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教师岗位职责

2022-08-14

第一篇:基础部教师岗位职责

基础学部思政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弘扬学院精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快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教师应按照《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职责和义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条 教师应热爱学院,热爱学生,发扬诚信树业、忠诚奉献、勤劳节俭、奋斗不息的学院精神,拖进学院教学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教师应加强学习,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的同事,努力探索既切合学生实际与培养目标又有托普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二章 课堂教学

第五条 教师应提出选用本门课程教材及学生参考用书的建议。在条件成熟时,鼓励自编教材。(具体按教材订购、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条 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师应制订每学期的授课计划。授课计划一式三份,交系、教务处各一份,自留一份。 第七条 要认真备课,写好备课笔记,必要时要编写补充讲义。 第八条 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应做到教学内容充实,条例清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讲课要用普通话,板书要规范、清晰;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第九条 教师负有对学生听课考勤和维持课堂秩序的责任。教师应对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并把情况及时反映给班主任。对学生的听课考勤情况要如实记录在案备查,任课教师每学期末将“课堂考勤表”统一交基础学部。

第三章 作业与辅导

第九条 任课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特点,向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既达到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练习、复(预)习的目的,又不要使学生负担过重。

第十条 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定期讲评,作业原则上需全批全改,有特殊情况(如因教师任课班多,无法全批全改),则至少每次批改三分之一以上。对不合格的作业,应要求学生重做。 第十一条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答疑,形式、时间、地点可由教师自行确定。

第十二条 作业批改情况应详细记录在案,对缺交、迟交作业的学生应有所记录并扣除平时成绩。

第十三条 教研室、系(部)要对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作不定期的检查。

第四章 教学纪律

第十四条 任课教师必须按时上、下课。

第十五条 任课教师不得擅自调课、停课。如因特殊情况(如教师公出、病事假等)确需请假调课或停课,必须事先(至少提前一天)办理请假与调课、停课手续。一般情况下所停课时须在事后补足。若需较长时间停课的,还须经分管校长批准。任课教师不得私自请人代课。 第十六条 教师须具有良好的师德,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说、不做有损于学院教学和教师形象的话和事。

第十七条 教师应按照职务聘任制的要求,主动、积极承担系(部)分配的教学任务。

第十八条 教师不能擅自离开教学现场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岗位职责规程适用于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全体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及兼课教师。 第二十条 本规程由基础学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随着托普学院的发展,本规程将作适当的修订与补充。修订权归基础学部。

第二篇:基础部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

1、根据学院和部门安排,结合本科室情况,每学期初组织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制订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本教研室教学研究和行政活动的组织工作。

2、 组织教研活动,围绕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及听课等教学活动,组织学习、研究教材、教法,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积极参与学院课题项目建设,制订长远规划,结合本学科特点,设定符合实际的课题方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4、 组织教师制定本教研室所属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评大纲、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每学期对每位教师听课一次,认真考核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规范的执行情况。

5、 根据学科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制定进修计划,提出师资队伍建设意见,负责本科室新教师的培养工作。

6、 经常了解学生对本室课程教学的意见,组织经常性教学质量检查,组织学生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课外活动。

7、 对教师学期、业务考核提出意见,按时递交学期,学年工作总结。

8、 完成院、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幼儿教师礼仪基础教程

幼儿教师基本礼仪教程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的起源和本质

一、 礼的起源

(一) 礼起源于祭祀礼节,礼仪即仪式

礼仪起初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由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在想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核心。到后来,礼仪与封建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都相杂,成为实施礼都的得力工具之一。直到现代,礼仪才得以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的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二)在中国历史沿袭和发展之中,礼作为社稷权威的排场,结合特定的等级形式成为中国特殊的模式。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虞舜和夏禹等,他们本身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传说尧年轻的时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辈之间,礼让三分。每次把打回来的猎物分给众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时还把那最少的一份猎物再分给 体弱多病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众人的称颂,所以大家推选他为首领。虞舜讲究礼仪是历代的楷模。我国的《二十四孝图说》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讲他躬耕历山,任劳任怨;供养父亲,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故事。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一千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兴正礼乐,制度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有朝廷设置礼宫,专门掌管天下礼仪将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将礼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甚至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岐向老子(李耳)学礼。

