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解译地质图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遥感解译地质图范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黑体

2、 暗目标法

3、 伪彩色显示

4、 特征变换

5、 (记不起来了)

一、选择题

考的比较综合、具体的题目记不清了

二、简答(冒死手抄的)

1、 红外遥感是如何探测地物特征的?并举例说明

2、根据高光谱遥感器成像原理说明为什么高光谱遥感器空间分辨率较低?

3、 地面同步定标的方法

4、根据影像匹配的原理说明实现控制点自动选取的原理及方法

5、 试述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是如何提高分类精度的

6、 高光谱影像分类前进行特征选取的原则、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

根据某卫星的发射出了一段材料,然后根据这段材料出了三个关于 变化监测 的问题如变化监测的方法、步骤、如何提高变化监测的精度等。

第二篇:常用遥感数据的遥感卫星基本参数大全

常用, 遥感数据, 遥感卫星, 基本参数, 大全

1、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

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 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 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 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 1.75(um)B8:2.08 – 2.35(um)B9:10.4 –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 B8:77.8米B9:156米 CCD相机:波段数: 5波谱范围: B1:0.45 – 0.52(um)B2:0.52 – 0.59(um)B3:0.63 – 0.69(um)B4:0.77 – 0.89(um)B5:0.51 –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 广角成像仪:波段数: 2波谱范围:B10:0.63 – 0.69(um)B11:0.77 – 0.89(um)覆盖宽度:890公里空间分辨率:256米

CBERS-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 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因此,虽然卫星设计寿命是2年,但航天专家设计时对各个器件都打有超期服役的余量,从CBERS-1卫星目前的运行情况来,其寿命肯定要远远大于2年。所以欢迎用户继续踊跃使用CBERS-1的数据。 2002年我国将发射CBERS-2卫星,用户期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空中双星运行的壮观将会实现。

2、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轨道周期:101.469分/圈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 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 B1 0.50 – 0.59um 20米分辨率 B2 0.61 – 0.68um B3 0.78 – 0.89um SWIR 1.58 – 1.75um 全色P10米 B2 0.61 – 0.68um

3、ERS卫星

ERS-1 ERS-2 欧空局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发射。携带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风向散射计等装置),由于ERS-1(2)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

卫星参数:

椭圆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80公里 半长轴:7153.135公里 轨道倾角:98.52o 飞行周期:100.465分钟 每天运行轨道数:14 -1/3 降交点的当地太阳时:10:30 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30米 距离方向<26.3米 幅宽:100公里

3、日本JERS-1卫星

JERS-1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发射。用于国土调查、农林渔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星上传感器SAR。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

赤道上空高度:568.023公里 半长轴:6946.165公里 轨道倾角:97.662o 周期:96.146分钟 轨道重复周期:44天

经过降交点的当地时间:10:30-11:00 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18米 距离方向18米 幅宽:75公里

4、RADARSAT-1

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征。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晨昏) 轨道高度:796公里 倾角:98.6o 运行周期:100.7分钟 重复周期:24天 每天轨道数:14 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 重量:2750kg

工作模式 波束位置 入射角(度) 标称分辨率(米) 标称轴宽(公里) 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 F1- F5 37---48 10 50x50 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 S1- S7 20---49 30 100x100 宽模式 (3个波束位置) W1-W3 20---45 30 150x150 窄幅ScanSAR (2个波束位置) SN1 20---40 30 300x300 SN2 31---46 30 300x300 宽幅ScanSAR SW1 20---49 100 500x500 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 H1-H6 49---59 25 75x75 超低入射角模式 L1 10---23 35 170x170

5、美国陆地卫星五号 (LANDSAT 5)

陆地卫星5号载了主题成像传感器(TM)

卫星参数:

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05公里 倾角:98.22o 运行周期:98.9分钟 24小时绕地球:15圈 穿越赤道时间:上午10点 扫描带宽度:185公里

重复周期:16天 卫星绕行:233圈

波段号 波段 频谱范围μ 分辨率m B1 Blue-Green 0.45 – 0.52 30 B2 Green 0.520.69 30 B4 Near IR 0.762.35 30

6、美国陆地卫星七号 (LANDSAT-7) 陆地卫星7号于1999年4月15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携带了增强型主题成像传感器(ETM+)

卫星参数:

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705公里 倾角:98.22o 运行周期:98.9分钟 24小时绕地球:15圈 穿越赤道时间:上午10点 扫描带宽度:185公里

