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科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际贸易专科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属于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内容。学好这些课程,对于法律专业学生能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专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国际法课程教学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而应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篇:国际贸易专科论文

以IFNA国际标准为基础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管理

摘 要 目的:以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FNA)标准为依据,制定麻醉护士专科化培训流程,实现制度化管理,以确保临床的麻醉护理质量与能力。方法:将标准分为课程和毕业能力两个层面,分别制定和实施课程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并在实施前后通过考核和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依据课程标准的细化和实施,使麻醉护士的工作能力提升、医生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经过麻醉专科化培训,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围麻醉期护理服务。

关键词 IFNA;麻醉护理;麻醉护士;教育培训;教育基地;岗位胜任能力

Specialized Nurse Anesthetist Training Managem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nesthesia Nursing Education//FANG

Yulan, LI Jinxin, JIANG Shunshun, ZHAO Jiali, QIU Hengjia

Key words IFNA; anesthesia nursing; nurse anesthetist; education training; education base; assessment method; post competency

1 引言

麻醉科护士专业化的培养在国内尚无系统的培训标准,培训内容以及时间均无明确的依据可循[1]。2018年,南京护理学会响应国家政策,为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专科护士培训工程[2],加快麻醉护理学科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为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IFNA)教育基地,结合我国法规和医疗管理需要,构建适用于麻醉科专科护士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明确麻醉护士的岗位职责,并将岗位职责和教育相结合,确立了各等级麻醉护士培训目标及方向,形成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成熟的教育模式[3-4]。

采用分阶段培训的方法,其目标是将麻醉护理人员培养成临床护理专家,为需要接受麻醉或呼吸照护、心肺复苏或紧急生命支持的病患提供照护,借此提高综合能力,发挥其专业特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麻醉科现为江苏省南京市级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以及IFNA教育基地,在2018年的考核中,麻醉护士各项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有很大提高,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现将实施细则介绍如下。

2 IFNA教育标准中有关麻醉护士专业化培训的相关描述

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FNA)为一群受过专业麻醉护理教育的注册护士所创立的国际化组织。麻醉护士(Nurse Anesthetist)的定义[5]为完成基本的护理教育以及麻醉护理教育后,经由国家给予认证及授权,执行麻醉护理的护理人员,其目标是确保能依病患要求,提供完善而安全的麻醉照护。唯有完成麻醉护理教育课程的护理人员,以及在麻醉护理课程中参与督导学生的麻醉护理教师,方有资格执行或参与执行麻醉照护。此定义有助于巩固强化麻醉护理人员遵守质量标准,确保病患得到安全、舒适,同时增加护理的统一性,提高照护质量及效率。

麻醉护士教育资质标准是通过遴选过程且对于基本的项目课程知识要掌握,临床的实习要求需与麻醉护士毕业准则相一致;毕业需具備在可执行的场所操作的能力;培训教育课程时间至少18个月并能够达到毕业能力要求;且学生能在期限内完成学术评估和临床表现,以及经过最终理论和临床评估,从而具备提供麻醉护理服务的专业能力,并被授予该教育项目的资格证书。

3 实施方法及效果

方法

1)规定麻醉护士必须具备的毕业能力及资格。本研究根据本院工作职责对麻醉护理岗位的要求,制定围麻醉期麻醉护理人员毕业时的能力及考核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①参与麻醉前访视,对于病患生理、心理状况能够进行初步评估;通过病患相关病史、体查、检验及放射学检查或其他数据,能确认出相关的健康教育问题并配合麻醉医师制订卫教方案。

②针对不同病患,给予护理诊断与护理程序时,能够配合医师提供照护,并在麻醉照护期间合理监测,运用各项麻醉技术、药物的药理机制以及容量治疗和使用各种设备;能够从病患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监测所得到的数据,给予超前准备和干预性护理指导;对发生在麻醉照护期间的各式合并症,协助医师进行确认并且采取适当的处置;协助术式摆位以确保患者的生理功能与安全。

③参与后勤保障管理,针对麻醉设备等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故障排除。

④在术后照护期,确认病患存在的问题并通报处置,评估病患是否合适被移往下个阶段的照护,如术后恢复室移至病房或重症单位;对心肺复苏、呼吸照护或其他紧急照护提供相关参考意见,避免医疗伤害的发生。

