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管理规定

2023-02-11

第一篇:人力资源工作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

一、 主要工作计划

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先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二) 落实与完善公司流程体系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能、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形成岗位说明书。

(三) 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工资结构,建立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四) 建立完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五)做好人员流动的控制与劳动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质量。 注意事项:

(一)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定人力资源工作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将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二) 人力资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需要公司领导

1 / 6

予以重视和支持。

(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针对每项工作都将制订与目标相配套的详细工作方案。每个目标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制度、表单等,也将根据目标具体落实。

二、具体实施计划

(一)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1、 目标概述:

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这项工作领导已着手做,人力资源应做好后续的工作,并认真执行。)

2、具体实施方案:

(1)2013年7月底前完成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

(2)2013年8月中旬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草案并征求各部门意见,报请总经理审阅修改;

(3)2013年8月底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公司人员编制方案。公司各部门配合编制本部门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

3、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

(2)每一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

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组织架构一旦确定,不能随意变动。

(二)落实与完善公司流程体系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能、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形成岗位说明书

1、 目标概述:

建立与完善公司制度与流程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形成岗位说明书,让所员工都能够清晰的了解所在岗位标准以及超越或低于岗位标准的奖罚措施,形成明确的工作目标。

2、具体实施方案:

(1)2013年7月底前各部门提交部门制度与流程、编制岗位说明书

(2)2013年8月完成公司制度与流程及岗位说明书的梳理,报请总经理审阅修改;

(三)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1、具体实施方案:

(1)2013年7月完成公司现有薪酬状况分析,结合公司组织架构设置和各职位工作分析,提交薪酬设计草案。即公司员工薪资等级、薪资结构(基本薪资、工龄津贴、学历津贴、职务津贴等)薪资调整标准等方案。

(2)2013年8月完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并报请总经理审批通过。

2、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薪酬体系的设计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制订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此项工作,必须端正态度,确保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四)建立完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保障人力资源事务有序执行,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完善。

2、执行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必然手段,但制度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要靠在执行后的反馈信息中得到。

(1)为员工创造机会与方式,反馈对公司管理的理解和建议。

(2)全方位了解员工对公司在管理及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及时向决策层提供改进建议。

(五)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1、目标概述:

人员流动控制年度目标: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动争取控制在15%以内,保证不超过20%;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熟悉劳动法

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让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具体实施方案:

(1) 2013年7月30日前完成《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修订、起草、完善工作。

(2)保证与每一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进行劳动用工备案。严格执行劳动合同。

(3) 为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根据公司相关制度程序执行,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和仅和人力资源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三是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动。

3、实施目标需注意事项:

(1) 必须从公司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员工争取合理合法的权益。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避免因过多考虑公司方利益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也不能因迁就员工的要求让公司利益受损。

(2)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并了解每一位辞职员工的真正离职原因,从中做好分析,找出应对方法,确保避免员工不正常流动。

(六)自身建设

1、目标概述: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质量;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和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2、具体实施方案:

(1)完善职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职责进行界定。做好公司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

(2)建立详细的公司人力资源档案。在2013年第三季度(9月上旬)前完成基础档案,并随时更新。

3、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在安排各部门培训的同时,应着力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

4、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质量要求、考核标准。做好每项工作的跟踪落实和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目标的完成。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概述

工作概述

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与消费者地位的提升使得服务行业的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成为主要特征;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司员工的能效是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是个系统,基础模块有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附加模块有岗位分析、人才测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地企业运用最多的是招聘、培训、绩效;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由于资历与能力的限制,操作方式各有千秋;现将各模块的情况做如下说明:

