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等待观后感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独自等待观后感范文

《独自等待》观后感

2009370426 李炎学《真爱,经得起等待》

看了《独自等待》,很喜欢夏雨的表演。老实说他不是像吴彦祖、金城武那样拥有帅气外表的那一型演员,但最真实、朴素的表演却足以诠释作品、感染观众。

剧中夏雨在年少的时候就在纸上列出了自己梦中情人的摸样和品行,并一直等待着那一位梦中情人的出现。所以当他看到李冰冰的第一眼,就已经深深的沦陷。爱情是有让人疯狂的力量的,他使出了浑身解数讨她的欢心,不惜动员身边的所有朋友,只为能够真真正正地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李冰冰的反应却一直在朋友与男女朋友之间游离,弄得他时而欣喜若狂,时而郁闷忧伤,结局伤心了,也看淡了,写了名为《独自等待》的小说,献给从身边溜走的那个她。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人是生命之中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哪些人值得你付出真情,哪些人只要场面过得去就好,着实是一门学问。现实社会中不乏物质女,视名利胜过真心真爱。我觉得这样的人是可悲的,你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倘若没有一个真心对待你给你温暖的人,那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到老回忆往事之时,必定会倍感苍凉。所以女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有句话说的好:人生最不能错过的东西有两件,一是回家的末班车,二是一个最爱你的人。李冰冰饰演的角色不就是错过了自己的真爱吗?

也许我们和夏雨一样,都曾想过以后要娶或嫁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在每个寂静的深夜想象着她或他的摸样,直至那个人的出现,伴随着一份爱的萌生。曲曲折折,结局或是团圆,或是受伤,但都是一份值得回忆的年少的经历。也许历经了这些,我们才会懂得如何珍惜、如何去爱。

没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对爱的向往。真爱,经得起等待……

第二篇:电影独自等待观后感

独自等待

又看了一遍《独自等待》。结果袁泉和周润发的相继出现着实把我下了一把。不记得最早是谁推荐的片子,这么多年零零碎碎看了好些遍。总觉得那些充斥着黑色幽默的剧情和独白里透着一股子隐秘的小纯情,纯情在什么地方说不清。生活里大概有千千万万个陈文。他骑着一辆自以为很拉风的单车,面子看的比里子中,攥着一把梦想和现实纠结的毛线作无比痛苦状。他爱凑热闹,爱瞎掺和,总觉得自己大器晚成的时候未到,搞搞副业,却总提不起兴致。他鄙视所有庸俗不堪,有那么点小才和小坚持,在朋友借钱时总是不懂如何张口拒绝。他写了一张关于梦中情人的单子,却在所有硬件条件都具备时,无法接受眼里只看的见钞票,脑子里只容得下名利。他在无数周遭神游,被现实打击的无比尴尬,却依然相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他很迟钝,很真诚。有个人说过,我每次都是满怀希望的站起来,却一次一次倒下去。久而久之就麻木了。可是好歹你是执着的。

在独自等待的旅途中,每一个青涩生命不断努力成长实践着梦想,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成长的真是滋

味。我会经常的想起这些话语:我出去看那个路边的蚂蚁;你要命好好活着,要命赶紧去死;帅哥,给你的女朋友买朵花吧;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而来;都多大了,还装混混。

独自等待,夏雨在等待着自己生命之中的女孩,等来的却是错误的人。小李走了之后,他发现的另一个事实就是,自己身边,朋友的妹妹一直暗恋着自己的事实。原来在等待,不独有我、。但是,生活是现实,而不是童话,如小夏所说:如果是童话,我一定会有一个特完美的结局、

你说怎么弄:北京的街头,走着不知名的寂寞。大路两旁,一个是追寻路快乐,希望能够永远做自己;一个是怀揣着青涩的梦,永远在踌躇,即使对岸是渴求的美丽。

金笔一直在流水般倾泻着此时此刻的感受,与其说文思泉涌,倒不如说那时深深的感受在瞬间迸发,激起了朵朵寂寞的浪花。即使是等待,只要明了真正的感情,那么幸福依然会垂青。他一人又一骑绝尘的寂寞挥洒着内心的莫名的悲伤。一个人派回在老北京的街头,始终坚信会有一个人适合他的爱,所以独自等待,再也不会奢求那梦中情人般的初恋。

当此时冰不住仰头举着可爱的礼物满脸通红的等

待,而此时只会苦涩的摇摇头最多祝福一下那不知何处的曾经的爱人,再或许也就只会眨一眨的眼,又继续闭目养神.....