⑤正确记录麻醉照护相关的评估判断、监测资料与护理措施。

⑥参与教育活动。

⑦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具备优质的服务技能,完成医院及麻醉科双向新人培训。

2)制定体现麻醉护士专业能力的晋升管理方法和标准。根据IFNA教育标准,医院对所有的麻醉护理教育项目的候选人进行评估,必须遵循的资格授予流程为:投递个人档案→麻醉科主任、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进行简历筛选→安排面试,通过面试了解候选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交流和协作能力→由包括资深主管级别及以上人员組成的学术和临床教师委员会进行选择。根据IFNA对麻醉护士核心能力定义及Cowin所提护士核心能力要求[6],结合本院麻醉护理特点,将护士分为15级:NA1-1~1-3;NA2-1~2-4;NA3-1~3-4;NA4-1~4-3。

如表1所示,麻醉护士职级的晋升标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含职等、职级、执业证书、三基理论、外部职称、学历、案例医院年资、课程出席总学时、规范化培训、交叉训练、QCC参与、工作改善及科研论文;

第二部分加入专科理论、麻醉护理培训、教学能力、年度考核、行政能力及训练和院外学习等部分。

晋升条例细则:

NA为工作未满一年的护士;

NA1-1~1-3为工作第1、2、3年的护士,需通过规范化培训并取得证书,年度考绩B以上,完成本市的院外学习;

NA2-1~2-4为工作第4、5、6、7年的护师,需进行交叉训练并每年发表一篇核心期刊文章,讲解一次专科课程,具备感控、排班的能力,年度考绩A以上,完成省内及国内外的院外学习;

NA3-1~3-4为工作第8、9、10、11年的主管护师,加入参与QCC,讲解两次专科课程,带教新人,年度考绩A+以上,完成国内外的院外学习等要求;

NA4-1~4-3为工作第12、14、16年的副主任护师级以上,除满足以上标准,还需在院内外授课一次。

3)熟知麻醉护士工作岗位职责。随着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提升,大多数的麻醉护士由于没有受过足够的训练,无法提供满足需求的护理技术和服务,而专科护士很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7]。麻醉专科护士作为高水平专科人才,需熟知详细的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才能体现麻醉护理的专业价值。以下为本科室工作内涵。

①按麻醉专科护士培训计划,严格遵守机构的政策与安全规范,以确保病患及医疗照护工作者免于遭受感染性疾病与其他危险的威胁,并应用适当的原则与科学行为来保护病人免受医疗性合并症的危害[8],完成相关麻醉训练,操作中如有疑问应及时请示带教教师。

②承担本专科病人全身麻醉的术前评估宣教、用物准备,及麻醉前护理、麻醉中护理、麻醉后复苏等相关的专科护理临床工作;通过诊断性数据、预估程序、基本设备、与其他照护者协调后,为专科病人制定系统性的麻醉照护护理方法。

③解决病人的围麻醉期护理问题,做好资料收集、评估、记录工作,并提供输液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及协助控制通气等照护;抢救技术熟练,专业理论扎实,能正确分析病人监护资料,陪伴在病患旁直至病情稳定;协助医师执行术后止痛,负责做完整的交班报告。

④参与麻醉终结,于手术结束后初期确认病人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告知需知道该项信息者,陪伴病患直至交接下一单位的护理人员。

⑤为病人、家属、医护人员提供麻醉专科护理知识宣教和咨询服务。

⑥参与科室麻醉照护质量评价,并定期改善与评估。

⑦掌握本专科新技术、新业务,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在维护参与研究方案的病人或动物的权利的前提下,依照研究伦理与报告规范来引导方案,开展本专科的护理科研;应用创新与技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积极参加科内及院内的各项学习。

