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院感知识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检验科院感知识范文

检验科院感管理表格

里田乡中心卫生院检验科院感管理工作检查反馈表

检查内容:

1、室内台面机器的清洁;

2、卫生用具一用一消毒,专区专用;

3、手卫生执行情况;

4、制度知晓抽查; 5. 职业暴露管理

6、医疗废物管理

7、紫外线消毒登记及监测

检查时间:

日 存 在 问 题 记 录

整 改 措 施 及 时

复检时间:

日 持 续 改 进 效 果 评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存 在 问 题 记 录

检查人员:

科室负责人:

检查人员:

科室负责人:

检查人员: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确认签字)(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改 措 施 及 时

科室负责人:

(确认签字) 复检时间:

日 持 续 改 进 效 果 评

检查时间:

存 在 问 题 记 录

整 改 措 施 及 时

复检时间:

持 续 改 进 效 果 评

检查人员:

科室负责人:

检查人员:

科室负责人:

检查人员:

科室负责人: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

(确认签字)

第二篇:检验科院感试题及答案

检验科院感考试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X,每题2分,共30分。

1、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属于感染性废物。(

)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可使用。

(

)

3、导尿管不慎脱出,应当立即插好导尿管。

(

)

4、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

)

5、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应用过滤水。

(

)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

)

7、检出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病人,科室采

措施。

(

)

8、MRSA的病人要到放射科做CT检查,将检查单交给病人,让他直接去到放射科检查。 (

)

9、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之一。

(

)

10、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

灭菌.。

(

)

11、血压计袖带、压脉带、听诊器、床头柜、床单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需按时清洗干净,用低效消毒方法即可,有污染时

消毒。

(

)

12、 无菌棉签须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

)

13、 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

,

措施。

(

)

14、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

)

15、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D

)

A、10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 48小时;E、72小时。

2. 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

A. 标准预防+空气隔离;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 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3.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B )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4.终末消毒是指:(

A

)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E、对所有场所的彻底清洁消毒。 ( )

三、填空题 20分

1.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病例;或者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感染病例的 现象。

2、 戊二醛

被认为目前灭菌效果最好的化学灭菌剂,科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3、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 发生

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病例的现象。

4、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不必考虑其诊断,适用于血液、体液、分泌物(除汗液外)、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

5、目前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坏境污染最小的灭菌方法是: 压力蒸汽灭菌法

四、回答题:30分。

1.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2) 戴手套;

3)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4)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第三篇:检验科质量、安全、院感工作计划

检验科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安全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明确科主任是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为进一步提高检验科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减少医疗差错发生,特制定本年度科室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1. 加强医疗安全学习,提高认识,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科室利用每周五的科务会时间,对全科员工开展经常性医疗安全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医疗安全小结;每半年组织一次医疗安全或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并做好记录。

2. 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各实验室主任是各室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者,上岗主管技师是本室的安全员,负责每天的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加强标本室窗口管理,做好每个服务环节,满足门诊患者和医生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询问患者意见,每月检查一次。

4.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检查到位:科室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物安全、消防安全、仪器设备、用水用电、医疗废物、危险品管理、职业暴露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5. 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全科员工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都要及时上报,提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并做好记录。对及时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人员给予鼓励和表扬。 6. 各实验室主任和上岗主管技师要随时检查工作人员执行查对制度情况。各室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条形码、检验项目、标本质量等内容;

7. 各实验室要兑现检验结果报告时间,检验报告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报告发出时间。各种检验结果在承诺时间内完成,并及时发出;危急值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后,并做详细记录。 8. 加强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检验科有很多大型仪器,而且检验仪器都属于计量仪器,因此,仪器使用必须实行专人管理,按仪器说明的要求进行定期保养,每次使用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

9. 加强岗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各实验室主任要加强各个岗位值班人员管理,保证每个岗位人员到位,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对急诊、重危病人标本及时检验,及时回报结果,做好“危急值”结果登记。

10.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晨7:30点准时到岗后,实验室主任要组织值班人员、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保证后续工作的连续性。

11. 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杜绝意外事故:每天下班时各室主任或各室安全员负责检查消防安全,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12. 科室安全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对上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窗口服务、不良事件上报、兑现检验报告时限、落实标本查对制度、执行交接班制度、医疗差错登记及报告、执行仪器操作流程、日常安全检查记录、危险品管理、“危急值”结果登记、生物安全、消防安全、仪器设备、用水用电、医疗废物、职业暴露等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有效,满足临床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特制定本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1. 科主任为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科室的医疗质量整体管理,加强科室人员质量素质教育及质量管理技能培训,并有记录。

