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

2022-08-03

第一篇: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剥离人的超自然的天赋以及在漫长的历史中人获得的人为能力,仅仅考虑人刚从自然中造出来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看到,人这种动物,既没有某些动物那么强壮,也没有某些动物那么敏捷,但总体来说,人体的构造是所有动物中最完善的。只要他能找得到橡果充饥,找得到小溪解渴,还能在一棵树下睡上一觉,那么他的全部需要就都满足了。人类,生存在各种动物之间,凭借他观察和学些的能力,他获得了其他动物的生存本领,因而具有了任何其他动物不能比拟的优势:每种动物都只局限于一种本能,而人在最初也许没有任何一种本领,但是却学会了其他动物的生存能力。人能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而动物只能分别吃其中的几种,因而人比动物更容易找到食物。

由于人类幼年开始就长期生活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中,不得不忍受疲劳,没有衣服御寒,没有武器防身,为了保护自己和食物,他们不得不和猛兽搏斗,并拼命奔跑以逃避野兽的追击,因而人获得了一种强壮的体制,并且几乎不会改变。原始人理解并能掌握的唯一工具就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而我们的身体则因缺乏锻炼什么能力都没有。现代技术使我们变得柔弱而笨拙,而原始人必须使自己强壮敏捷。他们随时准备应对一切变故,始终具备一切力量和技巧来是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关于疾病,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段疾病增多的历史,人类的生活方式极度不平衡,这使得我们的健康变得很脆弱。原始人是不会得风湿和痛风这一类疾病的,但是衰老却是人面对的痛苦中最没有能力缓解的一种痛苦。原始人很少得病,因而不需要医疗,他们受伤时也不需要任何护理疗养,他们只需要过正常的生活,不需要任何护理疗养。总之,不管医学对人类来说多么有用,原始人在生病时只依靠自然,除了疾病之外他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们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自然状态中的人,整日游荡于森林之间,没有劳役,没有语言,没有家庭。既不知何谓战争,也不知何谓关系,他们对于同类没有任何需求,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念头,甚至于根本不能区分他们谁是谁。因此原始人自给自足,清心寡欲,他所拥有的感情和知识与他的处境相称,他只能意识到现实的需要,他只关心那些必须关注的事物,他的智力发展也不超过他的幻想。即便他偶有发明,他也不能传授给别人,因为他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每种技艺都会随着发明者的死亡而消失。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教育,下一代人不会比上一代人有所进步,每一代人都从相同的七点开始生活。许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人类依然生活在原始状态中;人类已经很古老了,而人本身却很幼稚。

人类最早的感觉是自己的存在,他最先关注的是自我保护。大地的产出为他提供所需之物,而本能告诉他如何利用这些事物,饥饿和其他原始欲望使他在不同的时间感受不同的生存体验,在这些原始欲望中,有一种促使他繁衍后代,于是人这种物种得以继续存在而不至于中断。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关注的事物也越来越多,使他们不得不发展新的技术;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断接触,使人们觉察到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最终使人产生某种思考,或者说一种机械的审慎,这种审慎促使人类为保障自身的安全采取最必要的防备措施。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人类产生的新的智慧,这种智慧使人增加了对于其他动物的优越感,使他们诱捕,驯服或是残杀动物。经验告诉他们,人类活动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幸福,因而,人能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共同利益,他可以依靠同伴的帮助;另一种是,由于彼此的利益发生冲突,他便不能相信他的同伴。在前一种情况下,人们松散的结合在一起以满足某种需要,一旦满足便马上解散;后一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视自己的力量强大与否,采取不同的策略——公开使用武力还是诡计。这样一来,人类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关于相互之间的义务以及履行这种义务获得的好处的模糊概念,但这也仅限于遇到眼前利益的时候才会想到,因为他们不会长远打算。