独自等待,或许那个人就在街口。

第三篇:《独自等待》电影赏析——观后感作业格式要求

《独自等待》电影赏析

观《独自等待》电影有感

姓 名: 学 号: 院 别: 班 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课堂上看了很多电影,但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看的《独自等待》。要说为什么的话,那是因为我觉得我就是电影里的主人翁。不同的是,我喜欢的那个女生没有刘荣那么现实,而且现实中应该也没有女生喜欢我。影片讲的是我们这代人很真实的生活,相信八零后的人看过后多少能从中觅到自己的影子。

剧中陈文在年少的时候就在纸上列出了自己梦中情人的摸样和品行,并一直等待着那一位梦中情人的出现。所以当他看到刘荣的第一眼,就已经深深的沦陷。爱情是有让人疯狂的力量的,他使出了浑身解数讨她的欢心,不惜动员身边的所有朋友,只为能够真真正正地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刘荣的反应却一直在朋友与男女朋友之间游离,弄得他时而欣喜若狂,时而郁闷忧伤,结局伤心了,也看淡了,写了名为《独自等待》的小说,献给从身边溜走的那个她。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人是生命之中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哪些人值得你付出真情,哪些人只要场面过得去就好,着实是一门学问。有句话说的好:人生最不能错过的东西有两件,一是回家的末班车,二是一个最爱你的人。刘荣不就是错过了自己的真爱吗?

爱情很伟大却可遇不可求,也许身处混钝世界的我们已然无法追逐真空中的爱情。一段深深的爱情让你无法去逃离,但当你勇敢的去面对时方知其艰难。剧中刘荣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陈文,以致陈文精心准备求婚戒指送给刘荣时,却又一次看见了刘荣和那个开奔驰的男士亲热地在一起,沮丧而无奈地自嘲道:“我真他妈的傻,我忘了,我不是大款。”他用最直接、最直白的一句话回击了现实的残酷—— 浮华尘世里,又有多少女子会抛弃名与利,真正等待爱情呢?一厢情愿,以痴心换情深的人也不过换来一句“我真他妈的傻”而已。不管怎么说,我并不讨厌刘荣,虽然她没有选择陈文,但我始终认为刘荣是爱陈文的。否则她不会迸发出一个如此强烈的拥抱,和那一个激情四射的夜。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一样,不能因为结局不是你所想,就能否定她。正如刘荣,她在生活面前,把追求快乐看得更重一些,她只是希望过她想过的生活,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默默守护在陈文身后的李静,我是很喜欢的。她从不说她爱他,只是默默静候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与他分担快乐与哀愁,甚至可以与他假扮情侣以引起陈荣的醋意。她在他身边,笑得没心没肺,实则用情至深。

影片并不是一部单纯的青春偶像爱情剧。影片不仅仅是讲述爱情的,更重要的一点它是基于现代都市的真实生活的,它没有简单的为了想象中的爱情而给我们一个甜蜜的结局。生活就是这样的不是什么事情都会完美,也不是有情人都成眷属,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留有遗憾,这也正是生活让我们回味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在流失的青春中渐渐的长大、成熟,在这个长大的过程中,又有我们谁没有犯过错误,谁没有错过本就在我们身边的幸福花儿哪。人往往就是这样,犯错时才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真实性和复杂性,此时学到的东西往往比平时多得多,失去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懂得去珍惜和拥有,难道不是这样吗?同时,剧中也透漏着友情。例如,李静不把自己当外人地关心着陈文,关心着他追刘蓉的进程;他那帮兄弟们,虽然总是连讽带刺,同时也带发自真心地安慰受挫的他,但是大家都明白,无论怎样,朋友支持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是觉得暖。

很喜欢电影中的一句话:“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真的,人生在世,要么就好好活着,要么就马上去死,这话说的真对。是,生活就是这样,你无法掌控,经受生活一击,也得学着独自长大,真的是失去不感到绝望,错过不会变成终生遗憾,等待也不会陷入孤独落寞。所以,没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对爱的向往。真爱,经得起等待……

第四篇:《独自等待》影评

“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对于这排字的印象 依旧停留在历经“沧桑”的陈文 在稿纸上 蓝色的钢笔留下的那一排印记 从那以后 就刻在心里了

