大自然的再现,而且对学生的空间的观察、理解、认识都是很有帮助的。风景素描写生是素描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户外写生这一方面,目的是通过户外风景写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风景素描写生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描绘客观景物,而是应当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对素描风景写生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素描风景写生的构图

构图的目的在于对画面整体的把握,通过整体的观察,抓住最新的感受,确定表现主题,根据所画的对象在结构、比例、透视准确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表现形式。根据现实情况采取竖构图、横构图、三角形构图、四边形构图的构图方法。比如说画一幅有天、地、物、景的画面时,要根据其所各占的比例在绘画过程中反复推敲。同时在构图中,要讲究画面的完整、稳定,以及物体的组合、线条强弱的对比、明暗层次的对比。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更加完整、形象、生动。

1.取舍

我国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曾说过:“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字。”初学者在户外风景写生时往往不注重取舍,只有加、没有减,造成画面组织重复、不简洁,元素过于繁多、杂乱。因此就要根据画面需要,将对象加以选择、剪裁、提炼,使之比自然形态的景物更加完善。在实际教学当中,对树写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不同的树给人感觉不一样,所表现的气息也不一样,对于树不能照搬现实,一定要进行取舍,对树干、树根、树叶及背景进行取舍提炼后,保留树木形态优美部分,删除那些杂乱而多余的地方,背景作留白处理,以此来突出树干的主体形象。

2.主次

五代画家荆浩在他的画论著作《笔法论》中说:“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这说的就是在一幅画创作之前要从整体布局出发,分清景物宾、主的位置,画面中的元素要互相联系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集中地表现自然界中的美,使题意明确、构图完整。

二、风景素描写生的步骤

1.取景规律

首先要选定作画者感兴趣、有美感的自然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确定所要表现的对象范围,对景物进行概括和舍弃。为更好地突出主题,还要对画面物体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的大小进行分割,做到主次呼应,疏密、虚实对比,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节奏感。

2.形面分析

分析对象在体积、大小、主次等方面的关系,并将这些要素落实在画面上,要注重:①对线结构的平面形的认识与描绘;②对立体结构的体、面分析与描绘。

3.色调处理

色调在素描写生中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景物都有自身的固有色,通常由浅入深,按远景、中景、近景的顺序画出黑、白、灰的大调子关系,切忌不要从局部画起,要细微观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要将各物体进行对比,把握好远景、中景、近景之间的空间与色调关系。

4.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表现是写生的重中之重,一幅画面如有空间感可以把物体表现得有血有肉,层次分明。画中前景物体笔触要明显,线条有力,后面的大多成片,笔触较少。近景物体要对比强烈,轮廓清晰;远景物体明暗对比弱,轮廓模糊。还应注意主次关系,如以近景为主,则须刻画得较具体充分;如是中景,就要注重色调的变化;远景则不宜画得太细,要概括简练。

5.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的目的是对整体效果进行调整与统一,如:加强某些线条,弱化某些线条,以增强空间感,加强主题,减弱衬景,还要注意透视、比例之间的关系。

三、常见风景写生对象的表现形式

1.天空

天空的表现方法与其他物体有很大的不同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表现出其空间感,要在画面中表达出天空所特有的空旷、遥远、深度,而不是一块平面。不论是有云的天空还是晴朗的天空,都要有层次的变化、透视的变化、明暗的变化,达到与画面整体的统一。

2.地面

表现地面要注意两点:一是分量感,二是纵深感。大地的重量感从虚实和色调上来表现,在素描当中用灰、白色调表现出大地的层次感;同时,画地面一定要注意整体性、忌琐碎,色调也要统一协调。

3.建筑物

建筑物是户外风景写生中经常写生的对象,有时作为一个画面的主体,有时可以作为画面主体背景来处理,角色很重要。画各种建筑,要抓住建筑物最明显的特征结构及透视变化,同时还要注重表现建筑物的整体感与立体感。

4.树

画树要有选择。在实践教学中,要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姿势优美的树或者特征明显的树,才能更好把握树的特征。在选择对象时还要了解树的生长规律,如画杨树时要注意分枝的方向、形式及位置。用笔要轻松、活泼,多以线表现,暗部要透气,做到虚实结合。