一、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组织所处额动态环境系统,以及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实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岗位获得恰当人选的一个动态过程;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公司人员总量的需求预测、供给预测以及综合平衡,实务操作中主要是组织结构设计、公司人员定编定岗计划、晋升规划、培训规划、薪酬规划;这些实质性工作在公司运作中一般都做不细,原因是这些工作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高管被日常事务缠身,分身乏术;做好公司的长期、中期、人力资源规划有如下好处:1.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比如公司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公司拥有的以及可挖掘的潜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如果公司高管能全面深入了解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在最终决策时一定能有所帮助;2.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公司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服务行业日趋竞争的环境中,产品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我们要想方设法降低运营成本、实行差异化战略来适应竞争的需要,提高竞争力;如岗位调动、晋升、离职等内部因素也会影响公司人员的数量与结构;一般而言,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定稿时间截止在年初,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所以鉴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综合平衡供需缺口,要提前做好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招聘与配置:这是人事部额日常工作,也是最令老总头痛的工作,需要人的时候招不来人,导致用人部门工作滞后;发生这样的情况原因如下:1.在前期没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员的数量、结构没做到合理的预测,对供需没做好综合平衡;用人部门出现岗位空缺时向人事部提出招聘需求,具体要求不详细,越快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人事部整天为招聘而奔波,效果则不太理想;2.招聘渠道未及时拓宽,目前的招聘渠道除了网络招聘、人才市场招聘以外,还有一个渠道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内部竞聘;有些员工具备岗位空缺的素质,但是公司没有横向发展的机制,导致部门人才被埋没或离职;建立合理的竞聘机制对公司的发展、员工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3.面试的标准不具体:不专业的面试人员会把重点放在是否有从业经历、是否能胜任工作这些层面;对于一个岗位来说,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动力才是胜任岗位空缺的才能;4.面试的问题设计不合理,如直接让应聘者陈述自己的能力、特点、个性等问题,因为应聘者的回答对于面试者来说在短期内很难考证,如果让应聘者举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答案,效果就会明显不同,应聘者如果含糊其词或前后矛盾,那么应聘者的回答则会大打折扣;就像苏总您问的,“你有什么成功的案例,讲一下过程”,只要没有这样的推行经历,应聘者一定会含糊其辞,说的前言不搭后语;5.面试官的偏见:因为每一个面试人员的偏爱和过去的经历常常对面试有很大的影响,其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正常的判断,如第一印象、对比效应、以偏代全、

录用压力都属于偏见的范围;6.结构化面试的缺失:招聘管理人员,其面试问题的选择应该与普通员工有所区别,要根据岗位的特殊性进行面试问题的设计,重点突出“背景、任务、行动、结果”,在应聘者简历上无法考察到的信息就会客观的表现出来;7.薪资过低:新增岗位、特殊岗位的薪资标准应根据行业、地区、从业人员的经历综合平衡,然后确定薪资水平,否则公司于所缺人才擦肩而过,岂不悲哀?岗位分析、人才测评虽是独立模块,也属于招聘与配置的范畴;随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的应用而逐步应用;所以我个人认为只要解决上述问题,招聘效果就能很快提升;

三、培训与开发:企业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找一家培训公司对基层、中层员工进行培训、高管的培训是外部参观为主,培训结束后却感觉效果不理想,没去找原因在哪里?这是因为前期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且培训公司培训的内容与员工的工作理念、内容存在差距,没做好培训效果的分析与调查,盲目性太大,培训费无节制;所以钱花出去了,出发点都不正确,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所在;公司在开班前会、周例会、月度经营分析会、甚至总结会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培训方式,也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层面,不知公司的高层领导有什么体会?做培训规划首先要根据岗位、任职人员的素质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弥补员工的不足之处,这才是培训的宗旨;任何一笔培训费的支出,其实都是公司的纯利润在减少,所以培训费要管控,要用在要害之处;参与培训的员工在培训之后要写出个人感受、获得什么养的启发、如何在工作上应用,管理人员据此才可以整整写出培训效果分析,取长补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如团队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并不是通过培训就能在短期内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不断提炼、互相支持才能逐步显示出来的;人员的开发,主要是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的培养问题;首先公司内部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内部培养机制、晋升机制,让员工有奔头,内心里明白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便员工自我激励;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是每个公司的焦点,这要根据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司的战略方向拟定,以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四、绩效与薪酬:绩效管理是个世界难题,很多老总害怕做绩效,因为做绩效考核负面影响太大;众所周知,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倍增业绩,用不好会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导致不同层次的员工抱怨;有个问题要清楚,考核要为管理而考核,不能为奖罚而考核;考核的内容要与员工的工作紧密挂钩,这是考核的关键点;不同的岗位考核的内容不应该相同,相同的岗位工作内容不同考核的重点也不该相同;考核的指标应以量化为主,不能量化或难以量化的指标要慎重考核或者不考核;另外考核的流程要明确,即设定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沟通反馈---申诉----考核结果的运用;在考核的过程中,沟通反馈至关重要,沟通不畅或没有沟通的危害是巨大的,能导致员工的抱怨增大,直至离职;沟通反馈(含申诉)的目的是对考核周期内的工作总结,用来提升下一个考核周期的工作质量;例如我在安奇华联推行的 KPI考核时,采购部对“替换率”存在异议;原因在于采购部对引进单品尤为重视,忽略了滞销商品的淘汰,无疑增加了无效库存,降低了资金使用率;鉴于这些原因,我与采购总监沟通后达成一致意见:淘汰的单品数低于单品引进数量时,替换数量以淘汰的单品数计算;淘汰的单品数高于单品引进数量时,替换数量以单品引进数量计算;