重复周期:16天 卫星绕行:233圈

波段号 类型 波谱范围 地面分辨率 1 Blue-Green 0.450-0.515 30m 2 Green 0.525-0.605 30m 3 Red 0.630-0.69 30m 4 Near IR 0.775-0.90 30m 5 SWIR 1.550-1.75 30m 6 LWIR 10.40-12.5 60m 7 SWIR 2.090-2.35 30m 8 Pan 0.520-0.90 15m

资源/ IKONOS / Landsat5 / Landsat7 / IRS / IKONOS 发射日期 :1999 年 9月 24日

空间分辨率 全色波段 : 1m (观测角 26o 以内) 多光谱波段 : 4m (观测角 26o 以内) 影像光谱频带

全色波段 : 0.45-0.90 微米 多光谱波段: 1. 蓝 0.45-0.52 微米 2. 绿 0.52-0.60 微米 3. 红 0.63-0.69 微米 4. 近红外 0.76-0.90 微米 (同 Landsat4 & 5 的 1-4 波段) 多光谱波段

卫星扫描带宽度 :11㎞ (垂直方向) 扫描面积 : 11×11㎞37×100㎞11×1000㎞ 镶嵌图 : 最大 10,000 平方公里 水平/垂直精度 未使用 GCP : 12米水平精度(圈型误差 CE 为 90%) 10米垂直精度(90%LE) 使用 GCP: 2米水平精度(圈型误差 CE 为 90%) 3米垂直精度(90%LE) 轨道参数

高度 :681㎞ 倾角 :98.1o 速度 :7㎞ / sec 通过赤道的时间 :上午10:30 重访周期 :在北纬40度上方,分辨率为 1m 时 2.9 天;分辨率为 1.5m 时 1.6 天 轨道周期 :98 分 轨道类型 :太阳同步轨道 观测角 :沿着轨道和交叉在轨道的形式之间互换简便 重量 :817 公斤

7、Quick Bird(快鸟)数据

成像方式 推扫式成像 传感器 全波段 多光谱

分辨率 0.61米(星下点) 2.44米(星下点) 波长 450-900nm 蓝: 450-520nm 绿: 520-600nm 红: 630-690nm 近红外:760-900nm 量化值 11 位

星下点成像 沿轨/横轨迹方向(+/-25度) 立体成像 沿轨/横轨迹方向

辐照宽度 以星下点轨迹为中心,左右各272公里 成像模式 单景 16.5公里 X 16.5公里 条带 16.5公里 X 165公里 轨道高度 450公里

倾角 98度(太阳同步)

重访周期 1 – 6天 (70厘米分辨率,取决于纬度高低)

8、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是美国宇航局研制大型空间遥感仪器。它在36个相互配准的光谱波段、以中等分辨率水平(0.25Km~1Km)、每1~2天观测地球表面一次。获取陆地和海洋温度、初级生产率、陆地表面覆盖、云、汽溶胶、水汽和火情等目标的图像(图3-5)。

MODIS测量的基本目标可概述如下:1) 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温度和地面火情。2) 海洋彩色,水中沉积物和叶绿素。3) 全球植被测绘和变化探测。4) 云层表征。5) 汽溶胶的浓度和特性。6) 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探测,雪的覆盖和表征。7) 海洋流。

空间分辨率: 250 m (波段1~2);500 m(波段 3~7);1000m

(波段8~36)各波段用户和技术性能指标:(波段 1 ~ 19的单位是nm;波段

20 ~ 36 是μm;分谱辐射率值的单

位为 W/m2 μm sr)

主要用户 波段序号 位置和宽度 分谱辐射率 所需S/N 陆地/云边界 12 620~670841~876 21.824.7 128201 陆地/云性质 34567 459~479545~5651230~12501628~16522105~2155 35.329.05.47.31.0 24322874275110 海洋彩色/叶绿素/生物化学 8910111213141516 405~420438~448483~493526~536546~556662~672673~683743~753862~877 44.941.932.127.921.09.58.710.26.2 8808388027547509101087586516 大气中水汽 171819 890~920931~941915~965 10.03.615.0 16757250 地面/云温度 20212223 3.660~3.8403.929~3.9893.929~3.9894.020~4.080 0.452.380.670.79 0.05 NE△T2.000.070.07

