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2023-01-20

第一篇:媒介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探讨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媒介技术同样手机同样如此,将人际交往的便捷发挥得淋漓尽如此,更新换代速度快,基本上是日新月异,每个季致,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就可以将海角天涯的你找到,度都能出新产品。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际关系的也就能够发生任何事情时将你拉到别人想让你到的地影响是极大的,不管是在积极的方面还是消极的方面,方,迅速便捷。也可以在节假日等给对方发上一条祝特别是电子网络媒介技术,一方面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福短信或电话,拉近彼此的距离。 系更加迅速和便捷,一方面也疏远了人们心与心的沟其次,“网络化的交往穿越了时空的控制,拓展了通。总之,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有了开放性。”①网关键字:媒介技术

地球村

人际冷漠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赋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新的形式和内容,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交往模式、交往范围都产生了影响。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着传统的写信,所以人们在联系远方的朋友时需要耗上众多的时间,而且还要担心信在途中是否会遗失,在那个时间里人们总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自己的信,然而,那一份期待的心情,却也是幸福的,收到信的时候也是无比开心的,甚至在回信的时候也是宁静的心情。在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拿起笔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在文字中说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在文字中独到对方的心情。 然而现在的我们,媒介技术电子通信的发展,让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写信这回事,想起某个人拿起手机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就可以,或者是在网上聊天,当时自己什么事情什么心情就可以让对方马上知道。再不能感受到过去人们去邮局或在自己邮箱里等待回信的心情了。 如今朋友不管在天涯海角,你们都可以知道对方的行踪,不像过去,没有事先通知的话你就不会了解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现在先进的媒介技术,让我们能够与全世界的朋友联系,甚至于有了一种说法“地球村”。 所谓“地球村”,就是整个地球就如一个村子一样,你了解世界就像了解一个村子般熟悉,彼此的联系犹如村里一样简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何时都能与对方进行联系。这就是媒介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先进的媒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让我们的人际交往变得迅速和便捷,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对方的e-mail,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联系。 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过去交流的限制,过去写信打电话都不能看到对方,只是根据对方的声音来猜测对方的表情,而如今,有了可视电话、互联网,在交流时你可以看到对方,甚至有任何方面的想法都可以及时交流,可以在线聊天,也可以发邮件。

络媒介以一种以前人们不可想象的方式,让人们联系起来。过去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们,对外面的社会是后知后觉的,发生一件重大的事件,他们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知道。而如今只要他有网络设备和技能,就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方

便的交往与合作。 互联网让人们的人际关系拓宽,过去人们受到空间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无法走入到更多人的社交圈子,不同的价值观在面对面交往中会较轻易的产生矛盾,而且无法避免。现在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更加了解对方,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避免了由于价值观念或宗教信仰而导致交流交往受到限制。 现在网上还有社区或者论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

在其中参与交流,绝对拓宽参与者的人际关系,这是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益处。 再者,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能够让人们的人际关系走向一种集中化,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宗教信仰等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过去人们只了解自己身边的人的兴趣爱好,所以自己的兴趣也只是一个兴趣而已,而

走到互联网便不一样了,人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建立一个群体,例如爱好爬山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群,人们在其中谈论彼此的经历,还可以在业余时间中相约出门爬山,让自己兴趣得到一种发挥,让人们在拓宽自己人际关系时还可以集中在发展一种人际交往。

这种相对集中地人际交往不同于在互联网上畅游,他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发展的,所以能够进行的更加稳定,由于网络信息海量,人们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部分,而根据兴趣而来,则能够快速的找到想要的乐意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还有,人们有根据兴趣建立的人际关系,但是互联网众多人数的参与,能够使人的人际关系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在交往时,人们不可能只是和与自己

有共同爱好或信仰的人交往,来自不同的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你在互联网上会和不同的人接触,所以人际关系定会出现一种多元化。 “传统的人际交往范围一般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职业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②那么在如此的人际关系中,就比较会受到身份地位的影响,从而在发言权上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平等性,下属要受到上层的限制,然而如今在网络交往却不用受到这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任何人都处于一种公平平等的状态,而且相对来讲,也更加的能够畅所欲言,不会受到社会地位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

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人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益处,可以让人们的交流更加的快速方便,拓展人们的交往范围,还可以让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多元化和平等性。但是,媒介技术的新进行也同时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人们利用手机网络等快速的联系上远方的亲朋好友时,看起来似乎拉近了很多人的距离,犹如多年没见的朋友已然可以再网上聊天,或打个电话联系,放佛彼此的联系并没有断开。但是,媒介技术的先进,倒是我么过分的依赖,离开手机网路都不行,而且在联系方便的同时却疏远了彼此的心。

过去传统的交流方式就是面对面,或者是写信,我们都能从言语中感受到对方的情感。然而我们现在靠的是电话网络等,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可以维持着彼此的联系,但是在内心上去却拉不进彼此的距离。靠着机械的东西是不能很好的传递彼此的感情的。面对面的互动,看到彼此的表情变化或者身体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双方的交流,媒介技术在先进,但他终究只是一种机械的东西,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的。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是具有社会性的。我们必须融入到真实的社会,由于靠网络牵引着很多人与外界的联系,现在就出现了“宅男”“宅女”等词汇,这就是媒介技术先进所带来的弊端,人们靠着这些技术,如此便产生了人际交往的局限性,没有真实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在网络上拓宽了人们的人际关系时,却可能在现实中缩小了人们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实社会是人际关系的最直接的表现,使人与人情感维系的方式。

