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单元教学设计

2022-08-18

第一篇:科学一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电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

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 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 导线 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

3、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4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4、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过程与方法:

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学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板书:回路)

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灯泡坏了;

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定 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

②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检测器做法: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

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分组汇报。

8、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9、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板书设计:

4、电路出故障了 回路

故障 电流中断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灯泡坏了;

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

6

5、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6、得出结论:橡皮是绝缘体。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

7

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3、概括: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6、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过程与方法: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 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

8

第二篇: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其学习目标来自于课程标准1~2年级的三个学习内容:

7.1.1知道植物都是生物

7.3.1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名称及其特征

8.1.1说出植物需要水喝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课程标准没有对学生认识怎样的植物作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当地一些典型且便于观察的植物引导学生认识。对于植物的特征,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花等主要器官,知道不同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部分,与植物能够“活”着有着重要的联系。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因而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的观察到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上课时候学生调控肯定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下,抓重点引导,辅以游戏、观察、探究、交流强化。

本单元中,各课虽然有侧重,但是都围绕“植物具有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是“活的”、“有生命”这个主概念展开的,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级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

总之,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5)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五、本单元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

引领时间:第二周9.12-15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第一课。因此学生对于这门功课是陌生和神秘的,此课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科学学习无限的遐想,能够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这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的元认知,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个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孩子走进科学,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化,能够描述植物的几个主要器官(根茎叶花)。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持久的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因此本课还设计了一个环节种植植物,这是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首次尝试,学生家长的帮助。坚持观察和记录将为学生完善植物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上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展示自己的小成果)。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个别同学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4.塑料花是植物吗?学生讨论交流。

准备两棵植物,一个是真花真植物,一个是逼真的假花,假植物。老师引导学生明白:塑料花不是植物。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里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认为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步骤方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种什么,打算如何去做。 五.作业设计: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教学反思:

1-2.观察一棵植物

引领时间:第三周9.19-21

探究活动建议: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与生命的,并能简单的说说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阳光、水,大部分长在土,少部分长在水里等等,本课是在此基数上让学生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点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花等主要器官。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植物是生物”概念。本课主要是以观察、描述为主,一年级的学生观察主要方式停留在看上,这个时候教师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方法除了看,还有很多,充分运用手、耳、鼻的感官器官。同时通过观察让学生学会记录(即绘画)主要外形特点,或者拍照记录。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要求不能太高,合理即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与技能: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情感、态度: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2.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

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四、小结

过渡: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棵植物,原来它是****!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 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五.作业设计:画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茎叶结构。 教学反思:

1-3观察叶

引领时间:第三周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是观察了一棵植物以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叶的共同特征和特定植物叶的特征进行更加具体观察。学生对叶比较熟悉,对叶的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本课重点观察的是叶的外部特征,通过观察不同的叶子建立起不同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着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体会到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引导学生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3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

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 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 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 教学反思:

1-4这是谁的叶

引领时间

探究活动建议:叶的特征是辨认植物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在观察、认识了叶一些显著特征之后,依据这些特征寻找叶来自于哪棵植物,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叶,加深对叶特征的认识,又能通过认识多种多样的叶,感知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活动,往往比较好奇,因此建议室外观察前先分好小组,明确目标,指导记录,帮助学生有序有效的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4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师准备:课件。为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

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1. 学产生分小组畅所欲言。 2. 全班交流,老师总结发言。

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的活动记录。 教学反思:

1-5植物是“活”的吗

引领时间: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将引领概括前4课收获,结合自己种养的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这是本单元核心目标。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弱,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梳理和回顾。教科书因此安排了把我们种养的植物带来观察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通过老师指导进行观察,对记录表进行回顾,以及同学间相互交流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件出示因引入,设疑带入。

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 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1.活动一: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最后,教师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

2.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3.活动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苹果树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苹果树,说说同一棵苹果树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苹果树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苹果树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三、学生交流谈论: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 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四.老师总结: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P5的活动记录。 板书设计:

5. 植物是“活”的吗

需要阳光 有颜色

会长大 能开花 ____植物是活的

有果实 会长叶

„„

教学反思:

1-6校园里的植物

探究活动建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3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 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2.教师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时教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三、交流展示: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

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校园里的植物既净化了空气,又美化了校园,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五、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里P

6、P7的表格和评价表。 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有丁香、小白杨、杏树„„

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教学反思:

科学阅读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主备人:李显春

学习目标

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

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3、学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重 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难 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每小组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学习目标

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

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3、学会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二、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P16—17内容:

1、阅读P16内容,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填“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

2、阅读P16内容,分组设计实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3、分析实验数据,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或相同?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进行实验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 小组汇报:

﹙1﹚第一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第二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并说明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规律。

﹙3﹚在山区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讨论更正,或说一说不同意见。

2、评讲

﹙1﹚一起评第一个问题。

估计个别小组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与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没有差别。

分析错因:

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斜面坡度太大。 ﹙2﹚一起评第二个问题。

估计个别小组几次试验的数据差别不大,不能找出规律。 分析错因:

一种情况是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没有处于匀速运动时便进行读数;另一种情况是实验设计不周密,利用斜面提升的重物不同。

﹙3﹚一起评第三个问题。 估计没有错误。

五、课堂作业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2、斜坡就是一种﹙ ﹚,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同一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 ﹚;坡度越大,所需的拉力﹙ ﹚。

3、讨论螺丝钉也是斜面吗?

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

七、课后反思

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实验并不难,根据六年级孩子的水平应该可以很轻松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我在选择材料上得到同行们的建议,最后选择用塑料盒加钩码当做重物来进行实验,斜面则采用KT板当做斜面。选择材料的意图:第一,选择斜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要尽量缩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钩码。第三,大小要适宜。如图:

材料的选择跟实验的成功以及上课时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践,这样的材料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外,我还重点设定让学生理解到达同一高度,选择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选择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学习坡度大与坡度小的利弊关系,这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课堂教学25分钟时间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剩下的15分钟探讨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关系。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时间紧密,效率提高,内容落实到位。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

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和谐大自然

教学内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2、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节约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3、初步懂得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对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的认识。

教学难点:人体本身也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自觉地做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①教师:收集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

②学生:收集一些身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实例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①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②学生用语言描述美丽的大自然,赞美自己的家乡。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和谐大自然》,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自然环境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

二、新授:

1、师:每天,无论你在做什么都离不开来自地球的资源,请大家想一想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资源? 生:自由回答,教师及其他学生予以确认。

2、师:孩子们,通过学习,你们知道了洪水灾害的形成除了自然引发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造成的。请大家谈一谈你身边自然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实例好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及其他学生予以确认。

3、教师通俗地讲解组成人类生命体的主要元素。(生命元素包括六种大量元素C、H、N、O、P、S,十二种宏量和微量元素Na、K、Mg、Ca、Mn、Fe、Co、Cu、Zn、Mo、Cl、I,以及其他元素如Cr、V、Ni、Se、F等。)

4、教师通俗地讲解“知识窗”中的内容。

5、师:大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予以确认。

师:先指导孩子们读9页上面的创意广告,通俗地讲解为什么塑料难以降解和使用新型环保塑料袋的重大意义。

6、指导孩子们读9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后,再出示一些教者课前准备的图片。

7、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大家谈一谈好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及其他学生予以确认。

三、结束: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棉织制品、木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石油制品、粘土制品和生物制品等,都是用地球资源制成的,而且在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淡水资源。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浪费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资料,设计一个有关环保的创意广告,我们下一节课我们共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之间交流收集到的图片等资料。

2、教师提问①我们的每一天要用到哪些来自地球的资源?(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评价) ②把自己的创意广告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其他同学做出评价。 ③相互交流收集到的图片。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

2、教师通俗讲解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学生知道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

3、请同学们谈一谈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小结,强调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刷牙 ,洗脸 浪费:不间断放水。 节水:用口杯接水,用洗脸盆洗脸。

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淋、排水的洗衣方式。 节水: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投放适量。洗浴 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炊事 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汽大量蒸发;用自来水冲淋西瓜、水果。 节水:先用纸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再洗涤;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有效地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请同学们谈一谈节约资源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同学们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价。

5、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窗”中内容。

6、师: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好吗?

同学们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结束:

这节课我们上得非常好,课后,请大家以“我们与地球同在”为主题每个人制作一份手抄报。下节课,我们要进行展示,看看谁的报纸最有创意。

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该怎么样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了吧?老师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环保小卫士,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更美好做出自己的贡献!

讷河市第五小学 石宝君

上一篇:开学典礼主持词集锦下一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