大气汽度 2425 4.433~4.4984.482~4.549 0.170.59 0.250.25 卷云水汽 26272829 1.360~1.3906.535~6.8957.175~7.4758.400~8.700 6.001.162.189.58 150 SNR0.250.250.05 臭氧 30 9.580~9.880 3.69 0.25 地面/云温度 3132 10.780~11.28011.770~12.270 9.558.94 0.050.05 云顶高度 33343536 13.185~13.48513.485~13.78513.785~14.08514.085~14.385 4.523.763.112.08 0.250.250.250.35

SNR:信噪比; NE△T:等效噪声温差

表3-6 MODIS标准数据产品

产品代号 产品名称 产品代号 产品名称

I级MOD01MOD02MOD03 1A级1B级定标辐射率地学位置场 雪和冰MOD10MOD33MOD29MOD42 雪覆盖有地图座标格的雪覆盖图海冰的最大漫延区有地图座标格的海冰漫及图

大气MOD04MOD05MOD06 MOD07MOD08MOD35MOD38陆地MOD09MOD11MOD12MOD13MOD14MOD15MOD17MOD43 气溶胶产品(海洋和陆地)近红外可降水云产品(云顶性质,红外云相,光学厚度/粒子尺寸)臭氧大气稳定度指数云和地面分类图可降水(热红外)陆地表面反射比陆地表面温度陆地覆盖植被指数火情叶面指数和部分光合作用辐射净初级生产率/光合作用BRDF/反照率 海洋MOD18MOD19MOD20MOD21MOD22MOD23MOD24 MOD25MOD26MOD27MOD28MOD31MOD32MOD36MOD37MOD39 归一化水蒸发辐射率色素浓度(岸区彩色扫描仪)叶绿素萤光叶绿素色素浓度可用於光合作的辐射海水悬浮固体浓度有机物质浓度球石粒浓度海水衰减系数海洋出产物生产率海面温度浮游植物浓度海洋定标数据吸收系数海洋气溶胶辐射率海水比辐射率(ε)

MODIS是一种按照摇扫扫描成像的辐射计系统。由穿轨迹扫描反射镜、收集辐射的光具和带有光谱滤光片的线列阵探测器组件等部件构成。探测器组件共四组分布在四个焦平面处。

MODIS仪器观测地面刈幅2330Km,穿轨迹视场±55o。仪器光谱范围(0.4~14.4)μm。提供全球所有表面的、阳光反射和日夜热辐射的较高辐射度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图像分辨率在0.25Km~1Km之间。36个光谱波段,其位置和带宽的选样,保证对地面或大气成像的最佳条件(参见表3-5)。此外,在辐射度灵敏度、光谱带宽和几何配准的精密度、和定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技术条件上都达到较高水平,满足观测要求。

MODIS仪器内设置多种定标硬件,供空间操作时使用。包括:太阳漫射器、太阳漫射稳定度监视仪、分光辐射度定标组件、板状黑体、和天空视窗。仪器操作时定期地使用太阳漫射器、黑体和分光辐射度仪等三个定标装置进行定标。整个仪器重量274Kg,电源功率平均163W,峰值时169W。数据率平均6.2Mbps,白天10.8Mbps,夜间2.55Mbps。

MODIS仪器操作,在轨日夜连续操作。正常的获取科学数据,在白天,所有波段均操作运行。在轨道的夜间时段,只有热红外波段收集数据。

第三篇:遥感应用作业

我国地震遥感应用现状与趋势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会议概况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地震学会的一个分支机构。随着地震遥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尤其是中国卫星地震观测系统计划的不断推进,经有关专家提议,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会通过,2008年5月12日,在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的同时,中国科协和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按照2008年7月25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提议,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14 ~ 16日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培训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是国内第一次以地震遥感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得到了国内遥感和地震领域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与会专家代表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科研与教育部门,以及中地公司和东方泰坦公司等遥感技术推广机构共23个单位,共计90余人。

会议印刷了论文摘要集。在2天的会期中,安排了会议交流39篇宣读论文和讨论,其中邀请主题报告3个,各专题报告共36篇,分别是:电磁卫星与电离层观测技术与应用专题15篇,卫星红外地震应用专题7篇,干涉雷达技术与应用专题8篇,地震灾害与应急遥感应用专题6篇。 2. 电磁卫星与电离层观测技术及应用进展