而且,媒介技术的先进性,特别是在网络中,人际交往由于没有真实身份制约,人们在交流中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语行为都不会非常的重视,导致在网络中人际交流中,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一些信任感,别人说什么大家都会冒上怀疑的想法,这相对现实交往来讲,是由于网络中的责任承担相对缺失而导致的,也算是先进的媒介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传统生活的人际交往面是比较狭窄的,一般都是自己熟识的人如朋友、同学、亲戚等,人际交往的规则具有强大的约束性。而网络中则不然,它交往的范

围超出了一种时空的限制,形式是间接的,是一个相对的自由空间,人们无法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再加之规范不足,在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便没有现实的人际关系来的稳固和安全,人们也对其失去一些信任。

如今人们人际关系的维持靠着冰冷的先进的媒介技术,想到与人联系时手机拿出,将事情说出便完成;需要某方面的知识,百度谷歌解决;基本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人们都会想到用机器解决,而不是加强与周边的人联系,久而久之与身边的人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久越来越少,而由此也会引发很多问题。

手机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与其他人更加方便的联系,如朋友父母等,而不是沉迷于手机,有的人手机在手便可以盯着一天,忘记了自己身子何处,不会主动与周围的朋友沟通,和父母更是如此,没有事是不会与家人联系的。网络也是如此,对着电脑,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了。沉迷于这些媒介,脱离现实,对生活中的他人和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和朋友家人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随之也就会产生人际关系冷漠。

人的生活是需要与社会和人接触的,但是媒介技术的发展,让人际关系的情感关系被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所异化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机会大为减少,,本市社会的动物的人,就容易产生孤僻、冷漠的问题。

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人际关系的交往范围和方式,印刷媒介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是极其鲜明的,只是相对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广播电视也同样如此。

新媒介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过度依赖网络世界,迷失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条件越来越好,网络在大学寝室越来越普及,许多大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就宅在宿舍上网,或是聊天或是看电影等等。除了与网络有接触外,就很少和网络以外的世界联系,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会对网络过度依赖,与周围的朋友同学疏远并且可以说的话越来越少,与同学、朋友变得陌生,失去网络的时间会让他们很难熬,甚至是心里空虚,对未来充满迷茫,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学业的正常完成。

2.语言能力下降、缺少沟通。网络的包容性和宽广性表明它信息的海量性,海量的网络对大学生天生有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表现在它的包罗万象和各种娱乐元素,大学生在网络世界过分沉迷,缺少与外界的交流,长此以往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最后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心里障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试析现代化传播媒介对发展边缘县区旅游文化影响 提纲

试析现代化传播媒介对发展贫困地区旅游文化影响——思路

关键词:现代传播媒介、贫困地区旅游文化、影响、发展对策

以贵州贫困山区为例,说明当前传播媒介在发展当地旅游文化方面的现状(有利形势和存在不足)。

有利形势:个别地区已经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比如习水,最重要的优点就是打造特色红色旅游的同时,全方位发挥各种现代传媒的优势,其优点:

1、报纸,为旅游摇旗呐喊:《贵州日报》上的《红色文化:神奇习水的灵魂》

)

2、网络互动性、知名网站的带动作用(目的地指南、游记论坛、微游记)

3、电视,图文声像一体的直观性,电视剧、特色旅游栏目

不足:

1、各种媒介发展孤立,各种媒体没有形成综合宣传的立体模式;

2、媒体宣传时机没有充分把握好,世界水日、植树节之类的,原生态的宣传;

3、不连贯,都积压在无

一、十一黄金周这样的时刻,受众信息接受饱和;

4、贫困地区发展孤立,没有形成跨区域发展模式。

发展对策:

1、充分发挥现有各种媒介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综合立体传播。

(1)报纸 建议发表在网站上的精彩个人游记 投递到大型报刊的副刊

(2)广播 突出音响和声音的优势 带动听着情绪

(3)电视 影视、探索类栏目、乡村一日游

(4)网站 同类型网站的资源共享(链接) 建立官方微博——精彩有奖互动节目

(5)手机当地旅游局与移动、联通等手机运营商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专刊

3、以时间为纵向发展点,根据时节,推出相应活动,增加吸引力。

4、加强跨区域合作,综合发展各类媒介间的优势互通。

由上可以看出,现代传播媒介在习水地区的红色旅游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代传播媒介种类多,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发展变化迅速,有很多传播媒介还没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巨大的能量来。比如:

第三篇:论媒介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论现实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如今,大众传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蔓延开来,它一点点的对我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侵蚀和吞并,又因为传媒本身所具有的对观众猎奇和揭秘等心理上的略微满足,从而导致人们知其不宜反而近而近之,当然,受众的程度是人们自愿选择的,媒介也之所以存在着,它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也是无可争议的。