在最初社会开始的时期,一切的进展都是极其缓慢的,在这缓慢的进程中,人类的各方

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伴随着观念和情感的相互推进,心灵和精神开始活跃,人类逐渐摆脱原始的粗野状态,每个人都开始关注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而人们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观: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的关注,这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在最初的差别中,虚荣和蔑视产生了,羞耻和嫉妒也产生了,新的生活所引起的混乱将原始的天真和幸福一起终结了。尊重的观念在人的心底扎根,每个人对所遭受的轻蔑所施的报复与个人对自己尊重的程度成正比。人类的活动已经显现出道德的影响,在法律建立之前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受伤害的唯一评判者和复仇者。这样一来,自然状态中所需要的善良不再适用于新诞生的社会。人们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复仇手段也越来越残忍,对复仇的恐惧起到了严酷法律的作用。然而人类能力扩展的这个时期正处于自然状态的闲散和现在的强烈的自我主义的一种中间状态,这一定是人类最幸福最稳定的时代,因为这个时期最不容易发生变革,并且也是人类经历的所有时代中最美好的一个。

但是当人类不局限于从事那些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技艺,而是从事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时自由、健康、诚实和幸福就开始远离他们。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私有制就产生了。劳役成为不可避免的,广阔的森林变成了需要人的血汗灌溉的茂盛田野,奴役和悲伤随着庄稼一起发芽生长。智者洛克曾说过“没有私有制,就没有伤害”。

冶铁和农业技术促成了这种变革,当人类变得更加勤劳的时候,他们开始种植谷物,开始大量拥有种植谷物的工具。且对土地的耕种必然引起对土地的分配问题,而私有财产的出现,一旦被承认,就必然会带来最早的公正法则,因为要保护个人的财产,人们必须首先拥有一些东西。正是农夫的劳动赋予他权利获得他耕种的土地上的产出,也是劳动使他至少到收获时占有土地本身。然后年复一年,这种持续的占有就很容易转化为私有财产。

事情发展到这个状态,如果人们的才能相同,平等就可能会持续下去,然而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够保持这种平衡:强壮的人劳动所得较多,熟练的工能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聪明的人设法减轻劳动,即便是同样的劳动,一个人可以获得较多收入,而另一个人则难以糊口。这样自然的不平等随着彼此的联系不知不觉加深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通过他们不同的境遇逐渐加大,其影响更加显著,更加持久,并相应地开始影响个人命运。于是出现了际遇的不平等,财富的利用和滥用。这时,人的各种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注自我,这时一个人所有与生俱来的东西都在发挥作用,人与人之间有了等级和出身的区别,这些区别不仅包括个人财富的多少,能影响他人的能力的大小,也在于个人的才智、美丽、体力、技术、价值和智慧,只有这些品质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久之后,这些品质就成为人们必须拥有或者最起码假装拥有的东西了。“假装”便产生了傲慢的虚荣和欺骗伎俩,以及数不清的罪恶。难填的欲壑,对财富的热望,与其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更多的是对于超越别人的渴望,这些欲望,激发人们产生相互伤害的阴险意图,以及一种隐秘的嫉妒。总之,一方面是竞争和对抗,另一方面是人们利益之间的冲突,人人暗藏损人利己之心。这一切灾难都是私有制的结果,也是不平等发展的产物。

在代表财富的符号发明之前,财富仅仅指土地和牲畜,当这些财产在数量和范围上不断扩张占据整个地球的时候,人们的土地彼此相邻,一个人只有通过损害他人的财产才能扩大自己的财富。同时,那些多余的人,他们或者太虚弱或者太懒惰,不能有收获,尽管没有失去什么,却变成了穷人,因为他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改变,而他们依然如故,于是他们不得不从富人那里接受施舍或者偷来事物。这样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就产生了统治和奴役,暴力和劫掠。对于富人来说,他们一旦体会到统治的乐趣,就会鄙视其他一切乐趣,他们一心只想征服和奴役邻居。