⑧必须具备责任性及可靠性的理念,参与终生专业教育与质量保证活动。

⑨完成科室指派的其他工作,如材料补充、仪器保养、异常处理报告、医院政策配合。

⑩有资质的麻醉护理人员有责任辅导并教育其他相关人员。

?能遵循执业必须具备的责任与可靠的理念,参与终生专业教育与质量保证活动,以作为评估其执业与照护质量的基础。

?麻醉护理人员对于病患隐私应予以尊重并保密。

通过建立麻醉护士的工作职责,明确了麻醉护士专业化培训的方向,能够保证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麻醉护士职业的发展,提升麻醉护理的管理效能,带动麻醉专科护理的长远发展。

4)结合麻醉护士岗位职责,制定培训阶段和内容。按照IFNA教育标准,要将六个CanMEDS角色[9]包括在课程教育中,培训课程需包含四大模块:

①与麻醉护理人员相关的临床与理论科目,如人体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麻醉化学与物理学;

②符合麻醉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科目,如麻醉照护与检测相关技术、急救与其他急救相关程序;

③培养麻醉护理专业理念的科目,如法律观、道德观、人际关系及医护患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④临床实践科目。

本院麻醉科将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由麻醉专科管理团队负责为期3~5年的培训,正常培训期三年,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最多至五年[10]。培训课程包括520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和655个学时的临床学习,采用多种培训方式,主要有线上APP视频自学,多媒體、翻转课堂教学,临床实例讨论及现场带教等线下课堂教学。制订各阶段护士的专业化培训方案如下:

学员理论期,完成岗前培训、患者术后访视、恢复室一般照护、无痛分娩以及试用期的理论课程;

学员实践期,独立完成恢复室照护、术中监测与日间手术区域麻醉照护学习;

独立期,独立区域麻醉配合、独立全身麻醉配合、夜班及周末轮班;

巩固期,定期座谈会,巩固各项专科操作,加强危重病患照护,参与全院演讲课程、专科业务学习及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

在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基础上,高年资带教教师将全面采用全科和专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赴台进修方式学习新技术、培训管理方法及模式、创新手术的麻醉配合,以利未来发展。同时启动全科医护同质化教育培训包括质量意识教育,保证科室护士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为改善质量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及素质,成为专业的团队人员。

5)评价方式。要求学生的学术和临床表现需要定期被评估,从而有助于调整和修改课程。评估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课程管理和场所、理论学习、足够的临床实践机会、临床实践、教员的支持、毕业能力的实践。

本院将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其中相关人口统计学、开放性问题为共同评价内容,具体见表2。

根据标准,护理教育学课程结业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见表3。评价的方法是按照考核进度先做自评,然后辅导员初评,最后由单位主管复评。辅导员需配合受评者学习进度,就各项目内容评核成绩,完成者得1分,未完成者0分。每月将护士自评成绩及初评成绩登记与汇总,并与单位主管会同评分。

6)考核综合能力。本院麻醉科在传统的理论、操作考核以外应用综合能力考核,每个阶段根据培训的要点,采用分阶段不同核心能力的考核方法。通过此种综合能力培训考核方式,使麻醉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在阶段考核中得到显著提高。

效果 通过麻醉科护士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与教育,以国家文件法规为基础,整合国内外教育课程标准为依归,发展出满足医疗临床需要的麻醉护士岗位,并重视麻醉专科护士临床能力提升。另外,麻醉护理专业化培训后,建立四级质量管理系统[11],落实病患围麻醉期的安全质量管理,本院科室质控及教学管理效率明显提高,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运用PDCA管理循环,改善麻醉护理质量,提升协同麻醉医师开展临床业务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医生和患者满意度,麻醉专科护士自身价值也得到实现,增加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4 讨论

麻醉科管理的核心是人员的管理,而麻醉护士的培训是人员管理的要点。本院麻醉科在开展IFNA标准认证中,在麻醉护理模式中利用整合教育,在人员教育过程中构建符合医院、麻醉科整体框架的培训体系。一项研究调查表明,麻醉所导致的并发症有50%以上是可以预防的。而一位专业的麻醉护士在照护病人时,不仅可以减轻医师的心理负荷,而且可以发现产生并发症的问题。因此,培训培养麻醉专科护士至关重要。

