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通信同步系统设计方法

2022-09-12

20世纪末, 随着分组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发展和不断成熟、随着VOIP技术不断得到实践的验证, 传统电信运营商和新兴电信运营商出于网络成本和新业务提供等各种不同目的, 都在考虑将非电信级的、缺乏可靠性和质量保证的VOIP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到电信级的业务提供之中, 而设备提供商也同时把这想法通过技术手段成为现实、成为成熟的网络方案和产品设备, 下一代网络, 即NGN就在这种氛围下逐步诞生了。[1]软交换技术作为电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同, 国内外众多运营商纷纷针对各自的需要引入该技术。国外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始于1999年。截止到2004年8月, 全球范围内已有250多个商用的软交换系统。[2]国内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都进行了相关软交换网络的试验。2004年11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面建成了以IP为承载的规模庞大的软交换汇接网。[3]与此同时相关系统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要对其重新进行设计。在软交换网络引入的条件下, 必然涉及实现软交换设备与现网同步系统和计费、网管、CDS等相关系统的融合, 并对其连接方式进行设计。

1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通信同步系统设计方法

1.1 同步系统设计要求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其数字同步基准应利用公用数字同步网的基准, 根据移动交换局在移动通信网中所处的等级, 按照移动网络单元种类和设备类型接受相应等级的“电信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 (BITS) ”的同步, 且楼内综合定时供给设备的时钟等级应同于或高于STP的时钟等级。对于BSS的同步要求, 可以从MSC/VLR带业务的2048Kbit/s数字信号中提取定时。我国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交换等级分为:一级移动汇接中心 (TMSC1) 、二级移动汇接中心 (T M S C 2) 和移动端局 (MSC/VLR) 三级交换中心。根据《900MHz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有关同步要求, 规定TMSC1和TMSC2的时钟等级为二级A类, M S C/V L R、H L R/A U C以及关口局GW的时钟等级为二级B类, 基站子系统BSS的始终等级为三级时钟 (BSS则包括BSC和BTS) 。

1.2 同步时钟接引原则

根据上述要求,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确定以下的接入原则: (1) 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 (TMSC1) 、二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 (TMSC2) 以及各GW接受二级A类时钟等级的同步。 (2) MSC/VLR和HLR/AUC接受二级B类时钟的同步。 (3) 凡是GSM网元所在楼内已配置综合定时供给设备的, 其网元应直接从综合定时供给设备取得, 即采用外定时方式 (BSS除外) 。 (4) BSS从MSC/VLR带业务的2048Kbit/s信号中提取定时取得同步。 (5) 对于GSM网元所在楼内未配置定时供给设备的, 原则上采用线路定时方式, 即从上级或同级数字程控交换机或GSM交换机的数字信号中取得定时 (维持现状不变) 。

1.3 计费、网管、CDS系统IP承载网连接方案

S E R V E R和M G W之间的信令、M G W和CDS之间的控制流、网元的计费采集链路和网元的管理流及traffica流都通过划分不同的MPLS-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网) , 承载在IP专网上, 其中网管与traffica流封装于同一VPN中。 (如图1所示) 。

2 结语

基于电信网络“全程全网”的特点, 软交换网络的引入, 除电路和信令外同样必须考虑同步时钟、计费、网管和C D S等与MSS和MGW的连接。由于技术的进步, 与相关设备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如与CDS的连接, 用户平面仍然采用TDM方式, 但控制流则由IP专网的承载, 也实现了控制与承载的分离。从而说明了软技术不仅是核心网本身的进步, 也推动了与其相关设备及接口的同步发展。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 能够实现软交换设备与现网同步系统和计费、网管、CDS等系统的融合, 已经部署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

摘要:在软交换网络引入的条件下, 同步系统等相关系统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必然涉及实现软交换设备与现网同步系统和计费、网管、CDS等相关系统的融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通信同步系统设计方法, 并已经部署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

关键词:软交换,同步

参考文献

[1] 张磊, 等.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5.

[2] 赵学军.软交换技术问答[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11.

[3] 徐培文, 王鹰, 尹宁月.软交换及其管理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上一篇: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初探下一篇: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探讨——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