这样,强权者和弱势者都将他们的强权和贫穷视为一种针对他人财富的一种权利,在他

们看来,这种权利就是一种财产所有权。平等一旦遭到破坏,可怕的混乱就会随之而来:富人和穷人之间相互劫掠,最强者和先占者之间发生持续不断的冲突,不发展到战争和杀戮决不罢休。无论他们如何为自己的巧取豪夺进行辩护,他们都明白他们的财富基础本来就是不稳定也不是正当的。而且富人和他同等的人之间相互嫉妒,因而他们不能联合起来对付数不清的联合起来抢劫的人们。迫于形势的压力,富人们最终想到一个人类智慧所能想到的最为深谋远虑的计划,这个计划使他们的敌人变成对于他们有利的人,联合所有的反对者,给人们灌输新的观念,为人们建立新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富人有利就像自然法对他们不利一样。

怀着这种目的,富人就邻居们讲述一种可怕的情景:如果每个人都武装起来对抗他人,这样,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不可能得到安宁。讲完之后,他轻而易举地编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诱惑别人实现他的目的。他说:“让我们联合起来吧,保护弱者免受压迫,制约强者的野心,使每个人的财产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保护。让我们建立公平和和平的规则,人人遵守,让强者和弱者一样相互承担义务,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命运的不公。总之,我们不能和自己作对,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汇成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让它通过智慧的法律来治理我们,保护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抵御共同的敌人,维持我们永恒的和谐关系。”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穷人获得了一副新的枷锁,而富人获得了一些新的权力,天然的自由彻底被摧毁了,而保障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法律却永远固定下来,这种法律将富人的巧取豪夺变成一种不可变更的特权,为了少数野心家的利益,使全人类陷入无穷无尽的劳苦、奴役和悲惨的境地。这样一个社会的建立也使得其他的社会的建立成为必然,每个社会都迅速膨胀,不久就充满整个地球,直到地球上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使人们能够摆脱枷锁,将自己的头颅从一直一线相悬在他头上的利剑下移开。然后各个政治组织之间也打破了平静的自然状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使理性和自然都震怒的民族战争、杀戮和相互报复,以及所有那些以杀人为美德标准的可怕偏见,因而,最正直的人们也把相互残杀当做职责,最终人们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战争中的一天杀死的人数和攻占一座城池所使用的暴力,比在自然状态中所有时代整个地球杀害的人和使用的暴力还要多得多。这就是将人类分裂成不同的社会造成的首要后果。

政府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专制权力。政府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相反,专制权力却是政府堕落的最终形态。他使政府又返回到强者法则,而政府本身是为了补救这一法则而建立的。政治组织的建立是民众与他们选出来的首领之间达成的真正契约,他们双方都约束自己遵守其中规定的法律,而这种法律则是连结他们双方的纽带。人们在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将他们的意志集中成为一个单一意志,对这个单一意志作出解释的一些条款就构成根本法,国家的全体成员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根本法,并且根本法中其中一个条款规范着监督其他法律官员的选任和权限。根本法的权力包括一切维护宪法的职权,但不包括修改宪法的权力。这一切都必须伴之以荣誉,以保证法律和执法者受到公众的尊重。

政府组形式的区别,取决于在创立之初人与人之间等级分化的程度的差异,如果那时人们中间恰巧只有一个人无论在权力、品德、财富还是个人影响力上都非常杰出,那么他就会被选为唯一的执政者,这个政府就是君主制的;而如果有一群人都同样杰出,高于一般民众,那么他们就一起被选为一个团体,这就形成贵族统治的政府;又或者,人们刚刚脱离自然状态不久,他们无论财富或者才干都比较相当,那么,他们就共同组成一个最高的政权,这便是民主政府。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才能发现那种政府最适合他们。

尽管政府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最初,所有官员都是被选出来的。当一个人的财富不能影响到他人的时候,他的功绩能够让他占有优势。因为功绩给人带来天然的威望,或者由于年龄较长,他的处事经验和审慎决断的能力也是一种优势。无论是希伯来人的“长者”,斯巴达的“长老”,还是罗马的“元老院”,甚至仅从“领主”这一词的来源就足以看出老人曾经受到何种尊重。然而,越是老年人频繁当选,选举就越频繁,事情就越是繁琐。于是阴谋开

