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

2022-12-27

第一篇: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

我们这一辈(青岛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联谊会)

吴光炜(都市狂客)

开篇

1968年11月28日,是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指示发表

40周年的日子,年近一个甲子的我,会议当年的一切与现在的感受,思绪万 千!

多少年来,有多少作家、多少导演把四十年前知青的故事,描绘成苦难

的、乱性的故事!多少年来,多少回城后建立家庭的知青配偶,神神秘秘地

向我这现在被选为大队知青联谊会的会长,探知他(她)的她(他)在农村

时是不是与哪个知青有过关系,是不是曾经留下过他(她)们的孽种呢?我

无言以对!因为那铺天盖地的知青故事里,那一篇不是将知青的生活描绘成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说实在话,在那把非正式的男女关系界定为

“搞腐化”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因此而影响“表现”呢?

当然,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知青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但最少来说,在

我所插队的地方,并没有象那些

二、三流作家所描述的那样“乱”,知青与

当地农民也没有那样的不和谐!男女知青中的也几乎没有见到“乱性”的现 象!

也许我是幸运的,虽然我当时因父亲在台湾的关系,而在各个方面不可

能被重视,但在我所在的大队,却并没有因此而被当地人所歧视!在劳动报

酬方面,村民与干部,只看你是不是勤劳,只看你是不是肯干!加上我所在

的大队比被媒体树为暗中“分田包产”典型的小岗村,还早三年就实施包产

到小队的。在插队后的第二年,我就用年终分红所得到的现金中的一部分,

买下了当时连城里的职工都视为奢侈品的上海产的海鸥牌照相机。

………………………………………………………………

我的知青生活(2)月台——月台

1968年11月28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个改变一群年轻人一生命运

的日子!早晨七点钟,满街的高音喇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

纸摘要节目”里传出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

育,很有必要”!一大批尚未从“文革大潮”走出的学生,紧接着又投入了 “上山下乡的大潮”!

笔者是当年随波逐流的年轻一代,1969年3月27日,作为学校的第一批上

山下乡知青,在喧天的锣鼓、招展的红旗欢送下,走上了福州火车站的月台,

登上了知青专列!坐在车窗边的我,无意之中看到了临发车前的一幕!

背景:大喇叭里播的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月台上与车厢里到处都是送别的人们!

一个女知青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叮咛着!

妈妈:“孩子,你到农村去,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向贫下中农学习,要积极 参加生产劳动,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女儿:“妈妈,您的话我记住了,我一定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虚心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一定会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为共产主义理想贡献自己的青 春”!

在发车的汽笛声中,知青专列带着我离开了生我养我19年的家乡!在走走

停停的超慢车车厢里,满怀着建设祖国修地球的激情,与离乡背井的伤感相互

交错。十几个小时坐在硬座座位上与并不十分熟悉的,却即将生活在一起的校

友,谈论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故事!半夜里,一场春雨,吹进车窗的寒风使一群

原本满怀激动心情的年轻人,开始了冷静的思考!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专列在同样是不断播出最高指示与革命歌曲的高音

喇叭声里,缓缓停靠在插着几面红旗,贴着几幅标语的小站的月台上!迎接我

们的是各个公社派来的知青办主任!解放牌的卡车,带着一群群已经不辩东西

南北的知青,沿着弯弯曲曲的溪傍公路,穿梭在起伏不平的、绿树成阴的山道,

抵达自己的准备“扎根农村,滚一辈子泥巴,干一辈子革命”的第二故乡!我

来到了福建省沙县、顺昌、将乐三县交界处的沙县高桥公社官林窠大队!开始

了长达七年时间的农村生活!

^^^^^^^^^^^^^^^^^^^^^^^^^^^^^^^^^^^^^^^^^^^^^^^^^^^^^^^^^^^^^^^^^^^^^^^^^^^^^

我的知青生活(3)我仿佛随时间隧道到了清朝时代

从县城到大队,才三十几公里的路途,汽车整整颠簸了两个多钟头。当汽车

停靠在一个用鹅卵石砌成阶梯的,两旁都是浓密树木的山坡路口前的时候。被汽

车颠簸的晕乎乎的我们,在毫无节奏的锣鼓声中,感觉到地方了!