关于这个电影 有很多记忆 会想到许多人 许多过往 许多说过的话 写过的文字 看了至少五遍 可是每一次无论是提起还是场景再现 我都还会奇异的湿润眼睛 奇异的落泪 好像是一种魔力

李冰冰最后去找夏雨,说我就只是想和你一直做好朋友。其实,就因为这个,我挺恨这个女人的。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伴着你,却又不是爱情,当然也不是友情,它总是在几种感情之中飘忽不定着,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一个备用轮胎,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陈文,我只想笑他那个“她符合我的那个单子”梦中情人是怎么产生的 都源自这张单子仅仅是年少的时候对爱情的幻想,对梦中人一切美好的堆砌至于爱情?什么是爱情?其实我真的不懂。陈文他懂么?真的有梦中情人吗?也许只是他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然后迷恋他,让我相信他是完美的,其实我本来也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有些人留在梦中永远比走进现实要好得多。

其实我挺同情李静的 我当然也承认刘荣是美女 我也痛恨刘荣她虚荣自私 可是却也叹息李静她怎么就没有勇气 也许有一种感情 就是被习惯的深藏 可是你不努力 不勇敢面对 不抓住 就是自己去放弃 也许 你离开的时候就像不回头的李静

其实 电影里的他她 就是生活中的你我 谁敢说自己没有过刘荣的虚荣和自私 谁没有陈文那样的迷恋柏拉图过 谁又能坦然勇敢的把深藏多年的爱讲出来不心跳加速

陈文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说的太对了 还是那一句话,不要以为蓦然回首 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所有浪漫的痴情的 也许只是也许 也许永远不为你发生 更多的情况是 当你挥手的时候 灯下已经悄然寂静

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谁不希望生活里有伴 谁会花一辈子去孤独等谁 总有一个合适你的人会出现 那时候 幸福就离得不远 不过 也许 它不全在前方 没准就在背后和身边 珍惜吧 抓住 当心!你的身边 谁正在溜走

夏雨一直是很有味道的演员。有能直接把人带进剧情,然后忘记要出来的本事。他演啥,就是啥。看《独自等待》,我就觉得,他就是年少时那些跟我疯在一起的朋友的代言人。就是从他们身边走出来的,绝对的穿越,绝对的昨日重现。我经常会看到有关青春岁月的片子就不能自拔。比如《猜火车》,虽然我未必叛逆到那种极致,但绝对也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好不到哪里去。而一起喝酒吃饭拉,一起为泡妞而出谋划策拉,一起浑浑噩噩拉,不是跟青春有仇,而是愈成长愈孤独,愈叛逆愈成群。陈文写的单子,特像我们读书时互相询问的喜欢人的形象,对,特傻,但是,很真。而且身边确实有朋友就是按照自己设想的那个标准来择偶。当然了,前仆后继地碰壁。怕什么,谁没有单纯幼稚过?我也曾觉得自己心仪的人是不一样的,这恐怕是全世界年轻人的通病。你遇到的第一个让你心动的人,似乎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谜语,一个超凡脱俗的童话,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披着外星人皮的嫩头青,跟你没两样。她也俗气,只是你假装看不到,她也虚荣,但是你认为她对人生有看法,她还很幼稚,可惜你都看不到。你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对,可能要到结尾,你才会像陈文一样说“你到底要什么”。影片最真实的地方在这里,没有爱情的呼天抢地,也没有委曲求全,该咋咋的,反正日子一天一天过,也不能为一颗树的善变而自虐成琼瑶阿姨。 李冰冰的演技在这部影片略显僵硬。不过角色的直率演的很明显。摆明了要若即若离,摆明了追求物质生活,摆明了还要吊着喜欢自己的人,真是不带修饰地从生活走向荧幕,我们身边这样的女孩子多了去了。美女们,你们到底要什么?

