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2022-08-21

第一篇: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的: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通过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诗歌,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教学重、难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 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提高。 课 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探究:

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课前自习检查:

(一)古代诗歌常见题材:

1、边塞诗 2、山水田园诗 3、咏史怀古诗 4、赠友送别诗 5、说理诗 6、写景抒情诗 7、叙事诗 8、羁旅怀乡诗

9、闺怨诗

10、政治讽喻诗

(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5、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三)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常从以下个方面考虑:

1、看标题 2、看作者

3、看注解 4、看“情”点

5、品意象

三、例题导引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问题: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 题: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悲凉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诗人在一二句借小雨丝丝、落花狼藉、暮春黄昏的凄凉景色,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门前几可罗雀,只得在宿鸟声中自己掩门,从中可见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慨。

四、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答题模式:

1、通过„„的景(事件„„),表达了„„

2、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 + 感情

3、总括语 + 分析语 (写全各要点)

五、对点突破: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做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十年沧桑,天地凄清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 “青峰”“梅花”显露了自己卓拔不群的人格。

临江仙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试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6分) 答: 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

志向高远。如结句所表达的: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六、总 结:

第二篇:怎样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看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者点明诗的类别,或者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点明情感。也就是说,题目可以暗示我们很多信息。如王安石的《金陵怀古》,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这类诗常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抚古伤今等目的。所以由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金陵怀古》一定是王安石借写六朝古都——金陵的繁华往昔来抒发慨叹兴衰,讥喻当朝统治者的感情。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显示这是一首送别诗,赠友送别所抒之情不外乎是依依不舍或祝福友人。李白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传达出对朋友的悠悠情思,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由题目可联想到描写的应该是秋日山景,不会超出宁静祥和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范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可不正是一幅恬适闲雅的山水画?

二、看作者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通过不同的诗歌呈现给读者时大体上是一致的。如李白,看到他,我们自然想到豪放、乐观、好用夸张、比喻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豪迈的胸怀。再如杜甫,看到他,一定想到他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能不让你的心头沉甸甸的,看到苏轼,你能不想到他的豁达超脱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境界在苏轼的诗文中随处可见。看作者等于看到了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

三、看注释

注释,或是简介作者,或是简介写作背景,或是简介所用典故,或是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不一而足,在鉴赏诗歌时注意到它们,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如杜甫《日暮》“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在流寓夔州时,写下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它告诉我们诗作于诗人离乡背井途中,“花烬”,暗示眼前灯烬结花有喜事,可对于孤身在外,居无定所的诗人来说不仅不觉欢欣反而倍添烦恼,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再如王安石的《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世家》记载:舜帝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由此我们知道这首诗是王安石托物言志,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崇高情怀的。

四、看意象

由于文化的沿袭承传,诗歌中的意象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据意象而理主旨,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所以,记忆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找到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如“杨柳”,柳与留同音,故有惜别怀远之义,暗喻离别。像陆游的“满城春色宫墙柳”,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又由于杨柳多植于檐前屋后,故常做故乡的象征。如许浑的“蒹葭杨柳似汀洲”。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从杨花柳絮自身飘忽不定的特点,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杜牧的“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再如“燕子”,因其结伴而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写尽了孤独相思之苦。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繁华,又袒露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又如“流水”,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像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封建时代女子的悲惨命运。又由于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休无止相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于是有了千古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恰如诗人汪洋恣肆的愁思,江水不尽愁不尽。

其它诸如孤傲的梅花,清纯的芙蓉,比翼的鸳鸯,千差万别的意象无不寄寓了作者形形色色的各类情感,记住了这些意象,理解诗歌也就简捷多了。

总之,掌握了以上“四看”,我们鉴赏诗歌就找到了入门的钥匙,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鉴赏题了。

诗词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但表达技巧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而内容就是诗词的思想感情。诗词思想感情的鉴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如唐朝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此诗是干谒诗,属表达自己心怀壮志、想建功立业之作。首联、颔联写景,把洞庭湖写得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澎湃动荡,充满活力。颈联、尾联抒情。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于是他向张丞相发出呼吁: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用比喻,又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不露痕迹,把那种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求援引,出来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二、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一句中“中断”一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有了巨大生命力,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又如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特别是第四句,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三、诗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李白总是关心现实,他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作者把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对词语、诗句的含义理解,一定要注意分析它们是否使用了“双关”,如果使用了双关,一定要分析出它们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诗用双关,表面写的是白云泉,实则寄托的是自己的一种愿望。白云悠悠,随风飘荡,泉水潺潺,自由流淌。泉水何必急急忙忙地奔泻下山,更加给纷扰多事的人世间增添波澜呢?这无疑是作者想过悠闲自得的生活、不愿在人间招惹是非的心理写照。

四、思想感情。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二)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