记得当时迎接我们的是一群剃着光头的,敲着小锣小鼓的、身着几乎是清一

色全黑布衣裤的男村民!在公路边耕田的村民,看新鲜似地从各个方向围了上来。

耳边,传来的几乎都是我们根本听不懂的沙县本地话。说实在话,要不是偶尔间

掺杂着几句变味的普通话,我真难想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该怎 么勾通?

跟着带队的干部,顺着阴暗的小路,走进了全木构建的,带有礼堂的大队部!

大队书记罗洪成(现已故)不太熟练地念了几段毛主席语录,说几句知青再教育

的话,就宣布将我们几十个人,分散到三个自然村去!我与其他8个校友,被分到

一个叫“土堡村”的自然村,这村子就二三十户人,分成第

三、第四两个生产队!

一个叫林有水的生产队长,带着我们穿过田间小道,走上了仅仅用三根对半破开

的杉木拼接的,跨度有十五六米宽的过溪简易桥!那摇晃的桥,不要说几个女同

学,就连我们男同学都还是用挪动的步子,才过的河!

刚走进村时,我仿佛随时间隧道走进了清朝时代!村里的男人都下田了!出

来看热闹都是中年妇女,他们身穿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一九蓝的大襟衣服。年老的

大多是小脚女人,个个手提火笼。看起来个个都用当年妇女常用的“美人柴”头

油将头发梳的油光发亮,还插着小花!寒衣的外面,都套着短袖的,一九蓝或浅

蓝色的外衣,衣襟、袖边、裤脚边上,镶着白色的花边呢! ……………………………………………………………………………………………………

我的知青生活(4)山乡的“三忠于”与“阶级斗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农村干部,都将我们认定为是红卫兵,这

“三忠于”仪式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头几天晚上,不论是在大队部集中

还是在小队开会,会前都有干部带头先念最高指示,再三呼“万寿无疆”与“永

远健康”!慢慢地,也许是因为春耕生产的高强度劳动的忙碌以致体力不支,或

山区农民朴实的缘故,这项每会必行的例行公事,没多久就被逐渐淡化了,也就 没人再提出要做了!

在我们那里,所谓的“阶级斗争”,似乎仅仅是针对有过伤害村民利益的人

而偶尔做做样子的!我所在的村子里,生产队会计是原地主的儿子。生产队的记

工员好象也不是出自贫下中农的后代!记得有两家从闽南移民来的富农成份的陈

姓兄弟,他们强有力的体力及劳动技能,是村里大多数劳力所无法比的,他们的

工分历来是被记最高的,他们年终现金分红也历来是最多的,他们的口粮同样是

最高的!他们住在新盖的、漂亮的大房子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外人看出,这

是两家偶尔也被带上上级指示需要开批斗会的会场,陪着接受批斗的“地富反坏 右”分子!

倒是真正被批斗的是当地农民最痛恨的,利用自家祖传秘方在给乡亲治病时

谋取私利的村民(据说被评为“坏分子”)。

其他的阶级斗争故事,似乎仅仅限于村干部经常在开会时提醒的,所谓303 别动队的故事!因为我所在的村子的背后,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敢擅自闯进的原

始森林!据说

五、六十年代,老蒋大叫要反攻大陆时,曾计划在该原始森林空投 一个团的兵力!

当地人偶尔也有唱山歌的时候,因为地方语言关系,起先我们根本听不懂, 看见他们唱的挺好听的,就问旁边的人,才知道,山歌的唱的完全是被文革期

间被严禁的所谓的带有“封资修”内容!多是唱帝王将相的,很少是男女之情

的!支持(0) 中立(0) 反对(0)

第二篇: 建国五十周年50元纪念钞(收藏分析)

收藏旧币首先要注意品相,一般来说,纸币首先一定要完整,另外藏品起码要七八成新。由于第一套人民币的品种多、印刷水平差别很大、防伪效果较差。而一些在收藏市场见到的所谓真品如果价格太便宜的话应小心真伪。

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图案。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专用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

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 新币,最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

1948年11月初,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原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1948年12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首次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后来简称人民币。

免费,鉴定,上门,收,热,线 :1391,60,67,582,扣扣:15,523,74,136, 方总面向全国上,门收,购纸币,邮票,纪念币!!!

第三篇:下乡知青聚会主持词

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么下乡知青聚会主持词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下乡知青聚会主持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下乡知青聚会主持词【一】

A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我是初二班金沙曼,原西岔三队社员。

B 我是高一班潘景行,原南岔三队社员。

今天,我们近200名西安交大附中的老师、同学、亲属及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相聚在这里,重温峥嵘岁月,再叙知青友谊,纪念下乡四十载;

我们受这次活动筹备组的委托,代表活动筹备组的同学,热烈欢迎各位的到来。

A 我建议:这次活动主题为“晁峪博客连接你、我、他”,你说好不好?