大家都了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要享受生活而从不是仅仅想要生存,所以金钱的诱惑越来越成为我们多数人的不二追求,当然还有其他生活的享受,但那当然也就只有少数人去做了。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的电视从传统的大众传媒到游戏娱乐时代及观众,只用了不到几年的时间,便风靡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时候它是我们很畏惧的一件事,当然电视也略微的逐渐取代了别的传播介质,因着它的及时性、全面性、迅速性和对于人们的方便性等从而在媒体介质中独领风骚,人们可以边吃着,边喝着,边打扫卫生等就可以轻松的浏览这一切作为信息植入我们的大脑之中,所以更多的人在其中享受这一种足不出户的快乐,从而有更多的人晋级成为“土豆沙发”或“电视人”等等,媒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在利益的趋势下迅速的失去了传统的电视媒介本该有的一些东西,我不敢断言现在我们所看到电视节目均是背后无比强大的利益在掌权,但现在的电视节目大多给我们之中的参与者是巨额的奖励,他们以此为诱饵,在进行着他们的节目。从语言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性格,从电视节目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不仅如此,电视节目还可以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导向,引导受众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节目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在其范围内可以产生传播功效。娱乐节目作为一种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不可否认也扮演着传播思想,推销观点的角色。而在现代社会,人们也习惯了用媒介传播的“信息”作为判断标准去认识我们客观的生活环境。因此,电视节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它要传播的核心是什么,最终会“告知”给人们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思想,从而带来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地发展。在娱乐节目中,娱乐是应该的,搞笑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娱乐节目不止是搞笑和娱乐了,而完全是在游戏人的情感。它希望你笑,胜过无数。这样的无聊文化导致的娱乐元素在当今的社会表现得很明显。所以,我想说在一个不正确的思想背景下作一些被娱乐化的电视节目,而它们只是想要取悦于观众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从而在获得更多的利益的话,这样的恶性循环,虽然两方都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但要是一方只要收视率,只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一方只是面对电视屏幕笑的话,那么我们真要想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对于传媒的真正价值,我只能略说一二,所以在此借用喻国明老师《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中的话来阐述我想说的观点,“传媒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持续地凝聚起目标受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所凝聚的那群具有某种社会行动能力的目标受众了解社会、判断社会乃至作出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来源和资讯解析的“支点”。更通俗地说,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 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可能喻老师说的略微专业不过当我们结合现当代的经济基础和传媒介质的取向,以及观众受众的程度来看的吧,也就理解点了。我们要明白传媒的核心价值,寻找人们关注的凝聚点和电视节目的取向,从而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人们对传媒的一个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其实真正融合的东西是不会永远不会分离的,但我们也要懂得怎样在其中取舍,就像电视节目一样,什么东西可以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运用而生的被取代掉,那些东西是无论外界是怎样个状态,只需要吸收点新的血液,它还是应该保持原有的核心价值。这个很重要。

冯骥才:“我们的文化正走向粗鄙化,即粗糙、粗俗,这决不是危言耸听,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的电视节目真的是不伦不类,缺少文化气息。”所以我想我们该做点什么,或说点什么,或想点什么了,这样的风气已经形成,在这里我不想说这是什么经济或者利益趋势着它的,因为它们本身也是让我们幸福的东西,我们或许没有办法阻止它,但我们可以改变它,我想说三点,第一:必须全新提高受众者的综合素养,因为再好再烂的传播媒介没有了观众,它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要从受众开始。第二:必须全新的去认识和理解传播介质,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取缔我们需要的新鲜血液要让它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鲜活起来,也只有更好的去认知和理解它,我们才可以知道它是什么,那么之后的就不难了。第三 :必须要有一个崭新的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新型的团队为底蕴为支撑,不然就无法将传播媒介推向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竟而前行缓慢。

10级 编导一班

吴凯哲

第四篇:媒介变迁对新闻策划内容的影响(小编推荐)

媒介变迁对新闻策划内容的影响

一、媒介变迁概述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就目前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移动电视、数字电视、交互网络电视、博客和播客等等。而在这些新媒体中.人们又习惯于把网络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最近几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报道,以及时、全面、海量的报道赢得了广大受众喜爱.并对引导社会舆论起到重要作用。 新媒体之所以异军突起.主要是其传播特性具有明显的优势。新媒体传播与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比如突发事件等社会新闻,其消息源在几分钟内就可能通过手机轻而易举地突破人为的防线。采用点对点再到面或者点对面的传播,把信息辐射到更广阔的空间;网络传播中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检索性满足了受众更大的信息需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是多媒体,更亲近人的多种感官。这些都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新媒体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能借助手机、博客、BBS等发布新闻,表达观点。因此,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通讯员和记者,每个人都是编辑,每个人又都是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对于纸媒等传统媒体而言.其时效性不仅大打折扣.而且也更无独家新闻可言。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同一题材上竞争。

