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典型材料

2022-07-30

第一篇:组织工作典型材料

家访工作典型材料

仪阳中心小学家访工作

典 型 材 料

学校典型做法

1、“多措并举,确保活动有效性”典型经验在《泰安日报》发表(2010.3.15) 为使“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避免“作秀应付”现象的发生,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严把“三关”,确保家访活动的有效性。 严把“备课”关。教师家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明确家访的对象,把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备课,使家访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若重点不明确,家访时,教师与家长便会漫无目的、随意交谈,既耽误时间还会让家长产生误会;收集有关学生近期状况、科任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学生家庭的基本状况等相关信息。严把行动关。为了使教师能够实实在在走进学生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学校中层领导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与各班主任共同家访,同时校长对各班家访对象进行了电话抽访。严把跟进关。各班主任为各位家访对象建立特别的“家校联系卡”,进行跟踪家访,并提交成功的家访案例;主动邀请家长到校进行“校访”,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可持续性的交流与互访。

2、“及时反思,提升家访的内涵”在肥城教育网新闻中心刊载

2月24日下午,我们组织了以“反思家访,新学期我应该怎样做”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参与交流的20名教师无一人念稿,因为,他们讲的都是真事,吐的都是真情。朱文博老师的“下学期,我不再做学生的老师,要做他们的妈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的真情表白;周长云老师讲述那两名单亲孩子的家庭为之动容的神态;赵海燕老师找到一名后进生的教育方法的喜悦,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3、编辑家访反思《走进学生的心灵》

“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的开展,让学校与每个家庭零距离接触,让每位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的心灵,人人都有一种感动,都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以致从未有过的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家访反思集)是每位教师情感的流露,思绪的碰撞,思考的形成。我们需要反思,但我们更要行动,于是我们将前一段的家访工作做一下阶段性的总结,以期更好的开展好这项活动。

4、编辑家访案例《让我们做最好的教育》

用生动的语言记录学生真实的变化,展示家访工作的成效。每篇案例就是一名学生这个学期成长的历程缩影。同时《让我们做最好的教育》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教育方式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教育的智源共享。

5、建立学生成长的档案《闪光的足迹》

在反思的基础上,我校组织班主任教师以及各任课教师为每一位家访对象建立并完善了“家访档案”,主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细致的分析,研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跟进方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

教师典型事例

1、周长云老师家访“一个都不能少”。怀着对每位学生的深深地爱,肩负着神圣的责任与使命,周长云老师走街串巷,利用十几天的时间,全班35名学生每家必到,撰写家访随笔20余篇,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实际和学生情况作了“教育档案”。

2、赵海燕老师一次家访找到一个新的教育契机。针对学生“考试时做不完题,作业总也不完成,尤其不喜欢语文”的问题,新学期专门为他布置“与众不同的作业”——以看书、讲故事为主,首先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业,就从寒假开始:每天读一个故事,然后讲给家长听。

3、朱文博老师和他的“家访团队”用爱心救助孩子。朱文博老师面对家境贫困、身患重病却又聪明好学的唐晓强,与各位任课老师一道制定了“教育救助方案”。她说“我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我可以尽力去完善自己的良知。”一句普通而真诚的话语,道出了朱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真爱——上课时,面对提出问题,他要低头,及时的叫起他,鼓励并帮助他回答问题;开运动会时,帮他物色他可以胜任的项目,告诉他,你可以;当他情绪低落时给他加油;当他沮丧时,给他温暖。在他成长的路上尽自己所能陪他走一程。

4、尹慧老师与家长一起建立“家庭图书角”。尹慧老师在家访活动中与家长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习作,面对家长的频频质疑,尹老师与家长恰当沟通,并为他们提了建议,和家长一道让孩子的小书橱丰富起来,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循序渐进地读好书;和孩子共同读书,共同提高,营造家庭读书氛围。面对这些建议,家长朋友都欣然接受,并表示从这个寒假开始,亲子读书“正式启动”。

第二篇: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让诚信之花在师生心中盛开

——龙头乡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为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一些不健康东西的渗透,给少数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以至于精神空虚,诚信缺失,引发了他们人格上的瑕疵。为了防微杜渐,净化心灵,让他们多一点理想,多一点诚心,去以诚待人,以实做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中,视诚信教育为核心,并把他当作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必修课,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不断的探索,构建了以“自然渗透”、“自主选择”、“主动体验”为宗旨的诚信教育模式,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加强诚信修养的活动之中,寓说诚实话,做诚实人,干诚实事于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不断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能力,经过几年来的辛勤努力,不断探究,摸索出了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以师德的魅力,引领诚信人格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古往今来,凡是诚实的人,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因此,我们认为,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诚信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教师具备了诚实守信的品质、高