B 好啊!大家说好不好?

A xx年11月4日,我们西安交大附中261名学生,告别亲人、老师、同学,来到了偏远的宝鸡县红峪公社插队落户。

40年漫长岁月的洗礼,

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

如今已成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

时光流逝,隔不断知青的情怀,

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

B 沧桑巨变情未变,

岁月无情人有情。

不论我们在哪一个国家、哪一座城市,“晁峪知青博客”网络、连接了我们。

今天的相聚,说明知青深深的情谊犹在、浓浓的乡情犹在。

正是在红峪公社插队落户的这段经历,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转折点。

A 下乡插队使我们步入了社会,知青这段丰富的经历历练了我们,

奠定了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面对社会变迁,保持着自我;

面对物欲横流,捍卫着心中的净土;

笑对人生每一天。

B 我们有收获也有遗憾,有温馨也有苦涩,有欢乐也有泪水。

但是我们今天记住的是收获、温馨和欢乐;

忘掉的是遗憾、苦涩和泪水。

这就是我们情操的净化和升华。

这厚厚的晁博文选就是明证。

A 40年再次相聚的凝聚力是什么?

是缘分,是你我间那份知青情谊,是我们一起度过的知青岁月。

40年再次相聚的支持力是什么?

是网络,将烙在你我心中的印迹连接,召唤着你我相聚。

B 模糊的记忆逐渐清晰,音容笑貌掀起虚幻的面纱,真实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乡音未改风霜添,

红颜渐褪鹤发染,

对面相遇不相认,

回眸定睛仍少年。

A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随着共和国的坎坷步伐,

走过跌宕起伏的路程,承载了太多的沧桑:

我们累不累?累,但却从不止歇;

我们苦不苦?苦,但却从不回避。

B 曾维纲老师在晁博中,称我们这些历经苦难的人,是火中的凤凰。

多舛的命运造就了我们这代人坚强的性格,不屈的毅力和无限的精神活力。

苦难伴随着汗水和泪滴,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记忆的土地,

在时间的风雨下,萌生出坚定、刚强。

我们就是涅槃的凤凰,用燃烧的激情去面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A 在今天这个难忘的相聚里,除了重逢之喜,留在我们心中更多的是

对青春年华的怀恋,

对逝去同学的追忆。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从青年步入中老年,

无情的岁月将皱纹抹到了我们的脸上,

将白发染到了我们的鬓上。

B 往事已成追忆,青春永不再来。

人们说,失去了的才知道珍惜,

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

把握我们这份珍贵的友谊,

在有生之年再次分享欢乐和幸福。

让我们的知青情、朋友情一直延续到永远。

A “晁峪博客连接你、我、他”。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

为欢乐者的欢乐而喜悦,

为成功者的成功而高歌,

为不幸者的不幸而惋惜,

为奋斗者的奋斗而助威!

B 为蹉跎岁月中的磨练,

为三十多年永不放弃的奋斗拼搏,

为四十年来魂牵梦绕的知青情结,

为“晁峪博客”再连接我们十年、二十年

——引吭高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下乡知青聚会主持词【二】

中秋佳节,正是亲友团聚的美好日子。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前夕,年轻时代的老朋友、上海老知青王耀忠、武汉老知青郑雪芬夫妇从武汉乘火车来上海。清晨六点钟,我就匆匆赶往火车南站接人。深夜十点半,女婿开车送我和王耀忠去虹桥机场接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倪九龙、一起支边的老知青施令英夫妇。

老友重逢,分外激动,热烈握手、拥抱。没想到他们的外甥也驱车赶来接人。九龙将一箱葡萄和其他礼物交给我们带回家,解释说:“今晚就住在外甥家,明天还要去新场镇老家看望兄嫂,后天上午一定赶回来参加聚会,晚上就住在你们家里,以后的活动行程过两天再说。你们看行不行?”我无奈地说:“我们巳经把被褥都准备好了,连房间里的空调都打开了。现在只好尊重你们的意见了。”