(五)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如北宋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钓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这首词没有题目。但黄庭坚的生平却给人们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老师苏轼一样,他一生缕遭贬谪。词写渔父生活。孤舟上一个蓑笠翁,垂钓于寒江之上,钩入水动。为了钓得深水中的“金鳞”,他不惜垂丝千尺。但仿佛感觉那鱼儿吞饵又吐饵,迟迟不上钩。这何尝不是作者对官场政治的怀疑?下阙后三句辞色清朗,写满目青山,一船明月,景象澄静淡远。可见,渔父志不在鱼,而在享受这种置身江天、脱离尘滓的逍遥生活。这是作者几遭贬斥,有感于人生的坎坷,在心中幻想出的一个逍遥超脱的境界,所谓“渔父家风”是也。

五、感情倾向。把握感情倾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具体为:1.从褒贬触摸作者态度;2. 从冷暖感悟作者的悲喜。

(二)从题材分析一首诗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三)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从诗句内容的转换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感情脉络。: 如唐朝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这首诗辞色偏冷,用以表现“梁园”的荒凉。用拟人,说“庭树不知”,将“人尽去”和“庭树”“还发旧时花”对比,抒发了憎恨战乱的思想感情。作者久在边塞,对战争的危害感触颇深,写来更加真切。又如袁正真的《长相思》:“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北迁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饯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从题材、风格,乃至语言辞色,都很像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情诗。但从生平背景看,男女相思只不过是作者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深意在于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国之苦。从上阙对“湖山图画”的描写中,也能揣摩其意图。作者起笔自然,结笔高明,写景写事,娓娓道来。双关妙语,亮出心曲。多用比喻,委婉曲折地表达出家国之恨,故土之思。

六、思想内容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思想内容鉴赏题作题时,应从三个方面去组织答案:

(一)定性。即用解释性语言来阐释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的含义,或者用概括性语言简述诗词的思想感情。

(二)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因为思想感情涉及到形式,所以要答出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

(三)分析。对诗词中某一词语或某一诗句相关的内容加以解说,或者具体分析诗词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并要分析写作方法及或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如南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如果题干这样要求:同是对“江楼月”,词中主人公既“恨君不似”,又“恨君却似”,对此该怎样理解?请作具体描述。“参考答案”可为:词中主人公希望对方像月亮,不论在天空哪个方向,都能与自己相随相伴;同时又不愿对方像月亮,因为月亮总是亏缺,只有暂时的团圆。这里用比喻,以“江楼月”作同一个喻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设喻,表达思念对方、渴望团圆的同一种感情。

思想感情鉴赏主要就是以上六个方面内容。它常常和语言、表达技巧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当然,作题的关键是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正确把握住诗词的思想感情,并掌握了解题思路,那么,作题时一定会妙笔生花。

总结一些专业用语,遇见就去套,一般都会对上,熟练了自己就会有感觉了 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2.建功报国

建功报国的渴望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3.思乡怀人 羁旅思愁 思念亲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第三篇:如何概括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浩若烟海,写作内容也千变万化,如何归纳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诗歌就其写作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单独写景的,二是单独记事的,三是写景记事合二为一的。

一.概括思想感情的语言表述形式

(一)单独叙事的

作者通过对 什么事件

的记叙,表达了 。

(二)单独写景的

作者通过对 什么景象

的描绘,表达了 。

(三)既叙事又写景的

作者通过对 什么事件

的记叙以及对 什么景象

的描绘,表达了作者 。

二.主要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类

(一)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写的很多写景诗,都是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例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线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送别老朋友的依依不舍和苦闷之情。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送别老朋友的依依不舍和激励之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五)表达期冀得到重用,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六)表达怀才不遇,或被贬报国无门的压抑悲伤愤懑之情。例如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仲伯间。

(七)面对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悲哀愤懑无奈之情。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南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凭吊古人古迹,表达对某人的赞美或同情之情。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日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表达自己强烈的 人生追求或志向。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十)表达自己对爱人或情人的思念、怀念、伤感、愁苦之情。例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香残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如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十一)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对国家民族的担忧之情。例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十二)表达作者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淡泊名利,清高自首,高洁傲岸的思想感情。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十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十四)表达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情。例如,聂夷中的《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另外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

(十五)伤时伤逝,激励人们勤奋上进。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古代诗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以上十五种,在理解回答问题时,要通读全诗,注意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题目、诗句,或者具有代表意义的意象(例如离别之情的意象——柳、雨、酒;思乡之情的意象——书、月、归雁等等)就能准确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一首短诗往往表达几种思想感情,理解回答时要做到视角开阔,回答全面,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第四篇:准确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建湖高级中学二轮“整合教学内容”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理解、领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理解、领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一轮试题回顾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诗歌讲义2)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4分)

答: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诗歌讲义5)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谪迁之人盼归的愁怨(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太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1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的惆怅。(“愁怨”、“思乡的惆怅”各1分,点明“谪迁之人”、“戍边将士”1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诗歌讲义12)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诗歌讲义15)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释】①九重:指皇帝所居。②障泥:马鞯。

1、上面两首诗的题材与内容都较相近,说说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答: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对隋王朝灭亡的深沉感慨,(2分)希望晚唐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2分)(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高三新学期摸底考试)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周练九)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答:①对朋友长久的思念;②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③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3分。每点1分)

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周练十二)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 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

指军乐。

(1)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3分)用典。(1分)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周练十三)

1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1)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