来自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空间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地壳应力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围绕地震电磁卫星所开展的研究进行展示,并与参会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既有地震电磁卫星载荷调研与研制的报告,也有空间与地面电磁现象对比的报告,还涉及到GPS TEC获得的地震电离层异常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数据开展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报告。

会议展示了电离层各种参量应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后得到的效果,不仅拓宽了电离层的研究参量,也探索了更多的方法来获取电离层的背景与地震异常。既有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也有VLF主动发射数据,另外还有报告结合地磁低点位移开展研究,实现空间与地面联合,为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的耦合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讨论中,普遍认为电离层背景与异常的界定至关重要。电离层自身受很多复杂因素影响,而地震的影响只是其中微弱的一份子,未来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探索更好的方法剔除非震因素。

此专题的报告主要都是围绕中国地震电磁试验卫星计划的推进展开的,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利用国内地基电离层观测资料,并基于中法航天合作对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对5.12特大地震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震前存在明显的多参数扰动,为进一步推进地震电磁卫星计划,奠定了基础。

中国地震卫星计划首席科学家许绍燮院士应邀出席被刺研讨会并作了“空间活动对地震的影响——探索地震预报,尚须关注天外来客”的专题报告。许院士从450年来我国地震序列入手,结合近年全球地震相关资料,分析了地震与太阳活动多种尺度相关特征。许院士认为,当前地震预报中较为有效的方法,都与太阳活动相关,探索地震预报必须关注宇宙环境变化。许院士的学术思路,为利用空间观测技术观测地震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支持。 3. 卫星红外地震应用研究进展

会议主要围绕汶川地震各类红外数据的异常反应、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岩石加载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测研究所、甘肃地震局、四川地震局的研究人员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这次交流是近年来在红外遥感地震应用领域一次比较全面的学术性讨论活动,涉及MODIS数据、FY2C星红外数据、长波辐射产品、潜热通量产品等的数据处理和地震异常反应,同时还涉及到探索地震红外机理的岩石加载试验结果的介绍。这次研讨会给了大家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长久以来,在地震红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某个研究团队只对某类红外数据进行专门的研究,如何将各类红外数据的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和综合研究,分析这些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探索地震红外的产生机理。这次交流促进了行业内外地震红外研究的深入合作和交流,为今后开展红外地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经历近30年的发展,卫星红外遥感地震应用更加趋向科学化和理性化,各个学术团队更加关注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开发,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基于基准场的红外信息提取方法、地震预测研究所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此外,越来越多专家意识到地震预报必须多手段同时攻关,因此对多源信息融合分析十分关注,会议上东北大学基于地震破裂的理学特性将红外遥感信息与GPS观测结果联合分析,也有一些专家考虑红外的电磁辐射特征将红外与电磁现象关联起来,为进一步深入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思路。 4. 雷达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单新建研究员主持了雷达技术与应用专题的讨论。会议主要围绕干涉雷达技术测量同震形变场、地震形变监测、地面沉降监测、角反射器检校与识别及地面微小形变研究等进行了汇报和讨论。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口头报告,并与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干涉雷达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可以获取丰富的地表信息及地表变化信息。这次交流是近年来干涉雷达技术在地震应用领域一次比较全面的学术性讨论活动,涉及到ASAR数据和ALOS数据的处理,玛尼地震、改则地震、于田地震和汶川地震形变监测和同震形变场提取,相干点目标分析和角反射器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PS-InSAR技术在苏南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此专题的报告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提取了改则地震同震形变场,还对形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对不同数据和不同方法提取的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C波段ASAR数据、L波段ALOS数据和ASAR宽幅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比较了不同相位解缠方法处理的结果;PS-InSAR技术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与水准测量、GPS测量和实地考察相比,其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5. 地震灾害与应急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来自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上海市地震局的六位专家就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航空影像、高分辨率SAR影像在地震预测、震害评估、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应用及相关软件系统做了专题报告。

专家们主要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破坏为例,介绍了建筑物、生命线、地震地质灾害等遥感震害提取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基于遥感震害定量评估技术,以及高分辨率SAR影像震害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部分处理结果,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进行了遥感在地震应急与评估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前景的激烈讨论。同时,专家们还分析了遥感应急时效性,介绍了遥感震害识别与评估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以及已经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制的应用遥感进行震害评估专业软件。汶川地震的实践表明,遥感在地震应急指挥与救援、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次生灾害调查与监测、地表破裂调查、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地震灾害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 结语和感想