六十年代,我和王耀忠、倪九龙曾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工程处政治处共事过几年,而且同住一间宿舍,赶在工程处撤消前先后结婚成家。分别几十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关系密切,感情纯真,犹如陈年老酒,时间越长,友情越深。为了欢迎他们,我和老伴提前预订了一家饭店的包间,分别打电话邀请六十年代一起支边的高中老同学、上海老知青来我们家聚会。

九月二十三日上午,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小雨,老同学、老知青周顺仙、胡瑞番、徐宗豪、卫则奚及其夫人庄秀英,乘坐同一列火车一起支边进疆、一起分配到兵团农四师工程处工作的沈德明、杨玲娣夫妇和金才良、陈幼君夫妇,在工程处供商股同老伴共事多年的老知青陆静凤、夏鹤芬、薛春林及其女友,还有老朋友、老知青吴其昌、代再鸣及其夫人,分别从上海各地住处冒雨赶来,参加聚会。

大客厅里坐满了人。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子和漂亮姑娘如今都成了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正是光阴似箭催人老,岁月沧桑变化大。有的一别四十几年没见面,互相都认不出来了。我下楼接人,和徐宗豪同乘一座电梯上四楼,一起走到家门前。他问我:“王龙生家就住在这里吗?”我好奇地答道:“我就是王龙生,你是……”他惊喜地自我介绍:“我是徐宗豪呀!”我无限感慨地说:“从六三年分别到现在,连一次面也设见过,都认不出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老知青们久别重逢,相见恨晚,心情格外激动、兴奋,彼此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思念情。一起支边的共同经历,艰难创业的兵团生活,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摄影爱好者王耀忠用手中的数码相机不停地抓拍,将这难忘的欢聚时刻、情感交融的感人画面摄入镜头,留作永久的纪念。人到齐后,大家一起下楼,在小区中心花园一棵老银杏树前合影留念,随后乘车去饭店聚餐。大家边吃边聊,互相敬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洋溢着一片浓浓的友谊之情

聚餐结束后,一些居家较远的朋友先告辞回去了。还有几个朋友留下,男的在客厅里打麻将,女的帮忙剁馅、擀皮、包饺子。晚饭后,除倪九龙、王耀忠夫妇四位远道赶来的朋友留宿家里外,其余朋友都回去了。晚上,把主卧、次卧安排给客人休憩,我和老伴分别在客厅和书房的沙发上睡觉。

半个多月来,他们的活动行程排得满满的:观看上海世博会,探望兄弟姐妹,参加朋友聚会,外出旅游,上街购物……天天早出晚归,十分忙碌、辛苦。每天清晨,我提早起床,熬米粥、煮豆浆、买早点。晚上,等他们回来后一起吃晚饭。

十月九日,他们分别告辞回去,天天热闹的家里一下变得冷清起来,似乎有点空落落的感觉,一股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篇:知青口述史:我为什么参加上山下乡?

在这些年的田野过程中,我听到知青们最多的感慨,就是子女对他们过去的故事没什么兴趣。流萤虽渺小,我愿为流萤著书立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我为什么参加上山下乡文/肃慎猫 序曲·致流萤(To Fireflies)

在这些年的田野过程中,我听到知青们最多的感慨,就是子女对他们过去的故事没什么兴趣。“每次和孩子说,他就反问‘既然不想去,为什么要去?又没有人逼着你们去,去了也可以回来嘛’,完全说不通”;“孩子倒是愿意听我们说,不过我也明白,孩子们自己事情也多,压力也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恼,看他们挺烦的,我也不想说。”我想起几年前曾经给90后本科生代课,在播放了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国》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怎么看待文化大革命?”一个坐前排的男生,看上去就像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认认真真、字正腔圆地道:“我觉得那个时候人都特别坏,而且特别傻,那个年代很不好。”我一时竟无法认同也无法反驳。英文中有一个词,Stereotype,即“刻板印象”,比如“独生子女都娇气”,“90后都跋扈”,“女人离了婚就不好再嫁人”,刻板印象让人们免于深思熟虑和创新进步,囿于熟悉的comfort zone。 《亚热带雨林的一千零一夜》上线后,收到了很多来自90后的好评,很多人表示“作为90后,第一次知道那个年代的故事,很震撼”,也有极少数人表示“知青一代都是傻X,他们受苦活该。”无论是觉得知青一代“可怜”还是“可恶”,恐怕都是简单的“刻板印象”,对于一个年代、一桩历史事件、一群历史人物的描述,从来不能用寥寥数语来完成,即使我在《亚热带雨林的一千零一夜》中用了洋洋洒洒的四万字篇幅,也不可能完整的还原革命年代的历史故事。不过,在我看来,不妨暂时放下价值上的判断,放弃“可恶”、“可爱”、“可怜”、“可耻”这些情绪的、道德的标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人的行为,我们会发现无论这种行为在当下的价值体系看来合理还是不合理,总有其从一而贯的逻辑。