制定麻醉科护士岗位职责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按照职称或职级来制定岗位职责,其内容主要涉及护士的工作态度、理论和实践。我国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畴制定要做到与医疗工作有明确界限,从护理的角度出发,在麻醉安全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麻醉[12]。本院麻醉科依照工作年限并结合护士的工作能力制定各职级护士岗位职责,有利于理论结合实践与护理内涵的建设,细化工作标准,规范行为及全面履行职责。同时,在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下,力求麻醉护理教育模式水平的创新性和开拓性[13-14]。

规范化培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麻醉专科护理教育模式在本院运作并完成平台建设。结合麻醉护理专业特点,制定系统化、专业化的院内麻醉护理岗位教育制度与培训方式,在综合能力考核的基础上,使麻醉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减少差错,为患者带来舒适化服务,并得到医生的高度评价,也为医院带来荣誉。

课程的效果评价 我国的麻醉护理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麻醉护理没有明确地规范岗位职责和缺乏系统的培训[15]。麻醉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征。因此,对麻醉护理人才进行培养教育,运用麻醉护理核心能力课程进行培训[16],通过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和渐进过程,能够达到麻醉护理专业人才要求,较好地规避围麻醉期所产生的护理风险,符合麻醉护理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婉如.台湾地区专科护理师的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4):24-26.

[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1-18].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

[3]孙华君,晁储璋,陈松兰,等.中美麻醉护理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4):381-384.

[4]闫旭明.浅谈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J].护理研究,2011,25(35):3278-3279.

[5]Meeusen V, Ouellette S, Horton B. The global orga-

nization of nurses in anesthesi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J].Trends in anaes-thesia and critical care,2016,6(2):20-25.

[6]Cowin L S, Hengstberger-Sims C, Eagar S C, et al.Competency measurements: testing convergent validityfor two measur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8,64(3):272-277.

[7]劉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

[8]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

[EB/OL].https://ifna.site/about-ifna/.

[9]Frank J R, Danoff D. The CanMEDS initiative: im-plementing an outcomes-based framework of physician competencies[J].Medical teacher,2007,29(7):642-647.

[10]孙贵芝,方郁岚,卢光奎,等.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24):77-79.

[11]于建海,何绮月,卢光奎,等.四级质量控制管理在麻醉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2):115-117,138.

[12]李智,胡秀英.我国麻醉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关注热点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2):104-107.

[13]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12-31].http://www.nhc.gov.cn/zwgk/wtwj/201304/ac6fe42b61fb4f7dbd0fa17d892ea754.shtml.

[14]晁储璋,张文生,王子申,等.创建中国特色的麻醉专科护士教育体系[M]//第十四次全国高等麻醉学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徐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2009:15-19.

[15]张偌翠,陈湘玉.我国麻醉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561-565.

[16]陈文真,晁储璋,陈松兰,等.毕业后教育是提高麻醉专科护士数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4,35(5):477-480.

作者:方郁岚 李金鑫 姜顺顺 赵佳莉 邱亨嘉

第二篇:专科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完善之我见

[摘要]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属于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内容。学好这些课程,对于法律专业学生能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专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国际法课程教学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而应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专科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完善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属于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校法学本科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每年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中也是重要的考试内容。因此,学好3门国际法课程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方面而忽视了专科院校的特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体会,对专科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专科院校国际法教学的现状和特点

(一)专科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特点

自从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的门槛大大降低,据统计,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达1738万人,普通本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2374万人,研究生达到110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广西也是如此,据广西教育厅的数据,广西高考的录取率在60%以上。200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64.4万人,比1999年的16.6万人增加了47.8万人,增幅为2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6%(预计2009年为1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与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广西为例,2010年高职高专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仅为210分,虽然不能完全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专科院校学生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作者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发觉,专科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信奉“60分万岁”的思想。加上国际法在实践中不如国内法那样“有用”,同时,国际法作为一门从西方传入的学科,它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比较高的外语水平,相对宽广的国际关系、国际经贸知识等为储备,因此,学生往往反映国际法比较难学,学习热情不高。

(二)专科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专科院校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是必修课,每门课的课时大约是36节到60节左右,一般安排在第4或者第5个学期开设;在课程教材方面,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所用的教材基本是直接采纳本科院校法律专业的同名教材,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