(1) 汶川地震进一步加速了科学家对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思考,也对空间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期待。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张晓东研究员与会详细介绍了汶川大地震有关情况,除了对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深感痛心外,还对现有监测能力的局限性以及目前地震预报能力的困惑,并希望能通过卫星从天上获取地震信息,服务于地震预报。会议上许多专家展示的地震前后各种遥感技术手段获取的震前异常以及震后灾害跟踪评估结果,全面地展示了空间技术在地震构造研究、地震监测和震后应急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可以预期,在天地一体化地震监测体系规划思路框架下,空间技术与地面台网的有效结合,坑定有助于推进国家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2) 对地观测作为国家中长期规划确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孟庆岩研究员作了题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总体情况介绍”的报告,引起了在场专家的极大兴趣。会议结束时申旭辉博士简单介绍了《国家十一五航天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示范应用规划》、《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十年规划》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关于发展空间对地观测和构建立体观测体系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以及中国地震电磁卫星计划推进、干涉雷达卫星论证情况和地震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构想。会议摘要中还有一篇设计LiDAR方面的论文,会议也安排了高光谱卫星研究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的报告。总体感觉,空间对地观测作为国家层面上的一种战略考虑,越来越受关注,地震遥感应用也将随着国家相关计划的推进,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3) 防震减灾问题已经得到了许多行业领域专家的共同关注。本次会议,有一半以上的参会单位和代表来自于地震系统以外,而且带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地震系统内部,则形成了以地震预测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地壳应力研究所为主体的稳定研究团队,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地震电磁卫星计划推进过程中,也逐渐发展了电磁卫星和电离层研究队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及各省局则已经开始尝试将红外遥感技术应用到日常地震监测工作,初步形成了各方面共同参与和关注的良好局面。

(4) 年轻科技人员异常活跃。本次会议的参会代表有70%左右是年轻科技人员。他们或是已经取得较高学位的年轻专家,也有的正在攻读自己的学位。众多的年轻人员的加入,一方面奠定了地震遥感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年轻人思路活跃,对现代信息技术把握较好,必将带来了地震遥感信息处理和应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将最终带来地震遥感研究的新突破。

空间对地观测是一个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高新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不受地面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有着常规地面观测无法比拟的优势。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委员会将按照国家天地一体化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规划框架,继续为各领域的专家搭建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发挥多部门、多学科的优势,推动空间对地观测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用深入和取得实效。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

2008年7月25日

第四篇:遥感技术

数据标识:LE71300422011040PFS00

产品名称:L7slc-off

快视图:[ 查看大图 ]

卫星:LANDSAT7

条带号:130行编号:42

行象元数:1000列象元数:1100

传感器:ETM+

接收站标识:PFS

数据获取日期:20110209白天/夜晚:DAY

开始时间:2011-02-09 03:33:57结束时间:2011-02-09 03:34:24 平均云量:0

左上云量:0

右上云量:0

左下云量:0

右下云量:0

太阳方位角:143.00465393

太阳高度角:40.90883636

中心纬度:25.98835 中心经度:101.92129

左上点纬度:26.92758 左上点经度:101.17262

右上点纬度:26.65255 右上点经度:103.06684

左下点纬度:25.31472 左下点经度:100.78824

右下点纬度:25.04337 右下点经度:102.65691

下载[文件大小:239.02MB]

第五篇: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技术

气象卫星的估算应用比较广泛。前面说过,气象卫星还能够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及冻害进行监测,但这只是一方面。气象卫星能够对灾害面积进行估计,对农作物收成作出估算,甚至对各种资源,如渔业资源,能进行遥感探测,显示出其独特的本领。

举例说,早在1991年,在江淮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时,江苏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利用接收到的气象卫星资料,估计出江苏省受淹农田面积为53.3万公顷。江苏省民政厅正是参考了这个遥感结果来分发救灾款物的。

利用卫星进行估产不是最近的事,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为了研究国际市场的小麦价格,在麦收前两个月,利用卫星对前苏联小麦进行了测算,认为苏联产量约为9140万吨,结果后来进行核对,误差不到1%。

气象卫星是怎么利用遥感信息资料进行估产的呢?原来,植物的绿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器官。一般地说,植物叶面积越大,光合作用就越强,经济产量就可能越高,这是一种植物生理机制,这种生理机制反映的信息也就通过其反射光谱的不同波段反映出来。当作物叶子遭受干旱、病虫害时,叶片的含水量会减少,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也相应减弱,此时叶绿素吸收蓝光、红光能力降低。同时,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和发育阶段,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内部结构不同,它们的光谱反映曲线也会不同。根据这种原理,气象卫星就可以捕捉到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而推算未来的收成。