龚蓓苾的角色是不是让你想到邻家小妹妹?班里那个总是跟着你们一起玩的女孩子,浑身上下男孩子气,几乎让你忘记了她是女生。工作以后,也会有你从来没有列入考虑范围的好朋友,你假装把她当兄弟,但是天地良心,她真的是女孩子。影片里最没心没肺的地方在于,陈文送她的时候,居然说“你说这么多年了,咱俩怎么没在一起?”明明知道她喜欢自己,还能说出这种话,真是找抽。但是不得不说,很真实。

所以这是我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你看着以前的岁月在上演,也许能让你明白一些年轻时你误会的一些事情,那些你以为重要或不重要的女孩子。男生同理可证。

《独自等待》以古董店的老板陈文(夏雨饰)为中心,刻画了刘荣(李冰冰饰)、李静(龚蓓苾饰)、李亮、杜海涛、赵小

三、“孙子”等一群都市青年形象。透过他们身份的某种“文艺”属性——他们中有演员,有大学生,有录音助理,有吉他手,也有贩卖盗版碟的小贩,我们几乎可以认定这是伍仕贤日常接触的熟悉的人群。他们过了“装混混”的年龄,但又都还没结婚;他们基本上不用与上一代发生联系,不必担负过多的社会责任;他们看上去衣食无忧(但又不属于大款),装扮休闲时髦,成群结伴地频繁出没于酒吧、舞厅等时尚消费场所。很显然,这不同于《台北二一》里的青年被现实压迫得形神憔悴——他们不但要整日为房子操心,为工作与收入的朝不保夕担忧,还要为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破碎缝补情感裂痕。两相比照不难发现,《台北二一》依循的是台湾电影惯有的底层写实主义,而《独自等待》瞄准的对象是没有精神与物质负担的一类青年群体,走的是带有一定逃避色彩的中产小资路线;也因此前者相对要沉重压抑许多,而后者则多了点玩世不恭、游戏人间的轻松戏谑味道。

作为本片的主人公,陈文身上体现了新一代都会青年的诸多时代特征。家里原本指望他接班做会计师,他却偏偏大学读了不到一半就出来开古董店。陈文不按常理出牌,违逆父辈施加的成命,反映了年轻一代与上一辈价值观的断裂,传递着他们自我主宰命运和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意愿。——然而陈文真正的兴趣是写作,可惜乏人喝彩,这暗示都会青年理想与现实的严重错位,以及对于人生目标、角色定位的游疑与惶惑。我们还会看到,身为老板之一的陈文很是知足常乐,自问 “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能开自己的店呢”,他还过得悠哉游哉,每天都睡懒觉,并且欺骗顾客说店里有“周润发的内裤”,当顾客误解开价而多掏了钱时,他也乐得心安理得地收入囊中。陈文这种种胸无大志、懒散消极的表现,甚至有道德缺陷的、典型世俗的贪小便宜心态,都反映了他活在当下并且享受当下的精神世界,逼真地描绘出都会青年对于生活普遍的随遇而安的平庸姿态与市侩钻营心理。

以本片的故事主线——爱情来说,同样是充满了世故的算计与患得患失,而不像传统的爱情模式演绎的那样,男女主角都是爱得一往情深奋不顾身。陈文虽然对刘荣一见钟情,但开展恋爱的过程却是分阶段量化的,从他反复犹豫是否该给刘荣打电话,以及对刘荣每一个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意义的揣摩,均可窥见年轻一代对待情爱的顾虑和敏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陈文等一帮人煞费苦心地借来车子、找来李静演戏,与刘荣的左右摇摆、虚虚实实不啻于半斤八两,更把游戏与玩弄的成分带入这场飘忽的爱情。

就影片的故事构架而言,亦是遵循非常俗套的三角模式,“被好友的妹妹暗恋”的桥段和“惜取眼前人”的主旨早被拍到滥俗。这里的关键在于,编导通过陈文爱情梦想的受挫和破碎,意在阐发“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梦中情人”的现实命题。片中的陈文泥足深陷,总是自以为是地跟刘荣打情骂俏,而刘荣的反应一直不温不火不清不楚,始终没有明朗的表态。刘荣的反复与不可捉摸,终于教会陈文认识到,在现实与物质力量(陈文曾问刘荣,为什么当演员?她半玩笑地说,名和利呀)的干预面前,爱情其实有多么的不可靠。陈文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就算存在梦中情人,“她的特质和个性也不适合自己”,而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女孩适合自己”。强调“适合”而不是主动的爱,可见陈文所秉持的已是一种向现实妥协的变通观念。陈文的转变很有普罗意义,他等于是在提醒你我,人生多半是在自我安慰的过程中无可奈何地成长。“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好好活着”,便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继续过日子的犬儒式总结。 影片中纯粹爱情梦幻的绝望,似乎验证了伍仕贤接受媒体访问时自称“观念比较传统”的说法。片中陈文失恋后到迪厅狂欢,自感“时代变了,现在的女孩跟以前的不一样,她们风格变了,她们性格也变了”,伴随着旁白的是画面中出现女孩子与男人拼酒、拉扯打架的粗鲁情形,由此隐晦地传达出伍仕贤对于女性观念与社会变迁的不适应感。陈文很快就厌倦了这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并想象把所有的灯打开,把所