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目前的国际法课程教学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课程开设的时间。专科院校法律专业的学制为3年,将国际法课程安排在最后1年的考虑是,让学生经过前2年的学习,为学习国际法课程打下比较坚实的法学知识基础;可是最后1年同时也是学生的实习阶段,很多学生主要考虑的是毕业和找工作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比起前2年有明显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不利于学习。其次,课程的课时数量。一般本科院校法律专业的国际法课时在72个左右,而专科院校的课时往往达不到,使得教学的进度比较吃紧。最后,课程的教材。国际法是一门内容比较宽泛的学科,以国际公法为例,至少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国际条约法、外交领事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武装冲突法等内容,由于专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现有的本科国际法教材侧重于理论分析、宏大叙事的特点,对专科学生的学习是不太适合的。

二、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国际法教学的意见

(一)国际法教学内容的取舍

如前所述,国际法的内容博大精深,各种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实践、国际司法机构的裁决等层出不穷,国际法学家的著作、文章浩如烟海,如果机械地按照国际法教材的体例进行课堂教学,希望学生掌握所有的国际法基础知识,不但课时无法保证,学生也会因为知识点太多,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出现听不懂、学不下去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国际法教学内容的五论,即总论、主体论、行为论、客体论与救济论的观点。[1]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或许适用于本科学生,但是对于专科学生而言,还是太难、太深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结合专科学生的就业和培养目标来考虑。本科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如果从事法律实务工作需要参加国际司法考试;如果想进一步深造,则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专科学生由于学历的限制,一般无法直接参加司法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国际法教学目标无需达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和分析国际法的原则、规范以及典型案例;融会贯通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学会运用客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国际法角度去研究和评判国际重大事件;提高研究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及水平,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捍卫我国主权及国家利益。”的目的。实际上,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应用能力、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文作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国际法课程建设的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国际关系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府在国际法上的原则、立场及实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运用国际法知识分析国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与我国有关的事件或案例的能力,以及洞察国际事件本质的能力。”[2]本文作者认为,这个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或者参考指标可以考虑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中对国际法内容的规定。以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例,对国际法的考试范围规定了导论、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国际法上的个人、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等八章,对考生对国际法的相关内容提出了了解、理解和熟悉三个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便于教学和考试。同时,鉴于国家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应用型的法律人才,与法律专科培养学生的目的从长远来看,是契合的,也有相当的学生为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做准备,因此,以国家司法大纲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是可行的。

(二)国际法教学手段的完善

目前国际法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具体表现形式为,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份教案”,老师对国际法的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概念的介绍到理论的分析,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以课堂做笔记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讲授法是基础的教学方法,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它要求学生具备比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法律制度在形式上接近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中强调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这种思维模式也同样反映在国际法的教学当中,我国的国际法教学还是突出概念和理论的演绎为主,对国际法的案例分析不多。虽然也有人提出,在国际法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法,但是笔者认为难度很大。因为国际法的案例研究在我国开展得并不深入,如果直接让学生阅读原文案例材料,由于国际司法机构的裁决一般使用英文或者法文,且涉及比较专业的法律术语,对于本科学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都是不易之事,更不要说专科学生了。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法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引入讨论式的教学,布置若干小问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课前准备,上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互讨论,并计入平时成绩的计算之中。最后,在专科院校国际法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具有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能依靠电教媒体的极强表现力,通过对法律现象的形象化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制度,增加感性认识。但多媒体的使用也导致老师照搬教材、过于依赖计算机以及师生交流不够等缺点。[3]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大于弊的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它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容量的信息,这是传统的板书所无法比拟的;其次,它生动形象,不仅具有文字,还有图像、语音等元素,比较容易唤起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多媒体教学应与教师的课堂角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站起来,走到学生中间进行讲授,并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国际法课程考核的完善

目前专科院校对国际法课程的考核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书面考试为主(大约占总分的百分之七十),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其后果是,在实践中,学生多以平时不努力,临考前死记硬背课本来应付考试,往往轻松通过,但是所学知识时间一长就还给老师了。

笔者认为,国际法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有利于学生运用国际法知识分析、解决一般难度的国际法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考察学生的背诵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主观题,降低客观题的比重。法律属于社会科学,它与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所提供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通过对国际法的学习,除了掌握国际法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培养起运用国际法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意识,这只能以主观题的方式来考察。2.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过分侧重期末考试,只会强化学生的临阵磨枪的心理和行为,也不利于课堂教学,可以考虑将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到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采取口试、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写作业等灵活方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汉桥.国际法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J].学理论,2009,(29.)