薪酬,顾名思义,即薪水及酬劳,它包括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含义;物质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工资,有固定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提成、纯提成四个方式组成,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运用的方式也不相同,如固定工资对

从业人员来说是个高保障,但对于一部分优秀员工却缺乏激励性,体现不出来多劳多得的层面,时间一长惰性增加优秀员工也变得普通了;零售行业、服务行业常用的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提成两种;总的来说,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运用的薪酬战略差异化很大,主要体现在地区间、行业间的工资水平的高低;非物质方面主要是福利方面,基层员工主要表现在短期的福利,如各种保险、荣誉、外出参观旅游、补贴等;管理人员的福利主要表现形式为红利、补贴、股份及相关保险,主要为双方建立长期合作为目的,包括现在常用的年薪制、相关利润分享、员工持股都是为了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使员工与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并分享利润,也就是说增强了员工的风险意识,把市场竞争的压力、利益机制的驱动力、主人翁的责任感融合在每个员工身上,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凝聚力,从而大幅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只要公司能提供平台,我自信能把绩效薪酬管理工作做好!

五、劳动关系管理:在商丘地区,乃至河南省90%以上的民营企业,对劳动关系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劳资纠纷出现的基率较低;如保洁、保安等劳务派遣的岗位,以口头协议为主。况且内地企业的规模限制,一般都是自行拟定的用工合同或协议,甚至不签任何协议;自2008年新劳动法执行以后,企业的用工风险逐步增大,劳资纠纷也是越来越多;根据公司的情况,即使不能签正式的劳动合同,也要签相关协议,尽量降低公司的用工风险;如果公司出资的技能培训,即使不签培训协议,也要保留相关记录;如此一来,谈何共同发展,谈何利益共同体?我个人认为但凡公司录用的员工,还是签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更为稳妥一些;

六、职业生涯规划:一名员工进入工作岗位,不可能一直做这项工作;在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要根据其知识、技能、特长、兴趣爱好给予调整岗位,一方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适时填补了岗位空缺;当然这与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晋升机制密不可分;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大问题;员工的职业生涯不能在公司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离开公司去寻找另外的发展空间,对公司、对个人都比较遗憾;所以对于员工,以后能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职位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公司,有义务让员工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并且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挖掘个人潜力以及建立职业成功的机会;满足了公司需要,满足了个人需要,也就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七、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沉淀、提炼然后逐步显现的一种独有的行为规范,它既是公司的灵魂,也是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纽带;现在公司做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执行力文化、流程文化的较多,方式以会议、员工手册、联谊会、晨操、游行、相关统一规范的方式贯彻执行!打个比喻,员工如果是珍珠,那么公司就是连贯珍珠的红线,只有连在一起,才是最佳组合;

以上观点是我这几年工作的概述,人事管理工作是我的强项,当然这与以前的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感谢他们,感谢培养过我的公司!如能进入贵公司,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发挥专长,与贵公司一起发展!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截止到今天,我来扬分公司已经整整六个月的时间了。六个月的工作学习、环境适应、思维转变也还算是忙忙碌碌,因忙碌故而充实。可是,当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这匆匆而过的六个月却让我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变,或者说是提高。也许这时候说由校园向职场的转换还为时过早,然而不可置疑的是,这六个月的锻炼让我更成熟了、更自信了、更能以积极上进的态度面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了。毕业之初能来到宝桥扬分公司这个平台能够从事本专业(人力资源)工作是我的万幸。下面就将我这六个月的工作学习作一个小结:

一、工作描述

六个月的工作感觉忙碌,但是总结一下要做的也不过简简单单的几件事:

1、员工报到、离职手续办理。此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了才觉得也不轻松,其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总是会忘记某一环节,比如,体检报告,刚开始就没养成一种习惯,新员工报到了首先要认真看体检报告,看身体是否有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经过几次领导的提醒,现在基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公司,作为大型的制造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动大是很正常的。到目前为止,六个月中,我完成了88名新员工手续办理,其中厂派人员4名,直招人员3名,劳务人员81名;完成了58名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其中厂派人员10名,返聘人员4名,劳务人员44名。从上面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公司人员流动主要集中在劳务人员,厂派和直招人员相对比较稳定。

2、社保与公积金缴纳。虽说这项工作一个月才需要完成一次,但是每次着手这项工作的时候都要十分的小心和细致,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哪怕一点差错都会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因为工作的重要,使得我格外的小心,起初刚接手的时候,非常的紧张,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鼓舞下,我逐渐对自己有信心了,从开始的申报人员数据整理到去财务部申请现金支票最后去社保局缴纳,这一系类的工作,我都是第一次接触,然而,这六个月中我已经独立完成五个月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工作,而且几乎没出现任何差错,这一点是很庆幸的。