所以我又动笔写了这篇《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依然是真实的知青故事。其一,我希望能够回答开篇中提到的知青子女们常有的困惑“没有人逼你们去,你们为什么要去?”我想在我们的视野中,知青一代一直是以父母辈的姿态出现的,但我们的父母并不生来就是提醒我们多吃饭、穿暖衣的殷切长辈,他们曾经是和我们一样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纯真少年。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每个年轻人都有过理想,即使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年轻人渴望出人头地的奋斗欲望,即使这种“出人头地”在讲究出身、成分的年代异常艰辛。其二,本文中的几个小故事,可以看作是革命年代知识青年群体的一个缩影。上山下乡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只是有人有机会发声,有人还在默默承受,提到“知青”,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北京知青”、“上海知青”(还有人会提到《孽债》、《年轮》、《血色青春》等等影视作品),因为这些知青群体还活跃在社会、政治、文化舞台上,但知青总体远不止这些,我最近在整理1962-1972十年间跨省安置(即A省知青到B省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资料时发现,上山下乡的影响并不限于几个大城市,从数据上来看,山东省曾有7400名知青前往青海、湖北省曾有8000名知青前往新疆、陕西省曾有2300名知青前往甘肃、辽宁吉林两省共有1600名知青前往内蒙,等等等等,更不用提省内安置(即A省城市知青安置到A省农村地区)的上千万知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革命年代的中国大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曾被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卷入其中(甚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西藏也建立了生产建设兵团)。即使这一场革命飓风已经烟消云散,即使当年参加过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也就是我们的父辈已经决定保持沉默——“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流萤已经飞过”,流萤虽渺小,我愿为流萤著书立说。 用真心、写信史。是为序。

注:本文人物均为化名。本文标题取自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春·青青河边草 夕阳下,周建新扛着沉甸甸的麻袋在红旗河畔蹒跚走过,在他脚下,是被踩进泥泞中的一簇簇青草,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他觉得自己的腰就像这身形单薄的小草,快要被压断了。这是他高中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一份码头搬运工的工作。

周建新1944年出生于湖南一个小康的家庭,父亲当过国民党的军官,有点文化,就让儿子一路读书读上去,一直读完高中。1963年,周建新高中毕业了,他成绩虽然优秀,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但因为出身问题(历史反革命子女),既不能读大学又找不到正经工作。周建新身体条件一直不错,在学校时就加入了好几个运动队,所以在红旗河码头当了一名码头工,虽然辛苦,工资又比较低,不过勉强能够养活自己,周建新很满意。1964年,上山下乡运动降临湖南,居委会开始动员周建新,希望他能到乡下去。周建新总是好脾气地和居委会干部解释,说自己已经毕业,也已经工作了,不是“吃闲饭”的,不需要到乡下去。这一天,居委会又把刚下班的周建新拉来做工作,一群人在街口围着周建新反复游说,周建新作为反革命子女,什么都可以不好,唯有脾气不能不好,一再恭谨地表示自己在码头运输队搞运输,不想去农村,也不需要去。突然间,居委会的苏主任似乎失去了耐心,大声道,你不去不行!这时周建新邻居家的小谢刚从附近的粮油店出来,扛着20斤米,又拎着2两油,听见苏主任蛮不讲理的话,插嘴道,你要人家下乡可以,但是不要骂人家嘛!苏主任虎躯一震,怒目圆睁,冲上前去对小谢吼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小谢那年才15岁,出身还算不错,从没经历过这些,苏主任一发脾气,被吓到了,他转身想走,可是扛了20斤米,又拿了一个油瓶,踉踉跄跄在路上摔了一跤,米撒了一地,油瓶子也打了,在64年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每人每月定量2两油,23斤米,小谢这一摔,摔掉了一个月的口粮,泪水立刻涌出眼眶。苏主任见状立刻跑过去,一把抓住小谢,指责他破坏上山下乡,小谢被吓得哭都不敢哭出声来。周建新见状连忙也赶过去,好声好气地道,苏主任,你不要抓人家,人家也没有犯错误,小谢那句话也没有说错呀。苏主任松开小谢,又一把抓住周建新的领口,反问道,怎么样,你想打我啊?周建新还没来得及分辩,居委会的人马上一拥而上,把周建新送到了派出所,罪名是打人和破坏上山下乡。