四、在素描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认为素描风景写生已成为素描课程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西藏农牧学院素描课教学中,风景写生作为素描课程第二阶段来完成,它要求学生以静物写生为基础,先解决简单的透视关系和物体的形体描绘,其次再考虑画面的整体感。由于西藏农牧学院是农业理工科院校,园林专业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艺术方面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对于素描的空间感、透视关系、整体感等理解不到位,鉴于此,必须采取与艺术专业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几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西藏地区园林专业的教学方法。园林专业中的素描课程主要是为园林规划设计等主干课程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很注重艺术感的表现力,而是注重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和构图。在风景写生时,表现空间更为广阔,比如前景、中景、远景,阴晴、雪景这样的一些变化,使得本来就形态纷繁的大自然在作画当中更加变幻万千。

在作画之前,先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风景速写,练习取景构图,抓住画面的整体及主次关系;随后在练习图上进行取舍,铺出大色调,把天空、建筑物、树木的素描关系表现出来,然后再进行调整。西藏的民居很具有特色,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装饰都别具一格。在建筑物的画法上,要求学生加强整体感和特色的凸显,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感受能力,加深学生对民居、自然风景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参考资料及国际上一些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名作,并分析其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风景写生的兴趣。读懂大师作品中独到的构图特点,并认真分析,找到其特征,养成这种寻根问底的好习惯,学生会获益匪浅。在一堂普普通通的训练课上,我们尝试着运用大师的绘画语言与大师进行了一番交流,这份感受当中有大师对风景的领悟以及内在感受,大师的作品之所以美,在于创造了人们所能接受的佳境。

风景写生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素描规律,并懂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感受自然当中各种情绪,丰富精神上的美,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使自己的作品内容和形式更加完美和统一。

参考文献:

[1] 孔仲起,王霖.心随笔运,隐迹立形[J].新美术,2002(3):69-72.

[2] 郭丽萍.风景写生教学中的几点心得[J].克山师专学报,2004(4):1743.

[3] 丁山.素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美)H·H·阿纳森. 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侬,巴竹师,等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李文博 鲁莉华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论文 篇3:

浅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摘 要: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美术创作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课程中,素描静物是能够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借助素描静物的相关课程提升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在结合工作经验提供指导意见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在素描静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观察能力;观察法

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提升学生美术创作质量的关键点。因此,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观察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而且能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对美的创造能力。

一、借助素描静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原因

1.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较小

有学者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表达,还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生动的形式。素描静物属于视觉艺术,而且相对于其他绘画形式,它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更低。比如,风景写生经常会受到地域或时间上的限制;肖像写生对人物的捕捉有着更高要求,需要学生在创作作品时能够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但人物的表情稍纵即逝。而素描静物不仅可以在室内进行,而且对光源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处于稳定即可。而且在素描静物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反复描绘,使作品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从而逐步提升观察能力。对比可知,素描静物是高中阶段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教学形式。

2.便于渗透教学方法

在素描静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细致观察摆放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美、享受美、感悟美与创造美,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其实,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且需要拓宽他们的眼界。这就要求教师在协助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具备整体观察的能力,不让学生的观察深陷于某一局部或物体,而是使其能够综观全局。

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1)学会概括形象。学会把自然物象复杂的形态简化为几何形体。比如画一束玫瑰花,可以概括为长方形、圆形、半圆形与三角形。(2)学会通过比较,找准坐标点位置。比如在示范头像四分之三角度时,要求学生观察教师的执笔方法、作画步骤、五官的透视变化、结构线的穿插组合以及用笔用线的虚实轻重等。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明确、清晰与完整的观察效果。

二、在素描静物课程中提升观察能力的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没有兴趣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可或缺。如果缺少兴趣的培养,那么美术课堂将越发枯燥乏味。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飞跃性的进步,使美术课堂焕发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1.了解学生,层层递进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观察能力方面存在高低不等的情况。例如,他们在素描作品的明暗关系、塑造与调整等方面均存在着个体能力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观察与创作,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除此之外,素描静物教学方法不可缺少的就是关联性。联系观察教学是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观察周边环境和物体、个体与个体间的关联,来培养学生“放射性”的观察目光。通过培养学生的發散性思维,来帮助学生在观察思维方面从二维空间转变为三维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对明暗关系、塑造、调整等方面的创作能力与观察力。通过逐步递进,加强学生对于整组静物与单一物体的关联,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画面的立体感,而且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空间感。

2.把握情况,挑选素材

在我们所处的大自然中,虽然万事万物是独一无二的,但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事万物都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美。在素描静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而且要注重素材的挑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