风亮节的风范、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自身的人格、语言、行为和情感就具有一种无形和巨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这种高尚的师德魅力,无疑能影响和促进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因此,我校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校牢固树立“赢得了青少年就赢得了未来”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教育学生真正成为诚实守信的人,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诚信魅力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真诚和善良上,教育学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要像“师傅带徒弟”那样,言传身教。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如古人说的“言必信,行必果”,所以教师要说话算话,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否则,就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让自己的良好品行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学生,以此把自己对学生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就是他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楷模。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以诚实的形象跟学生打交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去引领学生做诚实的人。如围绕诚信教育活动,我校确立了“领导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的德育工作方向,在教师中举行了题为“与时俱进,唱响时代主旋律,开拓创新,迎接教育新挑战”的报告会,并在教师

中开展了“五比五看”(比纪律,看作风;比奉献,看付出;比团结,看协作;比质量,看成绩;比干劲,看效果)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师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凝聚力,激发了创新意识,振奋了忘我工作的精神,呈现出了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质量的好势头。

2、关爱学生,理解宽容。老师的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细致的育人事业。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塑造诚信人格”的工程中,特别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呵护学生,以慈母般温馨去激励学生,以严父般的严厉去鞭策学生,对学生身上的“毛病”不能一概而论,什么“糟糕透了”、“不可救药”等一类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一律不能挂在嘴上,要求教师具备理解宽容的胸怀,不能歧视学生,尤其是那些爱撒谎、不诚实的学生,教师的教育更应讲究方式,要循循善诱,不能用简单粗俗的方式来训斥学生,甚至惩戒学生,如若这样,就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烙下阴影和创伤。俗话说的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我们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洞悉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天,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如我校教师 同志,在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她从不体罚学生、恶语中伤学生,而是用诚心、真情去感动学生。学生病了,不能到校上课,她就和部分同学一起去探望,使家长和学生深受感动。2009年秋季,她要去进修 ,只一月而已,可临行时,学生们泣不成声、恋

恋不舍,在场的人看到那感人的一幕,无不为之感动,是什么使师生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就是真爱的力量。所以,无论她在校还是不在校,她班里的学生都是那样自觉遵守纪律,把班级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好象哪一点做不好,就觉得对不起老师似的。这就是真情发挥效应,诚实结出硕果。

3、情注学生,是非分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以《规范》、《守则》为准则,严格要求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要求教师用春风化雨般的胸怀感召学生,毫不隐瞒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不一味地迁就学生,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诚实的言行,老师就当面指出,讲清其危害性,使学生真正懂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这样才会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到那份“真”、那份“诚”,真正明白诚实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这样学生才会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才会明辨是非,分清真善美、假恶丑。为此,学校要求班主任坚持做到“五个一”(每学期写一份德育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班级工作会议,每半月至少走访一次家长,每周批阅一次周记,每半周至少找一位学生谈心),通过“五个一”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家长及时地了解了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及表现,为进行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促进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建立“三簿”(队日活动记载簿、周会记载簿、好人好事登记簿),每两周检查一次。学校还建立了班级工作竞赛评比台,分六

项(组织纪律、精神文明、室容室貌、环境卫生、爱护公物、两操一课)进行评比,采取争夺“流动红旗”的形式,周有检查,月有评比,学期有总结。由于措施得力,检查到位,评比及时,大大推动了班级班风的建设。

4、忠言逆耳,引发反思。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很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如今的孩子,他们是父母掌上的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从小养尊处优,爷爷奶奶十分溺爱,爸爸妈妈精心呵护,享受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不一而足,但还嫌不够,正是如此,滋长了他们自私、任性、撒谎、没有自制能力,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与人的交往中,不能诚实待人,常常撒谎骗人,滋生了诸多陋习。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当好一名心理医生,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直言不讳,用发自肺腑的心声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并进行反思,检讨自己的过失,有道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只要教师奉献一颗虔诚之心,去打开学生诚实的心扉,直面学生,正确对待,诲人不倦,那么,学生不诚实的心态一定会转变的。如离学校不远有四个小车流动摊点,不少学生撒谎向家长要钱,用来买零食吃。上学期,六年级一班学生 在摊点上赊零食吃,甚至偷家中的钱请客。班主任 发现了这一不良现象,就多次叫该生进行谈话,并邀请家长到校共同教育,经过耐心教育,使这名学生认识了错误,改正了不良习惯。学校也用这一事实,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教