始酝酿了,派别逐渐形成了,党派斗争愈演愈烈,内战也爆发了,个人生命成了所谓国家幸福的牺牲品。于是最终人们又将回到原初的混乱局面,野心勃勃的官员们,从这种混乱的局面中渔利,将职权永远掌握在他们家族的手中。而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附、舒适、安乐的生活,再也没有能力打碎身上的枷锁,他们宁愿戴上更沉重的枷锁。然后,这些官员就成为世袭的了,掌权者也逐渐习惯于将官位看成自己家族的财产,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主人,而最初,他们不过是一些官员。他们将其他公民视为奴隶,像清点牲畜一样将他们算在自己的财产之列,最终自诩为神,甚至是王中之王。

沿着不同的变革来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的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因此第一个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

第三阶段是奴隶与主人,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的状态为止。

政治上的差别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官员与民众之间不平等的扩大势必导致民众之间不平等的产生,并且,因欲望、才能和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官员们篡夺非法权力来提拔一群走狗,将一部分权力分给他们。同时,人民在盲目的野心的驱动下甘愿受人压迫,进而想法设法奴役别人。从财富和地位的极端不平等中,从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才能中,产生了大量的偏见,这种偏见同时违反了理性、幸福和道德。掌权者费尽心机破坏民众的联合,在民众之间制造分裂。他们制造所有能引起分裂的争端,却又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和谐,他们将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对立起来,使各阶层的人民相互敌对、彼此猜疑,以加强他们的统治。

正是从这种混乱和动荡之间,暴政逐渐抬起他罪恶的头,吞噬一个国家里所有健康完整的事物,最终践踏着法律和人民,在共和国的废墟上建立它的统治。人民不再有首领,也不再有法律,他们只剩下暴君。从这时起,再也没有品行和道德可言,只要暴君一声令下,正义和职责就黯然失色,盲从是奴隶能拥有的唯一美德。

这就是不平等的终点,一个圆圈的封闭点,一切又与开始的起点重合。这时每个个体又回到了最初的平等状态,因为他们同样一无所有,这样,一切都重新回到了强者法则,又回到一个新的自然状态中。这个新的自然状态与原初的自然状态不同,它是极度腐化的结果。此时,暴君是最强者,他是国家的主人,一旦他被驱逐,他连抱怨的权利都没有。他经由暴力建立的政权,最终会被暴力推翻。这样,一切又根据自然秩序行事,因而无论频繁短暂的革命带来何种后果,没有人能抱怨别人的不公正,只能埋怨自己的不幸或过失。

由以上论述可知,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并随着这二者的发展逐渐加深,最终在私有制和法律建立之后,确立为永恒的合法现象。

第二篇:第一课时 尊重平等的人格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2.2 平等待人

第一课时 尊重平等的人格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了解现实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 2.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重点: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课堂导入】

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10年的时间过去,杭州图书馆的全面开放从未停止。从某种意义上说,乞丐和拾荒者处于社会底层,社会公共保底政策的坚实与公平,事关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这段话曾在网上爆红,而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入内阅读,也早已是众人皆知之事。 杭州市图书馆“不拒乞丐”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课堂探究】

探究点1 尊重平等的人格

2013年12月,河南盲人李金生申请报名参加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遭到教育部门拒绝。残疾人不仅参加考试经常遭遇被拒绝的情况,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时,也总是对残疾人“另眼相看”。尽管政府部门的很多岗位,残疾人完全可以胜任,但大多数情况下,残疾人连参加竞聘的机会都没有。 问题探究:(1)你对上述材料中歧视残疾人的做法是如何认识的? (2)结合材料说明,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是什么?

