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摘要:[目 的]通过检测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ce transporter gene,Pfcrt)、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l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Pfmdr1)、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Pfdhfr)、二氢蝶酸合成酶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dihydroponic synthase gene,Pfdhps)和恶性疟原虫Kelch 13螺旋体基因(Kelch 13 propeller,PfK13)突变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地区差异,为当地制定有效的恶性疟治疗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收集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和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恶性疟原虫样本(n=175),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恶性疟原虫Pfcrt、Pfmdr1、Pfdhfr、Pfdhps和PfK13基因多态性。[结 果]恶性疟原虫Pfcrt(C72S、M74I和N75E)突变率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和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均以三重突变型(CVIET)为主,其中,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1年野生型株占20%(6/30),三重突变型(CVIET)比例为76.7%(23/30),但2006年均为三重突变型(CVIET),即100%(25/25);缅甸拉咱市,2001~2012年三重突变型(CVIET)比例逐年升高,即由2001年的75%(15/20)上升至2012年的77.5%(31/40),2007和2012年仍存在少量的三重突变型(CVIDT),分别为5%(1/20)和5%(2/40);缅甸勐冒县,2009年三重突变型(CVIET)比例为67.5%(27/40),二重突变型(SVMNT)为30%(12/40)。恶性疟原虫Pfmdr1(N86Y和F1226Y)突变率在上述三个地区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001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野生型株为36.7%(11/30),N86Y和Y184F突变率均为 20%(6/30),F1226Y 突变率为 16.7%(5/30),而 2006 年景洪市则以 F1226Y突变为主(40%,10/25),且还可检测到少许二重突变类型(N86Y/F1226Y和Y184F/F1226Y),比例为8%(2/25);缅甸拉咱市,2001~2012年野生型株比例有下降趋势,突变以Y184F为主,即从2001年的25%(5/20)升高至2007年的35%(7/20)和2012年的37.5%(15/40);缅甸勐冒县,野生型比例较高(47.5%,19/40),突变以 Y184F 为主(27.5%,11/40)。恶性疟原虫Pfdhfr(N51I、C59R和S108N)突变率在3个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1年野生型株占23.3%(7/30),以四重突变型(IRNL)为主(26.7%,8/30),但2006年景洪市均发生突变,且以二重突变型(NRNI)为主(44%,11/25);缅甸拉咱市,2001~2012年四重突变型(IRNL)比例逐年增加,即从2001年35%(7/20)升高至2012年的60%(24/40);缅甸勐冒县,2009年野生型比例最高(45%,18/40),也以四重突变型为主(40%,16/40)。恶性疟原虫Pfdhps(S436A/F、A437G和K540N)突变率在3个地区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1年以二重突变型(SAEG)占主导(53.3%,16/30),但2006年以S436A为主(40%,10/25);缅甸拉咱市,2001~2012年均存在5%的野生型,三重突变型(FAEG)逐年升高,即从2001年5%(1/20)升高至2012年的37.5%(15/40);缅甸勐冒县,2009年未发现野生型,以二重突变(AAEA和FGKA)和三重突变(FAEG)型为主,分别为50%(20/40)和27.5%(11/40)。恶性疟原虫PfK13 F446I突变率在3个地区间差异显著(P<0.001),其中,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1年仅检测到一例发生F446I突变,但2006年均未发生突变;缅甸勐冒县2009年均为野生型,但缅甸拉咱市突变率较高,其中F446I突变率由 2001 年的45%(9/20)降低至 2007年的 40%(8/20)和 2012年的 25%(10/40)。[结 论]中缅边境3个地区Pfcrt基因均以三重突变型(CVIET)为主,氯喹抗性率普遍较高。Pfmdr1基因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以F1226Y突变为主,拉咱市以Y184F突变为主但有下降趋势,勐冒县以Y184和N86Y突变为主。Pfdhfr基因除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以二重突变型(NRNI)为主外,缅甸拉咱市和勐冒县均以四重突变型(IRNL)为主。Pfdhps基因均以二重突变型(AAEA和FGKA)或三重突变型(FAEG)为主,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抗性仍较高。西双版纳州景洪市PfK13基因突变率极低,勐冒县未发现PfK13突变,拉咱市则以F446I突变为主,且2001年已出现青蒿素抗性,但2001~2012年突变率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监测。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性基因位点;基因多态性;中缅边境地区

学科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恶性疟原虫主要药物抗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安全管理人员论文提纲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初中地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