答: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周练十五)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3)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1分),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1分),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的思想情感(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通2014一模)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答案: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⑤“谁念”表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无人理解、同情的伤感。

(二)古诗常见思想情感归纳: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②思亲念友。 ③边关思乡。 ④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三 )掌握古诗鉴赏领会情感常见方法:

1、从题目

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周练九)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答:①对朋友长久的思念;②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③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3分。每点1分)

2、从序注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或诗后有几点注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通2014一模)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4分)

2 答案: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⑤“谁念”表达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无人理解、同情的伤感。

3、从诗人

(1)知人。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政治上的得意失意之于李白,安史之乱之于杜甫,亡国经历之于李煜,屡屡遭贬之于苏轼,抗金之于陆游、辛弃疾,亡国破家之于李清照,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如果碰到不熟悉的诗人,而诗人所处的时代和思想经历对全面了解该诗很重要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题干或诗歌末尾命题人所提供的注解对诗人和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

(2)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周练十三)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1)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

答: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

4、找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诗歌讲义15)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释】①九重:指皇帝所居。②障泥:马鞯。

1、上面两首诗的题材与内容都较相近,说说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答: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对隋王朝灭亡的深沉感慨,(2分)希望晚唐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2分)(意思对即可)

例: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诗歌讲义2)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4分)

答: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5、从典故

典故是指诗人诗中化用的前人诗文中的成语典故,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诗文词句等。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周练十二)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 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

指军乐。

(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3分)用典。(1分)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6、从意象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诗歌讲义5)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 (1)这两首诗都写了夜闻笛声。在两首诗中,笛声各引发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谪迁之人盼归的愁怨(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太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1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的惆怅。(“愁怨”、“思乡的惆怅”各1分,点明“谪迁之人”、“戍边将士”1分。)

(四)结合江苏高考试题揭示答题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思维方法揭示:

1.识情感类型(关乎自我、关乎他人、关乎时世) 2.抓显性信息(直接点明情感的词或句)

3.悟隐性信息(景物,事物、人物、典故、场景) 4.晓全面信息(题目、作者、诗句、注释)

如何组织符合题意的答案? 1.注意范围,有针对性。 2.分清层次,强调变化。 3.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4.句句落实,按序答题。

(五)课后演练:

1、(常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简要分析“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明日”点出聚散匆匆,“秋山”点明时令,隐含伤怀惜别之情;

“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表现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和对前路艰险的担忧。

2、(徐淮连宿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问: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4分)

答: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转责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

第五篇: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情感、心情、心境、心绪、志趣、人生态度)

↗:愉悦、闲适、喜悦、快乐、欣喜、惊喜、兴奋、激动、宽慰、欣慰、期待、满足、喜爱、赞美、赞叹、豁达、旷达、乐观、豪迈、豪放、悠然自得、超然物外、舒畅、温暖、自得其乐、安贫乐道、淡泊、奋发图强、昂扬、洒脱、坚贞、高雅、高洁。。。。

↘:无奈、惆怅、伤感、落寞、失落、若有所失、感慨慨叹、孤独、寂寞、悲凉、悲伤、苦闷、烦闷、纷乱、烦乱、幽怨、忧郁、失意、苦痛、痛苦、悲愤、悲痛、悲叹、叹惋、惋惜、厌恶、痛心、痛恨、愤慨、愤懑、激愤、痛心疾首、担忧、不舍、悼念、批判、不满。。。

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 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怀古伤今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悲叹

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②壮志难酬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受:①惜春、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⑤漂泊无依,身世飘零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关心、挂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洒脱、高洁高雅、坚贞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辛弃疾《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静夜思》);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武艺高超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如杜甫《兵车行》);

8、漂泊在外、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

9、独守空房,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

10、安贫乐道,乐观,坚强的形象 常见的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宫怨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情感、心情、心境、心绪、志趣、人生态度)

↗:愉悦、闲适、喜悦、快乐、欣喜、惊喜、兴奋、激动、宽慰、欣慰、期待、满足、喜爱、赞美、赞叹、豁达、旷达、乐观、豪迈、豪放、悠然自得、超然物外、舒畅、温暖、自得其乐、安贫乐道、淡泊、奋发图强、昂扬、洒脱、坚贞、高雅、高洁。。。。

↘:无奈、惆怅、伤感、落寞、失落、若有所失、感慨慨叹、孤独、寂寞、悲凉、悲伤、苦闷、烦闷、纷乱、烦乱、幽怨、忧郁、失意、苦痛、痛苦、悲愤、悲痛、悲叹、叹惋、惋惜、厌恶、痛心、痛恨、愤慨、愤懑、激愤、痛心疾首、担忧、不舍、悼念、批判、不满。。。

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 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怀古伤今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悲叹

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②壮志难酬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②宦海浮沉、

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受:①惜春、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⑤漂泊无依,身世飘零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关心、挂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洒脱、高洁高雅、坚贞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辛弃疾《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静夜思》);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武艺高超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如杜甫《兵车行》);

8、漂泊在外、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

9、独守空房,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

10、安贫乐道,乐观,坚强的形象 常见的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宫怨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

上一篇:配餐间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年政治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