从日常生活出发,我只能简谈一下代表性工具手机的特点和影响。时至今日,可以说手机是大部分人获取资讯的主要工具,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诞生时只有简单的通信功能,之后手机功能的发展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在手机用户遍布全球,手机网络几乎无所不涵的今天,手机的多样化功能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捷,这预示着手机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为受众传播迅速而全面的信息。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它自身确实具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手机的体积精小,随身携带的时候十分方便,同时手机可以随时收发短信、电话、彩信等等信息,它在时间上的随意和方便是其最大的特点。其次,以上所述的手机在时间性方面的特点使得手机传播信息的速度同其他媒介相比遥遥领先,而因为手机具有其自身的连结网络,所以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把信息进行扩散式地传播和接力。有很多时候,在新闻发生的同时,手机媒体往往倚仗其自身的这种迅捷优势,将信息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发散开来,这种速度要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介。第三,手机技术是芯片电脑技术的高度浓缩,用户对手机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与在电脑上的操作相类似,对于接受、发送信息,编辑、存贮或删除信息等的操作都十分方便简捷,更何况目前高性能,拟电脑化的操作系统是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用户在手机操作上所得到的方便灵活之处,正是手机这种媒介形式在传播方面对信息编辑处理能力的方便灵活的具体体现。同时由于数字电子技术的支持,手机的体积小,但存储的数据量却很大,这种性能比使用户的随意度大大增加了。

二、新媒体兴起对新闻资源的影响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冲击,改变了当前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具体表现为:

1.新闻信息资源丰富,信源扩大。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不仅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技术,而且人们的生活也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世界里得到了高度浓缩体现。这一切都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内容和筛选渠道。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将传统电视媒体带人了一个新的“共生环境”,众多网站汇集了海量信息。在一个价值多元化、诉求多元化的信源环境中,通过浏览网页获取新闻信息、了解新闻背景、发现线索,逐步成为记者基本的工作内容,甚至虚拟论坛中的某些“真知灼见”能给报道以启迪,正如在‘,杭州飘车案”中,众多网民就曾质疑警方车速仅为码的说法、肇事者撞死人当晚怎么还能回家上网、是“交通肇事”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等。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源结构复杂多元,更加需要记者冷静判断,多维度的思考,找寻信源中的合理因素,重视不同的观点,有助于新闻报道的平衡和客观。 2.新闻受众资源改变。讲求个性和互动数字化的新兴媒体通过提供海量的信息、广阔的渠道和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塑造了全新的受众群体,也直接改变了新闻受众资源的面貌:在构成上更加多元化,传统与新兴交融并存;从消费方式上看.更讲求多样性和个性化——由过去被动接受媒体提供信息,变为主动去寻找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积极参与信息的加工和及时反馈:由只能接受两三种单一的媒介形态,变为习惯于在不同媒介形态和传播状态间游走切换。

3.新闻人才资源改变。采编队伍“草根”化,新媒体信息的流动模式,使得任何人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获取信息,也可以经济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包括参与新闻生产。一些并不具备新闻专业技能的网民、手机拥有者、博客播客们,开始主动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借助新媒体工具采集,并以手机图像、手机短信、博客日志等方式,使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在以数字媒体为核心、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媒介接近使用权和信息发布的控制权由大众传播媒介集中统一掌握向其他社会主体分散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门槛降低,电视媒介原有的限制被极大地削减了,传播权力呈现“反转”现象,一点点地向“受众”汇集。在互联网和网络视频技术发达的今天,、手机、相机都有摄录功能,普通民众成为公民新闻的积极实践者,可能成为某些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击者。比如最早报道央视火灾的并非新闻记者,而是一位事发时刚好路过的网民,他用手机拍下照片并上传到了网络,甚至有一些公民自发调查热点社会事件,通过网络等自发性媒体发表调查结果,影响社会舆论。

三、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的变化

面对新情况,新闻策划的定位、流程显然也需要作出新的改变。新闻报道策划作为在实践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策划活动,在当前的新闻竞争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和大众传播面貌的随之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策划也开始面临数字化创新的挑战与压力。

新闻报道策划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对于报网互动的新闻报道策划而言,一个标准的生产链条是:网民报料一记者求证一新闻成品见报一网民读者评价甄别一再见报,这个链条还可以局部或者全部多次循环。在这个链条中,核心的是传统媒体,即记者的核实与求证,传统行业历史积累的品牌、权威性、专业性、新闻记者和采访权,难以替代。即使网站获得新闻采访权,这种模式也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这是因为纸质媒体具有后发优势,其所做的已不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关注其延伸和纵深性,由此可见,新旧媒体的互动使得彼此所要承担的功能开始差异化,网络更注重新闻的时效性,而传统媒体则更着眼于新闻的深度。 新闻报道策划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既可以利用原有的纸质平台,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甚至论坛等各种表现形式融入其中,使报道策划形成立体、多维的网状结构,实现“多种信源、同类声音、异类表现",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信息冲击。

(一)、传统媒体的优势——内容取胜

传统媒体的策划优势在于内容优势。新闻报道策划主要是对内容的运作,如选题策划、采访策划、文本策划,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在内容上做出新意,内容优势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经验优势。在多年的新闻策划实践中,传统媒体积累了丰富的策划经验,一些媒体形成自己独有的报道风格,定位更加清晰。队伍优势。新闻策划的实施需要队伍的支撑,传统媒体在多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专业的、具有强大采编力量、策划能力突出的队伍,构成了新闻策划的雄厚基础,这些优势是新兴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网络化社会中,网络具有存储、发布海量信息的优势。