汉武帝时期,再“废黜儒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下,礼仪的地位更加崇高。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管理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 (二)我国的礼仪制度是依循人与神、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成较为完整体系的。

第四篇:农村基础教育调查问卷 (教师)

农村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教师) 老师,您好!为了解本地基础教育状况,了解您对教学中有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希望这次调查能对您今后教学整改有所启发,请您协助完成这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不涉及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和工作情况的评定,希望您能如实认真地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就职单位类型()

A.初中B.小学C.学前教育

2.您的学历水平()

A.本科以上B本科C.专科

3.您的教龄()

A.5年以下 B.5-10年C.11-20年 D.20年以上

4.您是否定期参加培训(),您所在学校是否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经常使用()

A.是B.否

5.您认为自己的任课能力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进度()

A.完全适应 B.基本适应 C. 有一定差距 D.不能适应

6.参与课程改革后,您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

A.增加许多 B增加一些.C.基本没变化D.相对减少

7.学校对您教学质量的评价()

A.主要看考试成绩

B.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

C.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

D.很少评价

8.您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A.考试与测验的成绩

B.学生平时表现

C.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

D.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

9.您通过什么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

A.召开家长会B.定期电话访谈C.家访D.有针对性地结合多种方式

10.据您的了解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关注程度()

A.大部分很关注B.一般C.从不过问D.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无法过问

第五篇: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数学

小数点的位置变化

教学内容: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12、13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点位置变化、小数乘法、取积的近似值、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学生在三年级时曾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常见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的读写、两位小数的大小已有初步认识。

本课学习小数点的位置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1.3>0.13,至于它们的倍数关系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口算的过程。

2.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乘

10、100、1000的数,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 教学难点: 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纽扣等 预设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先交流你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再估计一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引出一枚纽扣5分钱。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教学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二、解决问题。

1.解决“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

(1)提出“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和纽扣有关的问题。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提问。得出:10枚纽扣0.5元的结果。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

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 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 生1:0.5元。

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

(3)提出“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列出算式”的要求。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写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

生:我是这样想的,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0.05元,求10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0.05×10,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0.05×10=0.5(元) 教师板书。

2.解决“1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

(1)提出“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0.5元,1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枚5分钱,100枚就是500分,也就是5元。 ●10枚是5角钱,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

●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5角钱, 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

„„

(3)提出“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写出乘法算式”的要求。学生写完后交流,教师板书出来。 师:对!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就是5元。请你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并列出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0.05×100=5(元) 3.解决“10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

(1)提出“100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师: 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5元,10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算一算,并写出算式表示。

学生计算并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写出的乘法算式。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中有10个100枚,就需要10个5元,是50元。算式是:0.05×1000=50(元)

●10枚纽扣5角钱,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纽扣要50元。列式是:0.05×1000=50(元)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0.05×1000=50(元)

三、总结规律。

1.提出“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中的因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三个算式中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示范表达。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对话。如:

生1:我发现这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0.05,另一个因数不同,分别是

10、100、1000。

生2: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0.05,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

10、100、1000。

师:很好!这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

10、100、1000。谁能用扩大了几倍来描述一下这三个算式呢? 生3:第一个算式可以说0.05扩大10倍,第二个算式可以说0.05扩大100倍,第三个算式是0.05扩大1000倍。

3.总结算式中小数点变化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第一个算式,发现0.05扩大10倍小数点的变化规律,再观察发现、总结0.05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小数点的变化规律。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个算式,0.05扩大10倍,所得的积有什么特点? 生:数字5不变,只是小数位数变了,原来是两位小数,现在变成了一位。 师:0.05由两位小数变成一位小数,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0.05扩大10倍,小数点的变化情况? 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师:说得很好!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大家再观察第二个、第三个算式,说一说0.05扩大100倍、1000倍的积,小数点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再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生:0.05扩大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 生:0.05扩大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谁能把这三个算式一起说一说?