答案:(1)歧视残疾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人生而平等,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容易受到侵害,我们更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应该歧视或轻视他们。 (2)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探究点2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2014年1月21日,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旁听人员座谈会召开。省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郭砾指出:在就业应聘过程中,我省有75.9%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今年全省公务员考试前在网上公布的招考计划中,预招考的5 026个职位中有2 154个限定为仅招考男性,比例高达42.9%,限定为仅招考女性的职位共96个,比例不足2%。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所述现象,请你谈谈如何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答案:(1)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的进步不能一蹴而就,陈旧的观念不会一扫而光。

(2)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但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

(3)人在天赋上的差别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同,都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某种不平等。正因为存在人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

1.尽管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体质、能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人生而平等,这里的平等体现在( A )

A.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 B.社会地位的平等 C.体力和智力的平等 D.财富分配上的平等

2.下列哪一个故事或寓言,讲的是有关“人格平等”( D )

A.有一家野生动物公园,有成群矫健善跑的鹿,并以此吸引顾客。可狼对鹿威胁很大,公园便将狼群全部赶走。从此,鹿变得悠闲自在,体态也臃肿了起来

B.古希腊有一个大哲学家,给众多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每天甩臂300下。学生们都觉得很容易,可一年后,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此人就是柏拉图

C.有个小山村与世隔绝。当地人因水质问题有克山病,都是粗脖子,可他们以为脖子就是这样。一天,山村来了一位旅行家,于是他的正常脖子为当地人所嘲笑

D.克里姆林宫有位清洁工,是个乐观风趣的老太太,她经常对人说:“我和总统普京的工作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收拾的是克里姆林宫,他收拾的是俄罗斯”

3.小文从农村到城里上学,穿的衣服,用的东西和说话的口音都和城里的同学不一样。课后,班里的同学成群地聚在一起,没有人理她,她感到委屈极了。小文的遭遇说明了( C ) ①农村的孩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如城里的孩子优秀 ②小文不善于和城里的同学交往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④城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与小文间的差异,致使这些差异成为歧视小文的根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4.每个人由于个体的因素存在差异,那么我们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采取的态度是( D ) ①增强平等意识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互相抨击对方的缺点 ④对个别人歧视,嘲笑他人 ⑤互相取长补短 A.①②③ C.③④⑤ B.②③④ D.①②⑤

5.小甲的疑问:社会上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人体力超群,有的却体弱多病,有的人出生在大都市,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 你能帮助小甲回答这个问题吗?

答案:金钱、地位等的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上的平等。“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现实生活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是正常现象。

第三篇:不合理的平等造成不公平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锲而不舍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源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或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公平正义问题本身就是衍生于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不公平不急能源与平等的人遭到了不平等的对待,还在于不平等的人被平等的对待了。我个人对这个观点是赞成的。

公平指待人处事中合情合理的态度,即合乎人的正当感情和道义之理,是侧重调解人们交往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不公平现象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例如,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不公正现象: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社会弱势群体生活条件的改善缓慢,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等等。正是这些社会正义问题的表现,由此导致的“仇官”、“仇富”等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当平等的人遭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的时候,便成为不公平。据世界银行、国家统计局和有关学者专家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35—0.45,并认为中国进入了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行列。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群体出现了“暴富群体”和待救济“新贫困阶层”,分配秩序混乱。这表明了众多工作在一线了劳动者他们的汗水付出,并没有换来他们应得的劳动成果,绝大多数的劳动成果被上层阶级所攫取,这对勤劳的劳动者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除此以外,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突出,这都表明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这些现象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当不平等的人被平等的对待了,同样也是一种不公平。在计划经济之下,平均主义思想盛行,建立人民公社,吃大锅饭,追求一大二公。这看似追求平等,实际上却离平等的含义越来越远。事实证明无视人民劳动差异性,一味的追求平均,难以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是必要的条件。

程敏 13经济学班 2014年5月28日

第四篇: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然而,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等等。这些不平等现象使得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育不平等现状出发,试图透过现象寻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实质,从而发现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对于解决教育不平等的一些举措.[论文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平等性 制度 措施