举例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摆放一个物体,让学生对其进行写生;其次,摆放多个物体(可以是不同的水果、大小相同但位置不同的瓶子),让学生了解黑、白、灰三种色的转换。在写生时,教师要对景物进行生动描述,带领学生走进美术创作的意境,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法对素材进行剖析和创造,使他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

三、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及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高中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观察能力的提升,可以使绘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全方位地观察和欣赏美。具体来说,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的方法有:

1.整体观察与细致观察

写生是基本美术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写生知识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在写生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与归纳能力,使作品具有深刻性和生动性。笔者认为,画素描的关键在于比例。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要将整体与局部相协调,不可割裂两者的关系。因此,在作画时,学生要运用观察法,深入观察周边的事物,认真思考画作的结构和比例,从整体出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景物多姿绚丽。学生想要通过美术作品这一媒介展现自然之美,就必须培养独到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在观察景物时,要针对不同的事物特征来调整观察方式。举例来说,在花卉写生中,要详细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以及生长环境,加强细节描写;在人物写生中,除了需要观察人物的体态特征、神色变化,还要观察他们的动作,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典型特征。

2.对比观察法与联系观察法

对比观察法有时候也称为比较观察法:首先找到相同或是不同的两幅或多幅美术作品,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差异和特点,通过这种训练不断提升观察力的层次。在美术教学中,最常用的观察法就是对比观察法。美术专业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不能用旁人的眼光看待,要注重事物的形体结构,并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探究。

四、在素描静物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具体策略

1.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快提升学生在创作方面的能力,老师会把物体的比例、透视和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相结合。比如,我在素描静物的写生训练中,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各静物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尤其是对静物和对衬布结构的观察。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对静物的绘画方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积极观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有目的的观察可使造型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讲解线条的使用方法:其一,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静物的特征,比如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与色彩的浓淡等来表现静物的质感;其二,在素描过程中处理物体的细节时,要做到疏密有致,灵巧自然。

2.养成正确的素描习惯

如果说优秀的素描技能能使学生的创作能力有效提升,那么一个良好的素描绘画习惯就能使这些创作能力保持高水平的发挥。教师一般会让学生通过比较观察来练习素描静物。比较观察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一组静物里的黑、白与灰等大关系进行比较,看黑、白与灰都属于哪些物体;其二,对物体的质感、量感、高矮、大小与前后等进行认真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从局部直接作画。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绘画时,不敢下笔,害怕犯错,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其信心,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在不断出错中成长。如果不慎发现色彩呈现错误,也不要急于修改,要让学生不断寻找正确的位置,直到正确。这样的训练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考场上做到“胸有成竹”。培养学生素描能力,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是一项美术专业中的“基本功”。

3.小构图的习惯

观察方法的养成需要我们在画画之前就有全局的意识,要对画的事物做到心中有数。当非专业人士看到事物时,视线大都集中在大千世界,存在即物是物的直观感受。而我们专业的美术生看到事物时,就要思维跳脱一点,不囿于具体的框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用普通的眼光去了解事物本身,我们要看的是他们的形体结构,小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大到画面整体的比例等。另外,画面中物体的主次关系、黑、白与灰三种颜色的关系、整体的动态及透视关系等也要熟练运用。在具体的刻画环节,要将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比较和局部之间关系的比较联系起来,由点及面,深入透彻地表现物体的关联性。这种下意识的观察方法学生得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才能得来。

此外,老師的讲课方式也十分重要。如若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整个课堂就会非常枯燥无味、静如死水,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失去兴趣,美术课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首先,教师可通过课前导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向学生介绍背景故事、作者经历的方式来做一个精彩的课前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通过相关课外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令学生充分融入课堂。

其次,采用联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当课堂内容不能轻易从文字理解时,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现实意义。

最后,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老师应善用课堂小插曲,通过讲小故事、笑话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使美术课堂更有吸引力。

总之,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十分重要,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健全学生生活,还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品格。笔者认为要提升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注重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绘画习惯,通过小构图练习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训练自身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可以从小掌握观察方法的整体性、联系性、比较性和理解性,克服观察问题的孤立性、局部性和表面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茂层.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19(28):111.

[2]张健伟.高中美术课程的“同课异构”与高中美术班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66.

[3]王强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编辑 杜元元

作者:陈敏

上一篇:浅析俄语教学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