育,使学生明白了撒谎可耻,诚实光荣的道理,养成了卫生进食,不乱花钱的习惯。与此同时,学校要求各班召开了“告别陋习,诚实做人”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明白了陋习存在的危害性,懂得了诚实做人的重要性。

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由于我们注重了诚信师德的建设,教师为人师表,为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榜样的感召力,塑造诚信人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在狠抓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十分重视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从英雄人物、劳动模范身上学习他们完美的人格,博大的胸怀、伟大的精神,又格外重视树立身边的典型,从他们身上发现亮点,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启迪,受到鼓舞,以塑造自己的诚信人格。我校通过举行“诚信教育专题报告会”、“演讲会”的形式教育学生,树立诚信的人格。首先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志士诚信做人的小故事,在班上进行演讲,然后推荐到学校,再进行演讲,这样以来,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受到教育。学生中诚信做人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如去年4月份,五年级一班学生 ,在路上拣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有147元现金和身份证,这位同学毫不犹豫地把拣到的东西全部交到了学校,由学校找到了失主,归还了本人。这位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得到了失主的称赞。

三、以制度的约束力,促成诚信人格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诚信教育中,我们深刻地领会到了这一点,诚信教育光靠感召力、感染力是远远不够的,事过境迁,人的思想情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我校为了开展好诚信教育的活动,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因为,诚信教育对那些素质好的学生来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可以唤起他们的自觉行动,燃起他们思想的火花。而对那学业不良、品行不端的学生来说就显得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了,所以,我们就用制度来约束他们,加强了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学校建起了“学生成长记录袋”,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关注他们的成长,并定期采取“对话教育”的形式,进行座谈交流,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失范,诚信缺失,这样以来,鞭策、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四、以校家联系的动力,完善诚信人格

在诚信教育的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三结合”的管理体系,我们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制度,那就是一年一度定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我们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不拘一格,由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欢聚一堂,进行座谈,改变了那种开家长会只谈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如今,家长会上谈思想、谈教学、谈行为表现、谈做人,而后班主任在班上总结。这样以来,让家长了解了学校教育教学,了解了学生思想品德,了解了学生学习情况,

对学生进行再教育起到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作用。由于“三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近几年来,学校未发生过违法乱纪的现象,也未发生过家长告学校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学校、社会、家长和谐相处的局面,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越来越关心,越来越支持。这一切,都是我们狠抓了诚信教育的结果。

回顾近几年来,我校开展的鲜活、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共有 名教师获得了省、市、县、乡级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有 名学生获得市级、县、校 “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于部”的荣誉,学校被评为乡“文明先进单位”,被市、县树立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扶绥县教育局树立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性学校”,今年有望被评为“扶绥县示范小学”。看着这些丰硕的成果,更振奋了我们的精神,更增添了我们的信念和决心,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地研究、探讨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弘扬传统美德,倾心打造诚信人格,让诚信的旗帜在校园飘扬,让诚信之花在师生心中开得更加灿烂!

第三篇: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努力提升德育内涵

------大津口中学德育工作典型材料

一学期以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成立德育工作小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管,政教处牵头,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2.德育队伍建设:

(1)班主任队伍:首先选拔一批能力强、讲奉献、有爱心、师德好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德育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为每一位班主任提供培训的机会、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提高的机会,只要是上级部门要求的班主任培训、学习,学校一律给与支持,并要求他们做好笔记、写好心得、回校交流;第三,每月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根据中学生生一日常规每月评选出的先进班级班主任作经验介绍;第四,改革班主任考核办法,各类政策、评优、先进、晋级等对班主任做尽可能的优惠和倾斜,最大限度调动了班主任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生干部队伍:本学期初进行了新一届学生会换届选举,通过班主任推荐,竞聘演讲的方式选拔学生会干部,把一些能严格自律、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秀学生选拔进校学生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检查监督作用。