1.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状

1.1教育不平等的涵义

教育权利平等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是指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1]反之,“教育不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1.2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的投入与发展也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教育的不平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大,学生间受教育机会差距大,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差距大.尤其是近期的甘肃校车出的事故,血的教训,更让我们意识到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等.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影响教育不平等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我们要从最根本的因素入手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能够更准确和更好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不平等是由区域性经济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阶层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等造成,归根结底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是制度不公平所致,如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应试教育制度、考试与选拔制度等。

2.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呈梯度推移格局,地区差异己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成为我国教育无法躲避的一个社会背景,它的存在导致我国不同地区间教育机会严重失衡。

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诚然,教育投入差异未必能完全归因于经济实力差异,但一般来说,它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原因;现在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不想给教育多投资吗?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基础教育的投资由地方政府负责。2008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中央只占了20.14%,地方占79.86%。而且,中央政府的教育投资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占95.45%。[3]这是中国目前的教育管理和投资体制所决定的。中国教育不但每年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在有限的资金分配上也非常不科学。具体表现在对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的资金分配比例上,严重失调到几乎荒唐的地步。根据2002年出版的吴德刚先生编著的《中国义务教育》一书中的介绍,中国的教育资金分配状况与发达国家的分配状况比较如下:

国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日本42451

3英国43322

5美国503810

法国53398

中国313033

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

2.2应试教育制度

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4]然而,在目前社会中,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为了进入“好”学校,选拔学生的标准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因此教育被深深烙上“应试”的痕迹,就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必要的考试。教育就变为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不正常状态,此时“应试教育”的说法产生.2.3考试与选拔制度

再来看一下另一个极端不合理的城市歧视状况。根据《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的介绍:“在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生产着‘精英中的精英’的北大和清华,更加令人惊叹。以200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有902人,仅为17.8%,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两校在北京招生的情况则显示,在全中国8-9亿农民中,能够进入北大和清华的人数不及一个北京市。[5]大家都知道,形成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各种考试中,高考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然而高考制度同样导致了教育不平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考加分制度。二是地区保护制度.

3.缓解教育不平等的措施

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正常流动,保证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社会制度必须给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其朝着均等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教育的不平等:

3.1全面开放社会办学

中国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可能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就算今后解决了,也不应该限制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但是有一个绝对前提,那就是政府必须保证公民的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而不能指望依靠社会办学来分担政府义务教育的责任.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社会办学起着补充的作用。尤其是面对目前教育资源短缺,满足不了很多人需要有的条件下,民间办学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例如,近年来,孩子入托难这一问题,很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私立幼儿园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社会矛盾,使很多孩子有了公平入托的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私立幼儿园,由于资金短缺,教育设施不完善,幼教的频繁更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以便解决这一问题。

3.2加快财政改革的进度,为增加教育投资创造体制条件。

建立分税制,建立出专门为教育设立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投资不足及不平衡的治本之策。

3.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在农村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这种规定是非常符合很多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上重点大学的人还是少数,正在投身于学术研究的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都面临着走向社会,寻找出路的状态。并且现在的市场需要的人才就是那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人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便增加他们以后就业的机会。

4.小结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很高的成绩,但不平等现象仍是普遍和广泛存在的。对于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任其发展那样不利于公民平等地接受公共教育和提高素质,不利于社会公正的提高和教育公正的实现。可是完全消除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能通过努力,努力能够减缓教育不平等现象。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个保障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永坤《教育平等权利问题及解决之道》,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二期,总第45期.[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73页.

[3]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提供的分省的农村、县镇、城市学生数量计算出的结果.

[4]王贵林,陈洵主编《教育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第三版.