美国的第三代业务极轨气象卫星,在作物估产方面成绩不小。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每天有四次扫过同一具体地点,在无云的地区,它们可以很快地反映植物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率和反射率,通过反射率值可以算出绿度值,通过绿度值就可以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进而估计作物产量。

1985年我国就在天气系统开展了遥感综合测产项目,1990年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实践证明,该技术对农作物的估产具有迅速、宏观、准确的特点,可以弥补传统农业估产时间长、效率低的不足。

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渔业资源的原理与小麦估产有所不同。应用气象卫星可以用红外遥感仪器测出海水表面温度,在绘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等值线图后,就可以根据鱼类生活规律与海水温度的关系来确定渔场位置,并绘成渔海况速报图。美国、日本已有渔海况速报系统,它包括卫星海况图和渔海况图。它们可以作为渔民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参考。

及时、准确、客观地获得作物估产、农业管理的信息,对于我国农业决策、农业规划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国家府部门主要依靠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的地面抽样调查获得农业情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灾情频繁发生,农作物的类别、品种复杂且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仅靠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获取相关数据。随着航天技术迅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为农作物估产、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手段。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作物长势、播种面积等因素来估产应用作物。如在某个地区范围内选取典型样区,利用卫星影像在该样区内进行有关作物面积和长势等的调查,以此来推算整个地区农作物总面积和总产量。2004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江苏遥感中心合作的扬州市主要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项目,对在田小麦长势进行监测,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是现代农业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农田的地表度、蒸发量、土壤侵蚀、地表径流等生态环境参数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采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遥感影像,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研究了区域的地表度、蒸发量和地表径流,对进一步认识和科学合理利用、规划以及管理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遥感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遥感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与管理存在的弱点进行分析,应用RS、GPS和GIS技术,尤其是遥感数据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更新周期快、现势性强等优势,为农业提供技术平台、信息基础和网络建设渠道。山西省应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资料,建立了山西省冬小麦遥感监测与估产运行系统。该系统以中巴地球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健全小麦信息数据库,该系统的建立和及时更新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农业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节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人工农业向信息农业的转变。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农业期货投资等经济领域。比如,纽约的小麦期货投资者可以根据遥感专家提供的数据预测世界的小麦收成情况,从而进行小麦期货的投资。

卫星遥感技术已经融入了农业的各个方面,遥感信息和“3S”技术综合应用可以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杨磊)

1.2.1卫星遥感的内容

广义上来说,卫星遥感是指以人造卫星为传感器平台的观测活动,它包括对地观测(这是目前卫星遥感的主要内容)以及面向太空环境的观测活动,本课程主要涉及前者。如图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到达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大气分子、大气微粒(气溶胶)和云层吸收,一部分由于上述目标的反射返回大气上界,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由于地表的反射也有一部分返回大气上界。来自太阳的电磁辐射通常称为短波辐射。另外一方面,地球大气本身和地表也是一个丰富的长波辐射源(红外、微波),这些电磁辐射穿过地球大气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到达大气上界能为卫星仪器所接收。由于大气成份和地球表面物理特性的多样性,电磁辐射与这些粒子相互作用机理远为复杂。这一方面增加了由电磁辐射推测地球目标的难度,同时也为卫星反演遥感地球目标物特征提供了可行性。在有些称为主动式遥感的方法里,卫星接收雷达发射并与地-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电磁辐射来探测地球目标属性。最早的卫星遥感从气象遥感开始,利用气象卫星对大气的状态和运动进行监测,目前,卫星遥感逐渐扩展到对地球陆地和海洋以致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全面监测。卫星对地遥感目标主要包括:(a)大气:主要包括估计温度、湿度、云量、云高、云迹风、降水、大气成分和分布等。(b)陆地和海洋:陆地地貌、地表覆盖物以及海洋属性等;(c)环境监测与资源开发:利用卫星遥感的大范围、长周期特性,实现地球环境监测和地球资源调查。

1.2.2卫星遥感的特点

卫星遥感与常规的地面观测方法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

(1)探测原理基于遥感方法,对遥感资料的解读强烈依赖人们对地球-大气系统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另外,一次卫星任务可以搭载多项观测项目,速度快、项目多、信息量大。