周建新孤独地坐在派出所里,好容易挨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以为会放他回家,没想到派出所的人去吃了晚饭,回来又把周建新拉出来,带到公安局,关在牢房里,和一帮盗窃犯、抢劫犯关在一起。周建新饭也没吃,饿的有点发晕。又等了一个来小时,公安局的人把周父也抓了来,周父也还没吃晚饭,父子二人在牢房里过了漫长又饥饿的一夜。第二天早上,派出所的人来了,继续动员周建新下乡,周建新当时还是不想下乡,他又解释说自己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没有去农村的必要。派出所的人失去耐心,丢下一句,你要是不写自愿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申请书,那你就在这里待着吧!周建新那一年还不到20岁,没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听到这话突然担心了起来,他自己一个人坐牢也就罢了,还要连累自己的父亲,周建新害怕了,跟派出所的人说自己考虑考虑。

周建新一考虑就是一整天,派出所的人则给父子二人送来了牢饭。周建新一个人思来想去,去还是不去?不去,怕父亲吃亏,去,真的不甘心。到了晚上,派出所的人又来问他考虑好了没有。周建新还是不愿意去农村,想着再最后为自己争取一把,于是道,我还是不要去吧,我在城里有工作、有饭吃,我不想去也不需要去农村啊。派出所的人一听就转身离开,丢下一句冷冷的话,那你就在这里呆着吧!我们也不管你了!见来人头也不回地离开,周建新更害怕了,周父并不说话,让儿子自己做决定。这天晚上,周建新终于痛苦地下定决心,参加上山下乡,至少先把父亲救出去,父亲以前是国民党,怎么看历史也不算“干净”,留在这里恐怕会有飞来横祸。在牢房昏暗的灯光下,为了保护老父亲,周建新含泪写了一份申请书。

第三天,派出所的人又来提审周建新,问他有没有想好,周建新说想好了,他去。派出所的人一听就眉开眼笑地道,你早就该这么想嘛!你早这么想,当天就放你回去了,你现在才想清楚,白做了两天牢嘛。派出所的人叫周建新尽快写个申请,周建新掏出前一夜写好的纸条,派出所的人一看大喜,连声说好好好,还说马上把周父也放出来,父子二人一起回去。周建新和父亲回到家,不到两个小时,居委会送来了一朵大红花。光荣的大红花。周建新见自己去了一趟牢房,就走上了光荣的道路,顿时感觉哭笑不得又莫名悲伤。 周建新被送到离家两百多公里之外的农村,距离不算太远,不过他也没有时间总往家里跑,他得想办法赚钱养家。在农村,周建新认识了自己的太太,也是因为出身不好被送来农村下乡的,周建新和太太觉得凭他们的出身,一辈子都要扎根农村了,干脆早早的结婚成家。周建新虽然是城市青年,骨子里却有很传统的中国传统家族的意识,不但勤劳肯干,还认为多子多福,因此即使在农村过着捉襟见肘的清贫生活,还是迅速的和太太生了两个孩子。嗷嗷待哺的孩子让周建新很是心疼,在农村的收入养不活他们,他就进城去打工。60年代末,文化革命的浪潮袭卷全国,进城打工是很艰难的,城市人不允许农村人在城里当“黑人黑户”,进城偷打黑工的人被视作流窜犯,抓住就要遣返。周建新偷偷摸摸的进城找体力活做,正好赶上湖南那年三线建设,搬来好几个军工厂,需要打土方,也就是把山挖平,周建新和其他农村来的、一起打黑工的知青们就留在工地挖土。不过,等工厂建好,周建新就又失业了。