(3)任课教师队伍:发挥教师一岗双责职能,加强德育与学科渗透,学期初任课教师写出德育与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与教导处联合检查平时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二.抓好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用好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培养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渗透公民教育,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把行为习惯作为长期任务抓落实。采取班级量化制度,并且做到“日清、周结、月评”的方式,也就是每天将违纪学生行为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段;“周结”即政教主任将学校一周来全校同学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在周一升旗校会上做全面总结,公布班级一周常规成绩,表扬先进,点明不足,激励后进;“月评”则是每月对班级学生情况按照行为规范、学习常规、比赛活动、特长表现等进行全面汇总总结,并颁发“常规管理优胜班”流动红旗。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责任心得到提高,全面塑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常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七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加强“七化”建设:班级环境优美化;升旗仪式序列化;广播站节目多样化;形象礼仪规范化;板报、专栏设计个性化;校园卫生整洁化;校园文化育人化。抓住重点问题,校委会与教师们共商对策,统一做法,齐抓共管,取得明显成效,使学校常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统一化,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力量,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

四、落实德育的课程渗透,将德育具体化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教育、主题班会,进行德育的强化教育。同时,通过在各学科的常规教学过程中,细化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真正做到将德育工作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1.首先,应从各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好.学生就爱听.育人也就落到了实处。

2.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注重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格,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紧凑.系统地布置作业.及时而严格地检查.正确地评价学习成绩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组织纪律性强及认真负责的精神。

3.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条件,促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能力等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并把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使课内教育得到延伸和升华.而且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辟了思想教育活动和新途径。

4.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理论的说服,只有伴以榜样的示范,才容易产生效果。因此,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注意身教,为人师表

五、联系社会、家庭,发挥整合优势。

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对班主任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还组织班主任分别针对各班情况,召开了家长会,要求班主任就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每位班主任都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参加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增强了环保意识,在社会中得到了课堂上得不到的锻炼。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形成多方面教育,塑造育人氛围 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例如9月10日教师节开展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系列主题活动、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主题活动、12月1日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活动等等,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此外大型主题活动有:九月:争做最美中学生评选活动,十月: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月,十一月—— 十二月:金秋体育艺术节活动。

通过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周璐同学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爱粮节粮”征文比赛二等奖。禹明珠、吴修雯在建设幸福中国演讲比赛获市三等奖,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七、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提升文化品位。

1.精心布置更新宣传栏,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为激发学生兴趣,定时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歌咏比赛、初三初四篮球比赛、初一初二乒乓球比赛及一些趣味文体活动等,力争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呵护下,在社会各界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不当的地方,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努力打造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这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四篇:人才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创新机制 服务发展

努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

(2011年1月)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0000市围绕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的主要做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有关人才工作的思路和想法作以简要汇报:

目前,0000市拥有各类人才1.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344人、经营管理人才592人、专业技术人才1712人、技能型人才1.2万人,农村社区实用人才400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资源视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立足调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工业经济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充分利用的良性互动。2006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400余人,其中,引进经济管理类人才168人,占到12%。在现有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314人,占到91.3%;在专业技术人才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919人,占到53.7%。在人才开发这一重要引擎的带动下,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煤炭、电力、冶金和煤化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全市煤炭产能4700万吨;电力装机260万千瓦;电解铝产能43万吨;褐煤提质和褐煤干馏转化能力达到300万吨。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利税26.2亿元,同比增长38.2% 。在今年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各类人才更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截止到11月末,全市引进市外各类资金59.9亿元,同比增长41.6%;成功引进并开工建设3000吨多晶硅、3万吨电子铝箔、10万吨板带箔等一大批产业延伸和升级项目。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37亿元,同比增长29.58%。到年底,全市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0000亿元,财政收入0000亿元,有望实现财政收入蒙东第000的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视野,广纳贤才。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切要求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此,2006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五项引才工程。一是专业干部“选拔工程”。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涉及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等多个专业的8个科级领导岗位,做到了按岗选人和引进人才并举。二是领军人才“挖掘工程”。成立了人才猎头公司,面向国内外经营管理及技术人才群体,积极协助驻市企业引进亟需人才。仅2008年,就为驻市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32人,招录本科以上毕业生85人。三是专业人才“招录工程”。连续三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引进煤化工、冶金、煤炭开采等30多个专业、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了专业技术力量。四是优秀人才“储备工程”。将公开招录中因名额有限,而未被招录的优秀人才,进行为期2年的储备。对在储备期内条件成熟的,用人单位可直接予以录用;对储备期满并未落实单位的,放