3、人事令的编制和发放。到目前已经完成74名员工的人事令编制和发放。刚开始对于这种文字性的工作很反感,特别像人事令这种对文字要求特别高,对人事令中的每句话都要反复推敲,刚开始我也不适应,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不断地练习,现在好了很多了至少对这项工作没有了畏惧感,起初写好一个人事令,需要领导和同事反复的改无数次,我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现在明显改动的次数在减少。发放其实就只是发到相关部门就可以,关键就是前面的编制工作。

4、中铁人力资源系统的使用和数据维护。刚进公司没多久,就很幸运地被公司派往集团公司参加中铁人力资源系统的培训,学习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的数据维护,经过为期六天的培训和练习我对这个人力资源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前在学校也学过类似的系统,可是像这样正规这么庞大的系统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异常小心和认真,回来之后,为了配合集团公司完成整个系统的上线检查,前后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公司1-10月份的薪酬和社保数据整理出来并导入到人力资源系统中,由于培训的时间仓促,学习到的就是一些使用步骤和方法,具体运用到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后来通过边学习边运用的方法一个月一个月的往系统里导入,最后还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通过这次实际的运用我对这个系统有了充分的认识,现在基本能熟练完成各月份的数据导入和人员变动维护。

5、招聘工作。招聘是当初我最喜欢的人力资源模块,在学校也学得比较好,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公司招聘工作时,感觉差别还是有的,因为我们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因此对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我们公司的招聘工作还是主要集中在招聘大专院校和技校学生,主要是偏重技能方面的人才。通过参加几场招聘会,包括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前的沟通和招聘会的组织以及现场招聘会的参加,现在我基本了解了招聘的工作。11月份也在领导的带领下参加过几次高校招聘会,也成功的招到了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通过观察领导面试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招聘的实际经验,对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基本了解。我会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争取尽快掌握独立招聘的能力,能够独立的承担公司的招聘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任务的执行、工作方法的选择、工作流程的熟记现在来说都已经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要想真正的契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融入小到本部门大到整个公司的工作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调整和适应。这个过程或许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工作方法和流程的简单问题,它受到自身性格、思维、经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通过这半年来的自我观察和身边朋友同事的评价,我总结出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弱点:

1、相当程度上的幼稚、不成熟。首先是处事态度和方法的不成熟,在学校里身边都是跟自己年龄、知识结构差不多的同学、朋友,交流起来不用有太多顾忌,但是工作以后要面对很多类型的人群,从普通职工到高层领导,面临这种纷繁复杂、千姿百态的人际网络既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如履薄冰。其次是思维观念的不成熟,有很多问题看的不够透彻、想的不够长远,以致有时会出现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和漏洞。

2、不是足够自信。这一点是我在就业之前就已经总结出来的缺点之一。不过,自信需要底气,底气源于资本,一种心理状态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或者不同寻常的经历,也许对于我在时间上还有点欠缺也许在经历上还有所不足,但是只要我保持心理状态是上进的就不怕起点低,也不怕路途远。

3、表达沟通能力需要提高。虽然我不以为做人力资源要像业务员那样巧舌如簧但是也不否认,语言上的过于木讷也是一个影响工作的缺点,起码在沟通上是一种障碍。

以上是我六个月来的工作总结,以及一些想法,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领导和同事批评指导。总体来说,这半年是以学习和适应为主,真正的工作,或者说做出有价值的工作还在于以后的加倍努力、不断进取。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历时半个月之久,每夜奋战到凌晨,终于在国庆前,将我们所编撰的《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交付于公司之手。现,回想当时完稿时我们七人的情形,至今仍压抑不住内心的澎湃与激动。

在此,我就接案、草拟、编撰《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过程中,自己的些许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1)接受公司的咨询案件阶段:

1、由于主体为公司,那么在接洽过程中,需注意与公司本次项目负责人每一次答复都需处处体现自己专业化的一面。在与其交谈时,用坚定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切勿使用“应该是吧、好像” 等不确定性词语。

2、给公司的任何书面资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形式上需通过排版将重点突出,使得公司该项目负责人能一目了然。其在初次浏览时只看重点,便知其所咨询的各个问题的回复。

(2)草拟《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阶段

草拟背景: 《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的撰写是根据公司方提供的相关实务操作过程中所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些许劳动法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对现行劳动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解与应用以及办案经验的融汇进而制作出来的。《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撰写是在《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的撰写基础上,通过宏观上审视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重点板块进行一一地剖析,如:劳动合同方面、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等等。