2. 各实验室主任和上岗主管技师是本室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与落实,并监督检查。

3. 标本室是检验科的窗口,要加强服务窗口的管理,改变服务理念,提升操作技能,优化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兑现服务承诺。每月对标本室服务流程执行及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记录。

4. 各实验室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技术要求,每天进行室内质控物检测工作。生化室按室内质控要求,每天每次做两个浓度质控物;其他实验室每天每次做一个浓度质控物;根据室内质控结果,检测当天病人标本。

5. 各实验室每月对室内质控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并根据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对失控情况进行整改,并书写质控小结。

6. 参加天津市临床临验中心和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活动,质量指标达到质控中心要求(项目在控符合率≥80%),根据室间质控结果回报情况进行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对失控情况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7. 实验室主任负责本室试剂、质控品采购;上岗主管技师负责试剂及校准品的保管及使用;每月分二次采购试剂,有采购记录;入库前进行质量验收,有入库记录;试剂使用时,有使用记录。 8. 各实验室大型仪器有专人管理,并有使用、维护、校准记录; 9. 仪器操作人员要按仪器SOP操作文件进行操作,并有使用记录。

10. 规定明确的检验报告时限:临检常规项目≤30分钟;生化、免疫常规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特殊项目≤2周;时限符合率≥90%。

11. 质量管理小组每年对各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设置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实验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情况进行总结,根据临床科室和医生意见,调整检验项目设置,满足临床科室对检验项目的需求,做好记录。

12. 每半年召开一次科内质量管理总结会议,根据各实验室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改进;并有记录。

13. 各实验室根据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QC活动,持续改进质量;针对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每年完成1-2项。

14.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对上述情况和各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窗口服务质量;不良事件上报情况;检验报告时限;检验报告格式;标本接收及查对情况;不合格标本拒收情况;医疗纠纷、差错登记及报告情况;执行仪器操作流程情况;落实质量控制情况;试剂管理情况;等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是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院内感染,促进日常工作安全,特制定本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1. 科主任是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检验科生物安全及院内感染管理的监督落实,负责组织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活动和院感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2. 各实验室主任是各室生物安全及院内感染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者,上岗主管技师是本室的安全员,负责每天的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科室人员的生物安全及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每年1-2次。培训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手卫生知识,职业暴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等,并有记录。

4. 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开展一次小组活动,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检测、个人防护落实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准备情况、手卫生落实情况、职业暴露事件、废弃物处理、各种标识是否清楚、工作区是否存放个人物品等内容进行检查。

5. 各实验室主任和上岗主管技师随时对本室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监督,凡发现操作污染的事件除及时处理外,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6. 微生物室每月对全院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文字资料报院内感染管理科,并有记录;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检查。

7. 每天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对实验室工作台、地面、仪器、门把手、空气等进行消毒处理,并有记录;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检查。

8. 每天工作结束后,各实验室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消毒处理,固体医疗垃圾交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运走,并做好记录;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检查。

9. 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活动一次,对上述情况和各实验室院感管理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标本室无菌操作、废弃物管理、消毒措施落实记录、院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耐药性监测落实情况、职业暴露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措施等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

第四篇:院感检验班学习心得

医院感染检验技术班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参加湘雅医院组织的全国医院感染培训,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及更深一步的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具体的心得如下:

一、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新观念及新动态:

1、医院感染“零宽容”:即 一种文化,一个目标,一种态度,一项追求,不再认可医院感染有某一基准发病率,并满足于这个层面,而是要朝零发病努力,对待每一例医院感染均要认为是不应该发生,一旦发生,则要进行原因的分析,每一位医院工作人员,均有责任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

2、高度重视手卫生。我们曾发现我们医院有关科室工作人员手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

3、重视ICU、内镜室、口腔科、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

二、我国医药感染的现状是大把花钱,增加工作负担,如:频繁进行空气和其他环境的细菌培养,到病案室查病历,填写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等报表,时刻穿戴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并没用充分的时间开展更重要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因此,当前我国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重视的是:1)、领导的重视;2)组织机构和网络的建立与健全;3)、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队伍;4)吸引高级专业人才;5)、投入足够的资金等。