[5]参见顾海兵的文章:《我国高考制度的反思》,见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第五篇:对婚姻家庭中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探讨

董 凤 芝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都是由男女两性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应当具有与男性同等的生活和发展权利。然而,从人类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历经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男权愈加强化,男女不平等的关系被社会制度、法律、观念等规定着,形成了一种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从法律和政策上做出了种种保证男女平等的规定,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等也的确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为女性进一步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妇女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着。以往,人们更多地着眼于男女在社会领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而忽略了男女在婚姻家庭领域里的不平等,故此,本文着重探讨婚姻家庭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1.传统的婚配模式对男女平等关系的影响中国民间约定俗成,形成了“年龄上男大女小,能力上男强女弱,身材上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从男女的自然差异和生理因素来讲,这种模式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它被人为地强化时,更多的是女性在婚配中遭遇不公平。“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从生理、相貌和心理习惯上已顺理成章,但人们心理习惯的蔓延和膨胀却使男女在婚姻年龄上失去平等。如老夫少妻(白发配红颜)可以见怪不怪,甚至被男人引以为荣;少夫老 妻被视为荒诞不经,甚至成为不被见容的丑闻。社会的这种态度导致一个大龄、高龄的未婚或再婚男人可以在小于自己10~30岁的女性中从容择偶,但大龄女性、中年女性,即使是未婚,在择偶上也很困难。尤其不公正的是,婚变后的男人与女人出路悬殊。一个中年、乃至老年男子厌倦发妻后,可以移情别恋妙龄女子;而被迫离异的妻子却难寻觅合适的伴侣。就是对这种孤独凄凉处境的恐惧迫使一些女性放弃尊严,容忍丈夫婚外恋情的恣意泛滥。其实这是一种择偶权的不平等,男人比女人的自由度大得多。“男强女弱”作为男女双方自愿选择的婚配模式也无可厚非。但当女性学识能力呈迅速提高的势头,很多方面出现阴盛阳衰的局面,婚配中仍固守男强女弱,不接受女强男弱的事实,就势必造成高品味、高层次、高素质女性择偶难。女学者、女领导干部、女劳模等优秀女性,因曲高和寡,择偶范围狭小,难于找到理想的伴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阴盛阳衰的匹配对男人的自尊心、大男子主义心态构成一种威胁;或是女性在挣脱各种羁绊、自塑成强者的过程中发生性别的异化,失去了某些男人欣赏的女人味;更是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出于男性的一种自然本能,男人择偶不重才能、学识,而是被美貌、青春、性感等自然属性吸引。于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成为男人择偶的价值取向。才干、能力、学识是男人骄傲的资本,荣誉、花环是获取爱情的有力 砝码;而这些对于女性来说,常常成为爱情婚姻的障碍,被男人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男性对女性的选择,重家庭角色,轻社会角色;重自然属性,轻社会属性,人为地造成女性作为人的价值与作为女人的价值分离,而男人作为人的价值和男人的价值则是一致的。 2.传统的分工模式对男女平等关系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古已有之。浓厚的传统文化中无不渗透这种观念。《说文解字》中,“男”字被释为在田里干力气活;“妇”字则是女人拿把扫帚。远古便开始了男女分工的起源。相夫教子几乎成为女性人生的使命和信条,这种观念深深烙在男性与女性的头脑中,男人以此要求女人,女人自觉去遵循。男人和女人各守其分,相安无事,和和美美了许多代、许多

年。只有当女人走出家庭,冲向社会大舞台,不甘示弱地要求与男性一起来主宰社会、主宰人生时,才打破了这种模式。一种长久存在的模式要打破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的影响还是深远的。三次全国性的

“妇女回家去”大讨论,说明男人不甘心女人在社会

上平分秋色,一遇时机就想把女人打回老家去。当社会经济发生某些变革,劳动力剩余,就业紧张时,不是以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筛选,总想以性别论定。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成果,事实说明,少数妇女回家后,丧失独立的经济地位,由此引发受歧视、被虐待、被遗弃及婚变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分工模式的弊病还在于,当男女各自承担着社会角色时,女性还要更多地负担家务劳动。目前,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不高,加重了女性的负荷, 影响女性社会角色的实现,如有的女人牺牲自己事业上的前程,把较多精力投入到家庭之中,当丈夫和孩子被成功的光环照耀时,妻子却站在他们背后的阴影里。更有不公平的事发生,操劳过度的妻子红颜早逝,社会地位和能力跌落,反而遭丈夫嫌弃或者背叛,甚至被儿女们轻视。同时,目前,家务劳动不被计算价值,只是家庭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对女人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精力的消耗不被社会承认也是不公正的。 3.传统的生育观念和方式对男女平等关系的影响