心得体会:

1、基于公司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均属于劳动法上的灰色地带,即属于可左可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结合现状、法律实务界中的通说、法理方面来对该问题给出一个我们的回复,以及操作流程。

2、本次编撰的流程:在撰写此书前,需对整个团队进行分工,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各自工作。在各自工作完成后,大家所有的工作再在一起汇总,进行统一集中的探讨。此次探讨完成后,每个人又就自己那部分根据讨论后的大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又统一汇总探讨。这样往返工作3个回合。之后,就最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咨询相 关指导老师,并在老师给出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再一次返工修改,制定完成《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草编版。

3、基于该咨询案多方面涉及公司管理,所以,在制作该书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浏览些许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实务书籍,为给公司出具的意见提供更大的可操作性。

(3)《人力资源实用手册—问答篇》与《人力资源实用手册—综合篇》的定稿阶段:

1、定稿阶段,需再次审核与校对全文

2、定稿阶段,需对全文进行形式上合理的排版,重点突出。一般而言,应在每个大段的开头用两三句来总结本部分的重点内容,并用特殊格式突出。这样,可更方便公司阅读。

3、注意落款

(4)回复阶段:

在将完成稿交付给公司时,应注意及时了解公司的反馈意见,并就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将解决方式再次回复给公司。

(5)个人收获:

1、通过这次公司咨询案,让自己跳出以往从劳动者角度出发的思维模式,改之为站在公司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现行劳动方面法律法规。

2、意识到,在处理实际案件中,最重要的不是看起是否闹上法庭。而是应当真正的以解决此问题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的优与劣以及风险,给当事人提供几个可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当事人自己选择该案发展的方向。

最后,在此,感激与我一同奋战的许腾、黎佳、黄培光、李敏娜、雷俊杰、邹长美------我的六位队友们。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历时半个月之久,每夜奋战到凌晨,终于在国庆前,将我们所编撰的与交付于公司之手。现,回想当时完稿时我们七人的情形,至今仍压抑不住内心的澎湃与激动。

在此,我就接案、草拟、编撰与过程中,自己的些许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接受公司的咨询案件阶段:

1、由于主体为公司,那么在接洽过程中,需注意与公司本次项目负责人每一次答复都需处处体现自己专业化的一面。在与其交谈时,用坚定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切勿使用“应该是吧、好像”等不确定性词语。

2、给公司的任何书面资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形式上需通过排版将重点突出,使得公司该项目负责人能一目了然。其在初次浏览时只看重点,便知其所咨询的各个问题的回复。 草拟与阶段

草拟背景:的撰写是根据公司方提供的相关实务操作过程中所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些许劳动法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对现行劳动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解与应用以及办案经验的融汇进而制作出来的。的撰写是在的撰写基础上,通过宏观上审视整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重点板块进行一一地剖析,如:劳动合同方面、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等等。 心得体会:

1、基于公司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均属于劳动法上的灰色地带,即属于可左可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结合现状、法律实务界中的通说、法理方面来对该问题给出一个我们的回复,以及操作流程。

2、本次编撰的流程:在撰写此书前,需对整个团队进行分工,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各自工作。在各自工作完成后,大家所有的工作再在一起汇总,进行统一集中的探讨。此次探讨完成后,每个人又就自己那部分根据讨论后的大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又统一汇总探讨。这样往返工作3个回合。之后,就最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咨询相关指导老师,并在老师给出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再一次返工修改,制定完成与的草编版。

3、基于该咨询案多方面涉及公司管理,所以,在制作该书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浏览些许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实务书籍,为给公司出具的意见提供更大的可操作性。 与的定稿阶段:

1、定稿阶段,需再次审核与校对全文

2、定稿阶段,需对全文进行形式上合理的排版,重点突出。一般而言,应在每个大段的开头用两三句来总结本部分的重点内容,并用特殊格式突出。这样,可更方便公司阅读。

3、注意落款 回复阶段: 在将完成稿交付给公司时,应注意及时了解公司的反馈意见,并就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将解决方式再次回复给公司。 个人收获:

1、通过这次公司咨询案,让自己跳出以往从劳动者角度出发的思维模式,改之为站在公司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现行劳动方面法律法规。

2、意识到,在处理实际案件中,最重要的不是看起是否闹上法庭。而是应当真正的以解决此问题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的优与劣以及风险,给当事人提供几个可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当事人自己选择该案发展的方向。

最后,在此,感激与我一同奋战的许腾、黎佳、黄培光、李敏娜、雷俊杰、邹长美------我的六位队友们。

上一篇:让课堂教学更亲近学生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