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报道材料,包括新闻线索、新闻资料乃至原创报道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新媒体在信息的发布方面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尤其是近两年博客、播客、手机短信等的兴起,带来了其原创能力的提升.开始转而向传统媒体大量输出内容资源。如今传统媒体已习惯于从网上全方位搜罗最新最热门的话题、新闻和资料信息,进行信息的“二次开发”和整合发布。如央视的一些栏目在新浪网上的显著位置征集新闻线索.配合报道开展受众调查;一些媒体强调在报道中,高效率地从数字数据库(如新华社的多媒体数据库)中获取相关资料,在这方面,国外媒体的运作方式也可提供借鉴。在一些重大突发性报道策划中.广泛发动公众通过新媒体传送他们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采集的图像、文字等信息。为了广泛拓展信息源,传统媒体需要在平时就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发布链条,如开通短信平台、团结博客群,发展所谓“嵌入式”(“嵌入”普通人群)采编队伍。

充分采用多媒体互动报道方式报道方式主要考察的是新闻稿件及其报道手法的整合,是报道策划中最能体现创新性的方面。传统新闻报道策划中,报道方式讲求的是各种新闻文体、版面编排、报道规模等合理有效的采用。新媒体环境下的报道策划则要研究如何适当采用新的载体和新技术手段,运用多种传播符号,将信息资源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和增值加工。具体来看.就是在报道中采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制作发布新闻,将包括博客、搜索引擎、FLASH、网络专题、网上直播、在线访谈、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形式充分使用,使报道集文字的、视频的、音频的、数字的媒体发布于一身。从现阶段国内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在报道中采用新媒体手段还比较有限,多停留于“报网”、“台网”合作。但手机业务的展开和数字技术的加快开发,手机电视、手机报以及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其他新媒体,都已经陆续加入到新闻传播的行列中来,使报道更加立体丰富。采用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另一个好处是互动平台的建立,带来反馈渠道的高效畅通。对于报道策划来说,反馈信息是整个策划系统的重要构成。.目前报纸和广播电视比较爱用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与受众展开互动,如短信留言、专题论坛、连线直播等。

(二)以电视媒体为例看新闻策划

1.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应树立新型品牌节目意识。策划相对较为单调、主要以新闻内容播报为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特点,而这也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电视新闻节目也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创新,通过增加节目播出形式的方法,提高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充分的将现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并给予自己合理的定位,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当以电视和栏目的定位为基础。因为新闻策划的创造性相

所以只有编辑与记者充分的发挥个人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新闻信息收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必须根据已经确定的参考框架来实施。而所谓的参考框架就是栏目和媒体的定位,也就是说,新闻策划中应该从受众的角度对栏目和媒体进行考虑,认真的分析受众需要何种信息,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在什么时间为他们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为受众群提供最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报道,同时也实现了新闻策划的有的放矢。

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应当注重新闻题材的时效性。目前,群众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手机或者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采编、修改、播报等相关的环节,而这也就大大的降低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灵活性。但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新闻节目必须改变以往的延时播报的方式,而逐步的向现场直播的方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4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应创新传播方式和技巧。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并且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创新与改革。所以,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就必须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技巧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其市场竞争力不断的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应该集中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并且积极的发展新的收听模式;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对大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容。此外,在已经建立的官方网站上,上传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目和音频,才能使影响不断的扩大,从而达到吸引更多观众的目的。

5.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应符合观众信息需求。知识密集型、专业性强、服务性等特点是新闻报道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特点。特别是财经类的报道,更加的需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使广大受众得到比较客观的信息。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对受众需求信息的方式进行充分的调研,同时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使广大受众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事件本身的真实面貌。在进行财经报道时则需要充分的将报道的内容与相关的资讯结合在一起,是观众可以详细的了解消费和投资的相关信息。另外,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最佳的传播时间,只有最佳的播出时机才可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从本质上来说,电视新闻策划是一种以创造性活动为基础的新闻传播,其对采编人员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策划的根本宗旨是根据受众群需要的信息和方式,为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信息。综合上述讨论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要使电视新闻策划真正取得成功,应对新闻策划、电视栏目的定位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加强内容和主题的选择,做出更有特色的栏目,并能够在最佳的播报时机,以受众群需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报道。

第五篇: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影响旅游营销必备(定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媒介传播的理论基础„„„„„„„„„„„„„„„„„„„„„„„„„„„2