有的音乐关掉,暴露出迪厅这样一个逃避与放纵的末世化场地中每一个人的无聊丑陋面目。与此相关的是,伍仕贤对其他流行元素旁征博引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反讽,比如伍仕贤自己在片中以一袭酷酷的飘扬风衣和慢镜出场,明显模仿尼古拉斯.凯奇,镜头调度也几乎与《变脸》一摸一样,这其实是对当下盛行的“酷”文化的消解。还有陈羽凡在厕所也被不断索要签名等,则是善意地嘲讽盲目追星。这些也可以与伍仕贤“生活中并不追求潮流……总觉得现在流行的东西没品味没个性”的夫子自道相映证。类似的自嘲与嘲讽在本片中比比皆是。比如陈文喜欢随口叫人家“宝贝”,而刘荣实际上对他却是不冷不热,他在写作过程中会自鸣得意地说“太牛了”,事实上欣赏他小说的从来只有李静一个,此外片尾亦有对秃头配美女的挖苦,等等。片中的嘲讽充满游戏心态与诙谐幽默效果,难掩自以为看透世事的庸俗狡猾和酸葡萄心理,其中也有个别能在博人一笑的同时,流露些许愤世嫉俗的省思意识和清醒的他者心态,较为难得。

老实说,“理想”、“完美”、“高尚”在本片是不合时宜的词汇,但本片却并不令人反感,它没有像《台北朝九晚五》等类似电影那般放纵糜烂,陈文和他的那帮朋友也没有完全失去生活目标。陈文对于爱的追索,对于写作的坚持,李静长年默默的守候,片中人际关系的和谐风趣(主要是朋友间,不像台湾电影中的年轻人都是形单影只地游走于都市边缘,而是经常能够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喝酒、跳舞或者出游,尤其陈文遭遇感情受伤可以找朋友倾诉和分担,然在人际疏离的当代都会,这殊非易事,其实带有美化嫌疑,叫人怀念并向往那种集体的温暖感;此外亦有雷恪生、葛存壮作为前辈的客串),以及编导对于北京人话语中通常会有的大量脏话与粗话的克制,甚至全片所笼罩的明亮慵懒的暖色调,和最后交代的似乎各有所成的结局(除了“孙子”贩卖盗版碟被抓),都构建出一个平和而不乏温情的生活形态,折射出一种务实而不好高骛远、庸俗却不低俗的中产小资情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恰恰是本片的迷人与讨巧之处。因为在这个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的现实社会,那种庸碌却又渴望悠闲、迷惘而又不失积极、困惑而又冀望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无疑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都会青年的真实状态。如果有人说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

前文提到,为了与本片所信奉的中产生活态度一致,伍仕贤不可避免地收纳了大量的时尚符号和流行元素,包括机智灵巧地安排周润发在内的大量明星客串(最妙的是片尾夏雨的旁白说“难道下一个进门的就会是我未来的对象吗?”,此时走进古董店的正是袁泉,熟悉八卦新闻的观众应该知道他们二人的恋爱关系),戏仿和善意嘲讽《变脸》、《卧虎藏龙》等经典电影片段(伍仕贤模仿尼古拉斯.凯奇,李冰冰在片场演戏的装扮俨然是俞秀莲的造型),采用SHE的《super star》、许巍的《蓝莲花》和羽泉的《奔跑》作为插曲,与剧情及人物情绪映衬得熨帖自然,等等,在在可见伍仕贤的调皮心性和对流行文化/ 心理的准确把握。伍仕贤的好玩还在于多次以幻想的方式让陈文恐怖小说中的“无脸人”跳出来,作为与其自身对话与自我检视的存在,这里不仅包含了伍仕贤的自省精神,也更多地突出了其内心的顽皮孩童天性。而从影片整体的叙事效果来看,该片拥有国产片中难得一见的娴熟流畅的情节剧手法,故事推进有条不紊,运镜明晰利落,声画剪辑熟练巧妙,过渡自如的转场与大量看似错乱的闪回都能恰到好处地传达意绪与呼应情节,可以说镜头内外跃动着MTV式的明快愉悦的节奏感。以上种种,均消除了类似题材的颓废沉闷,拍出香港UFO电影的轻松趣味和中产情调,使得本片自始至终洋溢在青春动感和轻松氛围之中,从而得以保证观众较舒适畅快地完成整个观影过程