三、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以减少医院感染20~30%。酒精类手消毒液是卫生保健的标准,其优点:1)有更高的依从性;2)洗手更有效;3)对手部皮肤伤害少;4)比戴手套浪费少;5)所用的时间少,作用快,不需要水和毛巾。在病区和诊室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

四、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其核心职能是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质量安全,其重要性是保护患者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五.临床微生物室作为医院感染检测和控制的主力军,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

微生物室在院感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正确鉴定感染病原体及药敏。2)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3)进行全院的空气,物表和手的监测。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既反应了医疗术水平,又反映了服务水平,还体现了道德水平。

第五篇:院感知识

1.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更衣室、值班室及库房等。 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化验室、内走廊及出院卫生处置室等。

3.污染区 凡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病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区域称为污染区,病室、厕所等。ICU开放床位数12张,每床使用面积不小于15㎡。床间距>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一个单间。使用面积不少于18㎡。

62、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经过严密监测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脏器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并威胁生命经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护治疗中受益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收治范围。 转出指征:

1、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2、病情转入慢性状态;

3、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受益。

63. 有负压病房。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处于有利的风向段,保护医护人员工作安全。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一般由病室、缓冲间、卫生间三部分组成。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使用一套送风净化装置,二套排风净化装置。送风净化装置由送风柜和粗效、中效、高效过滤装置组成,过滤效率为99.99%。(粒经≥0.3μm)。排风净化装置排风柜和粗效、中效过滤装置组成,过滤效率为99.99%(粒经≥0.3μm)。为了保持有效的压力,除了必要的出入口,所有的门窗都必须保持关闭。负压病房送风排风应经过初、中、高效过滤器三级处理,每小时换气6次以上。负压病房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监测负压值或用来自动调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为了保持房间的负压,排风量最小应大于送风量的85立方每小时。 64.负压病房内空气传播的病菌不会传播到病房外的空气中。负压病房适用于通过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病人,使病菌病毒得到集中的杀灭。比如:(1)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感性的颗粒。①专一的空气途径:肺结核、曲菌;②经多种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③通常经过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况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开放性气道吸引等):天花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

65: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类型:根据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另外可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性质,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可分为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我科常见病原体是鲍曼不动杆菌。常对舒普深、米诺环素、亚胺培南敏感。

66:无,若有艾滋病免疫缺陷的病人,我们的处理: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供病人专用,其它生活用品均与其它病人分开。当病人接受手术及一些辅助治疗或检查时,注册护士应事先通知手术室及辅助科室做好预防准备。在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人体组织或粘膜时应戴乳胶手套。在进行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穿一次性围裙、戴口罩及护目镜。注意自身预防。医护人员做检查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用过的针头、器械刺伤,避免破损的伤口直接感染,工作衣帽被血渍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洗和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痰液、残余剩饭倒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后送出病房。 标本收集: 收集病人的血、痰、尿、粪标本时,一律要戴双层乳胶手套,并注明警告标志,用两个特殊的红袋子装好送至检验科,化验单贴上红色标记,并用电话通知检验科。征求病人同意签名后方可做HIV抗体试验。

67:30.31页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2:有,组织本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时学习上级和医院下发的有关文件和资料,每月至少学习一次。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6小时,新上岗人员不少于3小时。 73.

74.护士六部洗手法。 75 .ICU感染监测数据

76.MRSA是一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单间隔离,接触这类病人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接触体液或血液、处理污物敷料和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手套。诊疗护理操作时,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眼罩、防护面罩、防水围裙、专用鞋。35.36.37

77.呼吸机维护记录 78.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1、医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尽快通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将报告卡报送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7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报告程序: 1.临床医师和护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如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或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科主任或护士长及时通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上报药剂科及医务科。 2.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科室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对发生药品不 良反应情况需反馈给药剂科主任。

四、处理流程: 1.若患者情况紧急,不论判断如何,都应及时对症处理,并把药品不良反应因素列入对原因的考虑之列,再次详细询问既往史,并避免使用过敏发生率高的药物。 2.对本事件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做出判断,若判断有困难,请示上级医生或反馈给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联系,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等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4.一旦判断是药品不良反应,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应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内容尽量详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解释。

80.气管插管护理规范性操作

27、

28、29页

上一篇:建筑工地检查表范文下一篇:建筑工地标准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