在周建新下乡地方的镇上,有一条泗水河,连着老家城市里的那条红旗河,两岸也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周建新从小在河边长大,水性很好,游泳潜水都不在话下。每到夏天,泗水河里总是挤满了洗澡、避暑的人们,而每年夏天,都会有不少人淹死在看似温顺实则汹涌的泗水河中。于是周建新又有了一份新工作,下河打捞尸体,一具尸体60元。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几元,60元的辛苦费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后来,城市扩建,在泗水河上修了好几座桥,每一次泗水河涨水冲垮修建大桥的架子,架子上修桥工人的工具也就掉进了泗水河,扳手锤子之类的,一旦掉进水就沉到河底,工人们往往会申请新的工具,周建新则往往趁着工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就着晚霞中的黄昏,潜入泗水河打捞这些工具;还有建桥墩时把沙包固定在河床上的钢钎,通常在桥墩建成之后就没有用处了,但因为淹没在河底,没有人回收,周建新下河打捞工具,也去收集这些钢钎,捞出来的钢钎当作废铁卖掉,工具则作为旧工具处理,价格比废铁稍微高一些。在泗水河,周建新一次次的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或在众目睽睽之下拉上硬邦邦的尸体,或在悄无人烟的黄昏偷偷拉上来金属物件,他在这条河里艰难的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努力养活一大家人。本文节选自豆瓣阅读自出版作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作者 肃慎猫

第五篇:五十年同学聚会纪念册前言

***

这本装帧精美,弥足珍贵的同学聚会纪念册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它保藏了 60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浓缩了60 份分散于五湖四海的牵挂惦记,补偿了60份期待已久的热切心愿。这是一本大影集。它精心收集了同学们当年的韶华英姿,集中展示出同学们如今的暮年彩霞,真实记录下同学们半生的奋斗沧桑,把天南地北的你我他整整齐齐地聚集在一起,来陪伴我们大家。这是一本通讯录。它有每一位同学的住址电话、联系方式,从此不管谁想起谁,有事没事都可以说话聊天,互致问候,哪怕远在天崖也如同大家都在身边。这是一本纪念册。当我们打开它,看到一个个熟悉可爱的面容时,一定是满足而甜蜜的。它是我们追忆往事,梦思故旧,恋惜青春的精神慰藉。50年了,我们有今天再次难得的相聚,谁不感到无比喜悦,感慨万端! 50年太短暂了,就像纪念册里每个人50年前后两幅照片的画面切换,转眼一瞬,一群毛头孩子已成皓首白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50年前的一幕幕往事晰然如昨,历历在目。我们曾经“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个个豪情万丈,壮志凌云,胸怀远大理想;我们面对困难时期,坚韧不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也曾是俊男靓妞,不乏雪月风花,情感碰撞。那是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时光,闭上眼睛,脑海里就浮现出满校园花花绿绿的标语彩旗,勤工俭学的劳动场面,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还有那粗粮糙饭难以果腹的凄凉无奈和冬季里寒风凛冽夜不能寐的困苦情景。这段难得的经历,使我们增长了智慧,磨练了意志,丰富了情感,现在想起来依然那样清晰,那样亲切!

50年太漫长了,我们共同经历了多少轰轰烈烈,多少风风雨雨;也难免跌跌拌拌,磕磕碰碰;谁没有辛勤耕耘,艰苦努力?不管你是教书育人,还是博雅从艺;不管你是务工经商,还是涉农弄牧;也不管你是衙门当差,还是参军执政,走过50年的沧桑历程,走到今天,无论是高官显贵,无论是豪商巨富,无论是安贫乐道,无论是困苦维艰,大家都一样,对我们自己而言,都是最成功、最伟大的!回首我们背负了50年的箩筐,收获是多么丰盛:它装满了半个世纪精彩人生的苦乐时光和百味交合的感悟感想,还装满情深意重遍布五洲的桃李弟子和同学朋友,更装满亲情丰盈的儿孙满堂和远亲近邻,说不完大事小事成就硕硕,道不尽虚荣实誉业绩累累。

50年已经过去了,辉煌也罢,平凡也罢,满足也罢,缺憾也罢,都是昨天的事情了。对我们来说该追求的努力了,该负责的尽力了,该放弃的也无力担当了,今天的事情就是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好好生活,天天快乐”。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分忧,让儿女放心,对得起自己的最好选择。千万不要说:我们老了,什么也没有意义了。“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我们只是转换了人生轨道。这是一条舒缓优雅、自得其乐的轨道,有这么一段高质量的经历,人生才算完美。让我们放下世俗纷争,放下名利得失,放下儿女牵挂,返璞归真,返老还童,把50年后的日子过得就像50年前一样简单纯朴,幸福快乐。

祝全体同学健康长寿,家人平安愉快!

上一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下一篇:加强党的督促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