第五篇:电影《独自等待》影评赏析

《独自等待》——第十放映室经典解说,对你我的爱情观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爱,是一颗含在嘴里的蜜糖,在甜津津溶化的感觉中,体会整个人被融化的感觉;爱,让黑暗走远,让心灵之外的情节充溢多彩的日月光华;爱,是波动的声音在人类视线之间的传递;有爱驻扎的眼睛才是最美的;电影是造梦的机器,在无数的爱情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体味每一句难以忘怀的对白,在被深深打动的同时也将这些爱情经典铭记在心。

学会选择——《独自等待》

二十岁出头的岁数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它要求你对于一切都要自己选择,却又不给你充分的时间去变得成熟,面对选择的困境,往往是难以选择的焦灼。

影片《独自等待》关注的正是这个年纪的故事。

这名充满热情与幻想的青年叫陈文,生活在这座繁华都市之中的莫个角落,为了挚爱的小说创作,他放弃了大学的学业,然后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古董店,以便能够全神贯注的进行创作,并等待心中的姑娘。

陈文爱上了刘荣,于是毫不犹豫地追求她,如同当初选择退学一样坚决。可惜刘荣是个精明的姑娘,对于陈文的告白,她不明确回应,只选择暧昧感觉。刘荣说和陈文是朋友,这点破了我们每个人小小的自私的心愿,谁不希望的我们身边又这样一个人呢,永远陪伴左右,不是容易变质的爱情,也不是淡而无味的友情,那种暧昧不清的微妙,就像一根稻草,成为我们脆弱时的一点寄托。

影片《独自等待》讲述了两段等待的故事,这第二段就是李静对陈文的等待。李静是陈文最好朋友的妹妹,时尚的外表下是脆弱不堪的内心。陈文拿她当铁哥们儿,她却一直暗恋着陈文,甚至可以假扮女朋友,帮陈文追刘荣。

对于感情,李静的选择是深藏心底,她收集起陈文送给她的每一样礼物,将这些低廉得如同废物一般的东西小心保存,视为珍宝。如果不是陈文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盒子,如果不是李静的嫂子在旁边揭秘答案,或许我们都将和陈文一样对李静的感情一无所知。对于陈文的等待,被李静封存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就如同这个盒子,每天心疼地摩挲,却发现它依然布满灰尘。

等待不可怕,可怕是的在一场等待中错伤了另一场等待。

虽然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但离别却是在所难免。最终刘荣拒绝了陈文的暧昧,李静也将踏向去往南方的火车,两段新的等待各自开始了。

看似老套的故事,却鲜明地再现了当下年轻人骨子里张扬的个性和生活中的迷惘、挣扎、寂寞、彷徨、伪装、虚荣,还有简单、执着、善良,这些更为真实而感性的东西。

李静的离开,打破了商业电影的常规。哀而不伤的挥手,充满了年轻的希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依然保有乐观和朝气,全片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那一句“要么好好活着,

要么赶紧去死”。年轻人用一种浑不吝式的语言,点明了生命真正的要害:既然我们不能随意结束生命,那就一定要活得精彩。

片尾,陈文在自己的小说上写下“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看上去满是忧伤,一个人的等待早就无所谓对错,这种不完美的结局,是导演追求的风格,也是青春必须要有的遗憾。与其说这是一幕独自等待的爱情,不如说这是一场学会正视自己的等待。陈文对于两个女孩的态度,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意义,比如生活,比如家庭,比如很多很多事情,我们总是那样急切地追寻所谓的完满,却忽略了脚踏实地的幸福。

青春,三分不顾一切的执着,三分无知无畏的好奇,三分完美主义的梦想,再加一分裹杂着忧伤的甜蜜。长大成人的过程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最难得的滋味。日复一日的磨砺中,青春褪尽生涩的外壳、守侯成熟的华彩,那懵懂带来的阵痛是成长留下的痕迹!

日后回头,这些伤反倒成了最美好的记忆。因为在那些似曾相识的岁月里,人人都在努力生活着。在独自等待中黯淡,在结伴离开时散场;顾盼成长的烦恼,我们品到的是回甘的微甜!

上一篇:防暴雨应急预案范文下一篇:房产的学习心得范文