(2)实现了全球观测和大范围观测。由于卫星固定在轨道上面运行,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所以当卫星绕地球转一圈时,卫星的星下点是不断变化的,进而实现全球观测。卫星的大范围观测使得占地球表面4/5的海洋,荒漠、高原甚至极地都可以由卫星获得资料,这在卫星遥感出现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卫星资料比地面观测具有更大的内在均匀性,在全球表面是连续的,不像现有的常规地面观测是不均匀和间断的。

(3)卫星资料量越来越大。卫星观测项目的增多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引起的数据时空分辨率增加,卫星遥感资料越来越多,以至于资料处理能力越来越显得不足。如何处理这些海量的卫星资料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一方面对于如何存储这些海量资料伤脑筋,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分析这些资料还无所适从。

(4)便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卫星在空中对地观测时,不像在地面观测时存在国别限制。不同国家的卫星资料相互共享,使得开展全球性的研究计划成为可能。

1.2.3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

1 观测目标尺度向着大尺度(比如全球尺度)和微型尺度两个方向发展

特别是全球合作交流不断加强,进行全球尺度大范围遥感观测研究成为可能;另外一方面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系统分辨率越来越高,对一些小尺度个体进行单独研究成为可能。

2 观测数据时间分辨率也向超长时间(年际变化)以及超短时间两个方向发展。

随着卫星观测资料时间积累越来越长,进行年代际观测研究成为可能,比如研究地球气候问题;另外一方面高时间精度测量技术促进了精细时间观测研究,比如对台风的持续跟踪,对一个云团生消过程的全程跟踪等。

3 多波段以及多任务观测

随着传感器小型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多任务观测将成为将来卫星遥感的主流。

§1.3 卫星遥感的发展状况

1960年第一颗泰罗斯卫星发回第一幅可见光云图,使人们看到了用卫星遥感地球的潜力。从此,以气象卫星技术的逐步完善为开始,又逐渐出现了遥感地球大气、地球表面陆地、海洋特征以及监测地球环境的各种卫星。这里主要介绍美国的卫星遥感发展,这是因为美国在发展遥感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垃,代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事实上,苏联、西欧各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开展遥感活动,发展本国的遥感技术。苏联于1973年底,从联盟12号和13号宇宙飞船上,用多谱段相机拍摄了它的第一批多谱段卫星象片。1977年的地球资源及海洋勘测卫星上载有多谱段扫描仪。西欧各国的遥感活动由欧洲空间局进行协调和组织,并于1977年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都把遥感技术列入团家发展规划。它们的特点是,航天遥感资料依靠美国取得,自己则独立发展航空遥感工作。其中不少国家已建立或准备建立接收美国卫星数据的地面站。国际协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气象卫星:TIROS系列,ITOS系列,NOAA系列(现在还在使用的),静止气象卫星GOES(日本GMS卫星)

1960年4月1日他们发射了“泰罗斯(TIROS)1‘气象卫星,这是从贾纳斯项且发展起来的。它引进一个卫星系列,宣到今天它仍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泰罗斯卫星展开了新领域。用最确切的含义来表述,就是它们有助于‘移山’。TIROS是个缩写字,原意是“电视与红外观测