[2]宋立娟,史淑女.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2第24卷第4期.

[3]梁晓春.多媒体课件在高教法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国际法>之“海洋法”的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6,(9).

作者:邓宁

第三篇: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在提高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应用后对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院内压力性损伤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专科护理小组管理,主要包括人才管理、专科护理小组建设、专科护士职能发挥、压力性损伤管理方式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显著较高,研究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下降至0.06%,证实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提高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专科护士;护理专科小组;压力性损伤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疾病谱的改变,慢性伤口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急危重症患者得以救治,患者愈后时间的增加,也为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做好慢性伤口管理成为护理人员的必要工作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掌握最新国际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做好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有效避免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我院对压力性损伤管理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既满足病人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和专业特长,通过以点到面的形式,加强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同质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压力性损伤常规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为6:4,年龄为(32.16±1.38)岁;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压力性损伤管理,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7:3,年龄为(33.42±1.51)岁。

1.2方法

干预后 (1) 成立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建立三级质量管控制度,小组成员由护理部统一领导。(2)明确小组护士工作内容。明确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科室联络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小组组长负责压力性损伤管理的的整体部署,负责定期组织小组总结会议,对科室联络员开展《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登记表填写规范》、《压力性损伤处理及敷料选择》、《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评估表解读》的全面的培训与指导,对科室联络员讲解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期、预防和护理,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小组成员及科室联络员要积极按照制定的管理流程开展管理,监测病区患者的皮肤管理情况,对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要及时上报,定期参加小组会议。(3)建立健全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制定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护理流程。(4)核心组成员每季度用半天时间到科室进行检查、指导,查看新入院病人和有压力性损伤危险的病人评估、跟踪评估及上报是否及时,各项记录表的填写是否及时、规范。

参照组 常规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和院内压力性损伤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2.2对比干预后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

干预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P<0.05)。见下表2:

2.2对比干预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干预后,研究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下表3:

3讨论

1.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带动全院专科发展及规范

压力性损伤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国内外已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护理专科化发展起步较晚,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的定位和评价尚无统一标准[1]。只有充分认识到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给予其清晰的工作职责并予以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2]。我院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源进行统一,形成专科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应用自己的专科知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质控,规范了我院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规范,同时带动了我院伤口护理专科的发展。

2.以專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压伤管理同质化

建立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以让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有更系统、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临床上遇到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提供新方法。专科护理小组可以结合临床质控经验,同时对压力性损伤管理指标进行解读,根据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及时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质控,以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同质化水平。通过科室-专科小组-护理部的三级质控体系,强化了临床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并强调和明确三级质控重要性以及对三级质控的要求[3-4]。

3.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院内压伤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结果得出,在实行以专科护士为主导护理专科小组后,我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预期效果。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在专科护士的带领下,在全院各个病区设立联络员,建立微信群,规范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要求院内压伤由科室联络员在24小时内上报微信群,并由负责该科室压伤质量管理的专科护士,进入病区进行伤口换药的指导,并进行定期跟踪,形成了规范的伤口管理途径。同时,对于院外带入的压力性损伤、有压伤风险的皮肤管理,制定护理会诊机制,科室可通过HIS系统申请院内专科护士会诊,指导皮肤的管理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我院的院内压伤发生率。

综上,临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将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新知识的掌握,提高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永娟,沙丽艳,郭中献.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J]. 中华护理教育,2020,v.17(02):68-71.

[2]周玲娟,骆菊英,罗庆玲,等. 探讨品管圈在全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1):154-157.

[3]温清清,张芳,王夏蓉. 专科护理小组在肺癌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25): 208-209

[4]农礼荣、梁林丽、黄庆萍. ICU专科护士小组在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防控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2):4.

[5]李叶.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养生,2019,000(022):179.

作者:张鑫

上一篇:小学教育数学论文下一篇:信息系统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