2 入人才市场进行交流。五是企业人才“招揽工程”。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先后为企业举办人才招聘会19次,报名人数达到4400人次,成功上岗1572人。今年上半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17家单位登记招聘,达成就业意向201人。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柔性引才。2006年以来,先后聘请清华、大连理工等高校12位资深教授来我市举办有关工业经济专题讲座和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与大连理工等高校合作组建成立了顾问专家库,使之成为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对策的智力锦囊。2008年,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有效解决了内蒙古南澳集团焦炉气回收综合利用问题。先后争取到8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来我市调研实践,完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等多篇调研报告,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二)服务发展,按需培养。一是积极培养经济管理类干部。作为能源型城市,发展能源经济和产业,有竞争意识、熟悉工业经济的党政人才必不可少。为满足需求,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培训名额,连续三年共选派37名干部到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经济专修班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目前累计储备经济类管理干部80人。二是努力培养优秀企业家。企业家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发展工业经济、强化工业支撑,最终要通过优秀的企业家和高层次的产业工人来实现。为此,我们依托驻市大企业和市属重点骨干企业,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创新精神、有培养潜质的未来企业家队伍。目前,已有8名市属重点企业负责人获得在职研究生学

3 历。三是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满足本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累计投入2500万元建设资金,成立了职业技术学校,采取与驻市企业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线岗位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三年来,累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2900多人。目前,该校通过评估验收,成为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是创新培养党政人才。通过开设“科级干部讲坛”、“创新性工作论坛”,创新培养模式。依托党校、素质拓展中心和工业园区等载体,建立了干部学习、技术培训、能力拓展和实践锻炼等培训平台。截止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累计培训党政人才900余人次,开展干部素质拓展训练730人次,先后组织200多名干部到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考察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更新观念,量才适用。结合干部使用和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建设中来,实行优胜劣汰,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一是实行竞争上岗选人才。仅2007年,我们就对5个行政事业单位环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共有178人参与79个岗位的竞争。今后,我们将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二是凭借实绩用人才。把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作为人才使用的重要标准,对于能力素质出众、专业技能突出、品德优秀的人才大胆使用。2006年以来,破格提拔年轻党政干部3人,破格录用具有专业特长干部6人。三是严格考核管人才。实行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一票否决制,特别是对经济部门干部,将其部门和分管行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

4 据。2008年,对被评为实绩较差的2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和免职待岗,对1名科级领导干部直接转任了非领导职务。

(四)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可用财力的2‰作为人才开发基金,对参加通辽市级以上培训班的学员,培训费全部由市财政“实报实销”。二是强化服务机制。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定期走访高层次人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建立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共为45名大学生办理了落户手续,为3名市外选任的干部解决了配偶工作问题。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专家公寓、干部公寓,解决外来人才的暂时居住问题。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每年都适时重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才。仅2008年,市财政就安排500余万元重奖优秀人才,最高奖金额度达到10万元。实行了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对从市外选任的科级干部给予每人3万元住房补助;建设了高级人才和名师住宅小区,对购买住房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每平方米200元的补贴。同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充分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草原英才”、“创业尖兵”等先进人才事迹,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人才招录中,通过统一接站、免费食宿、举办欢迎宴会、组织参观等细微举措彰显尊重人才、渴望人才的真情实意。另外,我们还通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营造宜居环境,为吸引和引进人才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一是从人才现状看,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较匮乏。除00000集团外,在驻市及市属企业的30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职称13人,仅占3.36%。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及科技带头人比重偏低。二是从人才引进上看,紧俏专业人才引进困难。在2007年我们组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中,煤化工、环保两个专业因报名人员不足未能如期开考。究其原因,主要是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欠佳,紧俏类人才来我市工作的意愿不强。三是从人才待遇上看,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待遇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从人才政策上看,仍有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制约,如人才引进和使用过程中与机构编制管理政策的冲突问题,人浮于事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规划。切实把发挥人才资源作用放在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编制好人才规划和人才需求目录。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把0000市打造成为辐射蒙东乃至东北地区的“人才高地”。

二是全面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建立继续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在职干部继续深造;计划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所有科级干部送出去轮训一遍;委托高校定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工业发达地区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训基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驻市大企业挂职锻炼,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培训新型工业化人才。

6 三是着力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实施 “千人计划”战略机遇,采用雇佣猎头公司专猎高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利用网络渠道聚集人才,借脑发展柔性引才等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和改进人才考核评价工作,创新人才使用理念,努力做到靠制度用人、凭实绩用人,用人所长、用人不疑,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是切实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紧扣发展主题,强化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引导优势人才资源向重点产业集聚。推进人才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人才流动的市场化程度,盘活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满足需求的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助推工业经济不断优化升级,助推0000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第五篇:林业人才工作典型材料

2001年以来,为了加强我县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林业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我县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县林业人才和科技与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经林业局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全面实施林业人才工程建设。几年来,通过大力宣传林业人才和科技与教育的重大意义,积