(一)“五W”模式„„„„„„„„„„„„„„„„„„„„„„„„„„„„„„2

(二)媒介传播的概念„„„„„„„„„„„„„„„„„„„„„„„„„„„2

(三)媒介传播旅游景区品牌的过程„„„„„„„„„„„„„„„„„„„„„„2

二、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影响„„„„„„„„„„„„„„„„„„„„„„3

(一)塑造了景区品牌„„„„„„„„„„„„„„„„„„„„„„„„„„„„4

(二)放大了品牌效应„„„„„„„„„„„„„„„„„„„„„„„„„„„„4

(三)显示了旅游景区品牌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4

(四)提高了公众对旅游景区品牌的认知和态度„„„„„„„„„„„„„„„„„4

三、实现景区品牌价值增值的对策„„„„„„„„„„„„„„„„„„„„„„„5

(一)了解媒介特点,选择恰当的媒介„„„„„„„„„„„„„„„„„„„„„5

(二)分类品牌,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5

(三)优化配置,内外营销媒体互补„„„„„„„„„„„„„„„„„„„„„„6

四、结语„„„„„„„„„„„„„„„„„„„„„„„„„„„„„„„„„„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旅游学和传播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影响。旅游景区品牌的兴起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景区的品牌不再是单纯品牌名称,其包括着丰富的内涵,景区品牌定位与战略将会全面影响景区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旅游景区品牌是一个景区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形成行业中的差别优势,而媒介的传播可以影响受众对这种优势的认同。更重要的是通过品牌管理,让顾客通过消费,感知或体验该景区的品牌核心价值,提高顾客对景区品牌的满意度,实现顾客推荐,促成其他消费者前来体验景区的产品及服务。

关键词:媒介传播;旅游景区品牌;影响

The Influence of Media Communication on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Bian Qian Tutor

Wang Jianxi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will use the knowledge of tourism and communication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media communication on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The rise of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of the travel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It is no longer a simple brand name, which includes abundant intension.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will influence all operational and managerial activities of the scenic spot with strateg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is an advantage for a scenic spot in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can make people agree the advantage.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se brand management to make customers know more about the value of scenic spot. In this way, we can get more customers. Key words: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brand of scenic spot; influence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景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旅游景区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对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景区品牌传播是指景区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手段,例如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以提高景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从而实现景区品牌价值增值的目的。但是如何进行品牌传播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传媒拥有着巨大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是旅游景区进行品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主要运用旅游学和传播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的影响,供旅游景区参考,以期推动中国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 媒介传播的理论基础

(一)“五W”模式

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很早就提出了传播的线性模式,即“五W”模式。“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 (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1]。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 “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 “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二)媒介传播的概念

媒介主要有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印刷媒介包括第一传媒——报纸、杂志等,电子媒介包括第二传媒——广播、第三传媒——电视以及第四传媒——网络等[1]。 在传播学中,媒介传播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就是利用广播,电视,书籍,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旅游景区品牌要想被公众所接受,除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外,离不开媒介的传播。 把一个旅游景区品牌传达给公众并使之认同,媒介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会对旅游景区品牌推广产生不同的效果,这要求旅游景区在通过媒介推广品牌时,必须了解各类媒介的功能特点,把握好媒介的传播过程,有选择地使用。

(三)媒介传播旅游景区品牌的过程

媒介传播旅游景区品牌的过程,其实也是旅游景区利用大众传媒提高自身知名度的过程。 1.明确传播内容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行业,它向社会公众提供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一种最需要文化底蕴的特殊商品,因此,在旅游景区品牌推广过程中,媒介所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品牌的“内涵”,即旅游景区的文化背景、服务承诺、社会效益、管理水平等,以及旅游景区品牌所反映出来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媒介传播有其必须依附旅游景区品牌的内容。首先表现在对旅游景区相关原始资源的依附,没有资源,媒介传播就没有内容,传播过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其次是在依附内容的基础上对旅游景区品牌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加工、组织、开发,增加品牌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引起公众的关注,提高“旅游景区品牌”拥有者的满意程度;最后,要明确的是在这里媒介实施传播的前提是对旅游景区的目标顾客(存在的和潜在的)的接受行为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所以传播要杜绝低级庸俗,增加积极健康的有用信息。

2.确定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媒介的定位,是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生发出的概念。市场定位理论所强调的第一项原则就是“消费者导向”原则,认为成功的定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如何将定位信息有效地传达到消费者脑中,二是定位信息是否与消费者需要相吻合[3]。所以,媒介的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从对媒介市场的分析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决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传播发展经由“大众”变为“小众”、由“广播”变为“窄播”任何一家媒介想要覆盖全体受众已经不再可能实现。了解受众定位就是发现哪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旅游景区品牌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品牌推广的决策。受众定位是媒介实现市场占位的基础,因此,旅游景区选择媒介,必须考虑媒介的“覆盖”,即可发挥影响的区域范围,也即该媒介受众的分布区域;必须考虑媒介的“触及率”,就是旅游景区品牌信息经媒介传播后,触及到的人数与覆盖域内总人数的比率,触及率越高,媒介的可用性越高。这里,旅游景区还要重视媒介受众群体的成分、层次和接收状况,强调品牌信息的目标受众要尽可能和媒介的传播对象相一致。媒介的功能定位是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立足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做出的决策。功能定位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基础,考察受众的信息需求,其次以媒介主办者主观愿望(投资目的) 为基础,即结合媒介主办者对媒介的角色期待而确定。面对同一地区受众的媒介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因此,旅游景区品牌推广要有一个适合的功能定位的媒介,才能获得较大的信息发行资源,最终获得良好的品牌效益。 3.设计传播内容

设定传播活动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传播活动在社会上展开以后所要引起的预期反应,以及由这些反应所产生的推广效果, 这要求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 4.制定传播任务

这是媒介为现实传播目标而安排的具体活动。媒介只有展开活动,才能逐步传播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从而实现传播目标。媒介要对此具体活动的方式、内容、程度、流程作选择,由于这些都关系到具体传播计划的执行,所以每一项都必须做到切实可行。例如,考虑传递旅游景区品牌所需的最佳方式,选择适合的传递方式,提出活动的启动、发展、高峰、收尾诸阶段,以及每阶段的目标、任务、效果、实施步骤。 5.控制传播内容