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4.教师点明课题,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再指名学生回答。 师:通过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所得的积,只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叫做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自己读一读大头蛙说的一段话。 学生读书。

师:谁来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指名一两人回答。

四、运用规律。

1.教师进行启发性谈话,出示问题,鼓励学生列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计算的结果。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出示题目: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巡视,发现试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特别关注扩大1000倍计算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交流时,可重点进行全班指导。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检验结果。先交流3.87扩大10倍、100倍,再交流3.87扩大1000倍的出现的问题:“3.87×1000,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

师:谁来说说3.87扩大10倍、100倍,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用计算器检验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意思对,计算正确即可。如:

生1: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38.7。根据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所以,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38.7。用计算器检验结果正确。

生2: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行了。结果是38.7。用计算器计算也是这个结果。

„„

师:3.87扩大1000倍,怎样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3.87×1000= 师:3.87×1000,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87只有两位。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3.87×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以把3.87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是3780。 如果学生提不到把3.87看成3.870,教师可以启发,如: 3.87可以变成三位小数吗?怎么办?当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把8的后面补0后,教师可简单概括。

师:把一个小数扩大整

十、整百、整千倍时,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可以在后面补0。

五、简单应用。

1.出示书上的“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师:打开书第13页,我们一起来看书上的“试一试”。这几个填空题都是把较大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填写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重点讨论第1题,再交流其它两题。

师:谁来汇报一下第一题的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填的结果应该问题不多,但想法可能有不同。如: 生1:0.4米=4分米。因为1米=10分米,1分米是0.1米,4分米就是0.4米。 生2:0.4米=4分米。0.4是以“米”为单位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就表示分米数,所以,0.4米就是4分米。

生3:0.4米=4分米。因为1米=10分米,把0.4米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数可以乘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可以了。

„„

第三个学生的想法如果出不来,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其它想法,然后进行引导或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谁能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说一说0.63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生:0.63平方米=63平方分米。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把0.63平方米改写成以平方分米为单位的数可以乘进率1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可以了。

师:第3小题有两个等号,谁来说一说1.58千克等于多少千克多少克?

生:1.58千克=1千克580克。小数的整数部分是1就是1千克;小数部分是0.58千克,因为1千克=1000克,将0.58千克改写成以“克”为单位的小数可以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就可以了,小数部分数位只有两位,在58的末尾补上一个0得580。

师:1.58千克等于多少克?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不同想法。如:

生1: 把1.58千克改写成以“克”为单位的数,就用1.58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得1580克。

生2:1千克等于1000克。0.58千克等于580克,把1000克和580克加起来等于1580克。

„„

教师在肯定第2个学生想法的同时,指出一般情况下,直接移动小数点比较简便。

六、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把四个以“千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的练习。先让学生了解表中的信息和题目要求,再自己改写并填空。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利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可以是许多数学问题变的很简单。下面,请看“练一练”的第1题,谁能说一说从表中知道了什么?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生1:从表中知道了小汽车每分钟的速度是1.835千米,白鳍豚每分钟的速度是1.33千米,金丝猴每分钟的速度是0.63千米,龟每分钟的速度是0.00452千米。

生2:题目的要求是把用千米表示的速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速度。 „„

如果学生有其他不同的表述,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师:请同学们自己改写,并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学生自主填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 ●一个数一个数的说。

生1:因为1千米=1000米,把1.835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结果是1835米。

生2:因为1千米=1000米,把1.33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1.33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就在后面添上一个0补足位数,结果是1330米/分。

生3:因为1千米=1000米,把0.63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0.63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就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补足位数,结果是630米/分。

生4:因为1千米=1000米,把0.0042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结果是4.2米/分。

●概括地说:

生:把四个以“千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都要乘1000,也就是把每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2.“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看书上 “练一练”第2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看 “练一练”第3题。将结果填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我以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学生会比较难理解,所以设计本节课时我就对这个规律进行了分解,先研究移动的方向,再研究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但是在课堂上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规律已经知道了一些,他们真的知其所以然了吗?我就对以上的环节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猜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再让学生进行证明。结果学生对证明比较难理解,还不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移动小数点就能够变化小数的大小,这一点还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上一篇: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下一篇:合作协议书范本下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