人类生育方式没有进入试管婴儿的时代,女性无疑承担人类、家庭生育的重任。女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哺育培养等这漫长的过程,是为人类繁衍后代、为国家社会创造人力资源的过程,但目前仍被认为是个人家庭的私事。女性不但在生育上承受痛苦和劳累,消耗了青春岁月,而且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因生育而影响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被社会所轻视、贬低,人们往往认为女人事多、麻烦多。因此,女大学生分配难,女干部提拔使用有障碍。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女人生男生女不一样,男人有姓氏继承权,孩子从父姓,女人出嫁随夫家生活,没有男孩的家庭姓氏中断,被称为绝户。生男生女,科学家早有定论,性别染色体主要取决于男人,但社会,男人,甚至包括女人自己都把生女孩的“罪过”推给女人。有些女人因生女孩自卑,被虐待,被抛弃。现阶段,生育依然使女人负担过重,并承受不公正待遇。 4.传统的贞操观对男女平等关系的影响

社会奉行双重道德标准,贞操观历来是对女性单方面的规定。婚前性行为和婚外私通对男人生理和心理都不留痕迹,不构成伤害,而处女膜问题至今仍困扰着许多女性。社会上有了处女膜修复术,修复的仅是生理残缺,心理的创伤却是难以消除的。行为的主动者是男人,后果的承担者是女人。同样是失贞行为,女人容易原谅丈夫,丈夫不肯原谅妻子,哪怕是遭强暴的妻子一个女人原谅了不忠的丈夫被赞誉为美德,一个丈夫宽恕了失贞的妻子被耻笑为无能。这种习惯、观念,对男人是一种放纵,对女人则是一种苛求。同样一种行为,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和态 度。这又是一种不公平。男女在婚姻家庭内的不平等,既是天然性别使然,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人为因素就在于社会以及男性无视女性的独立存在,以男性立场、视角、观念包含替代女性的一切,以牺牲女性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身,成就自身,进而否定、贬低女性的人生价值和作用。对于男女自然差异,不能硬性抹杀和消除,而对于人为因素,女性只有奋起抗争,发扬“四自”精神,维护合法权益,张扬个性和自我,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地位和尊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对此,有两点想法。

(1)保持经济上的独立。人类社会由母系变父系

主要源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分工,女性由于经济上的优越地位的丧失,导致了在全世界意义上的失败。由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经济独立是一切独立的首要条件。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下岗女工退居家庭后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矛盾,还是经济上完全依赖男人生存的女人,最终导致悲剧结局,都是女性丧失经济独立,沦为附庸造成的。女人经济地位丧失后,接踵而来的是尊严、自我、人格的丧失,所以,女性争取平等,首先要保持经济上的独立。 (2)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所谓精神上的独立是指

女性保持个性和自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事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人无精神寄托便空虚,便委靡,只有事业上的精神寄托才充实,才牢靠。有的女性为了爱情和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只能借助于家人的成功获得慰藉和满足。而一旦遭到嫌弃和冷落,女人只好独自伤感和怨尤了。所以,女性不能放弃追求,不能迷失自我。如果一个女人把自我失落和遗忘,就容易导致他人的轻视和冷落。总之,女性有了经济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经济不匮乏,精神不苍白,即使孩子离巢高飞,丈夫婚变,仍然有强大的支柱支撑人生。

(作者单位:《妇女之友》杂志社) 〔责任编辑:常绍荣〕

上一篇:坝上草原自由行攻略下一篇:八年级德育计划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