控制是依据计划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做到凡事心中有数,凡事都在掌握之中。从控制的定义知道控制对于媒介传播有两方面作用,即检验和调整作用,它使传播旅游景区品牌的行为和设计相吻合,从而做到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分析偏差并予以纠正。针对媒介对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传播的运行过程(信息输入——转换——输出),对每一段分别采取预先、现场和事后控制。媒介对其传播信息的有效控制,依赖适宜、有效的控制系统,它要反映旅游景区品牌推广的要求,符合媒介内部的职责和分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关键信息重点控制,总之要客观准确、灵活多变、经济合算、有针对性、有具体行动[5]。

二、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影响 旅游景区决定进行品牌推广,就要依靠各种手段和方式传递品牌信息,大众传媒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媒介通过自身作为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对社会公众的认知、判断、决定以及相关行为施加自己的影响,特别是媒介持续的信息传播,“塑造和控制”人们的关注点、议题选择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五W”模式告诉我们,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传播活动只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才算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传播。

以电视广告为例,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形成深刻记忆,是旅游地品牌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目前,在旅游景区品牌推广中较多地运用电视广告的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的形象宣传,通过一般片长在30-60 秒的电视广告片,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如在诸多省级电视台发布的“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些都有助于景区品牌的传播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娱购”,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模糊传统电视广告劝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的“康泰旅游电视杂志”和香港永安旅游的“永安旅游电视杂志”。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的地方电视台,都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旅游节目或电视广告[6]。这些形象的电视广告将旅游景区品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成功的展现在受众面前,对景区品牌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网络媒体传播也是目前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由于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和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发布上都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广告主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受众不同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市场宣传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景区品牌推广的最佳形式。此外,虚拟社区的共征性能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广告信息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程度,使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及时更顺畅,有利于旅游景区建立更为详细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了解旅游者心理,把握市场动向。由此可见,媒介传播对旅游景区品牌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塑造了景区品牌

媒介传播是旅游景区塑造品牌的重要环节,它连接着品牌构建和品牌实现两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旅游景区在科学组织所要传播的品牌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景区战略目标针对性地选择目标市场以及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方式、时间等以达到向旅游者高效传递品牌信息,让消费者通过体验旅游景区品牌的核心价值来获得各种价值诉求的满足,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赢得其对景区品牌的青睐,实现品牌资产的积累。因此,媒介传播是实现旅游景区与旅游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在其心目中形成良好品牌形象的关键所在[7]。

(二)放大了品牌效应

一个旅游景区的品牌力量来源于什么?不断打造。而不断打造靠的就是媒体,媒体的宣传十分重要。例如,千岛湖过去讲叫做“嘉陵江水库”,因为是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水力发电厂,是人工湖水。千岛湖出名首先靠媒体,媒体为什么关注?就来自于94年3月31号发生的震惊全世界的“94331事件”,首先大家认识千岛湖是一个杀过人的人工湖。但是这个事件为什么到现在,人们再听到千岛湖一般人肯定会想,这个地方是风景非常好、生态非常好的。千岛湖啤酒,由于有“千岛湖”三个字它的价值一下子翻了15倍,从八千万一下子和日本的企业合资变成15个亿的价值。这就是一个品牌的力量。所谓的“五指营销法”里面,把中指给媒体了,中指可以撑起一片天。如果一个旅游景区要走出区域,走出国门肯定要靠媒体,媒体的作用是什么呢?放大了品牌效应。

(三)显示了旅游景区品牌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文化的传播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全面而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大众传媒也不是被动的承担传播任务,其发展也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一种力源。大多数旅游景区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景区品牌中蕴含着景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大众传媒通过它强有力的传播渠道,多媒体全方位的宣传,将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展示得恰好处,使公众在到该景区游览后能够充分地领略品牌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满足内心需求。现代旅游者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品牌传播则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这部分需求。它围绕着品牌核心价值展开,以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让旅游者全方位地感知或体验景区的品牌核心价值,例如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产品特性、品牌形象等,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促使其再次购买景区旅游产品或向其他旅游者推荐。

(四)提高了公众对旅游景区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游客对旅游景区品牌的认知和态度增加,就会使旅游景区在激烈的服务产业竞争中获得良性发展。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传播学的培养理论告诉我们,大众传媒从认知的层面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会影响人们的决策。有了旅游顾客对旅游景区品牌高水平的知晓度和忠诚度,景区品牌的无形价值就会增加,对游客的影响力也会增加。当传播效果认知和态度的层面上升到行动的层面时,景区的游客量就会大大增加,也就最终达到了有效传播。

但是媒介传播有时也会对景区的品牌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媒体经常会曝光一些景区的环境不卫生,或者客流量过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环,以及在危机传播中受把关性的影响所报道出来的一些事件,都会对景区的品牌传播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大众传媒对公众的影响力不是百分之百,受众也会受来自外界各种舆论或其他方面的影响,反作用于景区品牌的传播。