极采取各项鼓励措施,先后在组织领导、人才工作发展规划、干部管理和林业科技队伍管理、林业工程系列职称评聘、林业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高度重视,精心规划,建立林业人才工作领导机构。

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林业人才工作的正常开展,局成立了由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政工股、局办公室、林业技术业务股室(营林股长、科技推广站、资源林政股林调队)等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局政工股具体负责林业人才规划的各项日常工作。局还专门制定了试行的林业人才工作具体制度和规定。就如何在开发林业人才资源、吸引和留住人才,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促进我县林业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提出中长期目标要求,制定了具体的人才战略实施规划。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努力抓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重要环节

几年来,全县人才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兴林富民、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以人为本,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充分发挥林业各类人才在林业经济建设和林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推进我县林业健康发展,实现林业长远目标规划的实现提供了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1、进一步壮大了林业人才队伍规模,完善合理布局。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我县的全面实施,我县人员结构比列有了大的变化,全县人才总量比2000年有所增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才56人,事业单位其他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385人,企业人才322人,占人才总数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以来

11、

35、54调整为

7、50、43,党政人才呈减少趋势,事业单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呈上升趋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向专业技术人才拓展。

2、努力改善人才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最近几年来,我县紧机能抓住人才素质教育这个重点不放,大力实施人才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启动开办了中南林学院生态环境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大专班、园林绿化专业自学考试本科班及函授班本科班。另外还鼓励更多的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省农广校和省委党校的函授学习。迅速提升了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整体学识水平。全局系统干部职工中专(不含初中)以上学历人才127人,占人才总数的16.6,比2000年减少8.7,大专以上学历134人,占人才总数的19.9,比2000年增加了9.5,本科以上学历28人,占人才总数的3.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235人,占人才总数的30.7,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的135人;市管拔尖人才2人,县管拔尖人才24人。先后开展林业各类专业技能培训50余次,培训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组织各类人才认真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林业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与本职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3、合理配置使用人才,有效发挥林业人才在我县林业事业建设中的作用。注重积极引导我局各类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鼓励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到偏远林场、条件艰苦的一线林业生产单位工作,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逐步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和中层骨干。先后组织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的科技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改、林产品开发、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和退耕还林等重大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积极开展学法守法,加快人才保障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极组织开展学法守法活动,认真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2—2005全县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三支队伍”开发、建设、管理方面的有关法规。积极推进林业人才职称聘评、成果评选、职务升降及工作、生活等各项优惠措施的落实,增强了人才工作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立足县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切实抓好林业人才工作

1.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工作环境。

树立人才资源是

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政工人事牵头抓总,局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全局职工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对于做好人才工作担负了重要责任,自己带头树立了强烈的人才意识,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的用人机制上坚持了科学领导观。推动了全局上下重视人

才、大胆使用人才的新风尚的形成。通过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科技兴林”宣传月和专业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树立了一批林业科技标兵和先进典型,积极倡导全局干部职工向优秀人才学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把人才的聪明和智慧聚集到林业建设各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力量。

2.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是强化林业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努力加强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和培训,先后在职工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技术工人岗位技能培训、领导干部业务素质培训和开展服务林农技能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业绩:投入各类经费100多万元,全局共有150多人通过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了晋升职称饿资格,200多名工人参加了技术岗位培训,3万多林农参加了林业业务技术培训。数名局领导参加里国家林业局、省厅,州林业局举办的各类短期培训和林业项目考察。通过这些学习和培训工作,切实引导了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的精神,增强林业各类人才投身全面建设林业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开展写一篇好论文或一份专业调查报告,培养一名学科骨干,研制一项新产品或培育推广一个好品种,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与一项有社会实践意义的活动,教育引导林业各类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提高岗位技能水平。采取林业科技人才与林业项目实施单位“双向选择”的形式,组织对口专业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林产品开发等林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科研攻关的能力。在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中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加大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岗位目标考核。

3、积极改善待遇,改善环境,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林业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了与现阶段人事工作规律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积极为人才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对人才工作所需的资金、场地、设备要优先考虑,推行“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机制。坚持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局领导经常下到基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人才在住房、子女上学、就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人才办好事、办实事。几年来,先后为全局的干部职工解决住房70多套,开展林业科技培训(电脑培训)费用、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各类培训费用共50多万。积极为边远基层的林业干部职工、林业科技人才改善住房待遇,先后完成了20多个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林业科研机构的站房修缮和重建工作。

《林业人才工作典型材料》

上一篇:怎样做好群众工作下一篇:怎样学好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