卫星’.这使人立即明白卫星的任务.一是泰罗斯卫星用于试验从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能否用于天气预报,如果可能,那么如何使用。二是它们用红外波段观测,这对测出地球大气中热辐射量是必要的。不过“泰罗斯I”卫星并未装有红外设备气象学家们对能观测地球和其上的云分布既满足了。他们当然未曾奢望能立刻得到十分清晰的、能辩认出每棵树和每一丛灌木的照片.“泰罗斯1”与其后继者都飞很太高了(约720公里)。加上它还打算工作几个星期。所以它不像一般的摄影设备,否则仅胶片一项就要占很多地方了.用以代替的是两架电视摄象机,拍摄的图象储存在磁带上,晚些时候再转播回地面。直接转插图象只在飞过接收站上空时才有可能,有了以上储存设备后,直播图象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电视转播的过程是复杂的.就是说在用气象卫星之初,不可能利用卫星图来作每天的天气预报。虽然也有例外,不过第一个泰罗斯卫星主要只用于试验新技术一种能很快取得成果的技术。卫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磁带的储量有限.每绕地球一圈,它只能拍32张照片。这些照片而后被转发到指令与数据获得站网中的一个站。所有资料传回地面之后,卫星上的照相设备就又重新安排程序并得到何时恢复拍摄的指令.不可能给“泰罗斯”卫星制订这样的程序.例如在北美上空拍两张,非洲上空拍三张,其余在亚洲上空拍摄。能控制的是相机运转时间的选择。一当所定时刻到了,这32张照片的拍摄与储存就按预订程序进行.一刻钟内.过程结束.绕地球这一因的剩下时间,相机就停转.遗憾的是,这十五分钟内拍下的照片不全是好的.泰罗斯卫星的转矩稳定。因此通过它绕自身独的旋转可保持其空间方位。摄影机也平行于这旋转轴安装,因之它始终只指向同一个方向,而不能总是指向地球。结果,某些照片中地球严重变形,以致无法对它们作出评价.由于卫星的轨道存在空间漂移,所以对地球的全球录象也不可能。有时卫星会一连几个星期夜间只在北半球飞行另外几个星期夜间又只在南半球飞行。而此时泰罗斯卫星又还没有夜间照相机。还有,它们的轨道对赤道的倾角是48。(后来是58。),这样照片只能显示约60到65°纬度内的陆地和水域。凡此种种,说明卫星只能拍摄地表面的一部分。只是在此后,真正的全球观测才是可行的。

这样,泰罗斯系统主要只用于研究和试验一种新技术。为取得最大效益,美国人曾请求全世界的气象学家提出各自希望拍摄的地区。每个感兴趣的人都能按到正式的通知,在以后的几天之内,该地区将在照相机的拍摄范围之内。按此通知,对拍摄照片的要求进行比较并交给专家们研究。最质,由设在马里兰州苏脱兰的美国气象局国家气象卫星中心确定何时开拍。有特殊的要求也可采纳。如美国与加拿大正在泰罗斯卫星协助下进行一项冰情侦察计划。还有科学考察方面,只要他们提出要求就给予使用这种照片的方便,例如国际印度洋考察组织和赤道大西洋考察组织.

科学家们有一点显然没有正确估量到,那就是成果资料的数量。当泰罗斯1第一圈飞行的未了拍下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的令人惊奇照片时,他们不觉得怎样。不过很快清醒过来了。每个星期要进来4000张新照片,仅仅几个星期,当“泰罗斯1”卫星停止工作的时候,照片数量已增到23000张。数量这么多,对它们作出精确评定简直是不可能的.

思考题:中国的卫星遥感现状

1997年6月10回升空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2号”,重达1.38 t。它是我国第二类气象应用卫星。早在1988年9月7日,我国用“长征 4号 A”火箭,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送入了距地面901 km的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9月3日又将“风云1号乙”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风云1号”气象卫星是近极地的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表面巡视两遍,能观测全球气象,获得中长期天气预报所需的数据资料。由于其轨道高度低,探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比较高。但它对某一地区每天只能进行两次气象观测,所以它观测不到诸如风速等变化快、生成时间短的小尺度气象资料,不适于短期天气预报。因此人们要研制像“风云2号”这样的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即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可以连续观测地面某一地区,获取该地区小尺度气象资料,用于短期天气预报,尤其对监视灾害天气特别有利。但它对高纬度地区的观测图像因失真过大而无效,而这一点正好由极轨气象卫星来弥补。所以对我国这样幅员辽阔、天气情况变化复杂的大国,既需要极轨气象卫星,也需要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2号”与“风云1号”两类卫星正好相得益彰,构成了我国较完整的气象卫星观测系统。“风云2号”气象卫星上面装有先进的扫描辐射计、数据传输与云图广播转发器和数据收集转发器。它定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处于观测我国大陆和海区的理想位置,能覆盖以我国中部为中心的约一亿km的地表,观测和提供我国西部、西亚、印度洋区域大范围的云图、温度、水汽和风场等气象动态,对监测来自青藏高原、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等对我国产生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2号”气象卫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器件引进率不到10%,造价仅为国际同类卫星的一半,它传回的图像质量不仅达到日本最新GMS(气象)卫星的水平,其红外和水汽图质量更优。“风云2号”气象卫星开拓了我国在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进行气象观测的新领域,提高了我国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决策的即时性和准确性,使我国空间技术跨上了新台阶。目前世界上同时拥有这两类气象卫星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上一篇:宴会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有关感恩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