三、实现景区品牌价值增值的对策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连汽车上都打满了广告。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个景区的费用是不多的,所以景区在进行品牌宣传时,必须选择合理的媒介传播策略。

(一)了解媒体特点,选择恰当的媒介

印刷媒介是视觉媒介,非强制接受的性质给予受众较强的阅读自由度,由于可保存性强,便于旅游景区进行深度的品牌信息传达,但要注意避免选择时效性相对较差的(尤其是出版周期长的报刊),那样会增加受众范围的局限性,感染力相对较弱。广播是听觉媒介,传播迅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受众多,伴随接收移动收听,声情并茂,大众参与性强,另外技术简便价格低廉,这为旅游景区品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基础,但广播的信息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受众的选择性差,因此旅游景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广播内容。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将报纸和广播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将旅游景区品牌推广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有文字无法比拟的现场感,时效性强,但与广播一样不易保存信息,也受节目时间的限制[8]。网络拥有图文视听多功能,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可更好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网民选择范围宽泛,较前三种媒介成本更低,不足之处就是网络的使用者要有相应的信息检索技能,且必须在有网络设备的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景区应当依据不同的传播信息选择相应的媒体。

(二)分类品牌,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 1.专业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对于旅游业而言,专业类品牌信息媒介工具,主要集中在旅游行业的旅游类杂志、旅游类报纸、旅游类网站以及所有的旅游行业会议活动。通过专业化媒介工具,容易吸引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引发普通报刊杂志的专栏报导,也容易满足顾客对景区深入了解的需求和欲望。一些与游客密切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属于关注的重点。比如民航、大型酒店自办的报纸杂志等。这一类媒介工具对于吸引潜在顾客和游离顾客,会产生特别的影响力。 2.常规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常规性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影响目标市场日常生产、生活的电子媒介和印刷品媒介工具,实施品牌信息传播活动。电子媒介工具,主要包括电视、广播;印刷品媒介工具则包括普通报纸、杂志和内部各种印刷品等。 3.专题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该策略是旅游景区品牌管理者,为了实现明确的品牌传播目标而组织专题类文章,针对目标市场发起的“品牌宣传总动员”,是展示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专题类文章的主要传播工具,应该以专业性报刊、电子媒介和国家级综合类报刊作为首选工具。 4.促销广告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旅游景区品牌需要通过促销手段,来吸引目标市场中更多的游客到景区来旅游消费。特别是“五一”和“国庆”等大假迎来的旅游黄金周,更是各个旅游景区品牌促销活动的集中传播时期。从促销的形式来看,主要可以采取举办旅游促销说明会、发放相关的促销印刷品资料、促销人员的上门推销以及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做促销广告等。 5.VI设计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在中国的旅游景区品牌开发手段上,可广泛使用企业营销中的CIS战略进行旅游品牌的信息传播。但我们在旅游景区品牌的CIS战略实施问题上,显得关注不足、行动迟缓,远不如企业那么重视[10]。其实,引入CIS战略,以视觉识别为表现形式的VI设计,可以成为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是目前知名度低的景区传播品牌的良好策略。 6.音像类品牌信息媒介传播策略 音像类品牌传播手段,随着电子媒介工具普及程度的大众化,越来越受到品牌传播者的关注。音像类品牌信息工具,主要表现为用DVD制作的景区风光片、景区风景图片、景区主题歌曲等。DVD类景区风光片,是当前许多旅游景区品牌管理者关注的首要工作,并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对于景区风景图片,则被品牌管理者所忽略。至于景区主题歌曲,由于创作水平的限制,一般的旅游景区管理者不敢涉足。但是,《神奇的九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有些景区的美丽风景,被一些导演选为电影、电视剧的外景地,可考虑将把这些影片的相关部分资料制作成纪念品赠送或优价售给游客,以扩大景区在顾客中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优化配置,内外营销媒体互补

景区应因地制宜,综合优化配置内外营销媒介,以取得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在外部营销媒介方面,一方面应投资在电视广播、旅游杂志、宣传册、海报、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媒介上开展宣传,还要邀请海外旅行机构和旅游记者参加体验旅游活动,以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轰炸”来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另一方面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科技营销手段,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来宣传景区品牌。

在内部营销媒介方面,景区应灵活运用企业内部的多种营销媒体宣传品牌,主要包括:景区的建筑造型和环境布置可以形象地传递景区品牌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文化特色;各类办公用品不仅具有公务上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宣传上的特殊功能,成为景区对内、对外沟通的重要信息载体;景区运输工具,包括工作车、运货车、接客车或贵宾用车等都可以实现宣传景区品牌之目的,不仅效果持续时间长,而且宣传面大;景区员工制服是体现景区特色的直观形式;景区内各类指示性、标识性路牌都可以向公众传递景区品牌信息。而旅游纪念品被游客送给亲朋好友则更是起到了间接传播景区品牌的功效。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景区品牌的推广离不开媒介传播,行之有效的媒介策略可以增强旅游景区品牌价值的提升。景区在塑造品牌时,选择的营销渠道有很多,媒体渠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希望旅游景区品牌建设者能认识到媒介传播的重要性,也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策略能为旅游景区品牌的媒介营销提供一个参考。

上一篇:美国总统演讲精彩选段下一篇:民警两学一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